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有几个老婆?分别叫啥

老婆 0 134

皇太极有几个老婆?分别叫啥,第1张

太极有几个老婆?分别叫啥
导读:皇太极的后妃:(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3)元妃钮祜禄氏(1593--1612)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4)继妃乌拉那拉

皇太极的后妃:

(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3)元妃钮祜禄氏(1593--1612)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4)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5)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6)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7)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8)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之女,与代善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姐妹。

(9)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10)庶妃那拉氏。

(11)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12)庶妃颜扎氏。

(13)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14)庶妃克伊克勒氏,生一子,韬塞。

(15)庶妃赛音诺颜氏,生一女,下嫁班第。

扩展资料

皇太极是满族的杰出人物,他青年时代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弯弓跃马,南征北战,为统一女真各部进入辽沈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继承后金汗位以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为清王朝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在位17年,最突出的特点是审时度势,适当掌握时机,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他继承努尔哈赤要入主中原,消灭明王朝的遗愿,不断改变斗争的策略。

皇太极针对后金面临的内忧外困,危机四伏的局面,毅然纠正努尔哈赤晚年一些政策的失误,革除一些不利于后金发展的弊端,建立有助于后金进步的制度,进行一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方面比较全面的改革,使汗权加强,满族贵族之间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得到和缓,政局稳定,生产发展,兵力强盛,加速了后金封建化的过程。

到皇太极逝世的时候,整个形势对清十分有利,‘从此燕京可得矣’。皇太极不愧为清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为君主。当然,他前后多次派大军进关伐明,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给广大人民造成的灾难也是极为深重的。

据史料记载,清太宗时有十五位名后,其中七位来自蒙古草原。其中最著名的“崇德五宫后妃”是蒙古族妇女,其中有两位是寡妇。那么,天子皇太极为什么要娶两个寡妇呢?这要从清初满蒙政治联姻说起。

十八年婚战联盟埋“老太太叶赫”[S2/]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努尔哈赤的婚姻状况。

努尔哈赤的妻妾在史书中有记载,共有14人。十四人中,七妻七妾的婚姻是政治结盟的结果。其他的妻妾大多来自不同的部落。由此可见,在统一女真部落的过程中,努尔哈赤的婚姻作为政治结盟的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朝万历五年,19岁的努尔哈赤在父母的唆使下嫁给了佟佳氏,自己创业。万历十二年,建州女真东鄂部与苏沪江部合并后,先后娶嫔妃牛氏、石氏、伊根觉罗氏。明末建州女真异军突起,成为当时女真族最强大的三大部落之一,努尔哈赤的统一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三个部落中的哈达部落和叶赫部为了各自的利益先后嫁给了努尔哈赤。万历十四年四月,哈达部首领将自己的妹妹阿敏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哈达那拉身边的公主。万历十六年九月,叶赫部首领纳林布路将妹妹孟固送到建州,嫁给了皇太极的生母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当时的大福晋。

二十五年,努尔哈赤的统一达到第二个高峰。今年春天,海峡西岸四省与努尔哈赤结成联姻联盟。在这次会面中,叶赫部首领顾步阳表示愿意将妹妹东哥许配给努尔哈赤。东哥是历史上有名的“野鹤老太婆”。她的美貌被自己的亲哥哥当作了筹码,在这个联盟中给了努尔哈赤。但结盟后,步阳谷并未送妹妹出嫁。几年后,步阳谷将东哥许配给乌拉部首领布展台。被婉言谢绝后,答应把东哥交给蒙古北大年的汉贝勒之子芒格德特。万历四十三年,33岁的东哥嫁给了芒格岱。

东哥在这场18年的婚姻联盟之战中度过了青春,结婚一年就去世了。但努尔哈赤把步阳古代婚姻的破坏视为奇耻大辱。从此,他与叶赫同病相怜。

皇太极的后妃有一半是蒙古女性[/s2/]

明朝末年,蒙古李丹汗和朝华与明朝缔结条约,共同抵抗后金。地理上,漠南蒙古处于后金的右翼,制约了后金进入辽宁和沈阳。努尔哈赤利用蒙古各地的分裂和内斗,采取军事征讨和征抚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征抚蒙古。漠南蒙古科尔沁部成为努尔哈赤第一次进攻的目标。几经角逐,科尔沁部退兵,邀盟好姻缘。

