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找妈妈,你是妈妈吗?1995年6月的一天,我独自一人在灯下备课,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电话铃声。我拿起话筒“喂“了好几声,那边才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你是妈妈吗,妈妈!“一个女孩的声音,稚嫩而低婉。“你找谁呀?“也许是受了那声音的感染,也许是
我找妈妈,你是妈妈吗?
1995年6月的一天,我独自一人在灯下备课,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电话铃声。我拿起话筒“喂“了好几声,那边才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你是妈妈吗,妈妈!“一个女孩的声音,稚嫩而低婉。
“你找谁呀?“也许是受了那声音的感染,也许是怕惊吓了那端的孩子,我用极轻极细的声音问道。
“我找妈妈,你是妈妈吗?“声音极为倔强,充满一种渴望,显出几分凄凉。我明白了,这是一个正在寻找母亲的孩子。我故意拖长了声音:“你是--“
“我是安安呀!“显然,孩子有些迫不及待了,是怕我挂了电话,声音也大起来。
“安安,你在哪儿呢?“我以母亲的情怀叩问。我听到电话的那一边“哇“的一声,女孩放声恸哭起来。
我大声喊道:“好孩子,快告诉妈妈,你在哪儿?”电话里传来嘤嘤的抽泣,她哽咽道:“妈妈,我一个人在家里,好害怕。也没有吃饭,爸爸还不回来。我作业也做完了。我很听话。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呢?爸爸说你去了好远好远的地方,说我懂事了,你就会回来。
妈妈,我现在懂事了,我各门功课全是班上第一名,可你怎么还不回来呢?“我揪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但孩子的话却使我陷入了一种悲凉和迷惘。我望着窗外袭来的沉沉暮色,不知是怎样结束那场谈话的。只记得我以母亲般的慈怜对着电话说:“好孩子,如果你害怕了,如果你想妈妈了,就给我打电话,记住,妈妈永远想着你。“她高兴了。告诉我,她是通过电话簿找到我的名字,查出电话号码的。她很得意地说:“妈妈,你真难找。有一次,我听到的是老奶奶的声音,就马上放下了电话。又一次,是一个叔叔的声音,我说我要找妈妈,他就使劲地吼开了,好凶的声音呦,吓得我差点哭起来,但是我不怕,你是我拨了第九次电话才找到的。我真高兴啊!“我实在不忍心听下去了,这是一个具有怎样遭遇的孩子呢?她有多大?上几年级?家住哪里但这一切我都不敢去询问。既然是妈妈怎么会不知道女儿的一切呢?孩子会怀疑的。此后。一连好几天,家中的电话一响,我就抢着去接。
渐渐我知道了女孩的情况。
她在武昌一所小学读二年后,和我女儿一样大小。每天要乘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去那里读书,中午用一块钱吃午饭,爸爸常常很晚回家。她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数学课代表。而且,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叫黄莹,乳名叫安安。安安很会唱歌,常常在电话里唱些刚学会的新歌给我听。
8月,学校放假后,我和丈夫带着女儿去北京旅游,整整一个月。
旅游回来的当天晚上,电话玲响了,是安安!那头是她很委屈的声音。她说她每天晚上都给我打电话,就是没人接。她问:“妈妈,你去了哪里?学校放假了,别的孩子,有的去了夏令营,有的跟妈妈旅游去了。可我总一个人在家里,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好孤独。妈妈,我真想你带我去玩玩,同学们都看过了长江大桥,说可好看啦,可没有人带我去。“
我的心在颤栗,可回答她的只有沉默。可怜的孩子,我能告诉你我带女儿去北京了吗?我开始编造起谎言来:妈妈暑假里太忙,出差去了。以后有了时间,一定带你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玩。
