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产妇生5胞胎,因养育辛苦19年后坦言:如果重选,一个都不要

妈妈 0 46

35岁产妇生5胞胎,因养育辛苦19年后坦言:如果重选,一个都不要,第1张

35岁产妇生5胞胎,因养育辛苦19年后坦言:如果重选,一个都不要
导读: “五胞胎存活率很低,此前国内没有五胞胎存活的先例。” 医生严肃地对缴宝存和王翠英夫妇说,他们两人傻眼了。 那段时间,他们两个人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连绵起伏。 20年前, 家人得知王翠英怀孕了非常高兴,在当地医院检查的

“五胞胎存活率很低,此前国内没有五胞胎存活的先例。”

医生严肃地对缴宝存和王翠英夫妇说,他们两人傻眼了。

那段时间,他们两个人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连绵起伏。

20年前, 家人得知王翠英怀孕了非常高兴,在当地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王翠英怀有四胞胎,他们震惊了,心情又兴奋又烦恼。

到北京医院再次做检查时,发现竟然漏了一个,有一个胎儿藏在后面没发现,这样总共有五个胎儿,两人的心情顿时又复杂了几分。

让人担心的是,医生对王翠英说,5胞胎的概率只有六万分之一。

五胞胎本身是个奇迹,也意味着很大的风险,如果冒险生下来,大人也会有危险,所以要做减胎手术。

这时候胎儿已经三个多月大了,错过了做减胎手术的最佳时间。

医生对他们说,四个月不流,五个月可能就会自然流产了,王翠英就这样心惊胆战地度过妊娠期。

胎儿六个月的时候,王翠英特别辛苦,连呼吸都有点困难,就算不吃饭肚子也非常撑,所以她连饭都不敢吃。

里面的胎儿越来越大,大肚子和王翠英的身材已经不成比例。

王翠英腹部如同拖着一个大布袋子耷拉着,几个娃娃还在里面“打打闹闹”,把王翠英折腾得气喘吁吁,也没法正常睡觉。

睡觉的时候,王翠英只能膝盖着地跪着,然后两个胳膊撑在床上趴着撅着屁股,但是也不能一直同一个姿势,三五分钟就得换一下姿势。

七个月的时候,王翠英的肚子撑得厉害,几个娃娃的“房间”越来越拥挤,实在呆不住了。

有时家人和护士要提前帮她把肚子“搬”到一边,让她侧过身睡一小会。

河北当地的医院不敢接收这个五胞胎孕妇,于是她被转到北京的医院。

医院接到这个特殊病人时也非常重视,特别为王翠英组成了急救小组,提前一天作准备,医院的血库车停在门口,随时准备输血。

2002年3月4日,35岁的产妇王翠英终于要“卸货”了。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几十分钟后,五胞胎出生。

几个孩子都是早产儿,他们的体重特别轻,只有3斤多,体质也很虚弱,出生后他们都进入了婴儿护理室,放到保温箱里。

刚出生五天的时候,老二就得了结肠炎,当时医生帮老二检查,医生却说他只能活六个小时。

就算手术成功,他也可能是一个不 健康 的孩子。

这对王翠英来说如同晴天霹雳,她千辛万苦的把孩子们生下来,只想“一个都不能少”,没想到老二就生大病了。

丈夫缴宝存说: “一定要让老二做手术,一定要坚持。”

两个人心急如焚,幸运的是,手术过后老二很 健康 ,没有像医生说的那样留下后遗症。

五胞胎出生后,王翠英和丈夫缴宝存帮孩子们起了名字,分别叫福庆、福森、福莉、福欣、福源。

大家一下子也记不住他们的名字,把他们统称为“五福娃”。

五个孩子小时候,照顾他们是一个大工程。

夫妻两个人从来没有睡过一次完整的囫囵觉,常常被几个小娃娃折腾得晕头转向。

王翠英要两个多小时喂一次奶,轮番下来,如果仍有孩子在哭闹、有的孩子不愿吃,那就说明喂错了。

五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互相吵闹,互相干扰,稚嫩的哭闹声此起彼伏,大家都睡不好。

奶奶得知情况,就先把老大抱走了,姥姥也过来抱走了老五。

剩下三个娃,夫妻两个还是应付不过来,王翠英的嫂子向他们伸出了援手,抱走了身体比较好的老三。

每天白天送回来,晚上再接回去,这样,夫妻两个可以睡个相对安稳的觉。

本来王翠英和丈夫缴宝存做小生意生活也不错,为了生五胞胎后,他们背上了20万元的债,缴宝存需要南下打工还债,一家人不能生活在一起。

社会 一些好心人给他们伸出了援手,五胞胎可以在北京免学费读完幼儿园、小学和初中。

王翠英带着五个孩子在北京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踩着三轮车,一拖五送他们上学。

2005年冬天,一家人参加了一个访谈节目,那时候奥组委正在筹备奥运会,在节目录制现场,五胞胎按主持人的要求,分别念出了“北京欢迎你”五个字。

爸爸缴宝存在春节前给奥组委写了一封信,五胞胎名字里都有一个福字,他希望能让五个孩子成为奥运志愿者,贡献他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五个孩子6岁生日的时候,奥组委特意来到他们的幼儿园,给他们颁发了绥带和证书,让他们成为最小的奥运志愿小使者,并参加了火炬传递。

那一年,五胞胎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来到上海、广州等地方进行奥运宣传活动,五个孩子长得十分可爱,大家都称他们为“奥运五福娃”。

王翠英在幼儿园附近找了个保洁的工作,一天20块钱,一个月可以挣400元左石,房租200元,剩下的,就是他们几人的生活费。

王翠英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北京生活,艰难可想而知,孩子们大了一些后,她无法骑着三轮车带他们了,只能一个一个接。

他们一家几口生活费不多,所以平时生活很拮据。

孩子们看到街上有塑料瓶子,哪怕再远都会跑去捡,几个孩子都是如此,王翠英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王翠英带着五个孩子走过面包店的时候,老四说: “我想吃面包。”

