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医护人员的花,给护士送的花都在这里

妈妈 0 38

象征医护人员的花,给护士送的花都在这里,第1张

象征医护人员的花,给护士送的花都在这里
导读:白衣天使是对医护人员的称呼,是她们给人类带来希望。护士是忠于理想的,护士是有美好心灵的。象征医护人员的花有哪些呢?梅花梅花可以比喻成医护人员。表现的意思是高洁、坚贞、坚强,展现的是不被艰苦环境所影响,表达的是在苦难中坚持自我追求的人。梅花是

白衣天使是对医护人员的称呼,是她们给人类带来希望。护士是忠于理想的,护士是有美好心灵的。象征医护人员的花有哪些呢?

梅花

梅花可以比喻成医护人员。表现的意思是高洁、坚贞、坚强,展现的是不被艰苦环境所影响,表达的是在苦难中坚持自我追求的人。梅花是清雅俊逸的,是冰肌玉骨的,被喻为是民族精华,受到了很多人的敬重。

樱花

从樱花未开的武汉到樱花开放武汉清零,白衣天使从寒冷到温暖,樱花开了,白衣天使就回来了,她们像樱花般的充满笑容。去观赏樱花,欣赏的是白衣天使,回来的路上樱花为他们送行,我们都十分的感谢她们。

扶郎花

扶郎花的花色是比较鲜艳的,象征的是神秘与互敬互爱。扶郎送给对象展现的是浓浓的爱意,花语是美好爱情。扶郎花送给朋友是对他有高尚人格的深切赞美。表达的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粉色康乃馨

体现的是护士的高洁,含义是坚强,护士对护士表达敬意,送一束好看的粉色康乃馨表达的是她们辛苦付出的感恩。

荷花

荷花的含义是清白、高尚而谦虚,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表示的意思是坚贞、清正。展现的意思是低调中带着高雅。花香四溢。荷花是真善美的化身,意味着吉祥的预兆。

护士是保护生命安全的,护士的工作是很高尚的,是很纯净的。给护士送的花你明白了吗?

这个20天的孩子黄疸如此严重,与那个冒牌电话随访的延误有关。

医院的产科护士在为新生宝宝母子办理出院手续时,时常会加说一句话:“记住啊,我们医院不会给您家任何人打电话推销宝宝和妈妈用的任何产品,更不会上门收费,也不会委托快递公司货到付款,所有这些行为都不是我们医院的人做的,都是骗人的!”很多人会把这种不厌其烦的嗦当成耳旁风,因为每个人都相信自己足以智慧不会被骗。但是,新生宝宝爸妈被骗的事例确实天天都在发生。

近期,有儿科同仁又提到2年前那位新生儿家人被骗的过程。

新生儿20多天,孩子足月顺产,在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住院3天出院。出生后5天时,年轻的宝爸宝妈看到孩子皮肤黄染加重,遵从出院时儿科医生的医嘱,准备到医院新生儿门诊看医生。恰在此时,一个亲切的电话来了,下边是依据儿科同仁的描述整理的未知电话和新生儿爸妈的对话。

未知电话:“是XX家人吧?我是XX医院的,孩子5天了,黄疸严重吗?”

宝爸宝妈一听这样及时的问候简直有点感激涕零,马上感动地说:“是呀,是有点重,您怎么对我们记得这么清楚?我们正准备带孩子到医院看呢。”

未知电话:“是呀,XX宝出院时就有点黄,我们不放心呀。孩子那么小,来趟医院不容易,别再染上其他的病了。我们医院提供专门治疗新生儿黄疸药物的速递业务,我们按照你住院时留的地址速递给你,货到付款,可以吗?药不贵,才100多元1盒,比你一家人跑一趟医院省多了。”

儿童家长:“太好了,谢谢呀!那我们就不去医院了,在家等药了?用不用再给您说下地址?”

未知电话:“我们这里有您的地址,我给您核对下,若没有变化,我们就按照原地址速递给您!”

