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三寸金莲馆”,3000双小鞋,散发着古代女人聪颖与智慧

老人 0 95

成都「 ”三寸金莲馆”,3000双小鞋,散发着古代女人聪颖与智慧,第1张

成都「 ”三寸金莲馆”,3000双小鞋,散发着古代女人聪颖与智慧
导读:自古以来追求美是女人天性使然,千百年来不曾改变,随着时代进步,女人对美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而百年前的女人以何为美?那时的男人对女人美的认知,除了容貌,还对女人的一双脚产生了兴趣,从而催生出长达千年小脚女人的悲惨命运。 如今,在成都有家博

自古以来追求美是女人天性使然,千百年来不曾改变,随着时代进步,女人对美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而百年前的女人以何为美?那时的男人对女人美的认知,除了容貌,还对女人的一双脚产生了兴趣,从而催生出长达千年小脚女人的悲惨命运。 如今,在成都有家博物馆,就展示着3000多双各地小脚鞋,记录着那个年代女人与脚的悲戚故事。 催生小脚女人的背景,是古代交通和信息的不发达,加上那时女人地位不高,从而衍生出裹脚的陋习,这是古代男权社会对女人的一种畸形审美。 在现实中,我曾见过裹着小脚的姥姥。她说,她们那个时候,女孩在四到五岁时就开始裹小脚,由于怕疼,小孩没裹时吓得直哭,但别人都裹,家里大人吓唬说如果不裹以后嫁不出去,所以小孩哭也不顶事,必须裹。 姥姥回忆说,小孩裹脚的事儿,由奶奶们来帮着完成。先拿一块白布一圈圈缠在脚上,越缠越紧,一直缠到骨骼定型成年以后,才能摘下来。刚裹时由于不适应,疼得直哭睡不好觉,但没办法也得忍着。 裹小脚一般三四年「 ”定型”,有的运气不好,脚型不好看的还要用布裹终生,太遭罪了。 什么样的才算最完美的脚?裹脚时要求把脚裹到弯起来,脚不能大于三寸,大约9厘米左右才算完美,因此被称作「 ”三寸金莲”。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迎合男权社会的畸形审美观。在古代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女人美不美不仅看长相身材,还要看脚。「 ”三寸金莲”是美女标准脚,四寸是「 ”银莲”,四寸以上叫「 ”铁莲”,铁莲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丑女了,嫁出去很难。 第二个目的,是限制女人出门,不能走远路。 由于小脚中心点小,走路不能过快,时间长还很容易疼,这样女人们就不能出门乱跑了,在家安心相夫教子,这样在外拼搏的男人们才放心。 在古代,大户人家都有一个花园和假山,假山除了用于观赏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让家里的这些「 ”三寸金莲”女人们站在假山上看外面的世界,这样在家就不会太闷。 而这期间,缠足也是经历曲折。到了清代,满族统治者认为这是一种陋俗,禁止女子缠足。顺治元年(1644年),孝庄皇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而到了康熙七年(1668年),却又开禁,缠足之风兴起,不仅汉族女子缠足,连不少满族妇女也效仿。 直到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才颁布了禁止缠足令。而在我国,这种陋习从北宋开始,跨越时间长达千年。 不过,深宫高墙和苦痛也没能阻挡住女人们的爱美之心。来看看展馆中这些我国古代各地小脚女人们为自己亲手做的小脚鞋,不同场合要穿不一样的鞋,十分讲究。按照现在的审美,也是十分时髦,散发着智慧。 一、婚鞋。婚鞋是喜鞋又称上厅和塔堂鞋,是结婚时新娘子穿的。上面绣着玲珑的凤凰和牡丹。如果是官家的女儿出嫁,鞋面上还绣上龙凤。 二、丧鞋。这种鞋以纯白色或暗色为主,鞋上没有花纹和绣花。丧鞋也分年限,没有花纹的是丧事后第一年穿的,第二年开始可在上面绣少许图案,第三年丧鞋图案可以比第二年的多一些。 三、寿鞋。寿鞋是当寿终正寝时所穿的。这样的鞋,底部绣有莲花图案,寓意「 ”脚踩莲花步步高升”之意。 四、皮鞋。皮鞋不仅现代有,其实古代也有了这种鞋,这是紧跟时代潮流的一种鞋。展馆中的这双「 ”三寸金莲”小脚鞋,看起来皮质很好,虽然历经上百年还是光彩依旧,只是鞋尖有点破损。 五、雨鞋。遇到下雨天时,小脚女人也有雨鞋。有人会质疑鞋跟不高怎么防水,答案在它的底部。这鞋底大部分是用皮或者木头做的,这样防止水把鞋底打湿;然后鞋面上抹上桐油,可以起到防腐防潮的效果。不得不感叹古人智慧。 六、家里穿的鞋。很多人好奇,古时候小脚女人平常在家时会穿什么鞋?在这座「 ”三寸金莲”博物馆里也找到了答案。 在我国各地,每个地方的鞋不一样,安徽的鞋简单大方,除了面上的绣花,就连鞋帮和鞋底也都有美丽花卉图案。山东小脚女人的鞋子最漂亮最洋气,很像我们现在穿的靴子,颜色上较大胆,采用了除红色以外的其他亮色。 山西的鞋子则像我们现在穿的高跟鞋,用葫芦底和象鼻头打底,十分现代时髦。 「 ”小脚一双,泪水一缸”,而这3000多双小脚鞋背后,一针一线展示了中国女 美而又极尽才华的智慧。 如今,在中国约14亿人口中,仍然在世的裹脚女人,已很少。据称现今最多的是云南省的一个村子,仍然有20多位小脚女人健在。据说是因为村子偏僻,1928年我国颁布禁止裹脚时,她们不知仍然在裹。 你见过这样的小脚女人吗?你身边还有这样的小脚老人吗? 这里是·图说故事520的原创图文,严禁转载盗图搬运!

