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发生的大事

领导 0 65

2009年中国发生的大事,第1张

2009年中国发生的大事
导读:3月1日,嫦娥一号在我国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这为今后我国空间探测器软着陆打下了基础。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

3月1日,嫦娥一号在我国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这为今后我国空间探测器软着陆打下了基础。

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

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3月3日~1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京举行。

3月5日~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举行。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9日上午面试题:  12009年政府公布了基本药品目录,下调部分药品价格,但随后市场上40%左右的药品被全部下架、改换包装后以新的形式、更高的价格重新销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单位新换了领导,但其他职工还是按照老领导的工作节奏开展工作,新领导对此很生气,召开了几次大会,并对某些人提出了批评,搞得全单位的职工都很紧张,你作为领导的助理,准备怎么办。  3为了促进全民大健身,市某部门准备开展一个老年人的万人共打太极拳活动并申报吉尼斯纪录,你作为该活动的负责人准备怎么做  4大学新生参与军训,但因为组织纪律性不强而遭到教官的罚站、罚跑等体罚,新生们很生气,采取罢训的方式抗议,你如果是带队军训的老师,你会怎么办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9日下午面试题:  1、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奢侈品消费已经快成为世界第一了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你作为物业公司的负责人 新入住一个小区 准备帮业主购置装修材料 你怎么组织这次活动  3、你作为一个科室的工作人员 你的科长工作态度不积极 你的同事做完一份工作之后直接向你汇报 科长有意见 你怎么办  4、你的单位为新职工提供五年的免费住房 但是有一部分人到期不搬 并情绪激动的的到你办公室来 你作为领导 怎么处理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10日上午面试题:  1、现在流行网上“偷菜”,你怎么看  2、单位的报刊大家都不爱看,形同虚设,你负责这个事,怎么办  3、老同志知识结构不佳,工作不积极,你是他的搭档,怎么办  4、你校研究生招录中有人举报某老师违反工作纪律,还向媒体反映了,你是招生负责人,怎么办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10号下午面试题:  1、最近有很多人对公众事件进行调查,如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70码事件,南京天价烟事件,并把调查结果在网络上公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单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准备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开展一次计算机录入比赛,准备分为初赛与复赛两部分,你作为组织者,打算怎么做。  3、你的某同事小李,多次不能完成你安排的工作,同事们对他很有意见,都表示不愿意和小李合作,你作为项目主管,怎么办。  4、单位某同事发烧,但仍带病坚持工作,不久被确诊为H1N1甲型流感。单位其他同事知道此情况后,情绪很不稳定,影响了工作,你作为单位领导,打算怎么办。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11号上午面试题:  1、我国成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国,你对此的看法  2、市政府举办百姓评论政府工作活动,你怎么组织  3、领导总变更你的工作,你很难完成,和你一起的同事也抱怨,你怎么办  4、你是限价房的负责人,房屋出现问题,业主网上曝光,媒体来采访,你怎么办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11号下午面试题:  1、教育潜规则,许多幼儿园、小学入学要交赞助费,你怎么看  2、  3、少数民族考察团要来你单位进行一次交流,你如何组织工作  4、跟领导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要求追加合同条款,但你跟领导都不能确定这一条款会否造成自己的损失,问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12日上午面试题:  1、政府公布11日为排队日,排队本来是人人应该自觉的品德,但是现在却需要政府部门专门出台政策,你怎么看  2、单位要组织工作成果宣传展示,要邀请上级领导和媒体,你会做哪些准备工作  3、你负责的一项工作,和另外的一个部门合作出来了方案,你的领导有不同意的地方提出修改,合作的部门不同意修改,你怎么办  4、演出进行时,台下歌迷情绪激动,可能会引起踩踏事故,你作为负责人怎么处理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12号下午面试题:  1、西部某市准备从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一批副科级干部,引起热议,你怎么看  2、你的工作得到前任领导的认可,同事嫉妒,对你有看法,新领导得到了这些信息,你怎么办  3、某地你到外地进行小城镇建设考察,考察人员包括一些出示领导和其他人员,你怎么组织  4、你独自代表单位出国参加一个会议,要发言,但是到目的地后行李丢失,里面有你要发言的东西,你怎么办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13日上午面试题:  1现在政府就做错的事情向相关群众道歉,对于这件事有何看法  2作为负责人,领导的项目获得市级一等奖,该项目是由小李撰写的第一稿,小李经常为此时邀功,其他同事不满,如何协调  3原本今天下午需要你主持一个记者招待会,上午领导又要求你主持一个临时紧急会议,如何安排  4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负责召开某行业的专家论证会,如何组织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13日下午面试题:  1现在社会上,大学生过生日要请客,电脑不是用来学习的,流行着开学了,电脑手机MP3一个都不能少。。这些现象你怎么看  2市工商局要组织下属区县工商局开展一个宣传活动,让你组织,怎么办  3因机构改革,员工调整岗位,有员工不愿意,对领导有意见,同事有矛盾,你协助领导处理,怎么办  4你是政府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向记者解读政策,记者曲解报道造成恶劣影响,怎么处理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14日上午面试题:  1、现在大学生自杀事件增多,对此你怎么看  2、让你组织一个煤价听证会,你如何组织才能使群众满意  3、领导让你和同事小李共同参加一个课题,但你俩有矛盾,你十分想参加这项工作,请问你会怎么办  4、你的下属在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被群众偷拍下来,传到网上曝光,你作为部门领导该怎么办   北京社招公务员2010年1月15日上午面试题:  1、当前,我国以“儒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国学盛行。对于国学热现象,你怎么看  2、领导指派你组织一次去异地的专家工作研讨会,并休假的活动。由你来做出活动方案,你将如何来组织安排  3、领导交代你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另派一位工作能力突出但脾气急躁的同事与你一起完成。因你们配合不好,领导及同事对这项工作任务有意见。你怎么处理  4、领导责成你负责今天下午准备一份会议资料,以备第二天上午开会之用。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向另外一个部门的领导进行沟通,征求意见。但这位领导因公外出,联系不上,而别的同事又对相关事项不知情。请问,你怎么应对解决 更多的北京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下载 http://wwwbjgkworg

