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衣天使500字作文合集

领导 0 62

关于白衣天使500字作文合集,第1张

关于白衣天使500字作文合集
导读: 有人说,给人生拉开帷幕的是护士,给人生拉上帷幕的还是护士。人的一生无法抗拒的是护理服务。五月,盛开的鲜花,明媚的阳光,都是在纪念一个无私奉献,与生命同行的护理前辈。我们深知呵护生命这份责任的分量,如果我们的医院是一棵参天大树,这里给大家分

有人说,给人生拉开帷幕的是护士,给人生拉上帷幕的还是护士。人的一生无法抗拒的是护理服务。五月,盛开的鲜花,明媚的阳光,都是在纪念一个无私奉献,与生命同行的护理前辈。我们深知呵护生命这份责任的分量,如果我们的医院是一棵参天大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关于白衣天使500字 作文 ,供大家学习。

关于白衣天使500字作文1

春节 ,本应该是中华儿女共享团圆的节日。然而,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却不期而至,从武汉蔓延开来。很多人避而不及、争相远离武汉。网络发达,使每个中华儿女都知道了。

一些省份的人囗中说着:”武汉加油″,但只要一听到身边有武汉人,就立马变脸,唯恐避之不及,甚至驱逐武汉人。他们没有想过那些站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没有想到那些逆行者,他们顾不上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但他们无怨无悔,让世界看到中国医护人员的坚强与伟大。

湖北省中医院医生卢振华却写下一封请战书,自请额外排班、不计报酬,在这份仅有178字的请战书中,他写道:本人将克服家庭一切困难,投入到这次抗击病毒的战斗中,为夺取胜利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除夕 ,正当神州千家万户共享团圆之时,各地一支支的“逆行队伍”却在行动,无数医护人员都摩拳擦掌,纷纷请战,一份份“请战书”上摁下的一个个鲜红手印,表达着他们战胜病毒的铁血意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们是医护人员,他们也是社会普通的一员,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过年了,谁不希望与家人共享天伦,但危急时刻,他们毅然选择站在第一线,因此才有了更多人的健康安全,才有了更多家庭的天伦之乐。

他们以“逆行”诠释“救死扶伤”的高尚精神,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诠释社会大爱,他们的勇敢,让我们看到全民族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希望,更感到中华大家庭的温暖。

逆行者们是我们值得尊敬的人,为了不让更多的人担心,我们要用我们的行动告诉他们,我们一直在你们后方,不让自己添乱,即使没有在第一线,我们依然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去奋斗,让武汉知道,我们与武汉同在,中国与武汉同在,中国不会抛弃任何一个城市。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过一个平安、祥和、团圆和年味十足的春节,只因有着无数“逆行者”的付出。向那些逆行者们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正是:从来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中国以前那么多的困难都挺了过去,这次,也一定会挺过来的。中国一定会赢。武汉加油!逆行者加油!中国加油!

关于白衣天使500字作文2

20年即将来临之际,一场名为“新冠状病毒”的疾病从武汉一个不起眼的海鲜市场肆虐开来。截止目前,无论确诊人数还是已超过20年的非典人数了,面对这样的数据,相信大家看了都心头一震。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浮现出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医护人员有的瞒着家人主动请缨湖北,走向战场;有的在防护服下连续工作8小时,没有一刻停歇,即使汗水布满了正张脸也不愿走下火线;有的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连水都不愿多喝一口。是啊!如果没有这场病魔,谁愿意在春节与家人分离在厚重的防护服下,每个医护人员都有一个完整的家,可他们仍然选择走向战场。舍小家、保大家,这是多么无私的精神啊!

现在,除了医务人员,人们都已经行动起来。歌手韩红,她带着她的爱心慈善基金会早就行动起来,筹集善款,即使自己病倒了,也不忘武汉的疫情,毫无怨言地为役区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走向前线,也不能像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们为灾区一线捐钱捐物,但我们能做到不拖后腿,不给社会添乱。保护好自己,不随意出门,即使不得已出门也不忘戴口罩,切断一切可传染的途径,所以我们选择宅家。我们这样做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在一线奋斗的医务人员的支持,对国家对社会的支持。

让我们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同度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吧。

关于白衣天使500字作文3

昨天,全国大学生共同上了一节网课,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四位专业的专家教授进行了深情的讲解,20年的纯洁,本来应该是一个阖家团圆的喜庆的时候,却被这场疫情的爆发,给每个人的心理都带来了一片阴霾。

