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根据我国的规定,12周岁以下的小孩不能使用共享单车。 而且目前我国市面上现有的共享单车都是无后座设计,言外之意不能载人。这样的设计为很多带娃出行的家长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增添了很多的烦恼。一些家长为了能够满足亲子共同出行,可谓是花
根据我国的规定,12周岁以下的小孩不能使用共享单车。 而且目前我国市面上现有的共享单车都是无后座设计,言外之意不能载人。这样的设计为很多带娃出行的家长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增添了很多的烦恼。一些家长为了能够满足亲子共同出行,可谓是花式百出,将孩子放在共享单车的车筐中,挡雨板上……
随着共享单车在城市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寻求刺激”将孩子放车筐中。周末我带着糖果去公园里玩,看见一个宝妈把一个45岁的小女孩放进了共享单车的车筐里,小女孩嘴里不停地在叫喊着真好玩,可是身边看见此情景的人都表示:这也太不文明了,万一一个急刹车孩子掉下去怎么办。
没想到当这位宝妈将共享单车停下来的时候,一个拿着气球的00后小男孩,看样子也就小学23年级的样子吧,对小女孩的妈妈说 :阿姨阿姨,我妈妈说了,你这样乘妹妹是很危险的,上面写着呢车框承重5公斤禁止载人,而且这样很没有文明,共享单车是方便我们大家的,那边的大人都在笑话你们呢。
宝妈听完00后的这几句话后,面露难堪的说:啊,阿姨知道,阿姨在和妹妹玩玩呢。是妹妹想这么做的,阿姨说了,她也不听……说完之后就仓皇而逃了。
明明是宝妈自己做错的事情,却还要往自己的孩子身上推?家长的一言一行尽在孩子的眼里。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此会推卸责任的家长不知道孩子看在眼里会作何感想。车筐载娃的背后显露出来的不仅是家长的素质问问题,更多的是家长对于安全的意识为“零”。
据了解,摩拜单车、哈啰单车等平台的用户协议中,都有类似“单车应为单人骑乘”的条款,载物架/筐最大载重为5公斤,如因物品超重、挂载不当而导致的车辆损坏或者引发交通事故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的,均由用户负责。
可见,车筐的承载力根本禁不住一个孩子。共享单车的出现是一件 社会 进步的事情,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情,可是随着共享单车的投放, 社会 上没有公德心的人却越来越多。
如果家长自己都没有公德心,那又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呢?不要把我们祖国的花朵带成狗尾巴草。
在现实生活中,用车筐花式载娃的人有很多,发生的事故也不少。在我国西宁一个“心大”的宝妈就将自己的孩子放进了共享单车的车筐中。结果孩子坐在车上不老实,右脚一个不小心,卡在了,就卡在了轮毂与支架之间。后来是附近的热心店主赶来帮忙,用钳子剪了钢圈,小男孩的脚才抽了出来,所幸并无大碍。
共享单车不能载人,它是帮助我们出行的工具,而不是供我们玩耍的工具。花式载娃很危险,载娃上路更危险。如果家长还觉得车筐载人很安全的,下一个受伤的有可能就是你的孩子。
我是糖果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 育儿 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上周六,宝爸补贴家用,早上七点起来,就出去跑顺风车了,晚上七点左右才到家。
大小宝醒来,先是换衣服,刷牙洗脸。倒腾一圈下来,半个多小时过去了。
眼看大宝的篮球课快到上课时间,来不及做早餐,于是带好水杯,牵着大小宝到楼下买包子吃。
把大宝送去幼儿园上篮球课后,推着小宝买菜回家,洗好、切好,中午要做的蛋炒饭配菜。
