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如果不知道辅导员的电话,可以在学校门口等着他。2、如果把快递寄到办公室的话,会引起其他同事的怀疑,对他会有影响。3、不要在箱内说明。4、如果在箱内说明会让辅导员生气的。5、反而会弄巧成拙。之前,小西记得有发过一篇关于辅导员的文章,聊了下
1、如果不知道辅导员的电话,可以在学校门口等着他。
2、如果把快递寄到办公室的话,会引起其他同事的怀疑,对他会有影响。
3、不要在箱内说明。
4、如果在箱内说明会让辅导员生气的。
5、反而会弄巧成拙。
之前,小西记得有发过一篇关于辅导员的文章,聊了下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当行为。比如说,评奖评优、奖助学金、请假审批、专业分流(选专业)、入D推荐中的“小动作”,或是告知学生有名校保研指标、可修改课程成绩、作弊违规不给处分等进行诈骗的。
在我读研时,曾听说校内一个走辅导员推免的学生在辅导员工作期间曾违规分取2名学生的奖学金,如5000元分2000元。读研时被学生举报,经调查情况属实,退还现金后直接被开除学籍,所在学院也取消辅导员推免资格。
就我了解,很多高校都有设置“校长信箱”匿名投诉、举报的,辅导员或任课老师违规被举报后都有受到处理。而且,自媒体时代,录音和聊天记录曝光出来后,学校不会、也捂不住盖子的。
不过,辅导员在高校内的地位并不算高,一般是人事代理,除非是招辅导员要求博士学位的高校才会有正式事业编制,就是便于给编制。找份工作不易,送礼物行为反而会坑了他们。
换个角度,家长或学生给辅导员送礼物,肯定不是简单的事情。礼物越重,事情越难办。就算收了东西,事情做不成,家长或学生能没意见吗?
日常工作中结识的的几个辅导员比较友好,常说不怕学生调皮、工作难做,就怕“老练”的家长请吃饭。或者说,带有目的性的送礼或吃饭,是直接拒绝的,他们自己也知晓没那么大能耐。
我也问过他们遇到家长或学生送礼物时怎么办?
一般是家长给的礼物,会转给学生本人,让他帮忙带回去。或者是学生带来的,特产的话,就搞班级活动时学生老师一起吃,或者给学生饭卡充值等额餐费等。
有时候,学生本身并没有给辅导员送礼物的打算,也是被逼的。比如家长常说,“行啊!你能你自己上,我不管你了”。家长要给辅导员送礼,也是对孩子个人能力的不信任,容易引发逆反心理。
或者说,孩子自己认真学习,不迟到、不旷课,有事主动请假,晚上准时归寝等。在校期间一直做得很好,成绩优秀,反过来却被逼给辅导员送礼物。那么,获得奖学金后,算是自己努力的成果,还是给了礼物的“回馈”?
事实上,我们学校每年都有开会要求,如坚决不允许从学生手中拿东西,哪怕是家乡特产(无法拒绝就在课题组内学生分着吃),也要不得。
因此,不太建议给辅导员送礼物,很可能适得其反,给老师留下坏印象。至于到办公室给更是坑辅导员,其他老师、学生看到,想解释都难啊!
之前,就有听其他辅导员说过一件事。有家长怕辅导员拒绝,给冲了1000话费。然后,辅导员转回给家长后,还退不出花费,很尴尬!
当然,要是辅导员对孩子学习和生活十分关心,沟通时说些感谢的话语可以做,也会让人高兴的。不要让他们有“需要时得在,不需要时地消失。”的感觉呢!