期中考试结束后不久,安安就来电话向我汇报她的成绩了。她说语文考了99分。是全班第一。第二名是叶丽丽,98分,她妈妈还奖了一大块巧克力。她同桌张华才考了72分,挨了爸爸的打,屁股都被打红了。我问道:“爸爸奖励了你什么呢?“电话那头是一阵沉默。许久,她才说:“爸爸从来不管我,有几次老师要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可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就模仿他的字迹间签了,结果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是撒谎的不诚实的孩子。妈妈,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你回来了,我就有人签字了。“我的眼泪不可抑制地流了下来:“安安,乖孩子,好好学习,等妈妈回来,一定奖励你很多很多巧克力,给你签字。当然,如果成绩不好,妈妈也会打你屁股哦!“那边是一阵欢呼,接着是甜甜的一声:“妈妈,拜拜!“
两个星期后,安安又打电话,她以一种欢愉的声音对我说:“妈妈,数学测试卷发下来了,我才考了72分。真的,妈妈,你快回来打我屁股吧!“我被这种喜悦震惊了。我明白安安的苦心,为了妈妈打屁股的惩罚多么痴迷的童心啊,为了一个温馨的梦,竟做出如此可歌可泣的“壮举!“自然,我很严厉地批评了安安。责备她如何不理解妈妈,让妈妈为她的学习操心。并再次撒了个谎,说我又要出差,根本抽不出时间回来看她。她哭了,很委屈地哭了。她呜咽着说:“我错了。其实,我又撒谎,本来,我是很想考个79分的,可我还是了97分。我只是想见到妈妈才撒谎的。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叫妈妈操心了。“
一连五天,我每晚都等着安安的电话,第六天深夜两点,电话机突然急促地响起来。是一个男子尴尬而迟疑的声音:“请问,请问对不起我是安安的爸爸。孩子病了,发高烧,说胡话一个劲要给妈妈打电话我知道这样太冒昧,我们素不相识可是,我不知道安安怎么牢牢地记着您这个电话号码她说,还有几天几天,11月13日她要过生日她说,她希望见到妈妈“我的心陡然揪起来:“安安她,她怎么样了?告诉我,你们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状况?为什么为什么她妈妈不在身边?“电话那边突然压低了音量:“请,请您别着急,安安患的是肺炎,情况已经好转。我们的情况以后再告诉您。只是,我我对不起孩子。“我说:“别说了,让安安接电话。“
“妈--妈--!“一声期待已久的呼喊,把我的心喊碎了。“妈妈,我病了在医院。别的孩子都有妈妈,打针还哭。我很坚强,只是想,想妈妈来陪陪我。妈妈,您能回来看我吗?“我的喉咙哽住了。
半晌,我才结结巴巴地说出一句:好孩子我妈妈一定回来看你。“我决定在安安生日的那一天,买一大堆礼物送给她。
11月13日,星期四的下午,我买了一大盒巧克力,用精美的彩纸包好,上面写着:祝我心爱的小安安生日快乐!我来到安安就读的小学,找到了她的班主任杨玉霞老师。我说明来意,也说了我和安安的电话奇缘,整个办公室一片静穆。杨老师告诉我:黄莹同学是她最疼爱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人也懂事。不幸的是在两岁那年,妈妈由一位亲戚担保去美国留学,本来讲好一年后在把丈夫和孩子也办过去的,但两年后她却提出了离婚。此后黄莹的处境变得令人心酸。她的父亲因此变得情绪低落,?M酒,不管孩子,几次家长会都不见人影黄莹完全靠自己的毅力学习,没有人指导她,她自觉、发愤学习,真是少见的女孩!杨老师抽出一个作业本递给我。这是一篇字迹娟秀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
我没有见过我的妈妈,爸爸说她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我经常在电话里听到妈妈的声音,妈妈的声音很甜很甜,比鞠萍姐姐的声音还好听。我想我的妈妈一定很美。一定比苏雅的妈妈还美。她说她会从很远的地方回来看我。她还说我是世界上最懂事的女孩子。我有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只能告诉杨老师,就是有一天线模糊了。我对杨老师说:“请你找出安安所有的作业本,我全给签上字。“我在那篇作文后面,写下了一段批语:女儿,你的作文写得棒极了,妈妈看了心里都流了泪。好孩子,你一定要相信,妈妈时时刻刻在你身旁。你的生日,妈妈送给你一盒巧克力,这是对你最好的奖励。明年你的生日,妈妈会来到你的身边。
我不知道,我这样做能不能带给孩子一些慰藉,但我发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尽力把那份温馨的母爱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 绥棱教育信息网 wwwsuilengeacom )
一个炎热的夏天,骄阳当空,我和我的朋友袁喆一起,想找个凉爽的地方玩儿。
