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泰山老奶奶,有着怎样的神话传说呢?

老人 0 103

有关于泰山老奶奶,有着怎样的神话传说呢?,第1张

有关于泰山奶奶,有着怎样的神话传说呢?
导读:泰山奶奶是中国内陆的山神信仰,尊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简称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在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道场是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碧霞元君的影响力历经上千年,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泰山奶奶是中国内陆的山神信仰,尊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简称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在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道场是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碧霞元君的影响力历经上千年,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道书《续道藏》载其全名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永镇泰山,助国裕民,济厄救险,赏功罚罪 ”。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建祠奉祀。到了明代,这段文字被铸造在碧霞祠的御制铜钟上,从此香火兴盛。明代王锡爵撰写的碧霞宫碑文记曰:“自碧霞宫兴,而世人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及数千里。”

王昭《行脚山东记》记载,泰山周围的老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在沾化历代民间则只知泰山奶奶,不知碧霞元君。这是因为,世传泰山奶奶是泰山大帝的妻子,娘家是沾化久山。久山是沾化重镇,临河近海,建有驿站、巡检司、永利盐场,以繁华闻名遐迩。沾化民间关于泰山奶奶的故事甚多,自撷取二则以飨读者。

传说有一花姓夫妇,年过五旬喜得一女,取名花仙,视若掌珠。其实花仙不但长相丑陋而且头秃,被人们称为丑姑。有一年,花老夫妇因瘟疫相继去世,花仙便成了孤儿。她虽然没有亲门近支,但是善良的乡亲轮流抚养她,东家做条裤,西家缝件袄,吃着百家门的饭,日日长大。乡亲们指望花仙长大成人找个好婆家,也好对得起花老夫妇的在天之灵。

花仙家院子里有一棵老冬枣树,结的枣圆如铃、甜如蜜、脆如梨,非常好吃。花仙父母在世时,勤于管理,每年都结好多枣,除供乡亲们尝鲜外,还有不少外地人慕名前来求尝。父亲去世前,拉着不太懂事的花仙说:“这棵枣树,千万别糟践了,听您爷爷说,这种树非常难得,来之不易。”父母去世后,花仙不会管理,已经多年不结枣了。

可是,没想到有一年老枣树特别旺,葱茏的绿叶间竟然结出好几颗枣。枣子熟了,又红又大,玲珑剔透,花仙摘下来自己舍不得吃,敬奉养育她的婶子大娘。婶子大娘们被她的感恩之心所打动,谁都不肯吃,非要花仙自己吃不可。花仙无奈,只得依从她们。谁也没想到,花仙吃了那枣子后,竟然出现了奇迹。不几天功夫,花仙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粗矮的身形变得苗条修长,满头秃疮结痂囫囵脱下,长出满头秀发,眉清目秀,俨然变成一个楚楚动人美若天仙的窈窕淑女,而囫囵脱下的秃疮结痂则变成大银碗。从此,她便用银碗讨饭。从此沾化就有了“拿着银碗讨饭吃”的俗语。

有一天,全村人都做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梦。梦见一个骑着猎豹的裸女,从村北的马虎岭上来到花仙家,好多人都来围观。裸女自称是山神,对大家说,花仙是泰山大帝的娘娘,我是奉命带她去泰山同大帝完婚的。说罢就给花仙梳洗打扮,转眼间把花仙打扮的如同天仙下凡。山神将花仙扶上猎豹,猎豹腾空而起,踏上五彩祥云朝泰山方向飞奔而去。第二天,村里人们边纷纷议论着梦境之事,便去花仙家看个究竟,只见屋内空空,不见花仙姑娘的踪影。

后来,和花仙要好的几个久山姑娘很想念她,于是长途跋涉来到泰山,想见花仙一面。她们边寻找边打问,当她们向一位胡须飘然的老人问询时,老人默默沉思片刻,只遥指了一下泰山之巅金光闪闪的碧霞祠,不答一言飘然而去。当姑娘们精疲力尽地爬到山顶进入碧霞祠时,但见碧霞元君神像神似花仙姑娘。姑娘们意识到花仙真的成了神仙,便欲跪拜,但怎么也跪不下,只觉得眼前一阵昏黑,等她们清醒过来,睁眼一看,已经安然无恙地回到久山。