面包一个15元,五个面包就是75元,还没等她回答,老二就直接反对: “不吃,妈没钱。”

孩子多,衣服也特别容易脏,用洗衣机洗衣服对王翠英来说特别心疼,费电又费水,所以她一般在洗衣机洗过第一遍之后,自己再手工漂洗、拧干。

每次学校考完试的时候,王翠英会给五胞胎开一个小会,评判一下五个孩子的成绩,几个孩子中最差的会点名批评。

王翠英小时候就是因为家里穷没有继续读书,所以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她觉得,只要孩子能读书,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家里的很多东西也来自好心人的帮助,孩子们学起了乐器,五个人学的乐器种类不一样,可以组成一个小乐队。

好心人提供了管弦乐器,王翠英还会找一些别人不要的玩具、足球之类的,运回家给孩子们玩。

孩子们在家里练乐器的时候,王翠英边做家务边监督。

她不懂音乐和五线谱,他们吹错了的时候,那些旋律还是能听出来的,王翠英就会严厉地提醒。

丈夫不在身边,对王翠英来说,日子很艰难,特别是在做重力活的时候,她有些无助,但又特别坚强。

她说: “有些事你干不了,比如说搬一个特别重的东西吧,我两只手搬不起来,会加上身子,再搬不起来,我加上我两个膝盖,我想弄的东西,我一定要弄,我一定要给它弄好。”

王翠英知道每个孩子在父母心里都是一个宝,尤其是城里的孩子,都是金疙瘩,而她自己的孩子是土坷垃,她经常跟孩子们说: “宁可让别人打两下,绝对不能去打别人。”

她家的五胞胎很团结,“队伍”比别人强大,王翠英教导他们其中一个人吃了亏被打了,另外几个也不能还手,怕招起事来。

五胞胎学习的乐器也小有成绩,2016年,他们一家人在参加节目《妈妈咪呀》时,五胞胎还演奏了一首《听妈妈的话》,感动了现场的许多观众,那时他们14岁。

现场几个孩子谈到爸爸妈妈的辛苦养育,都潸然泪下,他们也有淘气顽皮的时候,多数时间都很乖巧听话。

主持人说: “14岁快青春期了,兄弟姐妹们平时拐不过这个弯,有时候要跟妈妈顶嘴的时候,互相提醒一下,别伤妈妈的心。”

孩子们希望妈妈不要那么辛苦,也希望爸爸能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是,孩子们没有等到爸爸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那一天。

2017年,46岁的父亲缴宝存不幸患病去世,孩子们的脸上都失去了笑容,所有的担子都落到妈妈王翠英一个人身上。

孩子们没有北京户口,高中就回到了老家河北河间,老二在育德实验中学,其他四个孩子在河间一中上学。

五胞胎在上高中时候住在学校,妈妈仍在北京打工。

孩子们知道妈妈很辛苦,他们每人每个月只要了300元的生活费,而同班同学每个人的生活费大约在1000元左右。

王翠英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会问: “这些钱够吗?身体要紧,可别太省了。”

几个孩子每次都会说: “够了,放心吧妈妈。”

在学校食堂里,三个女孩总是每人买一个馒头,舍不得买菜,三人只买一份菜围在一起吃。

她们虽然不在同一个班级,但是却时常形影不离。

在疫情期间,孩子们要上网课,但是他们没有那么多手机。

好在老大最有办法,她在亲戚们那里收罗了各种各样废弃的旧手机组装,终于把上网课的难题给解决了。

高考那段时间,王翠英特地请假回了老家,这是孩子们一生中的重要时刻,她不能缺席。

不过实际上,她也只能为他们加加油,孩子们过了几年的寄宿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她也帮不上什么忙。

王翠英很担心他们的高考成绩,不过她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不想给他们增加压力。

2020年7月23日凌晨两点多,几个孩子守在电话前查询自己的高考分数。

老大考得最好,498分,老二269分,老三442分,老四448分,老五已经通过单独招生,提前被学校录取。

王翠英喜忧参半,几个孩子终于长大成人,都有大学上,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但她决定,不管多难,一定要供他们上大学。

五胞胎都很懂事,高考一结束,老五赵福源已经在北京打工了。

疫情期间很多公司都没有招工,老五非常幸运,他找到了一份公司保安的工作,每个月有4000元的收入,而且还管吃管住。

其他的四个孩子也不甘落后,到处在寻找招工信息,洗碗工、发传单、售货员,每个信息都不错过。

他们还托朋友们帮忙留意,有一天,老大缴福庆发现小区墙上贴的手工活信息,便把手工活材料拿回了家。

四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进行流水作业,他们的面前都有一个塑料盆,装着手工活材料。

在三四十平的房间里,客厅的一半空间就被这些手工材料给占满了。

他们做的活是加工花藤用的小夹子,这个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是要花费些时间。

别的孩子高考后可以出去玩,他们体谅妈妈的辛苦,挣些钱补贴家用。

老大缴福庆把夹子两边的孔和弹簧轴对齐,放在弟弟缴福森面前的盆里,缴福森用钳子把夹子两端拧紧,花藤小夹子的成品就做好了。

他们四人两天就可以把一大袋几万个小夹子安装好,安装完一大袋半成品总共能赚到80多块钱,钱不是很多,但孩子们很满足。

“知道孩子们这么懂事,我很欣慰。” 王翠英看着这几个懂事的孩子,忍不住留下欣喜的泪水。

全国首例五胞胎的故事,体现了生命的奇迹和母爱的伟大,普通人的责任在王翠英身上放大了五倍,她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因为养育经历太辛苦,19年后王翠英坦言说: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宁愿一个都不要。”

她觉得太委屈孩子们了,如果这几个孩子生在其他的家庭,会幸福很多。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不管日子如何艰难,王翠英还是坚持不懈的把五胞胎抚养成人。

人生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孩子们慢慢长大,也学会自己赚钱了,五个孩子都特别懂事,能体谅她的艰辛,她应该很欣慰吧。

