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有人说《红楼梦》里爹不叫爹,娘不叫娘,称谓不合规范,是想故意混淆,让人看不出是从满还是从汉。我经百度搜狗,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红楼梦》里在称谓方面,不管家里还是外面,都是严格按照汉族礼法的。下面仅就这些妇人们的称谓予以说明。 1、“夫
有人说《红楼梦》里爹不叫爹,娘不叫娘,称谓不合规范,是想故意混淆,让人看不出是从满还是从汉。我经百度搜狗,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红楼梦》里在称谓方面,不管家里还是外面,都是严格按照汉族礼法的。下面仅就这些妇人们的称谓予以说明。
1、“夫人”是对官员正妻的官话尊称
现代人如果称呼对方的老婆,出于尊敬也称夫人,如您夫人、贵夫人、尊夫人、令夫人。但不能对别人称自己的老婆为夫人,如“我夫人”就是不礼貌的。另外,夫人的前面冠的是娘家的姓,如王夫人、彭夫人都是自己的姓。
《汉书·文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乃得称太夫人。”
《清稗类钞-称谓类》:“。。。福晋二字,即夫人二字之音。盖初用满文,而后从满文改译汉文,至有福晋二字也。”
可见,“夫人”这个词是很尊崇的,古代只有对高官的老婆才称夫人。红楼梦中作者称夫人的有邢夫人、王夫人、甄夫人、贾夫人(贾敏),还有提到贾雨村的夫人、秦业的夫人、史鼎的夫人、王子腾的夫人等,这是作者对她们的尊称。
在书中人物的口中也会称夫人,如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称王熙凤为“贾琏的令夫人”,称贾母为“太夫人”和“史老夫人”;北静王称贾母是“老太夫人”;张友士对贾蓉称秦可卿为“尊夫人”。这是书中人物对她们的尊称。
“太夫人”应该是比一般的夫人辈份更高的夫人。“老夫人”则是年龄较老的夫人。
这些被称为夫人的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的老公都是政府官员,你看薛姨妈就没人称她为夫人。
2、“太太”和“奶奶”都是正妻的家常敬称,但辈份不同
《清稗类钞-称谓类》:
“太太:命妇称太太,其夫自一品以至未入流皆然,无所别也。久之,则富人亦称之。又久之,则凡为人妇之可以家居坐食者,亦无不称之矣。”
“老太太:妇之姑称老太太,以别于己之称太太也。”
“奶奶:妇人之称奶奶,南北均有之,而作用不同。南方之称奶奶者,其初大率为中流社会不敢自比于宦族而称太太,因以奶奶替之。北方不然,自王公以至士庶,妇年少壮而成上有翁姑者,均称奶奶,惟以行列冠于上,曰大奶奶,二奶奶。”
可见,“太太”至少应该是当家女主人(家居坐食者),一般是富贵人家的称谓,而且是有辈份要求的。太太的婆婆称“老太太”,儿媳妇、孙媳妇则都称为“奶奶”。而南方一些低调的人家,不敢自比宦族称太太,则称奶奶。
红楼梦中,邢夫人、王夫人家里都称她们为“大太太”、“二太太”。贾母则是“老太太”,其他小辈的媳妇则都叫“奶奶”。如李纨是“大奶奶”,凤姐是“二奶奶”,秦可卿是“蓉大奶奶”,尤氏是“珍大奶奶”,还有个“璜大奶奶”。
和太太同辈份的人,不管当没当婆婆,在这个家里也叫她们太太,如贾府的人称贾敏为姑太太,称薛姨妈为姨太太,称李婶为亲家太太等。刘姥姥叫王夫人为“姑太太”,叫王熙凤为“姑奶奶”,则是站在王家人的立场上叫的。
但薛姨妈在她自己家里是不称太太的,香菱叫她“奶奶”,宝钗叫她“妈”。后来薛蟠娶了夏金桂后,夏金桂成了奶奶,薛姨妈按说应该升格为太太。但香菱叫她“老奶奶”。说明薛家或是因寄居或是因从南俗低调,不摆谱称太太。不过在后四十回,薛姨妈是被称太太的。
尤氏是宁国府的当家女主人,并且还当了婆婆,但由于她在贾府的辈份较低,也只能屈尊被称为“珍大奶奶”,她的儿媳妇则是“蓉大奶奶”。
小红有一次一口气说了一大堆奶奶,这些奶奶们都是谁我也弄不明白,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就是这些奶奶们的辈份没有一个比王熙凤高。
3、“姨娘”和“姑娘”都是妾,但等级或辈份不同
