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看《大宅门》,顿悟二奶奶在分家时占了大便宜

老人 0 94

二看《大宅门》,顿悟二奶奶在分家时占了大便宜,第1张

二看《大宅门》,顿悟二奶奶在分家时占了大便宜
导读: 《大宅门》一剧中,二奶奶绝对是前半部当中的大女主,他在老爷子病危之时接受重托要复兴白家,盘回百草厅。接下来,二奶奶一路升级打怪,真的将百草厅百家老号盘了回来,实现了“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虽然二奶奶盘回百草厅的过程

《大宅门》一剧中,二奶奶绝对是前半部当中的大女主,他在老爷子病危之时接受重托要复兴白家,盘回百草厅。接下来,二奶奶一路升级打怪,真的将百草厅百家老号盘了回来,实现了“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虽然二奶奶盘回百草厅的过程,电视剧只用了不到十集的剧情来表现,但剧情却十分紧凑,面对外敌步步紧逼,家贼背后下手,二奶奶却成竹在胸,敢想敢干,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从一帮大老爷们手中将百草厅盘了回来。

这里说的外敌就是贵武、董大兴等人,他们在明处,承办了百草厅,是二奶奶盘回百草厅路上的敌人;内贼则是白三爷,他和外敌勾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家族利益,是二奶奶盘回百草厅的障碍。对待外敌和内贼,二奶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对待外敌她有霹雳手段、正面相对,对待家贼则绵里藏针、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这个词,来自于刘新慈的科幻小说《三体》。小说中外星人有一大神器——“二向箔”,这个东西可以把接触者从三维空间降维到二维空间, 致使对方无法在低维度的空间生存以达到打击对方甚至毁对方的目的, 是高等文明用来打击弱小文明的武器。

当然现在也用降维打击指代改变对方所处环境或行为方式,使其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状况,从而利用己方的优势对对方进行打击。

大宅门中的二奶奶在对白三爷包容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降维打击,使其没有在作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白三爷是老爷子白萌堂的老生子,受到母亲白周氏的宠爱,加之上面又有两个哥哥,家里的买卖也轮不到他插手,他也乐得个清闲,整天遛鸟、票戏,与一帮八旗子弟混在一起,还成了社交型人才。

所以,虽然白三爷生在医药世家,但行医问诊、配药制药并不精通,只是为了搂银子,才揽了到安国办药的差事。

也正是三爷对家里的事务不太熟悉,让二奶奶有了操作信息不对称的可能。

给大爷办完丧事,老爷子白萌堂和二奶奶有一次深入的交流。

谈到了承办百草厅一事,老爷子断言除了白家不管是谁承办百草厅都撑不了几天,因为白家有祖传的秘方,离了这秘方造出的药就是有名无实,不光患者自然不会答应,宫里的老佛爷也不会答应。

在此之前,二奶奶已经控制了细料,细料是制药中珍贵且关键的材料,虽然是各房的私产但各房头都不能动。因为她觉得百草厅总有盘回来的一天,这些东西都能派上用场。

而老爷子的话无疑更加坚定了二奶奶盘回百草厅的信心。

接下来她又将柜上制药的几个能手笼络好了,他们不干活,二奶奶却甘心白养着他们。

老太爷临死前又将秘方交给了二奶奶,至此二奶奶控制住了制药最关键的秘方、人手、细料,这就意味着以后除了白家人不管谁承办百草厅都会被卡住脖子。

而三爷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三点的重要性,二奶奶当然也不会将这些告诉他,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被别人拉入承办百草厅的队伍中去。

三爷甚至还不知道秘方已经被老爷子交给了二奶奶,还以为父亲将秘方藏在什么地方,或者母亲拿着秘方呢,直到分家后才知道秘方已经被交给了二奶奶。

而分家时,二奶奶也根本没有提秘方的事情,三爷自然也没想到还有秘方这祖传的宝贝,否则他怎么也不会同意就那样分家。

可见,在信息这个维度,二奶奶把三爷拿捏得死死的。

都说分家时三爷占了便宜,以前贪了家里那么多银子,他一两也没有退回,还照样按人头分得了家产,岂不是占了大便宜。

其实二奶奶至少瞒报了两点,其一就是咱们前面说的秘方,另外一项就是存在 广亨钱铺的三万二千多两银子。

这笔银子在她和老爷子谈心时是有交代的,万不得已不能动,就是为了以后盘回百草厅是应急之用。而这笔银子既然和家产分开了,也报备老爷子了,分家时自然就不会和白三爷说了。

关于这笔银子,原著和剧中是这样说的:

一方面自己隐瞒,另一方面她却把白三爷调查了个底儿掉。

老爷子死后不久,白三爷就吵吵着要分家,家能分吗?当然不能!