就像每天腻在身边的孩子要去外地上大学了,爸爸妈妈既舍不得又不放心的那种情绪

  看着火车站里父母送自己的孩子去学校,我也在期待着孩子长大上大学的那一刻不知道是开心还是舍不得

  看到那么多父母送孩子上大学,感到不可思议。一方面父母望子成龙,一方面又舍不得放手,像风筝总有根线绕指头。糊涂父母,你不给孩子翅膀,他们怎能飞翔

  妈妈说当时她什么都不怕,就是觉得舍不得我,我还这么小,还在上大学,还没结婚,还是个小孩子没长大。

  从孩子高考到今天,我的心似乎都没有平静过。等成绩,填志愿,等通知,每一天都过得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孩子长大了,上大学了

  真心不懂一些家长的做法,孩子马上要上大学了,还舍不得放手,当断不断 反受其乱

  弟上大学 我这个表姐表现的超紧张 一下急他填志愿专业 一下担心学校是否985 211 一下又特别想开学能亲自他去学校报到 有种拉扯自己孩子长大的感觉 哎 无法想象如果自己的孩子以后上大学去远方我该有多舍不得 担心 !好像有点多余 那都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

  晚妞忽然说妈妈,我不想和你分开,我说你不会和我分开呀,不过等你长大了,读阿大学也许会和妈妈分开一段时间,你会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生活。没想到妞眼睛一下就红了,泪眼汪汪的说她不要上大学。真舍不得孩子长大。

  春节打算出门旅行,舍不得把小女儿留在家里,要带着三岁的孩子,抱着上大学时军训野营拉练的心态。上班族上学族时间没那么充裕,只能在孩子寒暑假时出行,总是赶着高峰旺季。时间的充裕,时间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富足。

  舍不得孩子上大学的经典语录句子

  一个“父亲”,一定会选择让自己的“儿子”去纽约,实现梦想,而不是因为舍不得,把他留在身边就像孩子去了另一个城市上大学一样

  舍不得远离,在我的文字里成为亘古不变的痴情。孩子 好好读书 上大学吧,不然你会后悔的 别说我没提醒你 都是过来人

  跟送孩子去上大学一样还是有些舍不得一定一定要好好的呀

  今天晚饭后散步跟老公聊天,我说如果将来孩子上大学要离开我们真的会很舍不得吧。老公说如果是女儿的话就让她在武汉上学,如果是男孩子就无所谓

中国传统观念里认为多子多福,生的孩子越多,家庭就越圆满,生活就越幸福。

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是建立在一个一个生孩子的前提下的。

对于多胞胎的孕妇来说,孩子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

多胞胎的夭折概率是正常婴儿的16倍。

怀上了三个以上婴儿的孕妇,在生产的时候会面临极大的风险,不仅有胎儿夭折的风险,孕妇本身也会面临生命危险。

在河南省新密市的米村镇,有一位名叫张晓敏的农村妇女就怀上了五胞胎,一时间成为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

五胞胎的成活率极其低,从古至今,全世界范围内有记载的五胞胎全部成活的例子,大概也只有几十例。

这让张晓敏面临了极大的生育风险。

不过她还是坚持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最终成功生下了五个孩子,为中国医学史上再添一个五胞胎全部成活的案例。

现在,距离张晓敏生下五胞胎已经过去了17年。

这17年间,张晓敏跟丈夫李灿军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是如何艰苦拉扯五胞胎长大的呢?

月黑风高的夜晚里,河南省的一处矿井中还彻夜响着工作的声音,矿工们仍在井下辛苦劳作。

其中,46岁的李灿军干得格外卖力。

他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勤劳汉子,挖矿工作做得有名的好,已经下了二十多年的矿井,是不少矿工的老前辈了。

不过即便如此,李灿军还是每天早早来下矿。

其他矿工每个月都会找几天时间休息,李灿军却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加班加点工作。

井下的工作不分黑夜白天,过了不知多久,地平线出现了黎明的曙光。

李灿军也从矿井口出来,抖了抖满身的灰尘,靠着初升的阳光稍稍驱散熬了一整夜的疲惫,骑上他的摩托车,踏上了20公里的回家路。

回到家里,李灿军的妻子张晓敏正好在干家务。

看到丈夫回来,赶忙擦了擦手,上前为李灿军脱下满是灰尘的外套,张罗着给李灿军做饭吃,好让丈夫赶紧吃完饭去睡觉。

日夜颠倒,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这就是李灿军的日常。

这样紧张又劳累的工作方式,很多人几天都做不下去,李灿军却已经坚持了17年。

之所以如此卖力,自然还是因为李灿军家里有6个孩子需要养育。

1998年,经过熟人的介绍,刚刚二十岁出头的李灿军和张晓敏见了面,谈了一年时间的恋爱,然后就决定结婚。

结婚后的生活原本十分圆满,2001年,李灿军跟张晓敏生了一个女儿。

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了一段时间,两个人还想要个二胎。

没想到就是这个二胎的想法,让李灿军和张晓敏在后来17年的时间里,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也享受了其他人享受不到的快乐。

2004年,张晓敏成功怀上了二胎。

不过这个二胎的表现十分奇怪,让李灿军和张晓敏二人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普通孕妇在怀孕的最初一两个月的时间里,一般都无法从外表看出来孕妇身份,只有到了四个月左右才会显怀。

可是张晓敏在怀孕的第一个月,肚子就已经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变大了。

怀孕两个月的时候,张晓敏的肚子进一步变大,而且反应特别强烈,总是吃不下东西,天天都会呕吐。

李灿军不知该怎么办,身边的人也说自己没有见过如此非同一般的怀孕反应,大家都建议张晓敏去医院看一看。

于是,张晓敏在李灿军的陪同下,到了县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的结果让两个人大吃一惊。

最初医生判断可能是双胞胎,但是在医疗器械上做了检查之后,医生说是四胞胎。

张晓敏的肚子里有四个孩子!

