
导读:有娃后,你们都是怎么睡的?大多数人的状态是这样:有娃前:两个人随意睡,随意翻身!有娃后:不仅不敢随意翻身,如果早上醒来,娃还睡着,连下床都轻悄悄的,生怕一动,娃醒了。有娃后,真的是格外操心,晚上要醒好多次,要给孩子盖很多次小被子,这是一个娃
有娃后,你们都是怎么睡的?大多数人的状态是这样:
有娃前:两个人随意睡,随意翻身!
有娃后:不仅不敢随意翻身,如果早上醒来,娃还睡着,连下床都轻悄悄的,生怕一动,娃醒了。
有娃后,真的是格外操心,晚上要醒好多次,要给孩子盖很多次小被子,这是一个娃的情况,如果是俩娃呢?现在生二胎的家庭越来越多,如果有了二宝,你们都是怎么睡的呢?如果是这样情况,那么对大宝来说真的是一种伤害。
让大宝跟老人睡
没生二胎的时候,把大宝宠上了天,生二胎后,突然就把大宝丢开了,像这样的情况,大宝心里当然会不平衡了。
有个邻居,大宝是女儿,生二胎前,大宝一直跟妈妈睡,有时候奶奶想让妈妈休息休息,说让大宝跟自己睡一晚上,妈妈都舍不得,就连怀孕后,大宝都是跟自己睡,临分娩前,大宝都还跟着妈妈,结果生下来弟弟之后,大宝就塞给奶奶了。
这中间的落差,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成人有可能都承受不住,何况孩子呢?邻居阿姨说:我都生气,之前一晚上都舍不得让孩子跟我睡,现在有了二宝,大宝一点都不管了,天天跟我睡,有时候还让大宝去姑姑家,要知道,之前可是一晚上都舍不得让大宝离开,孩子心里能好受吗?
当然了,如果再遇到一些多嘴多舌的七大姑、八大姨,经常在孩子耳边说:你妈妈是不是只喜欢小弟弟(小妹妹)?是不是不喜欢你?你妈妈是不是把你给奶奶了?你妈妈不要你了吧?
那对孩子的伤害,真是一万点啊。宝妈一个人带俩娃真的是很累,别说带俩了,就算单独一个娃都会很累,但是有了二宝之后,对大宝的关爱一点都不能少。
如果可能,最好让大宝跟自己一起睡,如果实在太累,或者大宝还小,顾不上来,让大宝跟奶奶睡的话,一定要告诉大宝:妈妈不是不爱你了,也不是不要你了,只不过妈妈现在要照顾弟弟妹妹多一点,因为弟弟妹妹还太小、太软,不能吃东西,不会说话,就像你小时候一样。你小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照顾你的。
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孩子还小,你这些安慰的话,孩子都能听懂,还能给孩子心里增添温暖,如果可以,晚上让奶奶抱一会儿小宝,你可以哄大宝睡觉,这样做最好了。
有人说,生二胎是为了给孩子留个伴,所以,你有了二宝之后,一定不能忽视大宝的感受,要让大宝知道:爸爸妈妈一样爱你,并不会因为二宝的到来忽略你。
这样,大宝心里平衡,才会体谅爸妈,爱护弟弟妹妹,而不是把弟弟妹妹当做争宠的对象。
有了二宝后,你们都是怎么睡的呢?你会让大宝跟老人睡吗?