老爷子临死前有交代,不管多难都不能分家。白文氏作为接班的当家人,自然是要遵守老爷子的遗言的,不然会被别人说自己不孝。

那二奶奶本人到底想不想分家呢?此时她还有疑团,不知三爷是敌是友,如果三爷在盘回百草厅的路上可以提供助力,那就是友,家当然不能分;如果三爷阻碍了盘回百草厅,那他就是敌,家必须分,必须斩断他伸向家里的手。

于是,二奶奶采取了两手对策。

首先,先稳住三爷,方法就是用三爷以往做的恶事堵住他的嘴。 包括三爷和董大兴等人勾勾搭搭、查封老号前三爷扣的两批药材、从东北买药扣的鹿茸虎骨,价值不下两万两银子,这些都被二奶奶摆在了明面上。二奶奶利用三爷的这些短处暂时压制了他分家的念头。

接下来,二奶奶开始调查三爷。 二奶奶借买药为名,以有损百家信誉为由,要求在董大兴承办的百草厅入干股,可董大兴却说这里面有白家人的股份,就是白三爷,化名费明举。

至此,二奶奶彻底知道了三爷的为人,也认定了他是自己盘回百草厅路上的敌人,因此她决定分家。

接下来,不等三爷再次提出分家,二奶奶主动提出了分家,二奶奶干事干净利索,她首先将分家的打算禀明了白家名誉上的最尊贵的人——婆母白周氏。其实,与其说是禀明,不如说就是通知,老太太没有能力阻止分家。

二奶奶将家产分成四股,三房各一股,老太太也是一股,而大房的大哥大嫂都死了,这一股由二奶奶代持,老太太的一股也由二奶奶代持,这样就相当于二奶奶占三股,三爷占一股。

这样看来而二奶奶的分家,更像是给些家产将老三赶出去,其他两房和老太太相当于没有分家。

三爷当然不干,他想要母亲那一份,但二奶奶来了个打包,要老人的股份必须负责大房子女的抚养,三爷知道大房穷,不愿意要大房这个负担,只得同意二奶奶的分配方案。

至于家里的财产,三爷也提出过质疑,怎么这么少?二奶奶却拿出一堆当票给三爷看,联系到以前家里都连肉都吃不上整天吃萝卜,三爷表示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是信了。

这样,二奶奶没有提秘方,没有提那 三万二千多两银子,给常公公买宅子和姨太太的银子也得到了三爷的默认的情况下就把家分了,这次分家二奶奶可以说是占了大便宜。

当然,以二奶奶的格局绝非有意贪小便宜,但为了盘回百草厅她不得不如此,这笔钱她后来也都用到了百家老号,绝没有放入自己的腰包。

付出很少的代价,就将家里的搅屎棍白三爷赶了出去,斩断了他伸向家里的手,攘外先按内这一招二奶奶做得好。

斩断了三爷伸向家里的手后,接下来二奶奶要斩断三爷伸向百草厅的手,进一步降低三爷的维度。

为了斩断三爷伸向百草厅的手,二奶奶打算利用白家的老匾,逼三爷现出原形。

“百草厅百家老号”这块老匾是白家东西,二奶奶打算利用它在董大兴等人承办的百草厅入一股干股。

但上次董大兴已经给二奶奶看了红头账本,股东里面有白三爷,如果董大兴提出用这匾名正言顺,因为这里面有白家的人,二奶奶自然会吃瘪。

但是,二奶奶看到白三爷化名费明举入了暗股,就感觉三爷是不愿意公开,今天摘老匾她赌的就是白三爷不敢公开站出来与整个白氏家族作对。

二奶奶赌对了,三爷果然不敢承认费明举就是自己,这次吃瘪的变成了董大兴。虽然在这次摘匾事件中二奶奶没有实现入干股的目的,但是摘走老匾让董大兴等人的信誉进一步丧失,药铺的经营一天不如一天。