这吓坏了小夫妻俩,他们原本只是想要第二个孩子,没想到一下子怀了四个,两个人的心里既喜又忧。

喜的是,中国农村一贯秉持着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孩子越多,小夫妻俩就越有福。

可忧的是,四个孩子加上之前生下的大女儿,一共五个孩子的花销,很可能让李灿军和张晓敏两个人支撑不住。

对此,医院的医生也表示,希望张晓敏可以进行减胎处理。

因为孕妇一旦怀孕,身体机能就会大不如前,营养也会被肚子里的孩子分走很大一部分。

张晓敏的身体情况本身就一般,如果强行生下四胞胎,可能会对她的生命造成威胁,或者可能在生产过程中留下后遗症。

更何况,同时生下四胞胎本就有夭折的概率。

事先减胎,既有利于张晓敏的身体,又有利于孩子们的存活。

听了医生的建议,李灿军和张晓敏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张晓敏肚子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们俩爱情的结晶,要抛弃任何一个都于心不忍,可是不抛弃,又会给张晓敏和孩子带来风险。

思虑再三之后,李灿军拿不定主意,还是张晓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生!

张晓敏觉得,无论抛弃哪一个孩子,日后等幸存的孩子们长大,自己都没有脸面面对他们。

更何况,做决定的时候张晓敏已经怀孕了三四个月,肚子里的孩子已经很大了。

就算要用减胎手术减掉一两个,剩下的孩子也可能有危险。

就这样,张晓敏和李灿军回了家,肚子里怀着四个孩子,开始养胎。

一转眼的时间,张晓敏就怀孕了30周。

在这30周的时间里,张晓敏肚子的变大速度快得惊人。

到了后来,邻居们都说张晓敏的肚子看上去马上就要破掉一样,十分可怕。

这样的肚子也给张晓敏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做饭已经非常困难,也完全无法独立上厕所,必须有家人帮助她。

怀孕第31周的一个晚上,张晓敏突然感觉身体不适。

从睡梦中醒来后发现下身异常,立刻联系了医院,送到了河南的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

这一路上张晓敏都十分害怕,怕自己的孩子保不住了。

没想到到了医院之后,医生做了简单的判断,认为羊水已经破了,这是即将生产的前兆。

一般来说,普通的孕妇怀孕满40周才会临盆,因此张晓敏才以为自己是流产,而不是生产。

得知自己即将生下孩子,张晓敏原本心中的害怕变成了喜悦,但同时也有了担心

——自己怀孕的时间比其他孕妇硬生生少了四分之一,肚子里的孩子还有四个,这些孩子真的可以 健康 地活下去吗?

但在那个紧急时刻,已经没有时间可供张晓敏担心了。

她被推进了手术室,进行剖腹产手术。

2004年11月21日,是张晓敏肚子里孩子降生的日子。

她至今仍然记得当时那个忙碌但温馨的场景。

据张晓敏回忆,无论是最初进行检查的时候,还是进入手术室进行剖腹产的时候,医生和护士们都认为她肚子里是四胞胎。

因此四个孩子先后降生,很多人就以为手术圆满结束了。

没想到的是,在大家满心欢喜迎接四个新生命到来的时候,医生发现张晓敏的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

这立刻让在场的医护人员们绷紧了弦,再次投入到对第五个孩子的接生手术中。

最终,张晓敏生下了五胞胎,比医生最开始预想的四胞胎还要多一个,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但此时还不是放心的时候,因为张晓敏怀孕的时间只有31周,属于早产。

肚子里又有五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分担了来自张晓敏的营养。

所以这五个孩子的体重都在1公斤到15公斤之间,属于体重极轻的早产儿。

作为对比,足月生产的普通婴儿体重应该在3公斤以上。

可想而知,张晓敏生下的五胞胎,身体条件远不如其他婴儿。

五个孩子出生后不久,手术室外的李灿军就接到了孩子的病危通知书。

五个孩子的身体情况都十分危急,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这急坏了李灿军,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的经济压力。

李灿军和张晓敏原本以为,生孩子带几千块钱就足够了。

这几千块钱也是经济情况不太好的他们能拿出手的很大一部分积蓄了。

可谁知生下五胞胎之后,抢救五个孩子的费用以及照顾张晓敏的费用,加起来足有10万之多,让李灿军无力承担。

但妻子和孩子都还在医院里,不能不救。

李灿军便开始找亲戚朋友们借钱,前前后后借了七八万,才勉强交上医院所需的费用。

还有剩下3万多的费用,李灿军不得不跟医院相关负责人商量好,打了个欠条,以后慢慢还。

好在,张晓敏和五胞胎的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都渐渐恢复了 健康 ,母子平安。

这也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罕见的五胞胎全部存活的案例。

很快,张晓敏和五个孩子就出院了,李灿军心里一直悬着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不过,接下来等待着李灿军和张晓敏的,是无比繁忙的生活。

在张晓敏生下的五胞胎里,前四个都是女孩,最后一个是男孩,夫妻俩给五个孩子分别取名为:

老大李可、老二李展、老三李宁、老四李畅、老五李岩。

孩子抱回家了,如何养育他们就成了李灿军和张晓敏要考虑的大问题。

一开始回到家,夫妻俩都没法分辨五个孩子谁是谁。

毕竟小孩子长得几乎都一样,又是五胞胎,只有老五李岩因为是男孩,比较容易分辨。

回到家里的第一天,李灿军和张晓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

从早到晚一直忙活着孩子们的吃饭和排泄问题。

由于孩子太多,张晓敏的母乳不够用,李灿军只能买奶粉回来给他们喝。

因为孩子太小,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喂一遍奶,让李灿军和张晓敏那几天忙得天昏地暗。