6点多起床,做早餐,洗衣服。
督促宝宝们吃早餐。
给大宝温水杯,饭盒,扎头发。
小宝不是很听话,吃饭慢吞吞,还老哭着不愿意上学,道理讲了几百遍了。
自己的洗漱和早餐。
晾衣服,收拾餐桌。
送大宝上学,送小宝上学。
小宝有点偏胖,但是哭闹不愿意上学,一路抱着过去。
自己上班
6点下班,但是经常要加班。
所以基本回家的活是一个人做。
大宝放托管。
小宝在幼儿园晚托。我知道他在幼儿园吃不饱会哭,但是没办法。
下班接小宝接大宝
煮饭炒菜,感觉点外卖不是很卫生,自己中午也是吃晚上做的菜。
大宝小宝洗漱,
收拾餐桌厨房,
大宝做作业视频各种打卡,
自己洗漱,
忙完就10点多了,本来想9点忙完,让宝宝们早点睡。但是事有那么多,小宝也比较磨人
最怕两个人一起加班
休息日想好好休息,但是想早点买点新鲜的菜给宝宝们吃。平时都在社区团购,感觉不是很新鲜。
大宝的功课也想抓紧,课外阅读,平时都没空阅读。
又想带着宝宝们去外面玩。
还想整理家务,做卫生,工资没什么结余,舍不得请钟点工。至少地板是要拖的,平常都没拖地,只扫一扫。
其实自己只想在家躺着
更想去完善自己的目标,但是全然没有时间投入。
大家都是怎么安排家务活的呢?
1、首先一拖二如果二宝的年龄太小,只能是带着二宝送老大上学。
2、其次如果二宝已经满3周岁,可以送去幼儿园。
3、最后可以给大宝安排午托接送。
「链接」音频:多子女关系全靠一个“爱”字:小豆讲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
现在“三孩”政策已经放开,有不少家庭选择生“二胎”“三胎”。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比如有的家庭重男轻女,在生下男孩之后不能够公平地对待女孩;还有的“大宝”排斥弟弟妹妹,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而更多的是父母疲于应对多个子女,无法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尹建莉老师的书中,有一位家长来信说,她意外怀上了二宝,但是她的工作非常忙,连大宝都没有时间照顾,现在有了二宝,如果继续工作,两个孩子都照顾不好,如果不工作,家庭的经济压力又很大,感到很矛盾。
尹建莉老师回复道:“ 家庭教育不需要全职,全职妈妈不一定比职场妈妈做得更好。反而很多全职妈妈因为时间充裕,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用力过猛,对孩子管得太多,孩子可能更不自由,反而在学业、心理方面出问题的概率更大。 ”
至于大宝的教育问题,跟什么时候要二宝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说要解决了大宝的学习问题才能有精力要二宝,那至少要等到大宝上大学。随着孩子的年级逐渐升高,学业只会越来越重,那是不是就更没有时间要二宝了?这位家长之所以感到焦虑,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孩子的学习管理及心态不对。不对的方法当然不轻松,也达不到好结果。有的家长以为要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才算负责任的家长,或者不上班做全职妈妈就有更多的时间管理孩子的学习。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大家如果听过我们之前讲过的“写作业到底要不要陪”和“不管是最好的管”这两节内容,就会明白, 管对了,家长和孩子都轻松;管错了,家长和孩子都紧张。即使是双职工的家庭,只要有时间就好好陪伴孩子,跟孩子玩儿,给孩子讲故事,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上学了也不要干涉孩子写作业……你会发现,不论是一个孩子还是二孩、三孩,都能够轻松地教育出好孩子。
还有一位家长来信说,自从有了二宝,就把大宝送到了奶奶家,每次接回来玩两三个小时就送回去。开始送孩子走的时候,大宝会找理由找借口不想走,后来好像知道了必须得去奶奶家似的,每次都会过来亲亲妈妈然后转身就走,看着那个倔强的小身影,做妈妈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大宝在3岁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可自从有了二宝,为了不打扰二宝,奶奶就把大宝接走了。这位家长向尹建莉老师请教,有没有大宝、二宝一起养的方法。
其实这个问题本不应该成为问题,想想我们父母那一辈人,一家子生上六七个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有了二宝,大宝就必须离开妈妈跟奶奶在一起,这才是“新发明”“新创造”!