四十年正月,努尔哈赤以“财主”的名义将科尔沁蒙古贝勒之女明安“发配”,于是明安贝勒毫不犹豫地与女儿徐的丈夫破了婚,将她许配给了毛。努八礼貌地迎接了他,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因此,明安贝勒成为第一个嫁给建州的蒙古王公,使得科尔沁蒙古更加倾向于建州女真。

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迎娶太子之妻,科尔沁王孔国之女。努尔哈赤不仅娶了科尔沁贝勒的女儿,还命儿子娶了蒙古王子的女儿。四十二年,努尔哈赤次子戴珊嫁给扎鲁特部中能贝勒,五子芒古尔泰嫁给扎鲁特部纳粹贝勒,八子皇太极嫁给科尔沁部芒古尔贝勒,十子德格嫁给扎鲁特部二七盖贝勒。

后来,十二子阿济格娶了科尔沁的孔国女子,十四子多尔衮娶了阿寨村的太极女子。成为整个清朝满蒙联姻的开端。

据第二卷《清皇室四谱》记载,唐太宗有7个蒙古妻子,约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赛福临有六个蒙古妻子,占他所有后妃的三分之一。

曼古斯娶了皇太极和三个女同性恋。

自蒙古科尔沁部初入金朝,博孜特与爱新觉罗奇为收养关系。太祖、太宗、太史慈、圣祖先后有来自科尔沁等地的四皇后、十三妃子。皇太极的四个女儿都嫁到了科尔沁部。满洲里有13个人之多。

据史料记载,清太宗时有十五位名后,其中七位来自蒙古草原。最著名的“崇德五皇后”是蒙古族妇女,其中有三位是科尔沁部的。

科尔沁左翼领袖、明安贝勒之弟曼古斯于公元1614年将女儿嫁给皇太极。这位是皇太极的中朝皇后萧端文,也叫哲人皇后。

田聪三年十月,皇太极起兵,宣旨。科尔沁二十三贝勒领兵跟随,立下击败明军的战功;五年,科尔沁部与皇太极攻大凌河,大败祖大寿。随着蒙古与蒙古军事同盟的不断加强,蒙古与蒙古贵族之间的交战频率也在增加。

十年缘分,科尔沁贝勒屠戮桑之子,送其妹与皇太极为妻。这个女人就是庄妃。生贝勒是曼姑寺的儿子,是皇太后的弟弟,所以庄妃是皇太后的侄女。

顺治八年,吴克善把妹妹送到沈阳,皇太极成了公主。这一次,她派出了庄妃的手机妹妹海兰珠,被皇太极收为宸妃。就这样,曼格斯的姑姑和侄女嫁给了一个丈夫。后来皇太极把自己带着庄妃的女儿嫁给了吴克善的儿子,这也是满族不分长幼亲疏的早婚习俗的一种体现。

庄姐姐与皇太极姑姑结婚真相:大福晋不能生育。

皇太极一生的战功一点也不含糊。由于政治需要,老父亲努尔哈赤嫁给了科尔沁的蒙古贝勒,这样的联盟可以加强对明朝的打击。同样,皇太极也是努尔哈赤下令的。1614年,随着迎亲队伍,他迎娶了孝顺皇后王子哲。后来我的两个侄女嫁给了皇太极,三个叔侄共用一个丈夫。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说到这件事,不得不说皇太极在1614年娶了老婆。他带领部下从赫图拉城来到300多里外的虎踞山城,与哲人结婚。十五六岁的时候,她的美貌让人无法抗拒,也俘获了皇太极的芳心。哲看到皇太极从远处走来,小姑娘很害羞,说不出有多高兴。经过隆重的仪式,两人结婚百年。从此,更像是生活在浪漫的童话里。似乎这一切都在进行着,人们会羡慕这对恩爱夫妻的生活。

1616年,由于这次联姻,后金政权正式建立,牌公开分发给明朝。接下来在与蒙古察哈尔的战斗中,军旅铁兵的生涯让后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后金和科尔沁都很高兴。希望在以后的合作中,本着互信互利的原则继续联姻,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这样,博尔济吉特布穆布泰,即孝庄皇后和她的妹妹,成为皇太极的妻子,奠定了先天优越的政治基础。

