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部在投降满清部之后是如何生活的?

老婆 0 92

科尔沁部在投降满清部之后是如何生活的?,第1张

科尔沁部在投降满清部之后是如何生活的?
导读:公元1593年,趁努尔哈赤征讨长白山各部之时,海西女真叶赫、乌拉、辉发、哈达联合蒙古的科尔沁等九部,向建州发难,本以为能给建州女真致命一击,但可惜的是古勒山决战时,努尔哈赤不仅击败九部联军,还阵斩真叶赫部首领布寨,生擒乌拉部首领布占泰,就连

公元1593年,趁努尔哈赤征讨长白山各部之时,海西女真叶赫、乌拉、辉发、哈达联合蒙古的科尔沁等九部,向建州发难,本以为能给建州女真致命一击,但可惜的是古勒山决战时,努尔哈赤不仅击败九部联军,还阵斩真叶赫部首领布寨,生擒乌拉部首领布占泰,就连科尔沁贝勒明安马,也成了阶下囚。

经此一战,周边部落基本被打怂,努尔哈赤彻底奠定女真地位,而作为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后裔的蒙古科尔沁部,则第一个表示向努尔哈赤投降,第二年,科尔沁便遣使与努尔哈赤通好,献战马百匹,骆驼十峰,曾经的黄金家族,向建州的“蛮子”,地下了高贵的头颅。

科尔沁作为战败一方,在建州女真面前只能卑微,两个女人嫁给了努尔哈赤,为诞下“博尔济吉特氏”血统的皇子,科尔沁部,又将姑侄三人,都嫁给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

努尔哈赤的两个“科尔沁”老婆

科尔沁是1594年投降的努尔哈赤,当时的努尔哈赤已经32岁,但科尔沁丝毫不嫌努尔哈赤年纪大,先后将两位博尔济吉特氏的贵女,嫁给了努尔哈赤。这两位贵女一位是炳图郡王孔果尔之女,被努尔哈赤追封为寿康妃,另一位是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女,这位是在1612年嫁给的努尔哈赤,当时的努尔哈赤已经51岁。虽然嫁给努尔哈赤的这两位博尔济吉特氏身份高贵,但可惜的是,二人都未能进入权利圈子,在历史上,也是名声不显。

皇太极的三个“科尔沁”老婆

既然在努尔哈赤哪里得不到青睐,科尔沁便将重心转移到了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身上。公元1614年,皇太极迎娶科尔沁大领主莽古思之女,16岁的哲哲,当时的皇太极,年仅21岁,而哲哲,又是草原上的大美女,对于这桩婚事,皇太极很满意,婚礼举办的相当隆重,可结婚十一年,哲哲别说给皇太极生儿子了,就连个女儿也没有生下。

将哲哲嫁给皇太极,便是要让哲哲给皇太极生出有蒙古血脉的爱新觉罗氏,哲哲做不到,科尔沁只能再往皇太极房中送美女了。公元1625年,经过精挑细选,科尔沁草原又给皇太极送了一美女,她便是科尔沁大领主莽古思的孙女,哲哲的侄女,年仅12岁的布木布泰,这布木布泰便是后来清朝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就在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的当年,哲哲竟然怀孕了,但可惜的是,只生下一个女儿,此后的几年,哲哲又生了两个女儿,而布木布泰,则为皇太极生了三个女儿,这让哲哲和布木布泰姑侄两个,是欲哭无泪。无奈之下,只能向娘家人求援,于是,哲哲的另一位侄女,布木布泰的亲姐姐,26岁的海兰珠也成了皇太极的妃子。

海兰珠入宫后,很快便宠冠后宫,被封为宸妃,地位仅次于自己的姑姑,皇后哲哲,被皇太极安置在“雎鸠宫”。公元1637年,海兰珠终于不负众望,为皇太极诞下一子,既皇八子,但可惜的是,这个孩子,三个月的时候,不幸夭折。不久,布木布泰给皇太极诞下一子福临,终于完成了科尔沁草原的重托。按理说,皇太极前面还有七个儿子,皇位不一定是福临的,但后来的情况,就是这么凑巧,皇太极死后,皇长子豪格与皇叔多尔衮争夺皇位,二人互不相让,最后没办法,为了安抚双方,众人决定选一个小皇帝上位,年仅8岁的福临,成了最佳人选。

虽然,最终科尔沁部完成了让“博尔济吉特氏”血统的皇子称帝的任务,但这个过程中的“博尔济吉特氏”,牺牲了姑侄三个女人的幸福,其代价,不可谓不大,态度,不可谓不卑微。

皇太极为何娶了俩寡妇?根据史籍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名号的后妃共有十五人,在这十五位后妃中,有七位来自蒙古草原。其中地位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并且有两位是寡妇。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太极干吗娶俩寡妇呢这不得不从清初的满蒙政治联姻说起。

  十八年婚盟之战埋葬“叶赫老女”

  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努尔哈赤的婚姻状况。

  努尔哈赤的妻妾见于史籍记载的共有十四人。这十四个人中,有七位妻妾的纳娶,是政治联盟的结果。而其余的妻妾,也大多来自不同的部落。从中可以看出,在统一女真部落的过程中,努尔哈赤的婚姻作为政治联盟的手段,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明万历五年,十九岁的努尔哈赤遵父母之命与佟佳氏成婚,开始自立门户。万历十二年吞并建州女真的栋鄂部、苏克素护河部后,先后纳庶妃钮祜禄氏、兆佳氏、伊尔根觉罗氏为妾。明末时期,建州女真异军突起,成为当时女真族最为强盛的三大部落之一,努尔哈赤的统一事业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期。同在三大部落之列的哈达部、叶赫部为了各自的利益,先后与努尔哈赤联姻。万历十四年四月,哈达部首领歹商将妹妹阿敏格格嫁给努尔哈赤,这就是努尔哈赤的侧妃哈达纳喇氏。万历十六年九月,叶赫部首领纳林布禄将妹妹孟古姐姐送往建州,与努尔哈赤完婚,这是皇太极的生母,当时贵为大福晋。