班主任工作:改掉学生吃零食的坏习惯
一、从起始年级抓起(教师思想上)
社会上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生的良好习惯也是如此。其实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不管自己在熟人面前表现得如何的恶劣,在一个新的环境或一个陌生人面前,他都想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而把自己恶劣的一面刻意的隐藏起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虚伪的行为,但是我认为“刻意”有时也不无利处,只要让他把这种“刻意”变成习惯,那么好习惯也就理所应当形成了。
从我接手07(10)班的第一天起,就不断的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你们都很棒,你们都很优秀。我告诉我的学生,是人都会有缺点,有些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会把自己的缺点最小化然后隐藏起来,他们永远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的学生绝大部分在犯错的时候都能听进老师的批评。这就为我治理班级学生吃零食的坏习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换位思考,采取行动(了解原因)
其实一开始我们班的垃圾桶每天几乎都塞满了垃圾袋,教室里面老是充斥着膨化油炸物的味道,让人闻着很不舒服。我当时很生气,很想狠狠的骂他们,但是我很快想到,责骂对于13、14岁的孩子来说可能是最坏的处理方式,因为他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反抗心理很重,朋友对他们来说比父母还重要。我想,如果能让他们认可我是他们的朋友、能理解他们,处理事情起来应该会更容易。我找过几个学生谈话,问他们为什么要吃零食,他们基本上都是答肚子饿。我想想也对,他们饿着肚子能好好听你的课吗?于是我在班里宣布在教室课间吃早餐或填肚子的东西或水果,但是必须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可能我的做法让很多班主任不能认可,但是我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这些东西和零食之间的区别,不让吃零食并不是不让吃东西。当然,总有一些学生偷偷的拿零食到教室吃,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开始我会告诉他们这么做是不允许的,如果你一定想吃,可以到小卖部的休息区吃。如果他们还是要带到班上,我的态度就比较强硬:如果已经开了的,我会直接拿到小卖部的垃圾桶仍掉;如果没开的我就收着,打上标签用袋子收着,积到一定数量通知他的家长来学校领。当然这些措施在我们的班规里面都有注明,时不时我都会提醒一下他们,必须让他们清楚,这是按规办事,而不是老师的随性的行为。一段时间下来,班里的垃圾桶基本上没有什么零食袋了。
三、抓住契机,召开班会(用学生的例子)
记得李乐军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虽然班里吃零食的现象已经基本没有了,但并不是绝对的。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教育的契机。有一天,我们班叫黄耀辉的学生(这是个很爱吃零食的学生)在上英语课的时候突然到处借纸巾,我一问才知道,他的牙龈出血了,而且是大量的出血,我赶忙去通知他的家长,然后找了个同学陪他去水管处清洗一下他满嘴的血。在他妈妈来了以后我利用送他们出校门的机会和她谈了谈。这一谈,我发现我要找的教育契机终于来了:原来他的体质在中医称为虚火旺盛,容易口干舌躁,不适宜吃上火的东西。而他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大量的吃这些上火的膨化油炸食品,但是他喝水又少,所以经常看到他流鼻血,经常跑厕所,上课喝水。
我觉得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在下周一的班会上,我就这一个话题,开了个主题班会,题目就是“审问垃圾桶”。 我首先选了三名同学作为调查员,两位调查取证,一位负责记录,当调查取证的同学带着手套在班级垃圾桶里找出了废弃物,负责记录的同学就写在黑板上,再由同学们把物品大概的价格写上,所有的物品登记完之后,竟然有价值几十元钱的东西。
然后,我给大家读了一些专家关于吃膨化油炸对于人体的危害的文章,引导同学们把认为不必要的消费逐个划掉。到最后,黑板上所记录的消费方式全被同学们划掉。最后我问大家“看来没有人觉得黑板上这些消费是必须的,那我们可以用这些钱做哪些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呢?”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支援灾区,有的说捐给希望工程……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来抵制零食,还有同学主动担任班级监察员,监督自己,也监督其他同学养成良好习惯。(正有了这次班会,班里吃零食的现象基本已经杜绝了,并且在后来的几次为灾区捐款的时候,我们班的捐款数额在普通班里来说都是比较多的)
四、细心观察,坚持不懈(防止反复)
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新世纪教育共同关注的新话题,孩子能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要改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老师有时都喜欢吃点小零食,何况是还没长大的孩子,所以对于久不久班里又有人吃零食的现象,我是很能理解的。我也不生气,只是严格按照我们的班规办事,过后再他们谈话,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效果。
调查资料:
许多学生都爱吃零食,吃得越来越胖,这主要是因为零食里含有过多的化学成份,比如柠檬酸、山梨酸甲,苯甲酸钠等。像许多彭化食品,如薯片、薯条等都喊有过多的脂肪,容易是人发胖。火腿肠中的肉类也是不新鲜的,含有很多的淀粉。这些食品对我们的危害可大了。除此之外,像果冻一类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吃不干净地零食还会引起腹泻,肚子痛等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零食越来越吸引更多的少年,零食中都添加了防腐剂、香精、色素、膨化剂等,吸引了众多小学生的喜爱,多吃这些零食,会导致身体发胖,引起的食欲不振,影响了学习、生活和运动,导致恶性循环,吃多了零食还会导致牙齿受到细菌的侵害。
那么油炸食物如果吃多了有什么害处吗?