我们来到了树木葱郁的儿童公园,在大树下的石凳上享受着夏日的清凉,感觉十分惬意。忽然,我们看见一个小妹妹在树下哇哇大哭,旁边并没有大人看护。我们急忙跑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小妹妹。”这个小妹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哭着说:“妈妈丢了,我找不到妈妈了!”我和袁喆交换了一下眼色,我们决定帮助这个可爱的小妹妹找到妈妈。我们蹲下来对小妹妹说:“我们来帮你找妈妈吧!你不要哭了。”接着,我们问清了她妈妈长什么样子,个子多高,穿什么衣服,打听好外貌特征,找起人来就方便多了。
我们开始从南往北找,我们像侦探一样关注着每一个公园里的行人,小妹妹也不哭了,在人群中搜寻着妈妈的影子。过了好一会儿,我们看见一个阿姨一边走一边左瞧右看的,一副焦急的样子,好像在寻找什么人。我们刚要问小妹妹,这个阿姨是不是她妈妈,只见这个小妹妹挣脱我们的手,飞快地向这个阿姨跑去,扑进了阿姨的怀里。我们这才确认这就是她的妈妈,我们跟了上去,小妹妹对她妈妈说:“是这两位大姐姐领着我找到您的。”阿姨看了看我们,充满感激地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们连忙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告别了这对母女,我们也该回去了,虽然今天没玩成什么,但我们心里却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今天,吃过晚饭,我和妈妈去文化广场玩。周末来玩的人可真多,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溜冰,有的在跳舞……
我和妈妈先绕着文化广场慢跑一圈,然后,我们就到舞台旁边去看跳舞。忽然,我们看见了一个小女孩一边哭一边东张西望,这个小女孩大约4岁左右,穿着溜冰鞋。我好奇地上前问:“小妹妹,你怎么啦?”小妹妹一边哭一边说:“我在溜冰的时候和妈妈走散了!”这时候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有的问:“小朋友,你妈妈长什么样子啊?”有的问:“小朋友,你家住哪儿啊?”大家都在帮她想办法,我说:“我们找警察叔叔吧!”于是大家带着小妹妹来到广场旁边的治安亭,警察叔叔了解情况后用对讲机告诉了他的同事,帮助寻找小女孩的妈妈。过了一会儿,从远处跑过来了一位阿姨,小女孩喊着“妈妈,妈妈!”扑进了她妈妈的怀里。大家都高兴地笑了。
一天,我去小公园玩,忽然听见“呜、呜、呜”地声音,顺着声音过去,看见一个小妹妹站在角落里哭地很伤心,我忙问:“小妹妹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小女孩一边哭一边回答:“我找不到妈妈了”我安慰小女孩:“不要哭,姐姐帮你一起找妈妈”
我带着她找了很多地方,还是没有找到小妹妹的妈妈,这下小女孩哭地更加厉害了,让我心情也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死了
换一种方法,去问别人,看到一个老爷爷问:“爷爷,您有没有看见阿姨在找她的女儿”老爷爷说:“没有,”可在一旁的老奶奶听见忙说:“有有,刚过去,”我带着小女孩顺着老奶奶指的方向过去远远地看到一个阿姨在焦急地问别人,我问:“小妹妹那个是不是你妈妈”女孩一看连忙飞奔过去“妈妈,妈妈”母女俩抱在一起,让我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我和小妹妹说:“再见,”阿姨感激地问“叫什么名字,”我指了指红领巾微笑地走了
世上有一种爱,最无私,向你倾尽所有;最伟大,你的一生都要从这里开始;最高尚,对你的付出从来不需要回报;最纯洁,都是那么的自然,真诚,不会掺入半点瑕疵。这就是母爱。谨以此文纪念我逝去的母亲。——题记
我是家里的老生子,家里的长子大哥比我大二十三岁。父母一生共养育了我们男女六个孩子,除了我二哥少亡以外,还剩下我们三男两女。生我那年父亲五十岁,母亲四十七岁,他们的年龄都很大了,并且多病。母亲体质尤其不好,由于体力不支,抱我都很困难。后来听大人们讲,母亲总是把我放在胳肢窝里半抱半夹的走路。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母亲的腰就是弯的,我问她这是为什么,母亲说是疼弯的。是的,是疼弯的,后来我懂事了,知道那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常年的劳累而导致的驼背。
母亲常年有病,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体质越来越差,瘦骨嶙峋,每天还要佝偻着身体,忍着疼痛默默无闻的做着家务。皱纹悄悄地爬满她那日渐苍老的脸,使得母亲的容貌与年龄及不相称,牙齿也一个个相继脱落。记得我小的时候总是趴在母亲背上给她拔白发,直到有一天再也不能拔了,因为渐渐地白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黑发。
