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泰山老奶奶许愿的注意事项,拜泰山奶奶许愿的规矩

老人 0 59

去泰山老奶奶许愿的注意事项,拜泰山奶奶许愿的规矩,第1张

泰山老奶奶许愿的注意事项,拜泰山奶奶许愿的规矩
导读:1许愿有3个地方,第一个在山脚下的祠堂,第二个在半山腰,第三个在山顶,祠堂里一张火纸10块钱,最少的用90圆,多多益善。 2因坐镇泰山,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 3 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

1许愿有3个地方,第一个在山脚下的祠堂,第二个在半山腰,第三个在山顶,祠堂里一张火纸10块钱,最少的用90圆,多多益善。

2因坐镇泰山,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

3 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大红色。

众神之中掌管嗣子降福的神灵。具备乐行善事,滋生万物,如送生保育、祛病防疾、除暴安良等神格。北方各地多以碧霞元君,即泰山娘娘为送子娘娘。泰山奶奶披风是双凤。古代披风都是一条大布,上面捏折子,里面穿上带子,能在脖子上系上就行,奶奶的披风是大红色的,两位娘娘的好像是**。

比较简单的就是 香火和贡品

贡品 香 :数量,质量,种类,贡品比如说水果,主食,菜,一般的水果就可以的 ,随意一般不能低于自己的标准 ,根据自己的条件意愿而定

首先是贡品不能人先吃,供果放好然后烧香一炷香和三炷香都可以的 要用意识说明是供奉泰山老奶的 或者是在点香的时候三称泰山老奶 朝拜这些随意 最好是磕头 数量是1 3 9 最好是避免没有供果烧香 这样是可以的 因为其中有很多的原因的 不多说了 如果想知道可以追问

如果家里面只是供养了泰山老奶找个比较宽敞的地方 最好不要再卧室 厕所 厨房 最好是所供养的地方没有其他杂乱的东西 东西越好越少

不多说了 多说你会觉得压力大的

我只知道常住持泰山最大的道家贤圣是碧霞仙子 泰山老奶奶可能是

不满意请追问

泰山奶奶是中国内陆的山神信仰,尊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简称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在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道场是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碧霞元君的影响力历经上千年,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道书《续道藏》载其全名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永镇泰山,助国裕民,济厄救险,赏功罚罪 ”。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建祠奉祀。到了明代,这段文字被铸造在碧霞祠的御制铜钟上,从此香火兴盛。明代王锡爵撰写的碧霞宫碑文记曰:“自碧霞宫兴,而世人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及数千里。”

王昭《行脚山东记》记载,泰山周围的老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在沾化历代民间则只知泰山奶奶,不知碧霞元君。这是因为,世传泰山奶奶是泰山大帝的妻子,娘家是沾化久山。久山是沾化重镇,临河近海,建有驿站、巡检司、永利盐场,以繁华闻名遐迩。沾化民间关于泰山奶奶的故事甚多,自撷取二则以飨读者。

传说有一花姓夫妇,年过五旬喜得一女,取名花仙,视若掌珠。其实花仙不但长相丑陋而且头秃,被人们称为丑姑。有一年,花老夫妇因瘟疫相继去世,花仙便成了孤儿。她虽然没有亲门近支,但是善良的乡亲轮流抚养她,东家做条裤,西家缝件袄,吃着百家门的饭,日日长大。乡亲们指望花仙长大成人找个好婆家,也好对得起花老夫妇的在天之灵。

花仙家院子里有一棵老冬枣树,结的枣圆如铃、甜如蜜、脆如梨,非常好吃。花仙父母在世时,勤于管理,每年都结好多枣,除供乡亲们尝鲜外,还有不少外地人慕名前来求尝。父亲去世前,拉着不太懂事的花仙说:“这棵枣树,千万别糟践了,听您爷爷说,这种树非常难得,来之不易。”父母去世后,花仙不会管理,已经多年不结枣了。

