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妈妈 0 22

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第1张

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导读:有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让我觉得很惊艳,很有用,分享给大家:1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以前的教育中常常鼓吹的“别人家的孩子”实在是伤害了太多孩子的心,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点点的否定可能会导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

有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让我觉得很惊艳,很有用,分享给大家:

1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以前的教育中常常鼓吹的“别人家的孩子”实在是伤害了太多孩子的心,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点点的否定可能会导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

2不要用物质来奖励小朋友。

奖励其实可以是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家庭可以交流的事。并不是只有玩具才能够让孩子感到满足,通过游戏或者家庭参与的方式让孩子感到愉悦,这些都是奖励的方式。物质的满足可能只有一两个小时,但是如果是游戏或者其它方式却能够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发自心底的快乐。

3不要给孩子制定时间表

要让孩子同时在学习的过程感受到玩的乐趣。时间表并不是硬性指标,而是说两者的弹性结合才能够充分发挥孩子积极性。

4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

如果是提高分数的课外班,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学习就是为了分数的错误印象。通过户外活动让孩子多去见识多去实践获得知识

5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传统的中国式父母总是觉得自己替孩子做的决定都是好的,可是殊不知过度的干预也会造成孩子的反抗。孩子的独立就是一次次自主选择中形成的。小到选择吃什么吃多少穿什么衣服,大到选择学校人生道路,这些决定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6不要反对高中谈恋爱

恋爱能教我们被爱,也能学会怎么去爱护别人。当然,性教育也是必要的。不要觉得年纪小就忽视这方面的教育。

7不要打骂孩子

对于孩子的惩罚并不是只有打骂这一种。要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需要家长不断学习的。

8不要对孩子撒谎

不知道这一点有多少家长可以做到。答应孩子的事情父母要尽全力去做,否则就会伤害你们之间的信任感。如果孩子无法信任别人,那他一生都会很孤独的。

9不要因为工作忽略孩子

不仅仅是忽略孩子,而是要尽可能的建立高质量的陪伴。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如果父母所谓的陪伴孩子只是在写作业的孩子身边玩手机,这样的陪伴还是高质量的陪伴吗?尽可能的在陪伴的时候关注孩子的动态,了解他的兴趣,多和他沟通,这些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10孩子发问,永远不要让孩子“等一等”

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宝贵的东西。如果有一件事情引起了他的好奇心,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去陪伴他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秘密。多去进行正面的鼓励,少一些说教。

父母的教育有时候可能一天看不到效果。可是十天呢?一年呢?十年呢?差异就出来了。对待孩子,父母一定不能敷衍。所谓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不外如是。

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从小生活在自己身边,一般会在18岁后上大学才会离开父母,孩子不在身边的每一天父母都会担心,担心孩子出门在外吃不好穿不暖,担心零花钱不够,父母对孩子是无底线的付出,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过的更好。近日,山东一女孩放假回家偷偷回到自己家的饭店吃饭,吃了一半了妈妈认出来竟然是自己的女儿。

女孩在外地上学,学校提前放假了,女孩并没有通知父母,打算直接回家给父母一个惊喜。女孩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操持,妈妈在济宁开了一家面馆,靠着面馆赚钱供孩子上学。女孩偷偷买了火车票坐车回到济宁,西安回家把行李放下,然后就悄悄的来到自家面馆。

女孩来到面馆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面馆里只有妈妈一个人忙里往外,女孩戴着口罩坐在凳子上,妈妈可能以为是来吃饭的,就习惯性的问了一句吃点啥,女孩说炒面。妈妈答应了一声就到厨房炒面去了,女孩背对着厨房,以为妈妈出来的时候能认出自己的背影。妈妈把面端出来放在桌子上,看了一眼就走了,估计刚开妈妈觉得女孩有些眼熟,但没有往女儿身上想。

过了一会,女孩的炒面都快吃了一半了妈妈又走了过来,可能越想越怀疑,打算在确认一下,妈妈走到女孩身边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妈妈一下就认出了自己的孩子,妈妈开心的笑了起来,然后就眼含热泪的打了女儿屁股一巴掌,跟女儿说,妈妈太想你了。妈妈跟女儿的互动感动了很多人,大多数网友都是热泪盈眶,只要父母在自己永远都是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多一点时间陪伴父母,哪怕平时工作忙也应该多打几个电话我们都愿时光走的慢一点,再慢一点,这样父母老去的速度也会随之变慢。