次日,这对宝爸宝妈就在家等来了速递员,付了180多元后,得到了一个装着叫什么活菌散的药盒子,于是就开始给新生儿喂食这个药近20天。孩子20多天时,黄疸仍没好转,且逐渐加重,又回拨那个随访电话无人接听,才又带着新生儿来到医院新生儿科门诊。

在医院,看到这一家人拿出的那个纸质的药盒,有点像饼干盒,不仅见不到药准字批号,连食准字、健准字批号都没见到。孩子服用了20多天,到医院一查胆红素指数高达400多,黄疸严重是与这个来路不明的药有关,还是孩子本身的疾病被耽误了,无论如何,对一个新生儿来说,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其实,很多新生儿黄疸到医院诊疗,医生一般开出的药准字的活菌散只有20多元钱1盒。所以,还是请谨记很多医院产科护士对宝爸宝妈们的出院医嘱:“记住啊,我们医院不会给您家任何人打电话推销宝宝和妈妈用的任何产品,更不会上门收费,也不会委托快递公司货到付款,所有这些行为都不是我们医院的人做的,都是骗人的!”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儿科 徐灵敏 主任医师

如今,在李敏家的客厅里,在东墙的柜子上,放着贺子珍的一张巨大遗像,相片中的贺子珍,虽白发苍苍,但神情开朗、笑容可掬;在西墙上,则挂着毛主席在延安时的大照片,照片中毛主席头戴解放帽,衣领敞开,满是笑容。

这两位老人,虽然生前未能实现白头偕老的愿望,但他们在逝世后,在女儿李敏的家中,他们终于可以“日夜相守”,相视而笑

1949年3月底,党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到北平西郊的香山,毛主席住在双清别墅,这时,毛主席的身边除了儿子毛岸英外,没有自己的家人,突然毛主席萌生了把李敏接到身边来的愿望。

毛主席十分想念李敏,希望能见到女儿,亲亲她,关怀她,很快,毛主席就派警卫员带着自己的这一意见,到沈阳去,征求贺子珍的意见。

听到毛主席想念女儿,想要让女儿回到他的身旁,贺子珍没有半点犹豫,直接答应了,此时的贺子珍想的只是让女儿与毛主席父女团圆,让女儿回到爸爸身边享受父爱。

就这样,不久后,贺怡带着李敏来到了北京,来到了父亲毛主席身边。李敏给爸爸毛主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她从未听爸爸讲起过,但是 她从爸爸那充满喜悦的凝视中感觉到,爸爸对她是满意的,爸爸爱她,欢迎她的到来。

毛主席看着李敏十分可爱,又想起了李敏给自己写的俄文信,不由得笑出了声,充满爱意地说:“我的小外国人,爸爸欢迎你。”

初到毛主席身边的李敏,虽然享受到了父爱,但是她很快便开始想念妈妈贺子珍,为此,李敏总是会时不时在爸爸面前询问妈妈什么时候来北京,和自己团聚,但面对李敏的发问,毛主席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地答复。

后来,由于李敏学习比较紧张,虽然心里十分想念妈妈,但也鲜少在毛主席面前提起妈妈。

毛主席把李敏叫到自己身边,嘱咐道: “娇娃,你是不是该给妈妈写封信了?替我问你妈妈 好!”

李敏听到爸爸的话,突然意识到自己自从来到爸爸身边后,便没有和妈妈联系过,于是,李敏赶忙给妈妈写了一封信,而 这封信不仅有李敏对妈妈贺子珍的想念,也有毛主席对战友的思念

此后,李敏给贺子珍写信很勤,差不多十天半个月就写一封,那时,李敏的中文还不是很好,她有很多话想要对妈妈说,但却无法表达出来太多,为此,她寄给妈妈贺子珍的信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话,没有什么新内容,但贺子珍只要收到李敏的来信,就特别高兴,总是翻来覆去看很多遍。

与此同时,毛主席也十分惦念贺子珍,他知道女儿李敏对贺子珍而言,十分重要,如今女儿来到自己身边,贺子珍就只能孤苦伶仃一个人,为此,毛主席便让李敏每逢寒假的时候,就去看望妈妈贺子珍,让她们母女相聚,而每年暑假,毛主席则会把李敏留在身边,陪伴自己。(李敏在上学的时候,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与毛主席相聚的日子并不算多)

因常常不见妈妈贺子珍,所以李敏格外期待寒假的到来,毛主席亦是如此。

每逢寒假的时候,毛主席的工作就算再繁忙,他也会亲自为李敏打点行李,并亲自嘱咐警卫员购买北京的土特产让李敏带去给贺子珍,零食、水果等等,毛主席总是要为贺子珍准备许多,直到李敏嚷嚷拿不动为止。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会在自己收到外国朋友赠送的名贵香烟后,特地留下,让李敏去找妈妈贺子珍的时候带过去。

