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世间的最后一程,没能让你安静地走完

老人 0 69

对不起,世间的最后一程,没能让你安静地走完,第1张

对不起,世间的最后一程,没能让你安静地走完
导读: 1、对不起,世间的最后一程,没能让你安静地走完2、老人去世后的骨灰可以存放家中吗有没有什么坏处3、入土为安祝福奶奶的句子4、老人去逝了,可以骨灰分二份,一份送回老家,一份在儿女这边吗?5、把骨灰送到寺院供养可以吗?6、朋友的奶奶几十年前就
  • 1、对不起,世间的最后一程,没能让你安静地走完
  • 2、老人去世后的骨灰可以存放家中吗有没有什么坏处
  • 3、入土为安祝福奶奶的句子
  • 4、老人去逝了,可以骨灰分二份,一份送回老家,一份在儿女这边吗?
  • 5、把骨灰送到寺院供养可以吗?
  • 6、朋友的奶奶几十年前就不在了,想把骨灰迁到洛阳好一点的公墓里,有什么地方推荐吗?

农历 2020 年闰 4 月 27 日,奶奶永远地走了。

我曾无数次想过,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我而去的场景。

这种可怕的既定预感,逼着我一次次逃离。

人总是会死的,这是自然规律。它很容易明白,又很难让人接受。

4 月 20 日,当我接通家里电话时,奶奶就已食物不进,只靠喝一点点水维持生命。这种情况,已持续一个星期。

一位暮霭沉沉的老人,滴水蘸唇,能支撑几天?

姑姑说,奶奶是吊着一口气,在等见我最后一面。

连夜驱车回家,一路沉重。

父亲工作太忙,奶奶一手把我拉扯大。我与奶奶的感情,早已超越了隔代血缘关系的界定。

高中退学以后外出打工,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年过年没回家,奶奶坐在厨房里偷偷地抹眼泪,担心我在外面吃不好。

她卧病在床的时候,常常念叨一句话:我有钱,我一点都不会累赘你们。

说的时候还会从她枕头底下拿出那条比我年纪还大的手绢,里面包着几张钞票。

然后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拿出钱,积弊颤抖的手捻了好几遍,抽出一张说:去买好吃的。

什么才是好吃的?

在她眼里,大概一个包子一根油条,就算是好吃的了。

奶奶出生于解放前,历经“战乱”“大饥荒”“文革”时期。多磨多难造就了她强势的性格。

家中爷爷、父辈兄弟,都对她毕恭毕敬,事无巨细,都是她拍板决定。

奶奶虽然一辈子吃尽苦头,但是她对自己的人生也格外自豪:我不偷不抢,与街坊邻居相处和善,日子过得虽不先人一步,但也不弱于人。

再次见到奶奶,眼泪再也遏止不住,汹涌而出。

她身体已经瘦脱相,面容枯槁,骨骼嶙峋突出,清晰可见。

妻子抱着 10 个月大的儿子,凑到深深陷进被褥之中的奶奶跟前,儿子稚嫩的眼神看着从未谋面的曾祖母。

很意外,有点儿脾气的儿子居然没有哭,他很安静地看着曾祖母。

几乎横跨一个世纪的两代人,四目相对,四世同堂。

生命是如此的神奇。

奶奶透支生命一般,气若游丝地动了动嘴唇,含糊不清吐地出几个字,我揣摩了几秒钟,才厘明白:

真好、真胖。

屋里聚集了不少同脉近人,在商量着奶奶身后事宜,寿衣已经购置妥当。

奶奶虽然身体几近破败,但是她意识还清楚得很。不知道她能不能听到旁人的议论,心里会作何感想。

明明活着,但是旁人却秘而不宣地认定,她已经“死”了。

生命是如此的残酷。

人死后会是什么感觉,能意识不灭么?

我曾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有句台词是这样描述死亡的:

死,就是天黑了;人,睡着了。

如果奶奶大去之期不远,我希望她能像睡着一样,安详地离开。

奶奶还是走了。

去世的时候,她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声音如鼾。二叔握住奶奶的手腕号脉,脉象时断时续。

