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鲅鱼礼的习俗起源

领导 0 93

青岛鲅鱼礼的习俗起源,第1张

青岛鲅鱼礼的习俗起源
导读:“送鲅鱼,吃鲅鱼”习俗源自一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小伍的孤儿,被一位老人收养,收养他的老人后来将女儿许配给小伍为妻,有一年春天老人突然病倒,垂危之时想吃鲜鱼,可天公不作美,天天刮大风,小伍冒着生命危险出海了。女儿守在

“送鲅鱼,吃鲅鱼”习俗源自一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小伍的孤儿,被一位老人收养,收养他的老人后来将女儿许配给小伍为妻,有一年春天老人突然病倒,垂危之时想吃鲜鱼,可天公不作美,天天刮大风,小伍冒着生命危险出海了。女儿守在母亲的身边不停地说“娘啊娘,你先别咽气,小伍一会儿就回来了”。老人听后点点了头,说:“好孩子,难为小伍了,罢了,罢了……”,话没说完,老人就咽了气。就在此时小伍拿了一条大鲜鱼跑了回来,可老人已经去世了,夫妻二人悲痛欲绝,抱头大哭,只好把鲜鱼做熟后供在老人灵前。

从那以后,小伍夫妻每年都要在老人的坟前供上这种初春刚捕到的大鱼,并按老人死前口中念叨“罢了”为这种鱼起名为“罢鱼”,即鲅鱼。此故事代代相传,养成了青岛市沙子口人讲求孝道的美德,通过“送鲅鱼、吃鲅鱼”,人们对孝顺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内容和意义。在这里流传着“缴了皇粮不怕官,敬了父母不怕天”的谚语,所以,每到春季鲅鱼上市,人们总是抢先买来鲜活的鲅鱼送给老人,此时,有着“鲅鱼之乡”美誉的沙子口成为人们关注的地方,人们争相打探,什么时间鲅鱼上市成为焦点,从这里买上一份“鲅鱼之礼”高高兴兴地带回家以尽孝道。于是,春天送鲅鱼孝敬岳父母就这样积久成俗。

靠近海边的朋友都知道,冬天市场里各种海产品是特别的丰富,而且品种繁多,肉质鲜美,这时市场里卖的最好的就是鲅鱼,鲅鱼的学名叫“蓝点马鲛”,使我们北方沿海地区常见的一种鱼类,也是一种常见的野生鱼类,因为鲅鱼很少有人工养殖的,主要是因为成活率太低,养殖成本太高,所以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鲅鱼都是从海里捕捞的。

鲅鱼有很多种吃法,可以红烧、酱焖、熏鲅鱼,还可以做馅料,胶东地区最有名的鲅鱼馅饺子,那是相当的美味,鲅鱼不但好吃,而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最有营养的十种海洋鱼类之一”,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老人食用鲅鱼能补充钙质,健壮骨骼,小孩常吃鲅鱼能够明目,保护视力。

在我们这里,过年过节发福利,都会发一箱鲅鱼的,当然市场上卖的鲅鱼有两种,一种是鲜鲅鱼,另外一种是冷冻鲅鱼,一片白花花的鲅鱼如何挑选呢?怎样才能买到新鲜的鲅鱼也是有技巧的,听一听海鲜店老板是怎么说的吧。

买鲅鱼时,遇到此4种便宜也别买,海鲜店老板:从不让自家人吃。我家出门便是海鲜批发市场,因此和老板比较熟络,所以一来二去我也学到了许多购买海鲜的经验和方法,如何分辨鱼的新鲜度那兼职就是小菜一碟,买鲅鱼时,只要牢记这几点,保证能买到又鲜又肥美的。众所周知海鲜市场的水比较深,你稍微一个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买到臭鱼烂虾也不足为奇。

