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生了二胎还能坐月子,你很幸运了!这个时候更要注意大宝的心里变化,孩子小不理解会以为有了弟弟或妹妹妈妈就不爱自己了!尊重孩子意愿,陪伴理解孩子! 我也是二胎宝妈,我两个孩子相差五岁,我的大宝很少跟着爷爷奶奶,如果突然要孩子去奶奶身边,也怕孩子
生了二胎还能坐月子,你很幸运了!这个时候更要注意大宝的心里变化,孩子小不理解会以为有了弟弟或妹妹妈妈就不爱自己了!尊重孩子意愿,陪伴理解孩子!
我也是二胎宝妈,我两个孩子相差五岁,我的大宝很少跟着爷爷奶奶,如果突然要孩子去奶奶身边,也怕孩子心里难受,所以怀孕时她也不肯跟爷爷奶奶,我自己带着,我在要生二胎之前就买了一小床平放在我们大床旁边,所以我做月子,我也是自己带的孩子,因为担心大宝对二胎宝宝的到来,会有吃醋不开心的情绪,那段时间我总是照顾着她的情绪,她不愿意去爷爷奶奶那里我也不勉强,不过那时候老公也很给力,他有将近一个月的假期,他在家带孩子陪我,我婆婆就给我做饭做家务,所以我没怎么操心
生二胎之前,该多跟大宝沟通一下,打预防针! 而大宝越来越粘人,主要是她没有安全感,觉得妈妈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她了。所以才会发脾气,粘人,甚至怨恨未出生的宝宝。
这个时候我们该多关注一下大宝的心理,看看她的感受,适当的引导,女孩子该是最心疼妈妈的。 还有四岁的孩子应该上幼儿园了,我们只要在她放学后带带,多听听她的话,她自然会理解。 学会换位思考,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长辈。
生完二胎没有人照顾做月子,请个月嫂也足够,小宝还小, 情感 需求没那么大,吃饱睡足就够,而且刚出生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这时请把多一些时间精力放在大宝身上,让她觉得,即使有了小宝宝,妈妈也一样非常爱她,她就会很容易度过这个过渡期了。甚至还会帮大人一起照顾小宝宝。
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一碗水端平很难,那就把水偏向大宝,让大宝来照顾小宝。 小孩的世界都是向大人学习的,只有把大的带好,小的才会学好。 这样一个家庭才会和谐幸福。
希望这个建议能帮到你[呲牙]
(一起玩时,她会拉住小宝,不让她掉下去)
孩子是妈妈带大的,比较黏妈妈是正常的。可是又要生二胎了带着孩子确实有诸多不便。但宝宝都四岁了也懂事了,可以给她讲道理,告诉她在妈妈坐月子期间乖乖听话,也可以为你照顾二宝出一份微薄力量呢!毕竟是从小带大的孩子,月子期间如果把大宝送走妈妈也会想念的,宝宝也会不适应的,还是把大宝带在身边比较好
可以,我们这边月嫂帮忙煮饭,玩具买多点给他玩,该读书就送去读书,周末玩具给他玩就好
有这么可爱的政策的吗?如果有,对孩子来说,实在是太友好。毕竟,对一个3岁的幼儿来说,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呆上一天,实在太漫长无助了。
然而,现实当中,不知道幼儿园方面是否允许这么操作呢,在我们这边,没有见过这样的例子。如果在园方不允许的这么操作,只能常规的呆上一天,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入园的特殊时期呢?
