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导语:对于历法并不感冒的人来说,闰年和闰月很容易混淆在一起,觉得二者是意思是一样的,其实并不是这样。闰年也闰月有不同意义,如果你不知道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那么下面我们万年历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闰年闰月的来历和简介。 闰年闰月的来历
导语:对于历法并不感冒的人来说,闰年和闰月很容易混淆在一起,觉得二者是意思是一样的,其实并不是这样。闰年也闰月有不同意义,如果你不知道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那么下面我们万年历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闰年闰月的来历和简介。
闰年闰月的来历 闰年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月和闰年是不同的历法里出现的。闰月是指一年中出现两次相同的一个月份,只有阴历才会有闰月。闰年是4年一次的,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该年便是闰年。
闰年的来历
闰年是公历的名词。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闰月的来历
闰月其实就是阴阳历中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月相盈亏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会出现天时和历法产生矛盾的情况。聪明的先人为了将这一矛盾克服,于是依据于天文观测,想出了“闰月”这一解决办法。这样呢,就能保证春季是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夏季是四月到六月,秋季是七月到九月,冬季为十月到十二月。
所谓闰月,即是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故顺置闰,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叫“闰某月”,接下去的闰月年份是:2017闰六月;2020闰四月;2023闰二月;2025闰六月;2028闰五月;2031闰三月;2033闰冬月;2036闰六月。
各地闰月年的习俗
1、妇女喝闰月茶
武夷山地区有闰月喝茶的风俗,而且主要是妇女喝茶,男人不能参加,只有女性才有资格入席。设宴喝茶由村里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并邀请近村来的女客入席。“茶宴”上以茶代酒,相互敬茶,边喝边聊,可起到融洽情感,增进邻里和睦的作用。
2、送母亲猪脚和面线
在台湾地区,闰月有这样的习俗:已经嫁出去的女儿需要买一副猪脚和面线给娘家的母亲,通常是两只前猪脚和六把面线,面线上面绑红丝线和春花。
3、忌迁坟
局部地区有闰月忌迁坟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再安葬。
4、送父母闰月鞋
“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部分地区民俗中,逢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有的地区则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鞋。
5、回娘家吃闰月饭
“闰月饭”也叫“六亲饭”,每逢闰年闰月,娘家把已经出嫁的女儿请回家中相聚就餐。父母在世时,由父母请;父母不在世的,则由兄弟请。
6、娘家送女儿雨伞、蕉扇
在有些地方,娘家还会在闰月送女儿送雨伞、蕉扇。寓意娘家是女儿的保护伞,祝福女儿早生贵子,为夫家招财,财丁两旺。
闰月送花糕鱼是农历闰年、闰月时送给父母公婆。
花糕鱼是山东临清市民间特产,一种由面包制作而成的糕点。是出嫁的女儿逢农历闰年、闰月送给父母公婆的好礼品,因闰年相传对父母健康不利,要用镶嵌十三颗枣的花糕,表达对父母身体“结结实实”的愿望,并系红腰带以辟邪。
花糕自古有“锦上添花步步高”之意;鱼乃“富贵有余节节寿”的象征。逢年过节女儿孝敬父母公婆,要亲手奉上花糕和鱼来表达寿比南山、越来越好的祈福。尤其到了闰年,相传对父母健康不利,要用镶嵌十三颗枣(因为闰月年是13个月)的花糕,表达祈求父母身体“结结实实”的愿望;并系红腰带以辟邪。“闰月糕、闰月糕,闰月老人寿高高”的说法就是这样来的。
送花糕鱼的寓意
常见的花糕鱼是由面包制作的,呈现圆形。据说圆形在五行里面属金,有祝母亲高贵之意。汉有“天圆地方”之说,赞美母亲的爱像天一样博大宽厚。圆形又代表团圆之意。
红枣在冬季是上等补品,属于温性,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贫血消瘦,养肝防癌功能尤为突出,有“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之说,愿母亲永远年轻漂亮。北方多有种植枣树,《战国策》有“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指出枣在中国北方的重要作用。
一猜,楼主就是抚州的,貌似就抚州流行这个。。详情看下则新闻:
“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每逢闰年闰月,民间总会流传出各种“讲究”,类似穿闰月鞋、吃闰月饭、送红腰带的习俗屡见不鲜。而今年适逢农历闰九月,抚州城内突然冒出“闰九月,女儿银,保平安”的习俗,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即使在三伏天的炎炎街头,也能看见老少母女穿梭于各个金银首饰店物色银手镯,而店主们则忙不迭地推销、收钱、补货,热烈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当问及闰九月母亲送女儿银手镯的渊源何在,大多数购买者却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连一些年长者都未曾听说。那么这股“送银镯”的旋风到底从何刮起?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金银首饰店,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最炫“银镯风”
“昨天陪我妈到买镯子,顺便也给我女儿买了一个。”8月4日一大早,结束周末假期的郑**来到公司上班,一到办公室就向同事展示前一天新买的银手镯。放眼望去,办公室里7名女同事就有5个人手腕上戴着成色尚新的银手镯,看得出都没买多久。“逛了10多家店,都是爆满。”郑**一边和同事讨论着,一边打量着手镯,心满意足。
当天下午,在市区玉茗巷的一家金银首饰店里,60多岁的李奶奶正在挑选银手镯,“两个女儿两个儿媳,一个都不能少嘛。”几天前,李奶奶从邻居口中得知,闰九月要给出嫁的女儿买银手镯以保平安,“以前听老一辈人说闰月跟平时不太一样,不过送女儿银手镯还是第一次听说。”即便如此,李奶奶还是花了800元买下4只手镯。
5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区田缘广场,附近10余家金银店的银饰柜台前都挤满了前来挑选的顾客,而相比之下,一旁的金饰柜台却冷清许多。顾客几乎为女性,以中老年妇女居多,也不乏年轻女孩。“反正也不贵,图个吉利,戴着还好看。”带着女儿来挑选银手镯的江女士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流行起“送银镯”,但看到身边很多朋友买了也就随大流跟着买。一家金银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近一个月来银手镯的销量猛增,平均一天能卖出三四十只,多则近百只,与往日一月的销量持平。“好多周边农村的妇女特意赶到城里来买银手镯,我们补货都补不及。”说话间,老板已经卖出3只手镯。
“闰月送镯”可信吗?
眼见送银手镯的风越刮越猛,人们不禁纳闷:闰九月送银手镯到底有没有来头?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大部分购买者都是从亲戚朋友口中听说这一“讲究”,对于送镯子的寓意也是一知半解。
“我活了70多年也没听说过闰九月要送银镯子。”退休教师吴老太不相信这闰九月的“讲究”,看着一众老姐妹争相给家中女儿买银手镯却不为所动。和吴老太一样不受银镯“诱惑”的市民认为这多半是商家的炒作行为,“不过是商家想利用民间习俗‘绑架’消费者,这样的亲情消费还见得少吗?至于送镯子保平安都是为了讨个彩头。”市民黄**对“闰月送镯”不以为然。
对于这种风气的形成,商家却不承认是炒作。一家位于赣东大道上的银楼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银手镯的走俏并不在业内人士的预料之内,“我们都是从顾客口中知道闰九月要送银镯的说法。”后期才加紧补货,根据潮流风向推出相应的促销活动。
“闰月送镯”究竟是不是商家炒作,因为追溯不到传播源头而无法证实。但热衷于民俗研究的黄先生告诉记者,按照民间说法,逢闰年闰月,出嫁的闺女要给父母买双鞋,穿上闰月鞋的父母们可以除凶去疾,健康平安,才有“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的说法。但从没有听说闰九月送银镯的讲究,而那些没收到母亲送银镯的女儿将有无妄之灾的说法更为荒谬。“大家消费时应该更加理性,切勿盲目跟风,银镯不应成为衡量感情深厚的砝码。”
正月十六。
老话说,闰月年送大雁,闰月父母活一千,闰月鞋,闰月穿,平平安安一万年。按照民间说法,每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父母“送雁”送鞋,以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同时在古代,提亲的时候也要送大雁,这是提亲之礼。因为雁是最忠贞的动物,配偶去世了,另一只雁会终身不嫁不娶,称为“孤雁一世”。
提亲送雁,即以大雁象征婚姻的忠贞。平时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多关心父母,而不仅仅是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对父母好。
青龙节,大雁落,老人有劫难,这就不能不让子女们为父母的健康操心担心,那么,如何才能为老人消灾避祸呢作为“父母小棉袄”之称的出嫁的女儿,想出了许许多多的方式方法,送红伞,送红袄,送布鞋,希望以此来保佑父母除凶去疾、祛瘟辟邪,祝福父母健康平安、福寿延年。
在蒙城,就有“二月二送雁馍”的习俗,每当农历二月初二来临之际,出嫁的女儿都要为爹娘送一对“大雁”,据说老人吃了大雁便可以避凶化吉,这叫做“吃了雁,活一万。”听,多么美好的祝福!
