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要不要给老师送礼?

老师 0 25

孩子上学要不要给老师送礼?,第1张

孩子上学要不要给老师送礼?
导读:我孩子上学到现在五年级了,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这几年,我真的是没送过老师们一点实物礼物(包括钱)!至于我上学的的时候我父母给没给我老师送过这个我就真的不知道了……起码到现在为止我是从来没听他们跟我说过还送过礼这事儿。为什么要送礼?这事儿说白

我孩子上学到现在五年级了,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这几年,我真的是没送过老师们一点实物礼物(包括钱)!

至于我上学的的时候我父母给没给我老师送过这个我就真的不知道了……起码到现在为止我是从来没听他们跟我说过还送过礼这事儿。

为什么要送礼?

这事儿说白了吧,少数是因为真心实意感谢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教诲,送礼是真的纯粹就是为了表示感激!

还有一部分更少的,那就是个别没有师德的人搞出来的破事儿!

但是绝大多数的实际情况是一部分家长试图通过送礼为了让自己孩子获得不平等的待遇——说白了就是让老师特殊照顾自己孩子罢了!这种人是最可恶的,送礼的时候摇尾乞怜,转身就破口大骂!做人做的如此两面派也真的是没底线了!

送礼有用吗?

我没送过,所以我不知道送礼后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待遇!所以这个问题我没法准确回答。

我只能说的是,我家孩子只要我每次去问孩子老师最近表现怎样、有没有什么不足之类的,孩子的老师都是很热情的跟我讲孩子的各种情况。

至于很多人说的“荣誉”啥的,孩子能得的也得了,不能得的也没给我们。

虽然现实中的确存在评选“荣誉”时候的不公平,但是我个人真的不在乎这些——我们只拿成绩、品德说话就行了。

送什么?

我送给老师的就是“全面配合的家庭教育”!

孩子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我一定尽量做到最好,孩子老师没要求的我能想到的也会尽量做到最好,没参加的活动我们一定全力以赴,能帮的忙我们也绝对义不容辞!

我跟孩子讲的很清楚,你得好成绩、好纪律、高品格就是给老师的最好礼物!老师会因为教出来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这就是最大的礼物!

送不送看自己情况吧

虽然我现在可以说上面的这些话,但是我并不能保证未来我不会也落入俗套,没准哪天我也会为了孩子而想尽办法给老师送礼!

所以我并不反对家长给老师送礼,我只是瞧不太上那些“变脸”太快的家长而已。

从大道理上来说,应该不送。因为人们送的话,我们的社会风气只会越来越差,到时候只会提高我们所有人的成本。所以道理上来说,我们都应该坚决抵制红包。

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说,送比不送好。因为人大多是自私的,都只会为自己考虑,送了的肯定比没送到占优势,会受到更多的照顾。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说过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所以我们只能做最坏打算,为了保证自己利益,只能也送了。

遇到要不要送红包给老师,我们都很犹豫,怕孩子吃亏,怕别人送了自己没有。和我们要不要巴结领导一样,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家长,是决定家庭的教育理念和观点的小题大做问题。不管什么时候,教育好孩子,比做什么都有用!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最关键的成长之路,不要期待教育,授予他人之手,毕竟老师只是工作,职责而已,教育父母才是最关键和重要的!

一个有良心的老师不会看重你的钱,看重的是你对自己孩子的负责任态度。老师不会因为你给了钱特别对你学生,老师上课是面对全体学生,不可能特别照顾,除非你孩子是后进生,需要帮助。一个有良知的老师对于尊重的理解不是钱,而是家长对老师管理的方法理解,支持老师工作才是最大的信任,老师才能尽心尽力的教育你的孩子。

给老师送礼,反倒让孩子在成长中本来该经受的各种挑战与历练,被大人横加人为干扰,不利于孩子在不惊不扰的教育中成长,长成他本来的样子。另外,给老师送礼的不当做法,也是对老师师德修为的不良影响,教育公平,需要全社会一道努力,风清气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

这个给钱不能多,给多了她也不敢收,二百三百的购物卡就比较合适。

一老师的作用

   (1)老师能传递课本知识,还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三观,父母告诉我们要学习弟子规,他们说这是每个孩子都该懂的,是作为晚辈的原则,而老师则告诉我们,为人人要学会变通,跟进时代变化,弟子规中也会有糟粕。其实在你走向堕落的时候,一直纠正你的是老师,不是父母。

   (2)老师的作用,一部分就在于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到时候找得到工作。另外,老师的作用,也许在于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社会结构,学生必须准备面对生活。

二教师资格证的作用

   (1)一‌‌‌‌般考教师资格证是为了考进教师编制,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考入编制就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了,实现了当老师的梦想,而且工作待遇好,福利高。

   (2)考试改革后,除了所需的专业课知识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必考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相关知识。这就意味着对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更全面,通过者意味着人文素养及社科知识结构较为全面,在从事教育培训、广告、传播、文化、设计领域相关的职位中竞争优势很大。