病毒的来势汹汹,让我们措手不及,这是一个漫长的假期,不断增加的数字揪着每一位国人的心,但是,在这次严峻的疫情面前,总有能让我们感到温暖的地方。让我们有了可以战胜一切的勇气,在这个我们伟大的祖国,平凡的世界中,有大量的不畏惧灾难的迎难而上的英雄们。

在一些人连呆在家里都感觉的无聊难受的时候,家却是很多人都渴望但无法回去的地方。奋战的一线的所有人员都是无比的辛苦的,但是他们并没有一丝的抱怨,最危险,最容易被感染的就是他们,但是,他们没有人会退缩,他们就是无愧的英雄,我们身为青年,没有上场奋战的刀枪,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救治别人。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勤洗手,戴口罩,通风,不让自己生病,不给大家添麻烦、这就是我们能做的最大的贡献,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相信所有努力奋战的人员,静静的等待春暖花开之时。

关于白衣天使500字作文4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没有过不去的坎,在疫情面前,依旧有许许多多的勇士,不怕自身被感染,无怨无悔地坚守在一线。

许多的医务人员今年临时接到通知:“支援武汉”的消息,他们立刻放下了回家的包,再次穿上了那一身雪白的外衣来到工作岗位上。武汉一位出租车司机接到一位特殊的乘客,这名护士是主动请缨到金银潭医院救护前线的。他们原本可以团团圆圆和亲人在一起过一个幸福年。可现在,国难当头,他们放下了心中的思念,放下了身上的疲惫,放下了回家的行李,奔赴抗击病毒的大前线。几天几夜不合眼,只为多救治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是最美的天使,最帅的英雄!

一位快递员闯进忙碌的急诊科,在分诊台放了三盒东西,说了一声“这是送给你们的”,便匆匆离去。护士打开盒子,里面是热心群众送给医务人员的干果,里面**的小纸条上写着:“平安,加油”。我们没有那么专业的医护知识,我们是平凡人,所以只能尽我的平凡之力,保护我们的医护天使!

有一次,我在手机上看到了一个视频。上面讲的是一位老人来到警察局门口,放下了一个小纸袋后就匆匆离去。可这个画面让拍了下来,就这样找到了老人!那个小纸袋里放着一万多元钱,还有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为武汉抗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我们知道了老人是村里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他和他的老伴都是环卫工人,而捐的一万多块钱是他们攒了好几年的钱。尽管现在我们无法帮助祖国,可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的就是长大后学业有成,成为祖国的建设者,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不要畏惧寒冬,因为暖春总会来临,依旧有一群人在温暖着我们。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帮我们过关。隔离病毒,绝不是隔离爱。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让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要挺过这个病毒肆虐的寒冬!

关于白衣天使500字作文5

今年的春节,和以前的春节大不一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猝不及防,所有人谈论的都是疫情和防控的事,所有人只能乖乖的呆在家里,亲戚不走了,门也不串了。

春节那几天,大人也对我们放松了点要求,终于有机会睡到自然醒了。可是好日子没几天,随着疫情的发展,形势好像越来越来严峻,特别是看到妈妈为疫情防控的事忙的不可开交,意识到自己这么放纵,好像有点不大对头。

疫情开始后,妈妈所在村里的所有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悬挂 标语 ,给大家发放明白纸,上街提醒大家出门戴口罩,室内多通风,村里每个路口都设了值班点,劝返外来人员,主要路口封路,不让外来车辆和人员进村,少出门或不出门也变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都自觉当志愿者,加入到防控队伍中,大家开展爱国卫生行动,义务把全村的大街小巷喷洒84消毒液,踊跃报名到防控值班点值班,参加各种义务劳动,劝返外来人员,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妈妈说她很受感动。

看到这些,作为学生,我能做的,就是乖乖的呆在家里,好好读书,好好复习和预习功课,规划好自己的寒假生活,虽然寒假延迟,但学习不延迟。不给妈妈添乱,不给国家添乱,做好自我防护,就是对城市、给国家最大的贡献。

