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大刀记大结局(上) 海城带着兄弟在讨论潘良才为什么把庄政委给杀了,他觉得是贾辅仁在背后支持,不然潘良才必定没有这个胆量做这件事。日军也得到消息,说贾辅仁杀了庄华在海岛上。日军准备想办法扩大贾辅仁和八路军的裂痕。促使贾辅仁最终能够投靠日
大刀记大结局(上)
海城带着兄弟在讨论潘良才为什么把庄政委给杀了,他觉得是贾辅仁在背后支持,不然潘良才必定没有这个胆量做这件事。日军也得到消息,说贾辅仁杀了庄华在海岛上。日军准备想办法扩大贾辅仁和八路军的裂痕。促使贾辅仁最终能够投靠日军。
石黑少佐看中贾辅仁的指挥才能,他觉得只要贾辅仁能够投靠自己,那么日军在宁津地区的统治就会固若金汤。石黑召见白眼狼,让白眼狼去劝贾辅仁投诚自己部队。但是白眼狼觉得自己和贾辅仁虽然是兄弟,但是二人有仇,所以不合适,他推荐八木君前去。贾辅仁暗中放走了潘良才,梁永生赶到贾辅仁这要找他把事情问清楚。潘良才得知梁永生来了想去除掉梁永生,被贾辅仁及时拦下。
贾辅仁对梁永生避而不见,让手下兄弟告诉梁永生他出海岛去筹备物资了,并且已经当着所有的人面发布了通缉令,贾辅仁觉得现在还不能跟八路军撕破脸。梁永生无奈给贾辅仁留下信件,约他单独赴会。结果贾辅仁想乘机收买梁永生,梁永生不从,两人兵戎相见,海城这时候带着不下赶到,他抓到了逃跑的潘良才,贾辅仁怕自己暴露,让颂华杀了海城,潘良才乘乱逃跑。
贾辅仁和颂华回到海岛思考两人的出路,颂华担心海城手底下的张副团长会在岛上发生叛变。张副团长带着兄弟们在海城的英灵前发誓决不当汉奸,一定要去为海城报仇。张副团长带人去抓贾辅仁等人,却发现贾辅仁早有准备。
八路军一边决定只要发现贾辅仁有投敌迹象,立马赶尽杀绝。贾辅仁决定立马收拾东西离岛。这时候八木君来到岛上,准备劝说贾辅仁投靠日本人。贾辅仁极力反对加入日本人,但是颂华一直给贾辅仁灌输思想,让他投靠石黑君,颂华觉得,活着比啥都重要,什么名族大义,气节都不重要。
贾辅仁陷入极度矛盾中,对自己杀害庄华后的出路有千万种设想,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要沦落和日本人谈判。这对一直坚决抗日的贾辅仁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煎熬和折磨。思虑再三,贾辅仁还是投靠了日本人做了伪军。贾辅仁叛变之后梁永生准备刺杀贾辅仁,埋伏在白眼狼身边的沈万全准备自己行动刺杀二人。在他们的晚膳中下了药,但是失手了,老沈壮烈牺牲了。
大刀记大结局(中)
八路军准备突围撤退,石黑少佐带着部队开始进攻。但是敌我实力悬殊,我方人数少,武器不够先进,弹药储备也很少。日军开始地毯式的轰炸,八路军伤亡惨重,开始和日本鬼子进行输死肉搏战。鬼子让贾辅仁带部队去参加水泊洼的战斗,贾辅仁却没有出兵,躲在村子里。
贾辅仁让颂华去看看冲田是不是还在村子里,如果在的话,就派人去盯着,遇到日本人就说奉上级命令保护冲田,也算是一个正当理由。水泊洼战斗越发的激烈,随着日军的进攻,八路军的阵地连连失守。梁永生让司令和政委先撤,他来掩护。司令和政委退守到一座废宅中,和日军开始顽强的抵抗。但是无奈敌人火力太猛,无力招架。老安在墙上留下抗日血书,死也不会去做日本人的俘虏,于是举枪自杀。
政委随后也在战火中开枪自杀。梁永生带人潜伏在芦苇荡中,对攻打进来的日本人进行小规模的伏击,梁永生觉得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好跟日本鬼子面对面,硬碰硬。守候在外围的锁柱、二愣、大虎等人见到梁永生渐渐杀出重围,带人立刻迎上前去接应梁永生。梁永生安排锁柱大虎把县委领导送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梁永生带人赶回战区营救政委和司令。
门玉如气愤贾辅仁投靠日本,想要杀了贾辅仁。贾辅仁说死在爱人的枪下,他无怨无悔。门玉如最终没能下得了手,但是告诉贾辅仁,他欠了她一条命。梁永生跟冲田决斗收了重伤被大伙就回来终于清醒了过来。贾辅仁找到了白眼狼,分析了目前宁津地区的战略形式。
石黑发动了水泊洼大战,没有达到预期的战略目的,还赔上了一个安恬大佐,石黑被上司骂的狗血淋头,还差点剖腹自杀。而且自从日本轰炸了美国珍珠港,现在太平洋战场上病例不足,又从中国抽调了大批的兵力,现在宁津地区就靠石黑还有贾家兄弟俩支撑着。王老头的媳妇怀孕了,王老头高兴的很。但是他得知梁永生没有死的消息很焦虑。手下说实在不行就让王老头告诉日本人他们没有办法弄到辛酉刀谱。
但是王老头说不行,因为日本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这样回复日本人估计大家的脑袋都保不住了。王老头思考之后决定让手下找别人帮忙去偷刀谱。王老头偷到了刀谱没想到被蒙面的疤瘌四打劫走了。八木也得到消息前来找到王老头要刀谱,没有得逞,八木杀了王老头的媳妇。王老头悲痛欲绝,决定杀了石黑少佐和八木,没想到带去的炸弹没有炸,石黑和八木杀了王老头。
大刀记大结局(下)
梁永生遇到了师傅的故友杨昆吾,他将门书海早年间找他定制的中华宝刀归还给了梁永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在太平洋站战场节节失利的日军,不得不频繁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员物资,已无力支撑其在中国战场的行动。
自1943年下半年起,鲁北抗日根据地及地方抗日武装逐渐恢复壮大。方延彬出任宁津、庆云、乐陵联合县委书记,梁永生的锄奸队与各县抗日武装共同组成鲁北敌后武装工作大队,梁永生任大队长,王锁柱任政委。
各地分散作战的力量开始重新集结,拔寨夺点,锄奸灭寇,填埋封锁沟,破坏公路、电线。发动大规模“桃花月”行动,惩治了一大批民愤极大的汉奸伪乡、保长,烧毁“良民证”“户口册”大大振奋了人心,震慑了敌伪势力。敌我实力的此消彼长,令投递叛国的贾辅仁感到了危机的临近,开始为自己寻找一条退路。
