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01 知乎上有人问,你过的最苦的那段日子是什么时候? 有人答,小时候完不成作业,离家出走半个月,到处蹭吃蹭喝。 有人答,最苦是相思。 有人答,20岁时,父母切断了财务支持。大三和大四的学费都是我一个人挣出来的,最穷的时候,早上和晚上不吃饭,
01
知乎上有人问,你过的最苦的那段日子是什么时候?
有人答,小时候完不成作业,离家出走半个月,到处蹭吃蹭喝。
有人答,最苦是相思。
有人答,20岁时,父母切断了财务支持。大三和大四的学费都是我一个人挣出来的,最穷的时候,早上和晚上不吃饭,因为工作的地方只包中午饭。
还有人说,属羊的人最苦……
这些回答让我想起辛弃疾的一首词的上半阙: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很多八零后、九零后会很无奈的说,我不敢死,因为我身后空无一人。
很多说这话的人,父母身体健康,有积蓄,有医疗保险,在生活上不但不会拖累他们,还会帮衬他们。
他们这样说,只是一种没有经历过人生大苦大悲的无病呻吟,自以为是的自怜自爱。
退休后,你想做什么?
环游世界啊,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啊,跳广场舞啊,参加老年活动团啊,去画画啊,写字啊……是啊,辛苦了一辈子,我们退休后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了。
这时候,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品味了酸甜苦辣。
那时,有谁还会觉得小时候逃学,中学失恋,大学做兼职是苦难。
年少时光,如清风拂面,多的是淡淡的美好。我们会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而哑然失笑,觉得那时候的人生真是无忧无虑。
俗话说: 年轻时吃苦不算苦,老年时吃苦才算苦。 就如辛弃疾那首词的下半阙: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02
有一位八十一岁的老奶奶,晚年就很苦。
老奶奶名叫蒋贵英,她的名字里虽有一个“贵”字,但她的命一点也不贵。
她的丈夫,因为肺病,多年不能体力劳动。她的女儿,六岁时,因为脑膜炎,傻了,瘫了。
这样的生活都已经够苦,以为生活已经到了谷底,可是命运翻云覆雨,轻易就可以把人推入更深的谷底。
62岁时,女婿得了癌症,把刚出生的不足三斤的外孙交给了她。
那时候,她已经干不动力气活了,只能去成都找活路。
找了一家饭店,帮忙洗碗,只干了一个月就被辞掉了。老板嫌弃她年纪,怕她有个闪失,店里要负责任。
她的丈夫因为身体不好,帮人扫过地,刷过皮鞋,但都干不久。
一家四张嘴,两个病人,一个幼儿,总要生活下去。无路可走,只能拾荒。她的拾荒,没有三毛的浪漫,因为她身上背负着沉重的现实。
一开始偷偷摸摸,怕遇见熟人,毕竟,捡垃圾太“掩人”(方言,丢人)。
“在老家,只有叫花子才去捡垃圾,但一家人要吃饭的嘛。” 说起往事,蒋贵英老奶奶还是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蒋贵英每天上街捡垃圾,前胸抱着娃娃,后背扛着一袋垃圾,就这样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废品的价格并不高:塑料瓶8毛钱一斤(16个),纸壳4毛一斤,易拉罐最贵,3元一斤。
“那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一天要捡3 斤米钱回来,才够一家人吃。”
每天的伙食一成不变,两顿稀饭,一碗泡菜,“我现在一闻到酸菜味,都要打个颤。”
外孙小的时候,买不起奶粉,就喂外孙米糊。
现在,他们的住处门口就是菜场,但她从来不会早上去买菜,因为早上买菜贵。
早上三块五毛的卷心菜,傍晚时只要一块,店家还送了三棵芹菜。
每星期割一斤便宜的肉,吃点油味。
记者翻看了家里的粮食,只有一棵卷心菜,三棵芹菜,一把挂面,一点米。
是的,他们不吃油的。那点挂面和米还是好心人送的。
03
亲戚送的半袋生花生,她舍不得吃,专门留给客人吃。
记者吃了一个,花生放的时间太久,已经变软,霉烂了。老奶奶没吃自己不知道,还满怀期待的等待着记者的好评。
她似乎觉得这样待客太寒酸,继续翻箱倒柜,只找到半瓶白酒,说,我给你倒一点。
记者只能以肝脏不好婉拒。
家里的午餐,只是一人一碗半干的稀饭。蒋贵英招呼记者一起吃饭,记者看她们生活苦寒,实在吃不下。
来回劝了几次,老奶奶声音发颤,眼含泪水,把手伸到记者面前,翻转给记者看:“ 你看嘛,我仔仔细细把手洗了的,碗也洗过了,干净的,不脏。 ”
老奶奶以为记者嫌弃她脏,可怜一位八十岁的老人单薄的自尊。
因为她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历:以前拾荒的路线比较远,她要坐车,被车上的乘客嫌弃。
租的住房很简陋,门口的下水道气味刺鼻,辣眼睛。
有一次,好心人弹簧带着几个年轻人来看他们。正好厕所堵了,粪便漫出来,年轻人捂着鼻子跑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老奶奶的话说的这样悲情,记者只能留下吃饭。
老奶奶看记者愿意一起吃饭,高兴地快步走出巷子,在对面的小馆子里要了一碗毛血旺。又要了一些熟菜,抢着付了钱。
老板打了两碗米饭给她们,老奶奶很高兴,回来的路上一直说:“ 这个米饭是不要钱的。 ”