就在二叔刚放下她的手时,奶奶的呼吸戛然而止。

闰四月的天气,炎热已初具威力。前后不过半分钟,奶奶身体迅速冰冷。

二叔替奶奶撑起寿衣,众人为她穿上。

她紧闭双眼,头颅微垂,织绣画彩的寿衣臃肿肥大,裹挟着奶奶瘦小的身体。

奶奶被架到堂屋正中间的床上,头朝南脚蹬北;床头点上香与蜡烛,在出殡之前,香烛不能灭。

明白人(专司白事的人)说,男怕三六九,女怕二七亡,需要破解。

意思是说,男人三、六、九的日子去世不好,女人二、七的日子去世不好。

街坊邻居纷纷赶来,准备繁琐的治丧事宜。

扎棚口、剪纸钱、发讣告、买烟酒、麻绳白纸笔、针线、孝布、五谷杂粮……

院子不大,布满了忙活的人影,噪杂的声音戏谑着逝者哀伤的气氛,一副怪诞滑稽的景象。

奶奶生性喜静,她睡着了。如果有知,她一定不喜欢这样被人打搅。

大门口旁立了一根木棍,上面系着一刀劣质的火纸。粗制滥造的纸浆碎屑在风中飘荡,无根无落。

明白人说,逝者多少岁,这火纸就挂多少张。

奶奶享年 92 岁——这92张又有谁会去数呢?

门口的另一旁,贴着一张红纸黑字的政府通告,不知被谁撕得七零八落,残缺不全的标题中依稀可以辨识出四个字:

移风易俗。

爷爷一生有两任妻子。第一位膝下无儿无女,早年去世,后来才迎娶的奶奶。

第一位“奶奶”去世 70 多年了,按照我们那习俗,也要同我爷爷奶奶一起,起棺合葬。

再加上父亲今年去世 9 年,按照惯例,十年需要发丧。因此,这次“发老带少”,需要大发丧。

大发丧礼仪更加繁琐,规矩更多。需要停棺三天,第一天给亲戚发讣告,第二天吊唁,第三天下葬。

在农村,发丧代表孝家(逝者家属)恪守孝道,排场越大,口碑越好。随着时代发展进步,这些陈规陋习非但没有没落,还日益兴盛,变成了纯粹的金钱 游戏 。

曾在抖音上刷到过一句话:烧尽坟前千堆纸,不如在世一碗粥。

深以为然。

二叔一辈子本本分分,悉心伺候奶奶床前一年,任奶奶发脾气埋怨,吃喝拉撒睡照顾得无微不至。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二叔用身体力行,无言地书写着为人子的孝字。

他也明白,发丧就是,东家只管守灵哭丧、掏钱,其他的一概不用管,一切都有明白人操持。

即使二叔这辈人不发,下面子孙后辈也要发,二叔为了免我后世之忧,发。

由于爷爷第一任妻子去世的时间久远,双方已多年没有来往。

作为发丧的主要“客人”,要孝家亲自登门送信,告知此事。

说来讽刺,我驱车载着二叔,带上礼品,接连问了好几个路人,才找到吴家(爷爷第一任妻子的娘家)。

这位爷爷第一任妻子的弟弟——我名义上的“舅老爷”,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只是听说过而已;二叔小时候只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如同路人对话一般,只是仪式感地说清楚来意,便告辞返回。

第二天,众亲戚前来吊唁,有许多人都是我从未见过的——这些都是多年以前稍微沾亲带故,逢年过节从不走动的人。

明白人说,小儿不压长子孙。意思是说,按照“规矩”,奶奶需要我“跪棚”谢客回礼,二叔没有这个资格。

扎好的棚口,两侧各坐满了一排辈分比我奶奶低的人,俗称“跪棚”。

我就在棚口主位的桌子一旁跪着,有亲戚来吊唁行礼,我需要磕头作揖答谢;女性家属和亲戚,则需要在奶奶的灵前跪着哭丧。

哭得越悲痛、声音越大,别人就会认为这个人特别“孝顺”。家属痛哭,而跪棚的人则有说有笑。

一边是哭声此起彼伏,一边是谈笑纷纷不绝。

两种对立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简直一部讽刺的荒诞剧。

亲戚吊唁行礼,颇为讲究。

有三六九叩首,跪地不起,连磕九个;还有十二拜、二十四拜。

有的地方甚至会有一百零八拜,曾轰动一时。作揖、磕头、上香、敬酒……没有一个小时是做不完的,就算是年轻小伙子也很难抗得住这体力消耗。

礼毕,已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

我站在门口,看着从村东头几乎排到村西头的长宴。小到刚会走,老到八十九的人,一圈又一圈的围在桌子上。

他们觥筹交错,提箸迅疾如风,大快朵颐;说到尽兴处,还会哈哈大笑。

我分明看到那位“舅老爷”,与旁人推杯换盏,轻松惬意。

一场葬礼,几乎嬗变成了狂欢派对。

酒足饭饱后,有不少人从兜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开始打包桌子上的酒菜。更有甚者拎着水桶上阵。

