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出国以后我照顾妈妈,照顾巨肚妈妈入选最美少年

妈妈 0 21

爸爸出国以后我照顾妈妈,照顾巨肚妈妈入选最美少年,第1张

爸爸出国以后我照顾妈妈,照顾巨肚妈妈入选最美少年
导读: 近日,贵州安顺“巨肚妈妈”黄国娴10岁的儿子张仁辉,入围央视2020年“最美少年”。 安顺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雯说:“我们在对黄国娴的帮扶和救助中, 发现他的孩子张仁辉特别孝顺懂事,特别自律自强,也知道中央电视台面对全国评选最美孝心少年

近日,贵州安顺“巨肚妈妈”黄国娴10岁的儿子张仁辉,入围央视2020年“最美少年”。

安顺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雯说:“我们在对黄国娴的帮扶和救助中, 发现他的孩子张仁辉特别孝顺懂事,特别自律自强,也知道中央电视台面对全国评选最美孝心少年,我们觉得他的事迹特别符合,就向央视作了推荐。通过这次评选,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弘扬他自立自强,孝心为上的精神,在青少年中得到发扬光大”。

这个瘦小的男孩,一个人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照顾妈妈的责任。烈日下,张仁辉扛着20斤米徒步一公里回家;没有自来水,他从一楼提水上楼往返十多次,才能灌满家中的水缸。张仁辉照顾妈妈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也在用行动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百善孝为先”、“香九龄,能温席”这些故事家喻户晓,孝顺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是一种感恩教育,是爱的教育。

孝顺教育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和人格健全至关重要。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却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智力和知识发展,觉得只要成绩好,其他的就不是问题,导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孝”教育,最终酿成了惨剧。

一、弑杀父母,孩子用这些行为为所有父母敲响了警钟

01 缺乏尊重的父母很难养育出“不恨”的孩子

2020年11月12日,南京市第13中学一学生李某,因为家庭管教,与母亲长期存在矛盾,当晚与母亲发生口角后,拔刀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据悉该生曾经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受过学校表彰。

2018年12月2日,湖南益阳沅江泗湖镇一名12岁的男生吴某,被母亲发现吸烟,用皮带抽打,他持刀连捅母亲20多刀,被质问冷漠地回答:“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妈。”

但是,这都是父母的责任吗?全都是因为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吗?当然不尽然。教育需要“合作”,合作的前提是欣赏和接纳,更重要的是尊重。

但是,有一类父母也许是忙于生计,也许是沿袭上一代的教育方式,他们自始至终把自己放在领导和权威的地位,对孩子动辄打骂。而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就会培养出粗暴的孩子,再加上孩子在成长中,特别是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想法就会反抗,对父母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的憎恨日积月累,当一件事情成为了导火索,悲剧就爆发了。

02 不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就是间接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力

2020年5月23日,青岛发生一起杀母案,15岁的瑶瑶用缎带勒死了母亲,装在手提箱里,警察来时,瑶瑶没有悲伤和喜悦,只是平静地说:“我早打算在星期五就杀死她。”

**《我杀了我妈妈》,主角贝尔坦言:“我知道,在别人看来,恨妈妈是有违常理的,甚至会被批判。但他们肯定也会恨自己的妈妈,不管有没有表现出来。”贝尔小时候和妈妈感情很好,从父母离婚后,就变了,当母子矛盾爆发,母亲就用控制零用钱的方式控制他,当老师布置作业要父母给建议时,他对老师说:“我从没见过我的父亲,而且我的母亲也去世了……”

贝尔虽然没有在行动上杀死母亲,却在心理上杀死了她。

杀死父母这样的悲剧曾经上演,正在上演或即将上演。每一次雪崩,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血淋淋的惨剧给父母们敲响了警钟。

二、孩子为什么不孝顺呢?