有的时候给一个孩子喂完奶,一转头,发现五个孩子混在一起,不知道刚才喂完奶的孩子究竟是哪个。

经常出现有的孩子被喂了两次奶,有的孩子饿得直哭的尴尬情况。

排泄的情况也类似,孩子们太小,想要排泄的时候不会表达,就只会哭。

而五个孩子哭的时间各不相同,原因也不一样,导致李灿军和张晓敏经常误判。

带着不想上厕所的孩子去上厕所,把真正要上厕所的孩子留在床上尿裤子。

后来为了方便,李灿军在每个孩子头上都贴了对应的标志,才缓解了这样的混乱。

“每天跟打仗似的,筋疲力尽,总觉得睡不够觉,晚上10点钟收拾完倒头就睡。”

过了一阵子,张晓敏和家人已经可以得心应手地照顾五个孩子了。

李灿军便赶忙去了矿上,开始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因为家里的花费已经多到无法承受。

婴儿正在长身体的过程中,每天要吃8顿奶,几乎一天就会消耗一袋奶粉。

李灿军买不起进口奶粉,只能买国产。

但就算是国产奶粉,一个月都要消耗1500元钱,这还仅仅是维持孩子们存活下去的口粮花费而已。

等到孩子们再长大一些,孩子们衣服的花费、学费、生活中杂七杂八的杂费,都足以让这个靠李灿军下矿为生的家庭感到压力巨大。

于是李灿军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干活,经常一个月有十多次夜班。

寻常矿工撑不下去的艰苦工作,李灿军都愿意做,因此每天回到家里都蓬头垢面。

经常晚上加班,白天补觉的工作方式,也让他很难跟孩子们有良好的互动。

不过,无论再怎么苦再怎么累,每次李灿军看到五个孩子和大女儿可爱的脸、亮闪闪的大眼睛,就感觉自己有了赚钱的动力,也有了赚钱的责任。

张晓敏曾经想过自己也出去打工来补贴家用,可是家里孩子太多,只靠上了年纪的父母实在是看管不过来。

一家人也就只能一直靠着李灿军每个月4000多的收入生活。

4000块钱养活夫妻二人,再加六个孩子,让夫妻俩不得不精打细算过日子。

孩子们稍微长大一些后,可以吃普通的食物了,家里对米面油和蔬菜的消耗就空前巨大。

夫妻二人经常去批发市场,每次都买好几大包菜,以这样的方式来压低单价,争取减少支出。

衣服方面,夫妻二人可能好几年都不买一件新衣服。

旧的衣服破了,就打点补丁继续穿。

给孩子们买新衣服的时候,他们也会到批发市场去转悠转悠,看到合适的衣服就一次性买5件。

搞得很多批发商都以为他们是商人来批发童装,其实只是因为他们家里有五胞胎,一次性买5件衣服会有折扣。

这样紧巴巴的生活,李灿军和张晓敏过了17年。

虽然家里一直算不上富裕,外债也一直存在,不过一家人相互扶持着,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也算得上幸福。

李灿军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六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不要因为家里经济情况不好,让孩子们因为穷而上不起学。

至今,孩子们的表现都对得起李灿军的辛苦付出,也都朝着李灿军的愿望奋勇前进。

在五胞胎两岁的时候,他们就几乎同时学会了叫爸爸妈妈,这让忙活了两年多的夫妻俩感到很欣慰。

更加欣慰的是,比五胞胎早出生三年的大女儿,虽然还不到6岁,却也已经懂得帮李灿军和张晓敏照顾五个弟弟妹妹。

随着年纪增长,这六个孩子各自都有着各自的发展。

大女儿在18岁的时候考上了新乡的医学院,成为兄弟姐妹六个人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也为李灿军那个愿望开了一个好头。

剩下的五胞胎,在小学初中时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其中成绩最好的是老四李畅,每天回家都会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十分努力。

老大李可、老三李宁和小儿子李岩也获得了不少学校的奖状。

只有老二李展玩心太大,学习劲头不是特别足,不过还算跟得上学校的学习进度。

从上小学的时候开始,李灿军为了方便五个孩子上学放学,买了一辆三轮车。

每天早晨,李灿军吃完早饭去矿里上班,张晓敏就开着三轮车带着五个孩子去上学。

放学的时候也会骑着三轮车去把孩子们接回家,引起不少村里人的羡慕。

平日里,孩子们非常懂事,只要放学在家,就会轮流帮妈妈做家务,刷碗、扫地、洗衣服等等。

像在学校值日一样,按照每周的时间安排,排好每天到底是老几应该做家务。

孩子们从小看着李灿军和张晓敏省吃俭用供他们上学,也一直记在心里,平常从不要求爸爸妈妈给他们买什么。

有时候给他们些零花钱,他们也会存起来,等到节日的时候,给李灿军和张晓敏买礼物。

张晓敏十几年来辛苦做家务,随着孩子们的长大,看着孩子们主动帮自己减轻生活负担,让自己做家务越来越少,心里总是会十分感动。

当初张晓敏带着五个孩子回家的时候,村里有人跟李灿军说,可以把孩子送出去一个两个,让其他人抱养,要不然家里的经济条件养不了五个孩子,所有人的日子都会过得很差。

送出去一两个,他们跟着有钱人家过日子,说不定会比留在家里更幸福。

这些建议都被李灿军和张晓敏拒绝了。

多年之后,考上了大学的大女儿和三轮车上蔚为壮观的五个孩子,让曾经提出把孩子送给别人养的村民们感到万分羞愧。

也让张晓敏和李灿军感到有些后怕:

要是夫妻二人当初听了村民的说法,或许经济条件会变得好一些,但这幸福的一家人就会被拆散了。

2021年2月6日下午,郑州中康医院院长岳建华,再一次来到了李灿军和张晓敏的家里,探望五胞胎的生活,也在时隔17年之后,向众人揭示了一家人最近的生活状况。

李灿军和张晓敏的日常生活还跟以前相差不大,李灿军会下矿干活,靠每个月4000多的收入撑起家里的消费。

而张晓敏在孩子们长大之后,花在照顾孩子们上的时间少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她便选择了种地,家里的三亩责任田都由张晓敏自己负责,春种秋收,也能带来一部分收入,可以补贴家用。