母女重逢充满了喜悦,贺子珍看着长高长大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根本藏不住,自李敏来到贺子珍身边后,每天,贺子珍最高兴的时刻就是听女儿讲她到爸爸身边后的生活,听到毛主席生活过得还不错,贺子珍总是露出会心的微笑。

当寒假即将结束的时候,贺子珍也开始大包小包的买,她会特意挑一些毛主席爱吃的南方时鲜蔬菜,还会买一些南方特产,与此同时,贺子珍依旧记得毛主席是油耳朵,她还曾特意给毛主席买了一只银质的、做得十分精致的挖耳勺。

除了给毛主席的东西外,每次李敏探亲回京时,贺子珍都要给李敏一份礼物,也会同样给李讷一份。

当李敏回到北京后,毛主席又会把李敏叫到身边,询问贺子珍的情况: “你妈妈现在是什么样子?”

李敏知道爸爸惦念妈妈,便会把妈妈的模样,到身体状况还有生活都一一告知毛主席,当毛主席得知贺子珍一切都还好的时候,便会欣慰的点点头。

在李敏陪伴毛主席的那段岁月里,毛主席总是喜欢和女儿谈心,其中他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提起贺子珍, 一提起,毛主席便会给李敏讲起那10年虽然艰辛但却难忘的时光,提起高兴的事情时,父女二人便会哈哈大笑,说到难过时,父女二人便陷入沉默之中,虽然谁也不说话,但是李敏深知,爸爸毛主席要比她难过,他对妈妈的怀念也更为深刻。

1954年的一天,贺子珍正在上海哥哥的家中休息,收音机中正好播送毛主席的一次讲话录音,贺子珍听到后,愣了神,收音机把毛主席讲话的录音播了一遍又一遍,贺子珍则坐在收音机旁,听了一遍又一遍。

第二天一早,李立英(贺子珍哥哥的妻子)起床后,发现贺子珍还坐在那里,耳朵紧紧地贴着收音机,好像在听什么。

贺子珍见到李立英来了,便问:“收音机怎么不响了?不广播毛主席讲话了?”

李立英走过去一看,发现收音机一夜未关,已经烧坏了。自此,贺子珍便病倒了,她开始茶饭不思,神情恍惚。

然而,贺子珍生病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毛主席那里,当毛主席得知贺子珍是因为自己而生病后,流下了眼泪,他主动提笔给贺子珍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毛主席嘱咐贺子珍要注意身体,好好治病。

写完信后,毛主席特意派女儿李敏,代他去上海看望贺子珍,除此以外,毛主席还让李敏给贺子珍带去一方自己使用过的淡**手帕。临行前,毛主席嘱咐李敏: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妈妈。

李敏来到上海后,便主动拿出爸爸毛主席给妈妈写的信,贺子珍在看到毛主席的这封信后,病情开始有所好转。

贺子珍在看到毛主席给自己送来的这块手帕后,思念之情不能自已,自此,这块手帕便成为了贺子珍精心保存的一件物品,她总是会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每当看的时候,她对毛主席的思念便也加深一分。

此后的岁月里,毛主席总是不时地给贺子珍捎去点东西,有吃的,有用的,他知道贺子珍烧坏了一台收音机,就买了一台当时国内最好的熊猫牌收音机。

回忆起父母的感情,李敏曾这样说:

1963年,李敏搬出了中南海,每当她回中南海看望爸爸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除了见到女儿的惊喜之外,还总是不忘问她有没有去看贺子珍,并询问贺子珍的身体状况。

哪怕是在毛主席病重的时候,再见到李敏,他依旧不忘询问贺子珍

1976年8月下旬,李敏从中央的一份文件中看到毛主席病危的通报,她赶忙来到中南海,要求见爸爸毛主席,这一次,李敏走进毛主席的房间时,见到爸爸仰卧在床,面容憔悴。

毛主席微微睁开眼,看到眼前站着的人是李敏,他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拉李敏,李敏会意,连忙拉住了毛主席,李敏感受到爸爸的手依旧温暖、柔软,但却不像过去一样紧紧地握着自己的手,李敏只得紧紧地握着爸爸的手。

李敏看到毛主席的样子,眼泪差一点落了下来,但她还是忍住了,轻声地喊了一句:“爸爸!”