前两天在超市遇到一个孩子,因为妈妈不给她买零食,就恶狠狠地对妈妈说:“等你老了,我才不会管你呢”。

周围的人听到孩子这么说,会觉得好玩儿,好像仅仅是一个孩子赌气而已。但是,如果长此以往,这个孩子真的很难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

首先,父母对孩子过分宠溺顺从

2011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发生一起接机母亲遭留学生儿子刺成重伤的事件,该留学生从未打过工,学费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的人民币收入而来,两人在机场关于学费问题发生了口角。被告人汪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据悉,曾经在家中,母亲说给不出学费,汪某盛怒之下就扬言要“杀母”,并动脚踢了母亲。有人问汪某:“踢母亲时,母亲有没有伤心过?”汪某回答:“我不知道,踢好后反正她又把钱给我嘛。”

可怜天下父母心,把满足孩子当做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当孩子一再要求满足自己这样那样的欲望时,我们总是竭尽所能,用金钱去宠溺孩子。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过度满足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因为宠溺会变成习惯,他得到的容易,就不会珍惜,也不会感恩,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适当的受挫教育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其次,父母对孩子过分严格

有一种教育叫“虎爸虎妈教育”,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美籍华裔蔡美儿发布一本关于教育子女的新书《虎妈战歌》,介绍她如何用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严厉管理女儿,并培养出优秀的女儿。是有一部分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成功了,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心理问题,严重不自信,对自己评价低,认为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对别人的负面评价过于敏感,有得抑郁症的倾向。

多少弑母悲剧后面都有一个偏执高压的父亲或者母亲,“我很优秀,你要和我一样优秀”,“我已经失败了,你不能失败,你要帮我挽回面子。”很多犯罪的孩子原本也是优秀的孩子,有的孩子出现人格分裂,幻听,抑郁,这些精神疾病,大部分都源于这种高压的家庭氛围。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体罚,讽刺,辱骂,孩子还小的时候,照单全收,默默忍受。长大是用叛逆来反抗,一个满是伤痕的心灵修复起来,可能需要花上一生的时间。

而孩子一旦真的没有了孝顺的意识和想法,那么未来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母亲病危在床,她最放心不下的是50岁的小儿子王永强,1969年出生,天资聪慧,从小是学霸,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中科院博士,后又在北大做了博士后,1999年博士后毕业,他与妻子出国,结果,一走20年,杳无音信。当媒体在美国亚特兰大找到他时,问及是否会来见母亲最后一面,他拒绝了,只说“亲官难断家务事。”

怀胎十月,十月哺乳,含辛茹苦,孩子长大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如果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孝顺意识,那么苦果自酿,孩子与周遭人的人际关系也不会那么融洽,毕竟每个成年人的身上都有抹不掉的原生家庭痕迹。

有人嘲讽“中国父母皆祸害。”越有出息的孩子,反而越离父母远,养育不是索取,而是互相滋养。家是以爱之名建立的,但又有多少孩子,在计划着逃离家庭。家长偏离了教育的中心,终究我们要养育的是一个鲜活的人,而不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终究我们要为重视面子,而忽视了孩子里子的教育方式买单。

三、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孝顺意识呢?

了解了孩子可能会不孝顺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孩子孝顺意识的培养,从小让孩子知道孝顺是一种回馈,这种回馈不仅有益于父母,也会有益于自己。可是,父母究竟 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点,父母要加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有一位嫁到英国去的中国女子讲述了中西方亲子关系的文化差异,她的老公父母很有钱,她很高兴,在中国的观念,就是父母的东西都是子女的。没想到,嫁过去了完全没这回事,他老公说:“父母的钱是父母的,与我有什么关系。”

果然从结婚到带孩子,父母都没有帮忙,全都靠自己。他父母给自己找好了养老院,联系好了办理后事的机构,也不麻烦子女。奇怪的是,这样边界分明的关系并没有减少亲子感情,他老公每到节假日会打电话给父母,会聚会送礼物。彼此都没有绑架,应有的陪伴与尊重一点不少。

