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雍和宫的历史?

领导 0 117

关于雍和宫的历史?,第1张

关于雍和宫的历史?
导读:从明内宫监房到康熙皇四子府邸 寻着历史的足迹,雍和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十五世纪。《清宗人府事例》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二月谕宗人府:皇四子胤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十子允锇……等,俱已分别册封分府,唯胤

从明内宫监房到康熙皇四子府邸 寻着历史的足迹,雍和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十五世纪。《清宗人府事例》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二月谕宗人府:皇四子胤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十子允锇……等,俱已分别册封分府,唯胤禛、允祐二人是贝勒,而所封府邸是亲王府邸 雍和宫

,规模违制,着由官房租库,将前明内宫监房拨给胤禛……”。文中提到的皇四子胤禛即:清朝雍正皇帝 雍和宫

。这时是贝勒身份,按照贝勒府府邸的规制,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将明朝时期太监们居住过的官房(清朝定鼎北京后将这里划为内务府官用房)分给了他。康熙三十三年(1694)胤禛搬进府邸,取名“贝勒府”(年限有待考证)。 康熙四十八年(1709),胤禛晋升为“和硕雍亲王”,“禛贝勒府”也随之升为“雍亲王府”。这时的雍和宫从规模、建制到人员配备都与从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这座昔日的“贝勒府”真正发生历史性改变则是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结束了他为期六十一年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为长久的统治历史。同年,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继承皇位,改年号雍正,是为雍正皇帝。皇帝随即迁入宫中,但对曾经居住过三十余年的府邸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将这里改为自己的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雍和宫作为帝王行宫和“龙潜禁地”的历史便由此开始。 从皇四子府邸到行宫 雍和宫改为行宫后,雍正皇帝并没有对这里进行大规模改建,只是对东花园(又称东书院)进行了彻底修缮。 早在“禛贝勒府”时期,当时宅院东侧就辟有一小院,内有亭、台、廊、室,栽种着各种树木花草,供作为贝勒王胤禛读书阅典、贝勒王福晋赏花观月。往后,随着胤禛爵位的升迁,这里得以不断扩建和修缮。雍和宫改为行宫后,东书院又在原来基础上增添了许多亭、台、楼、阁。《国朝宫史续编》中对东书院的一门一匾,每幅楹联、每幅匾额甚至 雍和宫

一草一木都有详尽记载。重建后的东书院被装点的古朴典雅,清幽明净。乾隆以后的各位皇帝,必须按“定制”每年最少来雍和宫礼佛三次,即:每年八月二十五乾隆的诞辰和正月初三的忌辰,必须“盛装隆从,威严如仪”地先到雍和宫各佛殿拈香礼佛,然后到东书院向乾隆遗像致祭;每年五月的夏至节,皇帝到地坛祭拜后,也必须“原班原仪”先到雍和宫拈香拜佛,然后至东书院尝新麦——吃新麦面粉做的麻酱面,即每年夏至“芳泽事毕,临此园少歇、进膳”。东书院则成为清朝自乾隆以后各位皇帝在雍和宫礼佛之后休息的重要场所。 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东书院当时的规模几乎与现在的雍和宫相当,当时,两种风格不同、格调迥异的建筑群相辅相成构成了雍和宫的全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雍和官规格的不一般,使得东书院各殿房陈设,如桌案、围屏、宝座、古玩等都和故宫一样。这里也曾设有“领雍和宫事务大臣”、“总理雍和宫东书院事务大臣”等文、武官员。他们的重要职责之一即:看管东书院所陈大量珍宝古玩。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东书院被日本人所烧,大量物品也都被日本人抢走。东书院连同这里所发生过的故事都已成为历史。 1995年,为改善僧人住宿条件,雍和宫管理处在东书院遗址上盖起了两幢极具古典建筑风格、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僧舍,雍和宫的大多数僧人常年居住生活在这里。 从行宫到藏传佛教寺庙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驾崩圆明园,爱新觉罗·弘历即位。乾隆皇帝一改清朝旧制,于同年九月将父亲梓棺安放雍和官(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历史玄机,众说纷纭),雍和宫也因此结束了它整整十年的帝王行宫历史。 期间,为迎棺椁,雍和宫主要建筑在十五天内改覆黄瓦,雍正灵柩就安放在他当年的寝宫(今永佑殿)。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十一日,移棺易州西陵,此后,永佑殿则常年供奉雍正影象,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影堂时期的 雍和宫

