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城旧事》中,英子都送了那些人,那些事?

老人 0 59

在《南城旧事》中,英子都送了那些人,那些事?,第1张

在《南城旧事》中,英子都送了那些人,那些事?
导读:你好,《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一切

你好,《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

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

惠安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妈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

恩晶在妈妈英子的劝说下,又去见了那个特别魁梧的相亲男向奎,这一次见面,两个人竟然都聊得非常的愉快,居然都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恩晶在回家的时候,把向奎带回了家。

这引起了妈妈英子的不满,因为恩晶去见面的时候,英子偷偷的看了一眼向奎,觉得这个小伙儿确实太魁梧了,还很胖,像一只熊一样。她觉得不适合做为家里的姑爷,更不适合做恩晶的丈夫。恩晶对英子说:不结婚吧,你着急,我现在有了结婚的对象,你又不愿意。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遇到过在这样的情景了,当父母的着急孩子的婚事。可是当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结婚对象带回家时。又觉得不着急了。其实这大概是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出嫁的一种表现吧!想想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就嫁给这样的人?似乎哪个男人也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弟媳慧英和小姑子福姬也都劝英子:让恩晶自己做决定吧,反正以后过日子的是恩晶。但英子还是固执的不肯点头。最后,恩晶只好让向奎先回家了,婚事以后再说。

爷爷奶奶回来了,全家人坐在一起,讨论了恩晶的婚事,爷爷奶奶认为:如果是老天爷安排的缘分,那就没办法了。英子仍旧觉得不合心意。恩晶送走向奎后,会带家里和自己的姐姐尹晶,妹妹秀晶讨论了向奎。尹晶认为恩晶应该按照自己的心意和向奎结婚。而秀晶却不这么认为,觉得男人的长相也是很重要的。

弟媳慧英会带自己家,和丈夫熙秀谈论起大嫂家的这件事,并嘲笑英子现在是焦头烂额。对于她这样的态度,熙秀表现出不屑一顾,因为熙秀一直以来就很敬重辛苦的大嫂。东焕和正花从娘家回来了,慧英却抱着孩子背诵起一首忧伤的诗。

爷爷夜里睡觉打呼噜,声音很大,把奶奶都吵醒了。这个细节的展现太生活化了,生活里都有过这样的感觉,自己的老公到了中年或者老年之后,每天睡觉都打呼噜,并且特别的响,开始的时候不习惯,后来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能听着呼噜声睡的很香!

  第二天早晨,爷爷因为想去传统茶屋喝茶,但有舍不得自己花钱,于是他给大儿子擦了车玻璃,然后和大儿子要了五千块,去茶屋喝茶。不得不说,这家的爷爷真是爱财如命。

二儿媳慧英早晨给熙秀准备早餐,因为昨晚的事情,慧英特意给熙秀的早餐里多加了一些盐。算是多丈夫昨晚态度的报复。小资情调的慧英,有时候也会显现出小女孩的心性。

女儿福姬家,早晨连博士梳了很利索的发型,正在对着镜子自我欣赏。福姬冲过来,问他要去医院勾引谁,然后用手揉乱了连博士的发型。

恩晶早晨起来继续和妈妈英子讨论和向奎结婚的事情,被英子无情的拒绝了。

分为五个故事,除了开头的骆驼是代序外,其他都是正文。其中骆驼和爸爸的花落了入选语文教材。

1惠安公馆:讲述了英子偶然进入到公馆里认识了大家所说的“疯子”秀贞,并得知了秀贞与北大学生思康相恋生下的小桂子被秀贞母亲遗弃的故事,英子又偶遇到了妞儿,并觉得妞儿和秀贞越来越像,秀贞告诉她小桂子后脖子上有青色胎记,英子看到了妞儿的胎记后带她相认,秀贞急急忙忙待妞儿准备坐火车南下福建惠安找思康(文中思康问过假如母亲扣下他不让再来北京怎么办,秀贞说那我就去追你),却在黑夜惨死火车铁轨下(这部分存疑,英子醒来后送秀贞的怀表和准备做盘缠的金镯子还在自己手上),这个故事是最长最悲剧的,文篇占了整本书的一本。依据百度林海音出生于1918年来看,大约一两后秀贞与思康相恋的,等英子认识秀贞的时候大概就是孙中山护法革命后了,南方沿海动荡,即使秀贞母女没死也很难找到思康了。文中思康许下秀贞南归准备卖老家只能种白薯的劣地迎娶秀贞(思康说不想让秀贞去老家吃苦),但一去不回,估计是重病的母亲要求他娶个本地姑娘,而思康是个孝子,秀贞在离别时也未告诉思康已经怀孕了,因此思康迫于母亲的压力下与秀贞的感情也只能无奈放弃。当然也可能有个更坏的结果,1920年左右南方动荡,思康可能已经死了,他作为北大进步学生,更会遭到迫害。

2我们去看海:英子家搬离到另一个地方后的一两年,英子进废宅帮同学找踢进的球时遇到一个厚嘴唇人,并得知他是为了弟弟上学而回收货物的故事,他的弟弟是年级第一。但英子在废宅发现的铜像有个戴帽的便衣向她索要时交给他,从而使得便衣抓住了厚嘴唇的人(他是个小偷,赃物都藏在废宅草丛),英子很难过。故事贯穿的是反复的一首诗歌——一起看海。

3兰姨娘:又是一年后,父亲收留了进步青年德先,并常交流,英子不喜欢他,因为他来了父亲就会让母亲做老家的菜并吐槽母亲的手艺。过不久兰姨娘被施家赶出来了,虽然施家小哥奉命告诉不许收留,但兰姨娘先来的,父亲就收留了。兰姨娘对英子很好,开始英子很喜欢,后来看到父亲与兰姨娘有了暧昧(父亲称赞兰姨娘的手,并与兰姨娘一起抽大烟。父亲以前在日本时也是常去烟花柳巷之地)就不喜欢了,她就假意传话说制造德先与兰姨娘相识的机会。兰姨娘3岁被母亲卖了,16从苏州走出,20跟了63的施老爷,现在是五年后,施家大夫人等把她赶出来,德先欣赏她的反抗封建命运,她喜欢德先的进步思想,两个人最终一起来开了。

4驴打滚:家里的奶妈、保姆宋妈常寄工资回老家,老家的丈夫冯子明(应该没记错)则定期不定期的赶着驴车来看望,还带来老家的大枣,但英子不喜欢他。一天宋妈的老家有个年轻人来了,但问从哪来时却语焉不详,宋妈原本年初时的心神不宁就更明显了,终于丈夫又来了,她知道了自己放牛的儿子落水身亡了,女儿则被自己送人了,儿子一年前的身亡让她打击很大。英子的父母合计让宋妈回家生个儿子吧,结算了工资后宋妈坐着驴车离别。之所以叫驴打滚,是那头驴子来了后就满地滚,北京的小吃也很形象地展示了这个意思。

5爸爸的花落:这是英子十二三岁的事了,她突然得知父亲住院,期间回忆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比如赖床不想上学被父亲打了,然后宋妈叫黄包车送去学校。英子从六年级毕业典礼回来后父亲已经去世了,她看到父亲的花落了,突然就明白自己长大了,有了大人的责任,然后去医院准备安慰母亲。

后记中,林海音写了感想,她认为父亲的肺病是早年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在日本时常彻夜不归在酒店等场所喝酒,还有后来工作到很晚。回忆中插了一段话,大意就是因为父亲爱花,父亲的朋友就说因此就生了好几个女儿。这一段颇有宿命观的人生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