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爱我一次》30年前的集体挥泪:孩子的爱,超出你的想象

妈妈 0 55

《妈妈!再爱我一次》30年前的集体挥泪:孩子的爱,超出你的想象,第1张

妈妈!再爱我一次》30年前的集体挥泪:孩子的爱,超出你的想象
导读: 1、《妈妈!再爱我一次》30年前的集体挥泪:孩子的爱,超出你的想象2、感恩——我的柔情“女侠”母亲3、作文:爱的藤条4、怎么办?又要挨打了,因为今天撒谎了,妈妈会有用藤条抽,又有没有办法让我少承担痛苦?5、关于家庭教育的真实故事6、“犹如
  • 1、《妈妈!再爱我一次》30年前的集体挥泪:孩子的爱,超出你的想象
  • 2、感恩——我的柔情“女侠”母亲
  • 3、作文:爱的藤条
  • 4、怎么办?又要挨打了,因为今天撒谎了,妈妈会有用藤条抽,又有没有办法让我少承担痛苦?
  • 5、关于家庭教育的真实故事
  • 6、“犹如虎妈”,林俊杰的母亲对待他究竟有多严格?

还记得《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吗?

1990年6月,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开始在全国试映。首先在武汉和上海热映,直到9月份全国放映。

那时,这部**的热度一直持续到当年年底,总共发行了397个拷贝、观众人数超过2亿,票房超亿元。

在当时**票价1元、2元的**市场来说,这部**创造了票房奇迹。

**院里的嚎哭声一浪高过一浪,大人小孩手里的手帕都湿漉漉的,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更是火遍了大街小巷,流传至今。

时至今日,豆瓣上网友最高赞的评论依然是: 看这部**没有人不哭的。

然而,重温这部**,我惊觉当年最催人泪下的,不是秋霞为了小强做出母子分离的牺牲,而是小强为了回到妈妈身边,一次又一次地逃离林家。

其实,秋霞的爱情故事很老套。

年轻的时候,出身寒门的秋霞和豪门公子林国荣相恋,却遭到林母的极力反对。

林母棒打鸳鸯,林国荣懦弱无能,经历了短暂的痛苦之后,便迎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

已经怀孕的秋霞,到乡下投靠了姨母,执意留下“爱的结晶”。

一边,秋霞没钱去医院生孩子,在家分娩,九死一生;另一边,林家大摆喜宴,迎娶新娘,欢声笑语。

对秋霞来说,虽然没有了爱情,但是小强的诞生却给予了她新的希望。

母子俩相依为命的日子,欢乐拂平了伤痛,笑声赶走了忧愁,平淡却幸福。

然而,几年后,国荣的妻子被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又用尽办法要小强离开秋霞回到林家认祖归宗。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秋霞和林国荣再次见面的时候,竟然是林家企图抢回小强的时候。

不得不说,秋霞真的是爱错人了。

林国荣虽然不是来抢回孩子的,但是,他依旧懦弱无能,他不仅无法承担父亲的责任,而且连阻止自己的母亲抢小强都做不到。

反倒是四五岁的小强,即使被带回了爷爷奶奶家,也会因为想念自己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地跑回乡下看秋霞。

那一次,小强突然出疹发烧,高烧到41度,医生给小强打了退烧针依然不见起色。他对秋霞说,如果今晚小强的烧还不退,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性命不保。

秋霞心急如焚,想起了王爷庙。她一路磕头,从晚上磕到凌晨,头破血流地来到王爷庙,向王爷公哀求:只要小强能康复,宁愿折自己的寿给小强。

奇迹真的发生了,第二天,小强的病好了。

幼儿园的小朋友听说小强没有爸爸,骂他是“没有爸爸的野孩子”。

小强很生气,和小朋友打起了架。

秋霞知道了以后,用藤条打小强的手。

小强一边受着惩戒,一边哭着说:“是他们先骂我的,骂我是没有爸爸的野孩子,妈,我到底有没有爸爸?爸爸为什么不要小强?”