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疫情一定会早日过去的。

关于白衣天使500字作文6

西方,飘来一朵云,来自武汉,而这朵云慢慢扩大、蔓延,这朵云的名字叫新冠状病毒肺炎。

2020年1月24日,大年夜。这本该阖家团聚,其乐融融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聚在一起,跑跑跳跳,燃放着小烟花,红扑扑的小脸蛋,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好看。长辈们欢聚一堂,聊着家常,慈祥的目光时不时的看向我们,传来阵阵笑声。但是,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了,这些画面只能停留在上一年的时候了,而今年,都被这个冠状病毒肺炎破坏了。

2020年1月25日,年初一。全国新闻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开始蔓延,面向全国,一例例的疑似病例,一例例的确诊病例,天天在我们的耳边响起。

2020年2月8日, 元宵节 。病毒肆意游走,让人担忧,大家都宅在家中,不轻易外出,家中都备好生活必需品,各企业单位推迟开工,除了农贸市场、超市、加油站等物资必须品,他们还坚持在岗位上默默的为民众付出。我坚信必能战胜、打赢这场疫情保卫战。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我们一起加油!

而我妈妈,就是中石化加油站的一名站长,她必须坚守岗位,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加油站的事宜,事无大小,必亲力亲为。来的每一位顾客,做好消毒工作的同时还宣传各种防护工作:戴口罩,少出门,多清洁,多消毒,您的健康就是每一个人的健康。

这个年,算是过了,没有欢声,没有笑语,有的只是一片愁云。我,一名小学五年的学生,现在还不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一切听从安排,宅家不出门、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我会好好学习有用的`知识,长大以后,我要做一名医生,希望明天会更好。

关于白衣天使500字作文合集相关 文章 :

★ 关于白衣天使作文500字

★ 关于白衣天使作文500字5篇

★ 2020关于致敬白衣天使优秀作文500字精选5篇

★ 白衣天使500字精彩作文

★ 白衣天使话题作文合集

★ 关于致敬白衣天使的作文精选5篇

★ 2020写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作文500字精选5篇

★ 描写白衣天使伟大的作文精选5篇

★ 感恩白衣天使的一封信初一精选500字作文5篇大全

★ 白衣天使精选作文600字范文5篇

美穗子这次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目的就是探望并感谢聂将军的救命之恩。美穗子来到聂将军的家门口,轻轻地敲了几下门。一声:“来了!”门就开了,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白发苍苍、慈眉善目的老者。他仔细看了看,这就是40年前救过自己的聂将军,虽然聂将军因时光的流逝,没有当年的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样子了,但是他的和善可亲和慈祥却没有因时光的飞逝而改变。美穗子立即热泪盈眶,激动的说:“聂将军,你还记得我吗?我的第二次生命就是你冒着生命危险救下来的!”聂将军沉默了一会,兴奋地说:“你就是当年被我从战火中就出来的那个爱吃梨的小女孩吗?”美穗子字当即连声应道:“恩,恩!”聂将军把美穗子请进屋,谈了几个小时。到了吃饭的时候,美穗子就请聂将军到了一个大饭店包房里,请他吃了一顿。 离别时,美穗子含着泪对聂将军说:“聂将军,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在此,我可以叫您一声‘父亲’吗?”聂将军同意了。美穗子就含这泪告别了聂将军

1976年的3月参军入伍1979年退役,算下来其实就是三年的时间,到你故乡接兵的组长是山西晋城人,副班长是山西大同人,排长是湖北洪湖人,营长教导员全是河北定县人。在我的战友中通常是湖北、山西大同市这几个地方占大部分。在其中在我班,山西大同县的占大多数。

军队确定到山西介休县去接兵,你作为接兵军队的组长也来到介休县,接兵完毕返回部队之后,那天晚上教导员集结各班组长召开会议,公布在今年的连里有一个退役指标的。因为连里不太好确定谁走谁留,教导员给出了一个提议,第二天早上谁第一个到连部报考,谁就能占据这一指标值。

因为当时恰好处在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我的志向就是可以参加高考,我希望你能根据自己能力成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第二天早上不上6点我便赶到连部大门口,教导员刚起床我便喊汇报,第一个站到了教导员面前,因此我把自己想退役的念头告诉教导员,其其实就是为了想回去参加高考。教导员非常赞同我的看法,而且在连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与我最大的协助。