白三爷在这次事件中两头都没有落好,弄了个里外不是人,他在百草厅的话语权逐渐丢失,伸向百草厅的手也被斩断了,二奶奶的目的达到了。

当然,也因为三爷没有和二奶奶公开撕破脸,在盘回百草厅后,二奶奶念及白三爷也是白家子孙,给了他相应的股份。但就在三爷感激涕零之时,二奶奶故伎重演,又给三爷降了一个维度,要求他只能分红吃息,不能插手经营。

三爷无奈答应,至此他成了白家的“安乐公”,吃喝玩乐不愁,想插手家族产业事务,没门!

白三爷是出了名的混不吝,虽然一时压制住了他,但难保他不会什么时候跳出来闹腾一下。

对此,二奶奶也是有手段的,那就是面向下一代,从娃娃抓起。

三爷有两个儿子,白景双和白景武,景双在家族中排行老二,景武排行老五,就是小时候经常和白景琦打架又总被打的那位。

白三爷经过分家、开药铺失败后,成了家族里的笑话,整个一loser,自然不能给两个儿子什么位子进行历练。

而二奶奶趁机让白景双、白景武到家族的生意中进行历练,并逐渐给其建立正确的三观,后来白景双还被指派管理南记。

大宅门一剧中,有很多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温馨场面,其中有一幕是白景琦在都察院戏弄候补道台后回家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

大家可以看到二奶奶一家吃饭时,一张桌子,二奶奶和二爷坐在中间,除了出嫁的白玉芬之外其余的孩子围坐在一起,从老大百景怡到老七白景琦,以及有白老八之称的白玉婷,白家第三代的7个孩子都在。

这不是节日,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场合,孩子们都陪二奶奶吃饭,而三爷和三奶奶却没有现身,说明在平时这几个孩子都是在二奶奶管教的。

孩子们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会亲近,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景武以前经常和景琦打架,到后来却和景琦亲近,还送他一把枪做防身之用。

孩子们和二奶奶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自然知道盘回百草厅的不易,自然也会反思他们老子的所作所为。

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三爷后来再次胡闹时,两个儿子和他翻脸险些不认他了。

得不到儿子的承认,三爷孤掌难鸣,再也闹腾不起来了。

所以,二奶奶的手段是很高明的,如果说前期混不吝的三爷像一只爱闯祸的老虎,二奶奶对其进行了一次次的降维打击,首先扒掉了他的利齿和爪子,然后又将他关进了笼子。

不是爱犯浑的三爷忽然就不闹腾了,而是经过二奶奶一次次降维打击,他失去了胡闹的资本。

  在电视剧玉楼春里,孙府有两个二奶奶,一个是假死的苏映雪,这个是前二奶奶,而另一个是在暮城和孙俊豪拜了天地的现二奶奶,姚滴珠。其实姚滴珠的大结局,大家也能猜到,就是和孙俊豪两个人过美满的小日子。相较于姚滴珠和孙俊豪的甜蜜小日子,苏映雪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了。

  以前只是等着自家二爷回来,日子最多就无聊罢了,但是后来被贾逢源这个丧良心的,勾走了魂魄,苏映雪的日子可谓是越来越难过了。一边知道贾逢源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另一边,又忍不住想要跟贾逢源靠近一些。现实与理智的交织,最后,在苏映雪怀孕时得到了解决。  

  贾逢源在知道苏映雪怀孕后,也曾高兴过一阵子,但是更多的是不想让孩子出生,因为他有自己的仇还没报,所以他想让苏映雪接着做自己的内应。可是苏映雪不想,所以拜托了林少春将自己送出府去,就这样,苏映雪来到了贾逢源身边。

