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地铁上吼奶奶“老东西”,乘客劝阻还回怼,为何奶奶拿孩子没办法?

老人 0 21

男孩地铁上吼奶奶“老东西”,乘客劝阻还回怼,为何奶奶拿孩子没办法?,第1张

男孩地铁上吼奶奶“老东西”,乘客劝阻还回怼,为何奶奶拿孩子没办法?
导读:之所以奶奶拿孩子没办法也是因为孩子的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要尊重奶奶,更可能是因为家长平日里对长辈就不尊重,导致孩子有样学样,说到底这孩子还是缺少家教。如果我家的孩子敢这么没有礼貌对待任何一个长辈,指不定被我削成什么样!该有的尊老爱幼就应该要有

之所以奶奶拿孩子没办法也是因为孩子的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要尊重奶奶,更可能是因为家长平日里对长辈就不尊重,导致孩子有样学样,说到底这孩子还是缺少家教。如果我家的孩子敢这么没有礼貌对待任何一个长辈,指不定被我削成什么样!该有的尊老爱幼就应该要有!这是最基本的礼仪,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孩子还小我们可以原谅,但做父母的都不及时改正孩子,将来孩子犯错了也是他们给惯的!

事件梳理:

在北京地铁4号线上,有一个男孩手指着坐着的奶奶大声吼叫“老东西!你给我起来”,言语间十分没有礼貌,而这名奶奶正是小男孩的亲生奶奶,哪怕奶奶严厉跟他说话,还是遭到他各种不礼貌对待。旁边有乘客看不下去了就出来指责该男孩的行为非常不对,可男孩非但没有认错,还回怼乘客“关你什么事!”,奶奶哪怕说不接送他上下学了,小男孩依旧不依不饶不让奶奶坐着。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奶奶对于孙子的这个做法虽然不喜欢,但也是真没有办法去管教他,可见她的身份至多就是一个“帮儿子儿媳接送孙子上下学的奶奶”身份。

01、家长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我一直都觉得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熊孩子,只有不会管教孩子的熊父母,因为有了熊父母的不管教,才会有了熊孩子各种捣蛋不听话的行为。家长如果有教育好孩子要尊老爱幼、要有礼貌、要对长辈友好这些基本礼仪的话,孩子不会对奶奶那么没有礼貌,哪怕是任性也绝对不会骂奶奶老东西。从这里我可以猜测出来奶奶在这个家里很没有地位,儿子儿媳肯定是没有多尊重她的了,才会让孙子也这么随意对待她,而她对于孙子的这种行为也没有办法,因为她没有权利去教育孩子。

02、孩子教育要从小抓起

小孩子的礼貌、教育、素质等等方面的事情一定要从小开始培养起来,不要觉得小孩子还小就可以任意妄为,也不要觉得这是一种可爱。小的时候不好好教育,等到孩子长大了他就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他的性格及人品也就定型的了,那时候犯错再想去好好教育的话,那就真的是太晚了。所以我一直都认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定要从小孩子开始,以身作则让他学习让他形成一种习惯,这样孩子才会是健康地成长。

讲真的,如果我在外遇到这种孩子,我可能还真会忍不住上前去教育教育,虽说有点多管闲事,但我是真见不得熊孩子这样对待老人。

我觉得熊孩子最主要就是因为家里人宠的多了,以至于让他们觉得自己怎么样都可以,丝毫不尊重他人,自私又爱惹事,当然这都是有原因的。

原因很简单,要么就是管教不当,要么就是父母自身受到的教育都不合格。管教不当的熊孩子,大多都是父母对于孩子过于宠溺,或者家中的长辈喜欢护犊子,以至于让孩子从小就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听我的小堂弟说,学校里就经常有小朋友让他捡东西,或者吃他的午饭而从不说谢谢,即使有一次堂弟的妈妈送饭看到了这种情况对那些熊孩子说教了一番也毫无作用,甚至还对她做鬼脸,闹到最后,双方家长出面了,但是对方家长对于这种情况表现的毫不在意,反到觉得孩子这样做都是你情我愿的,不仅没有说教孩子,还认为对方无理取闹。这就是典型的家庭宠溺,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就变“熊”。

对于这种行为家长都不能意识到错误,怎么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呢,所以熊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言传身教,让孩子向家长所引导的一面成长。