日本潘金莲:被武松侮辱后自尽的烈女说明在前,历史上的潘金莲永远属于历史。但自从潘金莲走向世界之后,潘金莲便拥有了“自有追求”的选择。 各个国家、各种版本、各种兴趣的潘金莲接二连三。于是,潘金莲为着以上需要而任劳任怨地默默“服务”。 以下是日本北方谦三版本的《水浒传》部分内容摘要。他认为,潘金莲是被好汉武二郎侮辱后自尽的烈女。 潘金莲比武二郎大四岁,一条胡同里住着,二郎四岁就喜欢她。谁知母亲临死前给武大郎聘定金莲。无意中窥见兄嫂做爱之后,二郎开始喝酒。跟十七八个人打架,被踢得尿血,两天卧床不起。金莲天天端茶送饭,伺候得倒也舒服。为此,二郎神魂颠倒,坐卧不宁。鲁智深便让二郎回一趟家。金莲做了菜,烫了酒。饭毕,二郎投宿旅店。第二天,二郎精神照例不振。半晌就开始喝上闷酒,至晚上已大醉。鬼使神差,竟然跌跌撞撞到了自家门口。二郎抱着潘金莲就进了卧室。 金莲说:“你说从20年前你就喜欢我吗”“我是幸福的女人,被一个男人一直这么爱”“可我背叛了丈夫!”当二郎醒来时,金莲倒在客厅里,割腕自杀了。桌上有封遗书,写到:被几个贼人凌辱,不能再活了。他踢破大门,冲到街上,狂奔而去。后来投河而死,漂流了很久却还活着。接着上山打虎。 据最新考证,武大郎武植,系山东清河县武家那村人。他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进士,在山东阳谷做了知县。 县城东北的黄金庄,便是被武家后人称作“老祖奶奶”潘金莲的家乡。潘金莲并不是潘裁缝的女儿,而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一位大家闺秀。她知书达理,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先后生下4个儿子。

实在想不起来是给姑娘讲哪一个故事提到过以前女人裹小脚的事情,最近她天天围绕这个话题刨根问底。我想弄明白一些再给她讲,可是网上查了资料,还看了一些专业书的目录感觉介绍的太概念化了,实在没兴趣读下去。

前天,突然想起十多年前读过的一本小说——冯骥才先生的《三寸金莲》,最后竟然在书架上找到了。

虽然情节都快忘记了,但翻开那些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文字、设计精美的彩色配图,直接被吸引了,用了三天时间又读了一遍小说,并从中梳理出关于“小脚”的知识。

让我们随着主人公弋香莲的命运来一步步了解中国裹小脚的历史。

我们一直好奇古代女人的小脚几岁开始裹?是怎样裹成的?小说中有答案。

小说开始香莲已经七岁了,通晓世事的奶奶终于下决心要给她裹脚了。当香莲因裹脚疼得叫声带着尖钻墙出去。东边一家姓温的老婆子受不住,就来骂奶奶:

