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十分有趣的历史冷门知识

老婆 0 67

7个十分有趣的历史冷门知识,第1张

7个十分有趣的历史冷门知识
导读:7个十分有趣的历史冷门知识,你一定不知道1、柳下惠是真是假不知道,但南朝宋的褚渊是真的猛,山阴公主刘楚玉非常*乱,看到姑姑南郡献公主的老公褚渊长得非常帅,就让皇帝刘子业把褚渊送给她玩弄,刘子业就命令褚渊去陪山阴公主。于是褚渊就被送到了山阴公

7个十分有趣的历史冷门知识,你一定不知道

1、柳下惠是真是假不知道,但南朝宋的褚渊是真的猛,山阴公主刘楚玉非常*乱,看到姑姑南郡献公主的老公褚渊长得非常帅,就让皇帝刘子业把褚渊送给她玩弄,刘子业就命令褚渊去陪山阴公主。

于是褚渊就被送到了山阴公主府上,山阴公主使尽浑身解数,对他百般诱惑,但整整十天都没有得手,最后褚渊以死明志,坚决不肯就范,公主只得作罢。公主说:“何苦呢?”褚渊说:“我可是个老实人。”

2、葡萄酒大约西汉时传入中国,在中国有两千年的饮用历史,比楷体字历史还久,可以说是传统饮料了。

3、说起吃辣,四川人能吃辣一直是闻名全国的,四川有鲜明的吃辣文化。但是,四川的吃辣文化几乎是近代才形成的。辣椒是明朝后期引进中国的。

而四川则是在清朝才大面积推广种植辣椒,以麻辣著称的现代川菜要等到大清差不多快奄奄一息时才有了个雏形。

4、大家都看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但其实,乾隆(1711-1799年)、纪晓岚(1724-1805年)和珅(1750-1799年)和珅比乾隆小39岁,比纪晓岚小26岁,电视剧为了效果,误导了观众。

5、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

6、伪娘的黄金时代。魏晋时期,男人必须长得像美女才会被称赞,柔婉的女性美是美男标准。因此,大家拼命向“伪娘”线路上走。

贵族士子们,几乎人人镜子不离身,每天打粉、涂口红、喷香水,到了不化妆就不见人的地步。当时著名的伪娘有:玄学大师何晏、文学家曹植、潘安、书法家王羲之!

7、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丘尔库夫斯基到中国指导革命,他发现中国工人很穷,买不起秋冬季节御寒的裤子,于是他根据苏联经验,指导大家用纯棉等制作贴身裤子保暖,大受欢迎。

贫苦大众就叫这裤子丘尔库夫斯基,后来精简成丘尔库夫,再后来,念得快了就念成了丘库。这就是秋裤的由来。

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春秋战国的国王,有一个故事很有名的:

楚庄王“灭烛绝缨”的典故,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一次,楚庄王宴请百官,从中午一直欢庆至天黑,君臣仍然意犹未尽,楚庄王命人点上蜡烛,还让自己最宠爱的两位妃子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大臣们敬酒。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吹灭了席间所有的蜡烛。有一位大臣乘漆黑一片之际调戏美貌的许姬,不想许姬一抬手折断了他头上的缨带。许姬感到很委屈,要楚庄王马上点亮蜡烛,看谁的帽子上没有缨带,就能找到元凶,而楚庄王却命令所有的臣子扯下帽子上的缨带,并说道:今晚我要和大家一醉方休,痛饮一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由于楚庄王的宽厚仁慈,在七年后楚国攻打郑国的战斗中,那位当年乘机“揩油”的将领带兵一路过关斩将,直逼郑国都城,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楚庄王论功请赏,他表示不要赐赏,并坦白了当年宴会上的无礼之举,此举是为了报答当年楚庄王不追究之恩。楚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赏赐给了他。

拐走李自成妻子的高杰,最后是什么结局?