贾辅仁带人抢走了二愣的儿子和梁永生的老婆,颂华还打死了二愣的娘。白眼狼和关冲含泪诀别。关冲独自一人前来刺杀梁永生,却被锁柱擒住。梁永生告诉关冲自从他跟了白眼狼做的坏事他都知道不是出自关冲自己的想法,梁永生知道关冲仗义,江湖义气。他教训关冲,心中要有杆秤,梁永生对着空地开了一枪,告诉关冲,以后他再也不欠白眼狼的债了,以后自己好自为之吧。
白眼狼跑了,这个当个七年日本人伪县长,自诩在宁津跺下脚,地皮都要颤三颤的宁津强人,怀着对他祖辈几代人建立起的贾家大院无法割舍的感情,如一条丧家犬般跑了,长路漫漫,他似乎看不到尽头。贾辅仁看到没有出路,决定接受国军的改编,加入国军。梁永生这边为了营救妻子和儿子,决定封锁全城,准备带人抓贾辅仁。梁永生和冲田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决斗,最终冲田惨死梁永生的中华宝刀之下。贾辅仁在一边看着叫好,谁知梁永生话峰一转,准备杀了贾辅仁,锁柱,二愣带人冲上前来钳制住众人,门玉如大义灭亲要杀死贾辅仁,这时一声枪响,颂华开枪杀了翠花。梁永生悲痛万分,一刀砍死了贾辅仁。
1945年9月23日,鲁北的最后决战,“商河总攻”正式打响。经过七十多哥小时的抗战,梁永生和他的战友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全歼守敌九百多人,日军四百多人,石黑及八木在激战中被击毙,商河战役的结果,标志着鲁北抗战的全面胜利。(大结局)
宋江
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
在《水浒传》中,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宋江本人也被所赐御酒毒死。
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2李逵
李逵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
水浒传人物,天杀星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气杀了四虎。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黄旗,要反攻到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在众好汉中,李逵一直反对诏安。
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
《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之一,绰号 “黑旋风”,具有农民的纯朴、粗豪的品质,反抗性很强,对正义事业和朋友很忠诚,但性情急躁。是刚直、勇猛而又鲁莽的人物典型,元代以来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
座次:12,天罡星
星名:天杀星
绰号:黑旋风
职业:江州小牢头
使用兵器:两柄大斧
梁山职司:步军头领
出场回目:第37回
3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河北邢台清河县(今邢台市清河县)人,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及《金瓶梅》的重要配角。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上述史籍中,武松原系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虎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座次 14,天罡星
星名 天伤星
绰号 行者
封号 清忠祖师
职业 阳谷县步兵都头
使用兵器 2把戒刀
梁山职司 步兵头领
出场回目 第23回
4林冲
林冲小说《水浒传》中人物。绰号豹子头。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被当朝权奸高俅所害,蒙冤刺配沧州。后看守草料场,高俅又派人纵火,企图将他烧死。被迫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屡建战功。
天魁星呼保义宋江
宋江,人唤“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用毒酒害死。
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
北京城里的员外大户,绰号“玉麒麟 ”,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被梁山泊吴用用计骗到梁山,卢俊义与梁山英雄大战,不敌而逃,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卢俊义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乘机逃走。回到北京城,妻子贾氏却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卢俊义同时亦被官兵捉拿,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宋江率梁山泊英雄攻打北京城,拼命三郎石秀独力劫法场,救出卢俊义,杀了奸夫*妇。卢俊义投奔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受招安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后被高俅用药酒毒伤,不能骑马,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鲁智深原名鲁达,是经略的提辖,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而死。