“娇娃,你来看我?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毛主席望着李敏,目光中充满了怜爱和惦念。

李敏没有说话,她很想念爸爸,她知道爸爸也很想念自己,她只能用手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 ,无声地诉说着这种思念。

“你今年多大了?”毛主席见李敏不说话又问。

“爸爸,您忘了?我今年39了。”

“不,你今年38。”毛主席听到后,摇了摇头。

听到爸爸依旧记得自己的生日,李敏的眼泪又一次涌上了眼眶。

良久后,毛主席艰难地打起了一个手势,他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圆圈,说了一句话,可李敏没有听清,便没有回答。

毛主席见李敏没明白自己的意思,便也不再说话,无力地闭上眼睛,拉着李敏的手也松弛了下来,李敏知道爸爸累了,便轻轻地退出了房门,父亲的手势在李敏的心里也成为了一个谜。

多年后,李敏曾同好友谈起父亲临终的手势,朋友思考片刻后询问: “你爸爸会不会是询问你妈妈贺子珍的情况,或是嘱咐要你照顾好你妈妈呢?”

李敏听后,眼眶一下子红了,她认为这个解释很有道理,当时毛主席身体很虚弱,他只能用最简单的手势或者语言,来表达他的思想,为此,李敏十分懊恼,她未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否则,她就会在与爸爸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在他耳边 轻声说上一句: 您所魂牵梦绕的妈妈,最近身体 健康 ,我一定会尽女儿的责任,照顾好妈妈

而让李敏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成了她和爸爸的最后一次见面,9月9日清早,中央办公厅接李敏来到中南海, 李敏走进毛主席的卧室后,看到的是爸爸闭上双眼,十分安详,她一下子便扑到了毛主席的床前,哽咽着喊道:“爸爸,你的娇娃来了”可毛主席再也没有给他的娇娃一个回应。

1976年9月9日,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李敏得知这一消息后,痛不欲生,但她不能就此倒下,她十分担心妈妈贺子珍知道这个消息后经受不住打击,便让丈夫孔令华先带着女儿孔冬梅从北京赶到上海,守候在母亲身边。

据孔冬梅回忆:

起初,贺子珍就搬个藤椅坐在电视机前看关于毛主席逝世的滚动新闻,一次不落,一看就是一整天。

然而这种“平静”并未持续太久,很快,贺子珍就被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击倒”了,哭了好几天,情绪也十分低落,一连几天,贺子珍都在“埋怨”自己当年的不懂事,也在埋怨李敏和孔令华搬出中南海,没能陪在毛主席身边,她哭着说:“你们的爸爸走了,他临终时连儿女都不在身边送送他,好可怜啊!”

哭了好几日后,贺子珍主动提出了要祭奠毛主席的想法,她知道没有人安排她去北京同毛主席做最后的告别,便自顾自的拿出了一张毛主席的照片,还找出了一条黑纱,盖在了毛主席的遗像上,随后,她便朝着毛主席的“遗像”深鞠三躬:“润之,请安息吧!”

随后,贺子珍打发了侄女儿、外甥代自己去北京奔丧,向毛主席的英灵致敬。

在悲悼毛主席逝世的日子里,悲痛并未使贺子珍失去理智,相反,她表现出了少有的镇静,她把悲痛化为了一种力量,使她坚强起来。

虽然贺子珍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但她想要为人民再做一些事情,几十年来,她都渴望工作,在毛主席逝世后,贺子珍曾满怀深情地对女儿李敏说: “对你爸爸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你爸爸的遗志,为人民好好工作。”

那段时间里,李敏也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之中,但她在陪伴母亲贺子珍的过程中,发现妈妈把对爸爸毛主席终生不渝的爱情,变成了一种促使自己奋起的力量。

然而,打击来的却十分突然,一天,贺子珍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左手抬不起来,左脚也不听使唤,她赶忙喊人,可却没人能听懂她说的是什么。

人们赶忙把贺子珍送进了医院,医生诊断贺子珍是中风了,这个打击对于贺子珍来说,是异常沉重的,她壮志未酬,却病倒了,想要为人民服务的想法,还未开始就变成了泡影。

正在贺子珍陷入哀伤,抑郁的情绪中难以自拔时,上海市委的一个负责人特意来到医院看望她,并告诉她一个可喜的消息:党和人民并未忘记她,她被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增补为政协委员。

听到这个消息,贺子珍激动地热泪盈眶: “我的心情太激动了,感谢党和国家,没想到组织上还记得我!”