光靠政治基础是不行的。重点是晓庄的姑姑,哲人皇后,和皇太极过着浪漫的生活,但是她没有儿子。78年没有孩子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很长的时间。被爱情滋养的哲人女王,时而快乐,时而悲伤。她很高兴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但担心她永远无法为他生下一个儿子。那个时候,婚姻不仅仅是靠爱情来维系的。晋代后期,为封建领主所继承。如果哲哲不能再生育,她作为女主的地位就难以维持,所以她的婚姻自然会受到博莲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皇太极之后,旗主、大贝勒、可汗的位置很有可能由画廊出身的豪格继承。那时,他们和他们背后的家族将最终放弃他们的权力,陷入孙山。

这么强的关系出现了,哲哲也生不出来,就要考虑皇太极继续娶博齐吉,从而巩固他和科尔沁的婚姻关系。皇太极的后代有这个家族的血脉。其次,这是自己的家庭,说话方便,既能减少矛盾,又能稳固博姿特在宫中的地位。那么继续结婚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层层筛选,这个大姑娘小庄文以端庄的身姿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她是她子子孙孙的福气。是的,经过后来的发展,小壮是公认的杰出女政治家。她一生致力于培养和辅佐顺治、康熙朝的君主,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庄十三四岁,正是成长为合格妻子的好年纪。皇太子很高兴,于是在1625年,他再次问候女王,双方见了面。25岁的皇太极给她带来了成熟和稳重,这让小庄觉得很兴奋。皇太极得到了一个美女,她在宫廷里爱着,喜欢着。

哲的地位自然稳固,她的政治婚姻目的很明显,维护婚姻稳定的目的也很突出,可谓一举两得。但令她高兴的是,同年,她生下了皇太极的第二个女儿——长公主。两年后,孝庄也生下了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他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1626年,努尔哈赤驾鹤西行,皇太极哭承汗位。擦擦伤心的鼻子,皇帝还是要做的。他叫哲哲大福晋,后宫之主。她什么都管,自然权利不小。其实她的权利也归功于她与科尔沁蒙古的政治联姻,清朝的胜利也归功于这种联姻和政治合作。然后在1634年,皇太极娶了小庄26岁的妹妹海,她甚至剥夺了皇太极的爱情。因为皇太极太喜欢这个海兰珠**了,无法自拔。于是,清初就出现了三姑六婆同为夫人、老师的场景。

这种情况也体现了哲哲的无奈和忍耐。无奈之下,她为皇太极一生只有三个公主而难过。忍受着她对皇太极的爱,那份傻傻的爱,为了丈夫的地位,也为了桑迪儿对辛欣珏珞珈的爱,她不得不忍痛割爱给皇太极身边的众多妃子,包括她的两个侄女。即使有可能让她取代自己,她也会以家庭为重,做出痛苦而艰难的选择。所以她成为大福晋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感动了皇太极。皇太极虽然不一定最爱她,但她掌管后宫。所以,你去打猎的时候要带上哲哲。可见她的立场已经深深的印在了皇太极的心里。虽然皇太极给了她所有人都想要的权利,但她最终还是输给了爱情,失去了一个女人最大的财富。

皇太极的第一任老婆是博尔吉吉特哲哲,出自于科尔沁的草原,她与皇太极的结合是政治联姻的需要。但是这个女人极其擅长处理后宫事宜,能够让皇太极安心在前线征战。

一、政治联姻

皇太极的第一任老婆是出生于科尔沁的草原,名字叫做博尔吉吉特哲哲。科尔沁的女儿通常来说都是送出去联姻的,因为科尔沁不是最强的部落,但是科尔沁的女人是最漂亮的,因此这些女孩从小就被灌输着要以部落为重的观念,要通过婚姻为部落贡献价值。注意满满铃音的作用,博尔吉吉特氏哲哲就嫁给了皇太极。

