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主题活动方案

老人 0 55

旗袍主题活动方案,第1张

旗袍主题活动方案
导读: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综合考量活动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旗袍主题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旗袍主题活动方案1 一、活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综合考量活动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旗袍主题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旗袍主题活动方案1

一、活动背景

青岛大学完美女性MBA高级研修班是在青岛大学和青岛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开设的高端研修项目,旨在满足当代女性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和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的诉求,在多角度多方位打造具有时代感和魅力感的新时代完美女性的同时,努力搭建齐鲁女性第一价值共享平台,为广大女性提供实用、有效的高品质自我提升服务。

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联合青岛市妇联,联合推出——完美女性旗袍主题派对,让更多的女人感怀一段心灵深处的回忆,思寻一番莫名的惆怅,体味一把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感受一种从肌肤到灵魂的抚慰。

二、活动目的

本活动旨在回馈学员,增加线下价值服务,并通过活动的成功举行扩大青岛大学完美女性MBA高级研修班的社会影响力,把完美女性这一价值平台带给更多高端女性群体。

三、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完美女人旗袍主题派对

活动构思:活动特设两大板块——旗袍走秀和室内主题酒会。

活动时间:20年7月27日(周六下午) 15:00-20:00

活动地点:青岛奥帆基地媒体中心、情人坝

活动主持人:著名影视演员 刘晓晔

主办单位:青岛大学、青岛市妇联、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

参与人数:300人左右

媒体支持:青岛电视台、半岛都市报、青岛晚报、半岛网、青岛新闻网等

四、活动简要流程

1 嘉宾入场

2 主持人开场

3 市区领导、各协会单位领导致辞讲话

4 旗袍走秀 地点:奥帆基地情人坝 时间:16:00-17:30

5 现场观众互动(植入环节)

6 主题酒会 地点:奥帆基地多媒体中心 时间:18:30-20:00

7 酒会植入环节

8 合影留念、礼品发放、活动介绍

五、市场分析

优势

1 高端群体

青岛大学完美女性MBA高级研修班是针对社会高端女性群体开设,学员大多是企业家、私人企业主、企业高管、高级白领等,从事于贸易房产银行教育服务影视等行业。

2 嘉宾影响力

参与本次的活动的嘉宾有市领导,各企业家协会负责人等。

3 现场人气

本次活动将在青岛市著名旅游景区、市区核心价值地段——奥帆基地举行,时值盛夏时节,活动势必吸引诸多本市市民及游人驻足观看,这将为企业提供绝佳展示机会。

4 媒体报道

本次活动将安排青岛市电视报纸杂志媒体追踪报道,以达到最佳效果。

合作机会

通过活动所展示出的以上优势分析,我们看到这是一个针对高端女性群体,有市领导嘉宾参加,又处在繁华价值地段的大型旗袍主题派对活动。本次活动将为意向赞助企业带来以下展示机会:

1 通过冠名、横幅、带企业标识的礼品等把企业品牌形象推入到群体受众中。

2 通过现场活动、特色植入环节,让受众深入了解赞助企业产品服务。

3 企业的曝光率不仅只出现在活动的参与者受众群体中,活动嘉宾也将对企业有新的认识,对企业来说这或许是新的合作/发展机遇的开始。

4 后续的媒体追踪报道将给企业带来更多展示机会,让大众熟知。

5 其他。

六、宣传计划:

1 冠名权:给予赞助商此次活动冠名权。

2 横幅推广:横幅中标注赞助商字样。

3 现场鸣谢:主持人现场介绍鸣谢赞助单位。

4 植入环节:赞助企业通过合理的内容推出自身产品或服务

5 纪念品或奖品:活动中的礼品或奖品可由赞助商提供。

七、赞助商合作方式:

1 资金

2 物品、产品、服务等

八、详细合作内容将根据双方商议体现在赞助/冠名合同书中。

旗袍主题活动方案2

一、活动目的

旨在增加聚雅堂新会员数量,同时通过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聚雅堂的社会影响力,把成功女性的第一价值共享平台,第二文化交流客厅带给更多高端女性群体。