那时候因为退伍费是很低的,估计只有60块钱,但如果有医院证实,还能够享受医疗补助,恰好我有一个老人在109医院学医,就来到大同市的109医院,老人给我开了一张胃溃疡的诊断证明书,返回部队之后,教导员给我争取到了150块的医疗补助,那样退役时我身上就会有200多元化费用,比我参军三年的补贴总计加在一起还多。为了能鼓励我高考考试,教导员专业给我买了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希望我能美梦成真。

回来以后马上和之前的高中教师联络,成功插进当年的应届高中班参与高三复习,只交了5块的旁边听费。逐渐的时候也是云里雾里的,无法跟上班上的课程学习,但文史类由于我以往基础差,时间很短我便追上班里学习培训成绩最好的同学们,最差或是数学课。到预考时我的成绩在全县15名内,老师说高考应当没什么问题,到宣布高考时考得330分,当年的文科录取线是305分,终于成功进入西南师范大学。

因为持续的高考、学习培训,在这期间尽管跟以前班级队友持续寄信,因为组长、副班长从我的时候就已经还原,我是班长。排长都是在于我离开,营长教导员给他写几回信,因为军队都是不断买房,也不知道他们收到信并没有,反正我是并没有收到过回复的。

伴随着大学毕业,分配工作,针对和军队队友,老领导联络的事就渐渐地淡忘了,后来才知道大家军队也撤编了,原先的军队具体已不存有。随着时间推移,在军队的队友中,除了我们当地一同参军入伍的队友还经常联系,需不需要聚会活动一下之外,对外开放省的队友几乎没有什么联络,想联络也联系不上。

上年有一个成都的队友成立了一个原先所属部队的战友群,也拉我进到群,但是由于时间过了了几十年,小伙伴们的容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队友乃至连名字都想不起来了。曾经的营长、教导员还在这个群,但是当我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她们既想不起来我从哪里来,也不知我是哪一年的兵,我通过一些细节去引导他的追忆,例如送钢笔,送笔记本电脑,第一个到部队签到规定还原等各个方面,她们也没法想到,这很好地严厉打击了我信心,来看这时候队友间的情份已经彻底淡忘了。

也难以想起旧事,只有几个我在山西领回来的兵还认识我,你还知道我名字,但是由于我和他们仅有两个多月的时长,虽然也有接兵时的爱情,但是毕竟一起生活的时长短一些,情感并不是那么浓厚。由于无法融入战友们当中,因此只能撤出部队战友群。

总的来说,不论是队友也罢,同学们也罢,实际上都是自身人生路途中最最难忘的一段经历,队友中间,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也是比较浓厚的,即便彼此之间不认得,可是在同一个部队,同一个地方作战完的,也有一种自然亲近感。但时间是一把杀猪刀,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记忆的逐渐减低,从前的也就过去了,在浓厚的感情应归属于年轻时,年纪大了一切都显得那样难以忘怀,但只是难以忘怀罢了。

  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光辉。

  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丁峻。

  党委副书记:鲁丰星。

  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陈常青。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洪。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朱学军。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肖仲华。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文刚。

  副总经理:孙合。

  工会主席:郭迪明。

  董事会秘书:钟素英。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湖北工建”),1950年在天津创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20兵团后勤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二师合并整编而来。1955年根据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命令,建二师集体转业,与建工部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合并组建为建工部华北包头工程总公司。

  1969年从包头等地迁往湖北十堰,组成建工部一〇二工程指挥部,建设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1972年划归湖北省,改为湖北省第一建筑工程局,1981年迁址湖北襄阳,2002年迁址湖北武汉,现为省属国有全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

1950年春天,在湖北大冶县,一个叫朱其升的铁匠带着徒弟到乡里去给农业社打农具,好久没有进城的朱其升在乡公所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一张悬挂在墙壁上的毛泽东彩色画像,心中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平时的时候,朱其升也经常跟乡里人讨论毛主席,是毛主席带领大家翻身做主,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见过毛主席,自然也不知道毛主席长什么样子,此时见到这个被乡亲们称呼为“大救星”的画像,朱其升越看越觉得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突然之间,他猛然想起来了,激动地说:“这不就是我的润之兄弟吗?”

