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叶赫纳拉·布喜娅玛拉(东哥) 这个女人她的过往好坎坷……穿梭茫茫叶赫那拉氏家族的美人中,有一个,一生的传奇让人说不清是该哀叹或者轻啜。 东哥带着“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咒语出生,自十岁起就令努尔哈赤为之不断发动战争,拥有着“一女亡四国”的
叶赫纳拉·布喜娅玛拉(东哥) 这个女人她的过往好坎坷……穿梭茫茫叶赫那拉氏家族的美人中,有一个,一生的传奇让人说不清是该哀叹或者轻啜。 东哥带着“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咒语出生,自十岁起就令努尔哈赤为之不断发动战争,拥有着“一女亡四国”的传奇经历,并成为努尔哈赤生命中的不可磨灭。
东哥全名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是叶赫部的公主,有满蒙第一美女之称。东哥出生时,叶赫部的萨满(巫师)曾评论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这个小女孩,长成后果然成为一代绝色美女,引无数位英雄竞折腰。 努尔哈赤最爱的女人是东哥,无论什么时候。东哥,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似乎是为努尔哈赤统一东北而生,为他铺平了一统天下的道路后,便悄然逝去。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究竟和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有什么联系,已不可考。布喜娅玛拉的一生也算是一个传奇了。 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分。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廷在绥芬河流域设置建州卫,后来又任命努尔哈赤的先祖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两卫辗转迁徙,都迁到了以今新宾老城为中心的地方,后又分出了建州右卫。这样,就形成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叶赫,是海西四部之一。叶赫先世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族,后来灭掉扈伦那拉部,改姓那拉氏。那拉是太阳的意思。明朝时,叶赫部依险筑城,开始称雄于海西女真。
当时女真的众多部落之间经常互有争斗。而明朝对付女真的一般策略,是尽力维持各部落的均势,防止其中某个部落成为独霸东北的势力。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便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崛起。
叶赫那拉氏族与爱新觉罗氏族之间的的矛盾由来已久。据说早在元末明初时,叶赫那拉氏族与爱新觉罗氏族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指着大地说:“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是金子的意思)!”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了一阵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叶赫那拉就是太阳的意思)。”结果,在那场战争中,叶赫那拉氏最后打败了爱新觉罗氏,成为当时女真族最大的部落。
然而,历史的发展难以预见。叶赫那拉氏族和爱新觉罗氏族总是在敌人与朋友之间徘徊,是敌人的时候,难免要打上几仗;是朋友的时候,便开始联姻。是战是和,都是视当时的情况和利益而定。事实上,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世世代代都是血统之亲,努尔哈赤不但是叶赫那拉氏所生,还娶了叶赫那拉部落的女子。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便是叶赫那拉氏所生。
在部落间普遍靠联姻来改善关系的局势下,东哥是叶赫公主的身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政治漩涡。可以说,从她生下来开始就可以预料,她必将成为部落联姻中的棋子。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有那么多部落是因为她而灭亡。 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州右卫的王杲和儿子阿台反叛明朝,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围剿古勒寨。混战中,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努尔哈赤异常愤怒。虽然明朝给了他三十匹马,三十道敕书,并让他承袭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一职。但这些都没有平复努尔哈赤心中的怒火。努尔哈赤用祖父留下的十三副兵甲,拉起了一支队伍,在赫图阿拉起兵。