二、活动主题

“风华绝代 百媚人生”

——聚雅堂“旗袍秀”主题文化沙龙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暂定为8月中下旬;

地点:聚雅堂书画院

四、邀请嘉宾及人数

主要针对企业家、私人企业主、企业高管、高级白领等运城高端女性群体。人数暂定为25—30人。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上,资产在百万以上。

五、组织机构

主办方:聚雅堂书画院

协办方:具体指赞助方

媒体支持:暂定(运城电视台、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灵通资讯、通达潮流等)

六、活动内容

主要为两大板块,即旗袍走秀和室内主题文化沙龙。

七、活动流程

1、嘉宾走红地毯,在签名墙处签名,签到入场

2、参观聚雅堂一至三楼,然后落座

3、稍事休息后,到换衣间换上旗袍,化妆,并再次就座(来宾可在活动当天免费佩戴和使用会所的珠子、首饰等)

4、活动开始,主持人开场(致欢迎辞)

5、主办方致辞

6、旗袍文化讲解(由专家就旗袍文化进行简要讲解,期间,与嘉宾交流互动,并串场展示其走姿)

7、旗袍走秀(音乐配合。中间贯穿有情景旗袍秀展示,

可与字画搭配;静态旗袍秀展示,可供拍照、素描)

8、现场互动(关于旗袍文化的猜谜、成语接龙等)

9、来宾交流分享自己记忆犹新的事业、生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故事

9、主题文化沙龙(诗歌朗诵、关于美容护理、妇科疾病等话题探讨并邀请运城女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教授简单书法、说上海话(侬语)等)

10、旧时交际舞(唱片机播放三、四十年代歌曲营造氛围)

11、合影留念、散场,活动结束

12、纪念礼品发放(来宾各自的静态旗袍秀展示留影相框照一份,并附聚雅堂会所落款)

八、宣传造势

1、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

2、在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等媒体通过“寻找遗落的旗袍或奶奶的旗袍”等主题策划进行事件营销,宣传造势;

3、通过邀请函方式定向宣传;

4、拉赞助;

九、合作方式

1、与旗袍服装店联系,在活动中对其旗袍进行推广;

2、与蛋糕店联系,通过主持人现场介绍鸣谢或特色植入的方式对其产品进行推广;

3、与纪念品店联系,通过现场摆放X展架或主持人介绍等把企业品牌形象推荐给嘉宾。

以上这些合作内容将根据双方商议体现在赞助/冠名合同书中。

十、现场布臵及物料准备

一楼作为旗袍秀场地,在一些物件布臵上,营造一种旧时民国的氛围;二楼作为主体文化沙龙场地;三楼可作为更衣区、化妆间,等等。

十一、物料准备及人员安排

1、X展架三个,分别放在楼梯拐角处;

气球若干、红头绳若干,用于猜谜;

旗袍服装;

冷餐提供(蛋糕、水果、冰水、葡萄酒、点心等);旗袍秀开场宣传片、**《花样年华》、《倾城之恋》、《金陵十三钗》等片段以及老式唱片机及音乐,用于幻灯片播放;

2、主持人(稿件准备)、化妆造型师、古筝演奏师、摄影师(2—3个)、素描师、书法家、服饰专家以及媒体人等。

3、人员分工(略)。

4、费用预算(5000元左右)。

十二、应急预案

1、若邀请嘉宾低于20人,则考虑预备人员及以来嘉宾

亲朋好友的参与、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及性质;2、幻灯片、音响等出现故障问题,需由主持人来贯穿活动头尾。