大宝在家里怎么会打扰二宝呢?无非是晚上吵得二宝睡不着,打二宝,给妈妈增加负担等等,但不论哪个原因,都不足以因此而剥夺孩子的母爱。3岁,正是对妈妈十分依恋的年纪,仅仅因为弟弟或妹妹出生了,自己就必须离开妈妈,这对孩子是多么残忍!而且无形中为两个孩子之间埋下了对立的种子,这对孩子之间的感情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长辈非要带走大宝,做父母的一定要有主见,要坚定地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虽然可能增加一些负担,但对于成年人来说真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就是几年的事情,但对孩子来说却是足以影响一生的。
当大宝出现这些行为问题的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解读行为背后的原因,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之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在小宝宝身上,是因为他现在离开了爸爸妈妈的照顾就没有办法生存。在你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是一样地照顾你的。现在你长大了,也长了本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你很棒!而且你不仅能够照顾自己,还能够帮助爸爸妈妈一起照顾小宝宝,你是多么了不起啊!”这样的解读,有助于大宝理解父母的行为,并能让孩子感到安心。
有的家长从不跟孩子谈心,觉得跟孩子没什么好说的,或者觉得孩子还小,就是跟他说他也理解不了。其实这是小瞧了孩子的理解力,也忽视了沟通的重要性。
除了与大宝谈心,父母也要反省自己是否在生活中忽视了大宝的感受,是否让孩子产生了不安全感。不要因为生了二宝就把大宝送走;在亲朋好友来家里看望新出生的宝宝时,要注意引导大家把一部分注意力分配到大宝身上,不要所有人都围着小宝宝转。要引导大宝参与到对小宝宝的照顾中。当两个宝宝之间发生了冲突时,不要一味指责大宝。也不要事事都要大宝让着小宝。 如果大宝能够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确定无疑的爱,内心没有匮乏感,就不会把弟弟妹妹当做抢走了父母之爱的对手。天然的血缘关系和相伴长大的情谊,会自然地在孩子们之间形成牢固的纽带。
当大宝打了小宝的时候,大人们也不要反应过度。书里面讲到一个奶奶,总是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孙女妒忌弟弟,会打弟弟,对弟弟不友好。说得多了,孩子的行为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越发仇视弟弟。
心理学有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概念。负强化,就是越是强调孩子的某项缺点,孩子就越是难以克服这个缺点。因为家长早早地给孩子贴上了一个标签,比如“你就是爱嫉妒,你就是爱撒谎,你就是懒惰,你就是马虎……”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某个标签的时候,慢慢地,他就接受了这个标签,再也无力挣脱这个标签了。
再说回大宝打小宝这件事,一方面可能是孩子由于受到冷落而心里不爽,另一方面也可能仅仅是孩子之间的小摩擦、小矛盾。 大人要用平常心看待孩子之间的打闹,要用善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把孩子的错误上升到道德层面,别动不动就指责孩子“爱嫉妒、不友爱、心眼儿坏”等等,这种道德指责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使孩子产生自卑、内疚、自责等不良的情绪。
要从正面强化来改善孩子的行为。比如在各种场合让孩子知道她和弟弟妹妹的关系很好,与其对别人说孩子爱嫉妒,不如说说孩子如何爱弟弟,当孩子从家长的嘴里知道自己对弟弟很友善,她会自动修复和弟弟的关系。
尹建莉老师说:“ 不要预设孩子是嫉妒的、报复的、不讲理的,这样的预设才是挑拨姐弟关系的心理基础。要坚信孩子是友善的、宽容的、懂事的。善意和恶意都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就看我们刺激和培养的是哪一种。 ”
多子女的家庭确实面临着更多的考验,但是只要父母能够做到对子女无条件的爱,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是大宝还是小宝,都能够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就一定能够收获更多的养育孩子的幸福和快乐!