一天,努尔哈赤经过叶赫部,叶赫部的首领扬吉努见努尔哈赤年轻有为,料他将来必成大事,提出要把自己的小女儿孟古嫁给他。努尔哈赤当即答应了。事隔不久,扬吉努兄弟因事触怒了明朝,被明朝廷设计诱杀。扬吉努兄弟的儿子布塞和纳林布禄分别继为贝勒。 万历十六年(1588年),扬吉努的儿子纳林布禄履行其父生前许下的婚约,将十四岁的妹妹孟古送给努尔哈赤为妻。孟古极得努尔哈赤的宠爱,生下了皇太极。此时,两家的关系还是融洽的。 万历十九年(1591年),哈达部贝勒歹商爱慕东哥的美貌,最先向叶赫求婚。正在寻隙与哈达仇杀的叶赫贝勒布塞和纳林布禄让歹商亲自迎娶。歹商不知是计,在迎娶的途中被叶赫伏兵所杀。 努尔哈赤既不是哈达部人,也不是叶赫部人,但他迅速崛起后,却得到了明朝的承认,被授为都指挥使,成为建州女真的著名首领,实力大增。因此,努尔哈赤同其他部落的关系也开始恶化。叶赫部当时是女真最大的部落,感到自己的优势受到了威胁,叶赫首领纳林布禄向努尔哈赤提出了领土的要求,被努尔哈赤拒绝。叶赫部纳林布禄便率领哈达、辉发部,联合满蒙九大部落攻打建州。 为了联盟对付建州,乌拉部贝勒满泰为弟弟布占泰聘娶了东哥。叶赫部布塞(首领纳林布禄的哥哥,东哥的父亲)出于结盟的需要,同意了这桩婚事,并接受了满泰的聘礼。于是,布占泰以叶赫女婿的身份,率三千乌拉兵加入了九部联军。 但战争的结果却大出人意料,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击败了九部联军。东哥的父亲布塞在这一战中战死,乌拉部布占泰也被俘虏。 叶赫部首领纳林布禄见其兄被杀,吓得跌下马来,被手下救了回去。据说,后来纳林布禄向努尔哈赤索要兄长布塞的尸体。努尔哈赤竟然亲自将布塞的尸体割下一半,送还给了纳林布禄。纳林布禄受了惊吓和侮辱,又哀伤兄长惨死,日夜啼哭,不久也抑郁而死。从此,叶赫与建州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叶赫部布塞的儿子布扬古、纳林布禄的弟弟金台石继为贝勒。布扬古贝勒无计可施,作为议和的条件,提出将妹妹东哥嫁给努尔哈赤为妻,金台石也表示愿意将女儿嫁给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为妻。努尔哈赤久闻东哥艳名,大喜过望,不但退兵,还就此下了聘礼,并向上天滴血盟誓。 但东哥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发誓死也不嫁杀父仇人努尔哈赤,并说谁杀了努尔哈赤,就嫁给谁为妻。于是,东哥的兄长布扬古贝勒当众毁约,并向海西各部征婚,条件是杀死努尔哈赤。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哈达部发生内讧,叶赫贝勒金台石趁机率兵将哈达部劫掠一空。哈达部只好向努尔哈赤求援,表示愿意将三个儿子送到建州作为人质,请求努尔哈赤出兵。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叶赫。大敌当前,叶赫惊恐之下,给哈达贝勒猛骨孛罗写了一封信,说愿意将东哥嫁给他,重修和好,但是条件是抓住建州统兵将领,不向建州送人质,并杀死建州士兵。东哥这个诱饵非常有效,猛骨孛罗真的同意了,并约叶赫贝勒到开原共议计划。猛骨孛罗的背信弃义激怒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当即决定发兵讨伐哈达部。最终哈达城破,猛骨孛罗被俘,哈达部灭亡。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九月,孟古病危,临死前想见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为了心爱的妻子,派遣使者到叶赫部迎接岳母。两家仇恨已经如此之深,金台石难以解开心中的心结,只派了孟古乳母的丈夫南太前往探视。努尔哈赤非常气愤。孟古不久去世,努尔哈赤极度悲伤,三年之后才下葬,葬于尼雅山岗。建州与叶赫的仇恨因此又增加了一层。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辉发部贝勒王机努死,他的孙子拜音达礼杀死了他七个叔叔,自立为贝勒,但是部众很多都叛离了他,逃到叶赫部去了。拜音达礼不敢对叶赫提出要求要回部众,只好向努尔哈赤寻求帮助。努尔哈赤率军帮他收复了叛离他的辉发村寨。叶赫见此情景,故伎重演,提出将东哥嫁给辉发部拜音达礼贝勒。拜音达礼立即与努尔哈赤断了交,但是叶赫却没有履行诺言。拜音达礼只好再次求助于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并没有因为拜音达礼的违约而责怪他,而是很爽快地答应再次出兵帮助,并且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叶赫又把东哥推出来了,允诺将东哥许配给拜音达礼,来换取他与努尔哈赤断交。拜音达礼竟真地愿意如此,又背弃了与努尔哈赤的盟约。这次努尔哈赤忍无可忍,。