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琴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老人 0 78

凤凰琴主要人物性格分析,第1张

凤凰琴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导读:内容摘要: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这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故事情节主要有探春组织诗社、探春治家、探春说抱负等,件件事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以这些事为佐证,涉及探春的性格、

内容摘要: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这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故事情节主要有探春组织诗社、探春治家、探春说抱负等,件件事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以这些事为佐证,涉及探春的性格、观念、才华、抱负、能力等各个方面,以及笔者对探春结局的看法,较为全面的阐述了探春这一人物的闪光之处。

关键词:探春 性格 才情 能力 结局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怡人的清香,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像男人却挣脱不了妇女命运的樊篱;她有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终究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梏。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没落家族进行改革的期望。研究这一人物有助于我们为贾府的没落衰败寻找病根,更有助于我们对封建伦理的进一步审视。

一、探春的总体介绍

贾探春,别号蕉下客,贾政庶出女,姐妹中排行第三。探春是贾府的三**,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频盼神飞。这是书中对探春在贾府地位和相貌的描述。和其他的姐妹比较,她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没有迎春的懦弱,也没有惜春的孤僻,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却不像湘云那么大咧咧的不修边幅。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她与众姐妹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探春喜欢阔朗,她的三间屋子连为一体,房中当地放一张桂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的法帖,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墙上挂的是米芾的《烟雨图》和颜鲁公的墨迹。和其他姐妹包括宝玉房里精致细巧的摆设比,探春房里的布置非常简单。琴棋书画在古代**房中,是常有的消遣品,探春房里的书画也不代表她有怎样高深的学问。在文才上,探春虽然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也有其不凡的一套,能写出《簪菊》、《残菊》之类的雅诗,也能说出“知鬓冷沾三经露,葛中香染九秋霜。”之类的佳句。大观园中热热闹闹的诗社活动让众姐妹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却是她,让人不得不认同她组织的能力和其追求风雅的心。

探春对丫头的管教特别严格,她吃饭的时候,丫鬟们在两旁鸦雀无声,其他的姐妹却做不到如此,例如迎春根本指挥不了自己的丫鬟和老妈子们,甚至会受这些下人们的气。大观园里的姊妹们,在这一点上没有一个不敬佩她的,连平儿也说:“她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她尊重,你们就藐视她,欺负她,果真招动了大气,二奶奶(王熙凤)也不敢怎么样。”还说,“二奶奶在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要让她五分。”,可见王熙凤对她这个小姑子也很敬佩。

二、探春理财、治家的能力和她的政治家风范

在曹雪芹笔下,探春是属于大观园里正统一派的女性,正统派的女性中,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等,而探春在其中是比较有政治风度的一个。

探春与其他正统女性极为不同的地方是她有自己一番人生抱负。她自己是这样说的:“……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句多话都没有我乱说的。……”由此可见探春并不安心于做一个富贵人家的**或者太太了此一生。

探春的才能更多的表现在她治家理财的行动上。其一,第五十五回,探春的舅舅赵国基死了,她没有多顾及死者与自己的关系和母亲赵姨娘的哭闹,而是按照规矩给了二十两的礼钱。当然,这其中还有探春不以舅舅为亲人的因素,但也能看出她公事公办,大公无私的态度,但凡管事的媳妇姑娘,少有做到这点的。其二,她蠲免了宝玉、贾环、贾兰以上学为名义,实际上作为袭人、赵姨娘、李纨零花的月钱。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他人的不满,却没有人说句反对的话,因为人人心里都明白,探春做的是正确的。这件事后,王熙凤嘱咐平儿说“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了一层,又如今俗语说‘擒贼先擒王’,倘她驳我的事。你可别分驳,你越恭敬,越说‘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她一顶,就不好了。”可见,这个向来无所畏惧的凤辣子对探春也有所畏惧,于细微处看出她这个小姑子管家的能力与过己之处。

在和王熙凤的利益不抵触的情况下,探春又紧接着做了两件让人佩服不已

  1、王熙凤被称为二奶奶的原因:

  因为贾琏在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二(琏二爷),第一是贾珍(珍大爷)。琏二爷的妻子自然是二奶奶。

  2、贾琏,别名琏二爷,《红楼梦》中的人物,贾赦之子。他捐了个同知的官位,但不务正业。住在荣国府,和妻子王熙凤帮著料理荣府家务。他一味好色纵欲,女儿巧姐出天花,按迷信要夫妻分房,他一离开王熙凤就找“多姑娘” 鬼混。王熙凤去过生日宴会,他就把鲍二媳妇勾搭上手,见了尤二姐,又贪图其美色,骗娶为二房。父亲贾赦却夸他能干,又把自己的丫环秋桐赏给他。他和王熙凤同床异梦,也不知她背地里重利盘剥,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3、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的外貌美丽、华贵、俊俏,她的神态狡黠刁钻,她的言行伶牙俐齿、机敏善变。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见风使舵。她在贾府的地位很高,精明能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荣府的实际施政者,她高踞在荣府几百口人的总理宝座上,有着八面玲珑之威,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却又有些心狠手辣、笑里藏刀,是一位有计谋的管家奶奶。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两者没有可比性,黄春和杨九红本都是苦命女子,皆因“生”不逢时而遭遇不公,黄春作为武贝勒和大格格的私生女,在那个年代哪里有“私生女”的活路,更别说詹王府是何等地方,岂容自家格格做出如此出格之情。

身处乱世只能自求多福,黄春有幸被白景琦看中,且一直呵护到老,虽然在嫁给白景琦时遭遇了二奶奶的“刁难” ,但是黄春自小就踏实肯干,即使身世不清白,但是洁身自好自始至终只有白景琦一个男人,而且生性善良不争不抢。

至于杨九红就不同,她出生在烟花场所,生性刁钻,且心机颇深,善于用软方法制服男人,这一点和白家二奶奶刚强的性格截然相反,既然性格迥异又何来合拍一说。

出身以外, 性格也是一大原因,黄春属于唯唯诺诺型,在处理家庭琐事上,她会全力奉承自己的婆婆,以自家丈夫和婆婆的话为首,一向“跋扈”的二奶奶作为白家的女当家,说一不二的性格,向来只有别人迎合她的份,以她多年经营白家老店的经验来看,杨九红绝非善人,如果让她进了白家大门,恐怕白家都要姓了杨,时间久了还会和她有所抗衡。

再来说一下黄春从十几岁开始跟随白景琦,那个时候时局动荡,白家产业危在旦夕,随时可能被糟蹋,但黄春不畏钱财,看中的白景琦这个人,哪怕是怀有身孕被二奶奶赶出来,她都一直坚信白景琦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从这一点来看黄春很适合做妻子,她可以陪你享福也能陪你吃苦,忍受了你在外面的三妻四妾,到头来还得替你去说服自己的婆婆接受你带回家的杨九红。

反观烟花场所出身的杨九红,她也是迫不得已,那个年代但凡有所选择没有人会走这一步,但是杨九红的心机不纯,至少在二奶奶看来是,杨九红这个人物的性格颇为复杂,从一开始她树立的形象是出身卑微但不会怨天尤人,敢爱敢恨又积极努力的摆脱低贱命运。当初为白景琦运送药材也是相当有魄力,要知道那个乱世里男人都不敢做的事,她一个女人却干得风生水起,如此胆识谁不佩服。

只是这一切从她进入白家开始就变了味,随着二奶奶的打压,生了女儿也不能自己抚养,之后又因在回济南的火车上流产,导致不能生育。她开始变得尖酸刻薄,时时刻刻都在“壮大”自己贬低别人。

二奶奶为了削弱杨九红的势力,把丫鬟槐花指给了白景琦,这也让杨九红有了“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架势,多次利用自身优势羞辱槐花,更是在运送药材途中“教训”槐花,哪怕大男人黄立都看不过去,直指杨九红不要太过分,她依旧不为所动还捎带脚的辱骂了黄立一把。

要说杨九红之前的经历过于悲惨,那么她上位之后的所作所为就过于偏执,在逼死槐花之后,她还可以毫无愧疚之意的任意妄为,足以说明她的心有多硬,就像二奶奶说过“一个人的戾气是藏不住的”。