西方对子女是养到18岁就不管了,但不是说父母子女之间就没有爱了,他们更明白,孩子是孩子,我是我,我们彼此都有自己的生活。彼此不要成为生命的全部和重心。从小给孩子感恩教育,让孩子懂得自食其力,不娇惯,不溺爱,不让孩子觉得他是家庭的中心。通过帮助别人,爱别人来获取幸福。

第二点,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对孩子进行引导。

生活无处不学习,有位网友说,他很喜欢爷爷,想回去工作,想陪伴爷爷。他教我练字,教我做饭,给我榨果汁,给我做面包,做豆沙小饼吃,他感谢爷爷。

生活点滴是教育,发自内心的爱才是真爱,而不是法律要求,道德绑架。有网友说:“我不希望我赡养父母是因为要报恩,我希望赡养他们是因为我爱他们,离不开他们,希望他们长寿,过得好。”

一颗橘树不会长出柚子,父母在苛责孩子的同时,多要反思自己。是谁在如同白纸的孩子身上涂画了痕迹,那里有孝顺和爱,还是有自私和恨。不夸大父母的恩情,把孩子当一个大写的人来看待,彼此尊重,彼此注重隐私,彼此传递温暖。

最后一点,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塞内加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捷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有个朋友要相亲,不知道怎么看人。李教授说主要看他家里有没有老人,高龄老人,一则说明家庭没有遗传病,身体健康,二则说明人家对老人好,老人长寿。孝顺的父母也会培养出孝顺的孩子,孝顺的孩子说明人格心理健全。

所以,我们自己要做好榜样。当然孝顺也不是愚孝,什么事情都听长辈的。积极健康的孝顺才是值得的提倡的。

纪伯伦曾经在一首诗里写道: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这首诗强调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爱孩子的最好方式是理解和尊重,而不是用娇惯,打骂,宠溺和压力去伤害孩子,把孩子逼成冷酷无情的人。诚然,世界上,没有是十全十美的父母,亦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给孩子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它回馈父母的是孝顺,回馈社会的是责任与担当。

酸甜苦乐,不同阶段,不同心情,错综交织----伟大的母亲。

怀宝宝的时候是幸福的;要出来的时候是痛苦的;出来以后是欣慰的;教他说话学走路是欢喜的;

长大后-----知书达理是开心的;调皮捣蛋是烦恼的;懂事孝顺是温暖的!

6年前他们身处两个毫无关系的世界。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都不会有任何交集。因为一档节目,6年后,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竟组成了一个家庭。她在《变形计》里被称为最美农村女主人公,身世却极其凄惨。

才一岁半时,母亲就因病去世,父亲也因重罪判刑入狱,年幼的她只能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小小的李勒优看见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自己却从未见过他们的样子。就缠着奶奶问,爸爸妈妈去哪里了?

奶奶不忍心让李勒优失望,就为小孙女编织了一个美好的梦。说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回来的时候会给她带最大的棒棒糖回来。

许多个夜晚,李勒优总会梦到爸爸妈妈买了好多好大的棒棒糖。她在梦里牵着他们的手一起回家。一醒来,却发现身边什么都没有,失落感又再一次涌上心头。

因为太思念他们,李勒优总会一边想象着他们的样子,一边笨拙地拿出笔,把他们画在本子上。期待有一天,爸爸妈妈能早点回家。

直到她6岁那年,李勒优和村里的孩子一起玩。被他们嘲笑是孤儿,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年幼的李勒优哭着和他们争辩,“自己不是孤儿,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很快就会回来的。”

结果换来的又是一顿哄笑,“你妈妈早死了,你爸爸还是个劳改犯。还在坐牢呢。”那是年幼的李勒优第一次哭得如此大声,她觉得委屈又无助,自尊心随着同村孩子的嘲笑,跌碎了一地。

她哭着回家找奶奶,奶奶没办法再隐瞒,将实情告诉了她。奶奶安抚着小孙女说:“妈妈不在这世界上了,她走了,不会回来了,不过妈妈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会在天上一直守护着我们。”