关于花仙成仙得道的故事,还有一则。传说花仙是一个很丑陋的姑娘,头上长满了秃疮,人们都叫她秃姑。她天生男孩子性格,顽皮异常,到处惹事生非。有一天花仙偷了邻居周婶家的瓠子,用刀把瓠子一切两半,将一半挖出瓠瓤,然后把瓠子皮扣在秃头上,又抓住商大娘家的大花公鸡抱在怀中,骑在花爷爷家的垣墙上玩耍。这时从南面天空中飘来一片祥云,但见云中有铁拐李、汉中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八位仙人。

道行最深的铁拐李一眼瞅见花仙,觉得很是惊奇,认为这位小姑娘具有仙风道骨。于是就对七位仙家说:诸位,今天我们仙班要添丁增员了,下边这位小女子骑着龙,抱着凤,玉冠霞帔,非同一般啊!说话间,垣墙变为龙,公鸡变成凤凰,瓠子皮变成玉冠,秃姑娘瞬间变成身材窈窕、满头秀发的靓丽仙女,腾空而起,踏上祥云跟随八仙而去。花仙位列仙班,云游四方,后分封到泰山,被尊为碧霞圣母,沾化人则尊称泰山奶奶,而久山人则尊称泰山老姑。从此人们经常见到一位美丽仙女给人们消灾治病、惩治邪恶,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

明清民国时期,沾化有许多泰山奶奶庙,普通人家尤其久山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供着泰山奶奶神像。在子弟科考、外出买卖,甚至走亲访友、赶集上店前,必给泰山奶奶上一柱香;渔民出海,要向泰山奶奶祈福求平安。每到农渔休闲时节,人们成群接队到泰山进香奉贡,祭拜泰山奶奶。据说,泰山脚下的客栈总是把沾化久山的客人待为上宾,吃“二笼包子”住上房,每开宴之前首先吆喝一声“沾化久山的客到了吗?”,哪怕没有久山的客人,只要有人答应“到了”,方可开宴。

泰山奶奶的故事,老一辈讲,少一辈讲,口口相传,几百年来深深扎根于民间,不但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而且丰富了沾化的文化内涵,2007年10月列入滨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泰山奶奶在堂口管理的事情包括:

1 庇佑众生,主管幸福、财富、健康、子嗣等方面的神仙。

2 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指挥泰山的神兵神将,维护人间的和平与稳定,保护人间生活的幸福。

3 能为众生造福,如“贫者愿富,疾者愿安”,为人们带来富足的生活。

4 满足疾者愿安的想法,身有疾病不得痊愈的人可以祭拜泰山奶奶,祈求健康。

5 被称为“送子娘娘”,人们认为泰山奶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所以是百姓心目中的慈母和圣母形象。

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在道教中地位崇高,被尊称为“天仙圣母”,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极大。

  1、买香:

  香最好在泰山买,而且是在登上南天门之后,过了天街,进入碧霞祠再买,因为在下面买的香太小太短,烧香那个火炉很大,里面的火很旺,一靠近就会烤焦毛发,短的香根本就够不着,碧霞祠的香大概有两米长左右,就算你在山下能买着这么长的香,运上碧霞祠也够你受的——担心损坏了,而且为了保护香,会破坏你的登山兴致。碧霞祠卖的香价位不离谱。

  2、拜泰山奶奶

  那里拜泰山奶奶的人很多,你可以依葫芦画瓢,还可以询问卖香的人,许愿的时候,只需在心里默默许愿就可以了,记住,心诚则灵。

  3、泰山奶奶不属于佛教

  据导游说,泰山汇聚了儒、道、佛三教,佛教在山下,道教在山上,好像导游说泰山奶奶属于道教;你求学业,恰好可以顺便到碧霞祠附近的文庙拜拜孔圣人,文庙所在地是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处,据说孔子在那里看到了苏州的北城门。

  4、还愿

  拜泰山奶奶许愿是必须要还愿的,还愿期限为三年内,登泰山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也坚持登上了南天门,并且进入碧霞祠烧香还愿,因为如果过期不还愿,泰山奶奶会收回帮你实现的愿望。

  5、什么人不能登泰山

  泰山不是谁都能登的,泰山奶奶闻名于世的能力就是送子,有些多年不孕者登泰山拜泰山奶奶求子,庄户人家俗称上泰山栓孩子,得子后,必须上山还愿,那么,生下来的孩子,今生今世不能登泰山,因为万一泰山奶奶认出来,就会把这个孩子收回,据说很灵验,送子很灵验,收子也很灵验。

