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这个送礼的问题,让我回想到,那个唯一送过礼的老师,及背后的事。下面分为四个部分分享:给孩子的老师送礼,送礼之后的故事,不要给老师们送,我要不要收礼?一、给女儿的老师送礼女儿小学二年级时,送过一次算不上贵重的小礼物,是我做微商时的一个产品而已
这个送礼的问题,让我回想到,那个唯一送过礼的老师,及背后的事。
下面分为四个部分分享:给孩子的老师送礼,送礼之后的故事,不要给老师们送,我要不要收礼?
一、给女儿的老师送礼
女儿小学二年级时,送过一次算不上贵重的小礼物,是我做微商时的一个产品而已。
想着班主任老师平时性格也怪乐呵,又同在一个学校工作过,自己有这东西,意思一下而已。
那时候想的简单,觉得算不上送礼,只是一个小礼物。
所以,第一次就让女儿顺手带到学校。老师没收,给我发微信说,孩子在课堂上拿出来,影响多不好。
但并没说不要,我立马表示道歉,又抽空亲自去学校一趟。在教室外走廊上,当面把小礼物再一次送给她。
并聊了会孩子学习情况,和各自的工作。
二、送礼后的惊讶事件
后来孩子第一次家长会,我请假过去参加,想着要积极支持老师的工作。
可后来,在家长会上发生的事情,让我惊讶不已。让我对这位老师彻底改观,之后再也没去参加过她的家长会,也几乎没有联系过。
家长会上,她自己与大家分享了三件事。
1有个孩子在校园捡到了一块硬币,交给老师时,她说:“拿去吧,算你的了。”
2有个孩子迟到,被校长逮到。老师问孩子:“校长问你是哪个班的?你怎么说的?”孩子:“我说我是7班的。”老师摸摸他的头,笑笑不说话。(其实他是8班的)
3教室外走廊的墙体被弄脏,老师带孩子们冲到隔壁班,说是别的班弄的。
老师与家长分享这些,主要是想跟有些家长分享孩子的趣闻趣事,或者让个别家长了解,他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但第一件事,她教会了孩子捡到的东西,可以归自己所有,不用管拾金不昧的品德。
第二件事,她教会了孩子,可以学会说谎。
第三件事,她教会孩子们犯了错,可以不承认。
天啊,这是什么思想,为人师表呀!在孩子们纯洁空白的心灵上,引领了什么?
从那以后,我再没跟她沟通过,我怕她把我家孩子带偏了。
孩子也跟我说过,老师的儿子也在本班,常常特殊照顾。我还解劝孩子,都是同学,都需要抓紧,是很正常的。没必要在意,管好自己就行。
接着,我女儿在她的班级,遇到了了校园“小霸凌”事件。孩子也向老师诉求过,但没用。我也没去找她,自己通过和女儿的沟通,帮孩子解决和度过了那段日子。(这个事件另外分享。)
四年级的时候,把孩子转去了私立学校。第一是我因为工作变迁,无法每天接送,照顾到她。第二是那家公立学校,从那位老师身上,我就产生了担忧。
不是说公立学校不好,和私立学校比起来,各有各的优势。那家公立学校一个班100人,挤得桌子都坐不下,一学期下来,老师也记不住有些孩子的名字。
去了私立学校之后,孩子在心灵、品德、习惯和兴趣素养上都得到很大的滋养。
孩子上学到底要不要给老师送礼?把孩子托付给了老师,作为家长难免会产生一些想法,希望老师能够多关照关照自己孩子。
可是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这种想法会越来越强烈,到底要不要给老师送礼?今天我也就跟大家说点大实话,相信一定能够给你点启发,也会说出一些我的真实想法。
既然说到这了,那么大家肯定都有一个问题
到底能不能送礼?