他们动作很快,生怕稍慢一步,被人捷足先登。

如蝗虫过境一般,桌子上一片狼藉。那些吃剩的馒头、半瓶的酒散落了一地,只有几只苍蝇嗡嗡作响,光顾着这些被人丢弃的食物。

奶奶向来以俭朴治家,如果她还在世,一定会暴跳如雷。而如今,奶奶躺在冰棺中寒身冻骨;外面的人,连吃带拿得热火朝天。

我无暇顾及这些人,因为奶奶下午要去火化遗体了。

奶奶生前曾说过,我死后,千万不要一把火把我烧了。

老一辈的人,对于火葬这个词充满恐惧与敌意。

我能理解,但是我做不到。

这是一件很悲伤的事。

火葬场离村子不远,殡仪车很快就回来了。

盛着奶奶骨灰的寿盒,抱在我怀里。

那分量,沉甸甸的,还带着炙热。

身边的人都劝我,说奶奶去世也好,人总是会死的,起码不用再遭罪了。

活着,的确很遭罪。

将奶奶骨灰入殓,第三天就开始出殡了。

孝家带上九尺大孝,身系麻绳,手里拿着一节柳椽子,其上缠绕着被剪成锯齿状的白纸条。

招魂幡在风中飘摇,纸扎的“屋子”“金山银山”被几个人抬着,在烈日灼烫下透着纸醉金迷。

一切如梦如幻,恍若隔世。

在街上一群人浩浩荡荡,行了跪拜大礼。因为天气太热,礼数繁冗,有几个亲戚差点没昏厥过去。

礼毕,摔瓦盆,起棺前往埋葬的地方。

明白人用红绳子将我儿子捆在石碾子上,我看得目瞪口呆,这又有什么说道?

他解释说:老人都喜欢小孩,怕她“走”的时候“带走”小孩。

将奶奶下葬后,明白人说太阳落山后,要去给她送“长明灯”。还特意嘱咐我,点上“长明灯”就赶紧回来,千万不要回头。

我问为什么不能回头。

他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这场葬礼历时三天,光摆宴席86桌。按每桌7个人算,三天共计600余人吃席。而我们村子总人口不超过1000人。

这场葬礼下来,林林总总花费34000元,烟酒更是不计其数。

34000元什么概念?

有钱人的零花钱,农民种地的血汗钱。

就拿种地来说,如今种地施肥、播收和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而粮食的价格并没有水涨船高。

就算是好年景,一亩地一年有2000元收入,我家五亩地,最少也要三年才能挣到这些钱。

二叔闷头抽烟,嗓子沙哑得快要失声:我死后,不许你们这样大办。

我理解二叔的心情,转移话题说:那门口的政府通告谁撕的?

二叔:明白人嫌那张红纸太扎眼,就给撕了。

我:那上面写着不让撕的。

二叔:他不识字,不知道写的啥。

原来明白人,不识字。

老人去世后的骨灰可以存放家中吗有没有什么坏处

老人的骨灰可以存放家中。没有必要担心有什么坏处。

老人亡故火化后,人体的有机质已经都全部燃烧,剩下的成分就是无机质,元素成分以钙、磷、氧、碳为主的羟基磷酸钙晶体。装殓在骨灰盒里的只是骨灰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坏处。不过,放置在家里难免触物生情,勾引起伤感。传统的习惯是:入土为安。所以不如将骨灰盒深埋土中,有很多名人死后将骨灰撒入大海,以示回归大自然。

老人去世后的骨灰是否可以存放家中有没有什么坏处

骨灰存放架通常意义上说来是指骨灰寄存处,是临时存放骨灰的地方;

公墓是指长久地安葬骨灰盒的地方;

这是两个概念上的不同地方

现实生活中,很多公墓也开设有临时的骨灰寄存处,而多数骨灰寄存处开设在殡仪馆附近的。

电视上看到的公墓的美景那是真实的,现代陵园建设一改传统方式,给人以温馨明朗的感觉,走进陵园,如进入公园一般,所以现在代陵通又称人文纪念公园!

