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醴陵带你领略醴陵瓷器的特点

领导 0 215

走进醴陵带你领略醴陵瓷器的特点,第1张

走进醴陵带你领略醴陵瓷器的特点
导读:醴陵市是我国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在这个具有革命气息的地区,醴陵的瓷器是这个地方的特色之一。醴陵的瓷器,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红瓷醴陵市最具有代表性的。醴陵的五彩瓷拥有耐腐蚀、耐强酸耐强碱,即时在粗糙的地方摩擦也无法损坏,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

醴陵市是我国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在这个具有革命气息的地区,醴陵的瓷器是这个地方的特色之一。醴陵的瓷器,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红瓷醴陵市最具有代表性的。醴陵的五彩瓷拥有耐腐蚀、耐强酸耐强碱,即时在粗糙的地方摩擦也无法损坏,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也无法使它褪色,它的外形美观,在国内外都拥有美誉。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醴陵地区所生产的瓷器响誉国内外,在当时该地区的瓷器已经远销的国外,它成为了再国内外市场中的畅销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醴陵瓷器的制造也得以进步,使它的生产规模逐步壮大起来。醴陵现在成为了中国地区出口瓷器主要地区之一。

在清朝末期民国初期,醴陵的瓷器中一种较新的瓷器——五彩瓷,它多烧制的时间不过才短短的二十几年,经过乱世之后,它所保留的作品也少之又少,在世的作品也只有四百多件。在故宫博物馆中,所展示的醴陵五彩瓷只有七件,湖南省博物馆中的五彩瓷也只有十七件。五彩瓷现在变的极其罕见,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造型方面也有着奇特的变化,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它的风格现在向着活泼的方面趋近。在传统的瓷器中,传统瓷器所具有的特点一般是太过单一、死板,墨守成规;而醴陵的五彩瓷却与之不同,它与传统瓷器方面相结合,但它没有采用过于艳丽的颜色,而是选用了比较淡雅、朴素中掺杂着高贵气息的颜色。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工艺水平高超、极具观赏性的特点。

据说,制作出一件完整的醴陵五彩瓷器,所经历的过程繁杂,难度系数也颇高。首先要选用上等优质的泥土做瓷器的胚胎,为了保障瓷器制作成功,这个泥土要经过沉淀、过滤等众多程序,将泥土中的杂质去除,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五彩瓷所采用的釉彩主要来自于稀土和有色金属中提取的物质,甚至有些瓷器的颜料中还含有黄金、彩金等极为贵重的金属。

制作成功的五彩瓷器,白的像玉一样,光滑明亮。人们喜爱它的无毒、耐磨、耐用的特点,从而也造就了它具有深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我是个铜章爱好者,觉得我们一些领导都收藏一些铜质艺术品,既不会说你行贿又有收藏价值的礼品。这款武当山铜章,男性的老领导大多数都会喜欢,我当时就买了套送领导,自己留一套这样大家一起玩就有共同语言了。

自古中国代表的工艺品除了丝绸就数陶瓷,中国的陶瓷远销海外,在外国人眼中,陶瓷就代表了中国,当他们提到陶瓷时,首先想到的也是中国。陶瓷自古至今,已经经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比较出名的陶瓷工艺品有唐三彩,青花瓷。对于陶瓷还有其它比较有名的,因其颜色艳丽,工艺精致被人广为收藏,而这种陶瓷就是醴陵瓷器。你知道醴陵瓷器有什么特点吗?需要怎么鉴定?让我们了解一下。

醴陵瓷器就是指从醴陵出产的陶瓷,如果要给各类陶瓷有个年代的划分,唐三彩代表了唐朝最杰出的陶瓷艺术,青花瓷代表了宋朝最杰出的陶瓷,而醴陵瓷器则代表了清代最杰出的陶瓷艺术。

对于陶瓷,我们所欣赏的是一种风雅的感觉,让你对其的感觉不仅仅只是一种器物,还是一种玩物,它的观赏性应当值得你的考虑。醴陵瓷器是一种釉下五彩瓷,不同于其它的彩色陶瓷,在其鲜艳的颜色下并不会让你感觉到肥腻的厌恶感,而是会让你通过那些色彩感受到一种高贵的淡雅,这就是醴陵瓷器给人感觉上的特点。

对于醴陵瓷器鉴定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观察,第一个方面就是原料的方面,在醴陵地区其土质有大球泥,是一种含铝元素特别高,而对于铁元素和钛元素比较低的土,这种泥土十分适合制作陶瓷,只是在近现代时已被开采的差不多了,十分珍贵,又被人称为黄金泥。