宋江
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宋江本人也被所赐御酒毒死。
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晁盖
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取妻室,终日打熬筋骨。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吴用
字学究,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链。与晁盖自幼结交。
与托塔天王晁盖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为山寨的掌管机密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受招安后,佐宋江 、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功绩卓著。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后因见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遂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
卢俊义
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原为一员外大户,浪子燕青是其家仆,如书中所言“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其人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世居大名府。
宋江慕其名,为壮大梁山声势,欲将其诓上山。军师吴用与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与哑童子,前往卢府为其算命。闻其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吴用大惊失色,言其“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劝其前往东南千里之外避灾,并在墙上题下“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士手提三尺剑,反时须斩逆臣头。”的藏头反诗。
卢俊义中计,欲前往泰安州避祸。途经梁山时中埋伏,与梁山英雄大战,卢俊义不敌,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卢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也未强迫,将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贾氏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诬陷其勾结叛匪,卢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众好汉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忠义堂前亦竖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大旗。
招安之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参与指挥了征辽、讨方腊等战。后被高俅毒酒所伤,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李逵
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人称黑旋风。
燕青
是三十六天罡星最后一名。原为北京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在卢俊义家中长大,吹箫唱曲样样能行,射箭发镖百步穿杨,人称“浪子燕青”。卢俊义被吴用诓走之后,管家李固与卢俊义之妻贾氏勾搭成奸,霸占了卢的家财,又将燕青赶走。卢俊义回家后,李固又向大名府告发卢俊义私通梁山、题藏头反诗之事。卢俊义被下狱,李买通了董超、薛霸,要他们二人杀了卢俊义。当董、薛正要下手之际,燕青赶来将二人射死。卢俊义被判死刑之后,燕青又与杨雄上山报信,引来宋江大队人马,在法场救下卢俊义,一同投靠了梁山。
宋江元宵节上东京面圣受招安,暗通名妓李师师。燕青吹得一口好箫,和李师师拜为姐弟,面见宋徽宗,传递梁山消息,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
招安后,燕青预感长此不会有好结果,便独自离去,功成身退
水浒108将(按出场顺序)
或1 九纹龙 史进(史家庄少庄主)
2 神机军师 朱武(少华山大寨主)
3 跳涧虎 陈达(少华山二寨主)
4 白花蛇 杨春(少华山三寨主)
5 花和尚 鲁智深(鲁达,提辖)
6 打虎将 李忠(卖艺,史进第一位师傅,后为 桃花山寨主)
7 小霸王 周通(桃花山寨主)
8 豹子头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
9 小旋风 柴进(柴大官人,周世宗之后)
10 旱地忽律 朱贵(梁山耳目,“忽律”即鳄鱼)
11 摸着天 杜迁(原梁山二寨主)
12 云里金刚 宋万(原梁山三寨主)
13 青面兽 杨志(殿司制使官,管军提辖使,杨家将之后)
14 急先锋 索超(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管军提辖使)