客观地说,送礼没有错,老师也是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送的是老师喜欢的东西,那固然是最好的。
但是作为收礼物的,也要分礼物是谁送的,作为老师而言,最怕的就是人情上的负担,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这种感受。
而我们作为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本就是陌生人的关系,为什么会平白无故去送礼?除了真的感谢老师,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导致家长给老师送礼物,或多或少都会让老师们觉得有求于人。
其实这很正常,人之常情谁都会这样,老师肯定也知道家长送礼,背后的这些小“阴谋”。人的内心是复杂的,所以不会有老师因此而看不起家长,只不过老师能不能收这礼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方式都截然不同。
这里面的问题其实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又很复杂,想要知道老师能不能收礼?首先还要从双方关系“破冰”开始。
正常情况下,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人,肯定要先找到一个共同话题,引起共鸣。找到一点契机之后开始慢慢发展,从本质上来讲,送礼不过是关系上的延续,是为了增进双方感情而已。
而送礼送不好,那就是另一种含义了。
1在关系没有“破冰”之前,贸然送礼这就是属于交易性质,这会引起老师的反感。不仅会拉低自己的身份,而且也会使老师非常难堪,你说这礼都送到手跟前了,是收是不收呢?很容易让双方陷入尴尬之中。
2如果收了这个礼物,那就只能表明这位老师价值观有问题,这种事之前肯定没少干。此时作为家长也要留一个心眼,要知道弄不好送礼相当于白送,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变通,送礼也要注意时间,把握得当。
1例如在开学的时候,就不要去送礼,因为在开学这段时间,给老师送礼就好比触碰到了禁忌,很大概率会被老师拒绝。
2如果跟老师交谈次数很多,有了一定的基础,对老师的为人,性格特点都很熟悉,那么就可以适当地给老师送一些礼物了。
送的礼物也要注意价格,最好不要超过百元,其实在这个阶段,礼物价格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家长自己的一份心意。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弱化礼物的价值,不要让老师难堪。
所以既然想给老师送礼,平时就要多处理好关系,一定要认清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而送的时候也要注意场合地点,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既然选择送礼,那就要明确自己想要得到什么?
其实选择送礼,对于孩子的改变还是要看他自己,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太去奢求什么,这也是有原因的。
1每个老师,都喜欢优秀的孩子
这其实也是一种常识问题,每个老师都不喜欢管教学习垫底的学生。作为家长即使我们送礼,老师也不可能对孩子看法产生改变,对于老师来讲,每个孩子在老师眼里都有排名。所以想要孩子更好,还得是靠自己去努力。
2老师关注最多的,往往是学习最差的
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全班所出现的问题,老师只会找出几个典型的出来,而学习成绩经常垫底的孩子,往往会更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
很多家长总是认为,送礼可以改变老师对孩子的态度,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送礼的行为,不要忘了它最初的意义是什么。
与其通过送礼拉拢关系,不如让老师看到孩子学习的进步。
送礼物给老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让我就这个问题给你提供一些综合性的见解。
首先,送礼物给老师是一种表达感激之情和尊重的方式。老师们通常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为学生的教育和发展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特殊的节日或学年结束时,送一份小礼物是传达谢意的方式,这种举动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关系。
然而,问题出现在是否应该通过班费来购买礼物。这个问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方面:
1 礼物的性质:送礼物的性质应该是纯粹的感谢,而不是期望得到额外好处的贿赂。礼物应该是小而有意义的,不会给老师造成负担。
2 群体决策:如果决定送礼物,最好通过集体决策来确定礼物的预算和性质,以确保公平和透明度。如果有家长反对,他们的声音也应该被尊重。
3 礼物的频率:送礼物的频率也需要考虑。如果每个学期都送礼物,可能会变得过于频繁,而且可能会让一些家庭感到经济压力。
最终,送礼物给老师应该是一种自愿的行为,而不应该成为强制性的要求。如果有家长因为不同意而被踢出群,这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矛盾。更好的方式是通过开放的对话和协商来解决这个问题,以确保每个家庭都能够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自由选择是否送礼物。同时,学校也可以制定明确的政策来管理这个问题,以确保公平和透明度。
说到“送红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过年过节、喜事婚宴、求人办事都离不开红包的身影,而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来说,“红包”是个敏感词,搞不好可能会断送前程。虽然大家都知道给老师送红包是不正确的,但生活中仍有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更好地照顾,不断向老师发送“送红包”的信号,不时还要纠结红包数额给多少才合适,例如:给小学班主任送500还是1000,小学老师送一千少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教育部命令禁止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一旦发现存在违规收礼现象,就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还会转送司法机关处理。可能有家长认为,规定虽然制定了,只要秘密进行不被发现就好。可是,做了的事情怎么才能完全保密呢?老师一旦收下了家长的红包就等同于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放上一把刀,什么时候落下来不知道,但内心却总在心惊胆战。