二、合格的后宫掌事者

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哲哲才刚满16岁,但是它完美发挥了一个合作者的作用,那就是承担了皇太极后宫的所有事物,贤良淑德,赢得了整个部落上下的尊重,连努尔哈赤都称赞哲哲是最优秀的一个儿媳。虽然哲哲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皇后,但是唯一的缺陷就在于她没有为皇太极生下儿子,只剩下了三个女儿,所以后期不得不考虑皇太极的子嗣问题,因此选了自己的侄女大玉儿嫁给皇太极。想到的是皇太极还看上了海兰珠。

三、孝端皇后

从后来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是海兰珠。哲哲是一个合格的皇后,赢得了皇太极所有的尊重,但是没有得到皇太极,像对待妻子一般的宠爱。所以从位置上来说的话,她更像是皇太极的合作者。不过虽然她只剩下三个女儿,皇后之位也是极其稳定的,就算皇太极在喜欢海兰珠,也没有把哲哲从皇后之位上拉下来。哲哲在顺治6年的时候,哲哲的谥号是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喜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这些谥号正好符合她的一生。

皇太极的皇后妃子是谁

15位左右 从取得顺序和地位来说吧 首先是元妃钮祜禄氏 ,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女儿,这实际是皇太极的原配,早死 然后是继妃乌拉纳喇氏,它是元妃死后的续泫,后来因为政治联姻的需要而退居二线,将大福晋之位相让 皇太极称帝后册封了五宫后妃,分别是 大福晋和日后的清宁宫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即孝端皇后,这是皇太极生前唯一册立的皇后 关睢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 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娜木钟 衍庆宫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他和娜木钟都是林丹汗的遗孀 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皇太后,民间所谓大玉儿 五宫后妃以下还有 侧妃叶赫纳喇氏(皇太极的表妹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此人最初嫁过来的时候和庄妃分别为东宫侧福晋和西宫侧福晋,位份在庄妃之上) 庶妃纳喇氏 庶妃奇垒氏(建宁公主生母) 庶妃颜扎氏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另外还有1-2位生了子女但是不知姓氏的庶妃,所以大概是15位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皇太极的正宫皇后的?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

崇德元年,皇太极并封五大福晋,孝端文皇后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其父莽古思死后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立碑于墓,封其母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福临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崩,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葬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生有三个女儿,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生于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薨于1649年(顺治六年),享年51岁。 1632年(天聪六年)皇太极废除“四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为正其名份,开始册封后宫福晋,哲哲成了后金第一夫人,称中宫大福晋。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立国号“清”,当了皇帝,正式册封五宫后妃,哲哲被册封为清宁宫中宫皇后。 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特殊的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极为优厚。 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3女。孝端文皇后薨于1649年(顺治六年),第二年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 皇太极的妃嫔简介

皇太极的后妃:

(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3)元妃钮祜禄氏(1593--1612)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4)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5)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6)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7)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8)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之女,与代善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姐妹。

(9)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10)庶妃那拉氏。

(11)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12)庶妃颜扎氏。

(13)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14)庶妃克伊克勒氏,生一子,韬塞。

(15)庶妃赛音诺颜氏,生一女,下嫁班第。

扩展资料

皇太极是满族的杰出人物,他青年时代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弯弓跃马,南征北战,为统一女真各部进入辽沈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继承后金汗位以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为清王朝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在位17年,最突出的特点是审时度势,适当掌握时机,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他继承努尔哈赤要入主中原,消灭明王朝的遗愿,不断改变斗争的策略。

皇太极针对后金面临的内忧外困,危机四伏的局面,毅然纠正努尔哈赤晚年一些政策的失误,革除一些不利于后金发展的弊端,建立有助于后金进步的制度,进行一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方面比较全面的改革,使汗权加强,满族贵族之间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得到和缓,政局稳定,生产发展,兵力强盛,加速了后金封建化的过程。

到皇太极逝世的时候,整个形势对清十分有利,‘从此燕京可得矣’。皇太极不愧为清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为君主。当然,他前后多次派大军进关伐明,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给广大人民造成的灾难也是极为深重的。