李勒优牵着爸爸妈妈一起回家的梦彻底破碎了,她明白再也等不到这天了。她默默地擦干眼泪,可眼泪却怎么也忍不住。最后扑倒在奶奶的怀里,哭着喃喃道:“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我的妈妈了。”此时小小的李勒优还不知道,命运将会在不久以后,馈赠给她一份最珍贵的礼物,送给她一个最好的妈妈。

转眼间李勒优就到了上学的年纪。为了给小孙女赚学费,年迈的爷爷奶奶不得不外出打工。只能留下李勒优一个人孤苦无依地守在云南小山村破旧的房子里。

贫寒的家境令她连一条裤子都买不起,她在家常常穿着一条破了大洞的裤子干活。唯一一件完好的衣服裤子是要等到去学校才会穿,不然学校的同学会嘲笑她。

在上学之余,李勒优还要去山上砍柴、割猪草、照顾家里的牲畜。小小的李勒优常常背着大大的背篓、弯腰佝偻着穿梭在大山田间。背篓里背着的是比她高出半个头的猪草或者柴火。

这些生活的苦她尚且能忍受,最害怕的是夜晚的降临。农村的夜安静得出奇,大山里是无尽的黑,白天同学还要编可怕的鬼故事故意吓她。晚上睡觉时她不敢关灯,只能把灯全部开着。然后在门上拴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绑在手腕上。这样如果半夜有人进来,她就会知道了,每晚都是伴随着担惊害怕和孤独中睡去。

节目中和李勒优交换的城市孩子崔晋,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10多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崔晋妈妈为了把崔晋带在身边,几乎是净身出户。

婚后母子俩过得很艰苦,只能挤在狭小的出租房,崔妈妈硬是不信邪,靠着创业起家仅仅两年时间就带着崔晋搬进了新买的精装大洋房,生活质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同学们都是一家人和睦团圆的家庭,崔晋不敢告诉同学自己的父母离婚了。他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虽然家庭条件富裕起来后,母亲在物质上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但是在心灵上的缺失却没办法弥补。而且随着事业的越发繁忙,陪伴崔晋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使得崔晋越发叛逆,最后被送去参加了变形计。

而另一边农村孩子李勒优在出发去交换的城市家庭前也很担心,自己从未走出过大山。她也害怕城市的妈妈可能会不喜欢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农村孩子李勒优在节目组的安排下跨越了南北距离,从云南飞到了大连。

在机场等候的崔妈妈既兴奋又紧张,她怀崔晋的时候就希望是个女儿,结果没想到生下来是个儿子,一直都觉得有些遗憾。听说李勒优要来,崔妈妈那几天晚上都有些兴奋得睡不着觉。她想着这个女儿平时喜欢什么,她来了之后要如何接待她,要带她去哪些地方玩。

等真正赶到机场的时候,崔妈妈看见其他接机的人都带着鲜花,才觉得自己粗心了。女孩跟男孩不一样,小女孩应该会更喜欢浪漫些,自己也应该弄点氛围出来,买些小女生爱玩的玩具、喜欢的鲜花。

此时大连的天气已入冬,温度降到零下。等小小的李勒优从机场出来的时候,崔妈妈惊呆了,李勒优脚上还穿上一双夏天穿的破旧凉鞋。随即又开始自责心疼起来,“不知道你的身高体重,所以没有提前买。应该买一套温暖的衣服的。”看着眼前这个瘦小的小女孩,脸上却挂着质朴灿烂的笑容。崔妈妈越看越喜欢,便情不自禁地把李勒优抱了起来。

又赶紧脱下自己身上的外套,给李勒优披上。而李勒优见到城市妈妈的第一眼,就被城市妈妈的漂亮大方吸引了。何况这个城市妈妈既亲切又温暖,没忍住扑在城市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妈妈”。

没想到朝思夜想的妈妈终于出现了,她终于也有妈妈了。哪怕知道这只是一场短暂的梦,她也想留恋这来之不易的温暖。崔妈妈赶紧带着李勒优上了车,外面的风太刺骨。她害怕这个新来的女儿会着凉。

车上,崔妈妈开着车,李勒优坐在后排,她们闲聊了一番。崔妈妈因为没有提前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就问她,“你的妈妈叫你什么,是不是也叫你优优!”小勒优回答:“没有妈妈!”