雍和宫”。实际上,在雍和宫没有真正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之前的近十年时间里,宫内大部分殿堂已成为藏传佛教黄教喇嘛颂经的地方。 从“贝勒府”到“雍亲王府”、“行宫”直至影堂时期的雍和宫,雍和宫的每一阶段都演义着不同的宫廷斗争历史,也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至今无法解开的历史疑团。 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从此,雍和宫开始了它既为皇家第一寺庙又为连接中国历届中央政府与蒙古、西藏地方纽带、桥梁作用的辉煌历史。 乾隆皇帝也对他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庙感慨万端,咏叹雍和宫是“跃龙真福地,俸佛永潜宫”,他把康乾时期“六街三市皆珠玉”的盛景归结为“兴庆当年选佛场”。照乾隆的逻辑,真龙天子即是佛,祭奠先祖即是敬佛。祭祖,敬佛必然福荫子孙万代,因此他曾由衷感叹:“频繁未敢忘神御。”尤其是在他晚年,他每到雍和宫都会生出许多感慨,他在这里于“俯仰之间”了却了江山继续的初衷。雍和宫留下了他许多抹不去的记忆,雍和宫更是他思亲怀旧的所在。 雍和宫的建筑由来及发展 雍和宫建筑群的形成,在清代的历史上,前后跨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历王府、行宫、庙宇三个时期;时至今日,建筑历史三百一十七年(1694年——2011年)。 雍和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雍和宫这座昔日的皇家寺院极为重视;国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曾多次来此视察,并对保护这一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宝库,做了极为重要的指示。 1961年3月4日雍和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置专职机构----雍和宫管理处----组织落实实施。 7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再次筹集巨额资金,对雍和宫古建筑群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整理;并在1981年2月5日(其时为1981年农历正月初一,即中国传统重要节日春节)正式对内外香客与游人开放。 作为北京地区的宗教活动场所和著名旅游景点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雍和宫曾接待了来自世界上17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元首及知名人士,每年接待内外客人近二百万人次。 雍和宫的今日,“殿宇崇宏,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七丈金容,人礼旃檀之像”;春来丁香玉兰花影扶疏,满园芬芳;夏日盆盆荷花亭亭玉立,香气盈溢;入秋核桃银杏果实累累;冬季苍松翠柏白雪压枝,可得四时之雍和景象。

  1做一个温暖的人、用加法去爱人、用减法去怨恨、用乘法去感恩、你会发现全世界都会向你微笑。新年快乐!

 2愿你赶走悲伤离愁,不乱于心,不乱于情,愿你平和地放下,不畏过去,不畏将来,如此安好。新年快乐!

 3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美的日子;适合自己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新的一年,做最好的自己!

 4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做一个温暖的人,浅浅笑,轻轻爱,稳稳走。新年快乐!

 5希望你永远这么纯粹简单,不伤人害己,于淡泊中,平和自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新年快乐!

 6走过的都是年月,路过的都是景色,让心清零,跟往昔说声再会,跟未来道声珍重。新年快乐!

 7我看着前方黑暗的尽头,有光在等着我。

 8天高地阔,万事胜意。人海沧沧,顺遂无忧。

 9春节到,拜年了;送你一杯香醇酒,愿你跟着好运走;送你一幅吉祥画,生活幸福人人夸;送你一盏红灯笼,万事呈祥家业兴;新春大吉,提前祝贺!