可见裹脚七岁开始就已经晚了。小说后半部分当香莲的姑娘莲心长到4岁时,他的公公佟忍安在临终之际要看着这个孩子裹脚,同时裹脚的还有几个五六岁的女孩。

那时候一个女孩子四岁到七岁之间差不多就开始裹脚了,就像我们现在的小孩子,如果四岁幼儿园阶段家长不抓学习了,到了7岁上小学开始抓貌似还有点晚。香莲的奶奶是相信自己孙女的脚是裹美脚的好料,再加上不舍吧,一直拖到了7岁。

看来无论裹好脚还是考高分都是要一点天赋的。

至于裹脚的过程,无论查史料还是读小说都感觉到惊心动魄。

香莲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她裹脚时的准备工具清单是:炕桌、凳子、菜刀、剪子、矾罐、糖罐、水壶、棉花、烂布,浆好的裹脚条子卷成卷儿放在桌上,还有奶奶前襟别着几根做被的大针。让人蹊跷的是旁边还放着两只绑住的公鸡。

小说后半部分香莲在佟家看到裹脚时还准备药物等,显然危险系数降低了;但也有尺子等工具,就是量化标准更明确。其实也说明寒门出好脚不容易。

先看看这个穷人家的孩子香莲是怎么裹脚的吧?

裹脚前,奶奶操起菜刀,噗噗给两只大鸡都开了膛。不等血冒出来,两手各抓香莲一只脚,塞进鸡肚子里。鸡肚子里又热又烫又黏,没死的鸡在脚上乱动,吓得香莲腿一抽,奶奶疯一样叫:“别动劲!”

不一会奶奶就从血里把香莲的脚拿出来洗干净,然后开始裹了。

奶奶手快,快缠快完。那脚布裹住四趾,一绕脚心,就上脚背,挂住后脚跟,马上在四趾上再裹一道。接着返上脚面,借劲往后加劲一扯,硬把四趾煞得往脚心下头卷。……照样缠过两圈。随后将脚布往前一拉,把露在外边的大脚趾包严,跟手打前往后一层层,将卷在脚心下的四个脚趾头死死缠紧,好比叫铁钳子死咬着,一分一毫半分半毫也动弹不了。

裹脚就是生生地把骨头折断,还要求在自己的断骨上不断走动,要有多痛我们能想象出来。香莲连怕带疼,喊声大得赛猪嚎。但这远远没有结束!

脚趾头踩不断,小脚不能成型。一向疼她的奶奶干脆变成城隍庙里的恶鬼,满脸杀气,操起炕扫帚,打她抽她轰她下地,香莲跑出去偷偷放开了脚,奶奶便用脚布重又裹上。这次把连着小脚趾头的脚巴骨也折下去,四个卷在脚心下边的小脚趾头更向里压,这下裹得更窄更尖也更疼。香莲以为奶奶要狠心罚她,哪知这正是裹脚顶要紧的一节。脚趾头折下去只算成一半,脚巴骨折下去才算裹成。

后来奶奶又拾些碎碗片,敲碎,裹脚时给香莲垫在脚下边。一走碎碗碴就把脚硌破了。

真是“不裹脚奶慈孙孝,一裹脚鸡飞狗跳”!幸好在这番煎熬之下,香莲的小脚终于裹成了。

请恕笔者有胡思乱想的毛病,读着这一段总会想到逼孩子学习的妈们。好好的一个妈一陪孩子学习就各种张牙舞爪,统一变成了狼外婆。

现在孩子无论身体或者心理是否畸形,只要考一个足够高的成绩,家长就皆大欢喜了,觉得孩子未来就有着落了。

可是要想考一个足够高的成绩,光是家长折腾也还是不够的,得孩子自己“觉悟”。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学习就如同是当年的裹小脚,大家都深知其中的痛,可又都迎合着唯恐被落下?

香莲就是在自己明白了裹小脚的好处后,小小年纪开始主动配合奶奶,最后才裹出了一双绝世好脚。

我一直在想如果不裹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裹了脚,裹得好,又会怎样呢?