十三、其他内容

关于来宾的车辆停放、临时服务等应对。活动结束后的会场收尾工作。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看过《邪不压正》的朋友一定对裁缝巧红和朱局长情人唐凤仪民国时期的经典服饰——旗袍影响深刻吧。以下便是对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的起源、变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作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唐凤仪的着装充分展示了民国时期,旗袍在中国女性中的地位,唐凤仪可以说八面玲珑,风情万种,但成熟背后缺依然有一颗少女的心。同时唐凤仪妖娆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衬,女性将旗袍优美的线条充分展现出来,旗袍将女性特有的妩媚体现的淋漓尽致。

裁缝巧红的着装着代表的是民国时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着。那种普通女性穿的长袍和男性的长袍都体现了中国在当时大众的含蓄之美。长袍将男女身体的大部分都包围起来,没有旗袍的妖娆,没有旗袍的开衩,但在当时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几乎都是这种类型的服饰。

事实上,这个起源于旗人长袍的服饰,第一次将中华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经出现,旗袍便成为民国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欢的服饰,并在随后的发展中衍生出丰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长袍发展而来

旗袍本不是汉服,而是旗人的长袍,原本满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来的旗袍有关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长袍,其外部呈长方形,圆领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两腋部分明显收缩。长袍下部开衩,下摆宽大,长袍长可掩足。旗人的长袍从上到下由整块衣料剪成,颜色较素。清代中叶,旗人的长袍除圆领外,还出现了狭窄的立领,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时宽大,而且长袍的下摆一般多垂至脚踝。

有清一代,旗人长袍的造型线条以直线为主,不用曲线,给人平直硬朗的感觉。而且,长袍上下一体,使得线条比较流畅,长袍能够盖住脚,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盖在袍摆之下,因此当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后,腰线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长,使穿着者显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们头上常戴高大的“如意头”、“耷拉翅”假髻,更显得妩媚多姿。

但是,毕竟宽大、厚重的长袍没有曲线的展示,还是给很多爱美的女性带来颇多不满。随着民国的建立,服饰也成为时代革新的一个标识,男性服饰出现中山装,女子从满人的长袍中发现了女性服饰之美,摈弃宽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便诞生了旗袍。这种新式服装,大胆地体现了女性体态的曲线美。

旗袍的流行,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宽大、平直的特点,对宽大直腰(无腰身)的满人长袍进行收腰的设计,缩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贴合女性的身体曲线;其次,旗袍的长度减短,满人穿长袍,往往脚上穿着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长袍的下摆要盖住鞋底,而汉人穿平底鞋,没有高高的鞋底,头上也没有高大的发髻,旗袍的下摆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后的旗袍不仅可以凸显身体曲线,旗袍的开衩还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欢迎。再加上上世纪20年代正好是女权运动兴起的时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发、天乳、上女学、婚姻自由等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之后,她们竞相身着旗袍,让看惯了旗人长袍、汉族妇女对襟衫以及袄裙的中国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没过多久,女性纷纷效仿,她们扯上一块布料,不一定是高档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缝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贴合身体的旗袍。

不过,旗袍的出现,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当时的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袖身缩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纪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女性服饰风格,女子的袄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袄),清末贵族妇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国初年在女学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装”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结合倒大袖的风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纪20年代,在一些关于宋庆龄的中,就有她穿着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记录。1923年12月2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前往广州岭南大学演讲,她穿着黑绸缎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格子围巾,襟口、袖口处都绣着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宋庆龄在治丧期间,穿的丧服是黑色长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庆龄拍摄的一张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从旗袍镶的边来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属于大做。不过到了上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层出不穷,倒大袖旗袍已经很少见了。

此时旗袍总体特点是领小、袖小、下摆多变化,核心是讲究腰身。依穿着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体现旗袍的贴身。翻看当年的照片,会惊奇地发现,旗袍在每一个穿着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绝对没有后来制服的松垮感觉。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饰,千人千样。

2、旗袍变化多端

民国时期,女性旗袍呈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旗袍的下摆长短、腰身宽窄、领口样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先说领口样式。先是时兴低领口,继而流行高领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蝉翼的旗袍仍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以示时髦。后来领口高到直抵腭下,继而至耳。而后盛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不要领子,也是一种时尚。