  万历二十五年,努尔哈赤的统一事业达到了第二个高峰期。这年春天,海西四部与努尔哈赤结成婚盟。这次会盟,叶赫部首领布扬古表示愿将自己的妹妹东哥(孟古姐姐的侄女)许配给努尔哈赤。东哥就是史上著名的“叶赫老女”。她的美貌被亲生兄长当作筹码,在这次会盟中赠给了努尔哈赤。可是会盟过后,布扬古却迟迟不送妹成婚。几年过后,布扬古竟将东哥又许给乌拉部首领布占泰,在遭到婉言谢绝后,再次将东哥许给喀尔喀蒙古贝哈达尔汉贝勒之子莽古尔代。后在万历四十三年,将已经三十三岁的东哥嫁给莽古尔代。

  东哥在这场长达十八年的婚盟之战中耗尽了青春,出嫁一年后便病故。而努尔哈赤视布扬古的毁婚为奇耻大辱,从此与叶赫部势同水火。

  皇太极后妃一半是蒙古女子

  明代后期,漠南蒙古的林丹汗和炒花等,与明朝缔结了共同抵御后金的盟约,从地理位置看,漠南蒙古位于后金右翼,对后金进入辽沈地区有牵制的作用。努尔哈赤利用漠南蒙古各部的分裂和内讧,以武力征伐和征抚并用,先后逐一征抚漠南蒙古。而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成为努尔哈赤最先征抚的对象。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科尔沁部撤兵请盟,联姻结好。

  万历四十年正月,努尔哈赤以科尔沁蒙古贝勒明安之女“颇有丰姿”为名,“遣使欲娶之”,明安贝勒于是不惜与其女先许之婿悔婚,而将女送来给太祖。努尔哈赤以礼亲迎,大宴成婚。于是明安贝勒成为蒙古王公中第一个与建州联姻的人,这使科尔沁蒙古更加倾向建州女真。

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又娶科尔沁郡王孔果尔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妃。努尔哈赤不仅自己娶科尔沁两贝勒的女儿为妻,同时命令他的儿子们纳蒙古王公的女儿做妻子。仅万历四十二年,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娶扎鲁特部钟嫩贝勒女为妻,第五子莽古尔泰娶扎鲁特部纳齐贝勒妹为妻,第八子皇太极娶科尔沁部莽古思贝勒女为妻,第十子德格类娶扎鲁特部额尔济格贝勒女为妻。

  尔后,第十二子阿济格娶科尔沁部孔果尔女为妻,第十四子多尔衮娶阿尔寨台吉女为妻。成为贯穿清王朝始终的满蒙联姻的开端。

  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

  莽古思一门三女同嫁皇太极

  由于蒙古科尔沁部归附后金最早,因此博尔济吉特氏与爱新觉罗氏世为懿亲。清太祖、太宗、世祖和圣祖先后有四后、十三妃出自科尔沁等部。皇太极的女儿中,有四位下嫁到科尔沁部。科尔沁的王公台吉,为满洲额驸者多达十三人。

  根据史籍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名号的后妃共有十五人,在这十五位后妃中,有七位来自蒙古草原。而地位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更有三位出自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左翼首领、明安贝勒之兄莽古思于公元1614年将女儿送与皇太极为妻,这就是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孝端文皇后,也称为哲哲皇后。

  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起兵征明,科尔沁部二十三位贝勒率领部众追随,为击败明军立下战功;天聪五年,科尔沁部随皇太极攻打大凌河,大败明将祖大寿。满蒙军事联盟不断加强,而与此相伴随的是满蒙贵族更为频繁地缔结婚约。

  天命十年,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子吴克善送妹与皇太极为妃,此女即庄妃。宰桑贝勒是莽古思之子、中宫皇后的兄弟,因此庄妃是皇太极中宫皇后的亲侄女。

  天聪八年,吴克善又送一妹至沈阳与皇太极为妃,这次送来的是庄妃的胞姐海兰珠,被皇太极纳为宸妃。这样一来,形成了莽古思一门姑姑侄女三人同嫁一夫的局面。而这之后,皇太极将他与庄妃所生之女又回嫁给吴克善之子,这也是满族早期婚俗中不论辈分和近亲结婚的表现。

孝端文皇后(1599年05月31日-1649年05月28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

皇太极有多少个后妃(即所有老婆)和子女?分别是谁?

