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给奶奶送阳光这文章有什么感想

老人 0 55

对我给奶奶送阳光这文章有什么感想,第1张

对我给奶奶阳光这文章有什么感想
导读:  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反思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送给奶奶的阳光》这一课的教学中,对于识字这一环节,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因为从读文识字,到带音认字,到交流识字方式,再到单独识字,整个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理解词语方面,

  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反思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送给奶奶的阳光》这一课的教学中,对于识字这一环节,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因为从读文识字,到带音认字,到交流识字方式,再到单独识字,整个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理解词语方面,我通过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兴趣浓厚,而且理解也很到位。

  再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立足与学生的学,本着相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信念,以读为主线,遵循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原则,从字、词、句和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扎扎实实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总体来说一共有以下几点:

  一、本课教学从疑入手。

  在这节课的开头,学生质疑:“为什么要送给奶奶阳光?”设置悬念,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通过研究学生理解到,奶奶因为身体的原因使她非常渴望见到阳光,而且阳光又如此之美,于是鹿儿才产生了送给奶奶阳光的想法。紧接着老师又提出了疑问:“鹿儿送给奶奶的阳光,奶奶收到了吗?”这个有争议的,能引发矛盾,也能碰撞出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让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些疑问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灵活巧妙,适度拓展应用。词语的理解做到了“词不离句”。如让学生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教师通过“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这些问题自然引出“芬芳扑鼻、唧唧喳喳、沐浴、灿烂”等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灵活多样。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顺畅自然,不露痕迹。

  三、读的训练目的性强,有层次,感情朗读指导到位。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美美的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间真情,在读中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四、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本课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设计了多次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对文章中心的又一次深刻感悟,可谓一举多得。

写作思路:把自己在阅读这篇《给狗熊奶奶读信》的文章时受到的启发和感触写下来,简单介绍下这篇文章的梗概和中心思想。

正文:

《给狗熊奶奶读信》是一篇讲述小动物们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给狗熊奶奶读信的故事。故事中小动物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读信让狗熊奶有不同的感受和心情。

我觉得鹿儿一点不傻,她这样做说明了她爱奶奶。我想,每个人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得到回。对待同样的事物,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表达自己的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可见孩子的表达能力对交往起着重要作用。

爱是任何人都可以表达的,爱并不需要做得多么伟大,爱其实很简单,很容易。这时候应该让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对他们以后的为人处世都起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

我以前就有困难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写,自己想了半天也不会,我就非常生气。后来我想起来去问我姐姐,最后我把这道题给写出来了,而且也学会了。事后想起来我也很开心,因为我把那件事解决了,虽然不止我一个人解决的,但我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教案# 导语《送给奶奶送阳光》是一篇描写幼儿生活的文章。课文主人公鹿儿虽只有四岁,但她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的奶奶因腿坏了,不能出屋晒太阳,鹿儿便用围裙把阳光包起来送给奶奶。虽然这种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鹿儿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文、包、我、高、兴、贝”七个生字,会认“奶、送、晒、外、洒、院、您、泪、宝”九个字。认识新笔画“\”(斜钩)。

 2.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堂上努力让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体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2.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有所悟,有所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3.在课堂上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识字。)

 一、调动情感,再读课题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朋友,在课文中还见到了我们的老朋友文文,她呀,非常喜欢自己的奶奶,你们呢

 (师点击板书:奶奶)来,挥挥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出示奶奶头像图贴)

 2.文文为奶奶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1)指名读课题,师拄意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对奶奶的亲切感。

 (2)齐读课题。(出示太阳放光芒的)

 二、由疑促读,整体感知。

 1.学生看课题质疑,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生有可能提出:谁给奶奶送阳光(当场解决并擦掉)

 (1)为什么给奶奶送阳光(板书)

 (2)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的阳光吗(板书)

 2.小结:看,你们提到的问题多有价值呀!我们就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聪明的孩子们,怎样来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呢

 (渗透学习方法)

 3.读课文。

 可小声读,可以高声读,可以双人读,可以个别读……要求边读边思考问题。出示“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的画面。

 4.学生看画面谈感受。指导朗读“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

 5.在金色的阳光中,文文想到了谁(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6.猜猜看,文文会怎样做呢

 过渡:文文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大家读下面的三句话,老师想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出来。

 7.课件出示:她赶紧兜起裙子,把阳光包在里面。

 “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

 “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

 良学生自由练读以上的三句话。(师巡视,认真倾听)

 8.指名多人读句子。《给予客观恰当的评价,在老师、同伴的评价中让孩子们读好这些句子,感受到文文对奶奶的关心、体贴。)

 过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们能解答第一个问题了吗(指名说,老师顺势擦去第一个问题)那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给她的阳光吗

 9.(出示教学插图)师述:文文兴高采烈地跑到奶奶身边,却为什么哭了

 10.自由读5、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1.学生交流。

 12.引读:师读第5自然段,生读6、7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文文的内心感受,读好这两句话。

 过渡:看到伤心的文文,奶奶却笑了。

 13.(学生看插图)出示奶奶的话。

 (1)自由读奶奶的话,边读边想:奶奶从文文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说,并读出自己不同的内心感受。