在前面这三节,我们分别讲到了夫妻关系、隔代关系、多子女关系,下一节,我们将讲讲另一种人际关系,就是如何引导孩子交朋友。
读书开启智慧人生,我是小豆爱读书,陪伴你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我是孩子从出生就一直自己带, 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孩子奶奶身体不好带不了;另一方面也是感觉自己的孩子还是应该自己来带。
我家老大是女儿,老二是双胞胎,家里完全没人帮忙可想而知我有多无助,当时意外怀上二胎双胞胎的时候,一直犹豫不决,直到孩子三个月后才决定要,真的是不敢要,一个带着都费劲,再来个双胞胎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后来双胞胎生下来后,找了两个保姆来,但晚上孩子依然是我自己带的,保姆只是白天带孩子,也曾试过让保姆晚上带,结果孩子有点动静我都忍不住要起来看看,一晚上来回跑还不如都跟着我,可能真的我就是那种劳碌的命。
等孩子一岁之后,两个保姆天天明争暗斗,我实在没功夫再去给她们调解,一气之下就让她们都走了。无奈之下我爸爸过来帮忙带孩子,再后来孩子三岁后就是我自己来带了。
说实话,带孩子真的很辛苦,但个人认为孩子还是跟在妈妈身边比较好,无论孩子的生活还是教育都会比给别人带好的多。当然老一辈会更疼孩子,但也她正因此经常会出现溺爱的情况,并且在孩子的教育上不管是思想还是方法上可能都跟不上。
但现实总是很无奈,并不是每一个妈妈都会选择或者有条件做全职妈妈,并且如果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可以减轻妈妈的不少负担。但觉得即使有老人帮忙,妈妈还是应该做为孩子教育的主导,完全放手把孩子交给老人,不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同时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我想没有哪个母亲是不想自己带孩子的,但是现实中的很多事情有时候让你没有办法选择。
我和我老公结婚几年之后才有了一个孩子,毕竟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从孩子还没有出生就坚持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出生后我们确实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刚生完宝宝是有产假的,产假已过,那真是各种难题都来了,想让婆婆在那边帮我们照顾孩子,婆婆在老家习惯了,不愿意在那边,再加上在去我们那里之前她一直在照顾我老公弟弟家的两个孩子,去我们那边之后一直很牵挂他们,感觉对不起他们,在那边勉强待了几个月,总感觉在那边什么都不舒服,我那时也很理解她的心情,毕竟在老家有认识的邻居,可以去和邻居玩玩,所以那时小心翼翼的和她相处,只要她想吃什么,想要什么衣服,或者只要我看到她缺什么,立马就买给她,只要我一回来,尽量让她休息,可是无论我再怎么努力,她还是没能陪我们在那边,她说身体总是不适,再加上我老公弟媳又把两个孩子扔家里去打工了,我公公一个人在家照顾那两个孙子,我婆婆总归是不放心的,总之各种原因,后来我们没办法只能选择让她回老家,这时我只能面临着辞去喜欢的工作,记得当时辞职的那一天,我在办公室里嚎啕大哭,不舍得辞去喜欢的工作,我一辞职也意味着一家人的经济重担都只能压在我老公的身上,但是为了照顾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我只能这样选择,当时我婆婆说你只要把孩子送回老家,我就帮你带,但是孩子那么小,我怎么能忍心?!我刚辞职没多久,我老公的公司又赶上效益不好,工资又越来越低,那时房租,孩子的奶粉,尿不湿大巴的经济开销,我们只能凭我们没有孩子之前仅有的一点存款支撑着,那时我都快抑郁了,有次抱着孩子差点从11楼跳下,还好当时有一瞬间反应过来了,当时想如果我公公婆婆能在那边帮我们带几年孩子该有多好,为什么帮我老公弟弟家带那么多年孩子,到我们这边了,就没有一个人能让让步,我们一直计划着在那边买房定居,所有的计划都成了泡影,再加上当时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后来我老公也辞职了,我们来到了一个有亲人的小城市,想着小城市经济压力会小点,初到一个城市,一切从零开始,因为孩子小,我还是没法上班,我老公找了一份工作,因为城市差别,工资也不高,我们一直靠着之前攒的一点钱坚持着,坚持了一年多,经济上实在承受不住了,当时孩子才两岁多一点,我们想着把孩子送幼儿园,这样我就能找个工作上班了,这样经济压力就不那么大了,谁知因为孩子太小,去幼