这使得贺子珍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她看到,生活中并不只有哀愁,仍然存在着希望,她不能在哀愁中沉沦,而应该抓住希望,让希望照亮她的生活,就这样,贺子珍又一次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她正视自己的疾病,并与病魔展开了顽强的搏斗,同命运展开了顽强的搏斗。

1979年,上海市委的***对贺子珍关怀备至,不时派人到医院去探望贺子珍 ,嘘寒问暖,还征求过贺子珍有什么困难和需要,这时,贺子珍才把放在心底三十年的愿望吐露出来。

“我想去北京,我想瞻仰毛主席遗容,我想看看天安门。”虽然贺子珍吐字十分艰难,但上海市委***还是听清了贺子珍的心愿,他们赶忙把贺子珍的愿望传递到了北京的党中央。

9月3日,贺子珍终于来到了北京,虽然她是被人抬下了飞机,她没能用自己的双脚,踩在北京的土地上,但是她终究是生活在北京的蓝天下,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北京,她万分激动。

初到北京,贺子珍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要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9月18日,贺子珍终于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她坐着轮椅从毛主席纪念堂正门进入,她一眼就看到了前厅毛主席的坐像,眼眶一下了红了起来。

进入毛主席纪念堂后,李敏、孔令华把事先准备好的花圈,敬献在了毛主席坐像前,缎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贺子珍在挽联上写上“永远继承您的遗志”,这句话看起来非常普通,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挽辞,但是在贺子珍看来,只有这句话才能准确表达出她此时的真情实感,她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已进入暮年,而且百病丛生,但她依旧加紧锻炼,希望康复,这不正是她想多少为人民、为国家再多做一些工作,为毛主席未竟的事业,出一把力吗?

随后,贺子珍被缓缓推进了灵堂,在那里长眠着中国人民最敬爱也最热爱的领袖毛主席,贺子珍在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眼眶再次红了起来,她久久的注视着毛主席,甚至舍不得眨眼睛,只为把毛主席的身影在自己心里深深地刻画一遍又一遍,可看的越久,贺子珍心里的想念和难过就越多,渐渐地她的眼泪掉落了下来。

工作人员见状,为了不让贺子珍过于难过,便赶忙把她推进了休息室,虽然这一次与毛主席“见面”仅有十多分钟 ,但对贺子珍来说,却弥足珍贵。

自此之后,贺子珍在北京住了一年多,第二年到毛主席诞辰纪念日的时候,李敏曾提议让妈妈再去一次毛主席纪念堂,医生考虑到贺子珍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便拒绝了,就这样,贺子珍在北京的那段日子里,再也没能去毛主席纪念堂与毛主席“相见”。

1981年5月,贺子珍回到了上海,1984年4月19日,在毛主席逝世8年后 ,贺子珍老人去世了,终年75岁。

在贺子珍逝世后,邓小平下令将贺子珍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并要求政治局委员以上干部全部送花圈。

就这样,在邓小平的妥善安排下,贺子珍在逝世后,才终于得到了她生前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在处理完贺子珍的后事后,上海市委组织把贺子珍的遗物交给了李敏——两个皮箱。

李敏拿到妈妈贺子珍的遗物后,她仔细地整理着,在妈妈留下的遗物中, 她发现了自己从未知道的——贺子珍的残疾证,也发现了自己所见过的——当年爸爸毛主席让自己带给妈妈的一条米**男用真丝手绢。

李敏看着被妈妈精心爱护、保存得很好的爸爸毛主席的物品,她的眼泪一下子落了下来,有些哽咽地说: “妈妈把爸爸的物品保存的很好。”

这条手绢不仅是贺子珍保存的为数不多关于毛主席的遗物,也道尽了她对毛主席长达半生的思念,可想而知,这条手绢在贺子珍的手里,她是怎样精心爱护它,它又陪她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看着爸爸毛主席送给妈妈贺子珍的手绢,李敏泪如雨下。

如今,毛主席赠送给贺子珍的真丝手绢依旧被李敏珍藏着,在她看来,这便是妈妈贺子珍留给她最有意义的纪念物

1、出生送养

1987年,我在妈妈的肚子里,即将来到这个世界。我的家乡是个重男轻女的地方,女人最大的价值,是生出儿子。在我之前,妈妈已经接连生了五个女儿。婆家非常轻视她,连我爸爸也不例外。