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努尔哈赤率军攻占辉发,拜音达礼父子战死,辉发部也就此灭亡。 乌拉与建州的多次联姻,引起叶赫的不安。于是,他们又打出东哥这张“王牌”。乌拉部贝勒布占泰(在建州被关了三年,并娶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赤之女为妻)为东哥的美貌拜倒在石榴裙下,一心想娶东哥。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5年)亲率大军征乌拉。布占泰希望得到叶赫部的支持,将自己的女儿、儿子以及十七寨寨主的儿子都送到叶赫作为人质,但是叶赫并没有派兵相救。乌拉城被努尔哈赤攻破,布占泰投奔叶赫。可惜,叶赫并没有履行承诺将东哥嫁给布占泰。布占泰郁闷而死。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叶赫布扬古贝勒见妹妹年纪已大,决定将东哥许配给蒙古首领暖兔部(喀尔喀五部之一)首领暖兔贝勒的儿子吉赛,但东哥看不上吉赛,坚决不同意。吉赛很不高兴,甚至威胁说要进攻叶赫部。布扬古贝勒开始担心,而且这时候东哥已经年过三十,早已经是老女人,婚事实在不能再拖了。权衡之下,布扬古贝勒最终将东哥许配给了喀尔喀部达尔汗贝勒的儿子——莽古尔岱。这一次,东哥终于同意了。 努尔哈赤听到东哥出嫁消息后,十分气愤,想出兵攻打叶赫,半路抢新娘。但明朝担心努尔哈赤势力太大,开始与叶赫结盟,并派兵保护东哥。努尔哈赤有所顾忌,最终没有出兵,但他诅咒东哥说:“无论此女聘与何人,寿命不会长久,毁国已尽,构衅已尽,死期将至矣。”
东哥出嫁时已经三十三岁。一年多后,果如努尔哈赤的诅咒,东哥病死他乡,只在历史文献中留下了“叶赫老女”的称呼。她的命运结束了,但以她的名义而起的战争并没有随她而离去,依然弥漫在叶赫、建州和明朝的上空。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割据辽东,宣布自己为金国汗,国号金,历史上称为后金。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在明朝的支持下,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儿子率军进攻了努尔哈赤统治下的后金。第二年正月,努尔哈赤便给予了狠狠的报复。同年,明朝鉴于努尔哈赤太过于猖狂,东北各部几乎都被他征服了,于是派辽东经略杨镐率四路大军前往剿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萨尔浒大战”。叶赫也参战了,打算助明军一臂之力。结果明军大败。叶赫见到明军战败,慌忙撤退。 这次大战之后,明朝丧师失地。为挽回辽东局势,明朝派熊廷弼经略辽东。于是努尔哈赤调转兵锋,集中力量进攻叶赫。八月,努尔哈赤发下誓言:“不克叶赫,誓不回师!”率大军征叶赫。叶赫出战不利,金台石、布扬古分别固守东、西二城。努尔哈赤命后金军掘地为穴,城墙倒塌,后金军攻入城中。金台石拒不投降。布扬古见东城已破,孤城无援,在得到降后不杀的保证后,才盟毕出降。努尔哈赤为防止叶赫东山再起,这次没有履行诺言,杀了布扬古,叶赫部遂告灭亡。努尔哈赤将叶赫的平民迁到建州,入籍编旗,变成了自己的臣民。 清朝的历代皇帝都有姓叶赫那拉氏的嫔妃,清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即是叶赫那拉氏之后。而叶赫的子孙有不少在清朝廷位居要职。金台石的儿子德尔格勒,授佐领,予三等男爵;其弟尼雅哈,授佐领,予骑都尉世职;孙子南楚,任护军统领,袭三等男爵。尼雅哈的儿子明珠是康熙朝有名的权臣,由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后擢升为内务府总管,再授弘文院学士,又历任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使、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后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可谓是权倾一时。南楚的儿子穆占率兵征湖南,平云南,后授正黄旗都统,列议政大臣。 东哥历史: 她九岁时许嫁哈达部歹商贝勒,然而这只是一条美人计:在迎亲的路上,歹商被“岳父”叶赫部伏兵所杀。随后,叶赫部又将东哥许配给乌拉部布占泰,以诱使他参与“九部之战”,布占泰随后便在这场战争中做了努尔哈赤的俘虏。当布占泰四年后被释放打算迎娶的时候,东哥却早又被许配给了努尔哈赤。
听说东哥征婚,哈达部酋长孟格布禄立即血气上涌,报名应征,订下婚约后遂于万历二十七年五月向努尔哈赤宣战。九月,孟格布禄兵败,向努尔哈赤投降。努尔哈赤找了个借口把他给杀了,又将富察氏所生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武尔古代,万历二十九年以后,哈达部彻底被努尔哈赤吞并。
孟格布禄的结局并没有使得垂涎东哥美色的男人们停止前赴后继的脚步。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辉发部的首领拜音达理贝勒与东哥订婚,背弃了原来与努尔哈赤之女的婚约。九月,怒火中烧的建州女真出兵扈尔奇城,没费多大力气,就把辉发部给消灭了。