一看:看鱼眼,眼珠黑亮,不浑浊,说明新鲜度高;如果发现眼珠已经憋了,这样的鱼已经发了很长时间,建议不要购买。

二看:看背侧,新鲜的鲅鱼脊背侧面有一条线,有星光的斑点,而且鱼腹部部位洁白,如果没有上述现象一定怒要购买。

三闻:新鲜的鲅鱼拿起来,身体是笔挺的,而且不打弯,闻一下没有任何的异味,那这鱼就是新鲜的;反之特别软的就不要购买了。

四摸:还是老话,人的触觉是鉴别最直接、有效地办法,用手按压一下,鱼肉立马回弹,而且扒开鱼鳃看一下,鱼鳃鲜红,说明鱼的新鲜度极高。

第五:尽量少买袋装或者盒装的,根本不新鲜,再就是里面的冰块会很多,一盒10斤的带鱼碎冰差不多就有2斤多,不但不实惠还不新鲜,这就比较坑了。如果要送人,可以买完后再装到盒子里,鲅鱼的质量就保证了 。按照这5点购买,鱼贩子一看就是行家,保证不敢欺瞒。

为何要给丈人送鲅鱼?经过了100多年的传承,崂山鲅鱼礼已经成为青岛的一种民俗。“这项民俗最早兴起于崂山沙子口一带,最初,渔民们把谷雨前后打回来的第一拨新鲜春鲅鱼送给家中长辈品尝,后来,随着社会风俗和社会环境的演变,才变成了给老丈人送鲅鱼。”田清来说,全国只有青岛有此风俗。之所以选择鲅鱼作为尽孝的载体,田清来也曾研究过,“首先,鲅鱼价格相对亲民,而且食用普遍,味道鲜美。此外,青岛作为一个海滨城市,选择送海鲜尽孝合乎情理,有地域特点。”田清来说,“还有,鲅鱼个头比较大,作为礼物送给长辈好看。你看,立虾虽然也是青岛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海鲜,但是个头小,拿来送长辈显得小气。女婿给丈人送礼,当然得大方,能拿得出手才行。 ”

鲅鱼饺子在胶东一带很有名气,威海人也特别爱吃。因鲅鱼鲜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更深得当地人喜爱。做为饺子馅料儿的鲅鱼肉质更鲜美,无需加其他多余的调料,和入少许姜葱、韭菜,细腻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基本在威海各大小饭店都能吃到,不过做得好的那些靠海的渔村或饭店,靠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多选用刚刚上岸的新鲜大鲅鱼做馅。因此若来威海旅游,选择住在渔村的朋友,可别忘了尝尝特色的鲅鱼饺子。

温馨的胶东饺子食俗

2011年,胶东海鲜饺子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胶东饺子食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许多老威海人的日常生活中,元旦、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都要吃饺子,尤其是在除夕之夜,更要吃饺子。饺子被称为“馉饳儿”和“元宝”,寓意辞旧迎新,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结婚时也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馅要有包括鲅鱼馅在内的八山八海(即八种山珍、八种海产品),祝福新婚夫妻日子过得八面玲珑。结婚时新郎新娘吃的馉饳儿叫“遇见盅”,寓意一见钟情、姻缘美满。

孩子出生时、金榜题名时、迎客送行时、亲友团聚时等都要吃饺子。

我市周边地区曾流传这样一句俗语:谷雨到,鲅鱼跳,老丈人笑。意思是谷雨前后,鲅鱼最为肥美时,女婿要送老丈人两条大鲅鱼,回来时还要拿回来一条,表示孝敬和分享。此外,新女婿刚上门时也要拎一条新打捞上来的鲅鱼,越大越好。鱼越大,表明女婿越能干,岳父岳母在街坊四邻眼里就越有面子。

如今,以鲅鱼水饺为代表的胶东饺子食俗已经融入威海人的血液里,有着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和特征,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随着社会的发展盒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多的人想尝尝威海的鲅鱼水饺,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发扬威海的民风民俗。

福和楽是威海长长行行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自主品牌,主打威海地域美食,鲅鱼馅,黄花鱼馅,鱼香虾饼,虾滑等等。充分吸取了民间制作工艺,结合现代生产技术,自主研发的新产品,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新的餐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