  后来养胎的日子也算舒适,至少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孩子也越来越大,本来苏映雪以为这样的日子就是尽头,可是贾逢源却从没想过就此收手。所以,苏映雪担心自己的孩子最终会走上甲贾逢源的老路,也不希望孩子跟着他们颠沛流离。在自己难产辛苦生下孩子后,就请求前来帮助自己生产的林少春将孩子带走。送到乡下去,让别人帮自己照顾好孩子。

  后来,林少春因为孙贵妃的案子被抓到了贾府,苏映雪想办法放走了林少春,并放走了孙贵妃案子里的重要人物。贾逢源因此锒铛入狱,而就在放走林少春的那一刻,苏映雪深知自己辜负了贾逢源,所以服毒自杀死在了贾逢源的怀里。所以这位前二少奶奶的结局并不算多么好,没能和喜欢的人长相厮守。

  说到玉楼春的二奶奶,大家脑海里第一个会想到的一定是苏映雪,而还有一个那就是姚滴珠。接下来我就把这两位二奶奶的大结局都给大家大致的讲一下,如果还没有看到大结局的,就先不要看这个,因为下面内容涉嫌剧透。

  姚滴珠,在苏映雪假死后,又再一次要面临嫁入孙府的问题,姚滴珠还想着拿什么借口去拒绝这档子婚事,结果下一秒,孙俊豪却选择退婚。可以说,孙俊豪这一操作着实把姚滴珠给气到了,所以姚滴珠不远万里来到暮城,要孙俊豪给她一个解释。后来两人在暮城,眉来眼去就看上了对方。到大结局的时候,两人在暮城成婚,然后剧情并没有拍到两人在一起的画面,不过,按照前面剧情拍摄大结局,应该是他俩生活在一起了。

  苏映雪,作为前二奶奶。新婚当夜收到来自亲老公的休书,好不容易将休书撕了,让二少爷不要对自己说休妻的事情。结果二少爷一去不回,书信都没有一封。本想着日子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过去了,但是却遇到了一个居心叵测的贾逢源。贾逢源故意以知己的身份靠近苏映雪,苏映雪一点一点被这个人征服。因为实在是寂寞太久,有那么一团火靠近,苏映雪就像是只飞蛾一样,明知是火却仍想取暖。

  后来,苏映雪怀上了贾逢源的孩子,为了保住孩子选择假死,后来偷偷来到了贾府。见证了贾逢源所做的坏事后,苏映雪不愿自己的孩子像他的父亲一样做坏事,于是在孩子生下来后就直接让林少春把她送到了乡下去。

  在最后的时候,苏映雪为了救林少春,但又愧对于贾逢源对她的好,决定以自己的死结束这一切,服毒自杀了,她最终倒在了贾逢源的怀里。

大宅门二奶奶出殡是第33集。全家上下都是在为二奶奶筹备丧事,杨九红为了最后表明一下孝心,亲自缝制孝帽孝衣。没想到二奶奶临终前只有一句遗嘱:“不许杨九红戴孝”。饱受凌辱的杨九红发狂似的将孝服扯得粉碎。二奶奶的出殡仪式震惊了整个北京城,执政府也设路祭棚祭奠,病重的雅萍、黄春也冒着酷暑送殡,双双死在了路上。

二奶奶的人物原型

根据导演郭宝昌的解释,二奶奶其实是乐家几个女性的综合体,但是借鉴最多的人物就是乐靖宇(白七爷的原型)的奶奶许叶芬。许叶芬是当时同仁堂当家乐平泉续娶的夫人,在乐平泉去世后主持家务和店铺生意长达27年之久。许叶芬有四个儿子,她将乐家分为了四房,一直维持着四房和睦相处,可以说乐家正是靠许叶芬的支持才能继续同仁堂的辉煌。

二奶奶的扮演者

斯琴高娃,1950年1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瑞士籍华裔女演员。斯琴高娃出身于军人家庭,父母都是军人。父亲是老红军,母亲吴云带姐弟三人回到故乡宁城县大城子镇。斯琴高娃自幼跟姥姥、姥爷和母亲学习唱歌、跳舞、绘画。1963年她进中学后,以跳“盅碗舞”而在县城出名,后被推荐参加昭乌达盟举办的文艺汇演、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1965年,斯琴高娃被选拔到内蒙古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报幕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