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萌拒绝百万彩礼,给大衣嫂买新衣,乐得婆婆下河摸鱼给她吃,心机有多深?

老婆 0 50

陈萌拒绝百万彩礼,给大衣嫂买新衣,乐得婆婆下河摸鱼给她吃,心机有多深?,第1张

陈萌拒绝百万彩礼,给大衣嫂买新衣,乐得婆婆下河摸鱼给她吃,心机有多深?
导读:自从朱小伟和陈萌订婚以来,他们俩人就成为了网上的热门人物,只要与两人有关的话题、视频、文章几乎都是大爆,就是因为大家想知道通过相亲只认识三个月就订婚的他们,是否过得很幸福。毕竟小伟和陈亚南的那段婚事,已经让所有人都很害怕了,大家也在担心陈萌

自从朱小伟和陈萌订婚以来,他们俩人就成为了网上的热门人物,只要与两人有关的话题、视频、文章几乎都是大爆,就是因为大家想知道通过相亲只认识三个月就订婚的他们,是否过得很幸福。毕竟小伟和陈亚南的那段婚事,已经让所有人都很害怕了,大家也在担心陈萌成为第2个陈亚南。

好在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正向发展,陈萌自从和朱小伟订婚以来,一直低调的生活,没有像陈亚男似的第一时间注册短视频账号。她更通过家里人发声说自己不会做网红,更不会直播带货,只会做一名幼师。陈萌的这一脾气秉性,正好符合大衣哥大衣嫂对儿媳妇的要求,所以朱家人才会拿她当一个宝贝似的来对待。

毫无争议,陈萌的到来,也使得网友不自觉就要拿她跟朱家前儿媳陈亚男进行比较,虽然大家对陈萌的为人知之甚少,但从大衣哥夫妇对待两任儿媳的态度上来看,陈萌与陈亚男的确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除此之外,网传大衣哥大衣嫂还将两年前打造的二层小楼腾了出来,给小两口当作婚房使用,要知道,别看这栋小楼只是建在村里,但前前后后花费了一百多万,占地面积非常大,毫不夸张地说,它比当初夫妻俩买给陈亚男置办的那套楼房价值高得多。

大嫂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邋里邋遢,不修边幅,而是开始精心打扮自己,换不同的发型化精致的妆,儿媳妇陈萌还给大姨嫂买了一套新衣裳。既然收了儿媳妇的礼物,当然要对儿媳妇上心,大衣嫂连忙穿上儿媳妇给买的新衣服,去陈萌的新房监装。房子快点装修好,小两口也能够早点完婚。

因为是大中午,大嫂还贴心地给工人们买了雪糕降温避暑,亲自分发给每一个工人,也不管户外30多度的太阳,往回走的时候,自己还吃了一根。一般大中午谁都不愿意出门,但大衣嫂不光精心打扮,还带上了繁杂的首饰,左手戴着一个翡翠镯子,还有一串檀木串珠,右手带着宝石手链,脸上也带着笑容,看上去心情不错。

就拿彩礼这个问题来说,大衣哥曾约着陈萌的父母一块儿吃饭聊彩礼,以于大衣哥的脾气来说,他为了给陈萌面子,也为了让人知道做朱家儿媳妇是多么的风光,所以他想拿出200万当做彩礼给陈萌,结果却遭到了拒绝。

陈萌和家里人表示彩礼多少不重要,只要俩人的日子能够过好就行了,如果真要说多少彩礼的话,那就按照当地的习俗31,800就够了,毕竟它的寓意是“三家一起发”。除了拒绝天价彩礼之外,陈萌还特别有孝顺地给婆婆买了新衣服。

这件黑白相间的衬衣就是陈萌给婆婆大衣嫂买的,别说陈萌的眼光还是挺洋气的,把大衣嫂打扮得就像是职场女人一样,比之前洋气了许多,也更精致了许多,看来大衣嫂真是遇到了一个好儿媳。穿上儿媳妇送的新衣服,乐的大衣嫂亲自下河摸鱼给儿媳妇吃。从晒出来的中能看到,大衣嫂去摸鱼的时候,把新衣服换掉了,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扎了个马尾。