1,营养损失 经过高温加热后,食用油中的有益营养成分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随着油温的升高和煎炸时间延长,营养成分被破坏的程度更加明显;被炸食物中的许多营养素也会因高温等因素遭受严重破坏,故过多食用油炸食物会使人发生营养失衡。
2,难以消化 食物经过油炸后,表面被大量的油脂包裹,而消化油脂的难度比较大,所以,过多食用油炸食物后,会使人感到腹部饱胀不适,尤其肝、胆、胰腺、胃肠道功能较差的人,可能因此而诱发或加重某疾病,一些平常较易消化的食物也可因高温的作用发生变性,变得难以消化。故过多食用油炸食物不仅加重消化道的负担,而且降低了食物的消化吸收。
3,损害健康 食用油经高温加热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如不饱和脂肪酸下降,部分脂肪酸变为反式结构;如果使用的是氢化油,则在煎炸前就已经改变了油的分子结构。
4,热量大增 食物经油炸后,原本不含脂肪极少的食物其脂肪成倍地增加。脂肪是高热能的食物,虽然难以消化,但吸收高,过多摄入必然导致热量过剩。如果不通过增加运动来消耗过剩的热量,日积月累,主造成了一个大胖子。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要少吃一些油炸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学生在校外买零食老师处罚的方式是,把零食没收,批评教育。因为对于学生在校外买零食,老师没有太多的干涉权利,但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所以学生在校外买零食老师处罚的方式是,把零食没收,批评教育。
历史老师嗓子不舒服,想送老师润喉糖,如果是些很小的物品,老师也是可以收学生东西的,没有硬性规定老师不能收学生的东西,给老师送润喉糖是对老师的尊敬与关心,老师是可以收的。提醒老师多加休息。
学生给老师送东西,是比较单纯的一种行为,不涉及到贿赂受贿,而且仅仅表现出来的是师生关系的融洽,表达出学生对老师的师生情,送些生活用品是可以的。送的时候可以说,老师,您辛苦了,送你一盒润喉糖,保护好嗓子。
注意:
送礼也要注意时间,把握得当。在开学的时候,就不要去送礼,因为在开学这段时间,给老师送礼就好比触碰到了禁忌,很大概率会被老师拒绝。
如果跟老师交谈次数很多,有了一定的基础,对老师的为人,性格特点都很熟悉,那么就可以适当的给老师送一些礼物了。
教师节送老师白巧克力好,白巧克力代表纯洁,天真。
教师节送老师礼物注意的地方有:
1、不要送太贵重的礼物,会显得太为功利,多半会被老师拒绝,而且对自己也是个负担。礼物的价格并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有些自己制作的礼物,才特别令老师感动。
2、谨记除去价钱牌及商店的袋装,无论礼物本身是如何不名贵,最好用包装纸包装,有时细微的地方更能显出送礼人的心意。
3、不要去打听其它爸爸妈妈送什么礼物,更不要攀比,礼物只是代表一些心意,并不代表接受礼物的老师一定会特别照顾你的宝宝。
4、不要送一些不切实际的礼物给老师,如礼服或者高档的首饰等,要考虑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应用你送的礼物。
扩展资料:
教师节给老师的祝福语:
1、鱼儿离不开溪水的相伴,红花离不开绿叶的扶持,花儿离不开泥土的滋润,学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今天教师节,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2、想用黑板擦擦去你的皱纹,想用粉笔画回你挺拔的青春,想给你窗前挂到很晚的灯深情一吻,想建一所别墅安放你疲惫的眼神。教师节,衷心祝你幸福快乐,事事顺心。
3、您是黑夜里的明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您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带领我们不偏离航向;您是辛勤的园丁,浇灌花朵不知疲倦;您是蜡烛,燃烧自己直至泪干。您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子女;我们把您当成自己的爹娘。敬爱的教师,您辛苦了!祝您教师节快乐!