这份母爱让人觉得十分感动,妈妈对于孩子的爱永远都不会消失,即便孩子已经长大丝毫不会减少半分,而且还会一直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从妈妈给女儿送菜,可以看到妈妈对于女儿深深的爱和关怀。

这位妈妈托人给女儿送去几大袋自己种的菜,从妈妈的行为当中看到了妈妈对于女儿的牵挂和爱,只有真正的在意和爱自己的女儿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母爱本来就是无私和伟大的,只要自己的一直活着,永远都无法改变母亲对于女儿的爱,而且还会不求回报给予自己的一切,只为了女儿可以得到最好的东西,这样才会让自己安心。

对于妈妈而言,虽然女儿可以在城市买到各种菜,但是自己所种的菜纯天然无污染,这样的菜更加安全,从而也就导致妈妈想要给女儿送去。妈妈对于女儿的爱,很多时候体现在各种方面,只要自己的孩子开心和快乐,自己在背后付出多大的努力都心甘情愿看似只是几大袋,自己种的菜,其实需要很多付出,但是妈妈想要让女儿得到最好的待遇,这样也就让她觉得心满意足。

这份母爱让人看到了妈妈对于女儿的态度,只有足够的爱自己的女儿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虽然菜并不值几个钱,但是这是母亲对于女儿的爱,否则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在我看来,这份母爱让人觉得十分感动,也让人看到了妈妈对于女儿的付出和爱,每一个母亲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把最好的一切给了孩子,这样也就导致妈妈会托人给女儿送菜,毕竟对于他而言自己所种的菜最安全。

这份母爱是绝大多数母亲都会为自己孩子所做的事情,毕竟妈妈对于孩子的爱是任何人都无法比较的,很多时候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也就传递了一份特殊的爱。

我见过的中国式溺爱有孩子不吃饭父母追着后屁股喂饭,孩子快5岁了衣服还不会自己穿,上大学了,自己衣服从来不洗,还有就是饭点不正经吃饭,饿了马上就去给孩子做饭。

现在因为家庭条件好了,很多家长父母对孩子也是过于的溺爱,90后的一代几乎都是一家一个孩,等到他们生孩子之后,更是父母爷爷奶奶眼中的宝贝,时时刻刻都需要有人照顾,我同学家的孩子个子不高,但是却挺有自己主意,有一次我领孩子去他家玩,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所有人都在饭桌上吃饭,但是他儿子却自己一个人在地上玩,我转头对他说:快来吃饭,不吃一会都吃没了。结果他来一句:“我一会吃,一会让妈妈再给我做!"

我转头对我同学说:"你家孩子不按时吃饭吗"我同学给我的回答是“让他妈惯坏了,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他妈给他做饭吃。没事,长大了就好了。”我其实是很不理解的,我小时候吃饭经常是上桌晚了,就没多少饭了,并不是父母不爱我,而是告诉我要按时吃饭,当时还感觉父母是不是不爱我,但是长大了才知道一个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按时吃饭对身体好,更重要的是从小养成习惯,会让人感觉很有教养。

还有的中国式溺爱更可怕,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在水房遇到个同学,那过来个内裤用水洗了一遍直接要走,我问他不用香皂洗洗?结果他跟我说,没事下周就回家了,我洗衣服都是我妈给我洗,她说我洗不干净!

这真的让我很是不能理解了,这么大了衣服能洗不干净吗?马上都要自己工作的人了,衣服还不能自己去洗,真不知道他父母从小得溺爱他到什么程度。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我自己就深有体会,以前家庭条件很一般,买个新衣服都得求我妈好几天,但是现在整体生活水平上去了,独生子女的孩子更是家里的宝贝疙瘩,恨不得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他,我妈看到她孙子总是买这买那,去一趟奶奶家,饭都不正经吃了,就爱吃小零嘴,我跟我妈说,我小时候怎么没这待遇呢?我妈给我来一句,当妈的时候不怎么喜欢孩子,现在当奶奶了,太喜欢我孙子了,可能是隔辈亲!

现在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多了,中国式的溺爱也越来越眼中,很多家长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是这种溺爱往往会伤害到孩子,孩子是不懂事的,只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父母不应该一味的去满足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给孩子指引方向,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所以有时候作为家长要“狠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