在池塘边上摸鱼的画面,让人看了既幸福又觉得很心疼,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仙儿媳妇,值得大衣嫂这个婆婆亲自下河摸鱼。如果不是婆媳相处很愉悦的话,他们也不会特意为了对方做这些事情。

明明大衣哥是个大明星,别人想要阿谀奉承他都来不及,可他却为了给儿媳妇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知道对方要来吃饭,张罗着开始打扫庭院,还将多年没有清理的垃圾也一块清理干净卖了出去,简直就像是过年一样,把家里里里外外都给打扫了一个遍。

毕竟陈萌只是朱家的一个儿媳妇,而且还没有过门,身为公婆的俩人没有必要这么铺张,而是以平常心对待就好了,要让孩子知道朱家的做事风格是什么样,这个家原本的样子是啥,这样的话以后再回朱家,不会有很大的落差。

比起陈亚男,陈萌的确会讨好大衣哥和大衣嫂,陈亚男一心想着直播赚钱,非必要时间不回家,更不会买礼物。但陈萌在得到的同时也会回馈给大衣哥和大衣嫂,对两个老人更尊重,这也难怪大衣哥会对陈萌的态度这么好了,比起陈亚男,陈萌更值得。

或许我们都很希望陈萌和朱小伟能够过得很幸福,但丑话还是要说到前面的,既然陈萌答应大衣哥不会开账号,更不会当网红,希望她能够遵守自己的诺言。千万不要像陈亚男似的违背自己的承诺,要对家庭和公婆坦诚,只有这样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关于彩礼送多少,这主要是看女方家当地的习俗是怎样的。有些城市,就算是同城但是不同区域生活,也会在彩礼上存在些许差异。所以大家要事前了解好女方当地的彩礼风俗。每个城市都有着不同的结婚习俗,那么在彩礼金额方面也是不一样的。大家生活的方式不同。

北方地区

5万元以下:部分内蒙古高原1万元

5-10万元:吉林6万元、辽宁6万元、河南6万元、陕西6万元、安徽中原官话区6万元、江苏中原官话区10万元、黑龙江10万元、北京10万元、天津10万元。

10万元以上:陕西12万元、河北15万元、山东15万元。

南方地区

5万元以下:重庆市0元、香港1万元、澳门1万元、四川省东部1万元、广西省2万元、广东省2万元、贵州省2万元、海南省4万元、台湾省4万元

5-10万元:安徽省大部6万、云南省大部6万、河南信阳市5万、河南南阳市6万、湖北省10万、江苏省大部10万、上海市10万

10万元以上:陕西省南部12万、甘肃省东南部13万、江西省15晚安、福建省30万

光看彩礼金钱并不能代表最终的彩礼数,比如上海的彩礼钱是10万元,但是上海除了送彩礼外,还会有送车、送房的习俗。如果将车房的价钱和彩礼钱相加,那么就有可能达到上百万,所以彩礼钱只是一部分。很多地区也是将送礼和彩礼钱并为一起进行的。

在我老家那的确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婆家能拿出越高的彩礼来娶媳妇就说明他们重视这个媳妇,并且也愿意对这个媳妇好,不止外人会这样觉得,连他们自己都会觉得诚意满满。不过我说的彩礼越高并不是说一定要几十万上百万那种,而是婆家愿意拿出他们认为尽力的彩礼了,那种就是很有诚意的了,不像有些人明明可以给十万彩礼,却各种扣扣搜搜只愿出一万的,这种你觉得能有多大诚意啊?彩礼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切,但的确也能从中看出点什么的。

事件梳理:

河南商丘的虞城县有一村民娶媳妇引发村民围观,原因是这家人下的礼金可算是“天价彩礼”了,有8条华子、猪牛羊整只、各种水果以及三十万现金,村民都在说这是下血本娶媳妇呢。河南商丘此前就有给出一个政策,是要抵制天价彩礼这种现象的,但很显然这政策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该大操大办的人依旧下血本去操办,有网友表示彩礼就应该重视,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能抵制;也有网友表示这就是在炫富攀比,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彩礼要价才会越来越高。