记者吃了一碗米饭,那一碗老奶奶留给了她的外孙。
蒋贵英把半份毛血旺,拌在稀饭了,喂给女儿。
如果不是招待记者,她们过年可能都吃不了这么好的东西。
03
拾荒能收获多少,取决于路段,时间和季节。
闹市区,夏季,早上六点以前,收获都会多一些。
夏季喝饮料的多,六点以前,环卫工人还没有清理垃圾桶,垃圾桶里还会有隔夜的瓶子。
老奶奶拾荒生涯里最温暖的一段日子,是在春熙路度过的。
老奶奶年纪大了,记性越来越差了,但对帮助过她的人,她都记得。
从她家坐6路车到红星路二段,下车后,走不远就到春熙路。
那里是闹市,“生意”好,而且是步行街,车子开不进来,外孙跟着她也安全。
六路车的一位王师傅了解她家的情况,坐车不要她的钱,其他师傅在他的带动下也不收她的钱,这样她每天就能节省4元钱,对她来说是半天的收入。
老奶奶说:“ 我还是要名誉的人,我要给钱,不能白坐。 ”
“ 师傅说,他们是帮国家在开车,国家不要你的钱。 ”
有些乘客嫌弃她脏,不想让她上车,“ 车是用来拉人的,不是用来拉垃圾的。 ”
王师傅“河东狮吼”了一次,把老奶奶家的情况告诉了乘客。乘客从此再无怨言,还帮她提袋子,让座位。
王师傅还经常带着同事到她家帮忙。
“ 一来就是好几个人,送东西,打扫卫生,不歇一口气。 ”
“ 我喊他们吃饭,他们都说,哪个吃你的饭哦 ! 干完活就走了。 ”
蒋贵英在春熙路的时候,因为距离远,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
春熙路饭店的老板就免费请她吃饭,打的饭菜都特别多,吃不完还让她带回去吃。
“ 去吃过几次,我怕我脏,影响人家生意,就没去了。老板再问,我就说吃过了。 ”
她家附近超市和小区的居民都把瓶子给她留着。她出去拾荒的时候,他们还帮她照看孙子,送吃的给他。
还有热心的城管给她买面吃。
有一年除夕,她还带着外孙拾荒,城管开车把她们祖孙二人送了回来,让她们好好过年。
后来关家堰拆迁了,蒋贵英搬家了,距离春熙路就远了,找不到去春熙路的车了,有时候司机也不让她上车。
现在年纪大了,体力差了,还经常头晕,不敢走太远,她就从春熙路消失了。
春熙路上那些善良的人们,给予她的温暖,她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帮助蒋贵英的还有“ 四川益路同行 ”QQ群的群主—弹簧。这个公益群里有成员三千多人,集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天冷了,弹簧带着十几个志愿者来看蒋贵英,给她送来了棉絮、冬衣、棉鞋、毛巾和粮油。
那些没来的群友们,还在手机上问候蒋贵英。
04
老奶奶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身体越来越差,现在又添了头晕的毛病。
她的女儿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要她伺候。
每天早上,蒋贵英把女儿背到室外的凳子上,喂饭,吃药,然后才出门拾荒。
凳子是蒋贵英捡来的,凳子中间挖了一个洞。她的女儿可以在她外出的时候,直接在洞里解决大小便问题。
她的老公比她大七岁,88岁,肺病很严重。最近睡不着觉,靠墙喘气到天亮,像是拉风箱。根本不能帮她照顾女儿。
她每天拾荒回来,要帮女儿打扫粪便。由于头晕,蹲下去半天才能站起来。
她说:“ 晕起来还是吓人,眼前花花绿绿,房子都在转 。”
前两天,在家里拖地时,晕倒了,在地上躺了不知道多久才醒来。
她丈夫无能为力,只能站在旁边,着急的直哭。
现在蒋贵英老奶奶,只有68斤。背着女儿从床前走到屋外,她扶着床架,一点点的挪,走几步,歇一下。
短短的几步路,她花了快2分钟。
医生说,她头晕是因为过度劳累,又营养不良。
现在拾荒走不了多远,因为头晕,都要歇一下。
冬天天亮的晚,她也不敢太早起来拾荒,因为怕晕过去。天冷,人少,怕出意外。
外孙已经成年,她觉得人生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以后的路只能靠他自己了,她只能帮到他这里了。
但是看看瘫在床上的女儿,她又觉得这种苦难还无止境。
“我已经80 岁了,是完全有资格去死的人了。”
她指着女儿, “她没有神经,不焦不愁,没有烦恼,她是不会死的。”
“她不死,我也死不成。”
生活实在太苦了,她不想熬下去了。于是就拿出两三天的收入—12元钱,算了一命。这笔钱对她来说是大钱,她平时连洗衣粉都不舍得买。
她只问了两个问题: 为啥活着这么累?还要累多久?
算命的说来说去,就一句话, 人各有命 。
蒋贵英兄妹五人,只剩下她一个了,剩下最苦的这一个。
医生说蒋贵英丈夫的身体撑不了多久了。
“ 等他走了,要送回资阳老家,我也是。 ”
“ 山上树子还是有的,砍来割料(打棺材),也可以少花一点钱。 ”
这就是蒋贵英对身后事的安排,活着虽然苦,但是死了,还是要叶落归根,一家团圆的。
06
最让我感动的是,蒋贵英老奶奶的生活虽然生活清苦,艰难,但是她还是收拾的整整齐齐。虽然已经耄耋之年,但是给人的感觉还是干净,清爽。
有人建议她带着女儿去乞讨,蒋贵英老奶奶不同意,无论再难,她都想有尊严的活着。
生活很沉重,但她活出了强者的姿态。
南宁一名七旬老太太由于听从了陌生人的话,花费3000元买了一瓶神药。这一消息让很多网友对老年人诈骗事件担心不已,而该名老太之所以会被骗是因为当其在路口走的时候有几名陌生人主动对其搭讪,但是其中的人直呼该名老太太的家中会遭遇困难。因此在这样的一场套路中,老太太花费了3000元买了三颗消灾神药,而在回到家中之后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尽管追回了钱财,但是这件事情也给予我们一些警示。对于老年人的诈骗问题,我们需要做好个人信息的保护,切莫听从他人诱骗,不要贪图便宜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减少老年人诈骗事件的发生。