《清稗类钞-称谓类》:“姨太太、姨奶奶:富室贵家之妾称姨太太。。。。其有为大妇所抑而不得此称,或年龄太稚者,均曰姨奶奶。下焉者,则但以本人之姓或名冠于姑娘二字之上,曰某姑娘。”
我的理解是:
姨娘是太太这个辈份的妾,姨娘只是一般称呼,不是敬称。敬称是姨太太,也有受正妻所压制而不得称姨太太者,则称姨奶奶。
红楼梦中的赵姨娘、周姨娘就是被称为姨奶奶的,和贾母同辈的那些老姨娘则被称为老姨奶奶(老姨奶奶五十五回有提到)。说明在贾府,姨娘这个角色有被压制的传统。
上文中的“下焉者”,我认为应该是比姨娘级别或辈份低的妾,或曰实习姨娘。但由于在贾府太太辈的妾才叫姨奶奶,那么奶奶辈的妾叫什么呢?我认为都叫姑娘,生了孩子才能叫姨娘。
姑娘是一个多义词,这里不是指女儿、**、丫头还有姑姑的姑娘,是专指妾的姑娘。如平姑娘、菱姑娘。晴雯说袭人“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就是说你还不是个名正言顺的姑娘。这些都是奶奶辈的妾。
多浑虫的媳妇外号叫“多姑娘”,可能也是这个姑娘,就是大众小老婆的意思。
贾赦想要鸳鸯做妾,邢夫人对她说:“你比不得外头新买的,你这一进去了,进门就开了脸,就封你姨娘。”意思是不经过姑娘这段实习期,直接做姨娘。平儿也和她开玩笑:“新姨娘来了”。贾赦身边的嫣红、翠云等小妾,王熙凤就称她们小姨娘。也是因为辈份高。
二月二能回娘家吗?
农历二月二。我家乡有个非常流行的童谣《拉大锯》,说的就是接姑奶奶的习俗 歌词是:“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不穿花鞋怎么去?一笤疙瘩打家去!” 接姑奶奶是我们满族的老礼儿,规矩颇多。家乡的满族以北京八旗移民为文化主流,接姑奶奶的日子为二月二,所谓“二月二,接宝贝儿。” 为什么要在“龙抬头”这天接姑奶奶?据说,按老礼儿姑奶奶不许见娘家正月的灯,亦不能住娘家。即便正月初二到娘家拜年,也必须赶在张灯前离开娘家,特别是新婚的姑奶奶。而二月二则是过了正月的第一个双日,于是就把这天定为接姑奶奶的日子。 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要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去接姑奶奶。姑奶奶则神气活现地挎着红包袱、穿绿衣服、携着儿女回娘家。当然,也有例外,假如婆家有事不允,接的人免不了要垂头丧气,娘家妈则要哭天抹泪。如童谣所说:“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辽宁、吉林的满族人,比较善于变通,接姑奶奶的日子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十八、二十等双日,只要避开灯节就可以。 接姑奶奶时,没有童谣里“姥家门口唱大戏”的张扬,但必须正规其事。带上礼品到婿家,要向尊亲长辈(一般由奶奶婆婆或婆婆出面)说明来意,客客气气地给姑奶奶“告假”。如蒙允许,再“请示”住几天。婿家规定的天数也是双日,意意思思地表示出双入对的吉祥。经“批准”后,等得猴急的姑奶奶才可以梳妆打扮,整理东西。凡接姑奶奶都兼接外孙子,对姑奶奶的大姑子、小姑子必须谦让再三。实际上,她们因好搬弄是非而绝对不受欢迎,让一让是怕她们挑礼儿。如遇到少不更事的主儿要跟着去,婆婆必出面拦挡谢绝。临行之际,接姑奶奶的人要向婿家的长辈请安,还要对大姑子、小姑子打个招呼,这才可以动身。 姑奶奶无论贵贱,在娘家都有特别的优待,平素爱吃的东西尽量供给。亲友欢聚一堂,恣意笑闹。满族的习俗,姑奶奶在女婿家多谦卑,处处看人眼色行事,只要一回娘家,便身介十倍,在家几日,当几日的家。批评父母,批评兄嫂,横踢马槽,都是很正常的事。“假期”满了,家人备些礼品,把姑奶奶送回婆家。 与接姑奶奶差不多的活动是回娘家。回娘家是汉族的习俗,没什么讲究,一般都选在正月初二这一天。住几天,决定权在媳妇,亦在娘家。姑爷要陪同,地位高的、阔绰的,去了自然受到欢迎;穷酸去了,就不免看些嘴脸,遭些凌辱。若有《红楼梦》刘姥姥的心气,则可厚着脸皮讨口美食,带回些散碎银子。 这一“回”一“接”,性质大不一样。所以,汉族人的穷老女婿,千万不要听妻子蛊惑,她愿回娘家自己回去,不可陪同;满族人家的女婿本无陪同之说,人家来接姑奶奶,你自管让妻子去,愿意住几天就住几天,说了算的日子美得很!