高杰(—1645年),字英吾,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闯王李自成,是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也是曾经有机会一统中原,成为皇帝的人,但奈何莽夫出身,无德无谋,虽然打败了明朝,却最终死在了清朝的手里,但不可否认的是,李自成是十分有能力的。

李自成能够做到如此成功,和手下的将领密不可分,闯王手下猛将如云,其中以刘忠敏和李过最为出名,其实除了这两人外,李自成手下的高杰也是一员猛将,但因为叛变和私奔,最终落下了不好的名声。

1、李自成大怒

高杰此人的出身并不好,只能依靠盗窃度日,是社会的最底层,如果没有意外,他一辈子或者碌碌无为,或者早早被抓,但幸运的是意外来临了,明朝末年最大的起义首领出现在他的身边,和他是同乡,而高杰也搭上顺风车来到了起义大军当中。

虽然早年因偷盗为生,但毕竟有一身的功夫,常年的盗窃生活也让他非常有胆识,很快就成为了李自成军中的著名将领之一。很多大事李自成都会交给他,这让高杰十分的开心,但一件事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崇祯七年,贺人龙前来攻击李自成,因人数较少,被李自成大军团团围困,此时李自成有了惜才之心,想要招降贺人龙,但身为***,他不能亲身前去,于是将这件事交给了高杰,可是左等右等,足足两个月过去,这件事一点回音都没有。

难道是贺人龙死活不投降吗经过了解后发现,原来这件事高杰并没有认真去做,简单地写了一封信就没了下文,这种情况贺人龙自然是不会投降的,于是李自成大怒,也不顾兄弟情分对高杰降职,罚他担任一个小官。

这件事成为了高杰和李自成决裂的起点,高杰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李自成有心刁难他,从此,仇恨的种子开始在高杰心中滋生。

2、反叛与私奔

在被降职后,高杰的日子过得很不得意,每天郁郁寡欢,直到他遇到一个女人:邢氏。邢氏是李自成的小老婆,长得貌美如花,同时也颇有能力,被李自成任命为军需官,可邢氏是一个女人,当军官可不是她的梦想,再加上军需官任务繁重,这让她渐渐失去了对李自成的忠心。

在高杰与邢氏见面的那一刻,两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高杰既然升官无望,便想要通过美色来满足自己,再加上邢氏是李自成的妻子,这种“戴绿帽”的感觉让他觉得很刺激,而在邢氏那边,高杰优秀的外表也很快吸引了她,经过几次接触后,两人很快就悄悄走到了一起。

虽然两人的接触十分保密,但毕竟是在李自成的眼皮子底下,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出去,既然事已至此,与其等待死亡,不如主动寻找机会,于是高杰带着自己的部下和邢氏,果断投奔了明朝的军队。

可好日子还没过多久,明朝就陷入了危机,随着李自成一路高歌猛进,崇祯皇帝身死,明朝军队也无法成为他的依靠,高杰只能再次投奔到福王朱由崧的麾下,而福王也很看重他,在称帝之后给了他新平伯的爵位。

但好景不长,此时的南明朝廷气数已尽,再加上清朝势力庞大,在打败李自成后已占据北方,所以南明朝廷当中的很多将领都有投降的想法。于是朱由崧只能派人去往前线,准备和清朝战斗,这次的人选就是高杰,而高杰并不知道,这一次外出就是他死亡的时刻。

3、高杰之死

由于最大的仇人李自成已死,此时的高杰可谓意气风发,嚣张跋扈,但他不知道,他即将前往的睢州,早已今非昔比,此时负责驻守睢州的许定国早已决定投降清朝,因此对于高杰的前来非常紧张,但也无力阻止,为了完成自己的投降计划,他只能杀死高杰。

在高杰来到这里之后,许定国假意招待,实则摆下了鸿门宴,就等着高杰前来,宴会当晚,许定国不仅疯狂灌酒,还安排了多位青楼姑娘陪酒,一顿饭的功夫高杰就喝的神魂颠倒,说话都成问题。

看到高杰酒醉后,许定国二话不说将高杰乱刀砍死,随后立刻带人离开了这里,等到高杰部下发现端倪的时候,许定国早已人去楼空,留下的只有高杰的尸体。在得知这件事后,南明朝廷追封他为太子太保,表示对他的尊重。但毕竟高杰已经是个死人,失去了利用价值,高杰的手下也很快被南明朝廷打乱收编,留下邢氏和他的孩子夹缝中求生存。

有意思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下来,邢氏四处找人拜干爹,但谁都不愿意收留他,最后只能拜南明的一个太监为干爹,母子二人才找到了依靠。但这种依靠依旧是暂时的,在清朝打败南明朝廷后,邢氏母子只能再次投奔到清朝,而到了清朝之后的生活,史书中已无记载。

高杰的一生可谓颠沛流离,为了活命,高杰先后投奔了三个主人,并跟随过多位武将,可依旧无法在乱世当中生存下去,其实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在面对贺人龙的时候,如果高杰遵守命令,早已在李自成身边获得高位,到了那时,即使李自成兵败,他也完全可以投降清朝,获得一官半职。