原来朱其升在40年前的时候,和毛泽东在湖南新军中曾是战友,毛泽东能够参军,还是他给担保的哩,只不过那个时候朱其升只知道毛主席叫毛润之,却不知道毛泽东。

经过再三确认,毛泽东的字就是润之,可以肯定这就是他曾经的战友无疑了。

晚上回到家里,朱其升是彻夜难眠,不要说昔日的战友已经是国家***,就是一个普通人,有了消息也是让人激动的事情,他哪里还能睡得着觉。

想到这里,朱其升就从被窝里爬了出来,连夜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想叙一叙他们之间的战友情,想一想,两个人已经快40年没见过面了。

可是,一封信寄出去后,就像一片树叶落入了大海中,了无音讯,朱其升不死心,又连续写了几封信,依然都石沉大海了。

朱其升不清楚是信没有寄到,还是毛主席已经忘记了他这个老战友?

一直到寄出的第6封信,据说是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当面转交,毛主席才收到了这封来信。

当时气馁的朱其升已经放弃了给毛主席写信的想法,却意外地在1952年8月30日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

这是一封来自“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信,信中写道:

打开信封的时候,朱其升的眼睛就已经湿润了,“其升兄”三个字,读起来多么亲切,当初在军营的时候,毛泽东也是这样称呼他的,他激动的说: “润之弟做了这么大的官还没忘记我这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回想起曾经两个人并肩作战的岁月,朱其升更是感慨万千。

朱其升出身于湖北大冶县刘仁八镇岩山村烟铺朱湾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庭条件困难,朱其升仗着身体条件好,到别人的铁匠铺里面做学徒。

因为现在电焊比较普及,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以前打铁有多辛苦,那完全就是体力劳动,一般的身板真就扛不住。

朱其升在很小的时候就在铁匠铺当学徒,不但没有工资,还要干各种最辛苦的活,等到朱其升18岁的时候,实在受不了老板的打骂,就逃离了铁铺。

无处可去的朱其升,在1909年加入了新式军队当中,就是后来的湖南新军赵恒惕部。朱其升因为长期从事高强度劳动,身体素质很好,再加上作战勇敢,后来就成了班长。

可惜朱其升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晋升出现了困难,晚清时候的新军模仿西方操练方法,连编制都差不多,只有上过陆军学堂那样的人才能当军官,入伍就是排长级别的,而士兵和军官是截然不同的,士兵最多也就能当个班长,很难再升到排长。

旧 社会 管兵叫“丘八”,意思就是没有出息的人,跟军官完全是天差地别。所以到1911年时,朱其升还是一个班长,每个月的军饷是8两。

1911年,随着各地反清起义的爆发,革命形势空前高涨,黄花岗起义失败的消息传到湖南,正在读书的毛泽东看到后,十分激动,后来回忆说:“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黄兴在广州起事,全国震动。消息到湘,学生界中之抱革命主义者,已跃跃欲试。”

毛泽东当即写了一篇标题为《打倒清王朝》的文章张贴在学校门口,在学校引起很大的轰动,毛泽东建议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声援革命,还带头和一名同学剪掉了辫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辛亥革命爆发了,毛泽东再也按耐不住,就打算弃学从军,弃笔从戎,到武汉去参加革命军,助力革命成功。

在没有跟家里人商讨的情况下,年仅18岁的毛泽东跟同学们借了一些路费,邀请同窗郭梓材、毛煦生三人结伴从长沙出发,赶往武汉参加新军。

等到毛泽东兴致冲冲到达武汉的时候,却出现一个问题,原来要报名参军需要担保人,当时正在长沙求学的毛泽东是满怀一腔热血就来参军了,哪里想到军队套路这样深,还要担保人。

在长沙的话自然是有很多办法,随便找几个人就能担保,这里是汉口,人生地不熟,他们又是学生,上哪去找担保人呢?

如果就这样回去,毛泽东显然又是不甘的,因为毛泽东的很多同学都去参加了学生军,而毛泽东认为学生军成分太复杂,难以成大事,自己要去参加正规军,直接扛枪作战更直接。

听说汉口的街道很湿,自己还费了很大的力气跟朋友借了双雨鞋,现在要是打道回府,回到长沙,该怎么向大家交待。

于是毛泽东跟负责招兵的人据理力争说:“我是学生,不少同学都参加了学生军,这里只来我一个人,找谁担保呢?”负责招兵的军官坚持按照规定不允许他入伍,两个人就在营地里大声辩论,辩论是毛泽东的强项,几下子就把负责招兵的军官说的没有了道理。