 10人生如书,念念不忘;岁月如画,幅幅珍藏;问候如诗,句句情长;祝福如歌,曲曲悠扬。衷心祝福您及家人新年如意、幸福、安康。

 11一夜春风到,新年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报福来报。冬雪静静飘,祝福悄悄到。快乐在你身边绕,好运相伴不会少,幸福吉祥把你抱。

 12愿你把金财银财大财小财,汇成万贯家财;用你的朝气英气正气勇气,换得一团和气;把我最真的祝福祝愿心愿许愿,一并送给你:祝春节快乐,富贵连年。0春节贺卡祝福语

 13天高地远连着山脉,深深思念远近无碍;拉开距离却拉不断经纬,真挚情感不可替代;年华流逝岁月不老,亲密无间情谊永在。春节节,祝你生活永远精彩!

 14春节快到了,想想没什么送给你的,又不打算给你太多,只有给你五千万:千万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平安!千万要知足!千万不要忘记我!新年快乐!

 15红红的春联,将吉祥写满;声声的炮竹,将幸福奏响;暖暖的问候,将快乐传递;深深的祝福,将喜庆绵延;春节到,愿你合家美满,春节愉快!

 16会越来越好,会勇敢快乐,会遇到爱和温暖。

 17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今年一切都好。

 18今天是崭新的我了,这些旧衣服旧裤子都配不上我了。

 19想扔的东西扔了,想断的关系断了,新的一年,别再犹豫。

 20请一定要有自信,你就是一道风景,没必要在别人的风景里面仰视。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晴天。新年快乐!

 21做一个心中有片海的人,不依附,不媚俗,不妄自菲薄,也不伤害他人,纯真如你,美好如你,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新年快乐!

 22春节之前最后一个心愿也完成啦,终于在不到一米的距离看到了你,你这么可爱我真的会亲你哦

 23马上就要大年初一啦 好激动 马上就能看到糖糖啦

 24大年初一啦!!恭喜发财~体健康,心想事成~充满正能量,永远快活!

 25大年初一啦!哈哈!哟哟昨天学会指人了,也会妒忌了!脑脑一抱朵朵,就发疯的扑向脑脑拨开朵朵,小心机鬼啊!一家四口合照!我怀里那个更像是亲生的吧

 26今天是除夕 明天就大年初一啦。祝大家新年快乐

 27年初一啦,每年初一都会有很多人前往雍和宫、八大处、潭柘寺、白云观等寺庙进香祈福,同时东城的地坛、龙潭湖等都会举办庙会,所以这些地方都人流车流较多,大家出行要注意哦

 28大年三十又来到,明天就是大年初一啦;您期待吗祝您早安

 29新年来临之际,祝您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一家和和睦睦,愿你生命中的每一个愿望全能得到实现!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30炮竹声声春节到,我送领导苹果枣。香蕉板栗柚葡萄,甭下级嫌小气猫。祝你春节身体好,平安吉祥福星照。愿你甜蜜连年有,合家幸福财神报。

2022北京雍和宫开放时间

冬春季:11月1日至3月31日,09:00—16:30(16:00止票,16:30清场);

夏秋季:4月1日至10月31日,09:00—17:00(16:30止票,17:00清场)。

五朝故都北京,到处都散落着旧都遗迹,在北二环东北角内侧,就并列着三组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西面那组,覆盖着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琉璃瓦,基高殿大、规制整齐,那是元、明、清三朝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和祭祀孔夫子的场所孔庙。东面那组灰瓦红墙、格局严谨,则为元、明、清三朝京师“八大寺院”之一的柏林寺。在两者之间,坐落着另一组与之风格迥异、巍峨壮观的古建筑群,在一片土灰基色之中,格外凸显其辉煌庄严的皇家气势,这里就是清代朝廷首寺——雍和宫。

图源图虫(ID:772796386206810188)