此外,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老师应该做的,老师是最希望学生能够长大成才,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之一。而且,“送礼”对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很困扰, 在家长想着怎么给老师送礼、送多少红包、怎么送红包的时候,老师也在想着怎么拒绝家长的送礼。目前我国整体的 师德师风意识处于增强趋势,大部分教师都不会接受家长送的礼品礼金。有些地方,还表示教师不能在教师节收受学生和家长赠送的鲜花。
最后我想说的是,与其在纠结给老师送500的红包好还是1000的红包合适,更应该 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孩子尊重师长、礼貌同学、团结班集体的意识更重要。
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原本设定教师节的目的是为了肯定教师们为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也是对于教师们的一种肯定。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教师节变成了一个所有人都讨厌的节日。家长为了能让老师多多照顾自己孩子,每逢节日特别是教师节肯定要准备礼品,这也让不少家长反感。
对于教师们来说,自己原本并不想收礼,而且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教师收礼。但每到这一天,仍然有不少家长开始偷偷送礼,怎么拒绝都阻挡不了这种情况。
也有老师说,自己是真的不想收礼,但不收礼却让不少家长误以为是礼物价格太便宜,接下来还会送更贵的礼物。自己不管怎么劝说,家长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十分烦恼。
网友提问:你会在过节的时候给老师送礼吗?
前不久,一位家长在网上提问:马上就要新年了,自己要不要给孩子的班主任送礼物。本来教师节应该送个礼物给老师的,但孩子那天刚好请假了。
听周围的人说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礼物已经成为了一件大事,老师在学校对于孩子的态度关键也在于礼物上。但又听说孩子的班主任并不收礼物,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这个问题的下面,一位家长的话也引发不少家长的共鸣。其中就有一位家长提到了,自己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送礼的这件事情,但在经过对比之后也发现了问题。
幼儿园家长有个群,家长们平时也会在群里咨询一些事情,但她最近发现同样是问老师问题,老师经常会优先回复另外一位家长,却自动忽视了自己的消息。
而现在孩子上小学了,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孩子同班同学的家长给老师送礼物。自己当时也很迷茫到底应不应该送,后来给老师买了一条项链,但老师拒收了。
后来,孩子的班主任还在群里说了这件事情,希望家长不要给自己送礼。所以这位家长认为,给老师送礼的这件事情,还是要看情况而定。
关于给老师送礼,老师们也有话说
过节要不要给老师送礼的这件事情,老师作为主人公之一,自然在这件事情上也有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听老师们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吧!
这是一位高三班主任的回复:在收到自己被学校录取的通知书之后,自己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努力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有了结果,自己也能完成儿时的教师梦想了。
但当自己真正踏入教师行列之后却发现,其中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在进入学校的第一天,校长就强调了师德师风这个问题,禁止老师收礼。
在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还没有这种烦恼,但当自己接受高三班级的时候却发现很多家长都愿意送礼。之前学校就禁止收礼,现在教育部有了文件,自然我们就更不能收礼了。
有些家长也会误以为觉得礼物价格低,还会坚持不懈的送,最后也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解释。关于给老师送礼的这件事情,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烦恼啊。
教育部明令禁止:教师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
网络发展如此迅速,确实也有不少关于教师行业的负面消息被传出来。但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对于学生并不会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并且在2020年的时候,教育部就已经提出来要规范教师行为,特别提到了教师收礼的这件事情,要求教师不能以任何名义收取家长的礼品或者礼金。
换句话说,就是即便是家长多么的想要送礼,老师能做的只是:拒收。教师节原本就是学生感恩教师,并且激励自己未来能够努力学习的节日。
但却因为这几年的送礼,让不少人对于教师节厌恶至极。却不知道送礼的行为给很多人都带来了困扰,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多多注意一些。
写在最后:
其实家长给老师送礼的这件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安排,家长也担心孩子在学校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自然也要格外重视老师的感受。
但却忽视了有些时候给老师送礼可能会给老师带来一定的烦恼,其实老师和家长的目的都是为了能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我觉得双方时间加强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要说到老师会喜欢什么样的人,那么肯定就是学习成绩好还听话的学生,所以各位同学们好好学习吧!
你确定班里每一个同学都喜欢她?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这位班主任确实值得你们为她饯行。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