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陪嫁的物品,有没有收藏价值?

老人 0 37

结婚时陪嫁的物品,有没有收藏价值?,第1张

结婚时陪嫁的物品,有没有收藏价值?
导读:家里的三楼我很少上去,今天陪老公上去给老祖宗上敬茶,才发现堆放了十几样,年代久远的老古董。下楼后,我问公公婆婆,这些老古董还留着干嘛?怎么不打掉烧锅呢?婆婆说,这么好的家具打掉不可惜了,放着又不碍你的事。后来我又问起它们的时代,婆婆说,有的

家里的三楼我很少上去,今天陪老公上去给老祖宗上敬茶,才发现堆放了十几样,年代久远的老古董。下楼后,我问公公婆婆,这些老古董还留着干嘛?怎么不打掉烧锅呢?婆婆说,这么好的家具打掉不可惜了,放着又不碍你的事。后来我又问起它们的时代,婆婆说,有的都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样的老物件应该很少见了吧?你们家里还见到这样的老古董吗?

小柜公公说:是你奶奶的嫁妆,你大伯如果活在,今年都105岁了 ,奶奶结婚6年才生大伯,所以,你看这个小柜至少也有110年了。

公公还说,以前的家具,用的都是自己家的木料,货真价实,110年的小柜,也只是油漆脱掉了,木头还完好无损。

想想我自己结婚才20年不到,有的家具底部已经烂得掉渣了,表面看起来像木头,其实都是刨花压缩的板。

大箱子是1958年,我婆婆结婚时陪的嫁妆,一共有三个,一个比一个小,这个是最大的,其余两个小箱子放在了大哥家,也都好好的。

婆婆说,那时候结婚,娘家能陪三个大箱子,不知有多难,当时还是她爸爸,借钱请木匠打的,婆婆出嫁三年后,工钱才还完。婆婆19岁结婚,今年83岁,也有64年的历史了。不过这个大箱子在我们父辈结婚时,女方还陪这个,再年轻一点的叔叔婶婶们,他们结婚时,女方都陪皮箱了。我记得我二姑结婚那天,我送亲扛红帐子,男方来接亲的,在半路上,把二姑的红皮箱撬开了,搜到二条糕、二包喜烟和一个红纸包(用红纸把钱裹起来)。后来才知道,女方陪的嫁妆里面,都塞着喜烟和红纸包。而我作为女家送亲的,到了二姑父家门口,男方要来接我手上的红帐子,也要给红纸包,那时是5块钱,不过在30多年前,5块钱对于小孩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记得那时小学学费只要5块钱

嫁妆是指女子在嫁入夫家时,由自己家庭提供的财物或物品。传统上,嫁妆在中国婚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女方父母送给女儿的礼物,也是对女儿的一种保障。

嫁妆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嫁妆可以包括金银首饰、钱财、家具、织品等物品,也可以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如粮食、燃料、器皿等。嫁妆的价值和数量往往与女方家庭的经济实力有关,较为富裕的家庭可能会提供更加丰厚的嫁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现代社会中嫁妆的意义已经逐渐发生变化,有些家庭甚至会以“嫁妆自重”为宗旨,不再以嫁妆的大小来衡量女方家庭的地位和财富。

你觉得你自己的闺女跟你一点都不亲,给她的姑姑奶奶买穿买吃,他都很大方,可能是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他的姑姑跟奶奶吧,因为你可能不在她身边,陪着她长大,所以他跟你就不是很亲,如果你家庭比较好,还是陪嫁一些跟你的女儿吧,但她结婚生了孩子,他就知养孩子的辛苦,那时候她会想起你这个妈妈的养育她的辛苦了。

陪嫁一般指嫁妆。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准备的陪嫁至夫家的结婚用品及财产财物,如房子、车子、衣被、家具及其它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准备的嫁妆也会不同。

按照中国传统观念,嫁妆乃是女方父母赠送给男方家的财物,全额归属夫家所有,由夫家承分支配,即使丈夫去世或夫妻离异,女方也不可将嫁妆带走。送嫁妆的目的,一是展示女方家的经济实力,二是为女方争取在夫家的地位。

嫁妆多少依据女方家的实力地位而定,嫁妆的数额通常代表着女子的出身和地位,展现这个女子是名门贵女还是寒门贫女,古代大户人家嫁女,会赠送巨额嫁妆,以向男方家展示自己的实力雄厚。

常见陪嫁物品

1、被子:一般4床,被面颜色不同,如红绿紫橘红。(送到男方家新房,一般说哪家的被子压在上面就表示以后哪方强势一点)。

2、红皮箱:装压箱钱和嫁衣、喜糖、喜果。(在出嫁的那天,箱子让兄弟提着,到婆家后交给婆婆,婆婆是要给兄弟红包)。

3、子孙桶、子孙对碗,红木箱柜:是姑娘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又有称子孙三宝的)是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

马桶亦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桶里面放枣子,期盼“早得贵子”。

1、 挑选吉日(请期)

选择结婚吉日在古代婚俗“六礼”的请期。一般先要测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然后在想要结婚的这一年里确定吉月和吉日,再回过头来判定选定的日子是否跟新郎、新娘,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属相相冲等,综合考虑后,选择一个都不相冲的吉日即可。

2、订婚

订婚是一种立约行为,订婚仪式会在当天宴请双方亲友,告知众人此对情侣双方准备结婚。也可引申指代从求婚被应允(订立婚约)到正式结婚之间的时段。

3、 彩礼嫁妆

彩礼又称“聘礼”,是男方送给女方的。一般是在订婚时,双方父母都在场的情况下送出,且彩礼的金额也需要是吉利的数字。嫁妆是女子从娘家带到丈夫家的物品,是女方父母给女儿的。彩礼和嫁妆一般在金额上是成正比的,彩礼越多,嫁妆也就越多。

4、 结婚礼服

新人的结婚礼服也是有讲究的,可不是想怎么穿就怎么穿。首先,婚礼上的人是不能够携带或者扇扇子的,因为扇子有“拆散”的意思;其次,礼服上不能绣不吉祥的图案,如“生花”,寓意最终感情会枯萎;最后,新娘的嫁衣上不能有口袋设计,口袋象征着会带走娘家的财运。>>新人的结婚礼服禁忌

5、 接亲讲究

首先是人员和数量的选择,像姑姑、姨妈,离婚、再婚、丧偶人士,双方父母都不适合接亲和送亲。在人数上也讲究“单去双回”,即接亲人是单数、接到新娘和送亲人一起回家是双数。接亲的车队也有不走回头路、不走崎岖路、不闯红绿灯、不过不祥地的说法。具体说明可看接亲送亲有什么讲究

6、 结婚当天

首先需要注意红包的金额,最好是双数或者含六、八的吉利数字。其次,新娘在离家前,需要和父母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新人在进门时,不能踩门槛,需要跨过门槛。婚车启动后,新娘还要将扇子掷到窗外,表示不将自己的坏性子带到婆家。>>结婚当天都有什么习俗

7、 回门习俗

按照中国的婚嫁习俗,新人需要在婚后第三天,或者第六、七、八、九日回门省亲,也是新娘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探亲。新人回门时也不能空手而归,需要带上有吉祥之意的礼品和回门钱献给(岳)父母。还有规定不可一人回门、回门不能留宿等禁忌。具体可看新人回门有什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