崔妈妈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听到的,就惊讶地反问:“什么。”李勒优这才低头重复了一次,语气突然难过了起来,眼眶湿着泪,“我没有妈妈,妈妈去世了。”

崔妈妈又问,“那你平时跟谁在一起生活啊?”她回答:“爸爸不知道在哪里,就跟着爷爷奶奶。”李勒优的一番话深深地刺痛了城市妈妈的心,她无法想象小优这么多年是怎么生活的。想安慰她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却反倒也跟着流泪。她想着一定要在接下来这段日子好好对待这个小女孩,尽可能弥补她童年母爱的缺失。

随后崔妈妈带着小优去了大饭店,点饭店里最贵的饭菜。望着满桌子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美食,小优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崔妈妈赶紧站起来掰了一节龙虾送到小优手上,第一次被妈妈照顾,小优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有妈妈真的很好呢,有很多很多的爱,幸福多得享受不完。”

这些对城里孩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在小优这里却是如此难得又珍贵。如果不是这次参加节目,她恐怕永远也没办法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番景象的美好。

崔妈妈看着小优的笑脸,泪水又一次湿了眼眶。第二天大连下起了雪,那是小优第一次看到雪。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冲进了雪地里,在雪地里手舞足蹈地转圈圈。看见小优这么喜欢雪,崔妈妈带着小优去了滑雪场滑雪。

他们在滑雪场度过了快乐的一天,晚上妈妈又带着小优去买了很多新衣服。在回家的路上,小优在车里睡着了。她无数次在梦里呼喊着叫妈妈,这一次也终于有了回应。她不再是那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了。她贪恋着梦里的温暖,不愿意醒来。

之后,李勒优还到了城里的学校上学,同学和老师们都拿出了最大的热情迎接她。那是小优第一次见到如此宽敞明亮的教室,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广阔的操场。崭新的生活并没有让小优觉得丝毫不适应,反倒让小优觉得美好得有些不现实。学校的舞蹈团有跳舞比赛,在老师的鼓励下小优也加入了其中。期间还因为练习而把脚弄伤了。

在表演那天,小优穿上漂亮的舞蹈服,画上和同学一样漂亮精致的舞台妆。将自己的舞蹈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崔妈妈看着小优在台上认真地表演,拿着手机把小优的一举一动都录了下来。她为这个女儿感到欣慰和自豪。崔妈妈也给来自农村的女儿准备了一份惊喜。她准备带上小优去拍一套写真集。只属于他们母女俩的写真。她要把女儿最美的童年留下来,也想要留下和小优最珍贵的回忆。

写真集上每一张小优和妈妈的照片,两人的笑容都很温暖,仿佛真的如亲生母女一般。妈妈问她最喜欢哪一张照片,李勒优说“不知道,还没有看完,”忽然又对着妈妈说了一句,“真想把你带回家。”

说完还在妈妈的照片上亲了亲,晚上睡觉前还要抱着和妈妈的写真,笑着看完一遍才能沉沉地睡去。

眼看着交换的时间就要结束了,也到了李勒优和同学们分别的时刻。在最后一节作文课上,同学们写作的主题是:我的妈妈。每一位上台的同学,都在用他们的文字描述着自己妈妈的样子。有的同学的妈妈是高个子、单眼皮。有的妈妈是长头发、双眼皮

而到了李勒优,她上台念着自己写下的作文:我从来都没见过妈妈,连照片都没有,所以我只能靠想象,长长的辫子,大大的眼睛,就是我想象中的妈妈。

我的妈妈在我一岁半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我来到大连,我也有妈妈了。她对我非常好,还给我买很多好吃的,也带我去过很多地方。妈妈给我的爱,这么大的爱,全世界的爱,妈妈我爱你。