太宗皇太极诸女

敖汉公主(1621——1654):固伦公主。皇太极的长女。其母为皇太极的继妃乌拉纳喇氏,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次子洛格同母。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十二日生。天聪七年(1633)13岁时,嫁给蒙古熬汉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班第,号称敖汉公主。班第在崇德元年(1636)被封为熬汉郡王,顺治十三年(1656)卒。十一年(1654)公主去世,时年34岁。 二女马喀塔(1625—1663):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二女。其母为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与三女、八女同母。后金天聪九年(1635)许配给察哈尔部蒙古林丹汗之子博尔济吉特氏额尔孔果洛额哲。清崇德元年(1636)出嫁,时年12岁。是年,额哲受封为察哈尔亲王。六年(1641)额哲去世。顺治二年(1645)复嫁给额哲的弟弟阿布鼐。顺治十四年(1657)受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封为永宁长公主。后来改封为固伦温庄长公主。阿布鼐在顺治五年袭其兄额哲遗爵受封为亲王,后因“负恩失礼”被削去爵位并被处死。公主于康熙二年(1663)去世,时年39岁。 三女(1628—1686):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三女。其母为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待氏哲哲,与皇太极之二女马喀塔和八女同母。后金天聪二年(1628)七月初三日生。初封固伦公主。崇德三年(1638)十二月许配给科尔沁部蒙古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哥哥之子即许配给她亲娘舅之子奇他特。四年12岁时出嫁。崇德八年(1643)奇他特受赐固伦额骆仪仗,顺治六年(1649)被封为科尔沁郡王,八年闰二月去世。十三年(1656)公主回到北京,十四年晋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晋封为固伦延庆长公主。后改为固伦端靖长公主。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去世,时年59岁。 四女雅图(1629—1678):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五女阿图、七女同母。后金天聪三年(1629)正月初八日生。初号固伦公主。七年许配给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哥哥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第三子,也是她亲娘舅之子弼尔塔哈尔。后来吴克善有罪,皇太极十分生气,欲断此婚姻,由于吴克善入朝服罪,仍维持其婚配。祟德六年(1641)公主年13岁时出嫁。八年(1643)弼尔塔哈尔被赐封为固伦额驸,康熙五年(1666)袭其父爵受封为卓礼克图亲王,六年去世。顺治十三年(1656)公主回到北京。翌年晋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受封为固伦兴平长公主,后改为固伦雍穆长公主。康熙十七年(1678)闰二月去世,时年50岁。 五女阿图(1632一1700):固伦长公主。皇太极之第五女。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四女雅图及七女同母。后金天聪六年(1632)二月十二日生。祟德六年(1641)正月,许配给喀尔喀蒙古额驹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尔哈。八年12岁时出嫁。索尔哈在崇德元年(1636)袭其兄额尔克代青之三等甲喇章京,即三等轻车都尉世职,顺治初年去世。顺治五年(1648)阿图复嫁给蒙古巴林部辅国公博尔济吉持氏色布防,所以人称巴林公主。色布腾为元太祖21世孙,顺治五年晋封为辅国公。七年晋封为巴林郡王。康熙七年(1668)二月去世。阿图自嫁色布腾后,顺治十四年(1657)被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二月被封为固伦和顺长公主,后改为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公主为孝庄文皇后所钟爱。色布腾去世后,康熙十二年(1673)孝庄文皇后有病,康熙皇帝派人把公主接到北京,以后又多次到北京。三十一年(1692)沼设护卫长史视贝勒例。三十九年(1700)正月初十日卒于京师,时年69岁。 六女(1633—1649):固伦公主。皇太极的第六女。其母为皇太极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持氏,与皇太极的九女同母。后金天聪七年(1633)十一月十五日生。祟德六年(I 641)许配给伊尔根觉罗氏都统阿山之子夸札。顺治元年(1644)12岁时出嫁。六年三月去世,时年17岁。夸札在顺治五年(1648)因罪被罚锾。六年(1649)在公主去世一个月后也去世。 七女淑哲公主(1633—1648):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七女。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持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四女雅图、五女阿图同母。后金天聪七年(1633)十一月十六日生。初号淑哲公主。崇德六年(1641)许配给蒙古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内大臣俄尔齐桑之子铿吉尔格。顺治二年(1645)13岁时出嫁。五年去世,时年16岁。赐谥固伦端献长公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清实录》记载:祟德六年(1641)将公主许配给俄齐尔桑之子铿吉尔格。顺治二年(1645)却记公主嫁给俄齐尔桑之子喇麻思。《玉煤》只记公主嫁给铿吉尔格。而《清史稿》俄齐尔桑传却记顺治二年(1645)正月“其子喇麻喇尚主授固伦公主。”“公主表”认为这一矛盾的现:“当是铿吉尔格改名喇麻思译文作喇麻喇”。 唐邦治先生又提出第二种可能,即“铿吉尔格为喇麻思之兄,公主先嫁其兄,兄死又嫁其弟”。我们认为这第二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文献记载公主嫁铿吉尔格与嫁喇麻喇的时间均为顺治二年(1645)。 八女(1634—1692):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八女。其母为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待氏哲哲,与皇太极的二女、三女同母。后金天聪八年(1634)闰八月十六日生。初固伦公主。祟德六年(1641)许配给蒙古科尔沁部土谢图亲王额驸博尔济吉特氏巴达礼之长子巴雅斯护朗。顺治二年(1645)12岁时出嫁。十四年(1657)二月被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被封为固伦昌乐长公主,后改为固伦永安长公主。康熙十一年(1672)五月,巴雅斯护朗袭其父爵为土谢图亲王,是年八月去世。二十一年(1692)正月公主去世,时年59岁。赐谥端贞长公主。 九女(1635一l 652):皇太极的第九女。其母为皇太极侧妃扎鲁侍博尔济吉持氏。与皇太极的六女同母。后金天聪九年(1635)九月二十六日生。顺治五年(1648)14岁时嫁给蒙古博尔济吉持氏哈尚。八年哈尚去世。九年公主亦去世,年仅18岁,未受封。 皇太极的妃子分别是