在生活中老年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照顾,因此其经常会有一些诈骗分子顶着关心照顾的名义对老人实行诈骗,而老年人也由于内心的孤独和空寂与犯罪分子进行交谈,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犯罪分子对老年人的家庭住址、家庭信息以及各种保密性的信息有所了解,进而进一步的攻破老年人的防线,让其花钱买礼品或者保健品等等,而这样也会让犯罪分子的阴谋得逞。所以子女在平时一定要多和老人沟通交流,有时间就回家陪伴老人,这样也能够避免此种事件的出现。
其次由于老年人喜欢贪图便宜,经常性的会受不住赠送挂面、鸡蛋等礼品的诱惑,但是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老年人上当受骗,尤其是一些具有高收益高、利息的诱骗投资以及非法集资的渠道和方式,一定要提高警戒,很多犯罪分子就是利用老年人这种花小钱来挣大钱的想法,对其进行诱骗。另外一些特效药、神药等等宣传也不要轻易相信,否则很容易掉进药托的骗局当中,培训讲座也不要轻易去听讲,甚至对于一些免费茶话会、免费旅游等活动也不要参加。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的避免老年人掉进骗子的套路之中,进而减少了上当受骗事件的出现。
最后由于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很多老年人也使用上了网络,但是在沟通聊天玩视频的时候,老年人由于不认识字,很容易误点不明链接或者安装包,这样的操作很容易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在玩手机的时候看到的一些不明确的链接、短信不要轻易点开,当对其有困惑的想法是可以和身边的人进行讨教,在明确是安全的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关爱老人活动总结500字(精选7篇)
一个热烈的活动已经结束,我们通常会学习到一些做人的学问,该好好写一份总结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活动总结,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爱老人活动总结500字(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爱老人活动总结1
20xx年春节即将临近,为充分体现对辖区内老年村民的关怀和尊重,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祥和、平安的节日,xx集资办通过召开代表大会,从实际出发,决定对全村60岁以上村民开展春节慰问老年人活动,把温暖实实在在送至各家各户。
通过前期对慰问工作进行精心、周密的安排、部署,统计出年满60周岁的老年村民名单,制定相应方案,对60到70年龄段的村民发放慰问金400元,对70周岁以上发放600元慰问金,要求老人亲自领取,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会将慰问金送上门,确保节前顺利发放到每个人的手上。
1月9日上午,xx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村民纷纷前来集资办领取自己的春节慰问费。集资办妇女主任xx认真核对每个人的情况,悉心关怀他们的身体状况,了解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倾听老人们的心声,把关怀送到老人的心窝里,老人们纷纷表示感谢党和组织的关心。
“百善孝为先”、“孝老敬老为上”。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为老年村民送上节日慰问,既是关爱老人生活,也是进一步落实“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践行群众路线,切实服务民生,为民办实事,着力营造和谐南塘良好氛围,真正“惠民生,暖民心,促和谐”。
关爱老人活动总结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趋势日益明显,关爱空巢老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出现在空巢老人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关爱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对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0xx年7月7日下午,为了体现社区对空巢老人的关怀,五通社区妇联、五通社区团支部组织辖区内的共青团员志愿者在春节上门看望了空巢老人龙叔叔。共青团员们为老人送上了鲜花与节日祝福,还购买了多种水果送给龙叔叔,陪老人聊天,捧着孩子们送来的祝福,老人喜笑颜开。