第一次去女方家见家长什么都不用送。双方先见见面。觉得都可以。以后能相处。能结婚。
第二次去女方家见家长要吃饭,送什么都不如送健康和美丽。男方要买999元11次×两位=1999元23次的美容院的养生套盒卡送给女方母父双亲。女方母父二老双亲给男方3666元见面礼。
第三次去女方家吃饭,叫认门。男方什么也不用买。要在女方家小住2天。与岳父或舅子睡一屋。
女方母父双亲给男方2222元认门礼。男方要主动在女方家做饭,给女方母父按摩。与女方家里的人要相处好。
第四次去女方家吃饭。叫试婚。
男方什么也不用买。要在女方家住一个星期。还是与岳父或舅子同睡一屋。女方母父双亲给男方3000元试住礼。试住完,考核结束。成为准女婿。8888元给到准女婿手里。
第五次去女方家吃饭。叫订婚前,上门邀亲。男方什么也不用买。
在女方家等待女方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姑姑、叔伯爷爷、姑奶奶的到来。
女方父系亲戚来了,女方的爷爷奶奶、叔伯姑姑、叔伯爷爷、姑奶奶要给男方见面礼100-200元。然后在女方家吃饭。吃完饭,男方要主动收拾碗筷。男方晚上不走,与岳父或舅子同睡。第二天,男方要和岳母、岳父、舅子、女方一起去女方老姥家。男方要买水果和牛奶。
女方的姥姥姥爷、舅舅姨妈、姑姥姥、叔伯姥爷要给男方见面礼100-200元。然后在女方老姥家吃饭。晚上在女方老姥家住一宿。与舅子、表舅子同睡一屋。
第三天~第四天,男方要和女方一家去岳父或岳母的老姥家上门邀请亲戚参加订婚宴。男方买箱八宝粥。女方的舅爷爷、姨奶奶、舅姥爷、姨姥姥都要给男方见面礼100-200元。吃完饭,傍晚就和女方一家回女方家。
第六次去女方家吃饭叫订婚宴。女方家要摆5桌席。
第一桌。邀请男方一家和女方一家吃席。男方家要给女方家500元结婚定金(或随礼500元,因为女方家请客吃饭,一桌大席1000元。男方家吃一半,随礼500元合适。双方不亏不欠,男方家订婚摆席,女方家也要掏500元定金或随礼500元,双方家庭都要举办订婚宴,一定要错开时间)
第二桌请女方母亲的老姥家人。
第三桌请女方父亲的老姥家人。
第四桌邀请女方的老姥家人。
第五桌邀请女方的本家亲戚。
岳父要给男方买衣服和红内衣裤、红袜子、红鞋、红皮带。
男方要回礼,要给岳父、舅子买好衣服。
舅子也要回礼给男方买衣服。
岳母要给男方买好金项链、金手镯(或金手链)、金耳环(或金耳钉)。
女方给男方买金戒指。
男方给女方买金戒指。
女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伯、姑、舅、姨、叔伯爷爷、叔伯姥爷、姑奶奶、姑姥姥、舅爷爷、舅姥爷、姨奶奶、姨姥姥要给男方200-500元认亲礼,给女方1000-10万添箱钱(现金嫁妆,婚前财产启动资金)。
然后是拍结婚照。
比如花了12000元。双方家庭AA制。一家拿6000元。
拍结婚证的照片。比如50元。双方家庭AA制25元。
结婚的车队。20辆车。一辆200元的油钱。女方家出2000元上车礼。男方家出2000元下车礼。
结婚的宴席。女方家出女方亲戚的酒席钱,收女方亲戚的份子钱。男方家出男方亲戚的酒席钱,收男方亲戚的份子钱。
女方的妈妈给新郎10001的上拜钱(改口费)。没钱给1001。
女方的爸爸给新郎9999的上拜钱。没钱给999。
女方的姐姐给新郎1万的上拜钱。没钱给1000。
女方的哥哥给新郎1万的上拜钱。没钱给1000。
女方的姥姥给新郎5千的上拜钱。没钱给500。以下同理。
女方的姥爷给新郎5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奶奶给新郎5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爷爷给新郎5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姨妈给新郎5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姑妈给新郎5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舅爸给新郎5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叔爸给新郎5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姨姥姥给新郎三千的上拜钱。没钱给300。以下同理。