太宗诸妃: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女,子一,洛博会; 继妃,乌拉纳喇氏,子二,豪格、洛格,女一,下嫁旺第。 称侧妃者二: 叶赫纳喇氏,子一,硕塞;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女二,下嫁夸扎、哈尚。 称庶妃者六: 纳喇氏,子一,高塞,女二,下嫁辉塞、拉哈; 奇垒氏,察哈尔部人,女一,下嫁吴应熊; 颜札氏,子一,叶布舒; 伊尔根觉罗氏,子一,常舒; 其二不知氏族,一生子,韬塞;一生女,下嫁班第。 人物详细介绍: 元妃(1593-1612),钮祜禄氏。巴图鲁赠宏毅公额亦都之女。万历二十一年生。为元配嫡福晋,是第一任 大福晋。万历四十年卒,年仅19岁。子一,皇三子洛博会。 皇太极即位后不知何故,未予追封为皇后。 继妃,生卒年不详,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第二任大福晋,后因罪被休弃。子二女一,皇长子豪格;皇次子洛格,皇长女封固伦公主。 孝端文皇后(1600-1649),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科尔沁贝勒、后赠福亲王莽古思之女。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生。初为侧福晋,继妃乌拉那拉氏被休弃后成为第三任大福晋。皇太极称帝,崇德元年册为皇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崩。女三,皇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嫁额哲;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皇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 孝庄文皇后(1613-1687),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生,嫁皇太极为侧室。崇德元年册为庄妃,在五宫后妃中位居最末。顺治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谥曰孝庄文皇后。子一女三,皇九子福临,即顺治帝。皇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皇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 敏惠恭和元妃(1609-1641),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天聪八年(1634年)嫁皇太极为侧室,宠冠后宫。崇德元年册为宸妃。在五宫后妃中地位仅次于皇后。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薨。子一,皇八子,二岁殇。 懿靖大贵妃(?-1674),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后封郡王阿霸垓额齐克诺颜之女。初为蒙古林丹汗之大福晋,后率部归顺皇太极。崇德元年册为大贵妃,在五宫后妃中地位次于皇后和宸妃,位居第三。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薨。子一,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女一,皇十一女,封固伦端顺公主。抚养一蒙古女,名淑济(疑为林丹汗之女)。 康惠淑妃(?-1669),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初为蒙古林丹汗之妾,后嫁皇太极。崇德元年册为淑妃,在五宫后妃中位居第四。康熙六年卒。抚养一蒙古女(疑为林丹汗之女)。 侧妃: 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贝勒阿纳布之女。生二子,第二子乌努春。生皇五子硕塞。其后,被赐归予曾任内大臣的占土谢图为妻,日期不详。占土谢图行围时被虎伤身亡。再嫁达尔琥,达尔琥为哈达部孟格布禄贝勒之族人,曾任镶黄旗轻车都尉,叶赫纳喇氏后薨于达尔琥家,薨年不详。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巴雅尔戴青之女。天聪六年二月来归,为侧福晋,称侧妃,为东宫福晋(当时已有西宫福晋布木布泰。九年十月初七日(皇九女生下第十天),以不遂汗意,将其改嫁给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 褚,卒年不详。女二,皇六女,封固伦公主,嫁夸扎;皇九女,嫁哈尚。 庶妃(庶福晋)   庶妃,包括小福晋、格格、媵妾、婢妾等,都是没有名分的妾,庶福晋仅是对她们的尊称而已。其中生育子女者才能成为小福晋,所生子女属庶出。 小福晋5人 庶妃颜扎氏,称小福晋。布颜之女。天命十一年来归。子一,皇四子叶布舒。 庶妃那拉氏,称小福晋。英格布之女。天聪八年来归。生一子,皇六子高塞。女二,皇十女;皇十三女。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称小福晋。安塔锡之女。崇德元年来归。子一,皇七子常舒。 庶妃克伊克勒氏,称小福晋。拜祜之女。崇德三年来归。子一,皇十子韬塞。 庶妃赛音诺颜氏(也称阙氏),称小福晋。崇德元年来归。女一,皇十二女。 庶妃察哈尔奇垒氏(?-1645),称小福晋。察哈尔部谔勒济图固英塞桑之女。女一,皇十四女。顺治二年卒。 皇太极有多少个妃子 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是谁

皇太极共有15位妃子,其中包括大妃、皇后、侧妃和庶妃。最宠爱的妃子是宸妃海兰珠。宸妃去世两年后,皇太极身体日渐衰弱,病入膏肓,不久死在了清宁宫,享年52岁。

皇太极共有11个儿子和14个女儿。其中皇九子福临为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大玉儿)。 美人无泪,皇太极的所有妃子

你好,皇太极最主要的妃子是正宫五妃,电视剧里演了四个:

孝端文皇后(哲哲) 本名哲哲,她是皇太极的发妻,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与皇太极成婚,年十六岁。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因皇太极继承大汗,她封为大福晋。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任大清国皇帝,她晋升为中宫皇后,居清宁宫。顺治帝即皇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后入关居紫禁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病逝,享年五十一岁,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 孝庄文皇后(大玉儿) 本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蒙古贝勒寨桑的女儿,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与皇太极成婚,年仅十三岁。崇德元年封她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公元1639年)她为皇太极生下皇子福临,即日后继承大清皇位的顺治皇帝。布木布泰长得秀美,聪明又知礼数,是皇太极妻妾中最著名的,也是关系到清朝早年存亡的关键人物。她在皇太极死后的政争中发挥调和安定局势的作用,她的历史地位是受到后人肯定的。布木布泰死于康熙二十六年,享年七十五岁。 东宫宸妃(海兰珠) 博尔济吉特氏本名海兰珠,她是孝庄后布木布泰的亲姊姊,嫁到后金国时已经二十六岁,在当时的满蒙社会中是“高龄新娘”了。崇德元年以她居住的宫殿名为“关雎宫”,取《诗经》中“关关雎鸠”名。她曾为皇太极生过一男,不幸早夭。不久宸妃也因悲伤过度病重。皇太极在明清生死交关的松山大战前线,闻宸妃死讯后,从战场赶回沈阳宫中,可惜为时已晚,宸妃已亡,皇太极悲痛得几次落泪,甚至昏厥。宸妃死时,年仅三十三岁,她与皇太极的婚姻生活只有七年。 懿靖大贵妃(娜木钟) 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女。崇德元年,封麟趾宫贵妃。崇德四年,额齐格诺颜及其妻福晋来朝,妃率诸王、贝勒迎宴。上赐宴清宁宫,福晋入见,称上外姑。顺治九年,世祖加尊封。康熙十三年,薨,圣祖侍太后临奠。子一,博穆博果尔。女一,下嫁噶尔玛索诺木。又抚蒙古女,嫁噶尔玛德参,济旺子也。 康惠淑妃(电视剧里没演) 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女。崇德元年,封衍庆宫淑妃。抚蒙古女,上命睿亲王多尔衮娶焉。顺治九年,加尊封,前懿靖大贵妃薨。 至于先后顺序,在皇太极驾崩前应该是这样的:皇太极时的沈阳故宫中,有所谓“崇德五宫”后妃,这五宫为中官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妃子的地位就按照上述宫殿排序,即哲哲为首,海兰珠次之,娜木钟第三,电视剧里没有演的淑妃第四,大玉儿是排在第五的。另外关于海兰珠的家世背景电视剧里和历史记载不太一样,电视剧里演的是海兰珠是科尔沁部落不被承认的公主,历史上其实海兰珠也是吴克善亲自送亲嫁给皇太极的。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望采纳哦:) 皇太极的妃子,海兰珠简介