烟杂店:天价烟变“硬通货”

“优雅式贿赂”风袭官场

林老板:天价烟,我们的行话是“买的人不抽,抽的人不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买来自己抽的,一般买物美价廉的;上来就让推荐天价烟,并询问品牌知名度的,大都不为自己抽,只为送礼,另一个层面讲,是为“送钱”。我这曾经有同一条烟卖了三次,每次送礼人送掉之后,又被收礼人的太太拿来套现。烟天生是礼品,可自抽,可变现,拿我这儿随时都能换成硬通货,虽然打点折扣,比收现金可安全多了。买家一般都不问价钱,只要求开发票,开成“接待费”、“会务费”、“培训费”等。(来源:《“怪胎”天价烟》)

古玩店:高雅成行贿“遮羞布”

郑贺:通常买古玩送礼的,背后原因都挺复杂,绝不是一送一收那么简单。有家古玩店的一件古玩其实是赝品,只值几万元,被一个企业家买走,送给了某官员。在买的时候,这个企业家就跟他们说好了,多少天后,如果有一个什么长相的人来,要卖出这件东西,就以真品的价格收了,差价由这个企业家出。其实这就是一种变相送钱的方式。这件假古董,被同一个企业家买了5次,送给不同的官员,最后又回到了古玩店。(来源:《“雅贿”的逻辑》)

拍卖行:一拍一卖中成功“洗钱”

郑贺:对郑贺这些古玩店老板来说,拍卖会也是他们重要的进货渠道之一。 郑贺的经验是,如果看到一个他们感觉明显不入流的物件,结果鉴定机构给出的鉴定是品相极好,或者拍卖的起拍点明显不符合实物价值,基本上他们就应该起身走人了。 “最后绝对会有人以明显高于实物的价格把那个所谓的古董拍回去,通常都是用手机打来电话就直接买下了,谁也不知道这东西是谁卖的,又是谁买的。” 看起来很神秘的拍卖过程,其实流程也并不复杂。

拍卖行成了“掮客”

浮石:送礼人把一件文物,通常是不值钱的赝品,通过熟人获得专家或鉴定机构的鉴定书,再和拍卖行“合作”把它当作真品拿上拍卖会。关键的一个步骤是,送礼人会把这个赝品的产权确定成收礼人的,再找另外一个人把它以真品的价格拍下来,对拍卖行当然要给好处费,而收礼人就貌似合法地获得了一大笔拍卖款。所有这些复杂程序的设计,都是为了对抗第三方的监督,某种程度上,更类似于洗钱。(来源:《“雅贿”的逻辑》)

其他“旁门左道”:披人情外衣行贿赂之实

浮石:找领导办事,如果直接送钱,领导多数是不肯收的。那么他可以送领导一个红木小摆件什么的,这东西本身不值钱,领导也敢要。然后他找另外一个关系人,去收礼人家里转一圈,偶然看见这个红木小摆件,表示特别喜欢,要求收礼人以一个昂贵的价格,比如10万元的价格出让,领导如果同意,这个小礼品就被置换成现金了。(来源:《“雅贿”的逻辑》 )

顾佳:除了以上种种方式,其他“旁门左道”还很多,比如:北京城乡建设集团原总经理聂玉河收到藏在鱼肚里的10万元;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培训部原副总经理魏湘滨则在“好猫”烟里发现同额礼金;给国家体育**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张伟华的月饼盒里装的是1万美元;一名官员将礼品干货篮摆在阳台长达一年,待纪检人员登门,他才发现篮子里是百万现金等等。(来源:《官本位催生“特供奢侈品”》)

  摘 要:社会转型期,领导干部处于前所未有的履职环境,由此也面临着非传统的履职风险。官员的“高危”显然属于发展型的高危、弹性高危和主动型高危,只要领导干部能够做到廉洁奉公,无论在什么“高危”的领导岗位上,都不存在风险。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必须严于律己,禀持为政之德,把强自身作为履职根本;从制度层面上来说,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创新干部考核方法,扩大社会监督,强化领导干部个人道德修养。