第二个方面就是从陶瓷的画工方面判断,普通的陶瓷都是烧制完成后再上色,但是醴陵瓷器是使用釉下五彩,是先上色之后在烧制,因此其制作工艺比较困难,并且流传到市面上的醴陵瓷器上面的花色都是比较好看,风清淡雅的一种,当然图案的艺术性越高,其价值越大。

第三点就是制作成成品的完整度来鉴定,一般情况下图案完整,完整度比较高,不会有任何的缝隙产生。第四你就要判断此种陶器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是否符合他的风格。最后看的是醴陵陶瓷的整体特点,其陶壁应该是非常薄,如同纸一般,其白色部分给你的感觉如一块美玉,这就是上好的醴陵瓷器了。

对于古玩的判断,在购买时还需谨慎,谨防上当受骗,最好找寻一些专业人士陪同购买。

顾问:

市委书记 周晓理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理

市政协主席 杨龙

主任:蔡周良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常务副主任:林伯芝市委副书记(总协调人)

向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贺小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许君奇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醴陵红官窑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副主任:刘湘林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丁奇志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

汤云辉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廖宏力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易文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李云星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部长

江曙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郭向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刘跃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忆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荣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颜文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

组(委)书记、局长

刘新华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处级干部

陈建军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易磊市政协副主席

谢圣才市城管委书记、市政府秘书长、

办公室主任

徐林娟株洲市纪委正处级纪检监察员、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市人大

原副主任

彭德清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

成员:甘毅市人大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何春辉市政协秘书长

刘北斗市委办副主任、保密局局长

袁亮市委办副主任、政研室主任

张文市委办副主任(兼)、市政府办副

主任(兼)、信访局局长

吴远香市委办副主任

吴冬升市委办副主任

刘敏市委办副主任

阳自力市政府办副主任、重点办主任

吴海江市政府办副主任、食安办主任

聂淼市政府办副主任

唐飞市政府办副主任(兼)、创建办主任

黄志强市政府办副主任

陈培建市政府办副主任

黎俊市政府办副主任

林德建市政府办副主任

李辉市政府办副主任

文庆市政府办副主任

方国华市纪委常委

万丽娟市政府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漆振洪市委市政府接待办主任

余波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匡兴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郭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播电视台台长

张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网宣办主任

张国亮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张龙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彭湘陵团市委书记

徐辉市发改局局长

刘金堂市经信局局长

凌伟市住建局局长

钟国建市教育局局长

王志强市财政局局长

李忠业市科技局局长

李子平市人事局局长

谢洪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易小龙市文体广新局局长

邹柏柯市卫生局局长

吴均成市商务局局长

潘应生市安监局局长

谢新国市食药监局局长

余汉平市城管局局长

荣伟市招商局局长

左孟良市旅游局局长

黎志清市花炮局局长

刘建文市交警大队队长

曾文初市陶瓷产业局局长、市经信局副

书记、副局长

郭米红陶瓷烟花职业学校校长

曾桃红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公室主任

刘道平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局长

刘松波经济开发区社会招商合作局局长

黄先晃国网醴陵市供电公司总经理

游新军市消防大队大队长

张海涛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招展布展组、学术交流和知识产权协调与保护组、焰火晚会协调组、宣传组、市容整治组、招商组、外联接待组、青年志愿服务组、资金筹措管理使用组、安全保障组、督查组等12个工作机构。

清康熙年间创制的一种釉下三彩(红、蓝、青三色),又称釉里三彩,其中的红和蓝分别利用了铜红色料和钴料着色,青为用氧化铁着色的豆青。三种颜色相互搭配,使釉下色彩更加丰富。

釉下五彩也是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釉层下五彩缤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1909年到1911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分别参展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朗国际赛会,连续获得金牌奖,醴陵瓷器开始名扬华夏,走向世界。“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就是醴陵瓷在当时赢得的良好评价。它集中了多种绘画方法的综合运用,但由于釉下五彩在高温下变化多端,烧成不易,因此历代传器佳作极少。