我快要出生的时候,因为是双胞胎,妈妈有点难产。姑姑去叫我爸爸,说:嫂子要生了。我爸爸就从打麻将的地方往回走,走到门口听到说生了女儿,他连门都不进就走了。他转过身,还没有走远,我姑姑又叫他说:我嫂子肚子里还有一个。爸爸又回来了,刚踏进门,又生了一个女儿。我爸爸气得无话可说。

这么多孩子,爸爸妈妈根本养不起。他们自己养了四个,其他的孩子这里送一个,那里送一个。 我和双胞胎姐姐分别送给了不同的家庭。

在我们这里,领养女儿很普遍。他们领养的目的,是做童养媳,长大了给自己的儿子当儿媳。因为这种不纯粹的出发点,被领养的女孩,不仅要干很多家务,而且感受不到真正的爱护。同村很多被领养的女孩,过得非常艰辛。我的双胞胎姐姐,因为领养的家庭照顾不周,小小年纪就夭折了。

我的养父母,生性淳厚善良。他们两个儿子,领养了两个女儿。因为家庭贫穷,我小时候也要跟着做洗衣、做饭之类的劳动,但是他们对我和姐姐是发自内心的心疼和关爱。 不光供我们衣食读书,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从小我就知道自己是领养的,养父母告诉我,要和自己的亲生父母联系,因为他们有生育之恩。

后来长大了,他们的儿子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们也支持我们选择自己的生活。

我常常想:被他们领养,真的是我的福气。同时,对嫌弃我是女孩的亲生父亲,我有着深深的怨恨。哪怕在别人家生活得再好,哪怕自己家再穷,我也愿意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接纳认可,也希望和自己家人生活在一起。

2、结婚生女

在外面打工时,我认识了老公。他和我是老乡,老家也在农村,是一个粗人,不太会照顾人。我交际圈有限,对未来懵懵懂懂,加上身高只有1米38,不敢奢望什么。觉得差不多,我们2009年领证结婚了。

当年我就怀了第一胎,大家都高高兴兴的。 我们在福建生活打工,我老公在一个地方上班,我跟我家婆住在另一个地方。因为我老公上班的地方没有适合我的工作,在我家婆上班的地方,我做服装,需要整天坐着,一个月工资1000过一点点。

怀孕后期,做事就很累了,腰疼背疼,睡不好,每天睡觉都顶着胃。肚子也特别大,我个子小,下楼梯要隔两个楼梯才能看到路,上下楼梯基本上都是摸下去的。

为了生活,我硬撑着,一直上班到生产前一个月。最后那个月厂里也放假了,我们就回家过年做产检。 产检时,医生说我个子小,生不下来,第一胎要剖腹产。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有点懵:为什么要剖腹产?剖腹产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横一刀,竖一刀,到时候肚子是不是就变成十字口了?

住进医院,我惴惴不安,手心直冒汗。更心酸的是,住院的500块钱,老公都交不起。他们还是去问我娘家借了500块钱去交费。

2010年1月,大宝出生,是个女儿。 小生命的啼哭,给这个窘迫的家注入了生机。看着她一点点长开,觉得所有的劳碌辛苦都值得。

2010年11月,大宝九个多月的时候发现再次怀孕。 此时真是进退两难,大家都说剖腹产不能生那么密,但是已经怀上了。好多医生都不建议我去生,医生说:最好是隔三年来再怀,你这个离得太近了,风险太大。

我又懵了:怎么办?怎么办?

问我老公,老公说:啊,医生说不能生,要么就先不生呗,先打掉去呗。还好老家有老人家说:不会的,你们还这么年轻,子宫没有那么脆弱。 听人这样一说,我就鼓起勇气:那留着吧。

身边的朋友都说我胆子太大了。家人对生二宝倒是比较平淡,只是家婆有些担忧,并不是担忧我,而是担忧身体搞坏了生不了男孩。

她念叨着:怎么办哦,现在又怀上了哟,最多生三个,这个如果是女儿,再生下一个真的很危险哟。

2011年10月,二宝出生,又添一个女儿。

3、生女受气

二宝才一岁多,我又怀了三宝。 婆家人彻底不淡定了,感觉天都要塌了。有的说:怎么又怀上了呀,怎么办哦;有的说:去检查一下,是男宝宝就生下来,是女宝宝就做掉去;有的说:你怎么不能生男孩……