小说告诉我们:在那个大环境下,一个大脚女人,也可能会嫁人,但是想嫁得好,太难了!但是脚裹得好的女人,嫁得好却是一件大概率的事情。

就如同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最后也可能发展得好,但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最后大都发展得好一样,裹脚与不裹脚能赢得幸福的概率不一样。

现在用人单位招聘动不动非985院校不考虑,那时候很多男子选择妻子也把小脚作为考量条件之一。

穷家女儿弋香莲就是凭着一双好脚嫁进了开着古玩店的佟家。

这时候,奶奶一定特别得意当年对孙女的“狠”,弋香莲也仿佛一下子进了世界五百强企业,人生华丽转身。

嫁入佟家的香莲凭着一双好脚,先开始的日子还能过得去,见识了好多她不曾见识的东西,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但是第一次赛脚大会上,穷家女儿香莲在自身脚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输给了佟家二儿媳妇白金宝。

曾经的贫穷限制了她的眼界。输掉比赛之后,她被傻丈夫暴打,被妯娌嘲笑,被公公冷落,被下人看轻……

就在这时,他丈夫死去,女儿出生。当女儿的脚又一次被人夸赞时,她想起了自己正是因脚才有了这样悲惨的命运,于是决定带着女儿自杀。

管家婆潘妈救了她。潘妈是佟家谜一样的存在,她对捯饬小脚有着别人比不了的实战经验,她对香莲说,“您要肯,把您这双脚交给我,我保您在佟家横着走路!”

已经走入绝境的香莲答应了,在潘妈的精心教育下,香莲的小脚越发好看了。她的公公佟忍安很快发现了这一点,为了打造自己的儿媳妇,他给她很多相关的书看。

自此香莲的小脚便获得了那时的最高荣誉,符合了最高审美标准——金莲二十四格。

第二次赛脚之后,香莲战胜白金宝,赢得众口称誉,在佟家获得了话语权,直到死去,她凭着一双小脚和长媳的身份手握家中权力。

对于香莲,小脚给她带来了多半辈子的荣华富贵,也带来伤心、痛苦和困扰。

我们一直好奇这种缠脚的习惯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小说在一群具有莲癖的人卖弄学问中也做了交代。

当然小说写的和我查的资料,关于裹脚流行的确切原因和起始时间均不可定。

不过在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中都也对小脚的赞美。可见从宋代开始裹脚基本上是开始了,清代时满人入关,本来是倡导放足的,但是随着文化的不断融合,很多满族妇女也开始裹脚了。

我小时候,奶奶和姥姥都是小脚,经常听他们讲裹脚的故事。可见裹足从官方到民间,轰轰烈烈,是一种几乎涵盖了所有女孩子的行动。

一种习惯一旦根深蒂固想要改变太难了。民国初年出现了“放足会”“天足会”等,利用发传单等形式鼓励妇女放脚,但同时也出现了“复裹会”来反对放脚。

弋爱莲表面上是强烈反对放脚的,她署名“保莲女士”在报纸上发文章呼吁裹脚;带着家人在街上亮脚;设计各种新式鞋样送给其他妇女;与天足会会长牛俊英斗脚……

在斗脚中面对牛俊英伸到眼前的大光脚,弋爱莲晕了过去,回去之后便没有了求生的欲望,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小说最后道出了真相——牛俊英就是弋爱莲的女儿莲心,当年在公公病危之际要求家里的女孩子裹脚,爱莲为了不让女儿裹脚,偷偷地托牛凤章把莲心带出了佟府,放出风声说莲心丢了,后来牛凤章真的把莲心带离了本地。

这么多年爱莲仗着一双小脚稳住了在佟家的位置,等着女儿的消息, 她一系列行为不是在保卫小脚,是在保卫自己在佟家的地位不动摇。 赛脚那天当看到牛俊英脚底的痣,她认出了女儿。看到开朗、大方、保持着天足的女儿,她放心了,于是主动走向了死亡。

整个一部小说围绕着“三寸金莲”展开——小脚的起源和发展;小脚里蕴含着的文化;小脚的裹法;小脚的没落……

读完之后思考的不仅是裹脚的问题,还有很多东西,当我们被裹挟着加入一种潮流时,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最后都被推着向前走,香莲是这样,我们很多人也是这样。

《三寸金莲》冯骥才#40%

在我孩童时代,表妹的奶奶是大家闺秀,这位老人头上绑有福带,拄着拐杖,走路摇摇晃晃的,喜欢坐在门口晒太阳,我听大人说她有一双三寸金莲,每每走过她身旁,我总是会用眼睛去寻看她的小脚,非常好奇这双小脚真正的样子是哪般。晚上看冯骥才的《三寸金莲》,看的尽然入了迷,毫无睡意,索性就不睡了来说小脚。