一个小时快到了,赶紧带着小宝下楼接哥哥下课。
此时10点不到,我却感觉过了一个上午。
一、商场快乐遛娃
接上大宝,一拖二去了附近的商场遛达。
在商场里面,遇见遛娃的阿姨,看着我带两个,投来佩服的眼神,“两个都是你的呀,厉害,厉害。”
我笑着说,“哪有厉害,背后都是泪呀。”
商场遛娃时,跟着他俩,偶尔还能坐一坐,相对轻松一点。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一晃到了中午,要回家吃饭了。
商场回来,小宝在车上睡着了。
于是,到家就马不停蹄地打蛋、洗锅,准备做蛋炒饭。
中途大宝还催了几遍,“妈妈,你快做好了吗?我都饿了。”
我边翻炒边说,“快了,快了,你耐心等下就好了。”
心里却在想,我已经很快了,要不是提前切好了,哪有这么快呀。
我和大宝安安静静地吃了一顿午饭,吃完又赶紧洗碗、收拾灶台,趁小宝醒来前,赶紧把大宝哄睡,我才能休息一会儿。
二、下午哄睡中崩溃
有期望往往也会有失望。
在倒腾大宝上床时,不小心吵醒了小宝,睁开了眼睛。
我迅速爬上床,期待能不能一边继续奶睡小宝,一边叨叨大宝赶紧闭上眼睛睡觉。
过了一会儿,大宝终于睡了,我也困了,眯过去了,不知道小宝什么时候精神了,爬到大宝身上,踩大宝,抓脸和头发,把大宝弄醒了。
我赶紧一把抱过小宝,细声对大宝说,你再睡会儿。
大宝辗转反侧几次后,坐起来,“妈妈,我睡不着了。”
旁边的小宝正精神着在“咿咿呀呀”地说话。
我躺在床上,真是欲哭无泪,没把他们哄睡,我把自己哄得迷迷糊糊想睡,但又不能睡。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我怎么又眯过去了,突然醒来,发现静悄悄的,大小宝都不在床上,我迅速下床,看到他俩爬到桌子上,在东翻西翻。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这话形容地太贴切了。
这时,窗外的阳光,艳阳高照,火辣辣地刺眼睛,厅里的小台钟显示14:00。
小宝还饿着肚子,把炒饭热一热,倒腾给他吃。
吃完收拾好后,还不到三点,外面太阳依然晴空当照。
看着这样的太阳,我都不想出去,于是,又尝试能不能哄睡大小宝,继续把他们带床上。
大宝说,“妈妈,怎么又要睡觉呀,我睡不着。”
“你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就睡着了。”
可是,小宝一个人在那里玩得很嗨,睡不着的大宝也加入了,两个人越玩越嗨,完全没有睡意了。
哄睡再次失败,我觉得自己在崩溃的边缘。
怎么要你们睡会觉就这么难呢?
只有你们睡着了,我的世界才能安静一会儿呀。
一个小时后,还没有睡着,只好给他们换好衣服,准备出去遛遛了。
我跟大宝商量,“去公园可以吗?”
大宝说不行,要去商场。
于是,去了另外一个商场,在广场上玩球玩水。
大宝要我陪着一起玩球,小宝玩水不肯走。
崩溃的情绪再次萦绕我全身。
五点多时,我电话宝爸,快回来没?
宝爸说没有送完客人,还要一会儿。
这个一会儿就是一个多小时。
大小宝玩广场的喷泉,都淋湿了裤子和鞋子。
此时,火辣的阳光变得温柔了,吹起了凉爽的晚风,担心大小宝着凉,只好拉着他们回家了。
大宝去找邻居朋友玩了,嗨了一下午的小宝又睡了,给了我做晚饭的空闲。
三、运动后,又笑着面对
这天是春分,白昼变长,宝爸在夜幕降临,路灯亮起才回到家。
吃饭时,我已经无力跟宝爸唠叨白天发生的事情,宝爸跟我聊路上的情况,我也无心倾听和插嘴,只想默默炒菜、吃饭,把小宝吃饱,收拾好。
期间,我跟宝爸说了,“吃完,我要出去透透气。”
收拾好碗筷,已经过了八点,我赶紧换上运动服,出门了。
快走了25分钟后,慢跑了18分钟,跑进公园时,迎面迎来回去的人潮。
虽然有很多人回去了,但是公园里面还是热闹一片。
篮球场还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广场舞的音乐此起彼伏,跳操的队伍异常壮观,大家跟着动感的音乐扭动着身体,最潇洒的当属那一群一展歌喉的叔叔阿姨,男女高音混搭,歌唱着一首接着一首的音乐,引来阵阵掌声。
我很幸运,赶上了足球场关门前的10来分钟,踩在富有弹性的塑胶跑道上,感受着周围热闹的景象,心情顿时感觉好多了。
