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愿意把娃放在家给婆婆带,自己出去上班吗?

老人 0 22

你们愿意把娃放在家给婆婆带,自己出去上班吗?,第1张

你们愿意把娃放在家给婆婆带,自己出去上班吗?
导读:如果婆婆在家照顾孩子,没有那一堆事,我是愿意把孩子给她带的。她带孩子很有一套,孩子感冒了,她建议先不吃西药,她说喝了她自制的药如果没好再吃西药不迟。她会熬制一种姜汤,放生芝麻、橘皮之类的,说“散寒”,果然最后药到病除。婆婆说西药没什么好的,

如果婆婆在家照顾孩子,没有那一堆事,我是愿意把孩子给她带的。她带孩子很有一套,孩子感冒了,她建议先不吃西药,她说喝了她自制的药如果没好再吃西药不迟。她会熬制一种姜汤,放生芝麻、橘皮之类的,说“散寒”,果然最后药到病除。婆婆说西药没什么好的,就算能好也有伤身体的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

因为学的是幼师专业,孩子三岁的时候我去了地方一家幼儿园上班。在那里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一个宝妈急匆匆地把孩子送了来,临走还塞给我一罐药。说是孩子奶奶熬的中药。还跟我说,她的孩子已经服过西药了,这中药是奶奶熬的,今天上午如果孩子没事,能不吃就不吃。

我也是服了,她太不把老人的心意当回事,更是藐视老人的认知和能力。

结果,她的孩子上午前一阵还好好的,十点多的时候就打不起精神,还伴有发烧状态。我知道病情反复了,坚决和我的同事喂起了那罐中药。

我不知道那个宝妈后来有没有在心里对我们不满之类的,但是她的孩子从第二天起就开始蹦蹦跳跳的。

老人是家庭的一份子,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只是年龄大了而已。他们对自己的后代也是尽心地照顾和爱惜,如果她们愿意带孩子,又比较有经验,千万不要对他们的“那一套”嗤之以鼻,你是可以提建议的。把孩子交付给他们,就尽管放心吧!

至于老人的教育方式可能真的有些落后,宝妈们回来也可以纠正和灌输啊!

生孩子养孩子并且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哺育下一代最好的路。

这位妈妈担心自己的婆婆带不好孩子,但是我想你怎么保证自己就能带好孩子呢。同样等孩子要上幼儿园了你会因为担心老师带不好孩子不让孩子上幼儿园么。或者你会说孩子太小了,但是总有一天你要放手,如果实在没有人帮你带孩子,那你真的是没有办法。现在你婆婆愿意帮你带,而且能帮你带,最起码她带自己孙子孙女的心总是实心实意的,没有人比血缘更让人放心的啦。

现代 社会 ,女性既要有家庭又要有工作。因为现在早已不像以前,女性可能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家庭里,这样最能体现女性的价值。但是当今 社会 已经不是这样了,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甚至有的女性比男性表现得更棒。同时,如果一个女性全职在家带孩子尤其是孩子小的阶段,很容易与 社会 脱节,等到孩子大了要上学了,这个妈妈基本上也过了职场黄金期。如果再就业也很难有很好的工作岗位等着她。我想作为女性,尤其是现在婚姻家庭关系这么脆弱的当下,只有自己有挣钱的本领才能给予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最大的保障。

我不愿意,如果有后悔药或者第二次选择,我绝对不会把孩子放家让她给带的,我家小孩儿三岁半以前都是我在带,想着孩子上幼儿园了,好带了,让婆婆帮忙给带,我跟老公一起出去打工赚钱还账,等出去半年多回来,发现小孩跟着他们本来养成的好习惯全没有了,坏毛病出来了一大堆,本来婆婆跟公公都不讲卫生,孩子也学成了,也不怎么听话了,办的事儿很气人。以前我在家搞自己卫生,婆婆说我穷讲究,公公说我衣服不是穿烂的是让我给洗烂的。以我自身经历,孩子还是自己带着好,苦点累点无所谓了,现在就在家附近找点散活干,工资低,但不耽误带孩子。

没有愿不愿意,只有,有没有的选?

不要纠结,好多妈妈都有同样问题,说说我家吧,我是生了孩子后放老家婆婆带,我两三个月回去一次,每天视频!多半年带娃身边呆一两个月又回去,这样基本在三岁结束,上幼儿园就彻底没回老家了,婆婆来帮忙,自己工作也没耽误,没有十全十美办法,但我觉得女性工作也很重要,你能保证你婚姻一辈子给你幸福和保障吗?

