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到底该不该送礼?

老师 0 37

教师节到底该不该送礼?,第1张

教师节到底该不该送礼?
导读: 1、教师节到底该不该送礼?2、家委会家长群里组织教师节礼物3、教师节学校要求家长买礼物,合理吗?4、家委会准备教师节礼物5、家委会成员给老师送礼物,这种行为有问题吗?6、你赞同家委会为教师送礼吗?7、怎样看待家委会给老师买礼?关于教师节
  • 1、教师节到底该不该送礼?
  • 2、家委会在家长群里组织教师节礼物
  • 3、教师节学校要求家长买礼物,合理吗?
  • 4、家委会准备教师节礼物
  • 5、家委会成员给老师送礼物,这种行为有问题吗?
  • 6、你赞同家委会为教师送礼吗?
  • 7、怎样看待家委会给老师买礼?

关于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家长们的意见一直没有统一过,在一次网络投票中发现,在3w人的投票中,只有2000多人认为该给老师送礼物。

7000余人认为不应该给老师送礼物,19万人认为送不送礼物应该全凭自愿,礼物也不应该太贵重。

这样的结果让很多人意外,如果大家都是这么想的,那每年教师节的礼物又是谁送的呢?

文章2

现在的情况是,不管家长心里怎么想,每年教师节送礼的家长一大堆,有送鲜花送贺卡的,也有送红包送购物卡的。还有一些大手笔的家长,直接送一些名牌皮包、服饰等。

除了个人出钱送礼物,还有家委会的“众筹”买礼物,深圳一所初中就因为家委会组织家长给老师送礼出名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原本立场坚定的家长也开始动摇了,如果全班只有一两个送礼物的,那么老师记住的一定是这两个“优秀”的同学。

可如果全班多数学生都选择送礼物,那么老师记住的就是那一两个没送礼物的学生了,这是不是会影响到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呢?

文章3

我想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犹豫,其实要不要送礼不应该由家长来决定,而是要由老师来决定。

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这个问题终于有答案了,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抛给老师,老师们一定会告诉你:坚决不送!千万不要“害”我。和家长们想的不一样,面对教师节,老师们其实是忧大于喜的,总有一些“热心家长”想给老师送礼。

面对家长的好意,老师们是左右为难,根据《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不得索要、收受学生以及家长的财物。

文章4

对于接受礼物金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公办教师,就可被认定“受贿罪”,是要受法律责任的。

所以说家长千万不要送老师礼物,你以为的好意,其实是在“害了”老师。

至于一些主动要求家长送礼的教师,家长们也不必理会,直接把他举报到教育局,一举报一个准,坚决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

对于这类收礼的教师,老师们其实比家长更加反感,就是这小部分人败坏了教师的形象。

至于教师节该怎么过,学校自会安排,一些学校会给老师们安排“表彰大会”,还有的学校会直接给老师们放半天假,这对老师才是最好的礼物。

今年教育部也对2021第37个教师节,发布了关于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求各地各校“坚持良好作风,务实开展活动”,要简朴地开展教师节的相关活动。

如果想在教师节送礼物,可以考虑这三份礼物

从上面的内容大家不难发现,教师节是不能给老师送礼物的,但也有一些家长和孩子是真心想表达自己对老师感谢之情,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给老师准备这三份礼物。

孩子亲手自制的教师节贺卡、手工:尊师重道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作为学生我们要尊敬、感激老师,学生可以自己做一些手工小礼物,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

文章7

所谓礼轻情意重,贺卡不涉金钱,老师也能更安心地收下这份礼物。

家长手写的感谢信:家长如果想表达谢意,可以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由学生代交给老师们。

手写信比手机上发消息更加正式,老师们也更感受到家长的用心,感谢不用金钱来衡量,尊敬老师、理解老师和送礼无关。

参加班级统一组织的教师节活动:学生还可以参加班级组织的教师节活动,例如制作教师节相关板报,在每节课起立问好时,向老师表示感谢。

关于家委会在家长群里组织教师节礼物回答如下:

送花是一种不错的礼物选择,因为鲜花能够表达出教师节的祝福和尊重。送花给老师,不仅可以让老师感受到学生们的爱和关怀,还可以给老师带来一份喜悦和惊喜。无论是鲜花还是其他类型的礼物,只要能够体现出你对老师的尊重和关心,都是一份有意义的教师节礼物。

1成立目的

学校成立家委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如反映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目的在于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

2基本职责

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予以支持,积极配合。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学校改进工作。

参与教育工作。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发挥家长自我教育的优势,交流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沟通学校与家庭。向家长通报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准备采取的重要举措,听取并转达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及时反映家长的意愿,听取并转达学校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