01、男方愿意高彩礼娶老婆那就是有诚意

就在我个人角度来看哦,的确是彩礼越高等于越有诚意,这种彩礼不是说女方各种威胁逼迫要那么高的,而是男方愿意给并且愿意给很多的,那就足以说明男方的确重视女方啊。不像一些人,女方要求正常的五六万都各种埋汰女方拜金物质像是卖女儿,现在的条件,五万块钱娶一个老婆很贵吗?又不是说要你五十万的彩礼!女孩子也不全都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只要你愿意拿出这份诚意,女方兴许还会还给你的啊,彩礼这个东西阻挠了那么多情侣分手,我觉得也算是让彼此认清彼此吧。

02、尽自己所能,而不是哭穷卖惨

每个人的经济能力跟家庭条件都不一样,有些人千万身家自然出得起几十万彩礼,可有些人年薪才几万你总不能要求人家给几十万吧?最主要的是你愿意拿出自己的多少来娶媳妇,首先你得有个诚意让人家知道你是真心想去媳妇的吧?而不是一句“我没钱”就堵住了后续。我贼烦那些一说到彩礼就说女孩子拜金物质的男人了,娶老婆你还想免费娶啊?再不济你也得拿出你该有的诚意来啊,要是扣扣搜搜不拿出钱来娶老婆,干脆别娶了,留着将来养老算了。

不过有一说一,有些地区的确有彩礼攀比这个现象,这是不可取的!你愿意拿多少是你自己的事,自己条件都不如别人还硬要攀比,你自己都会觉得不顺心。最主要是两人感情到位,别轻易因为彩礼而吵架分手,都是可以互相迁就商量的嘛。

彩礼一般给多少才合适呢?

我觉得这还是得量力而行,不能一味苛求。我们一定要注意,有钱不愿意多给点彩礼和实在拿不出更多钱来给彩礼,这是两回事。

男方还背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房贷,你就让别人拿出一二十万彩礼来揣你兜里,你说男方心里能痛快吗?男方心里不痛快了,会怎么看待你女儿?

我觉得这样的情况下,女方很有可能会被男方和男方父母看不起,以后在家里没地位,没话语权。

埋下这么大一个隐患,以后的婚姻生活必然如履薄冰,想要幸福真的很难。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结婚女方该要多少彩礼才合适,我真的很难给你一个准确的数字作为回答。

不过,我很想对每一位还未出嫁的姑娘或者家里有未出嫁的女儿的妈妈说:小两口过好日子,幸福相爱才是最重要的事。

至于彩礼?他给得起的彩礼和他愿意给的彩礼差不多,就行了。

到时候也记得给人回份合适的嫁妆。毕竟,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幸福也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彩礼是男方送给女方的一种礼金,用于表示男方的诚意和对女方的尊重。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高彩礼已经成为了影响婚姻制度的一种因素。

首先,高彩礼使得婚姻成本过高,导致许多年轻人无法承担。在传统观念中,家庭的财富和地位是衡量一对夫妻是否匹配的标准。因此,男方在追求女方时需要支付大量的彩礼,有时甚至需要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嫁妆。这些高昂的婚姻成本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是无法承担的,导致他们无法结婚,或者选择延迟结婚。

其次,高彩礼也造成了婚姻市场的扭曲。由于高彩礼给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许多父母会将自己的子女视为“财富”,寻求高彩礼的对象而不是真正的婚姻伴侣。这就导致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为了获得更高的彩礼,选择了不实事求是、掩盖真相的方式,让自己的子女进入了婚姻市场。这些现象导致了婚姻市场的扭曲,使得真正的爱情和婚姻伴侣成为了奢侈品。

此外,高彩礼也导致了婚姻中的不平等。在传统观念中,男方在婚姻中是一方的主导者,女方则处于被动地位。男方支付高昂的彩礼不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更是为了获得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这种观念导致了婚姻中的性别不平等,女方往往需要承受更多的家庭责任,包括孩子的抚养和家务劳动等,而男方则可以享受更多的权利。

最后,高彩礼也导致了婚姻中的不稳定性。由于高彩礼的存在,许多男方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娶到自己的妻子,一旦婚姻出现问题,他们往往会感到无法接受和承受,因此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或者寻求不正当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些现象往往会导致婚姻的破裂,甚至会导致一些非正常的婚外关系和家庭暴力。