儿园不适应,没几天就得了肺炎,当时只能住院,当时连治疗肺炎的几千块钱住院费我们都没有,孩子住院的那几天,我想了很多很多,想着没有钱又怎么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孩子出院以后,我们忍痛把孩子送回了老家,我们再出去工作,当时给孩子分开时,孩子哭的撕心裂肺,我心痛如刀绞,到现在每每想起都会心疼,给孩子分开之后,我们就想着努力赚钱,争取早日和孩子团聚,当时虽然经济上有了缓解,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的开心过,对孩子的想念之情是无法用言语才能形容的,记得那时我会经常在梦里哭醒,因为想孩子,本来身体素质就不算很好的我经常生病,每次回家和孩子简单团聚之后,心里就会好久过不来,孩子一看我们要走,就使劲哭,现在每每回忆起那些片段,心里还隐隐作痛,孩子在老家虽然不缺吃不缺穿,但是教育各方面都跟不上了,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孩子早日团聚,孩子在老家待了一年多,我们的经济稍微好了一点之后,就赶紧把孩子接回了身边,我们当初做了错误的选择,我们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孩子有时提起我们把他放在老家的经历,就会哭,每当看到孩子哭,我心里就很疼,还有教育上,现在我们再教育,也不是太好教育了,当初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管多难,真的是不应该让孩子给我们分开的,这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失职,也是我们永远的遗憾,所以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不管处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孩子和我们在一起,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情也释然了,当初一直不理解公公婆婆为什么不能站在我们的角度上考虑一下,不理解我老公的弟弟弟媳,为什么这么多年照顾的一直是他们的孩子,就帮我们照顾几年,他们就不乐意,现在想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毕竟兄弟姊妹多的家庭父母也不太好兼顾的,再说他们也没有给我们照顾孩子的义务,不管多难,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又想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又想好好照顾陪伴孩子,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真的很难,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总会有办法的,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陪伴孩子成长,是每个妈妈最幸福的事情。
注:以上均转自网络
作为一个妈妈,我当然是愿意自己带孩子了。
因为自己带孩子能够陪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就算是辛苦,心里也是开心的。
我家小宝从一出生就是我一个人带的。婆婆只是来伺候了月子。说是伺候月子,结果什么事都由我自己做,她只负责做饭,而且只是正餐一日三餐。因为和婆婆的生活习惯不同,我也没有和她一起住过,所以也没有打算让婆婆帮忙带孩子。
在孩子两岁之前,我一直是全职妈妈,在家里带孩子,照顾家里。等到小宝两岁的时候,我就在家附近找了一个幼儿园,方便接送孩子。然后又在附近找了一份工作。每天上班前,我把小宝送去幼儿园,下班后就去接他回家。回到家我们吃完饭,我会陪小宝玩 游戏 ,陪他看书,听儿歌等。周末还会带小宝去公园玩,吹泡泡,喂小鱼,看小花等。
因为是我自己一直带孩子,所以小宝和我很亲近。有什么事都会和我说,把我当做朋友一样。我也会留意小宝的情绪变化,及时的加以引导和沟通。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一直比较好,我们会一起玩 游戏 ,一起看书,一起踢球,一起旅行等。 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美好的时光,这些都是美好的回忆,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珍贵的记忆。