15 美髯公 朱仝(郓城马兵都头)
16 插翅虎 雷横(郓城步兵都头)
17 赤发鬼 刘唐
18 智多星 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
19 立地太岁 阮小二(阮氏三兄弟老大,石碣村)
20 短命二郎 阮小五(阮氏三兄弟老二,石碣村)
21 活阎王 阮小七(阮氏三兄弟老三,石碣村)
22 入云龙 公孙胜(一清道人)
23 白日鼠 白胜
24 操刀鬼 曹正(屠夫,林冲徒弟)
25 及时雨 宋江(表字公明,呼保义,“黑宋江”,郓城押司)
26 铁扇子 宋清(宋江之弟)
27 行者 武松(武二郎,打虎武松)
28 菜园子 张青(十字坡黑店)
29 母夜叉 孙二娘(张青之妻)
30 金眼彪 施恩(小管营)
31 毛头星 孔明(孔家庄,白虎山,宋江徒弟)
32 独火星 孔亮(孔家庄,白虎山,宋江徒弟,孔明之弟)
33 锦毛虎 燕顺(清风山大寨主)
34 矮脚虎 王英(清风山二寨主)
35 白面郎君 郑天寿(清风山三寨主)
36 小李广 花荣(清风寨知寨)
37 镇三山 黄信(青州府都监,秦明徒弟)
38 霹雳火 秦明(青州指挥司总管兵马统制)
39 小温侯 吕方(对影山寨主,方天画戟)
40 赛仁贵 郭盛(方天戟)
41 石将军 石勇(大名府人士,放赌为生)
42 催命判官 李立(揭阳岭黑店主)
43 混江龙 李俊(扬子江梢公)
44 出洞蛟 童威(私盐贩子)
45 翻江蜃 童猛(私盐贩子,童威之弟)
46 病大虫 薛永(卖艺)
47 船伙儿 张横(梢公,李俊义弟)
48 没遮拦 穆弘(揭阳镇一霸)
49 小遮拦 穆春(揭阳镇一霸,穆弘之弟)
50 神行太保 戴宗(江州两院押牢节级)
51 黑旋风 李逵(铁牛,江州小牢子)
52 浪里白条 张顺(渔家,张横之弟)
53 圣手书生 萧让(擅长书法)
54 玉臂匠 金大坚(擅长制印)
55 通臂猿 侯健(薛永徒弟,擅长裁缝)
56 摩云金 欧鹏(黄门山)
57 神算子 蒋敬(黄门山,精通书算)
58 铁笛仙 马麟(黄门山)
59 九尾龟 陶宗旺(黄门山)
60 笑面虎 朱富(朱贵之弟)
61 青眼虎 李云(沂水县都头,朱富师傅)
62 锦豹子 杨林
63 火眼猊 邓飞(饮马川寨主)
64 玉幡竿 孟康(饮马川寨主)
65 铁面孔目 裴宣(饮马川寨主)
66 病关索 杨雄(刽子手)
67 拼命三郎 石秀(杨雄义弟)
68 鼓上蚤 时迁
69 鬼脸儿 杜兴(李家庄主管)
70 扑天雕 李应(李家庄庄主)
71 一丈青 扈三娘(扈家庄)
72 两头蛇 解珍(猎户,孙立表弟)
73 双尾蝎 解宝(猎户,解珍之弟)
74 铁叫子 乐和(小节级,孙立妻弟,擅唱曲)
75 母大虫 顾大嫂(孙立弟孙新之妻)
76 小尉迟 孙新 (孙立之弟)
77 出林龙 邹渊(登云山头目)
78 独角龙 邹润(登云山头目,邹渊之侄)
79 病尉迟 孙立(登州兵马提辖)
80 金钱豹子 汤隆(铁匠)
81 双鞭 呼延灼(汝宁州都统制,呼延赞之后)
82 百胜将军 韩滔(陈州团练使,呼延灼讨梁山军正先锋)
83 天目将军 彭圯(颍州团练使,呼延灼讨梁山军副先锋)
84 轰天雷 凌振(大宋第一炮手)
85 金枪将 徐宁(金枪班教师,汤隆表哥)
86 混世魔王 樊瑞(芒砀山首领)
87 八臂哪吒 项充(芒砀山副将)
88 飞天大圣 李兖(芒砀山副将)
89 金毛犬 段景住(盗马贼)
90 玉麒麟 卢俊义(北京大员外,河北三绝)
91 浪子 燕青(小乙,卢俊义家童,擅长相扑)
92 铁臂膊 蔡福(大名府两院押牢节级兼刽子手)
93 一枝花 蔡庆(小押狱,蔡福之弟)
94 丑郡马 宣赞(关胜讨梁山军后合)
95 大刀 关胜(蒲东巡检)
96 井木犴 郝思文(关胜义兄,讨梁山军先锋)
97 活闪婆 王定六
98 神医 安道全(建康府太医)
99 没面目 焦挺(擅长相扑)
100 圣水将军 单廷(王玉)(凌州团练使)
101 神火将军 魏定国(凌州团练使)
102 丧门神 鲍旭(枯树山强人)
103 险道神 郁保四(曾头市)
104 双枪将 董平(东平府都监,风流双枪将)
105 没羽箭 张清(东昌府)
106 花项虎 龚旺(张清副将)
107 中箭虎 丁得孙(张清副将)
108 紫髯伯 皇甫端(兽医)
宋江:怒杀阎婆惜、智取无为军、私放晁天王、浔阳楼题反诗、三打祝家庄……
史进:野走华阴县、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林冲:水寨大并火、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周通:醉入销金帐
杨志:汴京城卖刀、押送生辰纲
刘唐:醉卧凌官殿
吴用:智取生辰纲、
武松:景阳冈打虎、为兄报仇、威震平安寨、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渐鸳鸯楼、夜走蜈蚣岭、醉打孔亮、
孙二娘:孟州卖人肉
施恩:义夺快活林、三入死囚牢、
花荣:大闹清风寨、梁山射雁
黄信:大闹青州道
秦明:夜走瓦砾场
张横:大闹浔阳江
张顺:活捉黄炳文
李逵:杀李鬼、杀四虎
杨雄:醉骂潘巧云、大闹翠屏山
石秀:智杀裴如海,火烧祝家店
李应:双休生死书
……………………………………………………
力气大
应该是典韦,或者是许诸。典韦可以在狂风中立住旗杆,许诸双手能拉住两头牛的尾巴使其倒退。此外,关羽惯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一定也是臂力惊人。
射箭好
如果是历史,那无疑是吕布,他“飞将”之名就是来源于此,有辕门射戟的典故。
演义就是黄忠,关羽曾率领五百校刀手攻打长沙,与老黄忠首战一百合不分输赢。二战时因黄忠马失前蹄被掀于地,关羽饶过黄忠。三战时黄忠感恩,只用箭射中关羽盔缨跟,充足显示了他百步穿杨之能。书中之意,当时黄忠若要取关羽生命,亦非难事。黄忠箭法如此了得,可堪称第一人。
次之有一次功劳的是赵云、太史慈。赵云能江上射帆,太史慈年轻时单枪匹马凭一张弓箭冲出黄巾军的重围调来援兵解北海之围。归附孙策后在一次兵变中他一箭将一名校尉之手反钉在城楼之梁上。