海兰珠简介: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极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宠爱的莫过于宸妃了。 宸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字叫Harjol,哈日珠拉,汉译海兰珠,生于约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 她在历史上极其受宠,可是关于她26岁之前的叙述,翻遍所有史料,却是无可查证。也就是说,她26岁前是空白的,没人知道这个极受皇太极宠爱的女人在过去26年都干了些什么事。 《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这就是Harjol最早出现的相关记录了,民国时期修撰的《清史稿》里也有提到。 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以贤淑文静著称。 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两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 1641年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置紧张战事于不顾,立即兼程赶回盛京。 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 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 自从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还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 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 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海兰珠前26年的轶事在正史中无任何记载,对她的事件始于嫁于皇太极之时,她死后两年皇太极驾崩。 清太宗皇太极有几个妃子

有名没名的总共有15个。

元妃钮祜禄氏(1593―1612)。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继妃,乌拉纳喇氏。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侧妃,叶赫那拉氏。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庶妃,纳喇氏。

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庶妃,颜扎氏。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庶妃,生一子,韬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皇太极有几个妃子

据《清史》记载皇太极 皇后2人、妃5人、侧妃2人、庶妃6人等等 希望我的答案令你满意。

皇太极的皇后妃子是谁

15位左右 从取得顺序和地位来说吧 首先是元妃钮祜禄氏 ,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女儿,这实际是皇太极的原配,早死 然后是继妃乌拉纳喇氏,它是元妃死后的续泫,后来因为政治联姻的需要而退居二线,将大福晋之位相让 皇太极称帝后册封了五宫后妃,分别是 大福晋和日后的清宁宫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即孝端皇后,这是皇太极生前唯一册立的皇后 关睢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 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娜木钟 衍庆宫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他和娜木钟都是林丹汗的遗孀 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皇太后,民间所谓大玉儿 五宫后妃以下还有 侧妃叶赫纳喇氏(皇太极的表妹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此人最初嫁过来的时候和庄妃分别为东宫侧福晋和西宫侧福晋,位份在庄妃之上) 庶妃纳喇氏 庶妃奇垒氏(建宁公主生母) 庶妃颜扎氏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另外还有1-2位生了子女但是不知姓氏的庶妃,所以大概是15位

太极(165)后妃(6)