虽然下午快要崩溃,但是此刻,我觉得还不错。
有宝爸帮忙看着孩子,我还能出来跑一跑,还能跑在舒服的塑胶跑道上,还能感受运动带来的欢乐。
边跑边释放白天带娃的累和崩溃情绪。
跑了2公里多时,看见跳操队伍跳得很动感,忍不住想尝试,于是跑到队伍后面,跟着扭动起来,不管做得好不好,只管盯着领头人,模仿着她的动作,感受着自己的气息。
跳了15分钟左右结束后,我用快走加骑共享单车的方式回到了家,结束了这次运动。
这天的运动方式,有快走有慢跑有跳操有骑车,复杂多变,像极了这一天的心情。
上午快乐遛娃,下午哄睡快要崩溃,晚上运动后又笑着面对。
二胎妈妈,勇敢接受现实,人生没有完美。
假如不开心了,出去走一走、跑一跑、动一动、看一看,心里的阴霾不知不觉就被吹走了。
最近阅读的《运动改造大脑》一书向我们传递,运动能够改善情绪、调节与优化大脑功能的启示。运动的过程不仅舒缓了肌肉的紧张,焦躁不安的情绪也得到缓解。
这句话好像在写我运动的感受。
没事,动一动,强身健体,有事动一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没有。
设计共享单车的时候,就没有能带人的功能,因而北京的共享单车,是绝对不能带人的,连小朋友都不能带,一旦用共享单车带人容易出危险,也会给共享单车造成损害。
共享单车的费用低廉,出行方便,绿色环保,不污染环境,也提高资源利用率。
从免费,到免押金,到骑车能赚钱;朋友圈好像都成了共享单车的拥戴者,而我看着满大街冰冷的车架,庆幸我们小时候,都曾拥有一辆还不能共享的单车。
难离难舍想抱紧些,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儿能伏于爸爸的肩膀,哪怕遥遥长路多斜
多少人的童年是单车的后座
小时候,爸爸骑车上班,负责顺我去幼儿园,单车的后座常年绑着自制的坐垫,夏天还会垫上竹席,车篮里放着爸爸午餐的饭盒。
小班的时候老师允许大家每天带几件自己的玩具,那个时候我总希望,爸爸的车兜能大一点、再大一点。
去幼儿园的路程不远,爸爸骑车很稳当,总能绕过窨井和台阶;爸爸双腿很有力,我还不会骑车,就已经是个追风少年。
每次路上遇到其他送孩子上学的单车,爸爸都会一脚猛蹬,一按车铃,大声叫我:抱好咯!
有一天放学,换妈妈骑车来接我,后座上没有垫子,屁股硌了一路,回家的路变得好长。
到家后,我看到爸爸的眼角有一道很长的伤口,脸颊和四肢都破皮,涂着刺眼的红药水,还换了一副新眼镜。
我哇的就哭了,问爸爸:你怎么摔跤了,你是不是被眼镜扎了,是不是要瞎了?
爸爸却满不在乎的大笑:哈哈哈哈都怪今早送完你就下雨了!
我又哭了:爸爸你是不是以后不送我了?
爸爸却说:还好你没坐在后面。
小时候,单车意味着后座,而后座意味着前面有爸爸带我,从来不会迟到。
后座意味着可以钻在爸爸的雨披底下,没有半点风雨;
后座意味着可以吃爸爸在路上买的点心,不会饿着回家……
长大之后,很多人都买了车,换爸爸妈妈在后座;
但他们小时候,都曾拥抱着爸爸妈妈的肩膀,在城市里穿梭。
如今,爸爸的单车已经带不动我,
而共享单车,也根本没有后座。
我们的关系像一部单车
我载过你逼真的过客
你在哪里下车 我在哪里停着
属于你的后座,我还为你留着
高中时候,受欢迎的男生,永远骑的是前面三角车架、后面带座的山地车,26寸以上车轮,硬朗帅气。
骑共享单车这种车型,是要被同学嘲笑的。
离学校近的马路,经常看到骑着山地车的男生带着好哥们疾驰而过;或者干脆推着车把,放慢脚步,身旁有低头的女生,周围有起哄的同学。
那个时候坐上一个男生的自行车,简直就是昭告天下的早恋。
有穿裙子的害羞女生,自然就有穿裤子的骑车女生。
我也有一辆山地车,很爱护,坚决不跟人共享,每天上下学,听着MP3,骑车穿行在熟悉的弄堂小路。
有好几次,我都听见后面车铃猛响,感觉有人朝我加速骑过来,我以为是好朋友要跟我飙车,好胜心强,一顿猛骑……一直到家,也总没见人追上来。
直到某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个路口,有人坐在单车上等我:“喂,我都叫你好几次了,你怎么每次都骑这么快!”