接着,东哥又再次与乌拉部贝勒布占泰订下了婚约。布占泰听说有机会抱得美人归,立即把自己与努尔哈赤六度联姻、七度盟誓的事情全丢到了脑后。当年,他就派重兵埋伏自己的岳父之一舒尔哈齐以及舅子禇英与代善,被击败后又以鸣镝射了舒尔哈齐嫁给他的女儿娥恩哲。忍无可忍的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年九月亲率大军攻打乌拉部。第二年正月,乌拉部灭亡,布占泰逃往叶赫部。
然而眼光极高的东哥根本就没把败军之将布占泰看在眼里,她拒绝履行婚约。又气又羞的布占泰不久郁郁而终。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东哥已经三十三岁,东蒙古暖兔部首领之子吉赛看中了她,向她的哥哥布扬古求娶。然而东哥没看中吉赛,即使他以征讨叶赫相要胁,她也坚决拒绝出嫁。正当吉赛与努尔哈赤为争夺东哥而准备大打出手的时候,东蒙古喀尔喀部达尔汗贝勒之子莽古尔岱也来向东哥求婚。已被妹妹弄得筋疲力尽的布扬古大约是想要把吉赛和努尔哈赤的两支队伍引开,让他们找莽古尔岱的麻烦而自己坐收渔利,终于不顾明朝边防将领的警告,下定决心在当年九月将东哥嫁到蒙古去了。东哥出嫁之时,年龄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普遍的婚龄(当时有些女人在她这年纪,恐怕已经是祖母级了),因此,她在史书上也被称为“叶赫老女”。
然而布扬古没想到的是,东哥出嫁后不到一年,就死了,努尔哈赤的怒火仍然要向叶赫部发作。
努尔哈赤是在东哥去世的那一年正式称帝建立后金的。三年后,即后金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后金汗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与明王朝决裂,其中“第四恨”即为明朝廷偏帮叶赫,使该部将本来许配给自己的东哥转嫁蒙古(原文为:“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 第二年八月,努尔哈赤用同样的理由灭掉了叶赫部。
叶赫那拉东哥,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奇异的人物之一。她似乎是专为给努尔哈赤制造统一女真、挑战中原王朝的借口而降生的。她的婚姻经历,即使最拙劣的言情剧编剧也甘拜下风。这匪夷所思的一切,验证了巫师关于她“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预言。当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她也就离开了人世。
东哥应该是个个性极强的女人,她强烈地拒绝了做“礼物”的命运。就在她将婚姻一变再变的同时,她的又一个姑姑(孟古姐姐的妹妹)在明万历三十八年,姐姐去世七年后甘心接受了和亲的命运,代替她嫁给了努尔哈赤。
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氏、元妃佟佳氏、继妃沙济富察氏、侧妃哈达那拉氏等。
1、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代第一位皇后(追尊),第一位叶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十四岁的孟古哲哲在兄长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的护送下来到费阿拉城,努尔哈赤率众出城相迎,杀牛宰羊,大宴成婚。
新娘孟古终于显露出了她的与众不同:论相貌,她面如满月,端庄妩媚,风姿独具;论修养,她气度宽宏,不喜奉承,不惧恶言,举止庄重大方,口无恶言,耳无妄听,始终如一,毫无过失。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11月28日)生清太宗皇太极,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二十七日(10月31日),孟古哲哲病危,弥留之际想见一见母亲,努尔哈赤虽派人去请。
但建州与叶赫已势同水火,故孟古只能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对丈夫与胞兄之间争斗不休的无奈,撒手人寰,年仅二十九岁。
2、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氏
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穆麟德:Abahai),清代三位乌拉那拉氏皇后中第一位被废黜的乌拉那拉氏皇后。
乌拉部满泰贝勒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继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13万大军攻打由明朝重将袁崇焕镇守的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市),因身受重伤,大败而归。
伤势稍好后,又亲率大军出征蒙古,半个月后胜利回师,不久因病势加重住在清河温泉处疗养。努尔哈赤自知大限已到,命人去请大福晋阿巴亥乘船由太子河顺流而下,到浑河见面。