说起小脚,我们知道这是宋代开始生生压迫古代女子千年的陋习,女子缠脚,可谓是“小脚一双,眼泪一缸。”没有一双小脚,女人很难在当时的社会立足。因为有了一双小脚,身价倍增。以脚为贵,成了当时社会的审美主流价值观。平穷人家女子因为有一双好看的小脚,可以嫁入富贵人家。于是为了这双小脚,在女子四五岁的时候开始裹脚,缠足时要把除却拇指外的四个脚趾向脚掌折弯、活生生地折断为止,任凭这女孩子哭的昏天黑地,家中的父母长辈为了这女孩日后的“体面”和婚姻幸福,也不会有丝毫的手软,姻缘好不好,全看一双脚。而在民间,出现了奇葩的现象“晒脚会”。结婚后的女子因为一双小脚,可以让丈夫面子倍增。

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如此,“女子无才便是德,裹小脚好看”等等,人的生活环境影响着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至于对与错,很多内容都已经不经大脑思考了。在人所处的环境里,绝大部分人的看法成了标准答案,当这种看法经过时间的推移,就成了标准。

有人问,阅读是为了什么?如今我有了新答案,阅读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大脑裹上小脚,让我的行为像裹了小脚一样“摇摇晃晃”。

“三寸金莲”中华文明中特有的糟粕,打李后主那阵有缠足一说,到末代皇帝溥仪退位,这兴了一千年的玩意儿,中间更替了这么多朝代,换了这么多皇帝,可愣是没断了这缠足裹脚的风气。上至王妃宫娥,下至渔女村姑,文的李清照、朱淑真,武有梁红玉、唐赛儿,有哪个不裹脚。有一对小脚才能嫁的好,不是你想不想,而是你家长辈想不想,想不裹,门儿也没有! 

到了大清入关,多尔衮替顺治爷拟了道谕旨,严禁旗人裹脚,命令汉人“放足”。大清刚入关那会子凶不凶,凶的紧,但你再凶,你也凶不过一双小脚。头发可以不要,但小脚不能不要。不但没禁住汉家女子裹脚,结果连旗人家的女孩子也偷偷裹脚,后来直接明着来。就好似这小脚有说不清的魔力,女子不裹脚就不是个人一样。你说怪不怪?

我老家有个老太奶,这老人家岁数多大呢?说不好,总之一百多岁,但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岁数了,无论什么时候你问她“老太奶,您老多大岁数了?”她指定回答“九十九了!”过三年你还这样问她,她还回答九十九。她大儿子现在也健在,已经快九十了,这老太奶多大岁数,估摸着怎样也快一百一十岁了。

老太奶就是一双小脚,我有一次拿根烟卷比了比,一双小脚跟烟卷差不多长。外面卖的鞋穿不得,一直穿那种古老的小尖鞋。有一年她过大寿,我赶巧回老家办点事,就给老太奶拜寿。就见这老寿星坐在大圈椅上,穿的一身大红,老太太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堆一块儿了。我跟她最小的重孙是同学,因此给老太奶磕了三个头。磕完头我起身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老太奶穿的那双小鞋,哎呦喂,老太奶这双小鞋太讲究了。红缎子面,跟个小菱角差不多,鞋帮子上绣金丝花边儿,鞋尖上一个小粉色绒球,绒球上还有一个小银铃铛。我上前说奉承话儿:“老太奶这鞋真好,压箱底的宝贝吧?”

老太奶乐了:“你咋知道地,就是俺年轻那会子留的宝贝,最乱的那些年都没弄丢,藏了这么多年,当宝贝一样藏着,小鬼子来的时候,俺逃难都带着,死了也跟着我埋坟窝子里。”嘿,让我猜中了,我又夸了几句,老太奶更美了。

喝完了寿酒,我陪老太奶说话,就问她这缠足的事儿。老太奶就拉开了话匣子,跟我说了她当年缠足的经历。

她说自己12岁那年,爹娘把她过继给村里的五奶奶,然后带着自己的哥哥和姐姐到外乡去要饭。打那天起,就再也没见过自己这一家亲人,死活不知道。五奶奶是个老寡妇,家里没孩子,就一个人过活。一老一小就这么搭伙过日子,五奶奶是个好人,拿小时候的老太奶跟自己亲孙女一样。到了老太奶13岁那年,五奶奶就要给她裹脚了,她不想裹,怕疼。但五奶奶却说,不裹就害了你,现在受罪,将来能嫁个好人家,说不定能嫁到济南府。大脚女人造人嫌,将来嫁瞎子、聋子。五奶奶又是哭又是哄,老太奶才答应下来。