01 提前熟悉幼儿园
疫情之前,很多幼儿园放学之后的时间是开放的呢,小娃娃可以由大人带着进入园里参观和游玩。而现在基本没有这么回事了。
那如何带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呢?一方面,在幼儿园放学的时候,仍是可以带他们去凑个热闹,看看大姐姐大哥哥们兴高采烈地从幼儿园走出来的情景,边看边告诉孩子幼儿园的情况,包括里面有多才多艺的老师,好玩的娱乐设备如孩子喜爱的滑梯、波波池、小木马等等,让孩子对幼儿园生个好感,觉得那里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如果不能实地进去考察,我们可以通过绘本或视频等带着孩子了解幼儿园里面的情况。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一起看看小兔汤姆系列图书。这套书里,有好几本涉及到幼儿园生活的呢。
首先,第一本是《汤姆上幼儿园》。在这本书里,写到汤姆开学前因不想上学而故意装病或无精打采的焦虑状态,然后重点写到了汤姆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情形。他在陌生的幼儿园里,既有不安,又觉新奇,还学会安慰哭泣的同学,然后在期待中迎来了接他回家的妈妈。
在汤姆的表现中,我们看到了幼儿们初初入园的不安和焦虑心情。他们可能会找各种借口不去上学,如生病,而且还可能因为焦虑而失眠,或情绪失控而大哭。
与其说这本书是用来引导孩子认识幼儿园,不如说是引导家长认识入园前的幼儿的表现状况,知道上述所讲的表现,不过是孩子因为害怕分离,害怕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焦虑。作为家长,学会认识和接纳孩子的这些表现,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多么关键的一步。
书中有一个细节,让我特别的感动。就是汤姆的妈妈在临走前塞给他一条小手帕,告诉他,想妈妈的时候可以看看小手帕。接着,汤姆抓着小手帕跟着老师进了教室。
这一点,广大新入园孩子的妈妈不妨学习。在经得幼儿园的允许,可以带孩子的日常“玩伴”,如布娃娃或玩具车等到园里。有一个熟悉的“小伙伴”,可以缓解他们的不安情绪。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实的案例。
我娃上学那年,班上有好几个小女孩带着布娃娃回去了。她们不论是上课还是睡觉都会抱着它们。也是因为有了这个小伙伴,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然后它们还成了孩子间互动的纽带,因为它们而熟悉起来了呢。等到他们有了真实的朋友,那些布娃娃便可以功德圆满地回到家中了。
第二本,我特别想分享的绘本是《汤姆挨罚》。书里的汤姆因为心情不好,接连三次跟同学闹事而被老师批评,并受罚一个人坐着画画,不能跟别的小伙伴玩。放学的时候,老师把一切告诉了爸爸。但爸爸并没有训斥他。而是告诉他,违反幼儿园规则而受罚,老师做得对。并且告诉他,规则能够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行。最后,还特别提到,规则之外,爱和包容,同等重要。
这本书也是家长与孩子的共学的书籍呢。在幼儿园孩子遇到打架的事,或者日常生活中,孩子跟人打架了,我们该怎么应对?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它一方面教育孩子要学会遵守规则,与他人友爱共处。哪怕自己有情绪,也不能把火气发到别人身上,而是应该寻找合适的渠道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它也教育咱们当家长的,面对孩子的打架行为,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并且以何种正确的价值观地跟他们讨论这个问题。
不论是汤姆的老师还是汤姆的爸爸都给我们教科书式的示范。汤姆三次跟同学找碴,老师先是温柔相劝,然后步步严肃、严厉。在老师的话语中,她也只是针对汤姆当下的错误行为,并没有指责他的为人如何。她的惩罚措施,我也觉得太好。她让汤姆一个人坐着画画。
一个人呆着,可以让他独自思考。刚开始时,生气的汤姆先是抱怨老师和同学,然而,没多久,他便觉得一个人呆着没意思,不能跟同学们玩多无聊呀。想着想着,竟然睡着了。经过这一觉,汤姆应该有所长进了吧。想跟别人玩,可得遵守规则呢。否则,只能没意思地睡觉了。
来接他放学的爸爸并没训斥他。相反让他骑在自己的肩头上回家。这一幕真的太有爱了。这让我感觉到,这位爸爸的情商多么高。
多少人听见孩子在学校打架挨罚,可能一下就血压高涨,然后暴跳如雷开火。而汤姆爸爸不但没有如此,还对他很亲昵。大概,他知道儿子受罚了,心情很不好。他用行动给予了孩子最大的支持,让他难受时有个依靠。
在这过程中,他确实共情了孩子,正如他后面回忆自己当年因为打架而被父亲,也就是汤姆爸爸处罚时无比难过的心情,他怎么能不懂汤姆。他把当年的自己与此刻的汤姆共情到一块了。
对孩子,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大概是化解和避免亲子矛盾,也是给予孩子正确教育的基础吧。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还用交通规则为例,跟汤姆解释了为什么要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对于这点,汤姆爸爸也是很聪明。规则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对幼儿来说,并不好理解,但是用到具体可见的事物或是事实,那就容易得多。可是,这些都需要我们当家长的,懂得灵活变通哩。
回到家吃饭时,又发生了温情的一幕。妹妹伊娜不小心把一碗粥打翻到地上了。汤姆说妹妹做错了事,问爸爸是不是要处罚她。但爸爸说,妹妹太小了,不能这么对她呢。并且和汤姆一起帮妹妹收拾地上的东西。
规则很重要,但是爱与包容同样不能缺少。
这难道不是一本让家长很受益匪益的童书么?