我的命很大,曾经两次大难不死。我大哥说我小时候胖乎乎的非常可爱,两岁那年我得过一场大病,从此就再也没有胖起来。原因是我脾大,因为我太小再说那时候的医疗条件也差,不是怎么好治,后来被邻村的一位老太用偏方给治好了。母亲心地善良,知恩图报,让我喊老太做奶奶,还经常把奶奶接回家住上一些日子。奶奶岁数大了,儿子不是亲生的,是过继别人的孩子,对奶奶不是很孝顺,所以奶奶也乐于在我们家常住,母亲也拿奶奶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供养,这样一直很多年。
还有一次是二哥去世的那年夏天,二哥和伙伴们带我去洗澡,毕竟他们才十几岁,也都是些孩子。结果洗完澡临走的时候把我给忘了,丢在了水塘边上,我不知道怎么就糊里糊涂的落在水里,后来被人发现给救了上来。
我很早就记事,1974年我4岁,家里发生了一件我们家有史以来最大的事情。二哥比我大一旬,也是属猪,那年16岁。他的相貌我已经不记得了,人们都说我长的最像他,并且他是我们弟兄四个之中体格最棒的一个。我二哥小名叫“国际”,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很出名,在我们这儿三里五村没有不认识他的,以至于我大一点的时候出门玩,生人一看见就问我是不是国际的弟弟。
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孩子们没有正儿八经上学读书的,老师也不管,其实也管不了,二哥和伙伴们经常出去打鸟,去果园和菜园偷好吃的瓜果梨枣,他们还经常在一起背着大人抽老旱烟。二哥最喜欢我,出去玩的时候经常把我带上,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他和邻居伙伴偷了生产队玉米棒子回来在邻居家煮着吃的情景。就是因为他们这些“劣迹”,导致了他后来闯下了“大祸”而最终酿成了悲剧。
事情的起因是二哥和伙伴们偷了校里的本子来卷老旱烟抽,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是我们村子里的一个小伙子,是个十足的糊涂虫。其实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小孩子顽皮作祸也是不能避免的,可是他天天来我们家找我母亲。母亲的性格很刚强,又是一个没有念过书的农村妇女。我们家在村子里的辈分最高,父母都是老实耿直的人,一辈子没有让人说过一个“不”字。我母亲觉得面子上抹不开,好像二哥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似的,于是就给二哥施加压力。我二哥也是个有个性的孩子,性子也比较刚烈,后来,二哥吃砒霜死了。当时我就在眼前,三十四年了,到如今当时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什么都记得,二哥临死的时候还抱了抱我,他在苦笑。16岁,花一样的年龄,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全家人痛不欲生。
现在每到逢年过节祭扫的时候,我总是在二哥坟前恭恭敬敬的磕上三个头。后来儿子大了,跟我一起去的时候,我也要儿子给二大爷磕头。只是这些事情我一直也没有告诉他,我想等他稍大一点再给他讲,让他知道二大爷并不是做过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而非要去寻短见。
那个糊涂虫,到现在也仍还是一个十足的糊涂虫,在村里没有说他好的,不是我记恨他才这样说,不知道这样的渣子为什么也配为人师表,真是误人子弟。我从小就认识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跟他读过一年书。有一次我以逆反的心理故意捣乱,结果我赚来的是一顿板子。我虽然读书不多,但还知道注重礼节,懂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教过我的老师有几十个,他们曾经有对我好的,也有对我不好的,我见到他们都毕恭毕敬。唯独这个糊涂虫让我不屑一顾。
自从那时起,母亲一下子变的苍老了许多,父亲对这件事情也有些耿耿于怀。每到白天,父亲和哥哥姐姐们,下地的下地,上学的上学,家里就剩下我和母亲。母亲经常坐在炕上发呆,做事情也常常心不在焉,做针线活让针扎着手的时候很多。母亲太刚强,她从来不放声的哭,总是在没人的时候悄悄地嘤嘤哭泣。我问她:妈,你怎么了。她总是说没什么。这些事,我的父亲和哥哥姐姐们都不知道,即使到现在我也没有告诉他们,只有我和母亲心里明白。我当时太小,什么都不懂,这些都是我长大以后,慢慢地悟出来的。就这样持续了好多年,母亲才好!