旗袍下摆长度时长时短。长时盖过脚面,走起路来衣边扫地,短时则在膝盖略上些。上世纪30年代旗袍流行长下摆,长可及地,盖住脚面,被形象地称为“扫地旗袍”。

长旗袍一般配高领,衣领紧裹脖颈,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女性穿着旗袍,也不改高耸的姿态。再配上高跟鞋,长旗袍将女性的身材衬托得亭亭玉立。考虑到旗袍贴身而穿,行动有所不便,于是旗袍开始开衩,尤其是高开衩正好解决了贴身行动不便的问题,而且高开衩在女性走动时,隐约露出白皙的大腿,散发出撩人的姿态,非常性感。

上世纪30年代旗袍大衩逐渐流行。所谓大衩,当时也仅仅是衩高过膝,尽管如此,这种旗袍还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击。不过,裸露小腿的旗袍并没有绝迹;后来旗袍开衩到达臀部,而且腰身也变得紧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过大开衩流行几年后,又渐渐回落。

旗袍袖子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至露肘,最后变成无袖。

当时旗袍的第二个特点是与西式服装结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两边开衩外,前后也可开衩,并出现了左右对襟旗袍。上世纪30年代末期,还有一种改良旗袍,旗袍借鉴西式服装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专指服装方面的独特设计)。同时,第一次出现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变得适体。改良旗袍的出现,使玲珑突兀的女性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另外,荷叶袖、开叉袖等西式服装的装饰元素也被大量采用。

这种融合西方风格的旗袍可以与各式服装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领、袖处还加以搭配毛皮饰边,这些都是当时比较时髦的穿法。

3、阴丹士林旗袍风靡全国

随着旗袍的发展,当时的旗袍制作出现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两大流派。因旗袍的发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阶段,融合汉族元素立领、左右两面开衩等特点的改良旗袍称之为京派旗袍;后来,由平面裁剪改为立体裁剪,增加腰身等时尚元素的旗袍,称之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长适体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成为一种服饰风尚,并且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京派旗袍。

当然,两派主要以风格作为区分,并非简单的以地域为标准。即并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方艺术为特点,形式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近年来有人提出“苏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苏旗袍,这是一个新提法,多半是商业炒作的概念,与民国时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并不是一个概念。民国时期,因为南京曾作为首都,其旗袍风格曾广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制作风格上仍然属于海派风格,只不过在具体样式的制作上与上海旗袍略有差别。

民国时期,旗袍是女性最为代表性的服饰,其适用性非常广。上至贵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妇女,都可穿着旗袍。旗袍的年龄跨度很大,十来岁的小女孩,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皆可着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着,其形制可单,可夹,可棉。夏季有单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夹旗袍,里面还可以衬穿其他的服饰。秋冬季节的棉旗袍为长袖,长下摆,重保暖轻时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广,受季节因素影响小,可以搭配多种服饰。天凉时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绒线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领、袖处加以毛皮饰边。另外,旗袍还可以与丝巾、丝袜、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高跟鞋等时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为如此,旗袍成为民国女性的最爱。她们个个穿得风姿绰约,吸引世人的目光。

最近檬妹看到一个热搜话题深有感触,是一个七旬奶奶用孙子的旧衣服改造成时装的话题

看完视频,檬妹只能感慨奶奶的手艺高超,对 时尚 也是十分的敏感呀,檬妹自愧不如,突然反省,自己穿的都是啥呀

时尚 小碎花get~

民族服装get~

男友风play get~

视频下网友的温馨留言简直就说出了檬妹的心声:“热爱生活,无关年龄”“对生活充满热情”“ 时尚 和年龄无关,只要心态年轻,随时都可以 时尚 起来~”

时尚 无关年龄,我们整天在追的 时尚 潮流、 时尚 icon,几乎清一色都是年轻人的专场。

但其实爷爷奶奶们的 时尚 自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越是年纪大的人就越能把“ 时尚 ”演绎得有味道。

不信???那檬妹就带你看看爷爷奶奶们的 时尚 多有味道:

三位60+衣着精致的 “奶奶” 身穿改良旗袍站立在街头,虽然脸上多少有些岁月的痕迹,但是风韵犹存~

一袭红裙,花白的头发,带着墨镜的她又美又飒,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人均65岁的 时尚 奶奶团穿旗袍走遍世界,活到老,美到老,这姿态这状态,谁敢说她们不 时尚 ?