醴陵釉下五彩瓷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于世。这种至高品质在陶瓷领域是独一无二的。它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整体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在色彩运用上,它突破釉下单彩的传统技艺,运用红、绿、蓝、黄、黑五种原色料(故谓五彩),调配出丰富多彩的陶瓷绘画色料,讲究淡雅用色的表现手法,采用双勾分水的独特技法,近于写真效果,水灵通透,清新雅丽,给人以身心愉悦之感。制作成功的釉下五彩瓷花纹透过釉导溢于瓷表,晶莹润泽,具有很高的洁白度、透明度和釉面硬度。釉下彩瓷使瓷器上的花纹有着看得见、摸不着、永不褪色。而且还具有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无铅镉之毒,耐酸碱,耐磨损,花面永不褪色,经久耐用等特点,能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审美和环保健康的双重要求,收藏和使用价值更高。正因为如此,醴陵釉下五彩瓷刚一诞生就被选为清廷的皇宫御用瓷,建国以后又专为毛泽东特制生活用瓷。形成了瓷中极品“毛瓷”,被誉为“红色官窑”,屡屡成为国家陈设瓷、国家宴会瓷、国宾礼品瓷和国家***生活用瓷。成为了集观赏性、艺术性、文化性、收藏性、投资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珍贵艺术品。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国家权威部门2011年1月评定,“醴陵瓷器”在全国300个最具价值量的地理标志产品排名中高居第二。近几年来,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高品质引起广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受到收藏界的热烈追捧。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品牌效应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1年八大家陶瓷的胡怀银老师同周建英老师等一起创新釉下堆彩工艺,使花鸟、虫草更具体积感;首创积水技法,使作品色系更丰富,意境更深远。其画风细腻工致,清丽活泼,颇具生气,其作品构图简洁,追求文人画瓷之诗情画意的审美意境,令人赏心悦目,将釉下五彩工艺引领至文人画瓷新高度。 醴陵陶瓷的生产始于东汉,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县城近郊发现有东汉制陶遗址,可知当时制陶已具相当规模。据《醴陵县志》记载,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广东人廖仲威向沩山寺僧智慧赁山制瓷,并邀来同乡技工20余人设厂制瓷,成为醴陵瓷业之篙矢。早期醴陵瓷以碗为大宗的釉下青花器,其质量与景德镇相去甚远,皆为粗瓷,拉坯和彩绘系一人所为,其时瓷商称醴陵瓷为“土瓷”,景德镇瓷为“镇瓷”,价格也大不相同。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著名人士熊希龄(公元1870—1937年,湖南凤凰人,字秉三,光绪进士,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理)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实业。在日本期间,他们发现日本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回国后,与县人文俊铎(公元1853—1916年,光绪十七年中举,曾参与“公车上书”),亲自深入醴陵调查瓷业。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向湖南巡抚端方提出“立学堂、设公司、择地、均利”的强国富民之道和实业救国之策,主张在陶瓷工业区设瓷业学堂以发展湖南实业,得到端方大力支持。不久就获及了清政府的同意及拨款,是年,熊希龄与文俊铎在醴陵城北之姜湾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熊希龄亲任校长,文俊铎任监督。学堂设陶画、辘轳、模型三科,分速成班和永久班,永久班为学制四年,除本省师资外,还聘请有日本技师安田乙吉、大凡理吉等教员,学习内容以专业为主,兼学文化。醴陵瓷业的改良之机亦由此开始。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熊希龄又招商集股,组建“湖南瓷业公司”,熊亲自担任第一任总理,装置机械,建景德镇式和日本式窑炉,公司下设圆器厂、琢器厂、机械室、电灯室、化学室等。锐意改良,致力于生产上等瓷,从此醴陵开始生产细瓷。

清光绪三十三、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黑、蓝、红、褐、绿五种高火釉下彩颜料,醴陵从此烧制出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