秋霞无言以对,只能抱着小强痛哭。

母亲节要到了,老师教了孩子们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要大家回去唱给妈妈听。

小强学会了,回到家,认认真真地唱给给妈妈听: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让小强回到林家,是秋霞的决定。

她意识到,林家确实能给小强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从小因为没有爸爸受尽歧视的秋霞,不想让小强也和自己一样。

小强不想走,但是,他又是一个听妈妈话的好孩子。

母子俩分离的一刻,都哭得不能自已。

回到林家,优渥的生活没有给小强带来一丝快乐。

夜深人静时,小强孤独地坐在自己精致的小床上,抱着妈妈送给他的小熊,一遍又一遍地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边唱边哭。

最后,小强忍不住对妈妈的思念,一次又一次偷偷地跑回了家。

“妈,我晚上都梦见妈妈,饭都吃不下,读书也不专心,让小强回来好不好?小强要跟妈妈在一起。妈,你打我好了,只要让小强留下,小强我愿意挨打。”

曾几何时,我们感叹母爱的伟大。

秋霞那么爱小强,她仍然愿意忍受母子分离之痛,只为了让小强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如今再看,惊觉我们错了。

这部影片最感动我的,是小强一次又一次地跑回秋霞的身边;是小强嚎哭着,撕心裂肺地喊:“妈,你不要走!你不要走!”;是小强在林家跪求家人:“爷爷,求求你,让我跟我妈在一起好不好。奶奶,求求你……爸爸,求求你……”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爱父母。

而相较于丰富的物质,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和爱。

-END-

作者:铃音琴心;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好好珍爱!

母亲向来不是什么贤淑女子,或者说“女侠”这一称呼与她更贴切。所以,为了与“女侠风范”相称,每当我做错事或是犯了“规矩”,不必废话,藤条伺候。

我是真怕她的,其实母亲不用动手,只消一句十几年的经典语录:“久了皮粗,身痒想打了是吧!”我一声也不敢吭了……

或者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我每次出门都有时间规定。有时候还差几分钟就够时间,我已经在路上了,手机就算好时间地响起。“还差几分钟,赶紧给我跑回来!”母亲的一声令下,我就提着心遵命奔跑……

但,热烈红日落下还有幽清月蝉的更替——“女侠”到底是女人,何况是身为人母,这周末,我的“女侠”母亲再显她的女人本性。

春,又是流感盛行之季。这夜,寒气突袭般瞬间侵蚀我的身体,一个冷颤,喷嚏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冷就穿衣服。”母亲一如既往的在楼下嚷了一声。

很快,我的身体开始发热,脑袋又涨又沉,眼皮仿佛被熏了热气直往下搭。似乎感觉的我的不对劲,母亲“啪啦啪啦”踏步上来,摸了摸我的额头。“呀,发烧了!”母亲吃惊道,“别做作业了,早点休息!”

“可是好有好多……”我有些无力地反驳。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母亲一句话就把我堵住了,口吻充斥着责备,而那颦蹙的眉头却是真切的担忧。

尊母之言怎可不听呢?我只好乖乖回去躺好。口干舌燥像掐着我的脖子一样,折磨着我,让我睡梦中也不得安宁。然而,总感觉有个朦朦胧胧的身影坐在身旁,似虚似实;总感觉有只手探向额头,似幻似真。纵使我头痛欲裂,虽然不知道真的破裂是怎的一般痛苦,但此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就像鸟儿绝望地撕裂自己的羽毛一样,想要凄厉地大叫。只是,那个身影、那只粗粝的厚实的手掌,如一泓清泉一般,安抚着我整晚的空寂飘荡的不安。

第二天,母亲早早就端着白粥等我醒来,那双布满血丝却泛着盈盈笑意的眼睛正柔和的看着我,仿佛要溢出水来。她哑着声音说:“烧退了,吃点白粥,清淡点对身体好。”声音轻轻的,好像是怕吓着我的隐忍。

我愣愣地看着那双眼睛,惺忪的睡眼浮肿,好像不是睡不好觉,而是有什么液体要流出来。我哽咽了,吐不出半个字,我甚至怀疑,这是母亲吗?那个只会对我吼的“女侠”?我心里五味杂然,好像有些委屈,又有些激动。

我还是哭了,因为母亲不是幼小的蒲公英,她是灿烂的向日葵,是严苛的女侠;但母亲也不是只会撒泼的“母老虎”,她是哺育孩子的袋鼠妈妈。而我,就是那个袋子里的小袋鼠。

曾听过一些老人说,刚出生的牛崽会拜天地,是对出生的感恩戴德。连牛尚且知恩,那母亲对我的养育呢?那不是一句“谢谢”就能了事的,这十几年的恩不是一声“感恩”便可轻易消还的。我是在母亲的藤条下带刺长大的,我的确受了不少火辣辣的皮肉之鞭,可母亲倾注在我身上另一番“爱”却是谁也给不了。