福晋(妻),这6位福晋均记入《睿亲王家谱》嫡福晋(1610-1649),即元妃,是多尔衮的元配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桑噶尔寨(吉桑阿尔寨)台吉之女,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孙女。是孝端文皇后的从侄女,孝庄文皇后的从姐(她俩的祖父是兄弟)。明万历三十八年生。后金天命八年/明万历五十一年(1624)五月二十八日与多尔衮成婚。顺治六年(1649)十二月卒,年四十。多尔衮私谥曰敬孝忠恭元妃。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1231)多尔衮病卒。诏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八年正月,尊元妃为成宗义皇后,祔太庙。二月,发多尔衮生前谋篡大位之罪,诏削爵,撤庙享,并罢孝烈武皇后和成宗义皇后谥号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官。乾隆四十三年,还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多尔衮宗籍、还睿亲王爵位,追谥忠,即为睿忠亲王。元妃亦恢复睿亲王嫡福晋身份。《满文老档》对此的记载为:“天命九年五月二十八日,科尔沁桑噶尔寨贝勒之女嫁多尔衮阿哥,杀九畜,置四桌,汗与诸福晋,诸贝勒、大臣等出坐八角殿,演百戏而宴之。”顺治六年十二月,嫡福晋去世,追封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顺治八年正月,多尔衮被追封为皇帝,元妃也追封为义皇后,二月被夺。二娶福晋,为侧福晋。佟佳氏,建州女真本部尚书孟噶图之女。其父为工部承政孟噶图(孟阿图),属正白旗。这位尚书和他的兄长巴笃理,都是较早归顺努尔哈赤的辽东大族满族佟佳氏的高官。皇太极继位后,蒙阿图被授予佐管旗务十六大臣之一,佐正白旗。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正白旗的旗主正是其弟多铎,蒙阿图可以说是同样身在两白旗(多尔衮属镶白旗)的多尔衮的半个属人。多尔衮娶她的具体时间不详,应该在天聪年间(皇太极继位后)、天聪六年前,在三娶福晋入门之前。三娶福晋,为侧福晋。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名扎尔莽,蒙古扎鲁特部根杜尔台吉之女。天聪六年二月所娶。四娶福晋,为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拉布希西(应为图美之子喇嘛什希)台吉之女。根据《清史稿》,图美的祖父诺扪达喇和明安、莽古斯的祖父博第达喇为亲兄弟。理论上说,四福晋是孝端文皇后的堂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堂妹,不过血缘关系已经很远很远了。天聪七年九月(一说,六月)所娶。 五娶福晋,名巴特玛,为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巴特玛福晋是蒙古科尔沁和硕福妃之女。多铎继福晋的姐妹。天聪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多尔衮前往科尔沁迎娶该女。此时的多尔衮历经征服察哈尔,带回“传国玉玺”的赫赫战功,荣升为后金炙手可热的后金政权二号人物,而他的五娶福晋也比四娶福晋身份尊贵得多。蒙古科尔沁和硕福妃,清人称之为科尔沁大妃,是孝端文皇后之母,孝庄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元妃之祖母。其第一任丈夫是科尔沁部札日固齐(断事官)、贝勒莽古斯,是孝端文皇后之生父,孝庄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元妃之祖父。莽古斯去世后,科尔沁大妃复嫁给莽古斯之第三子台吉索诺木。崇德二年,皇太极追封莽古斯为和硕福亲王,册封科尔沁大妃为和硕福妃。因此各方资料关于五娶福晋巴特玛的身份记述比较混乱,存在争议。国史档和实录里都只记此女是科尔沁大妃之女;她的死后册文和睿亲王家谱上记此女为莽古思之女;有些资料则记此女为索诺木之女。确实身份有待考证。多铎的继福晋达哲,情况也相似。六娶福晋,为继福晋,是多尔衮在元妃去世后娶的继室大福晋。李氏,她来自朝鲜,金林郡公李开音之女被封为义顺公主,顺治七年五月所娶,她时年十六。顺治七年,多尔衮在他的元妃博尔济吉特氏死后,以丧妻的名义向藩属国朝鲜求亲。而朝鲜王公对这位曾经率军大败过朝鲜的大清皇父摄政王有求必应,挑选了金林郡公李开音的女儿,即义顺公主给他。《清世祖实录》对此的记载为:“五月,摄政王率诸王大臣亲迎朝鲜国送来福金于连山,是日成婚。”从“亲迎”可以看出是非常隆重的。连山,即今天辽宁省葫芦岛市。不过,她嫁过来几个月后多尔衮就死了,据说这位义顺公主后来归了安亲王岳乐,或云其寡居后被接回了朝鲜,待考。妾这4位妾室均记入《睿亲王家谱》妾,察哈尔公齐特氏。蒙古察哈尔部布延图台吉之女。妾,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杜思噶尔卓农台吉之女。妾,济尔莫特氏。帮图武之女。妾,李氏。称小福晋。李世绪之女,朝鲜宗室女子。崇德二年所娶,是多尔衮征服朝鲜后带回盛京的。引人瞩目的是,这位朝鲜姑娘在第二年给妻妾成群,却始终没有一儿半女的多尔衮生了一个女儿东莪,是多尔衮唯一的血脉,这一年多尔衮26岁。未入《家谱》的妻妾有三位没有记载在“家谱”中,分别为:1、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扎鲁特部贝勒之女。天聪五年所娶。2、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满珠习礼(斋桑第四子)之女。天聪八年所娶。3、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土谢图汗巴达礼之女。顺治三年所娶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满洲爱新觉罗氏。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改年号为天聪,史称“天聪汗”。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 在皇太极一生的经历中,最大的转折是从后金汗到大清帝。他是第一位当大清皇帝的人,这是他个人权势的升华,也是他父亲努尔哈赤创建后金国以来的划时代的飞跃,同时也是满族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皇太极即汗位以来就倾心于学习中国历代专制主义的封建统治,不断地加强集权。他废除了三大贝勒按月分直的制度,削弱了诸贝勒的特权,使汗任命的官吏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所有的人都不能和他争衡的情况下,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大妃(大福晋)和皇后 元妃 (1593-1612),钮祜禄氏。巴图鲁赠宏毅公额亦都之女。万历二十一年生。为元配嫡福晋,是第一任大福晋。万历四十年卒。子一,皇三子洛博会。 继妃 ,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生卒年不详。子二,皇长子豪格;皇次子洛格。女一,皇长女,封固伦公主。 孝端文皇后 (1600-1649),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科尔沁贝勒、后赠福亲王莽古思之女。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生。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崩。女三,皇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嫁额哲;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皇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 孝庄文皇后 (1613-1687),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生。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谥曰 孝庄文皇后 。子一,皇九子福临,即顺治帝。女三,皇四女 , 封固伦雍穆长公主;皇五女,封固伦淑慧长公主;皇七女,封固伦淑哲长公主。 敏惠恭和元妃 (1609-1641),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薨。子一,皇八子,二岁殇

据史料记载,清太宗时有十五位名后,其中七位来自蒙古草原。其中最著名的“崇德五宫后妃”是蒙古族妇女,其中有两位是寡妇。那么,天子皇太极为什么要娶两个寡妇呢?这要从清初满蒙政治联姻说起。

十八年婚战联盟埋“老太太叶赫”[S2/]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努尔哈赤的婚姻状况。