湖南瓷业公司在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由于不惜工本制造上等瓷器,所以出品优良、画工精美,尤其是釉下彩陈设瓷,装饰效果别具一格,在当时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武汉举行的劝业奖进会上,获得一等金奖;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南京紫竹林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第一等奏奖;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得最优奖;公元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据公元1911年的《时报》报道,那一时期,醴陵瓷器名声极盛,“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商贩之来此贩运者络绎不绝”。这标志着醴陵瓷业进入一个辉煌时期。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湖南瓷业公司遭北洋军阀蹂躏,制瓷机具被毁,生产停顿。后来虽也逐渐复业,但因用人不当,经营不善,以及醴陵瓷业的日益凋零,到公元1930年,随着湖南瓷业公司和湖南模范窑业工场以及一些商办瓷厂的相继倒闭,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基本停止了生产,数千瓷工失业,技工流散,技艺濒于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釉下五彩瓷像枯木逢春一样获得了新生。醴陵瓷业公司和醴陵县艺联请出原湖南瓷业学堂图画速成班毕业生,釉下彩老艺人吴寿祺传授釉下五彩技艺和培训学徒,使中断二十余年的釉下五彩瓷器得到恢复。1955年和1958年,先后成立了醴陵陶瓷研究所、醴陵瓷器工业公司艺术瓷厂(现为群力瓷厂),专事釉下五彩瓷研究与生产。经过多年的恢复和发展,醴陵釉下五彩瓷从生产工艺、制作规模、装饰手法、色料品种及艺术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柴窑改为煤窑,后来发展为油窑,2000年后开始烧气窑,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自六十年代以来,不仅醴陵群力瓷厂专门生产釉下五彩瓷,曾经还有国光、星火、永胜及本省其它地区的一些瓷厂都生产过精美的釉下五彩瓷器,21世纪开始一批私营企业和作坊脱颖而出,成为了生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一支主力军,他们为传播醴陵陶瓷文化,继承和发展釉下五彩瓷传统工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装饰手法上,无论纹样设计、色彩处理、操作技术等都较之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釉下彩料也由清末的五种发展到21世纪的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等几十个品种,几乎涵盖所有色系,加上各种复色,至21世纪已有百多个不同色相的彩料用于釉下彩装饰。

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醴陵群力瓷厂曾先后多次承担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生产釉下五彩瓷器;为首都十大建筑中的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工人体育馆和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宴会厅、湖南厅、以及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大厦、毛主席纪念堂等处提供釉下五彩瓷器。醴陵釉下五彩瓷作为国家用瓷和国家礼品瓷,被人们誉为“红色官窑”瓷。

醴陵釉下五彩瓷除有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装饰工艺共同之处外,由于它与其它釉下彩绘使用的颜料不同,装饰技法也不一样,具有区别于其他彩瓷的鲜明特点。 第一,无铅毒,耐酸碱、耐磨损,永不褪色。釉下五彩的基础颜料是用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盐类为着色剂,与一定量的硅酸盐原料配制而成。醴陵釉下五彩颜料本身不含铅毒,这种颜料不需要釉上颜料那样采用含铅很高的熔剂辅助发色和降低焙烧温度,而是在1350—1400℃高温烧炼中,彩料中的熔融物与熔融状态的坯釉互相粘合着。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醴陵釉下彩瓷无铅毒,是由于颜料表面有层高温釉覆盖着,封闭了有毒物质的排出,这是因为他们不熟悉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工艺和技术。同时,覆盖的釉层能抵抗自然酸碱的侵蚀,耐磨损、永保花色清晰、鲜艳、明亮。所以,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陶瓷。

第二、色彩缤纷、浓而不俗、淡而有神。这是釉下五彩瓷独特的色彩效果。醴陵釉下五彩是对传统釉下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其色泽极为丰富,几乎涵盖所有色系,而且每种颜色还因为制作工艺和原料的不同具有差异,经窑变后产生的色泽变化更为丰富。因此,这种釉下彩装饰构图设色不拘一格,装饰手法多样,装饰效果多姿多彩,既可表现各种单色效果,也可绘制色彩斑孄的纹样,或瑰丽,或淡雅,正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三,画面光亮平滑,清雅明快,晶莹润泽,具有饱满的水份感。由于醴陵釉下五彩采用了一些特殊的装饰技巧,如双勾分水法,使色彩平坦无痕,色彩浓淡过渡自然,再加上高温烧结后的釉层,使画面平坦光滑,有如玉一般的润泽和光彩。给人静中有动的感觉,看得见、摸不着,美中藏秀,光影闪动,令世人惊赞。

第四、装饰纹样造型简练,结构严谨。醴陵釉下五彩瓷从历史到现代,其装饰构图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纹样造型简练、结构朴实严谨。这一特点的形成与它特有的那种双勾分水彩饰技法有着密切的联系。醴陵釉下五彩彩绘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法,像工笔国画,先用线条勾勒图形轮廓,再以分水法(又叫灌水法)填以色彩,并且分水不仅要求色彩平坦,而且要重选出多种层次,运用罩色与接色等多种技法,使图案呈现出丰富的色调,这就要求操作者具备相当的线条功力和高超的填色技巧,而构图的简练,结构的严谨是实现这一理想装饰效果的基本条件。

企知道数据显示,醴陵市泰昌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03-09,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参保人数125人,是一家以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曾先后获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资质和荣誉。

在知识产权方面,醴陵市泰昌陶瓷有限公司拥有注册商标数量达到1个,专利信息达到10项。此外,醴陵市泰昌陶瓷有限公司还直接控制企业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