余下的几本关于幼儿园的绘本,同样如此精彩,不但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精彩,也能让家长们从中学到东西。大家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02 与熟悉的小伙伴一起上幼儿园
小时候的我第一天上学,去到陌生的环境,遇见陌生的人,一点兴奋也没有,唯一安慰的是,我的同桌是我熟悉的老表。下课了,我跟他一起玩;放学了,我跟他一起回家。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我才没有那么的孤独与难过。
所以,特别建议,如果身边有认识的同一年上幼儿园的孩子,不妨报同一所幼儿园,并且让园方将他们安排在同一个班。这样的话,他们至少有熟悉的玩伴们,不至于过于孤单与不安,可以更快更顺利地适应新的生活。
我家大宝当年就是这样,找小区的小朋友一块儿去上学。两个小姑娘到如今读大班了仍然是最好的一对朋友。
03 建立熟悉的节奏
所谓熟悉的节奏,姑且称之为仪式感吧。
这不但是幼儿园的事,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孜孜不倦坚持做的事,把一切事变成仪式固定下来,变成与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
在我家,每天过的是复制粘贴的生活。 到点了吃饭、洗澡、读书、游戏和睡觉,除非了我出差了不在家,否则一切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这些程序像是长在孩子的心里,成了生物钟。如今,要做什么事,我并不需要太费劲地催促。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所以,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给孩子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外,也要给上学这事赋予仪式感。
譬如,早上定点起来吃早餐,出发前亲吻拥抱孩子,温柔且坚定地带他出门;到了幼儿园门口,明确告诉他呆到何时,家人就会定时来接他,然后一起回家。
为什么要明确告诉孩子这些事呢?因为,这么做,孩子心里会有一个预判,他们会知道自己只在这儿呆上一段时间, 到点了会有人来接他们。那么,他们心里就会有安全感。
如果什么都不讲,硬把孩子塞给老师就跑了,或是让孩子玩着玩着,什么不说偷偷走了,会让孩子感到更害怕,以为家长不要他们了,把他们丢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只会更抗拒上幼儿园。
我的大宝初初入园,哭了挺长一段时间,但我一直温柔且坚定地带她去上学,并强调,到点了,我一定地门口等她。我也说到做到。
我那时正好在休产假,所以有时间接送她。我每次都是早早到了学校门口。接到她时,我都会狠狠地抱抱她。初初开始的时候,还会约上她的小伙伴一块儿去吃个甜品、牛杂之类的,让她们高兴高兴。有时候,我会带个巧克力或她喜欢的水果哄她,让幼儿园归家一刻多一点温暖,也当是对她良好表现的奖励。总之,多一点点心思,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
那一段时间,我还时常带她到幼儿园附近的一块田野里玩呢,如找蒲公英吹、摘小野花、看小蝴蝶飞舞、抓小泥巴玩,有时候还会草丛中找小鸡球球,因为那片田里时不时有瓢虫,大宝怀疑小鸡球球也在呢。于是,我跟她一起走在里面找呀找。
无论那天在幼儿园里经历了什么,在田野里逛了一圈后,大宝的脸只有笑了。
04 家长本身要放下焦虑
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网上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如何的入园焦虑,事实上,焦虑的不止是孩子,家长可能更是因此夜不能寐啊。
难道不是吗?我们因为担心孩子不能适应新生活而生出各种忧虑,怕他哭不上学,怕他在园里难受,怕他在园里交不到朋友,怕老师照顾不周,怕这怕那。。。还未开学,自己先是忧得黑了眼圈。
要是上学后,孩子确实出现了各种不适表现,那更是愁个无边无际了,整日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是好。这是不是好多家长的状态?
如果遇上这样的自己,请给焦虑按下暂停键。
然后,告诉自己,要相信幼儿园的老师。她们在幼儿园工作多年,什么样的小孩没有见过,每一年都经历过了熊孩子大逃亡的阵势,身经百战她们有能力将孩子安抚好。请给予她们信任!既然这样,幼儿园的情况则不必挂于心上了。
孩子离园后,如接放学的时候大哭,或是上学时死活不愿意出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因害怕而逃避。越是退缩,孩子将是越是焦虑。我们要做的是,接纳他的不安,陪着度过难过的时刻,然后再重新出发。
我记得,初初开始时,大宝天天哭,不愿意上学。看见她哭到眼睛都肿了,我自己也难过得流泪。我不想看见她这样,让奶奶负责接送。可是,这样引来大宝更强烈的反抗,也许她感受到我抛弃了她,不愿意跟她一起。所以,无论如何艰难,都要坚定地陪伴着孩子一起度过。
也就是那么一个月吧,尔后,他们便从此爱上了生活丰富多彩的幼儿园。
看着大宝进园后坚定地向前走去头也不回的背影,噢,那个粘着我不放的小女孩从此走上了离我越来越远的道路了,心竟然有点酸酸的。
双职工二胎家庭的日常是怎么样的?