杨九红她的戾气太重,二奶奶为何从一开始就不好看她,直到死她不肯让她披麻戴孝,如果说没有之后的香秀,让杨九红当了白家的主人,后果可想而知,从一味靠拢日本人时就可以看出,她的格局有限只此眼前的蝇头小利。

只此,二奶奶扶持槐花和香秀,都不会接纳杨九红的原因,她的一生虽独断专行但看人很准,一眼就从根本里把杨九红看透了。

主持人基本功训练绕口令如下:

1、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气西巷锡匠用了漆,西巷锡匠讥七巷漆匠拿了锡。

2、老谭挑着一担炭去炭摊卖炭,老杜挑着一担蛋去蛋摊卖蛋。半道老杜招呼老谭聊起炭蛋,老谭耽搁了卖炭急得挑起炭担,不料炭担撞着了老杜的蛋担,破了一担蛋。老谭没有卖成炭,老杜更是赔了蛋。

3、胡家小胡过河捉蛤蟆,花家小花拎壶去浇花。胡家小胡捉了五只大花活蛤蟆去看花家小花浇花,花家小花浇完红花黄花与小胡一起玩大花活蛤蟆。

4、飞飞佛佛捉凤凰,凤凰藏在凤山上,飞飞捉黄凤凰红凤凰,佛佛捉粉凤凰黄凤凰。红凤凰黄凤凰粉凤凰,粉凤凰黄凤凰红凤凰。

5、丰丰和芳芳,上街买混纺。红混纺,粉混纺,黄混纺,灰混纺。红花混纺做裙子,粉花混纺做衣裳。穿上红花混纺裙,挺挺身儿苗条瘦。穿上粉花混纺衣,文文雅雅好好看。

6、杰杰和聂聂拾阶涉水过石板,杰杰让聂聂拾十阶石板,聂聂说他只捡了一阶就跨过去了,结果杰杰摇摇头说:“不对不对不对,”两个小男孩怎么过石板呢?

7、老爷爷领着他的小孙子拿着镰刀和梨七十二黑漆梨,割了七十二个黑漆梨给七十二个老黑骊吃黑骊梨;老黑骊齐声说:“我们不吃你们给的黑骊梨!”老爷有范儿有魄力!

8、植树造林功绩深。森林茂密空气新。赛跑冠军分奖金。看谁最先跑到终点站!

9、洪家门前一只鹅,张家门前一只鹅,洪家的鹅和张家的鹅对头走过;洪家的鹅对张家门前的鹅说:“我家的鹅和你家的鹅是一对鹅!”

10、华华有两朵黄花,红红有两朵红花。华华要红花,红红要黄花。华华送给红红一朵黄花,红红送给华华一朵红花。

11、爷爷领着大孙子和小孙子牵着八只鸭子去田里挖红薯!

12、胡家小胡过河捉蛤蟆,花家小花拎壶去浇花。胡家小胡捉了五只大花活蛤蟆去看花家小花浇花,花家小花浇完红花黄花与小胡一起玩大花活蛤蟆。

13、姓陈不能说成程,姓程不能说成陈。禾木是程,耳东是陈。如果陈程不分,就会认错人。

14、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15、北贫坡上白家养了一只白白白猫,白猫叫白白白把一只白白白天鹅从北贫坡白白家里赶走了!

因为《红楼梦》中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贾琏的别称是琏二爷,因此王熙凤也被人成为二奶奶。

王熙凤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金陵十二钗之一。

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做事决绝,最后病逝。

扩展资料:

《红楼梦》用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那是先写她爽朗的笑声与不受约束的语言,后才写她满身锦绣,珠光宝气。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这样强调了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又刻画了一个笑里藏刀、极有计谋的凤姐形象。