随后大家争着帮忙做家务,龙叔叔看到天气这么冷非常舍不得让志愿者打扫卫生,可是志愿者们依然坚持要把龙叔叔家打扫干净,让老人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孩子们的爱心让老人感觉很温暖,使老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整个下午,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子女分居的空巢老人逐年增多,空巢老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感情上得到慰藉,弘扬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文明风尚,为政府分忧解难,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社区会尽一切努力将关爱老人活动发扬光大让老人们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安享幸福晚年。
关爱老人活动总结3今天,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情暖中秋·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感受非常深刻。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内涵。看着那些曾经为人父、为人母,曾经为自己的孩子撑起一片天的老人们,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曾经,他们是强壮的父亲,孩子们心中的榜样;曾经,他们是温柔漂亮的母亲,是孩子们心中避风的港湾。而如今,他们满头白发,身体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甚至有一些老人连端水杯、握筷子这样的小事都不得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此情此景,我最想说,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可爱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取孩子的成长,他们将心力毫无保留地倾注给自己的家。而现在,当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却日渐衰老。
《孝经》中讲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铭记:敬老光荣,忤逆可耻。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我们更应该学会感恩,学会体贴老人,尊重老人。我们的父母终有一天也会老去,面对父母渐白的头发,我们更应该去努力,成为一个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让父母为之骄傲。曾经他们手牵手教我们走路,而后在他们老去的时候,我们应与他们手牵手,像他们曾经对我们那样去呵护、照顾他们。
关爱老人活动总结4为弘扬爱老、敬老、助老传统美德,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校把重阳敬老活动引向深入。
1、开展以“关爱老人,全民行动”为主题的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感恩教育活动。10月XX号下午,学校少先队员代表及部分教师代表,手捧自己制作的卡片,带上打扫工具,来到XX敬老院。他们通过志愿服务,温馨祝福,给老人唱唱歌、擦洗桌子等等实际行动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2、各班召开一次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典型的尊老敬老教育。
3、发动学生为老人做一件好事。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为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并把这个习惯养成,让全社会的老人都生活在满怀温情的港湾里。
4、要求全体学生在重阳节前后为家中的老人送上一份有意义的礼物。礼轻情意重,鼓励学生通过给家里的爷爷奶奶捶捶背、洗洗脚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孝敬之心。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浓浓的尊老孝亲的文化氛围,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美德,使学生们深刻领悟孝敬长辈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关爱老人活动总结5为了让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树立和培养“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这种意识,教育年轻一代养成“关爱老人、尊敬老人、扶助老人”的习惯,弘扬和传承“敬老、养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发扬数软学院志愿服务的精神,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携手永兴社区及社区少年志愿者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7月5日开会根据活动策划进行详细分工,我们分成两组,每组六人加上四名社区少年志愿者和合作单位工作人员(洪盛浴足坊),提前联系好社区少年志愿者,并由社区负责人提前与老人取得联系确保活动的如期开展。