不愿意的,婆婆年龄太大了,七十多岁了,我家大宝是姥姥姥爷带的,一岁半左右开始基本上是家里一个月郑州一个月,老家离这里也比较近,我跟老公上班有时候可以错开有时候错不开,错不开几个小时的时候,有时候也会让婆婆来看一会儿,我上班比较自由一些,大部分在我身边我跟老公时间错不开的时候,会带着大宝去店里,唯一不好的就是,在我身边可能饮食什么的,没有在姥姥姥爷身边规律,他们已经退休了,就在家看看宝贝,看看家里几亩地

这要分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自己带孩子吧!毕竟有隔代教育问题存在。我隔壁家小孩就是爷爷奶奶带着了,他们有时候会和我家孩子玩,在玩中,占有欲太强,他想要的东西不给就去抢,抢不到就哭。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看手机,吃饭时也要看电视,吃饭还要爷爷奶奶喂饭。说这些时,老人也很无奈,说又说不的,打也打不得,只能这样。上了幼儿园还好,公办的早八点到下午五点,有老师管着他们说这是最好的选择。自己的孩子大了,成家了,现在又要隔代带娃。不带吧,以后也不知道会发生啥事,人老了还要儿女照顾不是?所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能力自己带,没能力老人帮着带,这问题不太好回答,所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吧![微笑]

可以 自己去找份尽量是白天的工作!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好,留守儿童很多问题,缺少母爱,不自信,缺少管教,不自律,有些老人只会一味的宠溺孩子,当养成习惯以后再想改正就难了!

不行,我对象及我对象家品行太恶劣

昨天随老公参加他同事小刚妈妈的葬礼。让我看见一副震惊的画面。晓刚身穿麻衣正在教孩子跪在奶奶灵前给前来吊唁的人还礼。要知道他家孩子才五岁大,小孩子一边抽搐着哭着一边点头,应该已经知道了奶奶过世是代表了什么,在这一刻我在想这个小刚怎么如此狠心,让一个五岁多的孩子就这么的跪在地上,而且一直跪了一上午,直到孩子累的睡着了,才让妈妈把他抱走。

期间也有不少亲戚好友替孩子说话,或者抱起孩子要带走,可是不是小刚不同意,而是这个孩子要坚持如此做,嘴里还说:“我答应奶奶要送她最后一程的。”而这全因奶奶和孙子之间的感情和之前爸爸对他说的一段句。

这是在奶奶过世后爸爸和宝宝之间的对话,也是这次的对话才有了宝宝这样的举动。

我问小刚你怎么就如此的狠心就直接的告诉了孩子,你不怕孩子有别的想法么?出现什么意外么?

而小刚的回答也是我没有想到的,他说: 这些话与其说是对孩子说的不如说是对自己说的,因为曾经在我小时候姥姥过世的时候妈妈跟我说过类似的话!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的心智和人格还没有定型,对亲人离世的理解与成人不同。如果解释不当,就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创伤,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的成长。

对于小刚对他家宝宝的告知我是不认同的,毕竟孩子还是小。虽然宝宝很懂事,也应该懂得了奶奶过世时意味着什么,但是我感觉就这么直白的跟孩子讲生老病死还是有些不妥。这可能就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理解的不同吧。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许慧认为,应该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来解释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在面对3-6岁的儿童应该怎么说

3-6岁的儿童一般会明白死亡的后果,所以家长在跟孩子讲的时候要注意说话时的语气和态度。因为有时孩子并不是被“死亡”吓着了,而是被成年人对于“死亡”的反应给吓到了。

就像小刚在跟宝宝说奶奶死亡时就很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平静的语气跟宝宝在说生命的意义和死亡。尽力的减少宝宝对奶奶离世的恐惧,让孩子慢慢的了解死亡。

对于小学生应该怎么说

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可以理解死亡的概念了。家长可以告诉他们,死亡意味着什么,跟孩子做好沟通,鼓励他们说出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以及问题。家长要认真倾听,并且在孩子出现不良反应时注意引导,诚实回答孩子的问题,说出你心里的感受,鼓励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泄情绪,保留对亲人的回忆和亲人留下的纪念品!

在给孩子说起生命意义时,重点应该放在生命的美好的一面,多说说我们在成长中的坚强和面对人生的希望,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方向。

虽然我不认同小刚的做法,觉得他太过直白,但是也不能否认他这么做的效果。他确实让宝宝理解了奶奶的离世。

你们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你们会做出如何的选择呢?会像小刚一样的直白?还是用其他的方式跟孩子说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