此时此刻在台下的崔妈妈早已感动得泪流满面,李勒优冲下台,跑进妈妈的怀里,哭着叫了一声妈妈。两人紧紧相拥,崔妈妈在这一刻也瞬间破防了,此时的她已经认定李勒优就是她的女儿。

在来城市之前,小优是一个连妈妈的样子都要靠想象的女孩。而此时,曾多次出现在她梦里妈妈模糊的样子,也终于有了真切的模样。这30天的幸福时光,对于小优来说就像是天堂里偷来的。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珍惜着。然而离别的时光还是在不经意间就悄悄到来。

崔妈妈将小优送到了云南老家,而在外打工的爷爷奶奶也赶了回来。在路上时小优和崔妈妈约定好,分别的时候谁也不许哭鼻子。以后崔妈妈会经常来看她,放假的时候会把她接到城里玩。

等真正离别的时候,小优和奶奶将崔妈妈送到村口,望着妈妈渐渐远去的背影。小优再也忍不住了,她撕心裂肺的一句一句叫着妈妈。道不尽的是对妈妈的眷念和不舍,眼泪终究是没忍住。听着小优的呼喊,崔妈妈的心也揪得疼。这一个月的相处,两人早已建立起深厚的母子情谊,内心早已把她当作了自己的亲女儿。

回到城里崔妈妈就和儿子商量,要把小优领养回家。让小优成为她真正意义上的女儿。她第一时间就去申请了领养,但是因为她是单身母亲,不符合领养条件,只能做罢。

因为户籍问题,小优只能在云南上学。但是她答应了小优,每一个假期都会把小优接到大连的家中生活一段时间。有时间的时候崔妈妈也会和崔晋去云南看她。如今5年过去了,当初的小优也长大了,马上就要考大学了。

崔晋也有了女朋友,小优不仅有了爱她的妈妈和哥哥,还多了一个宠她的嫂子。在他们的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会让小优上补习班、妈妈还会教小优做人做事的道理,会每个月给她生活费、零花钱

在视频里,崔晋和小优打闹时,和小优说话的时候都是说的是“咱妈”,而不是“我妈”。这也让很多曾经为小优落泪的人,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他们的宠爱下,当初在镜头面前羞涩腼腆的小优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开朗。妈妈和哥哥都希望她能考上大连的大学,能够更好地照顾到她。

他们虽然与小优没有血缘关系,却把小优当作亲生女儿,亲生妹妹一样看待。对比其他变形计的农村主人公,李勒优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一期节目改变了她的一生,如果不曾遇到他们,她的未来应该是半路辍学,在大山里早早的和村里的人结婚生子,一代一代,重复着“满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而现在,她为理想的大学而努力,有着爱自己的家人,还有更璀璨的人生在等着她。

定期给妈妈添置新衣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妈妈也是女人,当然希望自己美美的。春夏秋冬换季的时候,替妈妈想着置办新衣服,这贴心程度,老妈肯定心里美滋滋的。

经常对妈妈表达心意

有的时候我们应该学学3岁的孩子,多跟妈妈说我爱你。我们长大了很多时候会羞于对自己的父母表达爱意,尤其是男生。所以Miss Gao建议大家试着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妈妈今天真好看。。。。。

如果实在羞于表达就定期给妈妈送些无用而美好的东西,比如鲜花。父母也知道我们平时忙工作,可能陪伴他们的时间少,但是每到节日,一束鲜花,一只可爱的蛋糕,都能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爱意。