面对镜头,她们丝毫不怯弱,一颦一笑间都展现了自己最美的姿态~

没有经过岁月的洗礼,都不能把旗袍穿的有如此的韵味?

无独有偶,这位是 时尚 奶奶——Lyn Slater,以超摩登的穿搭为大家所熟悉,即使不认识她,这张照片你也肯定看过。

从穿搭造型再到pose,不摘下眼镜谁知道Lyn Slater是老人,简直是 时尚 精本精了好吗?!

人家平时穿衣打扮就是这样,我们这些90后自愧不如,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各种风格都能驾驭

随便一张照片都是穿搭指南

这位法国奶奶Sylviane Degunst 把自己的60岁活成了18岁少女~

涂指甲油,扎丸子头,

她从不为自己的皱纹和白发感到难堪,而是坦然接受岁月的痕迹。

Sylviane如今还保持着 少女的体态 ,也难怪奶奶54岁还能入行做模特~

哪怕头发花白,皮肤松弛,但她还爱着水果蛋糕,爱着鲜花与宠物,

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年龄并没有带走属于她的美好。

休闲的午后和闺蜜来一杯 精致的下午茶

顺便自拍一下,谁说这是少女的专属呢~

对镜自拍 什么的也是奶奶玩剩下的,

看这少女V领裙加活泼的动作,

奶奶可不仅是体态年轻,心态更加活力四射呢!

模仿海报造型 街拍 也是real可爱~

苹果和格子裙好像是在 cosplay 白雪公主呢!

除了心态,Sylviane在气质上也是拿的妥妥的,

不管是条纹基本款还是字母T都能 穿出街拍范儿

荧光黄的点缀更是时髦到不行~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女人爱美是天性,奶奶 时尚 也无可厚非,但 时尚 的只有奶奶?当然不是!

说到 时尚 这件事,Karl Lagerfeld(老佛爷)必须拥有姓名,花条纹衬衣、黑西装黑墨镜一副生人勿近的冷酷模样, 时尚 穿搭却吸人眼球~

作为Chanel的艺术总监,他佩戴着墨镜,手拿抓扇、脑后拖着辫子的形象已经是 时尚 界的一大形象代表~

然而这个 时尚 ****1933出生于德国,被传媒封为“当代文艺复兴的代表”。

潮叔张双利 做演员多年,

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他大多是配角,

但生活中他是 自己的 时尚 主角

即使头发胡子花白,还是超级帅气。

穿上这些潮范十足的衣服毫无违和感,甚至比年轻人还有范儿。

多种风格都能轻松驾驭,各种时髦的小配饰搭配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难怪潮叔说: “ 时尚 不是故意营造的,但一定要用心。”

70岁练成腹肌, 79岁登上T台的王德顺爷爷

完美的诠释了人生有无数种可能,

想做就永远不会太晚

艺术大师王德顺,这样花白的长发长胡子穿上袍子仙风道骨,走上秀场是气场全开。

日常打扮也是十分的有自己的style~

滑冰运动可以看出来精力旺盛,青年朋友们敢比比吗?

在这个追求满脸胶原蛋白的时代,

很少有人能够从容又精致的老去,

不断增加的年龄,皱纹和白发,

都成了限制我们美丽的枷锁。

但有这么一群人,在他们眼里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他们放纵不羁爱 时尚 ,

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准则和穿衣风格。

以上爷爷奶奶的 时尚 穿搭,哪一个戳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