有些熊孩子就是管教不当所导致的,就像我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对于我的教育没有尽心,还时常把工作上的不顺心带入到家中,对于我的管教很少做到不打不骂的,这种家庭教育的背景下我很庆幸到了叛逆期的时候选择回乡就读,而其他的孩子就难免受到影响了。有些熊孩子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父母的不正当管教,让他心中有所怨念,即使不敢再家中展现,也难免会对同学朋友表现出不好的一面,而若此时孩子从中得到满足可能就会让他的价值观产生扭曲。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管教要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进行,要多沟通,正确引导,要让他真正意识到错误,而不是强硬的让他认错。

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采取的都是溺爱的方式,这样的溺爱会让那些三观尚未形成的孩子们受到不正确的对待,从而影响其言行举止。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些对长辈不礼貌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受到了父母行为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下就会变得不孝顺。

一、男孩地铁狂吼奶奶引争议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想必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一些“熊孩子”,这些孩子所具有的共性就是:调皮捣蛋且没礼貌。在这些孩子看来世界就应该围着自己转,无论是父母还是长辈都应该为自己服务,说白了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就像这则新闻中出现的小男孩一样,面对着疼爱自己的奶奶不仅不体惜其年老体弱,反而是在公共场合对其恶语相向。

人们常说孩子的言行就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子,从孩子的所作所为上或多或少能看清楚其父母的素质。或许就是因为其父母平常在家中对老人的不尊重让这个孩子认为自己不礼貌的行为是正确的,又或许是家中长辈对其的过度溺爱让他养成了这样无法无天的性格。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孩子身上都体现出了这个家庭教育的失败。

二、孩子的教育既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儿童就是世界的未来,对这些成长中的花朵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单一家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些不懂尊重和体恤为何物的儿童们,做家长的更应该严格要求,毕竟一旦错过矫正的最佳时期,这个孩子在未来很有可能“长歪”,轻则给这个家庭带来麻烦,重则给这个社会带来威胁,不管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来看,对孩童的反溺爱教育都应该大肆提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给老奶奶让座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老奶奶让座作文1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姥姥家玩。

 坐公交车的时候,只剩下两个座位了,正好被我和妈妈坐上了。过了一会儿,有一位老奶奶上了车,可是座位已经没有了。车开走的时候,老奶奶都站不稳,她看着我,好像在说:“小朋友,可以把那个座位让给我吗?”我在想:是让还是不让呢?让了我就没有座位了,不让老奶奶又站不稳,随时可能会跌倒。让吧!老师不是常说:“不管在哪里都要帮助老奶奶,我已经长大了,应该帮助别人,助人为乐了。”我走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那边有个座位,你坐那里吧!”说着,我把老奶奶扶着走过去,坐在了座位上。老奶奶说:“小朋友,谢谢你。”我说:“不用谢。”说完,我又去妈妈旁边,妈妈夸我长大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啊!我长大了,原来长大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啊!

给老奶奶让座作文2

 今天,要去奶奶家了,我非常高兴,我马上跑到了公共汽车站去等车。

 “叭叭……”有一辆汽车的喇叭响了,我一看是20路公共汽车,我一看高兴极了,马上上了车,上车后,我马上找了个座位,坐了下去。突然有一位老奶奶上了车四周望了望,看到已经座位满满了,来奶奶只好无可奈何地站着了。这时,我突然想到了老师在课堂上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说过,我们学生们应该尊老爱幼。我马上站了起来,车子一直想扭屁股一样,逛来逛去的。我只好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过去,走到老奶奶的身边,说:“老奶奶,您一大把年纪了,站着一定不好受,不然我的位子让给您坐吧,我是孩子,站着不会累的,您坐我的位子吧!”老奶奶说:“那就谢谢你了,小弟弟。”“不用谢老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

 通过我的让座,让车上的人都纷纷投来了赞叹的目光,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给老奶奶让座作文3

 这天.我刚学完英语准备搭公共汽车回家.我在车站焦急的等着,我还赶着回去写作业呢!很快.有一架①路公共汽车过来了.我连忙上车.到了车上.刚好还有一个空位.我坐了下去.

 到了师部路口的时候.上了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手上还提着个菜篮.估计是买菜去了.正巧.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谁都不给奶奶让座,这怎么办?如果车太快.老奶奶能扶住把手吗?摔了咋办?想到这里,我不仅想起了自己是一位少先队员.应该给奶奶让座啊!于是,我站起来,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里吧!“说完我就准备起身给奶奶让座,奶奶听了,就微笑的点了点头,嘴里还不住地说“真是个好孩子啊!“我和老奶奶一直聊到回家.当时,我的心情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开心,但我只知道.我这个少先队员给一位老奶奶让了一次座!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人要懂得关心他人,爱护他人,更要尊老爱幼.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给老奶奶让座作文4