 14.同学们,面对伤心的文文,你准备怎样对她说呢(顺势擦去第二个问题)

 三、整体回归,思想升华

 齐读课文。

 四、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要重点指导的字:“包、我、高、兴”(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组词。

 3.学习笔顺。

 4.描红,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5.当小老师交流,师范写

 6.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有、文、包、我、高兴、贝”七个生字,会认“奶、送、晒、外、洒、院、您、泪、室”9个生字。认识新笔画“ ”。

 2. 朗读课文。

 3.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

 2. 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 生自由读课文。

 2. 随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小组互查。

 3. 把课文读通、读顺。

 4. 生交流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二、自主学习,理解课文。

 1. 生围绕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2. 小组讨论交流。

 3. 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文中描写佳佳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

 4. 读奶奶说的话(出示最后一自然段),说自己想到了些什么?

 三、联系实际,深化感受

 1. 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说平时自己是怎样对待长辈的?

 2. 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我为他人送阳光”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读书比赛。

 2. 读书游戏。

 二、识字写字:

 1. 小组内识字交流

 2. 全班交流好的识记方法。

 重点指导:“兴”识后鼻;“您”识前鼻;鼻音“”,“奶”是“”;“晒”翘舌音;“洒”平舌音。

 加一加:氵+目=泪

 3.组词说话训练:我会用 说话。

 4.指导写字:

 ①生自己观察笔顺指导示范;②指名说笔顺,师范写,重点指导:包、竖弯钩要向右下伸展,我的笔顺;③生写,师巡视。

 5. 作业展评。

篇三

 教学目标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学习生字“外、遍、芬、叽、喳、沐、浴、叨、裙、慰”,反馈、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情况。积累“沐浴、芬芳扑鼻、叽叽喳喳、念叨、安慰”等词语。指导书写“叽、喳、沐、浴、叨”。

 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描写阳光的句子。

 理解句子“我的好宝宝,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

 能照样子,用上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练习说话。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鹿儿尊敬、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沐浴、芬芳扑鼻”等词语词语。 2、从鹿儿的行为中感受鹿儿的孝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设疑。

 1、同学们,你们给奶奶送过礼物吗?送过什么礼物呢?奶奶高兴吗?

 2、有个名叫鹿儿的孩子也想给奶奶送礼物,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我给奶奶送阳光》。指名读,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

 古人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你带着越多的的问题去学习,你的收获就越大。所以我们要带着思考去读书,这样进步才大,读懂得东西就多。课文读懂了,这个问题就解决。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开火车分句读课文。

 2、学习字词。

 外面 开遍 芬芳扑鼻 叽叽喳喳 沐浴 围裙 念叨 安慰 分组出示。第一组:外面 围裙 读准字音。提醒“裙”是衣字旁。

 第二组:念叨 安慰

 第三组:开遍 芬芳扑鼻 叽叽喳喳 沐浴

 3、朗读句子,理解字词意思。

 出示:野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1)指名读。齐读。

 (2)换词理解“芬芳扑鼻”。芬芳的意思就是香气。

 (3)学习“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是个象声词,指的的杂乱细碎的声音。也可以形容女孩子说话声,我的妹妹最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了。模仿它再来说几个,如果我们来到泉水边会听到泉水——“叮叮咚咚”,小雨声——“滴滴答答”。

 (4)理解“沐浴”,阳光照耀大地,大地上的一切享受着阳光。

(5)感情朗读。

 三、学习课文。

 1、学习鹿儿的想法。

 (1)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你现在正沐浴在阳光中„„睁开眼,什么感觉?(随机板书:温暖,舒服)。是啊,沐浴着阳光是多么舒服啊,能见到阳光的人是多么幸福啊。

 (2)出示鹿儿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阿,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指名朗读。

 2、为什么鹿儿想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呢?交流。

 (1)交流。A、奶奶没有收到阳光。 B、奶奶收到了阳光。

 (2)出示奶奶的话,指名读。

 (3)引读:奶奶渴望见到阳光,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每当看到窗外迷人的景色,奶奶总是念叨„„每当看到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奶奶总是念叨„„每当独自一人在家,奶奶总是念叨„„(引读时出示念叨)

 3、自由朗读5——13节,思考:奶奶收到阳光了吗?找到文中的句子来说明。

 师述:鹿儿把奶奶的痛苦看在眼里,把她的话记在心上,决定把阳光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那么,奶奶收到阳光了吗?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5—13节,找到文中的句子来说明。

 (1)边读边思考。

 (2)交流。

 (3)出示7-11节。朗读体会鹿儿的心情。

 (4)体会奶奶的话的含义。

 A、出示12、13节。指名读,理解“安慰” B、讨论、交流含义。 C、引读最后一节。奶奶感到非常幸福,她把鹿儿放在——,

 小结:阳光是不能作为礼物送给奶奶,但是鹿儿心里想着奶奶,关心、孝顺奶奶,让奶奶感受到了温暖,甚至比见到了阳光还温暖,保持的时间也更长久。阳光带给人的是温暖,享受。当我们心中想着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温暖的时候,我们的心中也就充满了阳光。

 四、检测生字、新词。

 1、读生字词语。

 自测。同桌检查。提醒读音。提醒字形。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