-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的妃子分别是

太宗诸妃: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女,子一,洛博会; 继妃,乌拉纳喇氏,子二,豪格、洛格,女一,下嫁旺第。 称侧妃者二: 叶赫纳喇氏,子一,硕塞;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女二,下嫁夸扎、哈尚。 称庶妃者六: 纳喇氏,子一,高塞,女二,下嫁辉塞、拉哈; 奇垒氏,察哈尔部人,女一,下嫁吴应熊; 颜札氏,子一,叶布舒; 伊尔根觉罗氏,子一,常舒; 其二不知氏族,一生子,韬塞;一生女,下嫁班第。 人物详细介绍: 元妃(1593-1612),钮祜禄氏。巴图鲁赠宏毅公额亦都之女。万历二十一年生。为元配嫡福晋,是第一任 大福晋。万历四十年卒,年仅19岁。子一,皇三子洛博会。 皇太极即位后不知何故,未予追封为皇后。 继妃,生卒年不详,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第二任大福晋,后因罪被休弃。子二女一,皇长子豪格;皇次子洛格,皇长女封固伦公主。 孝端文皇后(1600-1649),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科尔沁贝勒、后赠福亲王莽古思之女。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生。初为侧福晋,继妃乌拉那拉氏被休弃后成为第三任大福晋。皇太极称帝,崇德元年册为皇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崩。女三,皇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嫁额哲;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皇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 孝庄文皇后(1613-1687),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生,嫁皇太极为侧室。崇德元年册为庄妃,在五宫后妃中位居最末。顺治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谥曰孝庄文皇后。子一女三,皇九子福临,即顺治帝。皇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皇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 敏惠恭和元妃(1609-1641),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天聪八年(1634年)嫁皇太极为侧室,宠冠后宫。崇德元年册为宸妃。在五宫后妃中地位仅次于皇后。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薨。子一,皇八子,二岁殇。 懿靖大贵妃(?-1674),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后封郡王阿霸垓额齐克诺颜之女。初为蒙古林丹汗之大福晋,后率部归顺皇太极。崇德元年册为大贵妃,在五宫后妃中地位次于皇后和宸妃,位居第三。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薨。子一,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女一,皇十一女,封固伦端顺公主。抚养一蒙古女,名淑济(疑为林丹汗之女)。 康惠淑妃(?-1669),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初为蒙古林丹汗之妾,后嫁皇太极。崇德元年册为淑妃,在五宫后妃中位居第四。康熙六年卒。抚养一蒙古女(疑为林丹汗之女)。 侧妃: 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贝勒阿纳布之女。生二子,第二子乌努春。生皇五子硕塞。其后,被赐归予曾任内大臣的占土谢图为妻,日期不详。占土谢图行围时被虎伤身亡。再嫁达尔琥,达尔琥为哈达部孟格布禄贝勒之族人,曾任镶黄旗轻车都尉,叶赫纳喇氏后薨于达尔琥家,薨年不详。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巴雅尔戴青之女。天聪六年二月来归,为侧福晋,称侧妃,为东宫福晋(当时已有西宫福晋布木布泰。九年十月初七日(皇九女生下第十天),以不遂汗意,将其改嫁给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 褚,卒年不详。女二,皇六女,封固伦公主,嫁夸扎;皇九女,嫁哈尚。 庶妃(庶福晋)   庶妃,包括小福晋、格格、媵妾、婢妾等,都是没有名分的妾,庶福晋仅是对她们的尊称而已。其中生育子女者才能成为小福晋,所生子女属庶出。 小福晋5人 庶妃颜扎氏,称小福晋。布颜之女。天命十一年来归。子一,皇四子叶布舒。 庶妃那拉氏,称小福晋。英格布之女。天聪八年来归。生一子,皇六子高塞。女二,皇十女;皇十三女。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称小福晋。安塔锡之女。崇德元年来归。子一,皇七子常舒。 庶妃克伊克勒氏,称小福晋。拜祜之女。崇德三年来归。子一,皇十子韬塞。 庶妃赛音诺颜氏(也称阙氏),称小福晋。崇德元年来归。女一,皇十二女。 庶妃察哈尔奇垒氏(?-1645),称小福晋。察哈尔部谔勒济图固英塞桑之女。女一,皇十四女。顺治二年卒。 清朝皇帝皇太极的第一位皇后姓什么

