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为什么要送康乃馨?

妈妈 0 52

母亲节为什么要送康乃馨?,第1张

母亲节为什么要送康乃馨
导读:在美国费拉德尔菲城有一位名叫安娜·查维斯**。她的母亲在1906年5月9日去世,她十分悲痛,怀念不已。在第二年其母的逝世周年纪念日时,她用白色的康乃馨鲜花佩带在襟上,借以纪念,同时她还向公众呼吁定立一个颂扬母亲的节日,到时让女儿们都给健在的

在美国费拉德尔菲城有一位名叫安娜·查维斯**。她的母亲在1906年5月9日去世,她十分悲痛,怀念不已。在第二年其母的逝世周年纪念日时,她用白色的康乃馨鲜花佩带在襟上,借以纪念,同时她还向公众呼吁定立一个颂扬母亲的节日,到时让女儿们都给健在的母亲献上红色的康乃馨,以感激她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就是这束令世人寻味无穷之康乃馨花,使随后两年中,安娜和她的朋友不断的写了几千封信,给当时有影响的政府部长、国会议员以及商界名流,以寻求支持,选定每年之某一天来怀念母亲、敬爱母亲,并盼望确立一个法定的节日--母亲节。安娜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情感,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类多想一想母亲们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和劳累。

这个倡议日益得到广大群众的同情和支持。由于大家不辞劳苦的活动,终于在1914年获得美国国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为母亲节。1907年,美国费城的贾维斯(Jarvis)曾以粉红色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象征,它代表了健康和美好。

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 年5月10日在安娜的故乡美国费城举行,在那次节日里,康乃馨也同时被选中为献 给母亲表达爱意的鲜花,并从此流传下来。

康乃馨-西洋象徵母亲的花 1907年,费城的贾维斯女士为了发起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而活动,她说服了她母亲所属教会,在她母亲的忌日(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举办母亲节庆祝活动。在当天,人们配戴康乃馨向母亲致敬,母亲尚健在者,佩带红色康乃馨;若母亲已过世,则佩带白色,以表示内心的怀思。特别是从1914年5月,美国总统威尔森签署通过国会决议,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之后,其他各国人民很快就认同了这一节日,形成了敬爱母亲的风尚,康乃馨也成为大家心目中象徵母亲的花。

因为

1康乃馨花语是爱、美丽、尊敬

21906年5月9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可对于美国费城的安娜·贾维斯来说却是个悲痛欲绝的日子,因为这天,她深爱的母亲永远地离她而去了。在这以后她每天以泪洗面,怀念不已。1907年在母亲去世周年的纪念会上,她希望大家都佩带白色的康乃馨鲜花,纪念她的母亲,并提议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为母亲节。于是她给许多有影响的人写了无数封信,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她的努力下,1908年5月10日,她的家乡费城组织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母亲节”的庆祝活动。随后,美国西雅图长老会带头开展颂扬母爱的活动。美国著名的大文豪马克·吐温(Mark Twain)亲笔写信给安娜·嘉维斯**,赞扬她这项伟大的创举——这将在人类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表示自己也将带上白色的康乃馨来悼念慈爱的母亲。经过安娜与大家的不懈努力,美国国会终于在1914年5月7日通过决议: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全国母亲节,每年母亲节时也就习惯送康乃馨

3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邮票使香石竹更加出名。邮票图案是一幅世界名画,画面上一位母亲凝视着花瓶中插的石竹。邮票的传播把石竹花与母亲节联系起来。于是西方人也就约定俗成地把石竹花定为母亲节的节花。每当母亲节这一天,母亲健在的人佩戴红石竹花,并制成花束送给母亲。而已丧母的人,则佩戴白石竹花,以示哀思。世上没有无母之人,石竹花也就成了无人不爱之花。石竹花因母亲节而蒙上一层慈母之爱色彩,成为献给母亲不可缺少的礼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文化的交流,母亲节也渐渐传入中国,香石竹也就真正“香”起来,普通百姓也慢慢接受了好听的洋名字----康乃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