我认出了他的单车,在学校车棚里经常停我旁边。
那天之后,我们几乎每天一起放学回家。
他家就住在我小区隔壁,跟我同校,是大我一级的学长。
他说他早发现我了,我要不就是插着耳机听不到,要不就是拼命加速,根本追不上。
结局怎么样其实不重要,我带过他几次,他带过我几次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一起踩上车垫翻过围墙,
重要的是我们掉了车链子在路旁一起研究怎么挂上,
重要的是我们经常比试看谁追上的车多……
重要的是,那辆陪我们骑过青春岁月的单车。
不知道哪一年流行这句话:“宁愿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
在不在宝马车里哭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满街的共享单车都一模一样,我再也没法通过单车的颜色和骑车的背影就认出谁。
共享单车也没有三角车架和后座,以后的姑娘,终于不用再面临是哭是笑的抉择。
笑和哭都在风里,都留在那年没法共享的单车上。
烦恼留啊留啊留会留成愁
不被看好的青春叫做成长
再独自牛逼的日子也比不上一起傻逼的日子
每次看到马路上并排骑着共享单车的学生,我都是又爱又恨。
爱他们友情紧密,骑车都要挨在一起,自由畅快的笑声,像我们小时候一样。
恨他们总是并排骑车,转弯变道从不看后方,扰乱交通,像我们小时候一样。
初中,我们四个好朋友总一起骑车,经常在马路上搞速度与激情,有一次我冲在前面,胜券在握,回头和他们说话,砰一下撞上垃圾车,差点没把人弹里面去,事后车外胎坏了,我被一顿臭骂。
我们还在附近的商品房小区找到当时不多见的底下车库,足足几十米的大长坡,每周五下午的固定项目就是从大长坡上放开脚踏俯冲下去,再从下边卖力骑上来,一遍一遍从不厌烦。
有时候还会壮着胆子来一把双脱手,谨慎如我从来没事,疯狂如我朋友曾经两条手臂都在地下车库摔断过,车都划出去好几米。
手养好了,车修好了,照样一起下大长坡。
到大学,校园里随处都是肩并肩骑车的朋友,有车兜的那辆单车里,永远有不止一个人的教材,搞不好还有全寝室的盒饭在车兜里留下的汤渍;
寝室里的自行车钥匙基本都是公用的,谁需要谁就骑,有时候也看到带人晃晃悠悠摔了的同学,变笑变骂,第二天照旧……
想想共享单车也有好处,说不定开够七家,并肩骑车的同学正好凑够一条彩虹。
现在,满大街都是生产线上新鲜出炉的共享单车,明亮干净,橙色**,讨人喜欢。
而我们曾经骑过的那辆单车,多数已经损伤破旧、锈迹斑斑、或者早就弃置。
可我没有一点使用的欲望,
共享单车没有后座,
共享单车没有学校车棚的停车牌,
共享单车上也没有青春横冲直撞留下的损伤。
用这段视频
怀念那段骑单车把妹的岁月
满大街的共享单车
骑的都是老子的寂寞
故事就像音乐,总在记忆里循环播放
如果你也有一张列表循环在心里
能不能也告诉我,让更多人听到
世界太大,人会迷路,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那就启程吧,寻找另一个自己。
骚一骚,来个关注,大宝贝。
故事撰写/草林耳
整理编辑/达文西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