 星期六的下午妈妈带我坐公交车去学画画课,我们来到公交车站的时候,那里站了很多的人,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车的到来。

 不一会儿112车来了,我跟妈妈排着队上了车,车上的人比较多,但还是有一二个空位,我跟妈妈坐好后,公交车开动了。到了中心医院站后上车的人是越来越多,许多人都站在车厢的中间,这是我看到一位老奶奶一个手拿着拐杖,一个手提着药吃力地上了公交车。她一边走一边用手扶着车上的扶手。这时老奶奶已走到我的跟前,我看到老奶奶吃力的样子,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对老奶奶说:“老奶奶你坐在这儿吧。”老奶奶望了我一眼高兴地对我说:“谢谢你,孩子!”

 不一会儿车到了商业大厦的车站,我跟妈妈下了车,也对老奶奶也说了声再见。在上课的路上妈妈对我说:”靖靖,你今天表现的真好,主动给老奶奶让座,你真棒!”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开心极了,帮助了别人也让我感到很快乐!

给老奶奶让座作文5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坐在通往回家的车上。

 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爱心天使”。那是一个小男孩,长的倒是很英俊,不过腿有点跛。不久,他拖着沉重的身子,站了起来,原来他的前面有一位老奶奶。他非常痛快的把座让给了老奶奶。我看到这一幕,差点就流出了热泪,我友好的走上前去,询问他的名字叫什么、家住在哪里的时候,他就对我说:“你不要问我任何事情,我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如果我不助人为乐,待人为善的话,人们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听了这句话,我只说了一声:“谢谢!”他还不明白的时候,我就走了。

 过了几天,我又见到了他,我发现,所有的人都对他很好。我又走上前去,含着眼泪对他说:“谢谢你,是你告诉我怎样做人,谢谢你!”我感觉到他真是一个“爱心天使”。

给老奶奶让座作文6

 今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准备乘坐公交车去学校。

 我来到车站,顺利地搭上了通往学校的班车。我在车上刚做了一个站的时间,就发现有一个奶奶抱着一岁左右的孩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上的人很多,老奶奶抱着孩子累得满头大汗。

 我看见了,连忙站起来对奶奶说:“奶奶,你过来坐这里吧!”我把座位让给了这位老奶奶。老奶奶满脸笑容,表示太感谢我了。坐在前排的一个老爷爷回过头亲切地对我说:“你这个好孩子,真懂事!”

 这时,坐在旁边的一个年轻的叔叔,乐呵呵地对我说:“小家伙,到我这儿来吧!咱俩一块做一个座位,你就不用站着了。”我非常感谢这位叔叔,但我拒绝了他的好意,并对这个叔叔说:“再过几个车站,我就要下车啦,不用站很久的!”叔叔也夸了我是新时代的小雷锋!

给老奶奶让座作文7

 有一天,我到我的好朋友家里去玩。从家里出发到了公交汽车站台,我等了一会,车就来了,我上车后投了一元钱,向车厢看去,发现还有两个空位子,便走过去选了一个位子坐了下来。

 等我坐下来之后才发现跟着我后面上车的还有一位老奶奶。这位老奶奶看到还有一个空位子,便走过来。走过来才发现这个位子上面有人呕吐过了。老奶奶看了看,又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抬起头来看到了我,便走到我面前说:“小朋友,你能借我张面纸吗?”我说:“老奶奶,我没有面纸,但是我可以把我的位子让给你坐。”说着,我就站了起来,把位置让给了老奶奶。老奶奶坐下来说:“谢谢你,小朋友。”我说:“不用谢,老奶奶,尊敬老人是我应该做的。”等我话一说完,车上的所有人都为我鼓起了掌声,还说我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之后,我心里甜滋滋的,感觉自己非常棒。而且还懂了一个道理:只要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夸赞你,而你不帮助别人,就会被别人所嘲笑!

给老奶奶让座作文8

 星期天,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去看望外婆,过了一站,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吃力的走了上来,一上车,老奶奶左顾右盼,我看一遍,没有位置了。

 车缓缓的开动了,老奶奶一脸无奈的看着乘客,又慢慢的握这扶手,站在中间的过道上。我真想把我的座位让给那位老奶奶,这个念头很快被我打消了,如果我一让座的话,我就一直站了这里离外婆家还很远,我不让吧,老师整天教导我们,我们要为老弱病残的人让座。经过我慎重考虑,我决定给老奶奶让座。

 因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要吧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带给别人。于是,我大声的说:“老奶奶,您来这里坐吧!”老奶奶对我微笑了一下,说:“谢谢你,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立刻把老奶奶扶到我的位置上,然后坐到妈妈腿上。妈妈也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给老奶奶让座作文9