而且我觉得妈妈带孩子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陪孩子一起长大,享受做妈妈的快乐。因为不仅仅是我们陪伴孩子成长,也是孩子陪伴我们成长。在有孩子之前,我们不曾体会到做妈妈的责任和快乐,有了孩子之后,虽然我们会有烦恼,有困惑,有委屈,有无奈,但是孩子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所以我觉得妈妈自己带孩子的好处有很多。
第一、我们能够看着孩子长大,参与他的成长。
看到他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妈妈心里都是很开心的。宝宝第一次小,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第一次拿起玩具,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亲吻……都是妈妈和孩子之间最珍贵的回忆。因为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有了。
第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从小和妈妈一起长大,妈妈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有了妈妈的陪伴,孩子感觉到更幸福和快乐。妈妈的笑容对于孩子来说,是世界上最美的。妈妈可以陪孩子做 游戏 ,看**,看书,带孩子旅行等,这些都能很好的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让孩子对妈妈充满信任,有什么是也愿意和妈妈分享。让妈妈及时关注到孩子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及时的进行引导和沟通。
第三、孩子性格的塑造 。
有了妈妈的陪伴,孩子会对生活充满信心,会感觉到幸福。孩子的性格就会比较开朗,外向,乐观。妈妈的 育儿 观念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的,所以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或者是学习等,都有自己的见解,也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对孩子的兴趣加以鼓励,学习上给予帮助。有了妈妈的支持,孩子对自己也会有自信,更有表现欲。
第四、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
妈妈可能各方面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勤洗手、勤洗澡;让孩子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尊老爱幼、不说脏话、彬彬有礼;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帮助妈妈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洗碗等;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认真心细等。
妈妈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多的,所以如果可以,请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因为我们能陪伴孩子的也就那么几年,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了。
说说我自己吧。我是双胞胎孩子的妈妈,大宝二宝从出生到十八周岁,一直都是我自己在参与他们的教育和各个年龄段的成长。
孩子没满月之前婆婆侍候有大约二十天左右,回老家后再也没来过。
其实当时我是觉得很伤心的,跟我同龄又同时生孩子的同事婆婆又是钱又是物的大包小罗的往她家拿,我就是另一番萧条景象。
幸亏我妈当时在身边尽心尽力的照顾我,没有给我的心里造成伤害和阴影,现在提起当初生孩子的事也是幸福甜蜜的。
老妈帮我带孩子两年,直到孩子上了小班幼儿园,我们就自己带着。
虽然老人带孩子自己是轻松了,但我始终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应该有责任和义务自己带。
况且自己带的孩子可以用自己的理念教育孩子,管理孩子的生活,也是为人父母的乐趣。
记得孩子还没上小学,单位放长假两年,百分之七十开支,我那时的心思完全在孩子身上,每天给孩子听音乐,听英语,听故事,每天孩子睡前给他们讲故事,讲三字经,忙得不亦乐乎。