阿巴亥从命后,从今日沈阳市乘船溯河相迎,最后相会于瑷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埃金乡),两人商讨了关于代善辅政、多尔衮继位等秘事。几天后,努尔哈赤因毒疮突然发作,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但接下来缤纷缭绕、瞬息万变的时局,就不是阿巴亥这样一位势单力薄的女人可以左右的了。努尔哈赤尸骨未寒,年仅35岁的皇太极就抓住时机,乘乱率几位大贝勒闯入阿巴亥的后宫,传达所谓的“帝遗言”,强迫阿巴亥从先帝之命而殉葬。
皇太极再清楚不过,治死阿巴亥,既可以牵制代善,又可以控制她的三个儿子。阿巴亥坚决不从,但又如何能够抵挡住膨胀到极限的图谋继位的野心。
阿巴亥当时37岁,正值盛年,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22岁已经成年、多尔衮只有15岁、多铎13岁。出于对尘世的留恋和对爱子的牵挂,阿巴亥百般支吾,希望事情能有转机。但诸王寸步不让,阿巴亥在被逼无奈、山穷水尽的情况下,自缢殉死。
3、元妃佟佳氏
塔木巴晏(巴晏女真语解作富人、富翁,即佟富人)之女。万历五年(1577年)与年仅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结婚。
努尔哈赤是佟氏的赘婿,努尔哈赤本人也并不讳言,当时明朝政府亦称“佟努尔哈赤”,于佟氏去世后才改回姓爱新觉罗。但皇族后代后来受汉俗影响,认为开国皇帝曾经入赘是件不光彩的事,转而加以避讳。
佟佳氏并非一般柔弱女子,她辅佐太祖开国立业,功不可没,孕育二子一女,也都在清史上赫赫有名。
其嫡长子褚英,次子则是有名的礼亲王代善(历经三朝、以忠贤恭诚闻名),女儿东果格格也是女中豪杰。
皇太极登基为帝后,为了抬高生母的身份,只追封身为侧妃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并未追封其他的三位嫡母。
但佟佳氏是太祖的嫡妻却是不可抹杀的事实,而且佟佳一族在清朝也是赫赫有名,更出了后来的孝慎成皇后等。
4、继妃沙济富察氏
继妃沙济富察氏,名叫衮代,莽塞杜诸之女,育有两子一女,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十子德格类和皇三女莽古济。
初嫁努尔哈赤三祖索长阿孙威准,生子昂阿拉按昂阿拉;万历十三年复嫁努尔哈赤;继室大福晋,为第二任大福晋;史称太祖继妃。
5、侧妃哈达那拉氏
哈达部贝勒(都督佥事)扈尔干之女,哈达万汗见前显祖次妃之孙女,明万历十六年戊子四月,扈尔干遣子岱善(即明实录之歹商)送之来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弟弟 关系姓名身世备注二弟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 母为塔克世之妾李佳氏,异母弟 追封多罗诚毅勇壮贝勒 三弟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母为宣皇后喜塔喇氏,同母弟 追封和硕庄亲王 四弟 爱新觉罗·雅尔哈齐 母为宣皇后喜塔喇氏,同母弟 追封多罗通达郡王 五弟 爱新觉罗·巴雅喇 母为塔克世次福晋哈达纳喇氏,异母弟 追封多罗笃义刚果贝勒 姐妹
和硕公主 据文献记载,努尔哈赤共有16个妻妾。《清史稿》上记载努尔哈赤共有14位妻妾,未记载从殉的2位庶妃。
皇后
(追封2位) 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叶赫贝勒杨吉努之女。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九月二十七日薨,年二十九。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极追封其母为孝慈武皇后,谥曰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顺治元年九月,升祔太庙。康熙元年四月,将太祖谥由“武”改为“高”,即为孝慈高皇后;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祔葬福陵。子一,皇八子皇太极,即清太宗。 追赠旋夺孝烈武皇后/大妃,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乌拉贝勒满泰之女。 册封之妃
寿康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后封炳图郡王孔果尔之女。无子女。
大妃 身份姓名父母子女备注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塔本巴晏之女子二
皇长子褚英;
皇次子代善;
女一
皇长女,嫁董鄂氏(东果氏)何和礼,称东果格格,封固伦公主 努尔哈赤入赘
元配嫡福晋,为第一任大福晋
史称太祖元妃 继妃富察·衮代莽塞杜诸之女子二
皇五子莽古尔泰;
皇十子德格类;
女一
皇三女,名莽古济 初嫁努尔哈赤三祖索长阿孙威准,生子昂阿拉按昂阿拉;
万历十三年复嫁努尔哈赤;
继室大福晋,为第二任大福晋;
天命五年二月,以窃藏金帛,迫令自尽(一说,被其子莽古尔泰所杀);葬福陵之外;