努尔哈赤的妻妾在史书中有记载,共有14人。十四人中,七妻七妾的婚姻是政治结盟的结果。其他的妻妾大多来自不同的部落。由此可见,在统一女真部落的过程中,努尔哈赤的婚姻作为政治结盟的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朝万历五年,19岁的努尔哈赤在父母的唆使下嫁给了佟佳氏,自己创业。万历十二年,建州女真东鄂部与苏沪江部合并后,先后娶嫔妃牛氏、石氏、伊根觉罗氏。明末建州女真异军突起,成为当时女真族最强大的三大部落之一,努尔哈赤的统一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三个部落中的哈达部落和叶赫部为了各自的利益先后嫁给了努尔哈赤。万历十四年四月,哈达部首领将自己的妹妹阿敏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哈达那拉身边的公主。万历十六年九月,叶赫部首领纳林布路将妹妹孟固送到建州,嫁给了皇太极的生母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当时的大福晋。

二十五年,努尔哈赤的统一达到第二个高峰。今年春天,海峡西岸四省与努尔哈赤结成联姻联盟。在这次会面中,叶赫部首领顾步阳表示愿意将妹妹东哥许配给努尔哈赤。东哥是历史上有名的“野鹤老太婆”。她的美貌被自己的亲哥哥当作了筹码,在这个联盟中给了努尔哈赤。但结盟后,步阳谷并未送妹妹出嫁。几年后,步阳谷将东哥许配给乌拉部首领布展台。被婉言谢绝后,答应把东哥交给蒙古北大年的汉贝勒之子芒格德特。万历四十三年,33岁的东哥嫁给了芒格岱。

东哥在这场18年的婚姻联盟之战中度过了青春,结婚一年就去世了。但努尔哈赤把步阳古代婚姻的破坏视为奇耻大辱。从此,他与叶赫同病相怜。

皇太极的后妃有一半是蒙古女性[/s2/]

明朝末年,蒙古李丹汗和朝华与明朝缔结条约,共同抵抗后金。地理上,漠南蒙古处于后金的右翼,制约了后金进入辽宁和沈阳。努尔哈赤利用蒙古各地的分裂和内斗,采取军事征讨和征抚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征抚蒙古。漠南蒙古科尔沁部成为努尔哈赤第一次进攻的目标。几经角逐,科尔沁部退兵,邀盟好姻缘。

四十年正月,努尔哈赤以“财主”的名义将科尔沁蒙古贝勒之女明安“发配”,于是明安贝勒毫不犹豫地与女儿徐的丈夫破了婚,将她许配给了毛。努八礼貌地迎接了他,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因此,明安贝勒成为第一个嫁给建州的蒙古王公,使得科尔沁蒙古更加倾向于建州女真。

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迎娶太子之妻,科尔沁王孔国之女。努尔哈赤不仅娶了科尔沁贝勒的女儿,还命儿子娶了蒙古王子的女儿。四十二年,努尔哈赤次子戴珊嫁给扎鲁特部中能贝勒,五子芒古尔泰嫁给扎鲁特部纳粹贝勒,八子皇太极嫁给科尔沁部芒古尔贝勒,十子德格嫁给扎鲁特部二七盖贝勒。

后来,十二子阿济格娶了科尔沁的孔国女子,十四子多尔衮娶了阿寨村的太极女子。成为整个清朝满蒙联姻的开端。

据第二卷《清皇室四谱》记载,唐太宗有7个蒙古妻子,约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赛福临有六个蒙古妻子,占他所有后妃的三分之一。

曼古斯娶了皇太极和三个女同性恋。

自蒙古科尔沁部初入金朝,博孜特与爱新觉罗奇为收养关系。太祖、太宗、太史慈、圣祖先后有来自科尔沁等地的四皇后、十三妃子。皇太极的四个女儿都嫁到了科尔沁部。满洲里有13个人之多。

据史料记载,清太宗时有十五位名后,其中七位来自蒙古草原。最著名的“崇德五皇后”是蒙古族妇女,其中有三位是科尔沁部的。

科尔沁左翼领袖、明安贝勒之弟曼古斯于公元1614年将女儿嫁给皇太极。这位是皇太极的中朝皇后萧端文,也叫哲人皇后。

田聪三年十月,皇太极起兵,宣旨。科尔沁二十三贝勒领兵跟随,立下击败明军的战功;五年,科尔沁部与皇太极攻大凌河,大败祖大寿。随着蒙古与蒙古军事同盟的不断加强,蒙古与蒙古贵族之间的交战频率也在增加。

十年缘分,科尔沁贝勒屠戮桑之子,送其妹与皇太极为妻。这个女人就是庄妃。生贝勒是曼姑寺的儿子,是皇太后的弟弟,所以庄妃是皇太后的侄女。

顺治八年,吴克善把妹妹送到沈阳,皇太极成了公主。这一次,她派出了庄妃的手机妹妹海兰珠,被皇太极收为宸妃。就这样,曼格斯的姑姑和侄女嫁给了一个丈夫。后来皇太极把自己带着庄妃的女儿嫁给了吴克善的儿子,这也是满族不分长幼亲疏的早婚习俗的一种体现。

庄姐姐与皇太极姑姑结婚真相:大福晋不能生育。

皇太极一生的战功一点也不含糊。由于政治需要,老父亲努尔哈赤嫁给了科尔沁的蒙古贝勒,这样的联盟可以加强对明朝的打击。同样,皇太极也是努尔哈赤下令的。1614年,随着迎亲队伍,他迎娶了孝顺皇后王子哲。后来我的两个侄女嫁给了皇太极,三个叔侄共用一个丈夫。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说到这件事,不得不说皇太极在1614年娶了老婆。他带领部下从赫图拉城来到300多里外的虎踞山城,与哲人结婚。十五六岁的时候,她的美貌让人无法抗拒,也俘获了皇太极的芳心。哲看到皇太极从远处走来,小姑娘很害羞,说不出有多高兴。经过隆重的仪式,两人结婚百年。从此,更像是生活在浪漫的童话里。似乎这一切都在进行着,人们会羡慕这对恩爱夫妻的生活。