相关部门得知了李灿军和张晓敏的经济情况之后,替一家人申请了低保。

每个月可以领1500元钱,极大缓解了一家人的经济压力。

除此之外, 社会 上的好心人还时不时提供生活用品给一家人使用。

岳建华院长更是在五胞胎出生之后,每年都雷打不动地来到张晓敏和李灿军家里,回访五胞胎的生活情况。

每次来都会给孩子们每人发500元的红包,17年下来,岳建华也跟孩子们亲如一家。

2022年,大女儿在新乡医学院上了三年级,学习成绩非常不错,正在准备考研。

岳建华也非常欣赏她,说等到大女儿毕业之后,可以帮她在医院里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五胞胎里面除了老二李展之外,其他四个人都已经上了高中,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奖状贴满了家里整整一面墙。

老二李展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直以来体质就不太好。

六年前,她还在学校的操场上因为意外摔倒而伤到了头,住院花了三四万块钱。

好在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只不过耽误了一些学业。

等到她按时完成初中的学业,考上高中、最后考上大学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灿军对于目前的生活状况十分满意,工作虽然依然劳累,孩子们的成长却比他预料的还要更好。

他认为,自己还能再干两年,等到孩子们都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今后的人生就是享不尽的天伦之乐。

每次想到这里,李灿军的嘴角都会露出微笑,那是对日子越过越好的期盼与向往。

2001年,河北沧州一位34岁高龄的孕妇王翠英,被医院告知她怀的是五胞胎!

专家告诉她,五胞胎的成活几率是很低的。

而且对孕妇的身体也有很大伤害,在我国还没有一例真正成活的五胞胎!

怀了五胞胎的孕妇,一般在四五个月时就会流产。

而且,即使没有流产,生产时的危险程度也很高。

但这位伟大的母亲并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她历经了很多心酸和痛苦,终于在2002年时,顺利生下了五胞胎!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这五个有福气的孩子,还当选了真人版“五福娃”。

成为了当时年纪最小的奥运火炬传递者!

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五个小福娃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呢?

王翠英是河北沧州人。

她是个普通人,同时也是一位坚强又伟大的母亲。

2001年时,她因为腹部水肿,做了一次手术。

手术完一个月后,当她去医院复查时,医生却告诉她:

“恭喜你,你怀孕了,而且怀的还是四胞胎!”

得知这个消息的王翠英和丈夫缴宝存,喜出望外!

他们没想到,自己居然能拥有这么多宝宝!

但是,在高兴之余,他们也陷入了担忧之中。

因为医生告诉他们,怀有四胞胎,会给孕妇的身体带来很大的负担。

而且四胞胎存活的几率也比较小。

医生建议他们,最好到北京的大医院做减胎手术。

但肚子里的每一个宝宝都很 健康 ,王翠英不舍得放弃任何一个。

最终,还是缴宝存为了妻子和宝宝着想,毅然决定带老婆去北京妇产医院做减胎手术。

但到了北京妇产医院,医生给王翠英检查后,却告知他们:

你怀的并不是四胞胎,而是五胞胎!

因为当时有一个宝宝,躲在了其他宝宝后面。

所以在河北的医院做检查时,并没有检查出来。

不过,她肚子里的宝宝已经三个月了,已经错过了减胎手术的最佳时间。

如果要手术的话,风险很大。

于是,医生就拒绝了他们的手术要求。

如果不做手术,王翠英和孩子都出现了危险情况,这可怎么办?

面对他们的疑虑,医生告诉他们:

“五胞胎的成活几率是很低的,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例五胞胎成功存活的例子!

这样的情况,到四五个月的时候,可能就会自然流产了。

如果其中一个孩子越长越壮的话,也会把其他孩子挤掉,会顺其自然地流产,用不着手术。”

既然医生都这么说了,夫妻俩也就放心了。

之后,他们就在北京租了个房子住了下来。

这样的话,一旦出现什么意外,他们就可以及时就医。

但是没想到,王翠英肚子里的孩子都非常争气。

即使已经过了五个月,她也没有出现流产的情况!

宝宝们在她肚子里一天天长大,她的母爱也就一天比一天深沉。

她心想:

孩子们都这么努力地活了下来。

作为一个母亲,我也要加把劲,让孩子们都能平安出生。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同时怀有五个宝宝,对她的身体,确实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宝宝们一天天长大,直接导致她的肚子也越来越大!

身高只有160cm的她,体重竟然已经达到了75kg!

别的孕妇在怀孕时,还能下地遛弯,好好睡觉。

但是她完全不能!

因为五个孩子的成长,已经严重挤压到她的内脏!

怀孕三个月后,她就不能躺在床上睡觉了,甚至感觉呼吸非常困难!睡觉的时候,王翠英一般都是跪在床上,然后用两个胳膊肘撑在枕头上,趴着睡觉。

而且,只要睡三五分钟,她就必须得慢慢转动身体,换一个姿势。

不然她就会觉得特别难受。

五个孩子在肚子里不断成长,也让她感觉肚子非常胀。

即使不吃饭,都会感觉非常撑胀,这也导致了王翠英不敢怎么吃饭。

不过即使再痛苦,再难受,为了肚子里的宝宝们,这位伟大的母亲,还是咬牙坚持,从那段艰难的岁月中挺了过来!

虽然孕期的各种不良反应,可以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克服。

但临盆的时候,可是真正的生死难关!

王翠英又是怎么挺过来的呢?

2002年3月,王翠英已经怀孕7个月了。

她的肚子比怀一胎的孕妇大了好几倍,好像随时会撑裂一般。

这时,她连翻身都变得很困难。

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北京妇产医院决定为她做剖腹产。

2002年3月4日,王翠英被推入了手术室中。

手术室中的医生们都万分谨慎。

因为王翠英的情况实在特殊。

宝宝们不足月和大人的生命安全,都是他们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为了王翠英能顺利分娩,手术室中特意准备了五个手术小组! 医生在进行产前检查时,医生发现,王翠英的子宫厚度已经薄如纸。

这就导致了在分娩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而引发大出血。

同时,王翠英的内脏器官也被胎儿严重挤压。

还可能面临心肺衰竭的危险。

在手术的过程中,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万分谨慎地进行着手术,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出现了什么意外。

不过幸运的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两个小时以后,王翠英的五个宝宝出生。

就这样,她和丈夫拥有了三个女儿、两个儿子。

五胞胎的顺利降生,让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非常激动。

因为五胞胎同时平安降生的几率实在太小了!仅有六千万分之一!