我娘家人说:哎呀,不能生男孩也是命,能生什么就是什么,去做了对身体不好。娘家人一直不让堕胎,我自己也不愿意去,就一直拖着。

怀孕三个多月的时候,家婆硬是联系了医院,帮我做了B超,确定是女孩。家婆又让我去做掉,到了医院,不记得当时医生说我是什么原因,反正警示我们:你这个不好堕胎,堕胎很危险,做的不好的话,子宫还是一样的会破裂。老公、家婆还有其他婆家人,考虑到我的人身安全,就没有再坚持逼我堕胎。

2013年8月,三宝出生,还是个女儿。 家婆一看,不高兴,直接撂话说:又生了女儿。老公嘴上说:哎呀,没事,但心里非常介意,我能感觉得到。

他们这种态度,让我心情非常不好。可能因为情绪影响,当天晚上大出血了,子宫收缩特别厉害。老公和家婆非但不着急,反而凶我说:这么晚了,痛也要忍着要受着,不然医生还一天到晚来帮你揉肚子啊,医生有医生的事情要做。

他们这种不高兴的态度太明显了,我深感委屈。 老公才不管这些呢,第二天就去上班了,留下我跟家婆带着宝宝。

家婆没有虐待我,月子期间的饮食起居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但是心里就是不高兴,宝宝哭,她都不去抱一下。她说:你女儿多哭一下,长大了,更会唱歌。我知道她的心思,但也只能默默忍受着。

甚至有一次,无意间听到家婆对我老公说:如果你老婆真的不能生了,你就去外面找一个女人,生个儿子就带回来,那个女人就不要。二嫂曾经也对我说:我们家就还有你,没有生到儿子。 一句无意的话,却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在重男轻女风俗的裹挟下,身为女性的她们,或许早年也觉得不公,深受伤害。然而,在日复一日的浸染中,她们渐渐地麻木了,也认为:生了儿子,我们家就不会被歧视。生了儿子,才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她们忘了:自己也是女人,如果自己都看轻女性,重男轻女的伤害将会延续到我们的下一代。

4、四胎风险

2015年底,又发现怀上了四宝 。家婆直接吓懵了,两天两夜没睡觉,一直着急。

我去了医院,医生问:你生了几个了,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我说:是剖腹产,生了三胎,这是第四胎了。医生直接跟我说:你都生不了了,要去做掉。

我们不忍心,又去了另一家医院,医生听说前面都是剖腹产的,也不让生,说:你这个太危险了,你是不要命吗?还要生吗?难道你家有矿,有皇位要继承啊?一定要生到男孩子啊?

医生说得我心里拔凉拔凉的,那一丝不忍被彻底浇灭。我跟老公决定了,第二天去医院做人流。

决定做人流后,心情特别沉重。第二天早上我们起床后,完全没有心思做早饭,去外面买了两个包子,直接去了医院。拿了药,排了队,交了费,到妇产科,等着堕胎。

好多人在排队,下一个就是我了,我又怕了。前面三次生孩子也害怕,但是害怕中有欣喜期待。这一次的害怕中,是无尽的冰冷和绝望。

我问自己:难道就这样抛弃我的孩子吗? 内心弥漫着无尽的无奈和悲伤。就在这时,家婆打来电话说:你们快回来,别打掉,我找人算过了,你这一胎是男孩子。

我松了一口气:终于能留下我的孩子了。也许老天爷对我不薄,真的感谢这一次算命,要不是他提醒家婆叫我不要打掉,那这个孩子就打掉了。

四个半月的时候,我们又去做了一次彩超,确定是男宝宝。我和老公都沉浸在喜悦中。但是医生后面一句话,让我们坠入担心的深渊。他说:你这个子宫疤痕太严重,生宝宝太危险了!我们担心的是: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我们要怎样保住这个宝宝?