武艺高
吕布,有一句话叫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温暖的村庄》里刘大刀媳妇是肖辉扮演的。
肖辉,出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北京**学院表演系,中国大陆女演员。
肖辉从小喜欢音乐、学弹古筝,直至踏入表演艺术的殿堂。多年的艺术积累造就了今天的肖辉,不急不躁、敬业爱业。1998年毕业于北京**学院表演系。
1994年肖辉出演《东周列国·春秋篇》。2015年11月30日,出演由郑晓龙导演指导的电视剧《芈月传》饰演:唐夫人。
《温暖的村庄》是由钱晓鸿、赵艺然执导,范明、岳红、丁海峰、谢园、赵圆瑗、马浩博、田韦辰等主演的农村轻喜剧。
该剧讲述了王一鸣在高考落榜后,意外的入围歌曲比赛,却又意外的“出局”,此后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该剧于2019年1月27日在山东卫视、宁夏卫视播出
大刀王五(1844—1900年),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
历史上商周牧野大战真实的战况竟然是这样
战争概述:公元前1070年左右,日益强盛的西岐周国率兵车三百乘、四万八千兵征伐商朝,在盟津与众诸侯会兵,并于次年在商郊的牧野与商王朝的十七万军队展开决战,一举击溃商军,灭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
战争类型:声战——牧野之战,西周人或许没有商人如此多的军队,但却有天下八百诸侯的支持,声势浩大,商人想不败都难。
谁来杀妲己这是一个问题。已经换了三个行刑的刽子手,但每个刽子手一看到妲己那哀怨的眼神,都提不起手中厚重的大刀。姜尚说,一群没用的东西,老夫来!他走上行刑台,接过大刀。姜子牙冷冷看着那双眼睛,对视。他的眼睛告诉这个女人——你,是一个必须被妖魔化的女人。这就是政治和历史。姜子牙手起刀落,一颗美人的头悄然落地,为一个王朝祭奠。
商人的祖先是黄帝的曾孙,上古五帝的第三帝——帝喾的儿子契,据上古传说,契是帝喾的次妃有娀女郊游时吃了颗鸟蛋所生,后来契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地,并担任当时炎黄大联盟部落的司徒之职。
在契的第八代接班人上甲微的时候,他以报父伯之仇为名,吞并了有易国,在商地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政权,成为商王朝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而到了契的第十四代接班人成汤的时候,商部落已经成为了当时规模比较大的国家(部落)。成汤任用奴隶出身的伊尹为相,在伊尹的辅助下,开始吞并附近的一些小国,附近的三十多个小国都依附了他。
商的崛起,必然损害了当时天下共主夏王朝的切身利益,原来依附于夏王的众多小国,葛、洛、温、韦、顾、昆吾,都成了商汤的下饭菜。新、旧两个势力的一决高下不可避免。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发起了对夏桀的总攻,在鸣条击败夏桀,成为了天下的共主,建立了商王朝。商王朝的统治维系了近六百年。六百年后,西岐逐渐强大的周人又上演了一出昨日重现,只是这一次,主角是周人。
周人和商人在多年前是兄弟,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帝喾,其祖名弃。弃的母亲姜原是帝喾的元妃,据说一次姜原出行郊野,踩到了一个巨人的脚印里,回来后 就生了弃。没和帝喾同房就生下个野种,姜原很是恐惧,先是把弃丢在巷子里,牛马过之不踩;放在山林里,平时了无人烟的山林一下来了很多人;放在冰面上,鸟 儿飞来用自己的羽翼为小弃取暖。姜原知道扔不掉这个孩子,只好抱回来养大成人。帝喾大气,也没怎么追究老婆的“红杏出墙”(商、周的祖先经历颇为类似)。
弃长大成人后,在帝尧时代成为尧的农业部长,在帝舜时被封在邰,号后稷。后稷的第四代子孙姬公刘带领部落人民迁移到了豳地,但后来在鬼方部落的压迫和威 胁下,在第九代子孙姬禀父带领下部落人民迁移到了西岐。
在那里,周人与邻近部落整合。交流,不断壮大自己,特别把姜姓部落融入了自己的部族后,渐渐兴旺发 达起来,连商王朝当时的领袖商王武乙也承认了周族在西岐的领导地位,姬禀父也被称为周王朝的开创始祖。姬禀父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太伯,老二虞仲,老三季历。季历有一个儿子叫姬昌,很年轻的时候就显示出了极高的才能。老大、老二都看出了老爷子喜欢姬昌,为了让周氏的权力棒交到姬昌手中,老大、老二离家远走荆楚地区,把位置让给季历。
姬太伯和姬虞仲的苦心没有白费,他们的兄弟姬季历在位期间,开拓疆土,吞并了邻族毕程氏,赶跑了老对手鬼方部落,余无、始呼之、翳徒之等戎狄也被其平定,扩大了西岐周国的疆域,成为西边的大国。西周姬氏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商王朝的警觉,商王武乙对季历先是笼络,给季历赐地三十里、珍宝无数,任季历为牧师(一方的诸侯之长)。后来商王文丁上台后,采取了高压政策来遏制姬氏的扩张,杀害了季历。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任,带领着西岐开创了新的篇章。西伯侯姬昌上台之初曾经发兵与商王朝大战一场,企图报父仇,却以失败告终。姬昌很快吸引教训,改变了东进势头,采取内修文德、外交盟友的方针。他谦虚谨慎的态度招揽了当时的很多贤士前往西岐为其效力,如“八虞”、“二虢”等,其中最出色的还是姜尚。