可是,没想到有一年老枣树特别旺,葱茏的绿叶间竟然结出好几颗枣。枣子熟了,又红又大,玲珑剔透,花仙摘下来自己舍不得吃,敬奉养育她的婶子大娘。婶子大娘们被她的感恩之心所打动,谁都不肯吃,非要花仙自己吃不可。花仙无奈,只得依从她们。谁也没想到,花仙吃了那枣子后,竟然出现了奇迹。不几天功夫,花仙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粗矮的身形变得苗条修长,满头秃疮结痂囫囵脱下,长出满头秀发,眉清目秀,俨然变成一个楚楚动人美若天仙的窈窕淑女,而囫囵脱下的秃疮结痂则变成大银碗。从此,她便用银碗讨饭。从此沾化就有了“拿着银碗讨饭吃”的俗语。

有一天,全村人都做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梦。梦见一个骑着猎豹的裸女,从村北的马虎岭上来到花仙家,好多人都来围观。裸女自称是山神,对大家说,花仙是泰山大帝的娘娘,我是奉命带她去泰山同大帝完婚的。说罢就给花仙梳洗打扮,转眼间把花仙打扮的如同天仙下凡。山神将花仙扶上猎豹,猎豹腾空而起,踏上五彩祥云朝泰山方向飞奔而去。第二天,村里人们边纷纷议论着梦境之事,便去花仙家看个究竟,只见屋内空空,不见花仙姑娘的踪影。

后来,和花仙要好的几个久山姑娘很想念她,于是长途跋涉来到泰山,想见花仙一面。她们边寻找边打问,当她们向一位胡须飘然的老人问询时,老人默默沉思片刻,只遥指了一下泰山之巅金光闪闪的碧霞祠,不答一言飘然而去。当姑娘们精疲力尽地爬到山顶进入碧霞祠时,但见碧霞元君神像神似花仙姑娘。姑娘们意识到花仙真的成了神仙,便欲跪拜,但怎么也跪不下,只觉得眼前一阵昏黑,等她们清醒过来,睁眼一看,已经安然无恙地回到久山。

关于花仙成仙得道的故事,还有一则。传说花仙是一个很丑陋的姑娘,头上长满了秃疮,人们都叫她秃姑。她天生男孩子性格,顽皮异常,到处惹事生非。有一天花仙偷了邻居周婶家的瓠子,用刀把瓠子一切两半,将一半挖出瓠瓤,然后把瓠子皮扣在秃头上,又抓住商大娘家的大花公鸡抱在怀中,骑在花爷爷家的垣墙上玩耍。这时从南面天空中飘来一片祥云,但见云中有铁拐李、汉中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八位仙人。

道行最深的铁拐李一眼瞅见花仙,觉得很是惊奇,认为这位小姑娘具有仙风道骨。于是就对七位仙家说:诸位,今天我们仙班要添丁增员了,下边这位小女子骑着龙,抱着凤,玉冠霞帔,非同一般啊!说话间,垣墙变为龙,公鸡变成凤凰,瓠子皮变成玉冠,秃姑娘瞬间变成身材窈窕、满头秀发的靓丽仙女,腾空而起,踏上祥云跟随八仙而去。花仙位列仙班,云游四方,后分封到泰山,被尊为碧霞圣母,沾化人则尊称泰山奶奶,而久山人则尊称泰山老姑。从此人们经常见到一位美丽仙女给人们消灾治病、惩治邪恶,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

明清民国时期,沾化有许多泰山奶奶庙,普通人家尤其久山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供着泰山奶奶神像。在子弟科考、外出买卖,甚至走亲访友、赶集上店前,必给泰山奶奶上一柱香;渔民出海,要向泰山奶奶祈福求平安。每到农渔休闲时节,人们成群接队到泰山进香奉贡,祭拜泰山奶奶。据说,泰山脚下的客栈总是把沾化久山的客人待为上宾,吃“二笼包子”住上房,每开宴之前首先吆喝一声“沾化久山的客到了吗?”,哪怕没有久山的客人,只要有人答应“到了”,方可开宴。