 星期天,我正在地铁站等地铁,等了好一会儿我才坐上去。因为来得比较早,所以我抢到了座位可以安静地坐在地铁当中看书。

 不一会儿,地铁到了第二站上了更多的人,地铁车厢一下子挤满了人。隐约当中我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挤在人群当中,老奶奶一大把年纪了没有座位,看起来很可怜。

 所以我就站起身来,招呼老奶奶过来坐我的座位。那个老奶奶开始没有注意到我,后来我喊了几下“老奶奶”、“老奶奶”、“劳当麦”。老奶奶这才将目光投射到我这个区域,看出了我的用意以后,老奶奶缓慢地走了过来对我说:“孩子,我下一站就下车了,不用坐的。”尽管老奶奶这样说,可是我依然强行地将老奶奶按在座位上。老奶奶看我这么客气,欣然地笑了。

 啊!地铁让座给老奶奶,真是一件有意义并让人快乐的事啊!

湖北有一位男童地铁逃票被奶奶要求返回刷卡,这么做是用行动告诉孩子不能随便占别人小便宜,该自己负担的责任,绝不能去逃避。做错了事不要紧,最重要有认错态度和行为。尽管有很多人都有这种情况,看到孩子故意逃票,当时地铁人员也很忙碌,也没有时间管,只是口头上进行教育。可是这位奶奶却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一定要回去再重刷一遍,也让孩子知道以后要做一个好人,那么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湖北男童地铁逃票,被奶奶要求返回刷卡

乘坐完地铁之后要一起出站,出站时每个人只能刷一次卡。在该视频里可以看出奶奶在刷卡出去时,孩子直接跟在后面,小朋友可能是一时贪玩,认为自己的做法很聪明,可以少交一个人的费用,一旦养成的习惯以后也可能还会如法炮制,两人一起出了站。奶奶发现之后回头看了一眼,让男童再从里面钻过去,再返回去重新再刷一次。小孩也照办,这一行为也让很多人都表示了赞叹,有的人认为奶奶带孩子有一定代沟,从这个奶奶身上却显示出了高素质,毕竟刷卡也只要几块钱,几块钱也包含了修养。

二,奶奶这么做,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何影响?

奶奶这么做会对孩子有正面影响,从而引导孩子做一个诚实肯担当的好孩子。尽管只是小事,但在心里面也种下了一颗种子,知道无论去哪里都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要去随便蒙骗他人。有时候蒙骗,也不过是蒙骗自己,社会上有一定规则,只要遵循正常规则,孩子就不会成为对社会有危害的人。

总之,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够学习奶奶的做法,勿以恶小而为之以身作则教孩子如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有一段小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

一个老奶奶,带着小男孩乘地铁,小男孩大概六七岁的样子,

他冲着奶奶大吼大叫:我警告你,你给我起来,他奶奶说,你要在这样一会儿我就自己回家,我不要你了。

小男孩继续粗暴的对着奶奶大喊大叫,旁边的人看不下去了,就说了几句小男孩,小男孩怒对旁人,干你的事去,你算什么,要你管。

六七岁的小男孩,言语粗暴,不懂得尊重父母,也不懂得尊重旁人,表面是孩子的不礼貌,背后可能就是孩子成长环境及父母潜移默化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变成这样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父母的溺爱

现在这个 社会 ,早已不是那个吃饱喝足就可以的年代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孩子成为了国宝,家家都只有一两个,一大家子宠着一个孩子,简直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

只要孩子高兴,就是天上的星星都得摘下来满足他。

还记得那个16岁断奶的男孩吗?

演员狄莺在节目中表示,她对儿子非常宠爱,12岁才断奶,一直同床到孩子16岁,这样的宠爱无疑不惊呆众人,当然在这样你爱下的孩子必定是要为他的生活买单的。

后来,她把儿子作为交换生送去了美国,可没过多久,他的儿子就因为乱搞犯罪被警察逮捕了。

想要呵护孩子无可厚非,想要养在温室里成长也无所谓而,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我们呵护孩子的初衷,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心里的肉,没有人希望孩子将来变成狄莺的孩子那样。

我们希望的是孩子将来拥有在这个 社会 生存的技能,用这些技能去抵抗这个这个 社会 的残酷,而这些技能不是溺爱就能学会的。

每一种技能都应该在经历中去磨练,让他去学习去体验不是不爱他,而是更爱他,不要因为一时的宠爱而毁了孩子的一生。

2、缺少父母的陪伴

比起溺爱的另一方面,就是孩子太缺爱,因为生活的压迫,很多父母选择了背井离乡,而把孩子都留给了自己父母,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爱是肯定的,但是,至于教育与陪伴还是不能与父母相提并论。

