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泰山奶奶庙,原名碧霞元君词,位于保安山南峰山顶,坐北向南,山门内有大殿厢房。大殿面阔五间,重梁起架,黄绿琉 璃筒瓦复面,单檐硬山式,系清代建筑。大殿中供奉三尊神像, 中为碧霞元君,左为佩霞元君,右为紫霞元君,俗称“三仙奶奶”,又称大泰山奶奶
泰山奶奶庙,原名碧霞元君词,位于保安山南峰山顶,坐北向南,山门内有大殿厢房。大殿面阔五间,重梁起架,黄绿琉 璃筒瓦复面,单檐硬山式,系清代建筑。大殿中供奉三尊神像, 中为碧霞元君,左为佩霞元君,右为紫霞元君,俗称“三仙奶奶”,又称大泰山奶奶、二泰山奶奶、三泰山奶奶。山门里,大殿前两侧各有对称的三间厢房,有十殿阎君塑像。另有南屋三间为勤杂僧侣住处。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至三十日逢泰山奶奶香火庙会,豫皖苏鲁四省商贾云集,好戏连台,曲艺书会,善男信女日夜蜂拥登山进香。文革期间,泰山奶奶庙虽被拆除,但每年的物资贸易大会照常进行。1993年春重建了泰山奶奶庙,重塑了碧霞元君神像。碧霞元君为道教所奉之神,名氏不可考,碧霞元君乃其封号。其来历说法不一,一说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黄飞虎之女;另一说:“玉女非东岳女。黄帝建岱观时,尝遣七女云冠羽衣,以迎西昆仑真人。玉女乃七女中修而得仙者”。相传,宋真宗朝拜东岳时,诏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命有司建调奉祀。明初,对碧霞元君又加封为“天仙玉女广灵慈惠恭顺普济护国庇民碧霞元君”,并诏天下郡、邑、村闾之间建行宫奉祀。泰山奶奶庙于2002年改为芒山寺,除供奉三仙奶奶外,还供奉着佛祖。但当地群众仍习称奶奶庙你说的两个庙就是同一个
不是!没有“法理教义”的承载的所谓“佛像”,所谓“法衣”充其量都只是一种工艺品、一种服装道具而已。
真正的僧人,从来不会有上门送佛像、大街上送护身符这种行径,这是败坏佛门清誉的假冒僧人的恶行,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为什么?因为佛教重视的“法”——也就是启蒙众生的教理教义,乃至佛教伦理价值观的传播,这是生命,其他都是陪衬而已。如果有的信徒主动、郑重其事从寺庙迎请佛像、护身符,一般如法的出家师父也会给你大致开示一些佛法教义,通常还有个“开光”的仪式。这个“开光”的意思,实际上原本是一种法事仪轨(现在被极端简化了)是通过法事中僧人戒、定、慧庄严的气象,吸引信徒暂时进入“诚、敬”的境界而产生信仰之心,这种诚、敬之心作为种子,日后将可使人对于佛法加深信仰、渐渐领悟、乃至可以践行佛法价值观,止恶行善,积功累德。这些都是一些远古遗风,因为在古代,大多数民众文化素质很低,没有什么太多的思辨能力,比较容易依靠诚、敬来获得宗教体验,以此信解,乃至变成一种能够成长为长期信仰的力量。
上门送佛像、当街送护身符,根本不是信徒主动发心求取的,能让人产生“诚、敬”吗?所以这些人根本不懂佛法,自己都不诚不敬,行为上也就必然呈现这种猥琐局促,他们送出的,根本连工艺品的质量都不及,一切都是那样地粗糙卑劣,因为那一切无非都是这种人心的显现而已。
岱庙
旧称东岳庙,因泰山别名为岱,故今称岱庙,它是历代帝王封禅时驻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庙创建于汉,拓于唐宋,后经历代重修,成为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总面积为966372平方米,整座建筑规模宏伟,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俨然一座帝都神府。主要名胜有:宋天贶殿、壁画、东御座、汉柏、铜亭等。这里古柏葱郁,银杏参天,碑刻林立,文物荟萃。
普照寺
位于泰山南麓汉峰下,由梵语“佛光普照”取名,传为六朝古刹。该寺前临小溪,后靠青山,依山势组成四进式院落。中轴线上有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轴线左右是禅院、石堂院、花圃和菊林院,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意。院内“六朝松”历经1600余年,是泰山著名景观之一。1932年,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在此隐居,现寺内收藏他写的“丘八诗”碑48块和1941年周恩来写的“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寿”碑一块。
桃花峪
位于市区西北约15公里,泰山西路,为泮河源头,峪上段有“桃花源”,因古时桃林满谷而得名。从桃花峪山口沿山溪溯流而上,但见两岸群峰耸秀,重峦叠嶂。溪水潺潺,一路欢歌,奔入桃花峪中。这里人迹罕至,水丰草美,树茂花繁,冬无奇寒,夏无酷署,构成了独特的小气候,令人神往。现已开辟为新的游览景点。
后石坞
后石坞位于岱阴,处玉皇顶、九龙岗、尧观顶之间的深谷当中。这里山险、庙幽、洞奇、水秀、松古,奇丽多姿,幽奥无穷。“危崖挂怪松,青翠万山迷”。后石坞处处生长着千姿百态的古松,有的侧身绝壁,有的屈居深壑,有的直刺云天,有的横空欲飞。山风劲吹,松涛阵阵,山峦回响,使岱阴越发险而奥,幽而奇。
灵岩寺
位于泰城西北20公里处,因依灵岩山而名。灵岩山西口有石坊。额曰“灵岩胜境”,此为灵岩寺的山门,自山门顺谷东行,经绿荫如盖的“十里松”便是灵岩寺。其寺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东晋高僧朗公创建,北魏法定禅师重建。今寺为唐贞观年间慧崇高僧所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望。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登封泰山时曾驻跸于北,德宗时,宰相、史学家李吉甫将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江苏南京栖霞寺、湖北江陵玉泉寺誉为“域中四绝”,而灵岩寺欣然享有“四绝第一”的盛名而著称于世。
扇子崖
位于泰山西路,经无始天尊盘旋而上,就到了扇子崖,因它高耸峻峭,形如扇面,故名。扇子崖之西是傲徕峰,又名芙蓉峰。因巍峨突起,有与岱峰争胜之势而名。峰虽高不过泰山主峰之半,但犀利峥嵘,傲然不向泰山低头。
登山索道
中天门索道 于1983年8月5日建成通车,是中国第一条大型三线往复式客运索道。它南起中天门,北止南天,全长2078米,相对高差603米,单向客运量为每小时240人,运行速度每秒7米。
桃花源索道 于1993年8月28日建成通车,是单线循环吊厢式客运索道。它下起桃花源景区,上止南天门北端,全长2196米,相对高差671米,每小时客运量为1000人,运行速度为每秒5米,整个线路有49个吊厢,每吊厢乘座6人。
后石坞索道 于1993年8月28日建成通车,是单线循环双人吊椅式游览索道。它下起岱阴后石坞景区入口处,上止岱顶北天门,全长518米,相对高差172米。每小时额运量为500人,运行速度每秒35米,整个线路有24个吊椅,每椅乘座两人。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