3存在问题

现实中一些家委会竞选,异化为一些家长的“名利秀”“关系秀”,不仅有悖于组建家委会的初衷,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家校合作关系,还可能对孩子们输出不良价值影响。家委会的“异化”,无疑是不正常家校关系的体现。

诚如专家所言,“无论是拼资源、拼人脉来服务学校,还是异化成‘校友会’,都是对家委会的错误理解和实践。”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来看,家委会有助于厘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边界,有利于学校推进现代治理。但家委会发挥正向功能的前提,乃是家长和学校各归其位,不能越俎代庖。

临近教师节,柳州某学校一个家长群被曝出要求家长凑钱给老师购买兰蔻礼盒,其中一名家长表示不参加后,被要求退出家长群。相关聊天截图在网络上传播后引发热议。

在网络上热传的信息显示,该班级家委会一名家长在班级“家长商量群”里发布了一则信息称:“我们二班历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在教师节集众人之力,向为娃尽心竭力一整年的老师们,表达感谢之情。经家委会商讨,今年传达心意的方式是在兰蔻官方旗舰店购买礼盒,直接快递到三位老师手上,给老师们一个小惊喜。本次感恩教师节活动,采购由家委采购组三位家长分别完成,费用不占用班费,由全班56位家长分摊,金额为每位家长4072元,随后财务会发收款码,请大家及时支持。”

该消息在群里发布后,其中一名家长明确表示不参加。不过被另外一些家长要求退群。“这个群是家委会为方便组织班级活动而建立的群,鉴于您不愿意参加,就没必要一直在群里受我们打扰了,家委会在这里礼貌地请你退群。”“大多数人都随大流,你不参加是你的自由,我们这个群就是方便大家交流参加活动的,如果不随大流,请自己退群吧。”

当事家长对因为意见不合就要求她退群表示不理解,并发朋友圈称,她女儿班级去年教师节买水杯,300多元的水杯买了好几个。因为每年都不参加班级教师节送礼,她被视为班里叛逆家长。为此她每年都会发朋友圈吐槽。她不想拍马屁,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而拉上全班的学生。

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记者联系了该班级的一名家长。据其介绍,由于教师节即将来临,为了尊师重教,家委会就和家长们商量给老师送一些礼品,以表达感恩和谢意。目前,只是讨论阶段,家长钱都没有交,礼品也没有买。

对于要求不参加的家长退群,这名家长解释称:“每次组织活动,她都不同意也不参加。这个群是我们家长自己组建的,用来商量事情的。我们也没有踢她出群,由于没有达成一致,我们一些家长后面自己退出那个群了。”

此事在网络上传播后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近年来,社会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发出了“过节不收礼”的倡议,送礼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家长的负担减轻了,老师也觉得释然。然而,随着家委会的发展,一些家委会玩出教师节送礼的新花样,由家委会成员召集家长出资,集体为老师购买礼物。借“家委会”之名表达谢意,一来减轻了个人送礼带来的风险,二来更能让老师坦然接受,因此,“家委会”送礼备受欢迎,甚至成为一些家长们的惯常做法。

家长委员会是由所在学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作为代表广大学生及家长与学校进行沟通的桥梁。2012年教育部专门出台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建立家长委员会,对于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黄女士表示,除了教师节送礼,在普通假期以及毕业季,都会有家委会成员“张罗”对老师表示一下感谢。虽然大部分家长觉得送点礼物也是情理之中,但很多行为常常沦为“强制性”,一些家长被家委会的“安排”绑架。黄女士认为:“筹资为老师购买礼物,显然违背家委会初衷,使这个原本对学校、老师有监督之责的家长组织异化为利益勾兑的‘掮客’,损害了家长和学生利益,扭曲了家校关系,更有可能为更有可能为师腐埋下伏笔。”

家委会教师节礼物可以准备实用的礼物和不贵重的小礼物等。

1、实用的礼物

送一些比较实用的礼物,像一款金箔纪念的水晶或是水杯,刻上祝福和留言,送给老师比较实用,而且这款金箔纪念的刻字也很好。

2、不贵重的小礼物

给老师买点小礼物表示一下也是一种心意,不必太贵重,能表示心意就好,不需要太贵重。如果你想要实用一点可以送盒保健品,或者买束鲜花,一束鲜花都能表示心意。如果是男老师,可以送一个真人公仔。根据对老师的了解,送一个班会的,肯定很辛苦,老师收到毕业的时候一定会很开心。

适合送老师的花推荐

1、康乃馨

康乃馨是适合送给老师的花。康乃馨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价格实惠,花期持久。康乃馨代表爱慕、亲情、纯洁不朽或母爱和好运,也适合送妈妈。康乃馨的花语有伟大、教师的爱和关怀,适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康乃馨的花期长,价格适中,是一份经济实惠且持久的礼物。