闰月鞋一般是在闰月开始之前送。
2023年是闰二月,则闰月鞋需要在农历二月购买。且也有不少的地区认为闰月鞋一定要在前一个月穿上才灵验;当然了,不同地区的习俗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当地习俗来判断。即使当地没有闰月鞋要提前一个月穿的说法,但是在闰月第一天也是需要穿上闰月鞋,所以闰月鞋也是需要提前一个月送的。
闰月鞋的颜色选择有一定讲究。从传统上来看,闰月鞋的颜色应该选择红色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闰月鞋的颜色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但还是建议需要根据自身的五行属性来选择。闰月穿的红鞋子一定还是不可以是旧的,也不可以穿二手的。因为鞋象征着婚姻和事业。若是穿了二手的或者是旧的则是会导致运势受到不好的影响。
为何要给老人买闰月鞋
1、祈求父母平安健康、长寿。
2、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哺育之恩。
从民间说法来看——送闰月鞋是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过去人穷无鞋,光脚劳作,导致脚破流血,异乡游子闰年闰月回家团聚,就为老人买双布鞋以示孝心。
闰月要给娘家买鞋子。
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闰月鞋是我国一些地区的民间习俗,按照民间说法,逢农历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以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并且这双闰月鞋一定要在前一个月穿上才灵验。在我国一些地区,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双鞋,而还有一种说法称送闰月鞋是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
过去人穷无鞋,光脚劳作,导致脚破流血,异乡游子闰年闰月回家团聚,就为老人买双布鞋以示孝心。据说旧时的人文化水平不高,不了解科学知识,认为一年多出一个月挺邪乎,害怕会对长辈不利,于是就流传逢闰年闰月要给母亲送闰月鞋,也叫做“留娘鞋”。
闰月的习俗
在部分地区,逢闰年闰月有忌迁坟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再安葬。而且迁坟更是如此,本月根本无法安葬先人,自然也不能迁坟了。2023年会闰二月,即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二月,则第二个二月为闰二月。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
总的来说,2023年被称为黑兔年是因为根据天干地支、五行八卦推出这一年为癸卯年,而癸水为黑,卯为兔,合起来就称为“黑兔”,所以2023年也被称为黑兔年。闰二月是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此外,一些流传于民间的习俗和说法,大家需要辩证看待。
在玉田大厦,和各大糕点店,都会有卖的。“闰月留娘”习俗地方不同, “闰月留娘”的兴法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除了给父母送留娘糕,还送红腰带,红腰带有辟邪之意;有的地方兴 姑姑给侄子送年糕鱼,年糕鱼就是鱼形状的年糕;有的地方除了给父母送留娘糕,还送桃罐头和方便面,三者均有希望父母长寿之意
祈求父母健康长寿。
在民间有闰月年是灾年的说法,要趋吉避灾,就要在闰月年的闰月分穿红色或丈蓝色的衣服,这样就可以去灾了。古有谚语:“闰月衣,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的说法。为了让父母健康长寿,儿女会在闰月给父母买衣服。
而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百事孝为先”的俗语,也就是做事要先孝顺父母。父母的恩情比天大,但大家没有把给父母送多少东西作为标准,所以就有了给父母买衣服的行为。这种行为并没有特殊意思,只是儿女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
闰月的禁忌
1、妇女喝闰月茶。在武夷山当地就有这种闰月喝茶的一种风俗,主要还是妇女喝茶,一般男人都不能参加,只有女性才能有资格入席参加。设宴喝茶一般都是由村里的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并且邀请附近的女客入席。
2、送母亲猪脚和面线。像在台湾的地方,出现闰月的话,如果家里已经有嫁出去的女儿还要买一对猪脚与面线送到娘家给母亲吃,代表吉利。
3、娘家送女儿雨伞或蕉扇。有的地区,娘家还会在闰月给女儿送雨伞或者是蕉扇,寓意表示娘家是女儿永远的一把保护伞,祝福女儿早生贵子,为夫家招财添丁,幸福一生。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