史称太祖继妃 侧妃 职位姓名父母生卒年子女备注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札亲巴晏之女不详子
一皇七子阿巴泰女一
皇次女,名嫩哲 无侧妃叶赫那拉氏杨吉砮之女;孝慈高皇后之妹不详女
一皇八女,名聪古伦,封和硕公主 明万历三十八年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侧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女顺治元年二月卒无子女太祖闻其贤,往聘之;
明万历四十年壬子正月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 侧妃哈达那拉氏哈达部贝勒(都督佥事)扈尔干之女,哈达万汗见前显祖次妃之孙女不详无子女明万历十六年戊子四月,扈尔干遣子岱善(即明实录之歹商)送之来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庶妃 职位姓名父母生卒年子女备注庶妃兆佳氏喇克达之女不详子一
皇三子阿拜 无庶妃钮祜禄氏博克瞻之女不详子二
皇四子汤古代;
皇六子塔拜 无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名真哥贝勒浑巴晏之女不详子二
皇九子巴布泰;
皇十一子巴布海
女三
皇四女,名穆库什;
皇五女,嫁达启;
皇六女,嫁苏纳 无庶妃西林觉罗氏奋杜里哈斯祜之女不详子一
皇十三子赖慕布 无庶妃伊尔根觉罗氏察弼之女不详女
一皇七女,封乡君品级,嫁鄂托伊 无庶妃名德因泽;姓氏不详不详不详不详殉太祖庶妃名阿济根;姓氏不详不详不详不详殉太祖 儿子
(16人)
排行姓名职位母亲皇长子 爱新觉罗·褚英 废太子,广略贝勒 母为元妃佟佳氏 皇次子 爱新觉罗·代善 和硕礼烈亲王 母为元妃佟佳氏 皇三子 爱新觉罗·阿拜 追封奉恩镇国勤敏公 母为庶妃兆佳氏 皇四子 爱新觉罗·汤古代 镇国克洁将军 母为庶妃钮祜禄氏 皇五子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 因罪夺爵,子孙降为红带子 母为继妃富察氏 皇六子 爱新觉罗·塔拜 追封奉恩辅国悫厚公 母为庶妃钮祜禄氏 皇七子 爱新觉罗·阿巴泰 追封和硕饶馀敏郡王 母为侧妃伊尔根觉罗氏 皇八子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太宗 母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皇九子 爱新觉罗·巴布泰 奉恩镇国恪僖公 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 皇十子 爱新觉罗·德格类 因罪夺爵,子孙降为红带子 母为继妃富察氏 皇十一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 镇国将军;传一代,绝嗣 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 皇十二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 罢英亲王 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皇十三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 追封奉恩辅国介直公 母为庶妃西林觉罗氏 皇十四子 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睿忠亲王,(追封成宗义皇帝,后罢) 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皇十五子 爱新觉罗·多铎 和硕豫通亲王 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皇十六子 爱新觉罗·费扬果 黜宗室 母不详(一说,母为继妃富察氏;一说,不是。) 女儿
(8人;养女1人) 皇长女(1578一1652),称东果公主,封固伦公主,谥固伦端庄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不仅是长女,而且是努尔哈赤诸子女中之最长者。长子褚英与次子代善是她的同母弟弟。明万历十六年(1588)嫁董鄂氏(亦称栋鄂、东果)何和礼,时年十一。因此称东果公主或东果格格。顺治九年(1652)七月卒,年七十五,葬于辽宁省灯塔市西大窑镇公安堡村东红宝石山南坡。 康熙五十五年(1715年)追谥端庄,即为固伦端庄公主。 皇次女(1587—1646),名嫩哲,称沾河公主,封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是第七子阿巴泰的同母姐姐。顺治元年(1644)卒,年五十一。 皇三女(1590一1635),名莽古济,称哈达公主,未正式册封,待遇视固伦公主,后革公主称号,削宗籍。生母为清太祖继妃富察氏衮代。 皇四女(1595—1659),名穆库什,革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与第九子巴布泰、第十一子巴布海、第五女、第六女同母。