清朝皇太极的的第一位皇后是--------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

详: 博尔济吉特·哲哲(1599-1649) 1936年被清太宗皇太极册封为中宫皇后。 当满蒙开始通好联姻之后,蒙古科尔沁部首领莽古思的女儿哲哲于1614年嫁给了时为后金贝勒的皇太极。虽然哲哲只有15岁,虽然皇太极已有两位非同寻常的福晋(一位是是努尔哈赤的生死之交、开国五大臣中占第一位的额亦都的女儿,另一位是努尔哈赤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阿巴亥的姑姑),虽然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已经5岁,但是努尔哈赤为了更好地笼络骁勇善战的蒙古科尔沁部,便指定哲哲为皇太极的嫡福晋。 由于十余年不育,哲哲决定从草原上再接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到后金,替自己完成这个生儿子的任务。征得家族的同意之后,她选中了自己的侄女、弟弟宰桑的女儿布木布泰。于是13岁的布木布泰在公元1625年来到了沈阳城,嫁给了34岁的皇太极。布木布泰的到来,似乎给皇太极和哲哲都带来了好运气,哲哲当年年底就诞下皇次女,而皇太极在1626年从成吉思汗手上继承了后金汗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仿明制钦定后妃名号,从诸位福晋当中选取了五位蒙古女子册封为地位显赫的五宫后妃。当时皇太极的后妃们都居住在盛京皇宫的后宫,凤凰楼是后宫的大门,凤凰楼后,一组建在近4米的高台之上的四合院式的宫殿,四周绕以高墙,独成一座宫院,这就是皇太极的五宫后妃生活区。正中是清宁宫,东宫为关睢宫,西宫为麟趾宫,东宫下首为次东宫衍庆宫,西宫下首为次西宫永福宫,统称台上五宫。五宫之主位,就是当时后宫、也是大清国最尊贵的女人了。 皇太极是为争取蒙古盟军,才全部选取了蒙古女子为五宫后妃,而蒙古科尔沁部对满清归附最早、关系最为亲密,并为皇太极统一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故皇太极在称帝时册封科尔沁首领莽古思之女、自己的嫡福晋哲哲为皇后。 哲哲皇后论美貌不如庄妃,论宠爱不及宸妃,但她却得到皇太极独有的敬重与信任。哲哲无子,先后于1625年诞皇次女、1628年诞皇三女、1634年诞皇八女。皇太极最终在她的清宁宫驾崩,也惟有她最终得以伴随皇太极长眠昭陵。顺治六年(1649)四月病逝,终年51岁。由于清太宗皇太极的谥号是文皇帝,哲哲皇后被追谥为“孝端文皇后”。 皇太极是为争取蒙古盟军,才全部选取了蒙古女子为五宫后妃,而蒙古科尔沁部对满清归附最早、关系最为亲密,并为皇太极统一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故皇太极在称帝时册封科尔沁首领莽古思之女、自己的嫡福晋哲哲为皇后。 皇太极的老婆叫什么名字?

叫“海兰珠”(原配夫人;清太宗元妃)

在后金清初时期,元妃是大汗的第一个正妻(也称嫡福晋、大福晋、大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19世孙女。

钮祜禄氏(1593年-1612年),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一任大福晋。后世称清太宗元妃,钮祜禄氏为皇太极生有一子。1611年生皇太极三子洛博会。1612年钮祜禄氏去世。

1614年四月,哲哲与皇太极成婚。1617年洛博会病死,无谥号。与皇太极继妃乌拉纳喇氏一样,钮祜禄氏也并未得到应有的尊封。

扩展资料:

生平——

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 ,在哥哥台吉吴克善护送下,时年二十六岁的海兰珠由科尔沁部至盛京。皇太极偕诸福晋亲迎,设大宴成婚,纳为福晋。她的姑姑哲哲同为皇太极的福晋,称为汗妻大福晋。早在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海兰珠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就已嫁给了皇太极。海兰珠在此之前是否婚配,前夫何人已无何考证。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皇宫崇政殿内举行豋基仪式并改国号为清;同年七月初十日,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东关雎宫福晋为东大福晋,汉文即为宸妃。海兰珠亦可被称为东大福晋、宸大福晋或东大福晋宸妃,地位仅次于姑母清宁宫中宫国君福金哲哲,位列四妃之首。

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大赦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他们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

-清太宗元妃

皇太极的几位妻子的名字

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3、元妃钮祜禄氏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4、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5、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6、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7、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8、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之女,与代善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姐妹。