2、百合

百合花象征着好运、永恒的爱以及对那些具有同情心和令人钦佩的人的尊敬。百合花的纯洁之美、吉祥如意、生活幸福、百年好合、永远美丽、健康永远等花语使其成为适合送老师的花。尤其是白色百合花代表纯洁高雅、优雅高贵,非常适合送给老师。

现在这种现象很普遍,领导们该去管一管了,做为孩子的家长,每年教师节都是被迫参加发红包,去送给老师!虽然钱不多,但是感觉很烦人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这个家长拒绝交钱给老师买礼物,就得到了学校班级家委会的抵制,将家长踢出群聊。

这名家长也是气不过,才选择将这样的一件事情向记者报道,想要让这样的歪风邪气得到控制。不过这件事情得到了当地教育局的注意,也发布了公开信,呼吁家委会抵制这种歪风邪气,也拒绝各种变相行贿的违规行为。家长向老师送礼物,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大多数就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品,又或者蔬菜水果等。

教师节虽然对于老师的意义重大,也会有学生包括部分学生家长主动给老师准备礼物,但不是这种强制性的,而是自愿的一个行为。这个家长可能算是整个家委会里面的一个另类,因为其他人都是赞同的一个态度,因此就得到了所有家委会的攻击。要知道老师是教书育人的代表,所以对于这样的送礼行为也是不会给予赞同的。

根据聊天记录可以看出,家委会要给老师购买的还是大品牌兰蔻的护肤品,一个高达700多块钱,虽然每个家长只需要出几十块钱,但是这让教师节的意义变了味道,同时也让其他的家长觉得不公平。可以以简短的一个信息或者孩子的一句“教师节快乐”,都能够表达对于老师的祝福。

家委会并不是出现这种不良风气的一个地方,而是处理班级事务的一个代表,所以更应该以身作则。而且家委会赠送礼物的时候,也肯定会以部分家长作为代表,而其他出钱的家长又不会被提及,所以很多家长认为这样的钱是没有必要去花的。老师也不会因为谁的家长送礼较多,就会格外关注哪个学生,这都违背了教师的原则。

每逢教师节,要不要给老师送礼物令不少家长纠结不已。而对多数教师而言,最想获得的礼物并不是什么物质奖励,而是学生和家长的真心认可。因此,在教师节向老师表达心意,并不在于有形的礼物,更在于发自内心的祝福。

作为担负家校之间沟通交流重任的家委会,遇到这种时候本应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倡导家长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不少家委会却走偏了道,甚至有的鼓动家长集体为教师购买礼品。

于是,不管家长们是否愿意,一些家委会都会乐此不疲地自我“加戏”。家委会“绑架”家长,并非个例。此前就有家长爆料,去年教师节前夕,广东深圳某中学一班级家委会发动所有班级为教师节购买礼品,后查实,学校教师均未参与此事,学校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通知家委会将集资退还家长。

两起事件的具体情形不同,性质却如出一辙。所谓的“倡议”看似“自愿”,实则有“绑架”家长之嫌。即便有家长不愿意,但碍于情面也只能不吭声。家委会屡屡自我“加戏”,背后所折射的家委会角色错位问题不容忽视。

家委会如果成了取悦老师的“终南捷径”,或者异化成学校和老师的“提线木偶”,不仅有悖设立初衷,更会对教育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被“绑架”的家长固然敢怒不敢言,而一旦纯洁的家校关系变了味,也可能会害了老师。

近年来,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强调教师不得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要求教师坚守廉洁自律,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而如果以家委会的名义为教师购买礼品,会将老师逼入尴尬境地,甚至害了老师。还是别再让老师为难了。

值得肯定的是,不是所有家长都对家委会的越界行为保持沉默。深圳和柳州的两位家长敢于向家委会说“不”,表达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声,这也警示家委会要恪守边界。目前,柳州教育局已发布公开信,呼吁家委会主动抵制请客送礼歪风邪气,义正词严拒绝“变相行贿”违规行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同时,老师们也应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

在今年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家委会要发挥正面功能,让家长们不再为送礼的事情而焦虑,让老师们过一个风清气正、心情舒畅的节日。

        家委会,本该是建立在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很多事情,家长有想法、有意见,但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家委会恰恰可以集思广益,让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为班级或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但在现实中,部分家委会却成了个别家长“拍马屁”“献殷勤”的地方。

家委会

    给老师买礼物,这本无不可,但这事该由谁来负责?该买什么样的礼物?需不需要所有人都要出钱出力?这些问题并不是无关紧要。如果家委会成了“一言堂”,最终就会异化成乌烟瘴气的小团体,甚至有可能沦为利益交换的场所。这不光会让家长深恶痛绝,也有可能害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