这时,朱其升碰巧从一旁路过,毛泽东的辩论引起了他的注意,便询问了毛泽东一些个人情况,于是叫上另一名战友彭友胜给毛泽东做了担保,毛泽东才以毛润之的名字参军入伍。

本着谁担保谁负责的原则,毛泽东就加入了朱其升和彭友胜的班里,朱其升是班长,彭友胜是副班长。毛泽东领到一支“汉阳造”旧式步枪,正式成为了一名军人,因为毛泽东是学生兵,入伍的待遇就是6两,只比班长朱其升少2两。

对于这段当兵的经历,1936年毛泽东在接受斯诺的采访时说: “在我那个班里,有一个湖南矿工和一个铁匠,我非常喜欢他们。 ”这个“湖南矿工”就是彭友胜,而铁匠就是朱其升。

为什么毛泽东会喜欢他们两个人呢?其实是有原因的,在中国旧式军队当中,军官和士兵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等级,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实际上老兵和新兵也有两个等级,往往一些老兵会仗着入伍时间早,年龄大就欺负新入伍的士兵。

想想当时的毛泽东才18岁,连书都没有读完,完全就是一个孩子,可是他对这段当兵生涯十分怀念,说明他并没有受到过欺负。

以毛泽东年轻时期的气血方刚,怎么可能在军队里不受欺负呢?

当时就有很多兵痞四处寻衅滋事,当地政府也管不了,毛泽东就站出来跟他们据理力争,有一次,一个兵痞在巷口拿了摆摊老太婆的两包香烟不给钱,转身就走。

这在当时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军纪不严的 社会 里,拿枪的士兵地方政府根本管不了。毛泽东遇见后,直接拦住了他,硬是让那个兵痞付完钱才让他走。

这个兵痞知道毛泽东,所以怀恨在心,经常借题发挥、伺机报复毛泽东,但是毛泽东却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就是因为朱其升和彭友胜对他的照顾!

朱其升对毛泽东的照顾是细致入微的,因为新军是临时招募的,而战局还没有定,当局没有足够的后勤能力,导致天气转凉后,毛泽东还没能领到棉衣和被子等御寒的装备。

朱其升看到后,就把自己的新军装送给了毛泽东,晚上睡觉没有棉被,就跟毛泽东挤在一张床上,让毛泽东在冬天里没有着凉,顺利度过。

军事训练开始后,毛泽东也严格要求自己,勤学苦练,朱其升和彭友胜看在眼里,就经常教他做一些示范动作,帮助他提高军事技术。

一个普通士兵在新兵营往往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的训练才能完成训练,但是毛泽东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掌握了军事基础知识和战斗基本技巧。

这其中除了有毛泽东的个人军事素养外,也和朱其升与彭友胜的帮助是脱离不开的,正是这两位大哥的照顾,才让毛泽东进步神速。

有时候毛泽东没有来得及擦枪,朱其升便帮他擦,正是这种对小兄弟的关怀,让毛泽东很快融入到部队生活中。

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到奇怪,为什么朱其升和彭友胜会喜欢毛泽东呢?

其实这个并不难理解,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毛泽东有文化,那个时候当兵的人都没什么文化,有的士兵家里来信了,不认字就让毛泽东来给读,想要给家里去信,毛泽东就给代笔,并且还教大家读书写字。

朱其升只读过三年的私塾,根本认不出几个字,正是因为毛泽东的教导,才让他学到了很多知识,几个月下来,朱其升连报纸都能够读得懂了。

后来朱其升说:我之所以后来会记账、写字、做生意,这多亏了当时毛润之的帮助。

毛泽东在军队中受欢迎,除了识文认字,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会讲《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

现在大家都读过这些名著,但是旧 社会 可不是谁都读过,那些不识字的,只能通过说书唱戏的来讲,而毛泽东从私塾时期就开始看这些书,经常讲给同学们听,对于这一套,他是很熟悉的。

军营中的生活都是枯燥的,能够听到毛泽东讲故事,讲 历史 ,那是何等乐事,人们都称毛泽东是“秀才兵”。

这样有文化又乐于助人的年轻后辈,谁能不喜欢?