老人去世有没有什么风水关系后的禁忌

旧时人们很重视传宗接代,认为老人去世的时候,必须有后辈儿孙在场,以便老人走得时候有人送,不孤单;老人在阴间也不用总是牵挂,灵魂可得安宁。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气。相传白族认为老人死在儿孙怀里,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俗称“接气”。

老人去世后骨灰在火葬场存放几年后下葬好

老人去世火化后,最好立刻入土为安。如果没办好墓地也可暂时存在骨灰堂,办好了墓地立即下葬入土为安。

老人吃生蚝有没有什么坏处

老人最好是还是少吃,所有人都应该少吃生的东西。里边有寄生虫。

无工作老人去世之后有没有什么补助

肯定没有。

人死后,相应的身份、财产关系也就终止,养老金、退休金这些都会停发。老人属于自然死亡,能有什么补助??至少法律没有规定给自然死亡的人补助。

老人带过的一块带玉的项链,老人去世后,项链给老人孙子戴有没有什么

遗传物品,很有纪念意义,没有什么讲究。

家中养水仙花有没有什么坏处

如果能够通风,可以放。应尽量避免在卧室摆放

水仙花的鳞茎内含有拉丁可毒素,人误食后会发生呕吐、肠炎等疾病;叶和花的汁液能引起皮肤过敏、红肿痒痛。

应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

还是不要放在卧室里面养,因为水仙花的鳞茎内含有的拉丁可毒素,可以事人发生呕吐、肠炎等疾病;叶和花的汁液能引起皮肤过敏、红肿痒痛。当然在你对其了解的情况下可以把他放在客厅里来养,但要放在一个不容易让小孩子碰到的地方(当然这是在家里有小孩子的情况下,没有的话可一放在一个既显得客厅整齐又显得客厅大方的地方)

不要让花成“杀手” 不同地方摆不同的花

病人室内不养盆栽花——由于花盆中的泥土会产生真菌孢子,当它们扩散到空气中后,容易侵入人的皮肤、呼吸道、外耳道、脑膜及大脑等部位,会引起感染,这对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来说危害很大。

卧室夜晚不宜放花——由于大多数的花都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但到了晚上,则刚好相反。因此,在卧室内最好不要放花,白天放的花,到了夜间就移出室外,至少不要放在卧室里,避免影响人的健康。

离婚老人去世后骨灰如何处理

骨灰当然还是交给他儿子处理

还是放回自己的故乡吧。

人人灸有没有什么坏处

人人灸除特殊群体,孕妇,婴儿,严重心脑血管及精神病患者等不建议自己施灸,普通消费者经过了解和咨询,人人灸基本不会有什么坏处!

1、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2、节哀顺变,但是活着的人还是要好好的活。

3、亲人已仙游,未呈儿孙福。游魂于千里,如何度思量。  

4、您是我黑暗中的指路明灯,您是我人生航程中的导航仪,您是我茁壮成长的阳光和水,奶奶您的恩惠我无以为报,只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您在天国为我祝福。

5、我的情绪就像大漠今天的阴霾,而我却不能给挚友太多的安慰!  

6、心儿啊,你为何让我这样地悲伤;泪儿啊,你为何断断续续地流淌;人儿啊,你为何孤独在远方彷徨;风儿啊,带去我们对你崇敬荣光;逝去的人啊,愿您一路走好!

7、人生就是这样,想要拥有却不能够拥有,或许会使人们自暴自弃。

8、亲人失去痛离别,苦为人之湿短袖。不知何时再相见,天上人间月满花。

9、没有你我一度不知道路要如何继续,但是我知道你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我,反以我擦干眼泪,重拾信心,让你可以在天国一样看到积极向上的我。同样祝你一路好走。

10、再也听不见那温馨的叮咛,再也看不见那亲切的身影,任凭伤心的泪眼盈盈,任凭思念的心绪飘零,惊闻噩信,痛心难平。

老人去世了是不可以把骨灰分成两份的,不管这世界上有没有鬼神或者转世投胎一说,但是老人的骨灰最好还是火化以后,完完整整的给他埋葬,就算不为了老人的投胎转世,也为了自己的心安理得,不要让老人死的都不得安宁。你这把骨灰分成两份的话,那不相当于把老人的遗体一分为二吗

把骨灰送到寺院供养是可以的。

骨灰是死者身体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死者身体的一部分,可以作为供养品供养在寺院中。

需要注意的是,骨灰供养是一种佛教仪式,应该遵循佛教的戒律和规范,不要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按以下方法去挑选,一定能挑到称心如意的:

一要证照齐全。通常合法的单位都会把证照复印件贴在前台或接待中心。

二看“公墓经营许可证”。这个证是每年都要检查、都要重新发放的,注意看签发日期,不能低于一年(譬如2023年至少要看到2022年发的),因为上级部门一般办事拖沓,很难当年办妥的。

三看地理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风水”,如果不会看,就看风景,因为风水好的地方风景一定不差。

四看服务细节。服务人员的相貌特点(有个很有趣的经验,服务好的单位,颜值都不错)、看清洁卫生(我一般看两个地方,一看厕所,厕所都不干净的服务一定做得不好;二看位置,位置如果杂草丛生、碑面污浊的,服务一定做得不好);

四看品牌形象。最好从社会口碑去查询,很容易比出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