9、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10、庶妃那拉氏。

11、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12、庶妃颜扎氏。

13、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14、庶妃克伊克勒氏,生一子,韬塞。

15、庶妃赛音诺颜氏,生一女,下嫁班第。

-爱新觉罗·皇太极

-孝端文皇后

宸妃是庄妃的姐姐,1635年,她26岁上嫁给皇太极。她以贤淑文静著称,夫妻关系特别好,皇太极封她为关雎宫宸妃,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关雎宫,取自《诗经》中的“关关雎鸠”的名句,两年后,她生下皇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只可惜这个儿子两岁而殇。

1641年,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指挥作战,传来了宸妃生病的消息。他置紧张战事于不顾,马上动身往回赶,中途听到宸妃已死噩耗,悲不自胜。在关雎宫宸妃的灵柩前,他长时间涕泣不止。厚葬宸妃后,又追封她为敏惠恭和元妃。自从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还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宸妃活了33岁。

关于宸妃海兰珠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极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宠爱的莫过于宸妃了。

宸妃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哈日珠拉,汉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

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

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两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海兰珠前26年的轶事在正史中无任何记载,对她的事件始于嫁于皇太极之时,她死后两年皇太极驾崩。

与海兰珠有关的小说:

独步天下 李歆/著

那海兰珠 拉费比尤/著

大清后宫 西岭雪/著

竟夕起相思 萱雪/著

大清第一王妃 艾小喵/著

皇太极也就是清太宗,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大清朝从这个时候正式建立,开始了满族统治时期。笔者今天要说的不是他如何打仗,也不是如何治理朝政。而是觉得皇太极很特别,他居然两次把自己的女人像礼品一样赏赐给下属。

被皇太极赏赐的第一位女人是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原本是包衣喀尔喀玛的妻子,生有两个儿子。命运不济,在天命四年喀尔喀吗被努尔哈赤俘获并处死,叶赫那拉氏就被作为战利品被努尔哈赤赏给了儿子皇太极。然而如此悲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要知道皇太极打心底是不喜欢这个已经生育了两个儿子的女人的,但努尔哈赤赏赐的,也不能拒绝,还要表现出愉悦的心情。所以,十年后,叶赫那拉为皇太极生下了第一个儿子硕塞。

硕塞是很有能力的人,屡立战功,被封为亲王,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而他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却再一次被赏赐给了别人,皇太极一直不喜欢这个父皇赏赐给自己的女人,当皇太极继位之后,马上就把叶赫那拉氏赏给了内大臣占·土谢图。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如果说叶赫那拉氏的命运是悲惨的,那么接下来的这个女人的命运可以用凄凉来形容。博尔济吉特氏,这是一个漂亮又贤惠的女人,被皇太极纳为东宫福晋。她是很得宠的,刚刚开始看,她比叶赫那拉氏要幸运很多,可是结局却大感意外。天聪七年生下皇六女;天聪九年,又生下了皇九女。而命运就在这个时候改变,博尔济吉特氏刚刚生完皇九女第十一天的时候,就被皇太极赏赐给了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褚。

这又是为何呢?南褚是何许人?其实这说起来还有点荒唐。这位领赏者南褚是皇太极的表侄,奖赏的理由是南褚在招降林丹汗旧部时立有战功,皇太极硬生生的把自己的老婆变成了侄媳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追根溯源,还是古代的礼节风俗埋下的祸根。

这些被赏赐的往往都是妾,是男人的玩物,如同商品一样,不具备完整的人格,苏东坡也有把怀孕的妾送人的故事。古代娶妻,男有聘礼女有陪嫁,但是纳妾就不一样了,一顶小轿偏门入,以后断绝娘家关系。娶妻之后,双方就是亲戚。纳妾只是买卖关系,男方条件好了,妾娘家婚丧嫁娶可以赏赐些许钱财。换言之,就根本是一个凄凉不能描述的了。