综上所述,高彩礼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影响婚姻制度的一种因素。高昂的婚姻成本、扭曲的婚姻市场、性别不平等和婚姻不稳定性等都是高彩礼带来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逐渐改变传统观念,推动婚姻制度的健康发展,让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在婚姻中能够享受到平等和自由。

所谓高低,不能一概而论。高不高,也是分地域、分家庭、分人。同时男方家条件也很重要,有钱的男方给十万八万都不嫌多,家庭条件差点的三五万都是负担。

比如:我们家姊妹三人,都是嫁我们湖北本省内,三家的婆家彩礼,没有谈判过程,婆家自主给的,都是五万。我们出嫁时,父母都一人给2万带回。娘家酒席都是我父母出钱负责。

如今,我们三人家庭幸福,小日子也越活越好。

而我堂妹,嫁福建农村。男方家条件和女方都是普通农村家庭,但是女方家里有个弟弟,所以娘家和男方谈判,要了168万的彩礼。

彩礼是要到了,可是婚后才知道男方家的彩礼,男方父母要求男孩自己承担。真是天算不如人算。

所以,彩礼没有错,错就错在彩礼以谈判、要的形式达成,而不是以男方主动给、女方不嫌多少欣然接受,并适当的给一些女儿带回婆家的方式达成。

所有的彩礼,只有以后者的方式达成,才是皆大欢喜。才能让“彩礼”这个词光明正大的存在。

可能你了解的比较高,或者你的圈子看起来比较高。

不是所有人都比较高。这个好比你的眼光,环境,圈子一样。接触的是什么样,结果片面的就是怎么样。

记得娶莆田老婆都是66个达不溜起,大部分都是88个达不溜。 但是还是有不到10个达不溜就娶到的。男方还没房没车的。

教大家一个避免高彩礼的方法:

谈恋爱到结婚的时候,要看女方家还有没有没结婚的男子。不然彩礼要的基本不会太少,因为女方的哥哥弟弟或者其他男孩子,结婚还是要出彩礼的。

现在这农村娶个媳妇呀彩礼确实是要的高,大家有没有没发现,越是穷的越是要的高。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农村感慨,娶个媳妇真是很难,难的是找不到媳妇,等找到了,却苦于没钱娶,总之,就像多数人说的,这农村姑娘都嫁到城里去了,城里姑娘呢又看不上农村小伙,所以最终还是难倒了农村的小伙,这也正是彩礼年年涨价的原因吧。

每一个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嫁的好,不都常说,活得好不如嫁得好。其实现实也是,很多姑娘为了能嫁得好,在成年后都会选择离开农村到城里去打拼,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嫁到城里,有的是因为自己喜欢找了个农村的,父母扭不过,如果要嫁,就得拿出多少彩礼钱才能结婚,这都是很多父母的要求,一旦这个价格谈不拢,也就没法继续下一步了,除非女方让步。

有的农村父母,养大一女儿,工作没几年就要结婚了,觉得不甘。另一个就是怕自己的女儿嫁了日子过的不好,在彩礼上会要多些,也是出于好心,为女儿争取利益。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

农村普遍的彩礼少则七八千,高的十几万,几十万的都有。虽然很多人说,都是农村出身的,都知道家庭情况不好,但彩礼钱确实难以免去,反而还要苛刻。

现在的农村风气特别的不好,就是喜欢攀比。假如说别村的某某家嫁女儿了,嫁得好了,男方家里条件很好,给了多少多少的彩礼,有的地方还会把钱拿出来,当着村里人的面数,有面子呀,女儿嫁的好哇。所以当有男方家里去到女方家里提亲,女方有时不会直接说要多少彩礼,而是会说我们村哪个哪个家嫁女儿给了多少多少的,咱们也不能低于人家的就可以,不会考虑男方家的实际情况来定,唉,在我看来就是在拍板卖女儿呢。

当然,我们所说的这个不是农村都这样,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要多少彩礼,只要孩子过得幸福就可以了。

彩礼不能代表什么,但现今成为很多农村娶媳妇的一个大难题,用当今的情况来看,甚至娶个老婆都倾家荡产的都有。做父母的且行且珍惜啊!