女方的姨奶奶给新郎3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姑姥姥给新郎3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姑奶奶给新郎3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舅姥爷给新郎3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舅爷爷给新郎3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叔姥爷给新郎3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叔爷爷给新郎3000的上拜钱。
女方的表姐,表哥分别给新郎3000元的上拜钱,没有钱的情况下就给300。
女方的表姨,表姑,表舅,表叔分别给新郎1000的上拜钱,没有钱的情况下就给100。
老北京“做寿”
老北京人对五十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称为“做寿”。一般逢十称为“大寿。
富贵人家做寿是十分隆重的,事先要向亲朋好友发请柬,一般要提前三天。做寿的时间是一天,有的在家里办,有的在饭庄办。在家里办的,要在院中搭棚(夏天搭凉棚,冬天搭暖棚),棚内挂上八扇屏,上边有“三国”、“水浒”等故事的图案,棚上的玻璃窗上还要贴上大红的“寿字”、彩色的寿桃和大红框。给老太太做寿,要贴“五福捧寿”的图案,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寿字,四周围绕着五只彩色的蝙蝠。棚外还要搭起红、黄两色的喜庆牌坊或者是红、黄两色的彩球,棚内摆放茶桌。
亲朋好友在接到请柬后要准备寿礼。寿礼大多是寿桃、寿面、带寿字的糕点和寿帐。寿桃是一种桃形的大馒头,顶部有一个尖,染成红色,可以在馒头铺里订做,自己家里也可以做。寿面是一种机器轧的细长切面,盘成塔形,顶部成桃形,上边插着寿星供花,外边罩上红色的剪纸。寿面也可以在切面铺定做。
寿堂安排在正房正厅,是拜寿行礼的场所。正面墙上挂着刺绣或绘制的寿星像,或者是寿字中堂或寿帘,两旁配有写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寿联。也有供上福、禄、寿三星像的,案上摆放着蜡扦、上插寿烛,还有一对插花用的花筒,还要摆放香炉。
如果是给老太太做寿,寿堂正中要悬挂红缎绣的金色五蝠捧寿图案,案前供放一尊麻姑献寿像。案上的蜡扦、香炉盖上有仙鹤叼莲花、灵芝的造形,案上还要摆放鲜桃(或苹果)、面鲜、点心各五碗,上边插着金寿字的供花。在蜡扦下边还压着黄钱、纸元宝、千张,案前放着一块红垫子,供跪拜者跪下叩头。铺在案上的桌围子是红底,上边绣上圆形的寿字或者是鹤、鹿、青松等图案。
平民小户人家的寿堂是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摆上寿桃、寿面,点上一对大双包的红蜡烛,压上一份敬神钱粮,到香蜡铺请一份木刻水色印刷的“本命延年寿星君”的神码夹在神纸夹上。
老寿星身穿带有福寿图案的袍褂坐在太师椅上,接受家人和亲友的叩拜。晚辈一般都是磕头、跪拜时说一些吉利话,平辈人叩头时寿星老儿要站起来做出用手搀的动作,表示请对方免礼。如果是长辈,只需拱手,受贺人还要主动让长辈坐在自己受贺的座位上,给对方磕头。
受贺者的晚辈家人站在寿堂两侧,对前来拜寿的亲友一一还礼。亲友的贺礼有寿幛,红底金色,上边绣着“仁者有寿”、“贵寿无极”、“华封三祝”(男)、“蓬岛春霭”、“婺宿腾辉”、“寿域开祥”(女)等祝词。寿幛一般都挂在棚内。也有送寿联的,像“九如天作保,五福寿为先”之类。还有送一些字画,上边画有松树、仙鹤、野鹿、麻姑、寿星、八仙以及百寿图。一般都悬挂在寿堂的墙壁上。另外还有送绸缎、玉器、古玩、笔墨纸砚的。还有的干脆送红包,用红封套装上现金,上写“贺敬×元”。
做寿当日的中午、晚上,主人要摆下寿宴招待亲友,从高档的燕翅席、海参席到普通的酒席都可以,但主食必须是面条,称之为“长寿面”。平民小户不准备酒席,只准备几样炒菜,煮好面条,拌上猪肉、鸡蛋、木耳、黄花、蘑菇打的卤。
有钱人家做寿,还要请艺人唱堂会,表演的品种有京剧、各种地方戏、各种曲艺、杂耍、皮影戏等。堂会结束后,寿星佬和众亲友齐集在寿堂内祭祀福禄寿三星及麻姑,将灯盘上放着的用彩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儿蘸上香油点燃,灯花的数目比做寿者的岁数多两个,一个是本命年,一个是增寿年,晚上由寿星老儿上香后点燃,然后由他的子女和亲友每人托一个灯盘,列队到大门外与神码、敬神钱一同焚化,叫做“送灯花”。
女朋友
还是未婚妻
还是已经结婚?
如果关系没定下来
就没有必要买
关系似乎有一些远
送的话看老人家喜欢什么
那个年龄的收礼物已经不看重价值了
喜欢字画的
可以送字画
喜欢花草的
可以送盆花
(不是束的
是盆的
能养的)喜欢养鸟的
送鸟
实在不知道喜欢什么的
可以送摆放的东西
以前我买过
就像脑白金广告的那俩老头老太太那样的摆放饰品
有同舟共济之类的
也可以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