我经常看一些有关教育孩的丛书,印象最深的就是刘峰的素质教育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两本书让我学会了许多有关教育孩子的实战经验,后来认为这种教育非常有效,我的儿子如今不仅有涵养从不与人发生冲突,而且遇到事情时沉稳,办法多,与人交流无障碍。
让我最骄傲的就是两个孩子都是仁义之人,有善心。哥两个之间从没有发生过吵架,和肢体接触。
直到现在两人谁有事都是相互支持,帮忙出主意,有商有量的。
在他们面前有时候我好像是局外人,他们有时对我会报喜不报忧。
只要放下心结,放下负面的情绪和想法,跟孩子尽心交流,你会发现自己的努力终究不会白费。
自己带的孩子会跟自己亲,不会有其他的一些复杂的想法,所有问题他都会很自己爸妈交流,爸妈很容易想与孩子动向,陪孩子共同成长。
所以就是现在要我选择,我还是想自己带孩子,不会因为考虑各方面的原因而纠结。
其实有合得来的婆婆帮帮忙也是很好的,替你搭把你手,你就可以有时间捯饬自己偶尔逛个街散个心,然后用更好的状态和情绪去带孩子了。
我的老大是自己带的,每天很忙碌,自己也很邋遢,胳膊腰经常疼,老公上班去了就我一个人,回想一下,我可能都不会笑不会出声音吧,一个人带孩子很容易抑郁。
紧接着怀了二胎,婆婆就来了,一开始我很讨厌她,觉得我的屋子里突然多出来个不讲究卫生口音也不同做饭也难吃的人,每次回娘家都会吐槽我婆婆,我妈就开导我人上了年纪都会变得很难,你们年轻人觉得很容易的事对于老年人就不容易,你自己也带孩子了那辛苦也知道,你也不能要求人家又带孩子又做饭思想前卫跟你聊的啪啪的。我一想也是哦,如果我老公不来这个地方没跟我结婚,我婆婆就是一个连省都没出过的农村老太太,对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你能挑剔什么呢?然后生活上我们就配合你做饭我带娃,我洗衣服你哄娃,我出门带大的婆婆在家看小的,我晚上带小的睡婆婆带大的睡,有空拉着婆婆和大小娃出去逛个公园,我婆婆就相当于我的助理,听我指挥,互相配合。
我挺感激我婆婆的不强势,就是我说啥就是啥,当然我不会提无理要求,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有争锋相对的时候。
孩子生下来要负责的是父母,我也看很多 育儿 知识,很多专家都在强调母亲的重要性,那请问题主你说是自己带了好还是婆婆带了好?我自从关注 育儿 知识后发现孩子从出生到三岁的阶段谁抚养的多她以后对谁就依恋多一点也听抚养他的人的话,所以很多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很多也是因为抚养人这样那样的问题才导致他们叛逆的。换个角度想,你自己生的孩子你当然希望望子成龙,可是最基本的就是希望他做一个身心 健康 的人,从外面看大家都 健康 ,可是内心呢,可能有些人青春期就已经千疮百孔了,如果你从小建立好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小到大看着他长大,是不是很轻易的可以顺着她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及时的开导到她让她避免那些千疮百孔并且拉近你们的心理距离了呢?如果你没有打好基础,孩子忤逆你的意思时反而你会想,老子辛辛苦苦挣钱让你不愁吃不愁喝的,你还顶撞我给我翻白眼,太不知道感恩了!孩子会觉得你从小又没管过我现在跳出来指责我,你谁啊你,你以为你给俩臭钱我就稀罕吗?
孩子究竟谁带,我觉得需要具备这几个条件,一精力充沛的人,一个或者两个。二主动学习 育儿 知识的并且会思考的人,三,基本不会有变动的人,比如保姆就非常不合适,他会离开,那么孩子太小体会到离别是不好的感受。
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在孩子快三岁了,一直是自己带,过去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
首先、从我自己来说,我母亲生了我们三个孩子 ,我是最大的,下面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那时候母亲特别忙,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们姊妹就由奶奶带,父亲母亲要种地,每天早出晚归,只有冬天的时候才能稍微闲一点,母亲在闲暇的时候就做针线,给我们做鞋子穿, 在我的记忆力母亲从来没有陪过我,更别提亲子 游戏 了,我感觉从小就缺失母爱 ,以至于上中学时看到同学和妈妈过马路时手拉手时都特别羡慕。所以我决定我的孩子我要自己带,绝不会让他缺失母爱。