我终于知道那条条藤鞭下寄予了对我多大的厚望。我怀着的不仅仅只有那颗热切的“感恩”之心,还要实践“感恩”的行动,是吧,我亲爱的温柔的“女侠”母亲。

爱-在妈妈的身上表现得是那么真切,这无微不至的爱又是多么温暖!多么甜蜜!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一首儿歌相信你都很熟悉了,没有了母爱是一件很悲惨的事。我不禁想到有许多人因为没有了父母的教育而误入歧途。写到这里,我觉得我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有妈妈的爱。

我妈妈出生于阳江市灵谷村,从小就吃尽了苦头,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妈妈很着重饮食方面和金钱吧!我妈年纪轻轻就嫁给我爸爸,原来我妈嫁给我爸是因为家里穷,生得孩子又多,因此家庭负担过重,就把家里年纪较大的女儿嫁出去减轻负担。我妈妈22岁就生下了我。从我啼声到现在,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照顾有多没少。无论在生活和学习妈妈对我还是那样得无微不至。妈妈的爱就像是一阵阵清凉的风—夏天我觉得热妈妈给我一阵阵凉风;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水—我生病了,妈妈看见我滚烫头,焦急地流下了眼泪;妈妈的爱遮雨的伞—在一次下雨天,我忘了带雨伞妈妈冒着雨给我送伞。我相信天下母亲对自己儿女的爱是永无休止的。

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当中少不了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发生,作为妈妈的肯定会教育孩子,甚至会打人。这种事也同样发生在我的身上。

记得在我6岁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玩,发现在妈妈的桌子上有1元钱,我就走去看,“不如我拿去买东西吃吧”,我想。“但是我还没有经过妈妈的同意”,我又想。我在看看那1元钱,它好像在诱惑我。好像在说:拿我去买东西出,你偷偷地那去不会有人知道,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真得受不了,就去买东西吃了。我买了一支棒棒糖吃,真好味道。(开心背后要付出代价的)天渐渐黑了,妈妈也回来了。天真无知的我还不知道危机已经逐渐逼近。晚饭过后妈妈走入房间,看见桌子上的1元钱“离奇”失踪,就问:“是谁拿了我的1元钱。”我马上紧张起来。妈妈又问:“小茹,是不是你呀?”这时我的心直跳个不停。妈妈看见我的神情异常,就严刑逼供,我说:“不是我。”妈妈说:“不是你?那1元钱会自己走的吗?只要你承认了,我或许会从轻发落。”我已经知道我“无路可走了,唯有“屈打成招”。我点点头,妈妈就大声说:“果然是你,为什么你要这样做。”我说:“贪吃。”妈妈听了,马上拿起藤条打我。每打一下妈妈就骂我一下,妈妈一边打一边说:“养不教,母之过,你想要钱向我拿就行了,为什么你要偷钱?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你明白吗?”我越哭越厉害,而妈妈的心也随着我的哭声疼起来。“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我给妈妈教训完后,就去睡觉。不知道原因今天晚上特别好睡,也许是哭累了吧。在三更半夜我朦胧之间看见妈妈在给我涂药水。我还看见了妈妈的眼睛好像哭过似的。

经过了这件事,我懂得了偷东西是不对的,偷东西还会上很大的代价。如果你问我在当时有没有恨你妈妈,我可以大声地回答你:“没有”。因为我知道妈妈所对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妈妈打我不是虐待而是对我的一种爱,这种爱只能在亲情才会有的。

爱是母亲的一生的职业。为什么母亲的爱会感人泪下呢?那是因为母亲对儿女的操劳是无代价的

诚恳的跟你妈妈道歉,说明你撒谎的原因,保证以后改,不过要说到做到啊,这个法子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就没有可信度了。两方面说,第一撒谎不是好孩子,必须改,第二你为什么撒谎?你自己想想吧,如果因为成绩不好,那么你知道挨打不好受就以后改改,如果有不得已的苦衷还是说明白比较好。妈妈打你还是为你好,不要有逆反心理,实在不成穿个厚点的裤子吧,不过记得以后改啊。

作家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有远见的父母,即使再爱孩子,也舍得他承受这4种苦。以下是我给大家分享几则关于 家庭 教育 的真实 故事 。欢迎阅读!