王熙凤是作者笔下第一个生动活跃的人物,,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

从她一出场就生龙活虎,如火如荼。一路故事的发展,性格的表现,作者一丝不懈地挥动着巨如铁柱、细似金针的妙笔,予以杰出的刻画。

而且无论是她自己的传记或配合别人的场面,作者总把她安置在万目睽睽的舞台口上,使观众目不暇接,耳不暇听。

—王熙凤

—贾琏

《红楼梦》中的二奶奶是指王熙凤。

王熙凤,《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她外貌美丽,伶牙俐齿、机敏善变。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见风使舵。她在贾府的地位很高,精明能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施政者,她高踞在荣府几百口人的总理宝座上,却又心狠手辣、笑里藏刀,是一位有计谋的管家奶奶。

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二奶奶王熙凤的演员各不相同。

1、邓婕 (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 

邓婕,1957年10月2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影视女演员、制片人。 

1973年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1987年因出演电视剧版《红楼梦》中王熙凤一角广为大陆观众熟知,1987年获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电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首届十佳演员奖,1996年获第十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

2、刘晓庆(19 8 9版**《红楼梦》)

刘晓庆,1955年10月30日出生于重庆涪陵,1970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 

1973年被八一**制片厂选中,担任《南海长城》女主角。1979年凭《小花》崭露头角 。1980年被正式调入北京**制片厂。同年因出演《瞧这一家子》获得第3届大众**百花奖最佳配角奖。1987年因饰演《芙蓉镇》“胡玉音”荣获第7届中国**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第10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第1届中国**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表演学会奖。1988年凭借**《原野》“花金子”一角获得第11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和第2届中国**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表演学会奖。1989 年凭《春桃》荣膺第12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成为第一位蝉联三届百花奖影后的女演员。1991年,主演**《大监李莲英》。1992年因曾三次获百花影后而荣获第13届大众**百花奖特别奖,从而以五次获奖成为百花奖影史上获奖最多的女演员。

3、姚笛 (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 

姚笛,1982年3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学院表演系、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签约艺人。

2007年,姚笛因参加“红楼梦中人”的选秀而进入演艺圈;此后,姚笛在李少红版《红楼梦》中饰演了王熙凤。2010年,主演的恐怖片《午夜心跳》总票房累计2800万,在贺岁档的惊悚片中排名第三;随后,主演李旗执导的爱情片《变身男女》。2011年,凭借情感剧《裸婚时代》获得优酷影视盛典年度最具人气女演员及最受欢迎女演员等奖项。2012年,主演了青春励志剧《北京青年》;同年,她还主演了情感剧《失恋33天》。2013年,主演了都市剧《新恋爱时代》。2014年,主演言情剧《爱情碟中谍》。2015年4月,主演家庭剧《王小米驯夫记》;同年,其主演的都市情感剧《爱的速递》上星播出。2016年,主演励志剧《生于70年代》。

应该是探春

——贾探春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这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故事情节主要有探春组织诗社、探春治家、探春说抱负等,件件事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以这些事为佐证,涉及探春的性格、观念、才华、抱负、能力等各个方面,以及笔者对探春结局的看法,较为全面的阐述了探春这一人物的闪光之处。

关键词:探春 性格 才情 能力 结局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怡人的清香,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像男人却挣脱不了妇女命运的樊篱;她有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终究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梏。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没落家族进行改革的期望。研究这一人物有助于我们为贾府的没落衰败寻找病根,更有助于我们对封建伦理的进一步审视。

一、探春的总体介绍

贾探春,别号蕉下客,贾政庶出女,姐妹中排行第三。探春是贾府的三**,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频盼神飞。这是书中对探春在贾府地位和相貌的描述。和其他的姐妹比较,她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没有迎春的懦弱,也没有惜春的孤僻,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却不像湘云那么大咧咧的不修边幅。

从探春闺房的布置上看,她与众姐妹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探春喜欢阔朗,她的三间屋子连为一体,房中当地放一张桂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的法帖,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墙上挂的是米芾的《烟雨图》和颜鲁公的墨迹。和其他姐妹包括宝玉房里精致细巧的摆设比,探春房里的布置非常简单。琴棋书画在古代**房中,是常有的消遣品,探春房里的书画也不代表她有怎样高深的学问。在文才上,探春虽然比不及宝钗和黛玉,但也有其不凡的一套,能写出《簪菊》、《残菊》之类的雅诗,也能说出“知鬓冷沾三经露,葛中香染九秋霜。”之类的佳句。大观园中热热闹闹的诗社活动让众姐妹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却是她,让人不得不认同她组织的能力和其追求风雅的心。