姬昌在当时的诸侯间威望渐长,有的诸侯有纠纷不去找老大商王,而来找西伯侯解决,这又引起了商王朝的警惕。这时,商王朝新的当家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商纣王。商纣王,也叫帝辛,《史记》说他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文武双全,精力过人,但好大喜功,好色贪杯。
商王朝的腐化政治与西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商纣王虽是暴君,但并不如传说中的那般昏庸。如何遏制西岐的崛起,成了他的主要工作目标。他曾经将姬昌囚羑里,但是在西岐众臣的筹划下,西岐向商纣又割地又送美女又送财宝,让商纣王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放了西伯侯,并给予他征伐的权力,与当时的另一个实力派诸侯崇侯虎死磕。
姬昌回到西岐,没有先与崇国决战,而是拿着商纣王赐予的大棒平犬戎、伐密须、败耆国,屏除了商王国与西岐之间屏障的同时,切断了商王国与西边诸侯之间的联系。之后,姬昌才发动了对崇国(崇侯虎)的战争,平定崇国。
平定崇国后,西伯侯姬昌把都城从渭北的周原迁往渭南的沣河西岸(今陕西长安县),作好了灭商的一切准备。姬昌却等不到这一天了,回到西岐的第十年逝世,后来被追谥为周文王。他的儿子姬发接替了父亲位置。
姬发(周武王)沿承了父亲当政时的基本国策,任用太公姜尚为师,其弟姬旦为辅,召公、毕公为左、右王,保持了政局的稳定。对商策略上,继续东进,占领了崤函险道,打通了前往商政治中心伊洛地区的通道。
如果仅仅从姬发时期商、周二国的实力来看,周人处于绝对的劣势,商王朝所控制的人口总数在二百万到七百万左右,而西岐周人仅有十万余人。
夏、商两朝,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各大小不一的方国联盟。到了商后期,商王朝与各方国的关系从最初的原始民主、平等的性质渐渐转换为主从关系,对诸方国征收贡物、调集人力。而商纣王的暴政,使本来就不是很适应与商王朝关系转变的各大小方国渐渐背离了商王朝这个共主。
决定两个国家命运走向的,是各大小方国人心的背向。姬发上台的第九年,在盟津召开了一次诸侯群英会,公开声讨万恶的商纣王,在这次会议上,参加的方国首领达到了八百余人。这次会议说明了当时商王朝已经遇到了各大小方国的抛弃,周代商,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耐心的姬发还是将伐纣的时间再推后了两年。两年后。商王朝的内部混乱继续加强,商纣王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其太师疵、少师彊投奔了姬发。这时候,不仅外部,商王朝的内部也无法统一和团结了。
武王十一年十二月,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武王姬发遍告天下诸侯——起兵灭商。姬发的军队仅仅只有三百乘兵车、三千虎贲军、甲士四万八千人,这点力量或许无法和强大的商王朝军队抗衡,但他拥有了众多方国的支持。二十六天后,周军抵达盟津,在那里,周军与各诸侯的兵马会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誓师会。然后带领着联军杀向朝歌。
武王十二年二月,联军到达了商郊牧野,等待他们的是商王朝的全部主力——十七万大军(号称七十万)。决战前,姬发先作了一篇激情洋溢的演讲(演讲词《牧誓》至今仍保存下来),在演讲中,姬发规定了联军的战场纪律,听从指挥,步调一致,不准杀商军的逃兵。联军此时有多少人马史料没有记载,但车乘数量有记载:四千乘(按周军三百车乘带四万多人的配置来算,其部队的数量应该不下四十万,所以说牧野之战周军以少胜多,是不准确的)。
姬发令姜尚率领先锋精锐向商军发起攻击,自己亲率大军承受后向商军扑去。商军中士卒皆为奴隶,战斗力本就不高,很快溃败,有的奴隶甚至倒戈相向。牧野之战,以武王姬发率领的联军大胜告终。随后联军攻占了朝歌,商纣王在鹿台自焚。占领朝歌的第二天,武王姬发在朝歌举行了改朝换代的即位仪式,以姬姓周王代替商王为天下共主。一个新的王朝和时代开启了。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姜尚:姜尚,字子牙,名望,人称太公望,东海海滨人。其先祖是帝舜时代的四岳之一,被封在吕地,故姜尚又称为吕尚。姜子牙的大半生,是落魄的大半生,他宰过牛,也干过店小二的行当,到了近七十岁的时候,他的人生依然是一片灰暗。
但姜子牙告诉人们,有志不怕年高。七十岁的时候,他用钓不到鱼的直钩钓到了一条大鱼:西伯侯姬昌。从此成为姬昌政治和军事上的首席参谋。周室灭商后,姜尚因功被封在齐地,齐地之前是蛮荒之地,姜尚到齐地三个月不到,就简礼就俗,使齐地大治,治国功力尽显。
姜太公的文韬武略让后世众生敬仰不已。春秋战国时期,道、法、儒、兵、纵横各家都称太公是他们的始祖。在后来的民间传说中,姜尚也成为了半人半仙式的超级牛人。
周公旦:周公旦也叫姬旦,姬昌家的四公子,是姬发时期周王室的辅国重臣。牧野之战中,姬发那篇有名的《牧誓》作者就是周公旦。当时周公旦把大钺,召公奭把小钺,站在了姬发战车的两边,足见其影响力。
姬发在灭商后不久就逝世了,在周公旦、姜太公等重臣的扶立下,姬发年幼的儿子姬诵即任,但周成王时期真正的***,却是周公旦。姬旦带领着新的王朝走向了正轨,东征三监,平定管、蔡之乱,确立了西周“德主刑辅”的基本治国理念,在其执政期间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确立了周朝几百年的分封制度。周公也被视为儒家学派的创造人和鼻祖,孔夫子的“梦中情人”(几日不梦见周公,夫子寝食难安)。
战争猜想:牧野之战,后来通常被人们视为以少胜多之战,但根据当时的情况,双方的兵力数量应该旗鼓相当。西岐军人数虽少,跟随他们讨伐的联盟军却众多,后世没有把这些人算进去。但决定牧野之战的,不是双方的军事实力,而是人心向背。
“敬老婆和情人们,愿她们永不相见!(Our wives and sweethearts, May they never meet!)”