可能有很多人都认为我二哥是母亲逼死的,我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想的,因为父亲去世的时候我确实太小,根本也不懂事。但我从后来大哥的言语措辞之间,隐隐感觉到,至少他是这么想的。“虎毒不食子”啊!就算二哥的死责任在我母亲,我也能够深深地理解她。母亲那时心里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母亲烙一手漂亮的火烧,讲究三口火包熟。就是锅底下烧麦秆,正面烧三把草,反面再烧三把草就熟,既好看又好吃。我们这里姑娘出嫁,娘家人都要烙几大笸箩火烧带到男方家,这可是装门面的事情,可是能烙出好火烧的人却寥寥无几。于是在冬腊月婚嫁喜事多的时候,母亲就成了红人,办喜事的人家纷纷都来找母亲帮忙。
可是在家里,我却从来没有吃过母亲烙出来的好火烧,因为每一次母亲烙的火烧总是两面鼓鼓的,中间是空的。我问母亲:您是咱村最出名的高手,怎么烙的火烧都是这样的啊?母亲回答说:做火烧需要硬面,妈老了,没有力气揉面。我问:那么你在别人家怎么就有力气揉啊?母亲发火了,骂道:人家那是办喜事,你做不好那不是给人家丢脸吗?我害怕了,赶紧把嘴闭上。
在大哥娶了嫂子的以后几年里,两个姐姐也相继出嫁,家里只剩下父母、三哥和我。1982年秋天,随着三中全会改革春风的进一步深化,在农村包干到户的大气候形势下,生产队解散了。由于父亲年龄大了,一下子闲置下来,没了可做的事情,一度闷闷不乐。那一年农历腊月十六的凌晨,父亲突然猝死,死因是脑溢血或心肌梗塞一类的老年病。这对我们家来说简直就是塌了天一样的灾难,那一年我12岁,三哥19岁。母亲还是那么刚强,一滴眼泪都没有掉,直到父亲灵柩抬出门的时候,母亲再也忍受不住,大叫一声昏死过去。母亲在村里口碑很好,辈分又高,是我们村臧姓的老祖宗。那些日子,我们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都是来吊孝和慰问母亲的。
顶梁柱没了,日子还是要过,母亲擦干眼泪领着我们哥儿两个继续过日子。母亲太老了,已经不是闯荡的年龄,哥哥也只是个大孩子,我就是一个懵懵懂懂的糊涂少年。所以,家里那些大事小情的都要等这个大孩子去做。第二年,我升入初中,可我总是觉得忧心忡忡,感觉力不从心。从那时起,我再也没有认真听过一节课,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基本从一个名列前茅的学生沦为下三流。1985年,我读初三,到1986年的元旦前夕,离初中毕业还有半年的时间,我自知求学无望,为了给家里减轻一些负担,无奈的辍学回家务农,从此结束了我一生中短暂地学生时代。
1986年春天,那个大孩子,我三哥在他23岁的时候娶了我三嫂。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各自分家单过了,这个家庭的担子也就顺其自然的落在我这个16岁大男人的肩上。从此,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养家糊口。那时候我出去做小工,要是挪到现在也许没有什么,可那时我太小,什么都不会做,干起活来力气也不够。有很多人可怜我,帮过我,我到现在都没有忘记他们,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1987年,我17岁。那一年冬天,母亲病了,连续几天的排尿不畅。我一个17岁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细心,我感到更多的无助和无奈。没办法,最后我找到两位哥哥把母亲送到医院里。经医生诊断,母亲患了脑血栓。那些日子我天天在医院给母亲陪床,有时候哥哥姐姐们来替换我一下。过了一些日子,母亲的病情有一些好转了,为了方便,我们把母亲接回家看护治疗。那时候母亲的便秘和排尿不畅,需要人来帮助排便和导尿,这种事情对一个男孩子来说相当不方便,嫂子们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于是就由两个姐姐轮班回家帮我伺候母亲。那时候我深信一句话“娶了媳妇忘了娘”。
到第二年正月的时候,母亲病情有些好转。由于伺候病人也不是我一个男孩子做的活,姐姐们来回跑也不方便,我还要打工赚钱养活我自己,于是大姐就把母亲搬回家护理。后来经过大姐两个月的精心照料,母亲病情大有好转,竟能够自己上街走动了。我很高兴,心想,只要母亲活着就行,我不要她做什么,只要我每天回家能看见就好。后来母亲在三哥家住了几天又转到二姐家去了。直到有一天,母亲突然不行了,拉回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母亲已经神志不清。她拉着我的手想说什么,可是一直没有说出来。她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已经没有一点生气,就这样,母亲一直无奈的看着我,看着我,眼里含着浑浊的泪水。
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母亲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她临走的时候眼睛是睁着的,干涸的眼眶里噙着绝望的眼泪,尽显遗憾和无奈。大人们说,她是对我放心不下而死不瞑目。我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哭,可是母亲再也听不见我的声音。到第三天母亲出殡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一滴眼泪。我永远忘不了那个灰暗的日子,1988年农历4月28日。
母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历尽磨难,命运多舛。她为这个家操劳了一生,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享过一天福,贫困和疾病一直困扰着她。母亲,是您把儿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您为我操碎了心,您又带着遗憾和牵挂离开了这个世界。您生了我,养了我,却没有让我带给您一天享受的机会。20年了,我一直忘不了。怀念您——我伟大的母亲。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