探春对丫头的管教特别严格,她吃饭的时候,丫鬟们在两旁鸦雀无声,其他的姐妹却做不到如此,例如迎春根本指挥不了自己的丫鬟和老妈子们,甚至会受这些下人们的气。大观园里的姊妹们,在这一点上没有一个不敬佩她的,连平儿也说:“她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她尊重,你们就藐视她,欺负她,果真招动了大气,二奶奶(王熙凤)也不敢怎么样。”还说,“二奶奶在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要让她五分。”,可见王熙凤对她这个小姑子也很敬佩。

二、探春理财、治家的能力和她的政治家风范

在曹雪芹笔下,探春是属于大观园里正统一派的女性,正统派的女性中,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等,而探春在其中是比较有政治风度的一个。

探春与其他正统女性极为不同的地方是她有自己一番人生抱负。她自己是这样说的:“……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句多话都没有我乱说的。……”由此可见探春并不安心于做一个富贵人家的**或者太太了此一生。

探春的才能更多的表现在她治家理财的行动上。其一,第五十五回,探春的舅舅赵国基死了,她没有多顾及死者与自己的关系和母亲赵姨娘的哭闹,而是按照规矩给了二十两的礼钱。当然,这其中还有探春不以舅舅为亲人的因素,但也能看出她公事公办,大公无私的态度,但凡管事的媳妇姑娘,少有做到这点的。其二,她蠲免了宝玉、贾环、贾兰以上学为名义,实际上作为袭人、赵姨娘、李纨零花的月钱。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他人的不满,却没有人说句反对的话,因为人人心里都明白,探春做的是正确的。这件事后,王熙凤嘱咐平儿说“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了一层,又如今俗语说‘擒贼先擒王’,倘她驳我的事。你可别分驳,你越恭敬,越说‘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她一顶,就不好了。”可见,这个向来无所畏惧的凤辣子对探春也有所畏惧,于细微处看出她这个小姑子管家的能力与过己之处。

在和王熙凤的利益不抵触的情况下,探春又紧接着做了两件让人佩服不已的事。第一,她把每个**每月置办头油和粉的二两银子蠲免了,因为这些姑娘们每个月已有了二两月钱。在这里,探春发现了贾府家庭经济中存在着“买办”现象,虽然只是买办点丫头、姑娘们的脂粉,却存在很大的弊端,买办的人不是拖延送物的时间就是买些质量低劣的,让姑娘们根本没有办法使用,仍然要重买。探春免了这个钱,对姑娘们的损失并不大,倒是打击了买办们的恶势力。第二,年里,她在赖大家看见赖大花园的管理方法,认为好,就按照一样的方法派专人管理贾府的花园,每个月只要管理的人能奉呈少量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花园中的收益就全属于他们的。这种甚至具有现代农业生产观念的经济方法,竟然出于一个姑娘的手中,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回目上,曹雪芹题的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个“敏”字,可见曹雪芹也对自己笔下这个三**赋予了极高的关注,赐予了她无比的智慧。

探春治家是由于王熙凤病了,而顶替王熙凤治家的人除了探春,还有李纨和薛宝钗,其他两个人在治家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引起我们过多的注意,因为探春在这一治家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兴利除弊之事,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她见识长远,措施正确,精明、干练,毫不亚于王熙凤,也让人习惯拿她与王熙凤这个历来管家的媳妇做比较。