大洋之上,雨骤风狂,大英帝国护卫舰“惊奇号(HMS Surprise)船艉楼的餐厅里,“幸运”船长杰克·奥伯瑞 (Jack Aubrey )正在和船上的高级军官共进晚餐, 船长举杯说出了上面的那一句祝酒词,并接着开始讲述他给战神纳尔逊将军当“小弟”时的“峥嵘岁月”。 原来,这是**《怒海争锋》里的一幕,并不是某位“成功”男士的小小心愿。
历史上惊奇号真正的舰长叫Captain Edward Hamilton ,英军将“惊奇号”归入28门炮的6级护卫舰 ,实际携带34门炮。
如果只是对这句有趣的台词会心一笑,您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只有那些对大英帝国海军的种种传统有许多了解的人,才可能明白,这一天是星期六。 因为按照大英帝国的海军传统,战舰之上每一天都是有标准的祝酒词的:
星期一,“敬咱们的船!”; ("Our ships at sea!")
星期二,“敬咱们的兄弟们!”;("Our men!" )
星期三,“敬咱们自己!”; ("Ourselves !" )
星期四,“祝来场硬仗,升官发财!”;("A bloody war or a sickly season !”)
星期五,“敬意志和大海!”; (A willing foe and sea-room !)
星期六,“愿情人和老婆永不相见!”;(“Our wives and sweethearts!" ,Usually with the reply "May they never meet!")
星期日,“敬没来的那些弟兄们!”( "Absent friends !" )。
2013年,皇家海军第二大臣、中将David Steel发布命令,正式将周二和周六的祝酒词改为“敬我们的水手”(Our Sailors” 和“敬我们的家庭(Our families)”
可是,等一下,船长带着大家吃饭,天天还有变着花样儿的祝酒词?那就是连吃带喝了? 难道为女王开战舰就可以豁免“酒驾”?
Yes ,of course。而且,酒还是女王给的!
朗姆酒,这种被海军将士们称为“纳尔逊之血”的烈性饮料,还真是大英皇家海军的伙食标配。 当年,战神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为国捐躯,为了将他的遗体带回英国,遗体被放入了混着樟脑和没药的朗姆酒(一说白兰地)酒桶里,然后将酒桶捆在胜利号的主桅杆上,还派了人看守,可是等到回到英国打开酒桶的时候,人们发现:酒,没了!!只剩下桶底下一个被故意打穿的小洞,英国佬水手们的“虎骨酒”的确是重口味! 现在俚语称军中违规饮酒仍然叫做“Tapping the Admiral(来一口海军上将!)”,而这种受欢迎已久的烈性饮料,从此以后多了一个“纳尔逊之血(Nelson's blood)”的别名。
那个年代,不知道“莫吉托(Mojito)”有没有出现,但用朗姆酒进行不同勾兑的喝法,在海军将士们中间早已经颇为“流行”,比如:
朗姆酒+水+糖+肉豆蔻=Bumbo
朗姆酒+白兰地+啤酒+糖+热铁疙瘩=Flipa
对于这种烈性饮料的稀释程度,水手们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 Due North( 航向正北)=纯烈酒 、Due West=纯水、North Westerly = 一样来一半,如果描述为“向南(Southerly)”则说明这一杯已经空了。
这可不是笔者的杜撰,Janet Macdonald在《Feeding Nelson's Navy》(《喂养纳尔逊的海军》)一书中,都有着详尽的考证和描述。 英军伙食供应标准在十七世纪下半期已经逐步规范化,到1733年,英国海军部正式颁发了第一套《国王陛下海军部队相关规章与指令》 (Regulations and Instructions relating to His Majesty’s Service at Sea),将伙食供应标准也正式列入规章。看来,将士们每天吃些啥,这可是大英帝国的国王都要“直接”操心的事情。
不妨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三百年之前的大英帝国海军,每日的伙食供应表。
列表中,排在饼干之后、每日供给的第二项,就是酒, 每天一加仑的啤酒,或者1/2品脱的朗姆等烈酒,换成公制单位就是差不多6两,正好是3瓶“牛栏山小二”, 奋勇杀敌者还能获得额外的奖励、内服外用皆宜。据说1970年英军结束舰上的朗姆酒配给制度时,海军将士一度如丧考妣,为朗姆酒桶举行皇家海葬的也大有人在。
还是在《怒海争锋》船艉餐厅的晚餐上,舰长和医生继续着对话:(餐盘里,黝黑干硬的面包下,两只刚从面包里钻出来的、丰满的小虫子正奋力爬行)
舰长:你选哪一只(吃)?