双职工二胎家庭的日常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点 夫妻两人工作时间相同和不同的情况下
两人的工作时间恰好是一起上下班,有午休的情况下,那么对于二胎家庭来讲,如果孩子已经上学,孩子的放学时间刚好是父母的下班时间,就非常合适接孩子回家做饭以及照顾孩子。但是这类情况下缺双职工父母比较忙碌,得不到好的休息。另一种情况就是双职工家庭双方错峰上下班,有利于错峰来照顾孩子,但是同时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会增加双方的重担。
第二点 孩子由爷爷奶奶带
大部分双职工家庭都是将孩子交付给双方的父母,他们带小孩,这样方便父母的工作。也方便了给予双职工父母休息时间,很多时候你要带孩子又工作的话,会很累。有的人说爷爷奶奶带会有弊端。但是,我想说父母愿意帮你带,你可以选择给,也可以选择不给。孩子交给谁来带,是你们做的决定。
第三点 家庭吵闹,充满欢乐
多个子女代表着家庭又增添了一份欢乐,二胎家庭容易发生吵闹,同时也互相帮助。长的二胎家庭应该充满欢笑,会因为独生子女而无聊。加上父母工作在外,对孩子可能缺少关心。二胎家庭刚好可以得到另一个孩子的关心,有利于培养孩子对别人的关心以及能接受到别人的关心而不产生自卑感。
所以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家庭的日常由父母决定。
最好的家风:小事原谅,大事商量,不争高低,不翻旧账!
刚结婚那会儿,碰上婆媳矛盾自己又解决不了的时候,心里的委屈相信有过相同经历的宝妈都能体会,那时候最常听到的一句安慰的话就是“总有媳妇熬成婆的那天”。话虽如此,不少宝妈在带娃的时候,还没等到孩子成家立业,自己就已经完成了从“小媳妇”到“老婆婆”的过渡阶段。
晓梅在生孩子之前做的是前台工作,由于长相甜美,一直被公司里的同事叫做是“公司的门面”,可自从生了孩子之后,晓梅不得不把越来越多的经历放在照顾孩子身上。后来晓梅和老公又生了二胎,由于自己和老公都得工作,为了能让两个宝宝受到更好的教育与照顾,晓梅最终决定辞职,专心在家带娃。
转眼六七年就过去了,家里的两个宝贝都已经上学,晓梅终于有了多余的时间空出,于是开始考虑重新找份工作。可在送二宝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的一句话顿时让晓梅失去了信心。原来是老师把自己错认为孩子的奶奶,打招呼的时候说了个“奶奶,你来送小宝上学啦?”
二胎之后,由于没有工作,晓梅整天为家里忙里忙外,连自己上回买衣服是什么时候都不记得了,确实是疏忽了打扮。这下晓梅心里的苦可真是说也说不出。
晓梅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在生完孩子后还能保持容光焕发,继续经济独立的生活呢?
1不放弃工作
很多宝妈不是在刚怀孕的时候,就是等孩子生下来,最后把工作给辞了。而失去工作不仅令宝妈失去自己的经济来源,而且由于把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中心都放在了照顾老公、孩子上,宝妈们很容易迷失了自己,一边无法从家庭事务中脱身出来,一边又为自己没能在工作中继续争取而感到自我价值的浪费。
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前提,女性的家庭地位受传统观念影响原本就弱于男性,在这种情况下失去经济来源并不是明智的举动。
2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宝妈们成为全职主妇之后往往会对自己要求更加严苛,孩子一哭心理的内疚感就无以复加,总觉得自己成天要忙这个忙那个不是家里的事太多而是自己没处理好。
由于失去工作,宝妈们在心理上会更加依赖丈夫,倾向于把家务活全揽而不打扰丈夫的休息。而长期以往的结果就是宝妈们逐渐迷失了自己,不清楚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从里到外整个人的光芒都黯淡下来。所以宝妈们应该学着对自己好一点,把对自己的要求低一点。
3坚定自己的生活态度
即便是全职妈妈,也不是轻松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只是代表取代外出工作,宝妈们选择了居家的“工作”。然而孤立无援的全职妈妈很容易被淹没在琐碎的家庭事务中,而由于缺少与外界的正常联络,不断地迁就身边人,造成个性的缺失。
拥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并能够坚定的一以贯之,是非常考验耐力和意志力的做法,但为了成为完整的自己,宝妈们应该要坚持下去。