那就是海兰珠!皇太极跟海兰珠之前就是非常相爱的恋人关系,还是初恋,所以后来册封她为元妃,元就是第一的意思,个人感觉这个设想比较合理,不然怎么解释皇太极对海兰珠超乎寻常的爱恋。个人认为: 一、是皇太极的初恋,初恋始终是美好的,无法忘怀的;二、海兰珠真心爱的应是她的丈夫,她内心是不想再嫁皇太极的,这点皇太极想必是知道的,所以得不到的更美,更想得到,对她千般好,想要得到她的心。

如果是先遇到了海兰珠,他就会疯狂的喜欢大玉儿这样的女强人,看惯了女强人就想找个小鸟依人类型的,看惯了小鸟依人的,他又想找个风情万种的。即便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他也有自己最爱,其实哪里有什么海兰珠温柔孝庄强硬,都是皇太极对海兰珠钟情,美女有千万种,但动心可以很多,但动情大多只为一人。其实真的喜欢一个人哪里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非得怎样怎样,就是喜欢,美女皇太极见多了,温柔的也不可能没有,但就是喜欢海兰珠,喜欢无需理由。

皇太极是最高统治者,控制欲极强,他喜欢温柔体贴没有野心更安全容易控制的女性,海兰珠是平常依赖丈夫的传统女子,没野心,而孝庄是跟男人比肩的,不论聪明才智,才华,计谋,也不容易控制,对皇太极来讲,孝庄没有安全感。

男人是个奇怪的动物,基本喜欢温柔的,不可太温柔也容易被人欺负,太强势男人不喜欢,太聪明男人挫败感,太笨男人嫌弃,对男人冷漠男人觉得不爱他,对男人太好男人不珍惜,太粘人了男人会腻甚至反感,如何把一个男人拿捏死是个技术活,而海兰珠做到了。为什么皇太极觉得孝庄太聪明,没有安全感,而没有废掉她让海兰珠当皇后,因为孝庄为后宫而生,也只有她才适合。就像当代的女强人一般婚姻都不会太幸福一样,自己有能力,没有心思去取悦任何一个男人,也没有时间。

从宫殿的名字就能看出来,一个西南北都无所谓,可是东宫历代都是太子住的地方称东宫,还有关雎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情诗,也是一个男人喜欢一个姑娘为了这个姑娘辗转难眠的诗,证明皇太极爱着海兰珠,其他都只是为了联姻娶的。

古代结婚基本都盲婚哑嫁和政治婚姻,就像皇太极的其他女人也有打败其他部落嫁过来的,博果儿的母亲就是嫁过人还有孩子的,先前哲哲和大玉儿就是政治联姻,海兰珠应该是皇太极自己选的,自己选的和其他嫁过来的都不一样肯定是自己喜欢的。

人和人(包括男人和女人)都是“王八和绿豆的关系”,看顺眼了,什么都好,不顺眼,怎么都不行。所以,人和人没那么多理性。更多的就是王八和绿豆都是圆的,所以,看着顺眼。

爱海兰珠的小女人气,爱海兰珠拿他当丈夫不当皇帝,男人都有保护弱者的毛病,这就好比很多男人的老婆除了撒娇吃醋没什么能耐男人却宠得不行。家里有个撂下耙子就是扫帚的能干的老婆且打死不离婚的却不拿当事一样。

海兰珠不仅美而且没孝庄好强,主要是她不参于朝政温柔贤淑女人味十足,男人一旦能力强他是不会喜欢女强人的,除非这男人没本事靠女人吃饭那是除于无奈之举。这本来就是男人的同病,男人都不喜欢太聪明太能干的女人,喜欢那种把自己当天,崇拜自己的女人,所以现实生活中不都这样吗?

即使是一个没出息的男人,估计内心都希望被女人崇拜吧。海兰珠和她儿子是被别的嫔妃害死的,她们寄妒她得宠,再后来黄太极挂了,孝庄为了让她儿子当皇帝嫁给多尔衮,皇大极在的话孝庄儿子不一定能当皇帝,不是皇太极送的江山,可以说是多尔衮送的江山,孝庄这招学的是武则天,孝庄攀弟弟武则天攀儿子,所以一个女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定要眼光独到才有傲出头的一天,可惜孝庄的儿子就像吕志的儿子一样不喜欢当皇帝,想想也可笑,当初嫁多尔滚还不是为了儿子当皇帝,吕志和七夫人斗了死去活来也是为了争儿子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