到了裹脚那天,一切物件儿都提前准备好了,五奶奶把家里养的一只鸡给杀了,让鸡血流进盆里,然后把老太奶的脚按进去。五奶奶说着黏糊糊热乎乎的鸡血能让脚软,泡完后,用温水擦赶紧。然后再涂一层香油在脚上,说是可以让脚更软,接着就开始缠了。我插嘴问了一句“疼不?”老太奶笑笑“能不疼吗?现在想起来,还觉着疼呢。”

老太奶告诉我,要将除了大脚趾外的四个脚趾斜着往里折,折到一定程度,会听到“咔吧”一声,那股子疼劲儿就别提了,哭叫破了天也没用。用裹脚带子勒住四个脚趾紧紧缠好,再用大线缝住,脚疼的就像用铁钳子夹住一样,稍微一动,就钻心的疼。打那天起,就算受罪的日子开头了。疼到受不了的时候,真想把裹脚带子撕开,但五奶奶哭着喊着不让动,说受一年半载的罪总不以后没人要强。老太奶说自己疼的厉害的时候就咬自己胳膊,或者用头撞墙,胳膊咬出血都减轻不了两只脚的痛苦。晚上疼的睡不着,眼泪哭干了,再疼就把脚放窗台上,脚冻木了,就不那么疼了。

老太奶以为这样裹就可以了,但过几天更疼的步骤来了。解开裹脚布,两只脚已经不成样子了,但必须接着裹,要不然就白受罪了。这次更狠,把脚趾头连着脚巴骨斜着折,老太奶说自己疼的拿擀面杖砸自己的头,希望把自己砸昏过去,或者把自己砸死,就不用遭这活罪了。

我问老太奶,这一步缠下去,就算完了吧?老太奶说:“俺也以为要完事,没想到还有更狠的招。脚裹完了,还要逼着下地走路,扶着椅子走一步,就跟拿刀子挖肉一样。过来几天,松开裹脚布,还要把碎碗渣子裹进去,说是可以让脚‘肉烂骨酥’,这以后的脚才会变的更小。脚都烂的流脓,每次换布,都会把烂肉和脓一块撕下来。俺以为脚废了,五奶奶却说没事,都这样。为了一双小脚,当闺女的难啊。实质应该从6-7岁裹最好,俺都13岁了才给俺裹,已经过了岁数,脚都成形了,所以遭的罪更大。整整折腾了一年半,这对脚算是缠好了。”老太奶说完,自己咯咯乐,好像回忆起自己当年的事情觉得好玩儿一样。我听着却挺难受。

老太奶后来跟我说“脚缠好了,大脚的姑娘都羡慕。可等男人们不兴留辫子的时候,俺又羡慕人家大脚的姑娘了。济南府没嫁成,反倒嫁给了卖老豆腐的。这双脚要天天洗,还要刮,要不然臭的很。俺家老头子开始稀罕,后来又嫌弃俺这对脚。小鬼子来的那会子,人家大脚的都跑了,俺小脚跑不动,把俺吓坏了,都说小鬼子抓女人。但鬼子一直也没来,后来大家都以为不会来了。可突然一天早上,听到外面乱,才知道鬼子真来了。俺想跑,跑不了了。把剪子藏裤腰里,寻思大不了就捅死自己。跑不了也都不怕了,出去看看鬼子啥样。鬼子排着队,扛着枪,老整齐了。都说鬼子杀人,可鬼子一个人也没杀,连看都不看俺们,直溜溜的往前走。鬼子走了,二鬼子就来了,又是抢又是拿,还打人。咋比真鬼子还坏呢?一个二鬼子头,要砍了俺脚,说回去给鬼子大官当见面礼。其实也是吓唬人,无非是想要麦子,最后给他两袋子麦子换他不砍俺脚。想起来,这小脚也祸害人啊。”老太奶说完,又是笑。后来我就不问了。但这么多年了,老太奶说的这些话,我还记在心中。那会子的女人真遭罪,为了一双小脚,真遭了活罪了。

如今老太奶还活着,但是已经不能走动了,我前年特意去看过她,老太奶已经几乎不认识人了。但临走之时,还朝着我笑。看到老太奶那双小脚和小鞋,我心里不是滋味。这对脚美吗?真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