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给奶奶送阳光》课件【三篇】

老人 0 60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给奶奶送阳光》课件【三篇】,第1张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给奶奶阳光》课件【三篇】
导读: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课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给奶奶送阳光》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亲情。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懂得“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这句话的意思。

 3、阅读反映亲情的文章,能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懂得真爱亲情,学习关爱孝敬老人。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流利读文,感悟亲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我们每天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接受着阳光的关爱。可是有一位老奶奶腿坏了,不能出来见阳光,总是渴望见到温暖的阳光。有一天,天气非常好,灿烂的阳光沐浴着大地,她的孙女鹿儿想把阳光带回家作为礼物送给奶奶,她能给这份礼物带给奶奶吗请欣赏《送给奶奶的阳光》

 板书:概括文章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营造一种浓郁的教学氛围。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3)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认字表中的生字。

 (4)同桌检查读生字。

 (5)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生字。(检查读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检查困难生读、指名领读、分行开火车读、齐读等)让孩子自学、互学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以及理解词义的能力。

 利用生字卡检查学生学习的结果,起到督促学习的效果。

 3、朗读感悟,初步理解

 (1)老师先范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中的小主人公为什么想把阳光送给奶奶你觉得她怎么样

 (2)点名让学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全班同学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进行朗读课文,让孩子们从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下面大家一带着感情朗读一下文章,同时带着下面的思考问题。

 (1)你最喜欢读课文中的哪一句、哪一段为什么

 (2)把课文中描写阳光照在什么地方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鹿儿对阳光的喜爱。

 (进行小组讨论)齐读课文让大家重新感知课文的整体内容。

 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进行自学的能力。

 2、小组展示,重点讲解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带着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那么下面哪个小组想给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呢(小组展示的同时,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总结学生展示的结果,讲解文章中的重难点句。重点理解“阳光都跑到我的心理来了”通过进行小组展示,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归纳总结全文的重难点。

 3、图文结合,拓展想象

 师:下面大家看一下老师展示给大家的这幅,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漂亮的野花、快乐的小鸟都在接受着阳光的恩赐。鹿儿走在田间小路上快乐地唱歌,面对如此美妙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呢课上交流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4、课外积累

 在课文搜集有关孝敬的文章,下节课带来和大家分享。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给奶奶送阳光》课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紫、叽、喳、叨、慰、膝”六个生字;积累“朝阳、芬芳扑鼻、叽叽喳喳、念叨”等词语,正确书写“紫、叽、叨、慰、膝”五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并听写句子“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主人公鹿儿尊敬、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懂得尊敬长辈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我的好宝宝,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自主识字、积累词语,并能正确听写句子。

 教学媒体: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一块手帕。

 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向父母了解一件自己小时候天真幼稚的事。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送过礼物?送过什么礼物?

 2、揭示课题:我给奶奶送阳光。

 3、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步感知,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字:会读哪个读哪个。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同桌合作记忆生字。

 (3)检查学习情况,交流识字方法。

 (4)读词、积词:朝阳、芬芳扑鼻、叽叽喳喳、灿烂的阳光、念叨、安慰、膝盖

 (5)分小节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自读自悟,解答问题。

 问题一:我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

 问题二:我怎样给奶奶送阳光?

 问题三:结果怎样?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课文。

 (2)集体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2、指导理解重点词句。

 (1)出示句子:看到了可爱的阳光,鹿儿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A.读读1-4节,找找有关描写阳光的词语和句子。

 B.交流欣赏,指导读好描写阳光的句子,体会阳光的美好。

 C.指导读句“看到了可爱的阳光……”体会鹿儿的美好愿望。

 (2)出示句子: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可是,不知为什么,围裙里的阳光都没有了,包得严严实实的,怎么都没了呢?跑哪儿去了?

 A.通过演示理解“紧紧、严严实实”的词义。

 B.指导读好疑问句。

 3、理解奶奶说的话。

 (1)理解“安慰”的意思,指导用安慰的语气朗读句子。

 (2)联系上下文,想想奶奶这句话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总结:你喜欢鹿儿吗?为什么?