医生:这两只其实一模一样的,他们都是象鼻虫,我选右边这只吧,它看起来比较凶恶。
舰长:哈哈哈,你又被我说中了,不知道军中有言‘两害相权取其轻’吗?
医生:呃,……,你这个笑话太冷了。
这些影视作品,连同海上坏血病的传说,给人们留下了海军恶劣伙食的印象,仿佛“僵尸”口味儿的咸肉和象鼻虫硬饼干就是海军的标配, 其实这些描写或是出于衬托“革命乐观主义情怀”、或是对比“忆苦思甜”的新旧社会,但同严谨的英军海军军史研究明显对不上号。
事实上,风帆时代的英国皇家海军,逐步发展和完善出一整套合理、高效的海上军事后勤保障体系 , 官兵们的饮食标准被制度化所保障,明显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军事强国。上述那份为英国水兵规定的一周食品配额,根据计算,每日热量高达4500-5000卡路里,而一个现代成年男子每日所需热量也不过2500-3000卡路里, 对于那些绞尽脑汁要Keep fit的现代人士来说,英军水兵的每日配额省着点吃的话,够对付一个星期了。 即使是现代船舶上从事体力劳动的水手,通常每日所需也不超过3200卡路里,但现代的水手已经不需要每日拖动近3吨的火炮、不需要挥舞大刀所需的肾上腺素和荷尔蒙、夜晚也不需要额外的卡路里让自己御寒。 “尽管一个水手可能会抱怨皇家海军,但比起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或商船,他的饮食却得到了好得多的对待,配额要大得多。”(by William Cockburn) 。 以1821年英军护卫舰Doris号一次4个月的南美巡航为例,为了240个舰员,她在出发时带了107吨水、14吨饼干、12吨咸肉、4吨豌豆、燕麦、糖、可可、柠檬汁、6吨酒精饮品,这些物品就已经140余吨,还不算她在沿途靠泊的配给。摘录自《Feeding Nelson's Navy》这些日常给养对于排水量才一千多吨的风帆战舰来说,如何在舱内配载和储藏,都是要精心考虑的问题。除了跨洋航行给养的描述,在欧洲沿岸航行和战斗的战舰,日常给养还包括了大量的新鲜肉食和果蔬,以纳尔逊统帅的地中海舰队Belleisle号事务长Richard Bromley为例,他在1803年11月12月间,就为舰队从西班牙港口陆续采购了987头卷心菜、42201磅洋葱、272头牛、142只羊还有30包草料;包括纳尔逊在内的地中海舰队许多战舰的航海日志上,都有关于舰船靠岸时大量购买柠檬和橙子的记录 。海军牧师约翰·斯万(John Swanne)在书中提到, “那些贫穷、瘦弱、孤苦无依的男孩……在经历艰难的生活后加入海军……在海军丰富的物资滋养下异常迅速地茁长起来,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忽然就变成了惊人的男子汉。”
风帆战舰年代,交战各方的战舰巨炮各自组成战列线,在海上排着队玩儿命“互怼”,这种标准的打法也是“战列舰”名称的来历。 但以特拉法尔加海战为代表,英国海军已经逐步改良了保守的排列战列线炮击战术,发展出穿插、切割、包围对手的战列线、近距离混战、创造局部兵力优势等战术,并屡试不爽,逐步称霸海战战场。这种战术,需要水手们在桅杆上爬上爬下,依照风向的变化不断调节风帆,或者操纵沉重的锚机适应潮汐洋流的快速变化,从而让笨拙的战舰快速占据有利的位置;需要操纵重达数吨的火炮,把炮口推出炮门发射,然后再在舰体内部装弹、填药,再推出、发射、时不时地还得拎着大刀冲上敌舰来一场白刃战。 只有拥有了明显优于对手的操船船艺、机动能力、舰炮射速和高昂士气,才能在血腥的捉对厮杀中, 活到领取朗姆酒奖赏的那一刻。 这种高强度的战役素养来自于日常高强度的训练,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强健的体魄做基础,很难想象, 一群面黄肌瘦、牙龈流血、手无缚鸡之力的水手,只靠“高涨的爱女皇主义热情”和“战前动员”,就能够完成这些极需专业技巧、体力、勇气、合作的艰巨任务,为帝国海军争霸海洋建功立业。
1803年9月19日,英国地中海舰队医官约翰·斯奈普(John Snipe)向舰队司令纳尔逊建言道: “绝对要让水兵们保持强健的体格和勇敢、冒险的精神,这在战斗到来之日是如此的关键。” 虽然容易导致“祝老婆与情人永不相见”这种副产品, 但高质量的饮食, 正是强健体魄与冒险精神的关键所在。正因如此,纳尔逊才敢采用惊世骇俗的纵队强插战术,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赢得海军史上最辉煌的胜利。
荣耀舰队 / 橙湖工作室 作品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