在我国,更是从未有过五胞胎成功存活的例子!

可王翠英这位伟大的母亲,却成功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可以说在场的医生和护士们,见证了奇迹的发生。

五胞胎出生以后,王翠英和丈夫满心欢喜,觉得这五个孩子都是有福气的人。

于是夫妻俩给五胞胎起名:福庆、福森、福莉、福欣、福源。

然而,就在王翠英和丈夫高兴之余,不好的事情也逐渐发生了。

因为五胞胎都是早产儿,所以出生的时候,每个孩子的个头都很小,身体也很虚弱。

于是他们刚出生,就被送到了保温箱里面。

出生第五天的时候,老二就得了坏死性结肠炎,还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医生告诉王翠英和她丈夫:

“这个孩子,可能最多只能活六个小时了!

而且,就算给他成功做了手术,他以后可能也是个不 健康 的孩子,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可是身为父母,即使有一线希望,他们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

他们明确地告诉医生:

“我们不能放弃孩子,手术一定要做!”

幸运的是,老二的手术非常成功, 健康 地活了下来!

谁知老二的 健康 问题刚解决,老三又患上了黄疸!

老四也接着出现了心脏问题!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在那段惊险的日子里,王翠英和丈夫根本不敢好好睡觉,生怕他们睡着的时候,孩子出现了什么意外!

不过虽然波折颇多,但五胞胎最终都幸运地活了下来,还顺利出院了!

都说生儿容易养儿难。

王翠英和丈夫带着五胞胎回到老家后,很快就陷入了另一个窘境!

在孩子出生前,王翠英和丈夫就已经做好了一定准备。

但真的照顾起孩子,他们才发现,过程真是苦不堪言!

一般来说,新生儿需要每两个小时就喂一次奶。

王翠英在给孩子喂奶时也是手忙脚乱。

因为她有五个孩子,喂完一个,就得赶紧喂下一个!

而且,五胞胎小时候长得很像,她和丈夫经常不小心喂漏一个!

等那个被漏掉的孩子被饿的嗷嗷大哭时,两人才发现。

豪不夸张地说,王翠英几乎天天都是在喂奶当中度过的!

一旦孩子哭闹或者生病了,她和丈夫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在照顾孩子的那段时间,他们几乎没有睡过觉。

后来,家里人看他们休息不好,就主动帮他们解决难题。

孩子的奶奶把老大抱走了。

孩子的姥姥抱走了老五,孩子的舅妈也带起了老三。

这样,王翠英和丈夫只用照顾老二和老四,压力就小了很多。

白天的时候,家人们会把孩子送回来,让王翠英喂孩子吃奶。

到了晚上的时候,他们再把孩子抱回去,让王翠英和丈夫好好休息。

但即使有了家人们的帮助,同时养育五个孩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缴家的经济条件本来就不是特别好。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里的经济状况就更差了。

这时,当 社会 上的爱心人士,得知了他们家的不易,纷纷伸以援手。

在 社会 各界人士的帮助下,五胞胎还被接到了北京上学。

于是,王翠英就带着他们去了北京,而丈夫就留在老家挣钱。

也许,五胞胎真的是命中有福。

在他们上幼儿园的时候,还幸运地被选为了“北京奥运会使者”!

但那时候,大家一下子也记不住五个孩子的名字,只知道他们的名字里面都有“福”字,于是就叫他们“五福娃”。

后来奥运会吉祥物一出,刚好也叫五福娃。

有人觉得,王翠英家的五胞胎,可以作为真人版“福娃”形象出席奥运会。

这个提议一出,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于是,在五胞胎六岁生日的时候,北京奥组委就来到了他们所在的幼儿园,给他们颁发了绶带和证书。

就这样,他们成为最小的“奥运志愿小使者”。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在万众瞩目下隆重举行。

五胞胎也作为真人版福娃,参与了奥运会的火炬传递。

这下在大家的心中,五胞胎彻底成了“福气”的象征。

之后,幸运的五胞胎又被北京一家教育机构资助,在北京上了小学、初中。

王翠英一直留在北京,照顾着五胞胎。

而她的丈夫则去了南方打工,为这个人口众多的家庭赚钱。

不幸的是,在2017年时,缴宝存因病离世,最终离开了他深爱的妻子和孩子们。

失去了丈夫的王翠英,并没有被打倒。

她依然一个人坚强地抚养着孩子们,从不抱怨。

好在五胞胎也很懂事,他们经常帮妈妈干一些活,减轻妈妈的压力。

在学校里,他们五个也努力学习,不让妈妈操心。

到了2017年暑假,考虑到五胞胎没有北京户口,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

王翠英便又带着他们,回到了河北老家读书。

在五胞胎适应了河北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后,王翠英就又回到了北京打工。

因为北京的工资能高一点,她能挣更多的钱,养育自己的孩子们。

五胞胎大多时间都住校,他们五人会互相照顾,几乎没让妈妈操过心。

那时,也有好心人想要资助五胞胎。

但王翠英却选择了拒绝,她说:

“这几个孩子已经受到了很多的帮助,只要我能养得起孩子们,就不想再接受大家的资助了。”

这位坚强而伟大的母亲,就这样凭一己之力,将她的孩子们照顾得健 健康 康。

转眼到了2020年,五胞胎的高考结束了!

但在他们的成绩还没出来时,五个人就已经在想办法赚学费了。

除了老五在北京当保安赚钱以外,其他几个孩子都在家里努力做手工活赚钱。

面对懂事的孩子们,王翠英真的是又高兴又欣慰。

她也告诉自己,即使再苦再难,只要孩子们考上了大学,她就一定想办法供他们读书!