历史上,雍和宫经历过三个阶段:最早为清世宗胤_作贝勒和亲王时期的府邸、清高宗弘历降生和成长之地,是雍、乾两代帝王的“在潜之居”。中段升格清帝行宫。最终改为皇家寺院。王府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府晋为宫”时在雍正三年(1725年),“改宫为寺”正值大清定都北京百年的乾隆九年(1744年)。

雍和宫建筑布局完整,规制合乎梵宇伽蓝。寺院前端矗立牌坊,昭泰门前铺设辇道,显尽皇家敕建气势。前部的七座建筑:昭泰门、钟楼、鼓楼、雍和门、雍和宫、讲经殿、密宗殿,呈现中国佛教寺院“七堂伽蓝”式标准布局。后部各殿逐级升高,象征佛陀世界的庄严吉祥。而大经堂法轮殿顶的“一大四小”五座藏式天窗,深含佛教“须弥山”被四大部洲簇拥环绕的寓意。讲经殿、密宗殿、时轮殿和药师殿“四大扎仓”的设立,标志着雍和宫是座藏传佛教的完整学府。最高建筑万佛阁及楼内耸立着的巨大“迈达拉佛”,寓意着“当来下生佛”与“兜率天宫”的圣境景象。寺院中路最重要的御制碑文《喇嘛说》,则将政府参与宗教事务管理的基本国策昭示天下,也奠定了雍和宫京都“首位皇家御用寺院”以及清政府“管理藏传佛教事务中心”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雍和宫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950—1952年间,国家两次拨巨款对雍和宫进行全面修缮。1952—1954年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亲临雍和宫视察,对僧人生活、寺院管理给予极大关怀。1961年3月,雍和宫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2月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社会开放;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5年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挂牌成立。如今的雍和宫,融宗教活动场所、博物馆和旅游景点于一体,每天吸引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信众。

对社会开放30多年来,雍和宫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与宗教政策,努力加强场所建设,在僧团管理、制度建设、寺风寺貌、文物保护、服务社会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努力,谱写了传播佛教文化、展示中国宗教形象的崭新篇章,为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做出了应有贡献。

》》

》》

大家所知道的潜邸是什么?潜邸这个词,大约是出现在了古代历史上了,没错,在中国的古典历史上,潜邸通常是给那些非太子身份的皇子,以及皇室后代所居住的地方,他们大多数都是可以登上皇位的皇子。而太子居住的地方就是东宫了,如果说这个太子可以登上皇位,那么自然而然地,也就不再有了潜邸之说。潜邸还有一个全名叫做潜龙邸,这个意思讲的就是潜藏在居住地的真龙天子。

今天在故宫里,也就是北京城里的雍和宫,就是古时候的雍正皇帝继位之前所生活居住的地方。好巧不巧的是,不仅仅只是如此,就连后来登基的乾隆皇帝,同样也是出自这座雍和宫,而在同一个地方里出来了两个皇帝,那么雍和宫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雍正的潜邸。那么大家是否清楚明白?除了雍和宫外,清朝还有哪些皇帝有自己的潜邸呢,如果有,它们现在又在何处呢?

雍和宫成为庙宇

现在我们先来说说雍和宫的故事吧。雍和宫是建于清朝时期的,大约也是在1694年前后吧,四年以后,大概也是1698年的时间,当时正值17岁的四皇子胤禛被康熙皇帝册封为贝勒,当时的康熙就将雍和宫当作礼物送给了他,把它作为贝勒府。时间再次流逝到了康熙四十八年,四皇子胤禛被正式加封为和硕雍亲王,因此雍和宫也就因此变成了雍亲王府。两年以后,在雍亲王府里诞生了下一位君王,也就是爱新觉罗氏的诞生,在这以后,雍和王府的父子俩先后都继承皇位,都做过皇帝,这就使得这座宅子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雍和宫

时间很快就到了1722年,在北郊畅春园内,康熙皇帝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因此,四皇子雍亲王继承皇位。雍正继位后,他们全家当然都要搬入紫禁城,而此时,雍亲王府就变成了我们大家常说的“潜龙邸”。