王熙凤理财,贪且狠,和她为人是一个样儿的。她把苛捐杂税作为收入的主要,而不发展实业,当然,这不完全是她的责任,那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王熙凤理财比较突出的还有她的假权舞弊。王熙凤放高利贷,收受贿赂,而且让家中其他人毫不知情,真是有她的一套。直到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府的官员查抄荣宁府的时候,在她的房中抄出大量借据,大家才知道她还有私自放高利贷这档子事。王熙凤理财是极为自私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填满自己的腰包。而探春理财却不是如此,探春蠲免了**、丫鬟多领的头油胭脂钱、免了借公子们学里零花的名义而实际上进了他人腰包的津贴、将花园派给佣人们“承包”。从这几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探春理财的作风,即极有积极意义的“开源节流”。探春节省了看起来不多的“小钱”,使用的也是极其简单的方法,但正是这种种做法,使得日渐败落的贾府“人尽其力、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有了一丝好转的气息,这样做也使上下人等对她又敬又畏。可谓两全其美。可惜这只是一线曙光,等王熙凤身体梢好,一切仍然如旧,管理上仍然收外面账房管辖,内部的改良措施一扫而空,连一线生机都没有了。

贾府里老妈子、媳妇、丫鬟众多,在这群下人中也存在着欺压,有的甚至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例如,李嬷嬷仗着养过宝玉,时常来教训怡红院里的大小丫鬟。迎春更是管不了自己的丫头、嬷嬷们。而探春在管家的时候,就大大煞了吴登新家媳妇的威风,此后,还狠狠的打击了王善保家的媳妇。王善保家的媳妇在晴雯被逐屈死一事上有着不可脱卸的责任,平时依仗自己是王夫人的陪房媳妇而飞扬跋扈。第七十四回,王善保家的和王熙凤抄检大观园,抄检到秋爽斋的时候,探春“秉烛开门而待”,大谈家败始于自杀自灭,连王熙凤都要陪着笑脸道歉,王善保家的却不识相的连探春的身都要搜上一回,招来了探春的巴掌。这一事件,探春的不可侵犯表现的极为充分,她词锋凌厉、气势上完全凌驾于王熙凤,狠狠的教训了王善保家的媳妇,灭了这类下人的气焰,为改变贾府存在的悍仆欺主的现象尽了力。

三、封建伦理观念对探春的影响

贾府有四个贾姓的**,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元、迎、探、惜四个字通常被说为有“原应叹息”的意思,不论这是不是后人们牵强附会,大观园中姊妹们都难逃凄凉的悲剧命运,这是《红楼梦》所欲表现的要点,我们的三**探春既然身在红楼,她的命运也是一样难逃其悲剧性。

探春的出生是她悲剧之一。探春是赵姨娘所生,在封建大家庭中,庶出,偏生,是件很不光彩的事。这对于探春这个具有政治风度、有番人生抱负的**,是个不能为自己所原谅的弱点和暗疾。这个无法弥补的缺憾使得探春对人对事特别的谨慎,惟恐被别人做了议论的对象。探春和自己的母亲赵姨娘性格不和,时常闹矛盾。赵姨娘对自己这个女儿没有任何的好感,而探春对自己的母亲的所作所为也是非常怨恨。

在探春,几乎是没有把自己的生身母亲放在眼里,她自己这样说到:“……她(赵姨娘)那想头自然是有的,不过是阴微鄙贱的见识。她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贾政),太太(王夫人)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这样说来,探春是不当赵姨娘为亲娘的。第六十回,探春对李纨尤氏说:“……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伏。这是什么意思,也值的吵一吵,并不成体统”。这句话足以见得,在别人面前,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依然是这样,不留任何情面,没有任何母女的感情。探春对自己的舅舅赵国基、亲弟弟贾环也是一样的冷漠,当赵姨娘质问探春赵国基去世时礼钱问题时,探春一面哭一面说:“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探春根本不以赵国基为亲,不难想,这也是由于赵姨娘的关系。第二十七回赵姨娘为探春给宝玉作鞋,而从不理会贾环一事和探春争执、第五十五回探春按规矩只给舅舅赵国基二十两的礼钱,引起赵姨娘大闹、第六十回探春出面调停赵姨娘因贾环要蔷薇硝惹出的打闹。一件件事都可以看出赵姨娘、贾环母子在贾府讨人嫌的地位和探春对母亲、亲弟兄感情的冷淡。