如今,五胞胎并没有辜负王翠英和丈夫的期待。

他们不仅 健康 长大了,还全都考上了大学,在大学的校园中努力学习着。

所谓苦尽甘来,说的就是王翠英这样伟大又坚强的母亲。

都说“女性本柔,为母则刚”,王翠英就是很好的代表。

她用160cm的小身板,撑起了五胞胎的成长,是一位相当伟大的母亲。

对普通家庭来说生双胞胎压力就非常大了,但是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则新闻,北京的一位孕妇怀上了五胞胎,而且还顺利生产,将他们抚养长大,那么,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五个孩子其实现在已经都长大成人了,而且都被这位单亲妈妈教育的很好,其中有四个孩子考上了本科生,这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荣耀吧,其实还五胞胎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普通人应该难以想象这其中的艰辛吧,他们夫妻刚开始得知怀上五胞胎时非常的震惊,因为五胞胎想要顺利生产是非常难的,他们夫妻二人本来是想要来医院做减胎手术的,但是没有想到错过了最佳时间,医生的建议是让他自己自然流掉,因为连医生都觉得这五个孩子不可能能够存活下来,但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虽然说怀孕的时候会比较辛苦,但是孩子没有一点点流产的迹象,直到七个月的时候医生建议马上剖腹产,但是因为还没有足月,所以孩子生下来之后全部都要送到蚊香里面去,五个孩子一起送到温箱价格是非常昂贵的,但为了孩子他们只有咬牙度过,本来家里就不是很富裕,再加上遇到孩子体质不好所以说就更加的困难,虽然说东拼西凑,但是他们仍然负债累累。

从他们夫妻刚开始怀孕的时候,就有社会上很多好心人向他们纷纷捐款,但能接济得了一时接济不了一世,接下来的日子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努力,因为长期工作太辛苦,丈夫因为过度劳累而去世了,这对于五个孩子的妈妈来说有晴天霹雳,但是日子还要过下去,这所有的重担就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了,还在几个孩子比较争气,其中有四个都考上了本科生,她总算是熬到头了。

一个女性能选择做一个母亲,她所要付出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如怀孕期间的痛苦就非常折磨人,从妊娠反应开始,到月份大了,脚下浮肿,走路艰辛。直到预产期期间,每天都担心孩子突然降临,自己却没做好准备。母亲想得非常多,也难怪会有产前产后抑郁症的存在。怀一个孩子尚且如此,那么那些怀双胞胎甚至五胞胎的孕妇又承受了多少痛苦?在20年前,就有一个河北35岁的女子产下国内首例五胞胎,如今他们一家咋样了呢?

这个五胞胎的妈妈名叫王翠英,来自沧州。和大多数女人不一样,她结婚的时候已经30岁了,此时再不要孩子,再往后就可能是高龄产妇。但越想要什么偏偏不来什么,王翠英和丈夫结婚四年,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这可急坏了王翠英,她开始担心是不是谁的身体有问题。

不过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就在第五年,她终于怀孕了。当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王翠英十分震惊,因为医生告诉她,她的肚子里怀的是5胞胎,这在中国也是头一例。显然这个结果让医生也十分震惊,他不能保证王翠英是否能将这5个孩子健康的生下来,于是医生便建议王翠英放弃两个孩子,以保证出生的三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听了医生的建议,王翠英并没有仔细考虑,她内心想的是自己盼着有孩子已经盼了四年。而现在怀孕了,她自然欣喜不已,所以她不肯放弃自己任何一个孩子,她准备将所有孩子都生下来。这个决定注定是沉重的,她所承受的痛苦将是别人的五倍,例如在给胎儿补充营养的时候,她必须吃更多的食物才能足够五个孩子吸收,她的体重也将比别人更重,尤其是在怀孕后期,她的身体更容易出现在问题。在孩子们8个月大的时候王翠英就有胸闷气短的感觉,不过这些痛苦都被她硬撑了过去,一想着自己将会有五个孩子,她的嘴角都止不住上扬。

终于,王翠英坚持到了孩子出生。值得庆幸的是五个孩子都十分健康,但也有问题,首先就是这五个孩子都营养不足。这倒不奇怪,毕竟每个孩子只能吸收五分之一的营养,会有缺陷也是正常。但最为遗憾的就是其中两个孩子有心脏问题,这对王翠英一家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原本因为五个孩子的到来,这个家庭就已经十分困难了。奶粉尿不湿每一样都要准备好多份,加上那两个有心脏问题的孩子的医药费,几乎要将这个家庭压垮。面对着如此大的压力,家里人开始建议王翠英把其中几个孩子送给别人,不过这被王翠英拒绝了,她还是决定要亲自将这五个孩子抚养成人。

后来这件事被媒体关注到了,他们为了帮助夫妻两人减轻压力,便在当地电视台报道了他们的故事。在这之后,王翠英就经常收到爱心人士的捐款,王翠英一家人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但这些并没有彻底为她解决问题,孩子的学费问题还是需要她想办法赚回来。

为了赚够足够的钱,王翠英不辞辛苦,白天出去打工,晚上再回来照顾孩子们。历尽千辛万苦,王翠英终于将自己的这五个孩子养大成人。20年后,这一个个孩子也都考上了大学。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王翠英的自然不可能不让他们读大学,通过社会和亲戚朋友的帮助,王翠英再一次凑够给孩子们上学的学费,将他们送到了大学校园。到这儿,王翠英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养育任务,接下来的天地就需要孩子们自己去闯了。

结语

看着王翠英为养育这五个孩子耗尽一生心力,这实际上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普通的家庭要供养超过一个孩子着实十分困难。如果多一个孩子反而会降低孩子们的成长质量,倒不如就专心养好那一个孩子,对孩子、对家庭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虽然国家支持二胎政策,但并不是强制要求,各个家庭还是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