  6、烧香的尺度

  由于商业开发,山上山下山腰到处都是烧香处,而且有些地方外来的香不让烧,这些我认为都是鹊巢鸠占,这些地方不烧香也罢,如果你把泰山上所有能烧香的地方都烧香,估计你烧下来得近千元,这样其实也没多大意义,建议你只烧碧霞祠泰山奶奶那里就可以了,文庙当时我没进去,不知道里面烧不烧香,泰山极顶玉皇顶也可以烧香,毕竟那是极顶。

  7、小小的建议

  一定品尝一下泰山上的煎饼卷大葱,我虽然从小吃煎饼卷大葱长大的,但是还从来没吃过味道如此之好的煎饼卷大葱,建议你在登山不久就吃,否则登山饿了的时候再吃,价格就高了,从下到上的价格依次为每个2元、3元、4元、5元,越往上越贵。买纪念品也是这样。

  8、注意事项

  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整个景区禁烟。

  五岳当中,泰山的海拔虽然不高,但是相对高度——山顶与山下的相对高度最高,整个登山路径除了“快活三里”以外,几乎都是台阶,所以注意平均分配体力,不要虎头蛇尾,要知道南天门下的三个“十八盘”才是真正的考验,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

  以上为俺登泰山的时候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悟,欢迎纠错与补充。

家里可以供奉泰山奶奶,但需要注意的是,供奉泰山奶奶并不等同于封建迷信。在供奉泰山奶奶时,应该遵守相关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原本是山顶玉女池中的一尊玉女石像,宋真宗封禅泰山后,被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书《续道藏》“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永镇泰山,助国裕民,济厄救险,赏功罚罪 ”。到了明代,这段文字被铸造在了碧霞祠的御制铜钟上,从此,碧霞元君便凌驾于泰山神之上了。明代王锡爵撰写的“碧霞宫碑”文记曰:“自碧霞宫兴,而世人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即数千里。每岁拜香岳顶者数十万众,施舍金钱币亦数十万,而碧霞香火视他岳盛矣。”王昭《行脚山东记》记载了泰山周围的老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人们称碧霞元君为泰山老母、泰山老奶奶,可见崇拜之至。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作为女神的碧霞元君为何被推崇到如此崇高的地位呢?学者认为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古代的泰山神原来有两位。一位是青帝,即上古时代人们所崇拜的太昊氏。青帝主万物发生,是一位生命之神。另一位是泰山府君,是泰山地主、天地之孙,主招人魂魄,统治阴曹地府。青帝是山神,泰山府君是地主。两尊神各有所司,但都在一个地方食香火,容易混淆。后来合而为一统称为东岳大帝。但这个既是生神又是死神,集生杀大权于一尊的大神,虽然体现了最高统治者企图集权一切的愿望,但却为中国老百姓不能接受。于是,善于造神的中国老百姓依据来自生活的经验,将本来是东岳大帝座前的玉女逐渐神话,最终塑造出碧霞元君这一女神。并将本属东岳大帝的神力和职司,如治病救人、主宰生育等,转移到了碧霞元君身上。

  碧霞元君是生活在中国社会最低层的封建时代妇女长期不懈努力塑造出来的中国妇女保护神。在那个时代,一个妇女生不出一个儿子,在家庭里便没有了丝毫地位。但在宋明理学男女授受不亲的文化氛围中,一个妇女怎能向一个男性神仙诉说内心之苦,或祈求他为自己降福送子呢?于是在渐渐之中,东岳大帝主管生育的权利便分化给了一位女神。而在封建农业宗法社会,有无子嗣承续家族血脉是天字号的的事情。而能在这一点上进行承诺和担保的神灵,也理所当然会成为天字号的神灵。这便是碧霞元君由主宰生命之神,逐渐演化成为万能之神,并代替东岳大帝高居于泰山极顶的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老百姓只知有老奶奶山,不知有泰山。信仰的变化表明封建统治者本欲独霸的神山——泰山重新回归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表明无论是物质世界的战争,还是精神领域的争锋,统治者最终只能甘拜下风。泰山几千年的人文历史雄辩地证明:人民的愿望才是天字号的意志,背离民意的统治者主宰一切的企图终将化为一枕黄粱。