1、独立的苦

还记得去年朋友圈的刷屏故事“番茄炒蛋”吗

一个初到美国的 留学 生,想要做番茄炒蛋招待自己的同学。

然而他既不知道怎么打鸡蛋,也不会切番茄,更不知道 炒菜 是先放鸡蛋还是番茄。

于是他发语音向国内的妈妈求助,妈妈赶忙发了语音指导,但是男生还是不明白。

没有办法,妈妈只好自己亲身示范一次,录成视频发给了儿子。

在母亲详细的指导下,男生终于完成了那道最普通最基本的中国传统美食,并且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

直到视频最后,男生才意识到妈妈是凌晨4点钟起床给他示范了如何做番茄炒蛋。

很多人被视频感动,称赞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但更多人看到的是男生的不独立,都是可以结婚生子的年龄了,遇到这么点小事,首先想到的竟然“找妈妈”,妥妥的妈宝。

现在上小学的小朋友都知道,有啥不懂可以问百度,在国外可以问google,怎么就非得弄到大半夜让妈妈起床亲自示范了。

有人心疼视频中的妈妈,不可否认她的一片爱子之心,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造成如今局面的也是他们。

孩子在身边的时候,没有教会孩子独立,等到孩子走远了,就不得不吃“不独立”的苦。

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彭凯平说:

真正的教养不是在温室里栽培植物,而是帮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同时教会他们独自面对世界。

但父母往往爱子心切,常常说:“你只管学习就好了,其他的不用担心。”

于是事事替孩子做,事事替孩子着想,这并不能说错,但父母能养孩子一辈子吗

如果不能,不如放手,教会孩子独立,让他有能力、有勇气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这样即使有天失去了父母这样强有力的后盾,孩子也可以沿着原本的生活轨道,继续前行。

2、读书的苦

端午回程遇到一个老乡,聊了几句,知道他刚刚结束高考。

问他,感觉考得怎么样他说,比去年好太多了。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他结束了高考,但分数只够去个职业技术学院,父母说让他去复读,他不肯。

反而跟着一帮同学去打工,本来心里也没多大期望,只想着能在9月份开学前,挣个学费。

但没想到会那么少,他们每天辛苦做工,一个月才能挣1000元,虽然包食宿,但住宿环境很糟糕,总是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尿味。

没几天,一起来的同学有好几个就灰溜溜地跑回去了,他当时想着争一口气,觉得自己还能坚持。

一个月后,要发工资了,工厂却跟他们说,要压一个月再发,他瞬间崩溃了。

适时父母再次说起让他复读,他就回去了,可复读并不容易,但再苦也没有当时打工苦。

他说:“读书是苦,但是是有尊严的苦,打工的时候,常常觉得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干活的机器。”

这一年,他每天早5点半就起床,晚上12点半睡,整整坚持了365天,做完的试卷有一米高。

年少轻狂,总觉得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苦的事情,慢慢走过那个年龄段才意识到,读书是世上最好走的路。

前几天看北大、清华的招生宣传片,内心触动很深。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也好想告诉当年那个觉得读书苦的自己:再努力一把,考个更好的学校,这真的不一样。

孩子无知,但父母是过来人。

在孩子想偷懒的时候,逼他一把,在他想放弃的时候,鼓励他一下,总有一天,他会感谢今天为读书吃的苦。

3、成长的苦

综艺节目《锋味》中,周杰伦曾向谢霆锋大吐苦水,小时候妈妈是拿着藤条督促自己练琴的。

起初,周杰伦跟母亲说自己喜欢画画,于是母亲给他报了美术班,但他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改 学钢琴 后,为了让儿子坚持下去,每次练琴时,母亲就拿着藤条站在后面。

要是他弹烦了,或偷偷看窗外玩耍的小伙伴,母亲手里的藤条就会狠狠地打下来。

此外妈妈还给他请了一位非常专业和严厉的钢琴老师,只要弹错,钢琴老师也会拿藤条打他的手。

周杰伦说,当时觉得非常痛苦,甚至想放弃。

现在想来,却是非常感谢妈妈:当初的严厉成就了今天的自己。甚至专门写了一首歌《听妈妈的话》来感谢妈妈。

无独有偶,《向往的生活》里刘宪华也坦言:“非常非常感谢父母。”