妈妈当时那么艰难,哪怕送养,也没有堕掉一个孩子。我本来也不想堕胎,加上婆家对我没有儿子的歧视嫌弃,激发了我内心的一股劲。那股劲中,有母爱的勇气,有被歧视的不甘,有想要自我证明的蛮横。 我暗暗对自己说:为了让他们家看得起,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哪怕是拿自己的生命来拼,我都要保住这个宝宝。

5、四宝出生

除了生命安全的担忧,我们还有一块心病——没钱。每次的检查费,还有生产费用,都让我们抓耳挠腮。医院让我准备两万块钱用于生产。两万块?两百我们都拿不出来。

大宝上学的学费,二宝三宝的养育费,还有全家的生活费,都靠老公搬水泥做苦力挣钱。没钱请保姆,每个宝宝出生了,婆婆帮忙照顾一个月后,都是我一个人带。不敢打扰老公休息,自从有了宝宝,我和老公分房睡,他也没有精力帮忙带孩子。每个月过得鸡飞狗跳,捉襟见肘。

医生建议我提前一个月去住院,因为没有钱,我们没有去。 生产前一个月,硬着头皮找养父借了两万块。

好在养父人很好,遇到小孩上幼儿园没有钱这种困难,也是养父帮忙。前前后后问养父借了好几次钱,他说:先用了再说,有钱再还,现在我不要这些钱急用。到现在,我们还有两万多没还上。

2016年9月,四宝出生。 婆家高兴得无以言表。当天晚上,老公买了好多好多水果。本来是要给医生红包的,但是医生不收,他就买了水果放在护士站,和所有的医生护士分享喜悦。大家为此非常震惊:哎呀,你老公这么大方啊,对你可真好。

家婆也特别高兴,宝宝一哭她就赶紧抱起来。她说:哭多了会受凉。我就不明白了:我生二宝、三宝的时候,您老人家不是说小孩子多哭一下,长大了更会唱歌吗?我真想怼她一下,又转念一想:算了,不管怎么样,都是我的宝宝。对四宝好,就是对我的宝宝好。

这一次剖腹产,我也结扎了。虽然家婆还想再生男孩,但是我的腰已经脆弱不堪,真的需要好好调养了。家婆的愿望,只能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6、感恩一切

一转眼,我34岁了,结婚也12年了,还有了四个孩子。

这些年,我们常常被钱困扰,但是熬过了苦日子,发现穷并不可怕。 经过生活的磨砺,我理解了亲生父亲的艰难,对他的怨恨也消散了。

我也常常被重男轻女的习俗所伤,但是坚守母爱的天性,那份爱就能为女儿们撑起一片天。因为从小被轻视,所以对女儿们我格外爱重。每逢她们的生日,我都会精心准备礼物。她们的节假日,我也会给她们满满的仪式感。我鼓励她们好好学习,为美好的未来努力。真希望她们生活在一个对女孩平等友善的环境啊!

四宝2岁2个月时,我就把他送去幼儿园,自己出来工作了。其实前面3个宝宝都是2岁多就送去幼儿园了,我零散地跟着老公挑沙子、搬砖,做轻一点的体力活。我想两夫妻一起多赚些钱,尽快还完欠养父的钱,努力为四个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现在孩子们都上学了,我找了一份固定的工作,没有办法随时照看他们,就在家装了摄像头。

摄像头里面的孩子们,给了我很多温暖,特别是我家的女孩们。她们自觉学习,帮忙照顾弟弟妹妹。我既欣慰又心疼:她们都还是孩子啊!下班后,她们也很贴心,我做家务伤了手指,她们马上洗碗的洗碗,扫地的扫地,让我歇着。哎,女孩子这么好,他们为什么重男轻女呢?

我一直为自己只有1米38自卑,但是看看这些年迈过的坎,尝过的苦乐滋味,又惊叹于内心蕴藏的强大力量。 一道道关卡,我忍着熬着扛着,从未逃避,竟都过关了。四个宝宝安全降生,快乐长大,一个一个走进学校,茁壮成长。 我真的觉得自己棒棒哒!因为被生活虐待过,我理解每个人的不容易,周围人遇到难处,我还尽力搭把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呢!

感恩爸爸妈妈,那么艰难没有去堕胎,坚持生下了我,我才有现在幸福的小家庭。 感恩养父母,养育我长大,现在还常常帮助我。感恩家婆,每个月子对我悉心照料。感恩老公,对家庭毫无怨言的承担,竭尽全力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希望我们小家一直健 健康 康、幸幸福福的,也希望更多人珍爱胎儿的生命、珍爱女宝宝的生命,远离堕胎。不要被困难吓到了,有了生命才有一切。我这样苦命的出身,都能拥有现在的幸福。您肚里的宝宝一定也有未来的无限精彩。

小贴士:为避免意外怀孕,请每一次性行为时全程使用避孕套。

爱的坚守,让她们成了不普通的母亲

爱的分享,温暖了更多十字路口的父母

你也来分享,私信,说出你的孕期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