教师节快到了,你是不是也在考虑一件事——要不要给老师送点礼物,表示一下心意呢?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以及雷区。
1和老师搞好关系的技巧
1时机
教师节自然是要送的,但不能逢节必送,那样会让自己的钱包很紧张。
比较好的方式是一年里在教师节外选择两个节日给老师送礼,比如端午和春节,因为这两个节日和教师节的时间跨度比较均衡,不至于过于集中,有些家长会把端午替换成老师的生日,这样显得更有心意。有些学校老师寒暑假时会来家访,这时候送也很好,道理大家都懂的。
总之,送礼不用太频繁,但也让老师感觉一年到头家长都在传递心意。
2尺度
尺度因人而异,手手君建议,给老师送礼不必价钱昂贵,但是一定要有新意。
道理很简单,这次价钱贵了,下次就只能更贵,而且昂贵的礼物也会让老师觉得烫手。所以礼物的价值一开始不要很高,随行就市,然后小幅度上升即可。
那么怎么样的尺度算是“随行就市”呢,各地经济情况不一样,根据手手君昨天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大城市家长中随机做的调查,基本不要低于500元。当然如果你是土豪那不在讨论范围内,手手君听说过有家长每次一个名牌包、或者送老师全家出境游的。
3选择
刚才已经说了,礼物不一定要很昂贵,但最好要有新意。
这句话可以分两层理解:
第一,如果你想不出有新意的礼物,那么购物卡、礼券是最好的选择,适用面广、体积小、价格明确。
第二,如果你知道老师的喜好(情报工作很重要),比如文艺范的女老师可以送送时下热门的演出票,打扮比较潮的可以送送新锐设计师牌子的小包、丝巾,有孩子的可以送送很棒的亲子游乐券,男老师可以送炫一点的数码产品……总之,在你的预算范围内,你送的礼物也代表你认为的老师的品位,所以送对了绝对皆大欢喜,还能在老师心中保持适当的新鲜感。
4方式
这点很重要哦!前面3点都做对了,这点做错就是功亏一篑。
小凡妈的儿子今年读小学2年级,她的做法是每年教师节都让儿子亲手画一张给老师的贺卡,然后悄悄把一张500元面值的交通卡塞在贺卡里让他带到学校交给老师,一直都很顺利。
不过,有一回碰上某位老师收下了贺卡,但把交通卡夹在一本小本子里让儿子带了回来,这让小凡妈有点头疼,正好没过几天就是中秋节,本想买盒月饼,又觉得体积太大,儿子拎过去太招摇。想来想去,她试着买了一罐品质很高的茶叶,包装非常风雅,又亲手写了张贺卡,快递到学校,寄件人一栏只留了手机,名字写得非常潦草,确保别人认不出。当晚,她收到了老师发来的感谢短信,表明礼已收下。
在手手君的调查中,许多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快递到学校”是比“让孩子送到老师手中”和“自己直接交到老师手中”更好的方式。道理很简单,当面亲手送,若是碰到推来推去多少有些尴尬;如果让孩子带给老师,一方面会让孩子过早接触到“送礼”这种比较世俗化的事情,另一方面,不懂事的孩子很可能把握不好送的时机,办公室闹哄哄的时候大咧咧把礼物往老师桌上一放,“这是我妈妈让我送给您的”,你说老师会不会收呢?