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生。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穆库什卒,年六十五。 皇五女(1597—1613),无封。生母为努尔哈赤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与第九子巴布泰、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四女穆库什、第六女同母。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生。 皇六女(1600一1646),无封。生母为第四女穆库什、第五女同母。明万历二十八(1600)生。四十一年(1613)嫁海西女真叶赫部纳喇氏苏鼐,时年十四。苏鼐(苏纳孝慈)曾官至都督,后金天聪九年(1635)因故革去世职。祟德五年(1640)卒。第六女于顺治三年(1646)卒,年四十七。 皇七女(1604—1685),封乡君品级。生母为努尔哈赤庶妃伊尔根觉罗氏。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三月初十日生。大金朝天命四年(1619)嫁给骑都尉纳喇氏鄂托伊,时年十六。崇德六年(1641)鄂托伊阵亡。第七女乡君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卒,年八十二。 皇八女(1612—1646),名聪古伦,封和硕公主。生母为努尔哈赤侧妃叶赫纳喇氏。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二月初七日生。顺治六年(1649)四月公主去世,年六十。 养孙女(1612—1648),名肫哲,封和硕公主。是努尔哈赤从子(侄子,弟舒尔哈齐第四子)恪僖贝勒图伦之次女。明万历四十年(1612)七月十六日生,天命年间努尔哈赤抚养宫中。天命十一年(1626)15岁时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奥巴。天聪六年(1632)奥巴去世,复嫁给蒙古土谢图亲王巴达礼。祟德二年(1637),皇太极遣使封其为和硕公主。顺治五年(1648)卒,年三十七。
她16岁嫁给努尔哈赤,成为努尔哈赤众多妃子中的一员,她27岁失去丈夫,开始长达40年的守寡生涯,她45岁来到紫禁城,住进了金碧辉煌的宫殿,成为仁寿宫妃,她62岁获得皇后规格的尊封,由此成为历经五朝的太妃……
一场战争引发的婚姻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以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向建州女真大举侵犯,虽然军队数量处于劣势,但努尔哈赤却各个击破,轻松击败九部联军,在古勒山一战中取得大捷。当时,在进犯建州女真的九个部落中,有一个来自蒙古的部落,名为科尔沁部,为首的是两个首领即莽古斯、孔果儿兄弟。
这场战争之后,使得科尔沁部不得不对努尔哈赤的力量进行重新审视,由此改变了对建州女真的策略,恰好当时努尔哈赤也有联结科尔沁对抗海西女真四部之意,如此,双方一拍即合,便走上了联姻之路。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科尔沁贝勒孔果儿将女儿博尔济吉特氏送到了建州,与努尔哈赤成亲,努尔哈赤“俱礼迎纳焉”。其实,博尔济吉特氏在嫁给努尔哈赤之前,她的两位堂姐已经嫁到了建州,一位是努尔哈赤安布福晋,另一位是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侧福晋哲哲,也就是说,这次成亲之后,博尔济吉特氏将会成为堂姐哲哲的婆婆。
未获宠爱便独守空房
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攻克辽东城,令众大臣护送福晋们前来,当时天色已晚,众大臣商议在十里河留宿一晚,谁知正好碰到外出的参将布三,布三对努尔哈赤众福晋说:“继续前行可至矣,何必驻此?”于是便强迫众多福晋继续前行,后来努尔哈赤知道此事,严厉地惩处了布三,将其革职。
从此事可以看出,虽然众多福晋名义上是主,但身为女人的她们并没有得到众多将领的尊重,威信并不高。
话说这博尔济吉特氏嫁到建州时才不过16岁,而努尔哈赤已经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了,年龄上的差距使得他们几乎没有共同语言,博尔济吉特氏心中也很清楚,这只不过是一桩政治婚姻而已。当时,努尔哈赤独宠大妃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根本没有得宠的机会。
更令博尔济吉特氏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年,努尔哈赤便死在了沈阳附近,年仅27岁的她瞬间成了一名寡妇。虽然当时满洲对于妇女改嫁没有那么多的限制,但要知道她的丈夫可是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又有哪个男人敢娶这样一个女人呢?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