正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后来在战场上,朱其升更是救了毛泽东。

虽然朱其升与毛泽东所在的部队没有与清朝的部队正式打过,但是在军旅的日子也不完全是一点风险都没有的。

有一次部队要疾行军到萍乡,途中毛泽东的小腿疾病复发,化脓流血,疼痛难忍。旧式军队如果士兵跟不上队伍,直接就会被驱逐出去了,不像后来的红军有严格的纪律不能抛弃战友。

作为班长的朱其升不忍心抛下毛泽东,因为在这荒山野岭中,受伤的士兵得不到照顾就等于牺牲。

朱其升将队伍交给副班长彭友胜,自己则带着毛泽东走,虽然脱离了大部队,却始终不离不弃。

最凶险的一次是,他们刚到一处村落时,一伙敌人追随而来,眼见跑不开,朱其升就把毛泽东拉进村中排除污水的阴沟里躲了起来,敌人寻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就离开了。

朱其升又带着毛泽东追赶大部队,就这样在山区里面,走了一个多月,吃不上饭的时候就到百姓家里去乞讨,最终于1912年到达江西萍乡市的新军收容遣送站,毛泽东被军部医院收治后,不久痊愈。

可以说,如果没有朱其升的照顾,毛泽东的处境是很危险的。

多年之后,毛主席回忆起自己从军的这段生涯,他打趣说道: “不是吹牛皮,单个教练、排教练、连教练、营的野外演习也搞过,后来南北议和,就不让我干了,就变成外行了。那时程潜是师长,长官是谭延闿,他下面就有四个师,程潜是一个师的师长。”

然而正在朱其升与毛泽东准备到战场上推翻封建统治时,却传来了南北议和的消息,南京临时政府被解散,袁世凯当上大总统,篡取了革命果实,朱其升和毛泽东所在的新军部队也接到命令就地解散。

这让毛泽东对革命军非常失望,表面上清政府被推翻了,革命成功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后来毛泽东说道:” “我以为革命已经过去,于是脱离军队,决定回去念书。

半年的军旅生涯对毛泽东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但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让其在后来的革命活动从来没有懈怠过,也让毛泽东对军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能够担任中国人民军队的统帅,指挥军队作战。

也是在这半年的军营生活中,结识了两位亲密战友!

1912年,毛泽东与朱其升、彭友胜三个人各自领了三个月的饷银和遣散费就决定各回原籍谋出路,在长沙火车站,三个青年人握手道别,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军旅生活通常都是艰苦单调的,但是如果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那一定是难忘的,战友情也是最宝贵的 情感 。

毛泽东回到长沙兜兜转转,后考入湖南第一师范,最终走上了伟大革命道路。

而朱其升没有那么大的志向,回到了家乡继续干他的铁匠,毕竟是一门手艺活,能够吃饱饭,攒了点钱还买了几亩田地。

由于通讯不发达,朱其升与毛泽东一别已经40来年,如果不是到处都是毛主席的画像,他还不会认得出毛泽东就是毛润之呢!

1952年秋天,在收到毛主席的来信后,朱其升揣着亲笔信和毛主席寄来的钱做路费,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去见毛主席。

一路上朱其升都十分紧张,见了毛主席该说些什么呢?

虽然曾经是最亲密的战友,但是如今毛泽东是国家主席,而自己只是一个老铁匠。

到了北京后,朱其升就被安排进了中南海,三天后,中南海的工作人员把朱其升带到了一所四合院。

毛泽东从那里迎了上来,握着朱其升的手高兴地说: “我们见面太晚了。去年春天,彭友胜曾写信来,我也给他回了信。你为什么不早些写信给我,接到信后应早些来嘛!我多么想见见旧时的老朋友。”

两个人聊了很多在新军时期的事情,还聊了另一名战友彭友胜的事情。

说着说着,两个人一块走进了书房,朱其升看到满架子的书,想到毛主席曾教他识字的事,颇有感触地说: “主席,你还是那样喜欢书。”

毛主席亲切地说: “不要称主席,叫我润之,或叫毛泽东吧。”

随后毛主席坐到了椅子上,看着桌子上的书说: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我工作忙,只得抽空读一点书。”

要知道在毛泽东在军营生活时,几乎每天都要读报,每个月6两的军饷,很大一部分用来买报纸了,想到这里毛泽东说: “我们在新军共同生活,虽只有半年,但记忆犹新,特别是你和彭友胜对我的照顾和帮助。当时,我带有学生气,对军队生活不习惯。你们像兄长一样关心我。”

听到这里,朱其升连忙说: “不,不,是您关心了我们。”“您像老师一样教我们读书、写字,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两个人说着说着已经很长时间了,秘书就来通知主席时间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日理万机,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都很多,接待客人的时间都有限制。

可是,回忆起当兵时期的事情,怎么也说不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战友情”吧!