定期陪妈妈去旅游

陪伴是父母想要的,但是如果你天天在家里,他们又会嫌烦。Miss Gao的做法就是每年带妈妈去旅游一次,旅途上的陪伴不会像家里那样让她们“厌烦”你,妈妈在旅游的过程中,得到了陪伴看了风景,真的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5月母亲节的时候,Miss Gao很机智的定了三亚亚龙湾万豪度假酒店的孝亲游项目,带妈妈去三亚晒晒太阳看看大海。休闲陪伴两不误。这里要着重说下这趟旅游体验,很多酒店都会推出亲子游,但是孝亲游很少有酒店推出,Miss Gao得知这次活动也是因为在酒店行业工作的小伙伴的告知。

首先:套餐价格很划算。

住2晚1840元起。包含:

两晚园景房住宿

每日双人自助早餐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接机服务

万豪中餐厅精美轻食双人午餐套餐

专业摄影师免费旅拍写真,并提供5张电子版原片

所以在这趟旅程中,老妈收获了不少好照片。

其次:三亚亚龙湾万豪度假酒店的地理环境和酒店环境都很好,根本就不用出酒店门就能享受阳光沙滩无敌泳池。

第三,酒店里还给爸妈们安排了很丰富的活动。比如:每周一、周三、周五17:20-18:20有海边瑜伽课程,每周五、周六、周日早上7:30-8:30还有海边太极课程等。爸妈如果对当地民俗文化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和酒店前台预约槟榔谷一日游。

不过需要提醒的一点就是这个优惠套餐需要年满55岁及以上的长者预订,就是你要用你爸妈的身份证预订,保证他们来到这里享受这个优惠。

住 母亲节前一天Miss Gao带妈妈入住,酒店很贴心的做了各种欢迎仪式:

床花一下子吸引了我妈的注意力,连连称:太有心了。

酒店还贴心的准备了泡脚盆和泡脚的药包,让老年人泡泡脚缓解疲劳。

除了这些,房间里的蝴蝶兰,让喜欢花的我妈开心了半天。

在吃的方面,我妈比较挑剔,大鱼大肉不是她的最爱,不过三亚亚龙湾万豪的各个餐厅都很不错,有适合爸妈的轻食菜单,在入住的三天里,我们都是在酒店解决的吃饭问题,每一餐老妈都吃的很舒服。

▲江户银日本餐厅的日料种类很丰富

▲万豪轩中餐厅的美食不油不腻深得老妈喜爱

被拐少年张洋洋与母亲武汉机场认亲,他们母子的状态怎么样?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李芳已经等了24年。根据警方做的人像识别和DNA比对,她终于找到了儿子。2022年1月23日,认亲大会。担心儿子从居住地海南前往武汉,受不了太冷的天气,李芳带着为儿子购买的冬衣沉默着等在武汉天河机场,在人群中,她手捧鲜花、微闭双眼,眼角有泪水渗出。下午2点32分,如今已28岁的张洋洋终于出现,见到母亲第一眼,张洋洋喊了声「妈,妈妈来了啊」,李芳快步上前抱住儿子,激动地大哭,张洋洋亲吻妈妈的额头,「我们俩已经相认了,没事啊,没事啊。」在现场直播里,李芳因为情绪过于激动,都快走不稳了,张洋洋搀扶着妈妈。从接机口出去的路上,和妈妈短暂分开的张洋洋不停回头喊:「我妈呢?」

张洋洋自小在海南长大,他给妈妈带了椰子糖、椰子饭等海南特产。他此前告诉媒体,看到妈妈找自己这么多年,很震撼,还在网上说,一定会回到妈妈身边。张洋洋在现场还告诉媒体,不麻烦警方给自己改名,以后还是继续叫「沈海鑫」。但在网络引来一些质疑后,随后他在网上说,已经跟妈妈商量过,以后和妈妈姓。在认亲大会前,张洋洋告诉媒体,在得到自己的妹妹是被抱养的后,4年前也从「养父母」口中也得知自己是被人送养的,养父母称没花钱购买。「养育之恩不能忘,『养父母』养了我20多年,要是我忘了,我妈(李芳)也不答应。」他还说,和生母相认后,不会和「养父母」分开。祝福他和你的亲生妈妈以后的日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