来,总结一下,你可以怎么比较隐蔽滴送礼~
可以塞在孩子的书包里,然后发短信或者微信给老师,让老师自取,这个方式更适合幼儿园。如果孩子回来的时候东西还在,说明老师可能婉拒了,不用再勉强。
傍晚放学时去学校接娃,留下来和老师聊聊天,在周围没什么人的时候把礼物给老师,但是注意最好不要让孩子看到。
快递到学校,落款千万不要写自己的名字,信息越模糊越好,老师看到贺卡自然会知道是谁送的。
直接放到门卫室,写上收件老师的姓名电话,不要有落款。回头发个消息给老师提醒她来领取。
错峰送,一般每年的教师节和中秋节都比较近,你可以选在中秋节送。
如果有多位老师要送,可以委托一位比较熟的老师代为转交。这个方式在幼儿园比较合适。
不过,就算是当面送礼,也记得千万不要在送礼的时候说以下的话——
1“老师 ,这礼您一定要收下。听说马上要评选三好学生了,您看能不能帮我们家孩子争取下?”
2“老师,我觉得您比我孩子幼儿园时候的老师好多了,我给她们也送礼的,我这个人一直很尊重老师的,但她们收了以后也没对我孩子好多少……”
3“老师,我们家经济情况很普通的,这张500块的超市卡是我特地去买的,你一定要收好哦!”
2给老师送礼这7大原则
1送什么是次要的,送礼的态度要端正。送啥是次要的,送不送也是次要的,但凡你在内心真的尊重老师。真的配合老师教学工作,真的把自己孩子基础素质和学习习惯培养好,现在老师的薪水虽然还不高,但是也不会看重和在意你那三两百的礼物/购物卡。
2送礼这事学校和教委都明令禁止,所以送的要巧妙。这里分享我们采访的几位妈妈的经验,以供参考。给老师送时令的水果和鲜花,通过购物平台直接派送到学校/家,家长不出面,在订单下达之前和老师通个电话/发个微信即可。千万不要手提着多大的礼品袋一大堆东西送到学校,老师即使内心不排斥收礼,但是你这样送让大家感到恐慌。
3班主任很重要,但是一定要做到“雨露均沾”。都说班主任重要这点没错,任课老师难道就不重要吗?要送就要一碗水端平。有经验的妈妈是这样做的:给老师买好的东西,通过快递的方式到学校(一式若干份),由班主任代为转达给任课老师。即照顾了班主任的面子,也顾及了所有老师的感受。
4送礼这事不要让孩子知道。最高明的送礼的家长,不会让孩子知道家长在为他们送礼,这年头孩子的天下和世界都是家长帮他们铺路的(或者多少有点),你给老师送礼是你尊重老师,但是千万不要大咧咧的和孩子讲,也不要去申诉和批判老师的不道德,在生活中你就不收礼了吗?当别人求你办事时你比老师更狠不是吗?
5你和老师是战略同盟,不要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你和老师是战略同盟,你们共同发力才能把孩子教的更好,家长配合老师,老师关照孩子,孩子得到更多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千万不要在老师面前装出卑躬屈膝的样子,在背后大骂老师没人性/没文化/没水平,你有水平你自己上,还把孩子送到学校干嘛?
6为什么送礼的根本问题要弄清。你送是为什么?为老师更关照孩子?还是自己看别人都送心理不安。如果弄清楚自己为什么送之后,就不一定都要赶在教师节送,中秋节、国庆甚至每一天都可以送。毕竟送礼不就是为了让老师能记住你、记住你的孩子、对你的孩子更宽容、更多的帮你的孩子获得更多的机会吗?
7礼轻情意重、放长线钓大鱼。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放长线的,和老师的沟通也是如此,不是你一次花重金老师就能照顾你整个小学,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在和老师的沟通上最合适不过,不仅仅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是这样,谈恋爱是这样,做客户是这样,陪伴孩子成长更是这样。
学生给的小零食,老师可以不接受啊。因为别人给我们的东西,我没有选择接受与不接受的权利。老师对于学生给的小零食最好还是不要接受,毕竟学生学生的收入不高,买零食的钱不多,如果你把他的零食吃了,他就吃不到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