为此,毛泽东坚持留下朱其升吃饭,并且说: “第一次会面,一定要在我这里吃一顿饭,不然哪像老朋友。”

是啊!从1912年到1952年,分别了整整40年了,哪里能聊得够。

为了招待朱其升,毛泽东除了常规的三菜一汤,还让厨房特地做了一道“硬菜”,就是毛主席最爱吃的红烧肉, 1912年部队散伙的时候,大家就凑钱吃了一顿好的,大家都知道毛泽东爱吃红烧肉,还特意点了这道菜。

两个人又在一起边吃边聊,好像回到了军营时期的生活,吃完饭后,毛主席交待朱其升,自己工作很忙,不能每天都陪他。一定要让他在北京多住一些日子,好好玩几天,等有空,他们再聊。

一个星期后,毛主席又邀请他去聊天,这次聊天毛主席笑盈盈地说: “这几天,玩得痛快吧?今天,我找你来,是要你谈谈你们那里的情况,谈谈群众的想法和要求。”

朱其升是个粗人,就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完完全全地告诉了毛主席,使得主席能够了解到基层 社会 的情形。

一个月后,朱其升惦记家里的情况,就向毛主席告别,临行前,毛主席又叫秘书给了他500元作为路费和生活补贴。

当时毛主席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600多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朱其升不肯收,自己对革命也没有什么贡献,生活也不是特别困难,很担心主席为自己破费。

毛主席说: “这是我的稿费,你拿去用吧。”

朱其升也就不再客气,拿着钱离开了北京。

回到武汉后,朱其升想到反正自己的钱也够用,就把毛主席给他的500元钱做资本,将汉口硚口附近补伞的、修鞋的、补锅的、箍木桶的手工艺人召集到一起,成立了“和平油布雨伞厂”,朱其升当了经理。

朱其升成立这个厂子的初衷倒不是为了盈利,而是想让手工艺人都能得到一定的照顾,还能为 社会 提供一些便利的服务。

朱其升经常跟工人们说: “毛主席号召我们组织起来,我们再不能像过去那样无组织,散散漫漫。我们一定要把工厂办好,再去北京向他老人家报告。”

1954年夏末,朱其升带着“和平油布雨伞厂”的照片,再次到北京去看望毛主席。毛主席再次见了这位战友之后很高兴,拉住他的手说: 你来得好。我就是想多了解一些你们下面的情况。这次你要详细谈谈。

听说朱其升用他资助的钱开了工厂,十分高兴说: “很好,这个工厂不错,有点 社会 主义的气魄。”

在北京呆了一段时间后,朱其升向毛泽东告辞要回到武汉,临行之际,毛泽东叮嘱他有空可以多来北京走走,或者给他写信。

朱其升深受感动,连话都说不出口了。

毛泽东也动情地说: “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有困难,有要求,可随时告诉我,我想办法给你们解决。” 只是可惜,离开北京后,朱其升再也没有和毛主席见过面,1956年夏天,朱其升在汉口病逝了。

然而对于这位老班长,毛主席却一直挂念,毛主席和一位铁匠的交往也成为一段佳话。

  王杰:

  王杰,1942年生,山东金乡县人。1961年8月应征入伍。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以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快乐”,为了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热爱学习,写下了10多万字的日记。他关怀战友,爱护集体财产。他帮助群众做好事从不留名。他勤奋工作,在执行训练、施工和抗洪救灾等各项任务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被大家称为是“闲不住的人”、“不知疲倦的人”。他在部队里年年是优秀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当了班长,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

  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军事训练。当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根据他生前愿望,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1965年11月2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党和国家***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为他题了词。

  欧阳海:

  欧阳海,1940年生。湖南桂阳人。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加入中国***。

  1963年11月18日,随部队野营训练经过京广铁路时,一匹驮炮的战马因被驶近的一列客车所惊,突然奔上铁道在火车与战马即将相撞的时刻,他冲上铁道将战马推出铁轨,避免了一场重大伤亡事故,他自己却倒在车轮下壮烈牺牲。后被所在部队领导机关追认为“爱民模范”。1964年1月22日,国防部命名其生前所在班为“欧阳海班”。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

  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