按照清律,想要变成潜龙邸的话呢,就不可以再把它当成其它人的居所,所以只能被用来当作宗教寺庙或祭祀场所,或者是空置它。

在此之后,成功地成为潜龙邸的雍和宫,就被乾隆皇帝作为了皇家行宫。过了大约二十年以后,也就是差不多到了1744年,由于乾隆皇帝信奉佛教,于是乎乾隆皇帝决定将雍和宫改成了藏传佛教的喇嘛庙,并且将其作为清朝政府用来处理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主要衙门。不仅仅如此,乾隆皇帝还非常细心地派出了事务大臣在在这里办公工作,用来管理宗教的大小的事务。

▲乾隆画像

皇子继承,皇帝在宫外被过继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皇帝的皇子应该都是住在皇宫里,这样的皇子就算是没有潜邸,也是在情理之中。而我们经常说的两位有名的皇帝光绪和宣统,说的不过分的就是从皇亲国戚家过继来的,而且过继来的时候,他们都是年龄很小的孩子,那么,一个问题来了,他们到底有没有潜邸呢?回答是肯定的。这二位皇帝其实是有潜邸的,其实,历史上的光绪皇帝并非是咸丰皇帝的皇子,他是典型的宫外的皇子,曾经是醇亲王奕譞和慈禧的妹妹婉贞的儿子,在光绪皇帝4岁的时候,他就被抱进宫,做了皇子,因此我们可以说是光绪的潜邸其实就是醇亲王府。醇亲王府原本是纳兰明珠的宅子,在乾隆年间,就被大贪官和珅收到自己的囊下。大贪官和珅倒台之后,哲亲王在这里住过了一代一代的人后,之后这间潜邸就传到了醇亲王那里。时间到了光绪成功登上了皇帝,于是下令将这里变为了他的潜邸。按照清朝的有关规定,醇亲王一家不得不搬离出来,无奈之下将北府作为自己新的醇亲王府。

▲醇亲王北府

就这样,北府的醇亲王府变成了宣统皇帝的潜邸。大家都应该搬过家,知晓一个大家大户搬家是非常不容易,但是值得骄傲的是,一个地方出了两个皇帝是很有名的。只不过这两个皇帝的人生命运,并不是顺风顺水的,命运多少有些坎坷。在新中国成立后,北府又变成了正殿,一个专门为国家宗教做事务。

▲醇亲王南府

总结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在清朝时候,潜龙邸有三座,分别是北京的"雍和宫"还有"醇亲王南府'以及宣统皇帝“醇亲王北府”。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大清第五位皇帝、58岁的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于圆明园。

从康熙以后的绝大多数皇帝,在乾清宫初步办完丧事后,会再到景山寿皇殿或观德殿继续停灵直至出殡。但雍正,为皇子时就有自己的府邸,而且是居住了三十年的府邸,即便登基为帝,也喜欢这里,把它作为行宫。他儿子乾隆深知老爸的喜好,一改传统做法,把老爸送回雍和宫,在王府原来的寝宫停灵。似乎也含有"善始善终"之意。这间殿宇被改名为"永佑殿"。永佑,永远保佑,乾隆希望皇考英灵永远护佑自己,护佑大清。为此,弘历特意在半月之内,把雍和宫的中路建筑的瓦由绿色换成**,使之与紫禁城规格相当。

到了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乾隆"改宫为寺",让雍和宫发挥更大的作用。"永佑殿"成为佛堂,现在殿内正中供无量寿佛,西侧供药师佛,东侧供狮吼佛。

殿内西墙供绿度母补绣像,东墙供白度母画像唐卡。

来几张带烟火气的:

推荐相关阅读:

雍和宫殿的前世今生

老早就参透人生,西汉诸侯王刘胜的尊贵生活画卷

故宫半解之看展和看景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