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你”,终成了永远无法说出口的秘密

shanghai心理咨询专家 张文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自有情感的存在,也就有了丧失后的悲伤体验。生活中的每一次丧失都会给我们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小到一个心爱物品的丢失,大到和心爱之人的短暂分离,以至“生离死别”。 相对于“死别”,“生离”似乎更能尽快平复,即使无法相守,依然可以远远思念,和对方在同一空间、同呼吸。而“死别”,对于我们,犹如切肤之痛,如果连最后的告别都无法进行,我们终将一生困于其中。 “我爱你”成了终于无法说出口的遗憾; “我想你”成了时时刻刻萦绕心头的呢喃; “我害怕过得好”,你能否明白这样的自罪感?! 这样的感触,或许只有失去至亲至爱之人,才能够体验。这样的“丧失”比失去一件心头物、失去一段感情来的凶猛。这样的痛苦,“
姐姐”最清楚。 “2011年12月29日”,这个日期刻在那把
木梳上。 那把木梳,是弟弟在
奶奶下葬前一晚为她梳头的木梳。 这把为奶奶梳头用的木梳,是弟弟刻意给姐姐留下的一个念想。 因为姐姐自始至终都未能与奶奶见上一面。 后来,弟弟偷偷给姐姐木梳的时候,他什么都没说,姐姐也什么都没问,慌乱的接住它,赶紧装进了大衣的口袋里。姐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紧张,或许,她怕多看一秒眼泪就夺眶而出,她怕身边的家人看到她的眼泪。 姐姐不到一岁就跟着奶奶住,因为弟弟的出生,妈妈一个人照顾不来,就将姐姐送到了奶奶家。别人说,留守儿童很可怜,心理发展也不健康。但是姐姐是个例外,因为有奶奶无私的爱、全心的照顾,姐姐过得特别幸福,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大四那一年,姐姐打算考研,奶奶像以前一样支持姐姐,“怎么样都好,不要有太大压力”。那年是2011年,9月份开始姐姐卷入考研大军,与世隔绝得开始复习之路,只是每次打过去的电话,爷爷或者姑姑接听,再也没有奶奶的声音了,只是所有人都默契的保持平常交流,各种可信的理由,姐姐从没有怀疑,因为姐姐从未想过健康的从未生过病的奶奶会病倒。 12月初,姐姐哭着跟妈妈说,太辛苦了,坚持不下去了,考不上你们别怪我,妈妈依然如往常一样,给最多的安慰。1月6号,迈进考场前给妈妈打电话“这几天你们谁都别给我打电话,我要安安心心考试了”。“好,你好好考试”。“妈,你嗓子怎么哑了。”“哦,没事,这几天有点感冒。”姐姐后来想到妈妈感冒从来没见过她嗓子哑掉,那是因为哭的。 1月5号,奶奶下葬。 姐姐想,那天一定会有很多人问姐姐怎么没有来;姐姐想,这三个多月奶奶一定也特别想见姐姐;姐姐想,考场上的“文思泉涌”一定是奶奶回来帮助姐姐来了;姐姐想,姐姐想再看看奶奶。 从此,姐姐家里很少提及奶奶,但姐姐知道,所有人都在想着奶奶。不然,爸爸喝醉酒为什么会哭着说“妈,我想你”;不然,姑姑家妹妹为什么会问“妈妈晚上为什么老是哭”;不然,为什么当外人提及奶奶,家里人都是沉默。 如果以后有人问姐姐:我们要不要告诉孩子,爷爷(奶奶或爸爸或妈妈)患了重病,会不会影响他的学习。姐姐一定回答:告诉他,让他们享受最后的时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样的“再也不见”会对他产生多大的伤害。 “我爱你”成了终于无法说出口的遗憾; “我想你”成了时时刻刻萦绕心头的呢喃; “我害怕过得好”,你能否明白这样的自罪感?! 姐姐现在,只能不断重复奶奶日常的祷告,希望与奶奶再次联结: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度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所欠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和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 阿门☆我是张文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上海☆我擅长以下领域恋爱情感、学生成长、情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