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他也很抵触,但父母不允许他放弃。

一直到他十一、二岁之前,他一直不喜欢拉小提琴,后来他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以后,就开始喜欢了。

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对于困难或者需要吃苦的事情,都会本能的抗拒和逃避,小孩子也不例外。

但当他们走过那段痛苦的时光,收获新的机遇之后,往往会感谢当时那个充满勇气出发的自己和严厉的父母。

《银魂》里说:“在成功的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和技巧,而唯一能够到达终点的秘诀就是——永不放弃,笔直向前!”

为成长吃的苦,终会蜕变成蝶。

4、生活的苦

导演姜文曾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带两个6岁和4岁的儿子,到新疆阿克苏接受军事化的锻炼。

阿克苏地区昼夜温差极大,清早6点半,天气特别冷,姜文就叫孩子们起床,拖他们去跑步,跑不完不准回家。

儿子们不喜欢喝羊奶,他也不惯着他们,除此之外,每天的饮食也按着当地的风俗习惯来。

慢慢的,孩子们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到逐渐适应,姜文说孩子从“豆芽菜”长成“红豆杉”了。

等到妻子周韵前来探望的时候,孩子们不仅皮肤粗糙了,脸上还多了两坨高原红。

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自理能力提高了,会自己收拾房间,还能帮着打扫卫生。

姜文说,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

傅佩荣说,吃苦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为了迎向生命的真实面貌,因为在苦难中,生命没有任何遮蔽,可以展示其深度、广度与高度。

吃过苦的孩子,懂得生活的不容易,明白一餐一饭皆来之不易。

他们对于生活的印象,不再局限于课本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而是切切实实的基于当下的经历。

吃过苦的孩子,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他们懂得感恩,更能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也更加坚韧,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要比同龄人更加坚强。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对于孩子同样适用。

教他们生活之苦,带他们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他们自然明白一切的来之不易。

杨绛先生说: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今天吃的苦,都铺成了明天更好走的路。

千万别在该吃苦的年纪,让孩子选择安逸,舍得让孩子吃苦,才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关于家庭教育的真实故事相关 文章 :

1 真实的家庭教育故事:孩子的天性

2 真实的家庭教育故事:不要放弃管教孩子

3 关于耐心的家庭教育故事

4 历史上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例子

5 家庭教育正能量故事

6 关于家教的小故事4则

7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8 关于古代家教的经典故事

9 现代家庭教育反面例子故事:榜样

10 搞笑讽刺的家庭教育故事:诚实的孩子

林俊杰妈妈对林俊杰当然非常严格,每个妈妈都对自己的小孩很严格,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心理在支撑他们。 林俊杰小时候又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孩,他幼年时期的光辉事迹,可以说是令现在一纵调皮捣蛋的小孩儿都自愧不如。比如说用鸡蛋砸破了,给扔到人家隔壁邻居的家里,美名其曰说是给人家洗房子,其实就是捣乱。从这一点儿我们也可以发现林俊杰家庭是非常富裕的,那个年代,一般人家的小孩哪里敢拿鸡蛋玩耍,一年到头都吃不到几口荤腥。新加坡是那么注重环境卫生的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都很高,但小孩子天性就爱玩却是管教不住的。

林俊杰又是其中翘楚。路过一辆车子,他也要出去吐口水,这么调皮的一个小孩若是不严加管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都知道,对于自己的小孩。即使在调皮捣蛋,父母也是希望他越来越好,盼着他长大成人的。没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他们都会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林俊杰的妈妈就对林俊杰要求宛如“虎妈”一样严格,家里时常背着藤条,就是那种,拇指粗细,上面冒着大大小小的疙瘩的那种“刑具”。这种藤条打起人来可疼呢!林俊杰因为过于调皮,每次被他妈妈拿着藤条就打,还把手给打出血过,一直到现在手上都有他年幼时期调皮的痕迹。

现在的林俊杰是一个著名的音乐才子,创作过非常多优秀的作品,广为流传的江南等歌曲为大众喜爱,和小时候的他可以说判若两人,这一点儿是和他严格的妈妈在背后的支持所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