什么人都不可以请泰山老母。

传说,碧霞元君是石敢当的女儿。石敢当这个人,住在泰山东南的一个大山——徂徕山下。他一辈子为人正直,很讲义气,家里很穷,靠种地维持生活。他没儿子,只生了三个姑娘。大姑娘、二姑娘早出嫁了,家里还剩了个三姑娘。三姑娘从小很勤劳,心地很善良。两个姐姐出嫁以后,家里生活比较困难,为了帮助父母维持生活,三姑娘整天从徂徕山砍点柴挑到由阳集上卖。三姑娘渐渐长大了,在徂徕山,也比较熟悉了。有一天,她正在山里砍柴,遇上暴风,昏天黑地,雨下得很急。她在山里找不到避雨的地方。雨下的时间很长了,一直下到黑天。三姑娘在山里迷失了路,出不来了。这时,三姑娘很着急,越急越找不到路,正在她为难的时候,发现远处有一个灯火,就朝灯火走去,走近一看,是个山洞。三姑娘虽然害怕,但为了找个藏身之处避雨,就壮了壮胆子,向山洞走去。走进山洞一看,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太太在围着火堆烤火。三姑娘一看是个老太太心里就很高兴,上去给老太太跪下,说:她到山中来砍柴,遇到雨迷了路,要求老太太收留她,住一晚上。老太太很高兴地留下了三姑娘。

据考证,泰山寺兴建于明朝嘉庆年间,当时叫“显济庙”,供奉的是碧霞元君。清朝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徐州知府永龄将其更名为碧霞宫,即俗称的“奶奶庙”。说起“奶奶庙”的来由还有段动人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徐州一带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瘟疫,死了很多人。一些有钱有势的人,骑马坐轿的来到徐州六七百里地的东岳泰山,求东岳大帝为其保佑,而许多贫民百姓则没有盘缠钱只好在家坐以等死。而东岳大帝之女,心地十分善良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当时年仅十五六岁,得知这一情况,非常焦急,欲拯救处于水火中的灾民,决定自己独自前往徐州为更多的百姓消灾除害、解难。但家人考虑她年纪尚小且只身一人,放心不下,没能同意。这可急坏了小碧霞,此时曹舅爷知道后表示愿意护送泰山奶奶前往徐州。经过长途艰辛跋涉及一路上舅舅的悉心照料,二人终于来到了徐州并很快降服了瘟神,也为从四方赶来的百姓治病收灾。人们为了纪念泰山奶奶功德,特意为她建立了殿堂。同样,曹山舅不仅护驾有功,他也为人憨厚,性格耿直,乐善好施,疾恶如仇。人们也不会忘记曹山舅,娘娘殿建成后,人们又建了曹山亭,里面端坐的是曹山舅的塑像,从此常年在山下一条上山的路口守护,严防妖魔上山搞破坏,并向人们讲述“做善得福,做不善遭殃,因果报应的道理,劝化世人回心向善”。

泰山奶奶殿坐落在山顶,规模宏伟,气势不凡。大殿正前是香炉等设施,平日里是烟雾缭绕,香火鼎盛。大殿前端左右两方皆是配殿,大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气派,殿内的正方是三尊与真人大小相当的泰山奶奶的金色坐像,披着红色披风,挽着发髻,面目慈祥,和蔼可亲。泰山奶奶很灵验,人们也赋予了很多的美好传说,泰山奶奶心地很善良、富有同情心,只要你是诚心向她老人家祈祷、许愿,泰山奶奶多会帮你排忧解难,但是许愿后要是应验,不要忘记给泰山奶奶还愿。泰山奶奶喜欢美,还愿时除了要给老人献上五色水果,还要再给奶奶买束鲜花。

按照有庙就有庙会的常理,可以推断泰山庙会的形成应在奶奶庙建成之后。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为泰山庙会,也是庙会的正会,其后两天是偏会。这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几天。四邻八乡的善男信女都云集于此给泰山奶奶敬香磕头,乞求平安。而民间依然流传着“上山不拜曹山亭,泰山奶奶不知情”的说法。所以,来泰山要先拜山脚下的曹山亭。这也是徐州泰山文化的一大亮点。四面八方的敬香者纷纷来到泰山庙,朝拜“泰山奶奶”,以求多子、多福。逢会期间,敬香者不仅涉及所属六县(市)、五区,而且鲁南、豫东、皖北一带的善男信女都来此朝拜。这充分体现了佛教文化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精髓的深入人心,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渴求。

从山脚到山顶,蜿蜒的盘山小路的两边涌满了出售各色商品的小贩,不仅引的孩子们流连忘返,缠着父母要买,就连经历了风雨沧桑的老人们也是流连驻足~~~~~小贩们的吆喝声以及以及整个热闹的场面,构成了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远乡的人更是推车挑担‘携家带眷,争先恐后赶来。沿路两侧,各种零食摊点,紧紧相连,山脚下的松林布满帐篷,南北形成数条小巷,烟酒饭店,刀案相碰,乒乓作响,吆三喝四招徕顾客。