7月6日上午10:00在社区负责人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分别去到了空巢老人李享福、冯学书老人的家中。在老人家中我们分工为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替老人洗脚、按摩等。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困难,我们会及时向社区传达得以解决。我们还向老人耐心讲解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以及张贴生活便捷通讯表,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及时有人上门帮扶。
总的说来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出发时部分成员因为其他任务而未能及时赶到,耽误了一点时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汲取教训,合理安排好时间,考虑突发状况的发生,更加注重细节,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最后在总结会上,我院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经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受益良多并对真正能帮助到老人而感到高兴,不仅了解了空巢老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明确了我们还应该做什么,我们要长期与老人们保持联系,关心帮助他们,我们要将社会实践进行到底!
关爱老人活动总结6这是一个骄阳似火、热情洋溢的季节,20xx年7月8日,我们襄垣仁爱志愿者协会一行五十多人来到了这个熟悉而又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的大家庭——襄垣县下良敬老院,来探望和慰问这里的孤寡老人,同时也带去我们最真挚的祝福,我们志愿者给他们带去了西瓜、挂面、牛奶、抽纸等慰问品。
一到目的地我们就看到了老早就在大门口迎接我们的老人们,他们是那样的可爱和善良,在他们慈祥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开心而久违的笑容,和老人们合影后,志愿者开始给大家切西瓜,整个上午欢笑声不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同时,我们又到每个老人的房间去和他们谈心、聊天、揉肩、捶背、剪指甲,问问他们夏天热不热,身体好不好,业余生活过得怎么样等等,我们甚至还和他们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他们经过的那些风风雨雨,我们每个人的感触都是那样的深,在和老人互动的时候,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小节目和一些很幽默的笑话去逗老人们开心,他们开心了,我们也就满足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志愿者陈民鑫、李晓明、聂丽英、桑艳丽等人为一个瘫痪的老人洗澡、换衣服、为他吃西瓜,燕姐还专门买来了新鞋、新袜为老人穿上,买来碘伏棉签为老人擦拭伤口。老人虽然不会说话,但我们看到了他眼泪,相信他的眼泪里一定充满了高兴、欣慰、感动有几个人在和老人告别的时候,老人对我们说:“孩子们,谢谢你们,你们一定要再来啊”,顿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是啊!你们放心吧,我们还会再来的。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关心老人,关爱老人,让我们身边的老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老年人的幸福。最后,我们忠心的祝福你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关爱老人活动总结7今天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来到敬老院开展“情暖中秋·关爱老人”志愿活动。通过活动,我体会到很多原来并不理解的道理,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