老师工资底薪两千三左右。客观的说,送礼没有错,老师也是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送的是老师喜欢的东西,那固然是最好的。

但是作为收礼物的,也要分礼物是谁送的,作为老师而言,最怕的就是人情上的负担,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这种感受。

而我们作为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本就是陌生人的关系,为什么会平白无故去送礼?除了真的感谢老师,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导致家长给老师送礼物,或多或少都会让老师们觉得有求于人。

其实这很正常,人之常情谁都会这样,老师肯定也知道家长送礼,背后的这些小“阴谋”。人的内心是复杂的,所以不会有老师因此而看不起家长,只不过老师能不能收这礼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方式都截然不同。

看到推送来的消息,“孩子上学了,要不要给老师送礼?送什么?怎么送礼?”

孩子一上学,家长就开始犯嘀咕,想着靠送礼让老师关注一下孩子,可是又不知道具体怎么送,真难啊!

家长们常常议论纷纷,说什么送礼的孩子会坐在最好的位置,送礼的孩子能参加加分的活动,送礼的孩子表现分高吓得家长总想寻思给老师送礼,不送礼就怕老师对孩子不好。

作为一个初中家长,孩子上学9年了,还没有送过礼,但是老师很关照孩子,并没有不送礼,老师冷落孩子这一说。

学校里有什么活动,只要适合孩子的,都会让孩子参加。孩子学习不够积极的时候,我们都想放弃了,可是老师没有放弃。还特意找了很好的组长,监督孩子学习,让孩子重新燃起学习劲头,成绩明显好转。

本来想让孩子走特长上更好的高中,我们也因此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只靠成绩就可以搞定更好的高中。

老师也是个高风险职业,收礼会毁掉自己的前程,我们就不要给老师添乱了,让老师安心教学,比什么都强。

关于是否给老师送礼,李玫瑾教授说过:要让我们孩子的心灵健康纯净,无论家长、无论老师,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

如果想要老师关照自己的孩子,需要做好以下事情,比送礼送钱更管用。

老师发出的通知立即响应

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很多方面都需要家长配合,比如要完成安全知识答题、要交保险、要学宪法、要交学费、要统计人员名单等等,事无巨细。

对于这些通知,我们一定立即响应,赶紧去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不要等着老师三番五次的催。

老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教学,如果看到有家长没有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反复确认和催促完成,耗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影响到教学时间。

所以,这一点很重要,让老师省心,老师心里自然感到甜。你的良好表现,就会折射到孩子身上,老师看孩子也格外顺眼。

老师安排的活动积极参加

学校里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家委会评选、班级执勤、运动会拍照、服装统一考察等,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能力或者时间,就要积极参加,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

你关照老师,配合老师的工作,为老师分忧,老师自然会很感动。拉近和老师的距离,老师也会顺便多说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让你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

趁机会再进一步和老师有针对性沟通,让老师关照一下孩子,老师自然会放在心上。记得一次执勤的时候,老师就特意和一个妈妈沟通了很久,可见老师是非常关注这个孩子的。

老师反馈的孩子问题,努力想办法解决

孩子在学校会有各种不同表现,有好的也有坏的。当老师给你反馈孩子的问题时,不要推三阻四,跟老师说“孩子更喜欢听老师的,我们说了也不听!”直接把球踢回去,持不管不问的状态。

清楚的记得博士老爸蔡笑晚的名言:孩子是你自己的,你不管谁管。

老师反馈孩子的问题,也是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希望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家长一推了之,该让老师多么无助。

家长这时应该认真倾听老师的描述,一起想想办法。家长的话也不是丝毫不起作用,只要好好学习,抓住孩子心理,说的话有道理,孩子也能听进去。

勤跟老师沟通

沟通是心灵的桥梁,只要家长和老师勤沟通,老师就会对你家孩子很在意。孩子的老师也曾说过,你多跟我交流,我就多关注你家孩子!

所以,家长一定要多跟老师沟通,把孩子在家的表现说给老师听,让老师看到孩子的另一面。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可能比较拘谨,有些行为没有表现出来,在家里比较放松,表现会更加多样化。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很少跟老师沟通,老师就不太了解孩子。直到有一次节日活动,鼓励孩子上台表演机器人,老师才重新认识了孩子,没想到还有这个才能,从此对孩子特别关照。

所以,要注意把孩子的一些优点传达给老师,让老师对孩子有个好印象,了解孩子的特点,能对孩子因材施教。

结语

家长和老师是合作关系,不是敌对关系。家长不必害怕老师,非要靠送礼赢得关注。将心比心,只要我们密切配合老师的工作,做好份内的事情,把孩子的事情处理妥当,老师自然会关照孩子。

孩子上学不需要给老师送礼,因为老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好孩子,不是送礼老师就会对自家孩子好的,平时多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学习好老师自然会对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