1616年,由于这次联姻,后金政权正式建立,牌公开分发给明朝。接下来在与蒙古察哈尔的战斗中,军旅铁兵的生涯让后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后金和科尔沁都很高兴。希望在以后的合作中,本着互信互利的原则继续联姻,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这样,博尔济吉特布穆布泰,即孝庄皇后和她的妹妹,成为皇太极的妻子,奠定了先天优越的政治基础。

光靠政治基础是不行的。重点是晓庄的姑姑,哲人皇后,和皇太极过着浪漫的生活,但是她没有儿子。78年没有孩子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很长的时间。被爱情滋养的哲人女王,时而快乐,时而悲伤。她很高兴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但担心她永远无法为他生下一个儿子。那个时候,婚姻不仅仅是靠爱情来维系的。晋代后期,为封建领主所继承。如果哲哲不能再生育,她作为女主的地位就难以维持,所以她的婚姻自然会受到博莲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皇太极之后,旗主、大贝勒、可汗的位置很有可能由画廊出身的豪格继承。那时,他们和他们背后的家族将最终放弃他们的权力,陷入孙山。

这么强的关系出现了,哲哲也生不出来,就要考虑皇太极继续娶博齐吉,从而巩固他和科尔沁的婚姻关系。皇太极的后代有这个家族的血脉。其次,这是自己的家庭,说话方便,既能减少矛盾,又能稳固博姿特在宫中的地位。那么继续结婚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层层筛选,这个大姑娘小庄文以端庄的身姿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她是她子子孙孙的福气。是的,经过后来的发展,小壮是公认的杰出女政治家。她一生致力于培养和辅佐顺治、康熙朝的君主,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庄十三四岁,正是成长为合格妻子的好年纪。皇太子很高兴,于是在1625年,他再次问候女王,双方见了面。25岁的皇太极给她带来了成熟和稳重,这让小庄觉得很兴奋。皇太极得到了一个美女,她在宫廷里爱着,喜欢着。

哲的地位自然稳固,她的政治婚姻目的很明显,维护婚姻稳定的目的也很突出,可谓一举两得。但令她高兴的是,同年,她生下了皇太极的第二个女儿——长公主。两年后,孝庄也生下了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他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1626年,努尔哈赤驾鹤西行,皇太极哭承汗位。擦擦伤心的鼻子,皇帝还是要做的。他叫哲哲大福晋,后宫之主。她什么都管,自然权利不小。其实她的权利也归功于她与科尔沁蒙古的政治联姻,清朝的胜利也归功于这种联姻和政治合作。然后在1634年,皇太极娶了小庄26岁的妹妹海,她甚至剥夺了皇太极的爱情。因为皇太极太喜欢这个海兰珠**了,无法自拔。于是,清初就出现了三姑六婆同为夫人、老师的场景。

这种情况也体现了哲哲的无奈和忍耐。无奈之下,她为皇太极一生只有三个公主而难过。忍受着她对皇太极的爱,那份傻傻的爱,为了丈夫的地位,也为了桑迪儿对辛欣珏珞珈的爱,她不得不忍痛割爱给皇太极身边的众多妃子,包括她的两个侄女。即使有可能让她取代自己,她也会以家庭为重,做出痛苦而艰难的选择。所以她成为大福晋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感动了皇太极。皇太极虽然不一定最爱她,但她掌管后宫。所以,你去打猎的时候要带上哲哲。可见她的立场已经深深的印在了皇太极的心里。虽然皇太极给了她所有人都想要的权利,但她最终还是输给了爱情,失去了一个女人最大的财富。

海兰珠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据说当时皇太极对海兰珠是一见钟情的,在海兰珠进宫的之前,哲哲和庄妃就已经嫁给了皇太极。在天聪八年的时候,海兰珠嫁给了皇太极,这一年海兰珠是26岁,这个时候进宫的女子却是也算是一件新鲜事了,但是海兰珠除了长得非常的漂亮,身上还有一种独特的成熟美,而且也非常的贤惠文静,所以皇太极非常的宠爱她。皇太极的女人。

在结婚之后,皇太极和海兰珠是形影不离,之后皇太极将海兰珠封为了东宫大福晋,地位只在哲哲也就是皇后之下。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封海兰珠为宸妃,将海兰珠居住的东宫赐名关雎宫。赐名为关雎宫是因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也可以看得出来皇太极对皇太极的女人海兰珠的宠爱。在崇德二年的时候,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皇太极非常的高兴,于是大赦天下,这也是皇太极继位以来第一次大赦令。

当然随着这位皇子的诞生,大臣们也猜到了皇太极想将他立为太子的心意,只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位让人羡慕的可能君临天下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为自己孩子的去世,海兰珠非常的难过,一直都是郁郁寡欢,也最终因为忧闷成疾。在崇德流年的时候,皇太极在松山上指挥作战,突然得到了海兰珠病危的消息。皇太极虽然日夜兼程的赶回宫,但是在回到关雎宫的时候,海兰珠已经去世了,皇太极看到海兰珠的尸体的时候,就昏死了过去。

海兰珠的葬礼非常的隆重,并且皇太极赐谥号“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后妃中谥号字数最多的。当时有人在丧礼期间寻欢作乐,皇太极将这些的爵位全部都削去了。在海兰珠死后,皇太极就没有高兴过,每天都不进食,身体也因为越来越差。大臣们为了缓解他的伤痛,叫上皇太极武打猎,谁知道看到了海兰珠的墓,皇太极大哭了一场之后,身体就更不好了,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皇太极的女人有十多个,但是对于皇太极自己而言,真正属于自己的或许只有海兰珠一个人,皇太极的女人也只有海兰珠一个。更多信息,访问问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