我们湖南益阳这里基本要十多万,但基本都带过来了,如今的 社会 工资高,一天的工钱至少也有200元,小伙子勤快点,彩礼钱做个两三年就出来了。因此我们这边觉得还好。

人的虚荣心在作怪,攀比心,家家户户都要车子房子,这是硬件要求,至于为什么彩礼这么高,终其原因就是因为,人的本性,攀比之心,加上这些年的中国发展太快,虚拟经济太高,城市套路深固然不假,可是农村的人心早已不古,也许再过几年等90后老了,彻底进入了光棍时期,那个时候的中国会大不一样未来5年可见

老家江西,农村娶媳妇彩礼确实高,这个主要看对方父母,有的父母会少收点,有的也确实会收很高,但是一般会回一点,实际上也没那么多。

人性总是偏向利己,任何因素都不外乎一个“亏”字,换位思考一下,你会发现原来我也是这么想的。

今生活越来越好,很多农村家庭都盖起了小楼,富裕点的买了车,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但是有个问题却难倒了众多中老年父母,那就是儿子娶妻难,娶妻生子是人生大事,很多农村父母都把子女是否结婚当作衡量自己是否完成“任务”的标准,不少父母为此愁白了头,可娶个媳妇怎么就这么难了?

说起娶媳妇,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彩礼,有些人认为彩礼过高是娶媳妇前的一座大山,拦下了很多男青年。送彩礼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习俗,只是随着时间衍化,彩礼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城市一套房、车子、数目不菲的钱是娶媳妇的必要条件。

有些人还把这些编成了顺口溜,比如“万紫千红一片绿”、“三斤三两”、“一动一不动”等等。有些农村地区娶妻所有花费加起来超过百万元,这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来说是难以承受之重。要知道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刚超过17万元。

因此,很多人认为结婚的沉重负担是导致农村男结婚难的主要原因。诚然,巨额开销阻碍了很多适龄农村青年的结婚梦,可是如果深究彩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就跟一件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一样的,还要归结于供需不平衡。

简单来说就是男多女少,适龄女性变得更加抢手了。《中国统计年鉴2020》显示,至2019年末,全国男女性别比达到10446,其中,30岁至34岁为10128,25岁至29岁为10665,20岁至24岁为11461,15岁至19岁为11839。不仅男多女少,随着年龄下降,男女比例进一步扩大。如果按照1:1配对,必然会有一些男性被“剩”下来。

这跟文化习俗脱不开关系,中国有一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在这种思想下,重男轻女现象屡见不鲜,大家都想着生儿子,最后就是男女比例失调,适龄男性想要娶到媳妇就只能竞争,结果就是女性对彩礼、才能、相貌等等的要求水涨船高。

在婚姻理论中有个著名的ABCD男女婚配理论,即将男女按照优劣分为ABCD共4个层级,A为最高等级,D为最低等级。女性一般更偏向找比自己条件好的男性,所以, 社会 婚配结果通常为: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的搭配,最后D男会被单下来。

而无论是家庭出身还是教育都先天不足的农村男更容易被划分到D类,所以男性结婚难的问题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

此外,女性越来越优秀加剧了男性娶妻难的局面。虽然我国男多女少,但是高学历却呈现"阴盛阳衰"的趋势,全国几乎所有省份大学生都是女生多于男生,最严重的云南省,女大学生占比高达7117%,山西、浙江、山东、河南女大学生比例均超60%,这些省份中不乏男女比例失调严重的人口大省,而且教育层次越高,女性比例越大。

大量的农村女性到了城里求学、务工,她们的视野开阔了,有些也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多数女性不愿意回到农村结婚生子。所以与大量农村男未婚相矛盾的是城市里还有不少的大龄优秀未婚女。

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农村男有些自身不够优秀,也是造成农村男娶妻难尴尬局面的推手,比如不少农村男因为出身原因不够自信,有些比较内向。还有一些则是因为教育缺失、自身懒惰等因素没有稳定的工作或者游手好闲,哪家的姑娘会看上呢?

作为先天条件不足的农村男,只有努力提升自身才能避免娶妻难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