可他非但不知悔改,还和李自成的妻子私通,毁了自己的路,随后他又投奔了气数已尽的明朝,最终失去了在乱世当中的依靠。

在乱世中想要生存下去只有两种方式,自立为王或者投奔明主,可高杰没有自立为王的魄力,也没有发现明主的眼光,所以只能是乱世当中的一颗炮灰罢了,不过高杰的结局也是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结局,在乱世之中想要生存下去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平西王吴三桂、闯王李自成、满清第一勇士鳌拜等,皆是可以名留青史的人物,但在历史的洪流中依旧无法善终,反而很多没有什么本事的人,最终存活了下来,相比之下,高杰的结局已经比大多数人幸福的多。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有专家做过统计,从炎黄时期到1911年清朝灭亡,这4500余年的时间里,我国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战役共发生了3791次,也就是每14个月打一次仗,远高于世界每31个月发生一次战争的平均水平。

战争频繁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士兵需要常年征战在外,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些在外征战或者戍边的士兵们,该怎么解决单身问题呢?

毕竟娶妻生子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传宗接代,也直接影响到王朝的总人口。在古代,人口就是国力的支撑,朝廷又岂会坐视?但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弄清楚,“单身困扰”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兵制有府兵制、募兵制、军户制等等诸多类型,但是大体却可以分为两种:非职业和职业兵。

非职业兵,我们可以理解为兵农合一,比如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兵就是这种,他们平时务农,只有战争发生时才会临时集结,常备兵只占很小一部分。

这种情况下,士兵是不存在单身困扰的,他们平常原本就是在家务农的平民,娶妻只需要按照正常百姓的方式即可。除非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秦始皇出兵征伐岭南时,秦军长期戍守,郡尉赵佗提议,送“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由秦王朝解决士兵单身问题。

所以,“单身困扰”主要出现在职业兵阶段,职业兵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大量出现,到唐朝后期开始在全国推行。这些士兵脱离生产,唯一的职责就是打仗,军饷粮草由朝廷统一派发。

由于常年离家在外,这些士兵的婚姻问题就成了大事,于是就有些人趁机劫掠女子。史载:“军卒多虏掠妇女,谓之老小”。蜀汉著名将领张飞,他的妻子夏侯氏就是拾柴时被张飞抢回来的,将领尚且如此,普通士兵就更不必说了。宋朝时,一个叫王则的士卒抢回一名赵姓女子,欲娶为妻子,结果赵姓女自缢身亡。

当然,抢掠毕竟不是正途,历朝历代还有不少其他方法来解决士兵的单身问题。

第一种是朝廷包办,隋炀帝在江都时,为了让随行的中原士兵安心留守,就下令将江都所有的寡妇、适龄待嫁女搜罗起来,供士兵挑选婚配。唐朝时,会把大龄的宫女放出宫,赏赐给征战的士兵。宋仁宗时也曾下令:“裁造院所招女工,并放从便,以妻窖务或军营致远务卒之无家者”。

第二种是发配罪女。即把那些罪臣、罪犯的妻女或者本身犯罪的女子发配到军营。如南宋初年,伪楚皇帝张邦昌被赐死后,他的妻子李氏就被发配到了军营。

第三种是鼓励士卒自行婚配。除了上述几种途径,有时军中士卒也会看中营妓或者戍守地的女子,后晋时一个叫王景的小卒,就看中了官妓侯小师,被石敬瑭赐婚。宋朝时,还规定“支钱一百贯酒四瓶米一硕绢一匹”,赏赐要结婚的士兵。

当然,妻子问题虽然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却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夫妻分离。

士兵常年征战戍边,几年都不能回家,娶了妻也还是相当于单身,而留守家中的妻子也无异于“守活寡”,痛苦不堪,宋朝时即有“宁为路旁草,莫作战士妻”的说法。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安稳军心,三国时期,孙权想出了一个绝妙办法:家属随营。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所以职业兵大量出现。曹魏的办法是把士兵的家属集中安置在京城,然后士兵实行轮休,分期、分批回到妻子身边。而孙权的做法则是在军营附近为军属集中修建住所,士兵换防,家属也随行。

这个办法解决了士兵的思念之苦,被很多朝代所效仿,如宋朝就始终实行随军制,明朝初年也实行过。到了如今,解放军也在全国推行了军人家属随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