 (五)语言实践。

 1、在组内交流小时候自己天真幼稚的`事例。

 2、推选代表,大组汇报。

 (六)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紫”。

 3、自行练习,书写其他生字。

 4、听写句子。

 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给奶奶送阳光》是一篇描写幼儿生活的。课文主人公鹿儿虽只有四岁,但她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的奶奶因腿坏了,不能出屋晒太阳,鹿儿便用围裙把阳光包起来送给奶奶。虽然这种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鹿儿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这篇课文就是在趣味中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整堂课力求将这一理念贯穿课的始终,课堂中始终围绕“读”展开教学的。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给奶奶送阳光》课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外、编、芬、叽、喳、沐、浴、裙、叨、慰”10个生字;能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记字形,了解“开遍、芬芳扑鼻、沐浴、念叨、安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第3节及人物语言的句子。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感受鹿儿关心、孝敬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出示一幅与课文第三小节内容有关的图画,看图说话,初步感受阳光的美好。

 2、出示课文第三节,学习生字新词,朗读积累。

 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1)指名读,随机正音。(“遍”,声母是“b”“沐浴”的“浴”是整体认读音节。)

 (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指导朗读。

 3、积累语言,训练表达

 师:现在,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出示:开遍芬芳扑鼻叽叽喳喳沐浴

 4、小结:多可爱的阳光啊,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

 板书:阳光

 5、揭示课题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阳光,有个小朋友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阳光有关的故事。

 板课题:我给奶奶送阳光

 二、反馈预习,整体感知

 1、读懂课题

 师:预习了课文应该知道:“我”是指——鹿儿,板书:鹿儿奶奶

 板书:阳光

 鹿儿奶奶

 师:课题的'意思就是——出示(“鹿儿给奶奶送阳光。”)

 2、根据板书提示说一句话。

 三、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2、读文划句,了解鹿儿是怎么送阳光的,体会她迫切的心情

 出示: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1)正确朗读句子。

 (2)学习生字“裙”。

 (3)引读句子。

 (4)用一句话说清鹿儿是怎样给奶奶送阳光的。

 出示:鹿儿把阳光送给了奶奶。

 指导:用上“紧紧”或“严严实实”

 从“紧紧”与“严严实实”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读文划句,了解鹿儿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的原因

 (1)奶奶需要阳光

 出示: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嘴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

 学习生字:叨

 指导朗读

 (2)阳光很美好

 师引背:是呀,阳光是那么可爱,那么美好,媒体出示画面:瞧,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鹿儿高兴得——跳了起来。

 朗读句子,感受鹿儿的高兴

 出示:鹿儿跳啊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索性伸出双脚坐在了草地上。

 出示:看到了可爱的阳光,鹿儿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4、朗读句子,再次体会鹿儿送阳光时的迫切心情

 师:于是,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引读)一进门就——(鹿儿是那么的迫不及待,多想让奶奶早点见到她盼望的阳光啊!她大叫——(看,鹿儿可是连叫了两声奶奶,因为她——很兴奋,想把阳光快点送给奶奶),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

 5、创设情境,体会鹿儿难过的心情

 (1)自由朗读11、12节

 (2)指名朗读,随机创设情境,体会鹿儿的心情

 (3)齐读11、12节

 四、想象说话,升华主题

 1、联系奶奶的表现,引导质疑。

 (引读)可是……

 出示:奶奶看着鹿儿的表情,高兴极了。

 师:读到这儿你有问题吗

 (鹿儿难过得要哭出来了,奶奶为什么却高兴极了)

 2、同桌两人读读13-15小节,讨论释疑。

 师:奶奶最喜欢鹿儿了(喜欢鹿儿的什么——关心奶奶),奶奶已经懂得鹿儿的心意了(什么心意——爱奶奶)

 3、想象说话,理解“安慰”。

 (1)引读奶奶安慰鹿儿的话。

 (2)理解“安慰”。

 (3)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理解奶奶的话。

 板书:爱心

 4、引读最后一节,围绕“紧紧”体会奶奶内心的感动

 五、总结

 1、根据板书提示说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悟。

 2、总结。

 板书:我给奶奶送阳光

 阳光

 鹿儿

 奶奶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和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能比较连贯地讲述内容。

 2学习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的方法。

 3喜欢参与看图讲述活动,体验乐于助人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讲述PPT。

 2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播放音频"小鸟的叫声",引出活动主题。

 指导语:小朋友听谁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图讲一个关于小鸟的故事。

 2出示图一,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并简单讲述单张的基本内容提问: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它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和周围环境,提醒幼儿用完整句讲述图一的基本内容。