其次、考虑到带孩子是一件很费精力,担心婆婆体力不支。 我婆婆腰部做过手术,不能太过劳累,而带孩子又是需要抱,走等。担心婆婆体力跟不上,孩子出生后就决定自己带,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在孩子成长的最初三年里,你可能睡不了安稳的觉,也可能吃不了清闲的饭……但你却陪伴了孩子弥足珍贵的童年。孩子奶奶本来身体不好,所以选择自己带孩子。
最后、为了孩子性格等各方面的发展还是妈妈自己带的好。 在这里不是说奶奶带的不好,只是存在“隔辈亲”难免会让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但自己带的就不一样了,只要多看几本 育儿 类书籍,多学习成功人士带娃的经验,相信自己带出来的孩子不会差。
我很庆幸我坚持了自己带孩子,带孩子时曾经有过烦躁,有过委屈,有过苦恼等等。但是看到如今孩子特别懂事就觉得特别值。
作为一个母亲,我选择自己带孩子。
这也不是说奶奶带的不好而不让奶奶带,有时候奶奶比妈妈都要宠孩子。就是因为为奶奶太宠孩子了,什么事都不让孩子接触,事事谦让孩子,势必会让养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
像我们家老二,我在坐月子期间,老二教给奶奶带了一个月。吃饭的时候奶奶总是怕孩子自己吃会弄的很脏,就喂孩子吃饭。而我就认为脏点不要紧,要锻炼孩子自己吃饭,我带的时候都是自己吃饭,而且自己不用管就会乖乖的吃饱再玩儿。她奶奶越是喂,越是不吃,满屋子追着喂。很小的一件事儿,就能看出奶奶带和妈妈带的区别。
还有就是,老人带孩子思想上还是比较落后的。因为奶奶一般不出门,思想跟不上 社会 的发展。孩子长时间由奶奶带,就会思想也会比较落后。到了上学期间,就会和别的同学找不到共同话题,从而对孩子的性格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总之,如果有条件的话,孩子还是自己带的比较好。
就说说我自己家里的情况吧! 我很想自己带 但是老公一个人的工资5000(在老家) 房贷2000 剩下3000够我们一家人生活吗? 完全不够 所以只能婆婆帮忙带 我跟他两个都工作 两个人加一起10000左右 在三线城市 放假就去婆婆家看孩子(跟我家相距10分钟的路程) 买一些他们爱吃的东西过去 我觉得很好 钱也可以挣 孩子也可以照顾到 等暑假了 就让他们来我们家里住 这样就可以天天见了
我喜欢自己带,也愿意自己带
当然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两岁多也一直自己带
对于我自己的家庭而言,并不算富裕,夫家还欠很多外债,我还选择自己带的原因是
第一,我跟婆婆关系没有算太好也没有算不好,只是她跟我观点不同,很多时候都喜欢反驳我,不尊重我的教育理念,而且她教的一些个人习惯很不好,所以我宁愿自己带,让婆婆去上班,分开会少很多矛盾,我觉得这样很好,尽管再苦再累,孩子的事情自己当妈妈的能做主我觉得很好。
第二,孩子童年只有一次,我想陪伴她的每一个点点滴滴,感受她的所有第一次,都是自己美好的回忆。
我的孩子不是个天使宝宝,相反她是个高需求孩子,从小都得一直抱,大了也是各种闹腾,所以各种原因,我并不想要第二胎,所以只要这一个孩子,她的每个成长过程,是甜是酸我都愿意陪她一起成长,说到经济问题,我公公不在了,我婆婆上班赚钱也不会给我们,所以也是我老公一个人赚钱,自己也都省点花,在这个发展过快的城市,为了赶上人家,也只能少生点孩子了
生一个孩子陪伴她并感受到做母亲的酸甜苦辣也就够了
我就是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七个月了都是我一个人带,我不要任何人帮我带,不管是婆婆还是妈,她们总是用她们的经验来说,什么孩子要把尿啊,或者孩子六个月不会坐就说要补钙啊,我说奶粉米粉里都有,一岁以前是不需要补的,人家根本不听啊,我婆婆就是我孩子一哭就说饿了,刚吃了奶半小时一哭就是饿了,老人带孩子除非是那个老人非常有文化,跟时代进步科学带娃的,或许我会给她带,但是我绝不会把孩子交给无知文盲没有常识的人带,这样只会害了孩子,老人家带孩子饿不死就行了,不管你脏不脏干不干净,我带孩子出去人家都说我的孩子穿的好干净,说妈妈带的孩子都比较干净些,我身边看到了太多奶奶带孩子的,真的是很邋遢,所以我宁愿自己累一点我不要别人帮我带,比如孩子哭了就要抱着,我老公我婆婆就会说不要一直抱着,抱了就放不下来了,放不下又怎样呢?你能抱她多久,就那么一年而已,孩子能走了就到处跑,还需要你抱着吗?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我就说放不下我自己抱不要你们抱,我妈也是这么说我,呵呵!月子里我没让我婆婆带孩子,全都是我一个人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