泰山奶奶的故事,老一辈讲,少一辈讲,口口相传,几百年来深深扎根于民间,不但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而且丰富了沾化的文化内涵,2007年10月列入滨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供奉泰山奶奶一般使用柏木作为香火。柏木因其挥发性较强、燃烧后烟雾较浓密的特点,被认为能够传达供奉者的虔诚和敬意。当然,不同地区和个人的信仰习俗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会用其他木材或香料来供奉泰山奶奶,但柏木是比较常见的选择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香火只是供奉仪式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供奉者心存虔诚和敬意以及遵循相关礼仪。

章丘城里有一个财主,名叫高广进。他年过三旬,膝下还没有一儿半女,为此他没少请名医给妻子诊治,却没一点作用。

这天,高广进听说附近来了个神婆,人们向她求神问卦,十分灵验,高广进就把神婆请了来。

神婆围着高家转了一遭,说:“我看出来了,问题不在尊夫人身上,而在你家的神堂。”

高广进特别信神,家里有一间专门的神堂,供着关公。关公在当地是财神,高广进供关公,一是敬仰关公的忠义,二是想让关公保佑自己发财。他就问神婆,哪里出了错。

神婆说:“关老爷能保着你家财源兴旺,却不管子嗣之事;再说关老爷拿着大刀,这么厉害,那些投胎的也不敢来呀!”

高广进觉得有道理,就问神婆怎么办。神婆说:“你不如把关老爷的神像撤了,请观音菩萨来吧。观音菩萨有求必应,能保佑你早得贵子,诸事皆顺。”

神婆这一念叨,高广进动了心,真就把关公的神位给撤了,撤下来的神像不知怎么处置,就放在左边的门后头。然后,他从外面请来观音菩萨,在神堂里供了起来。

供起观音菩萨后,不到半年,高广进妻子的肚子就大了起来,高广进高兴坏了。几个月后,妻子生了个大胖小子,高广进对这个孩子视若珍宝,恨不得把一切都给他,可孩子生下来后经常生病,一夜一夜地哭,请了大夫也不管用。

这时候,高广进听说城里来了一个道士,据说会看风水,还能治病。高广进也是病急乱投医,就把那个道士请来了。道士在院子里看了看,又给他儿子相了面,说:“看你儿子的相貌,注定与我道家有缘,可你家里却供着菩萨……”

高广进忙向道士讨教,怎么才能救他儿子。道士说:“说来也简单,只需把我教的太上老君请来,你儿子便能平安无恙。”

高广进听了道士的话,又见儿子哭得可怜,一狠心就把观音菩萨给撤了,放在右边的门后头,又请来太上老君,享受他家的香火。

说来也巧,没过几天,高广进的儿子就不哭了,高广进越发相信是太上老君在保佑他家了。

太平日子过了没多久,高家又出事了,家里经常着火,不是前院着火,就是后院着火,还有几个店铺也不明不白地着了火。高广进又迷信起来,暗想,是不是惹着哪位神灵了?正好当地有个算卦的很灵,他就去找了。

高广进把家里火灾频发的事说了,算卦的掐指一算,说:“太上老君有炼丹炉,里面略微掉下点火星来就够你呛的,难怪你家里经常着火。”

高广进就请教有什么办法。算卦的说:“你家里请的神真不少,但没请到一个正神呀!”

高广进问,什么神才是正神。算卦的说:“你别忘了,我们是山东的,当然要请我们山东本地的神。泰山上有泰山奶奶,道号碧霞元君,保佑山东百姓平安,比那些杂七杂八的神都强。”

于是,高广进又请了泰山奶奶来,可太上老君往哪里放呢?只好让他屈尊一下,放到泰山奶奶的神像后面了。

高广进请了泰山奶奶后,家里果然没再失火过。他放心了,看来泰山奶奶是请对了。

这天夜里,高广进正睡觉,一个家人神色慌张地跑来,没头没脑地说:“老爷,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高广进问:“谁打起来了?”

家人说:“就是神堂里那四位呀!”

家人告诉高广进,刚才他从神堂前路过,听到有动静,探头往里一看,就见里面关公、观音菩萨、太上老君、泰山奶奶正打得不可开交,他们各拿法宝,横眉怒目,谁也不让谁。

高广进听了大吃一惊,慌忙赶过去,就听屋里“叮叮当当”,还有火光闪烁。他吓得没敢进去,这神仙打架的事,凡人也管不了呀!