 3幼儿分组讲述,引导幼儿学习按顺序观察、连贯地讲述三张的主要内容。

 (1)幼儿两人一组,自由讲述。

 指导语:谁来帮助小鸟?它们是怎么帮助小鸟的?老师又带来两张,请小朋友两人一组按顺序用完整语句连贯讲述三张内容。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按顺序用完整语句连贯讲述三张内容。想象小动物们的内心和神情,并学习运用: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描述故事。

 (2)每组派代表讲述。

 指导语: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听小朋友是否按照的顺序连贯讲述内容,听听他的故事里用到了那些词你最喜欢,一会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倾听同伴讲述,并挑选出好的句子和词语让幼儿学习,丰富幼儿讲述经验。

 4教师示范讲述,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比较连贯地讲述内容。

 指导语:老师也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小朋友注意听老师用了哪些好听地词语把故事连接起来的。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按顺序,学习"可是""接着"的连接词连贯讲述内容。

 5幼儿分组讲述,手偶表演,引导幼儿运用"可是""接着"的连接词连贯讲述内容。

 (1)幼儿四人一组,操作手偶自由讲述。

 指导语:请小朋友选择喜欢的手偶带上,运用"可是""接着"的连接词,完整地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操作手偶,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的连接词,边表演边连贯完整的讲述内容。

 (2)每组派代表讲述、表演。

 指导语:请每组小朋友把自己编的好听故事边表演边讲给小朋友听,听听他们的故事里,你最喜欢他们说的哪句完整的句子和词语?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倾听同伴讲述,学习新的句子和词语,丰富幼儿新的讲述经验。

  活动延伸:

 把投放在语言区让幼儿大胆的发挥想象去创编新的故事。

  附故事:

 一天早上,三只小鸟不小心从鸟窝里掉了下来。小鸟们很伤心,它们想回家可是回不去。

 接着,小兔和小羊走了过来。它们抱起小鸟,想把小鸟送回家,小鸟们很开心。可是,小兔和小羊太矮了,不能把小鸟送回家。

 接着,长颈鹿来了。长颈鹿脖子一伸,轻轻松松地把小鸟送回了家。小兔、小羊和小鸟们高兴地说:"谢谢你,长颈鹿!"小鸟们回家了,小动物们快乐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

 小百科:飞禽的总称,是适应于陆地和空中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长羽毛,能维持身体的恒温;胸部有突起的龙骨突,全身骨骼多空隙,内充气体,故身体轻便;前肢成翼,后肢行走,多数能飞行,活动范围广泛,也有的翼退化,而不能飞行,活动区域相对较小,如鸵鸟、企鹅及多数家禽等。

  家乡的桥作文800字 (一)

 故乡的桥,不似钱塘江大桥那样雄伟壮观,有令人折服的气质;不似西湖断桥那样拥有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有令人向往的魅力;不似杭州湾跨海大桥那样具有深远的意义,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气势;不似赵州桥那样拥有强健的“骨骼”,屹立千年不倒……故乡的桥甚至有些破旧。

 自我记事起,故乡的桥就横跨在河的两岸,辛劳的村民踏着它从这边走到田里,又从田里走回村里。故乡的桥就像一个守护者,守护着我们村。在铅灰色的平房间,它永远孤独地伫立着,任凭人、车子从它身上踏过,碾过,一年又一年……

 故乡的桥是用水泥建造的,我已不记得它大大小小修了几次,但唯一不变的是那撑起整座桥的桥墩。它永远都牢牢地扎根在水中,就像故乡的桥守护村子那样守护着这座桥。

 桥下静静流淌着清澈的河水,桥洞下有经流水冲刷而变得异常光滑的石头。岸边有“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一切都显得那么质朴,就如故乡的人。

 夏日的夜晚,桥就成了人们闲聊乘凉的好去处。月亮洒下银白色的光,斑驳的树影中间露出点点月光,桥在水中有朦胧的倒影,水中还有一弯月。在月光下,水面泛起缕缕银光。水、月、影就像被画家精心安排过似的,组成了一幅灵动的画面。微风吹拂,人们的心就像一只只小鸟,从胸中展翅飞出,飞过迷茫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又回到桥下的清波里。

 清晨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桥边到处是洗衣的妇女,玩水的孩童。妇女的谈笑声,洗衣的汲水声,孩童的嬉闹声,鸭子的嘎嘎声,合奏出了一曲清晨小桥边的交响乐,伴随着清澈的流水流向远方。