拥有自己的小宝贝固然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新的活力,让我们以更积极、勇敢的态度面对生活。但与此同时,不论是被家庭事务所牵绊或是沉醉于眼下美满的幸福中,宝妈们都需要知道,无论何时也要善待、提升自己。
这些都是我年迈的奶奶教我的,奶奶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座山的存在,她替我挡住了很多风和雨,只为了我能周全,她哪怕是付出生命也愿意。这就是我的奶奶,我从小就跟奶奶长大,对奶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
我叫李大宝,奶奶给我取的名字。父亲去世母亲改嫁,80岁的奶奶带大离开我。父亲是在我三岁的时候去世的,母亲在那一年。扔下我就改嫁了,跟着那个男人走了。家里剩下的除了那个东倒西歪的小木屋之外,就只剩下年幼的我和年迈的奶奶了。
那个时候奶奶的年纪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大,但是她的身体也不好,做不了重活。在农村,这就是意味着会可能被饿死。记得我和奶奶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白米饭吃,都是奶奶熬一点绿豆粥,我们一日三餐都吃。绿豆是奶奶自己种的,邻居家送了一点点白糖,加了糖的奶奶就给我喝,她自己的那碗她会去厨房放一点点盐。
我有两个姑姑,但是我父亲去世之前我的两个姑姑都远嫁了。家里的情况,奶奶也不敢跟我的两个姑姑说。记得奶奶说的最多的是,大宝啊,你要乖,拼了这条老命也要送你上学。我六七岁的时候,奶奶就真的送我去上学了,我问她哪里来的钱。奶奶说是小姑姑给的,那个时候奶奶每天都会接送我上学。
直到我大了一点,坚持不要奶奶这么每天送我了。我知道奶奶几乎每天都很忙,但是却赚不了多少钱。我也不知道小姑姑,每个月会给奶奶多少钱。但是我知道小姑姑是真心爱我们的,我和奶奶的生活过得十分的艰苦,奶奶也不敢跟小姑姑说,我们有时连白米饭都吃不起,更别提肉了。
这么多年的生活,都是村里的邻居救济我们。我从小到大的衣服都是邻居送的,是他儿子穿剩下的,不要了的。我都会当成宝一样,好好珍惜。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些已经很奢侈了。只有我小姑姑回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吃到肉。所以我从小到大最希望见到的就是小姑姑,在我十八岁的时候,我奶奶去世了。
那个时候我正准备高考,小姑姑没有将奶奶已经去世的消息告诉我。而是以奶奶的名义,让别人给我带口信说,家里一切都好。让我安心的考试,奶奶在家等着我回去。当我考完回到家的时候,我才知道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见到奶奶了。
小姑姑在家陪了我很久,小姑姑怕我想不开。怕我做出些傻事,所以小姑姑一直陪我等到高考成绩出来。我高考考得很好,我跪在了奶奶的坟前,哭着告诉了奶奶。我这辈子最亏欠的人就是我的奶奶了,她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却没有机会回报她。最想感谢的却是我小姑姑,我知道我这么多年的学费生活费都是我小姑姑出的。
奶奶的医药费也是我小姑姑出的,我知道我小姑姑家的条件也不太好,她自己也有两个儿子。但是她却没有放弃我,现在小姑姑叫窝搬去她家。她说她要供我读大学,但是我拒绝了,我想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我也能上大学。如果你感觉你没有拥有和别人一样的,那么你一定还差了一点什么,那时就努力和感恩。
给组员的生日贺卡 给组员的贺卡
晴文做给奶奶的生日贺卡
8岁的小学生给奶奶生日贺卡 给奶奶生日贺卡
给奶奶的生日贺卡
这是我给奶奶准备的生日贺卡
奶奶生日我亲手做了贺卡送给奶奶哦
小手动起来为最爱我的妈妈奶奶姥姥送上祝福贺卡
还有小队员精心准备了贺卡给爷爷奶奶们送上祝福
孙子为奶奶精心别做的生曰贺卡
利用空余时间去为年迈的奶奶画张生日贺卡
二年级小学生做奶奶的生日贺卡 奶奶的生日贺卡
今天亲手为爷爷奶奶做贺卡
我们为奶奶准备的生日贺卡
怎样给朋做生日贺卡怎样给贺卡
带上亲手制做的贺卡和同学们一起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送祝福
重阳节送爷爷奶奶的贺卡
送给老人过生日的贺卡 老人过生日贺卡
哈哈今天婆婆生日大宝给奶奶做的贺卡说要
嘘贺卡折起来宝贝们要偷偷的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惊喜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