根据敬老院的王院长介绍,住在这里的老人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生活能够完全自理,其余的基本都患有老年病,看到他们躺在床上向我们投来的慈祥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我们首先为老人们打扫了房间,然后坐在他们的床边,拉着手和他们聊天,排解他们内心的寂寞。
院里的老人大多都耳背,我们凑到老人的耳边,尽量把声音放大,使他们能清楚地听到我们的话。原本以为来这里居住的老人都是没有子女的,但是一个老奶奶告诉我,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我问老奶奶为什么还要来敬老院,老奶奶的回答让我心中猛地一震:“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很忙,我就别给他们添麻烦了。”一句话让我的鼻子发酸,眼泪差点流出来。我们是否该认真地反思,我们的父母无怨无悔地将我们养大成人,成家立业。看到孩子们结婚生子、事业有成,他们才能放下那颗已经操碎的心。晚年本应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是为了不拖累孩子们,他们选择了养老院,与陌生人居住在一起,这就是父爱母爱的无私,这就是光辉的人性。
我对老奶奶说,只要别总是想着给孩子添麻烦,您开开心心的,健康长寿就是孩子们的幸福。老人高兴地点点头说:“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我一定要多活几天。”
老人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他们在困难的年代用脊梁撑起了我们的国家,如今他们老了,应该受到原本属于他们的尊重和照料。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积极行动起来,关爱我们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老人,给与他们体面的晚年生活。
;1、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的预兆
得境遇安全,能逃灾厄,成功运佳,顺利成功发展,配置良好,但只怕人、地两格,若有凶数者:家庭变成诸多不幸,因之导致失败之虑,若无凶数,则可免忧也。 大吉昌
吉凶指数:88(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的宜忌「宜」宜出行,宜拥抱,宜晒太阳。
「忌」忌联络旧友,忌读诗饮酒,忌吃火锅。
3、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是什么意思恋爱中的人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说明固执已见、刚强、意气用事难和诣。
上学的人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意味着成绩差,难录取。
出行的人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建议遇水或山崩延后再出行。
梦见做面条,吉兆,是身体健康的预兆。
本命年的人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意味着多反省警惕、过刚会得罪人,慎防受害。
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黑色,财位在东南方向,桃花位在西北方向,幸运数字是6,开运食物是山药。
梦见面条,预示梦者身体健康,能够长寿,事业上也不错。
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考验你的耐心,凡事别急躁!这两天不是个适合恋爱的日子,想安排浪漫的约会就选改天吧!不宜投机或下赌注,这两天的好运不会在你身上!繁杂混乱,需冷静_清头绪才能进行工作/学业。
梦见面条,或是自己在做面条、煮面条、吃面条,都表示健康长寿,事业进步,会有好运气。
怀孕的人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预示生男,夏占生女,少出远门。
做生意的人梦见和老爸给已故的奶奶做面条,代表有利妇女经营,不利男士的行业。亏损。
梦见做面条,吉兆,是身体健康的预兆。
梦见面条,或是自己在做面条、煮面条、吃面条,都表示健康长寿,事业进步,会有好运气。
梦见奶奶做面条,利益合作更为可靠的一天。这两天与其要用情来打动对方,还不如和他聊聊合作提成更容易获得成功。碧绿和宽阔的地方能让你得到身心修整的畅快感,高尔夫球场是不错的休闲地方哦!和情人存在的分歧,在这两天进一步明显,会有看对方不顺眼的厌恶。冲动之下,往往会说出分手的话来哦!
梦见面条,或是自己在做面条、煮面条、吃面条,都表示健康长寿,事业进步,会有好运气。
梦见做面条,这是吉梦,预示梦者好运即将来临,如果是单身者,可能会出现你的另一半,已婚者婚姻会更加美满。
出行的人梦见给给别人做面条,建议照计划进行,可得平安。
本命年的人梦见给给别人做面条,意味着朋友之事少管,有损伤之灾,东方少去。
梦见做面条,吉兆,是身体健康的预兆。
梦见烧纸钱,预示着生活大吉大利。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