首先,爷爷奶奶与父母的时代不同,接触的东西不同,所谓的生活观,人生价值观都与时代相差甚远,从而对孩子的教育自然还停留在他们自己的年代及理解上。

其次就是陪伴,我们一般都说老年人是帮我们带孩子,并非是代他们自己的,这就说明他们只是帮个忙,可尽力,可不尽力。

我若是开心,心里舒坦,自然对着你的孩子开心,我若是不开心,不舒服,我哪里还能有好脾气对着你的孩子。

我与老公是上班族,朝九晚五,两个孩子均由我的爸爸妈妈带着,我们下班后回去带一会儿,我父母对他们是极其宠爱,可孩子还是每天期待着我们回家。

每到下班的点还没到家,孩子便表现得十分失落,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们带着孩子说普通话,孩子就说普通话,和爷爷奶奶也是。

可要知道,我们每天陪的时间每天不超过三小时,而孩子的习惯几乎都与我们一样,而不是像每天时时刻刻陪伴她的爷爷奶奶。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缺爱的孩子,自然会有一些不好的情绪表露,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有出息就夸夸其谈,孩子不听话就非打即骂,得去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与苦楚,给他解释自己的机会。

3、父母的言传身教

2017年在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个来自上海的小姑娘“武亦殊”脱颖而出,成了节目中最亮的仔。

而她不仅仅是只会诗词歌赋,还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如此优秀的孩子,并非是天降英才,更多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首先,他的父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父母首先对女儿也有一个好的期待。

父母并不是一意孤行的逼着孩子学习,而是,先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样板,用自身的行为去感染孩子。

在家里,父亲通常是坐在沙发上看书,闲暇之余母亲也是在看书,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看着都在看书的父母,自己也只能学着看书了。

钱钟书与杨绛的女儿也是如此,从小生活在书堆里的钱圆,即便因为身体的原因没能去学校上课,每一次的考试成绩都是班里的佼佼者,最终成了清华大学的教授,也是少有的才女一枚。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你想要你的孩子将来成什么样子,你就把自己过成什么样子。

我们总说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孩子的行为一定可以折射出父母的行为,不要一味的去责备孩子的过错,更多的是要反思自己,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是哪里没有教好,还是自己的哪一种行为影响了孩子的判断。

要想改正孩子的行为,就先端正自己的行为,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更多的引导。

荒山野百合,一个努力让生活过得更有趣,有爱,有灵魂的宝妈

先责骂然后慢慢引导他。

01、小男孩地铁上对奶奶狂吼。

事情发生在12月2日下午北京一地铁内,当时由于是下学与下班高峰期,所以地铁内比较拥挤,位置基本上都坐的有人,一位老人带着自己孙儿进入地铁内,有个位置老人就坐下了。

而在老人坐下的那一刻时,她的孙儿就开始对她大吼大叫道:“我警告你,你给我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老人一直都是用言语教导,但小孩压根就没听,一直在那里嚷嚷。旁边有人看不下去就问他是哪个学校的,这男孩还回怼回去。

02、以引导为主,责骂为辅。

个人觉得这男孩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奶奶,跟父母肯定是有关系的,我脑中都有个剧本了,应该是孩子父母因为工作忙,让母亲来帮忙带孩子,但是孩子父母比较溺爱孩子,平时对母亲也不好,所以才有了地铁那一幕。

如果我是孩子家长的话,我肯定是不会溺爱孩子的,所以在第一时间我就要去责骂他,告诉他一些基本的道理,假如他仍不听的话,我会考虑棍棒教育,我说的这个棍棒不是真的就拿棍棒,而是给他屁股来几巴掌,再给他一些其他的惩罚。

这些只是开端,要想彻底改变他的性格,还得慢慢来,我作为家长自然是要做榜样,其实孩子的性格是跟父母有关系的,父母是孩子连接世界的桥梁,孩子怎么与世界相处怎么为人基本上都是学习父母的。

我会用我的行为来告诉他怎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怎样是错误的,而且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会一步一步引导他养成一些好习惯,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如果这与我工作想冲突,我会考虑换个工作换个地方。

我的教育方式还是以引导为主,我相信熊孩子不是天生的,每一个孩子只要家长肯花心思花时间,教育里面得当,那么孩子都会不错的,我说的不错是指一些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