第二天,高广进就去请高人。道士、高僧、神婆、法师……能找的都找了,可都不敢接这个活。有人对高广进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当初你怎么请来的,现在想扔个家伙似的一送了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从此以后,高家的神堂里天天闹个没完,全家没一天安生。

这天傍晚,有个穷秀才敲响了高家的大门,说他去省城赶考,错过了宿头,想在这里借宿一晚。

高广进没心情招待客人,就让家人腾出一间房子,让秀才住下。这个秀才虽然穿得寒酸,谈吐却不一般,他吃过饭,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就问那个家人:“你家里怎么老是‘叮叮当当’的,莫非晚上还要打铁?”

家人苦笑着说:“什么打铁呀,那是神仙在打架呢!”接着,他就把事情经过跟秀才一说。秀才想了想,对家人说:“请告诉你家主人,我有办法把那些神仙送走。”

家人不相信,那么些高人都不敢接这活,他一个穷秀才能行?高广进听了家人的话也半信半疑,但还是把秀才请了来。

秀才姓张,高广进问道:“张先生,你有什么办法把神仙送走?”

张秀才胸有成竹地说:“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把他们说走。”

高广进心想,现在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就和张秀才去了神堂。等到了神堂,里面正闹得欢呢,高广进悄声对张秀才说:“张先生,全靠你了!”

张秀才点了点头,站在神堂门前,清了清嗓子,对着里面喊道:“神堂里的诸位听着,佛家讲的是‘六根清净’,道家讲的是‘清静无为’,你们却为了点香火闹得乱哄哄。关老爷,人们敬你为神,是因为你忠义千秋。当年你挂印封金,现在怎么为了一个神位,跟人家争得脸红脖子粗?观音菩萨,太上老君,你们身为一教首领,不以身作则,有什么脸面去教导属下那些僧道?泰山奶奶,大家供奉你,因为你能保一方平安,今天你却在这里闹得天翻地覆,让人家不得安宁!”

张秀才声音洪亮,一番话字字如铁打的一般,在安静的夜里传得格外远。话音未落,神堂里面“叮叮当当”的动静就消停了。

高广进很高兴,看来张秀才真有两下子!可没高兴一会儿,他就听到神堂里一片“乒乒乓乓”破砖碎瓦的声音。高广进吓得跌倒在地,惊慌地说:“张先生,这下坏了,你惹恼了神仙,他们要拆我房子呀!”

过了一阵子,里面又没了动静,高广进不知所措,张秀才却淡定地说:“进去看看吧。”

家人打着灯笼,慢慢推开神堂的门,只见里面只有一堆泥块,神像却不见了。

高广进不明白怎么回事,张秀才笑着说:“这是刚才我的那番话把他们说得羞愧了,他们就毁了自己的泥胎。真神早就走了,放心吧,他们不会再来了。”

高广进却又一屁股坐在地上,说:“张先生,你可坑苦我了!我让你送神,可没让你把他们都送走呀,现在他们走得一个不剩,以后谁来保佑我呀!”

张秀才“哈哈”大笑,说:“这个好说,我给你请一尊最大的神来!”说着,张秀才就让家人准备笔墨,在纸上写了一个字。高广进一看,是个“心”字。

张秀才说:“天下的神都是让人守住自己那颗心的,守不住心,请多少神来都白搭。”

高广进听了,似有所悟。等张秀才走后,他就把那个“心”字挂在神堂里,每天都去静坐一会儿,还坚持每天做一件善事。

以后,高广进家虽然没再供神,日子反而比以前好了。

能供奉,需要打点一下。

泰山老奶奶请到自己的家里来,那么还要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一步一步的去办理一1的都做到,这就显示着你是非常有诚意的,所以呢,按照你们的说法也一定是这样的做法,这种信仰才会很灵验。可以向当地的一些老人或者家里有这种摆设的人家咨询一下。那么你就会清楚该怎么做,不过呢,你心里也应该明白,这只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心理的期望和安慰而已,真正的幸福生活还要靠自己用双手实际的去创造,这一点我希望你要牢记,但是我祝你家庭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