泰山庙会的盛况,民国初年徐州宿儒杨维周老先生,在其《泰山竹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纷纷俱作泰山行, 绿女红男尽出城。

更有何人夸远足,莘莘学子气峥嵘。

云龙山过人丛丛,泰岳危峰指顾中。

满路儿童齐拍手,欢然共说碧霞宫。

翩翩车马侈豪华,仆从追随说大家。

旷野苦无休息处,松林张幕试新茶。

扰扰纷纷闹市多,居然闹市在山坡。

更与空地人从居,男试其能女唱歌。

具体如下:

一、盘古头化泰山

其实关于泰山的信仰,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古代在我们传统文化里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说在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盘古因为过于劳累,身体倒下化作了万物,而他的头腹手脚分别化作了我国的五岳,他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腹则变成了中岳嵩山,左臂变成了南岳衡山,右臂变成了北岳恒山,而双脚则变成了西岳华山,也就是金庸小说里岳不群当掌门的那座山。

可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也是三国时候,徐整写的《三五历记》中才记载的,所以说盘古头化东岳的这个传说应该是在这之后,而泰山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先秦时期已有体现,这个传说可信度并不高。

二、碧霞元君传说

关于泰山的神话传说,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就是关于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故事。

话说当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武王认为封赏建立功勋的开国功臣,可思来想去,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礼物封赏给这些大臣们。

在经过几天的思考之后,他还真的想出了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他就将全国的土地分别封赏给了这些建立功勋的大臣们。

这姜子牙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全国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都封尽,就唯独剩下一座东岳泰山,他想将这座山留给自己,可是没有封赏的人却还有好几个。

泰山这块风水宝地,不仅武王的护驾大臣黄飞虎看上了,而且还搬武王作为威胁,说是武王答应了自己,把这块宝地封赏给自己。

三、泰山石敢当

关于泰山还有许许多多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我们都就不一一赘述了,我们再讲一个泰山比较出名泰山石敢当的故事。

传说原来泰山山脚下住着一个叫石敢当的人,他勇猛异常,在泰山一带很有威望,泰安南边五六十里有个叫大汶口镇的地方。

这里有户人家姓张,他女儿这年十六岁,生的清新自然,靓丽脱俗。可是貌美的东西从来就是被人觊觎的,这张姓人家里果然进了一个妖物,每天太阳下山的时候就从东南方突然刮起一股妖风,这股妖风刮开姑娘门直吹她屋里,天长日久,女孩就面黄肌瘦,虚弱的不得了。

这家人找了许多先生,也治不好她,于是就抬了头毛驴跑到石敢当家里求救。

那石敢当一听立马就怒火中烧,于是交代下人说,备下十二对童男童女,男的一人一鼓,女的一人一锣,再备一盆子香油,把棉花捻成很粗的灯芯,准备一口锅,一把椅子,把东西备齐了,我们一起降妖去。

等这天天黑的时候,石敢当用火把灯芯点着,然后用锅把盆子扣住,偷偷的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不一会儿,东南风就刮来一阵妖风,眼看着风吹倒跟头,石敢当当即用脚一踢,锅翻了,灯光亮起来刺伤了妖怪的眼,同时十二对对童男童女一起将锣鼓打得通天大响震伤了妖怪的耳朵。

妖怪无奈只好往南方逃了,逃往了福建一带,后来福建又有农户家里姑娘得了这个病,于是石敢当又被请去治妖,可是这方法总是治标不治本,他往哪里走,妖怪就往反方向逃,治来治去,妖怪还是到处祸害姑娘。

这天石敢当走到泰山底下看到泰山上那么多石头,又想要到降妖的难题,妖怪一会儿跑这里,一会儿跑那里,妖怪的脚程他可跟不上,可是又不忍妖怪祸害人间。于是就想了个办法,到泰山找了一大堆石头,上面刻上了泰山石敢当几个字,谁家闹妖怪,他就分谁家一个,让他们放到家里的墙上。

这样一来,妖怪果然就不敢到处为非作歹了。

直到现在,泰山石敢当依然是,驱邪避煞,保家宅平安的镇宅之物。

四、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为泰山神,又称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地。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

五、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一说为华山玉女。但一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