探春这样做,完全出于个人的考虑,出于封建伦理的观念。她极力想摆脱自己庶出的地位,即使是无法改变,也想通过行动来与自己的母亲划清界限,不至于让其他人看扁。她这样做博得了贾府大多数人的认同,讨了王夫人的欢心,连王熙凤都叹息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相信探春自己也会在暗中这样叹息自己的命运不济,不是太太的女儿。

四、关于贾探春结局的看法

关于探春的结局,在长久的争论后,基本上有了统一定论,那就是嫁到了海外成了王妃。这虽然和一般我们看到的书中的结局不同,但是续书和曹雪芹的原意不符之处不止一二,就不多讨论了,我只将前八十回里暗示探春结局的地方一一指出。

首先看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判词,众所周知,这里对各个**、姑娘的评说暗含了她们的未来。这里对探春的判词写到“……后面又画着俩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支大船,船中有一个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中第五首《分骨肉》云:“一帆云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山遥水远,凄凄惨惨,生死离别一般,这分明是一去不返的意思。如果像高鹗续书那样,只不过是嫁到海疆,众长辈商议嫁女的时候,不过是觉得嫁的远了些,但尚可以回家,未尝不可以接受,书的结尾处探春竟然真的回家探亲了,既然如此,何谈生死悲痛?远嫁的悲伤也许会有,但想到将来也是可以回娘家就大可不必如此,曲子的名字也不必起作为《分骨肉》了。

在七十回,众姐妹抓阄填柳絮词,探春写出半首《南柯子》再次印证了探春的远嫁。

再看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回里大观园的姐妹在怡红院为宝玉过生日开夜宴。行酒令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抽签,抽的签上都有考语,暗寓着每个人的身世命运,这是很明显的。例如宝钗抽到的签上有一支牡丹,题曰“艳冠群芳”;黛玉抽到的签上有一只芙蓉,题曰“风露清愁”,诗云“莫怨东风当自嗟”。而探春抽到的是一只杏花,题曰“瑶池仙品”,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探春抽到签时,众姐妹都笑道:“家里已经有个王妃,难道你也是个王妃不成?”,原来,探春抽的签中“瑶池仙品”、“日边”都意味着她将成为帝王之妻,可见探春是王妃无疑了。这和注中解释“得贵婿”是一致的,贾府已是公侯之家,只有嫁入比公侯更高的门中,才可以称的上是“得贵婿”,而续书中探春只是嫁给了“镇海总制”的儿子,怎么都不能说的上是“得贵婿”。

在暗示探春结局的几处,都用风筝来象征探春,例如第五回的判词中有“后面有画着两人放风筝……”第二十二回制灯谜时,探春做的灯谜的谜底又是风筝,云:“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挥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和刚才姐妹们抽的签一样,这里个人做的灯谜也暗含着各个人的未来,探春做的灯谜,和她的“清明时远嫁”是相符的,谜底风筝不过意味着探春的将来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无依无靠。至于象征探春的风筝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第七十回中关于众人放风筝的一段向我们摆明了一切。七十回中各人放风筝的先后次序、风筝的样式、放风筝的方式都暗寓着各人的身世归宿。像宝玉放不起来的美人风筝,黛玉将风筝一放了之,而探春放的却是一只软翅子大凤凰风筝。凤凰历来都被比做是王者之妃的,这里也绝不会是闲笔。探春放风筝过程的寓意更加的明显,两只凤凰风筝在空中绞在了一起,又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的风筝在半天如钟鸣的逼近也和两个凤凰绞在拉一起,且一齐飘飘遥遥的去了。探春如果不是远嫁海外,就不会是断线的风筝,而特写凤凰风筝,正暗示探春作王妃。

探春应该是海外的王妃,且只能做海外的王妃。印证元春的判词“三春争(怎)及初春景”,探春不可能超过元春,所以不可能成为本国的王妃,因此也只能远嫁到外邦做王妃了。虽然是王妃,可她是远离故国在海外小国做了王妃。按传统的观念,这正是莫大的悲剧,探春纵有天高的本事,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探春,也只是整个悲剧中的一曲罢了。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58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