 中午,强烈的日光使得水面泛起层层白光,桥洞就成了捕鱼人纳凉的好场所。当你看到桥洞下停着几只竹筏时,不必惊奇,人们喜欢在这片阴凉的小天地里交流捕鱼心得。

 没有雕刻精美的石雕,没有钢筋水泥的现代气息,没有沉重的历史背囊,沧桑的桥啊,你究竟是用怎样的魔力把故乡的人们召唤到你的膝下,用怎样的魔力把人们的目光聚集到你的身上?没有动听的言语,没有诱惑的微笑,没有美丽的外表,也没有迷人的嗓音,故乡的桥你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为人们遮挡风雨,给人们提供休息纳凉的场所,庇护着淳朴的人们。

 故乡的桥,如今仍然屹立在河上,经历了多年风雨的洗礼,岁月无情地给它添上了皱纹,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始终是我们的依赖。故乡的桥呵,感谢你的守候。因为你,让我记住了故乡的美,让我感受到了故乡人的友好、真诚、善良与淳朴。

 故乡的桥,我在远方思念着你!

家乡的桥作文800字 (二)

 栖凤桥,那座至今被多少人的记忆所忘却的古桥,连同那个渐渐被工业化所吞噬的江南小镇一起,在呼唤着早已远逝的水乡繁华……

 送奶奶回家已经几天了。可是我却时不时听到耳畔传来奶奶的乡音,在我的脑海与耳际萦绕着,久久不能散去……我不知是为什么,只是觉得每次听到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声音时,鼻子都会微微地一酸;可当我清醒过来的时候,耳畔的声音不知怎么就消失了,听不见了。

 回忆到五、六天前把奶奶从老家接回杭州的情节,我却有一种令人遗憾的模糊——我只是记得姑父、姑妈还有两个表哥把我们送到古桥边,之后……我惊叹记忆的空白性,留给了人们思想所无法承受的空间之大,却又引发了人们对于时空的无限遐思。那座桥……我嘴里默念着,那座桥叫做什么名字?我开始尝试回忆起幼时关于这座桥的每一点零碎的记忆——

 当我还是四、五岁的时候,(mtaikscom)每逢过年是一定要在老家过除夕的——所以,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是不缺乏鞭炮与纸灯笼的色彩的。当时流行的是一种棍棒形的、可以拿在手上的炮仗,点燃一头,挥舞着,便能放出绚烂的火花来。我也常玩,除夕夜与表哥们跑到桥上放——点点的火光璀璨宛若星辰,火花溅落水中,我跑去看,却只看见水中的一张张笑脸……这笑容在童年时看来甚是美好与甜蜜,但在如今看来,却有一丝难以诠释的尴尬与叹息。

 不知为什么,上学以后的我不再那么频繁地回老家了——走过那座桥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小镇里有了那么一群蹬三轮的,嘴里叼一根劣烟,肩上搭一条很是不堪的毛巾,吭哧吭哧地蹬上桥去,又踩着刹车呼啦啦地从桥头上冲下来——原本从车站到家就三百来米路,我们却甘愿掏4块钱来买一点“惬意”……进弄堂的时候总是看见我太爷当年的大宅门口的墙头上,有一只姜**的母猫慵懒地躺着晒太阳——正月时腊梅往往已经残了大半,憔悴的黄花缀在枝头,却给人一种淡淡的寂寥与伤感。

 好像在某处,我能听到一只凤凰在哭泣……她原本美丽的羽翼,华贵的长尾,留给她的却是一种绵绵无绝期的伤痛与哀愁——她温暖的巢穴,如今只是一个无情的冰窖。我默默地听着……栖凤桥,那座至今被多少人的记忆所忘却的古桥,连同那个渐渐被工业化所吞噬的江南小镇一起,在呼唤着早已远逝的水乡繁华……

 我还记得奶奶的乡音,虽然我听不懂,但每次听的时候,却总觉得能得到些什么——我也还记得若干年前栖凤古桥下小船上摇橹的声音,虽然觉得能拾起些什么记忆的碎片,却再也听不到了。

 桥还在原处,小河还在静静地流淌。可是,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窗外传来鞭炮劈劈啪啪的声音,我忽然觉得,我听到了桥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