 关键词:领导干部;履职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8/09-0016-05

 近年来,关于领导干部履职风险以及风险程度的问题成为媒体、学界和民间共同参与的热门话题。2010年4月,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表明,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这一结果公布后,立即引起社会各方普遍的争论:有人把官员与农民工职业进行比较,认为自己的职业既辛苦又危险;有人把官员高危与普通职业高危进行比较,认为官员的风险是自己造成的;有人干脆说官员“高危”是个伪命题;而有学者则认为一些岗位出现前“腐”后继的情况是因为风险还不够大,因此呼吁“让风险来得更猛烈些吧”[1]。笔者认为任何职业都存在着职业风险,领导干部岗位也不例外,但是仅仅纠缠于是否“高危”这种从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并不规范的概括,而不进行相关的细致分析,很可能会遮蔽更有意义的“真问题”。因此,本文试图绕开一般意义上的履职风险,从非传统风险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分析风险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应对方略,希望能将此类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一、非传统履职风险的类型

 关于官员风险的分类,论述者颇多。笔者立足非传统因素,采用多维视角,结合类型学的方法,对履职风险进行立体分析,意图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1依据领导干部的履职态度,将风险分为勇作为风险和不作为风险

 在履职过程中,官员不同的态度可以给他们带来不同的风险:如果在各个方面勇作为,不注重策略、方法、步骤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可能会使改革超出地方的承受能力,矛盾在瞬间井喷,虽然意图很好,但改革最终免不了折戟沉沙的命运,给自己也带来巨大的履职风险;如果不作为,做“清闲官”、“太平官”,中庸平和,明哲保身,虽然落得个清闲自在,但终究造成发展的停滞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尖锐矛盾,求太平无事而不得,况且,不谋事,无政绩,无法面对考核。因而,这种态度表面看来是风平浪静无风险,其实质仍旧蕴含着风险。

 2从领导干部的个体角度看,可分为能力型风险、规则型风险和道德型风险

 领导干部的能力不强,无法根据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职务角色,无法履行政策,没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化解矛盾,导致角色失败,这样会给自己带来能力型履职风险。领导干部飞扬跋扈,法律意识淡薄,视制度为无物,大搞一言堂,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不择手段,会给他们带来规则型风险。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为他人诟病,比如作风问题、家庭生活问题、讲排场、奢侈浪费,会带来道德型风险。近些年来,因为官员不孝、“日记”、“微博开房”等问题而被问责的官员屡见不鲜。

 3从外部结构性的原因看,可分为责任型风险、职务型风险和制度型风险

 一个领导干部所担负的责任越大,那么与之相应的问责越是严厉,责任型的风险就突出。比如,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安全生产责重如山,前几年频繁的矿难使得各级官员的责任型风险剧增。职务型风险是由工作岗位的内容和属性而产生的风险。比如掌控着大量金钱、权力、资源等支配权的职位,即所谓的“肥差”,犯错误的概率就要高很多。例如河南省交通厅的几个厅长前“腐”后继,这不是偶然的。制度型风险是反腐制度的创新和日臻完善给领导干部带来的风险。这几年,中央和地方大力开展反腐工作,探索各种有效的对权力进行制衡和监督的办法,努力推进制度创新。比如,每年“两会”期间呼声很高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阳光财政”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等,使得领导干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4从风险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必发型风险和偶发型风险

 必发型风险是矛盾积累突破临界点必然产生的风险,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预期的变化。比如,某些地区领导干部以铁腕风格违规圈地、野蛮拆迁等,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得社会冲突的可燃点降低,风险在一定时期内总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偶发型风险由一些偶然性事件所导致,一般说来是不可预期的风险。比如,“九五至尊天价烟”事件导致周久耕的腐败案发、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的“二奶起义”、“十七大代表归来”事件等等,虽然都有一些根源性的问题,但若非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则很难构成现实的风险。因此,这类风险在一些官员的眼里属于晦气和“小概率事件”。

 二、非传统履职风险的成因探析

 1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带来的权钱交易构成了风险的经济根源

 改革开放就经济领域而言,是一个摈弃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垄断经济资源、中央对经济生活进行指令性的安排相比,市场经济体现了自上而下的放权让利。这种改革不但使得经济活力增强,经济发展提速,社会总财富迅速扩大,而且促使经济主体多样化,利益多元化,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流动的资源。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制度化水平不高,权力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影响无处不在。一些领导干部借助手中的权力,在经济生活领域翻云覆雨,进行权力寻租,在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履职风险。

 2转型期法治的不完善构成了风险的制度根源

 转型期是社会变迁加速的时期,相对于社会现实急剧的变化,法律和规则体系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甚至在一些领域出现了无法可依的现实状况。作为以改革者面目出现的领导干部,面对法律的迟滞和空白,必须有破有立,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推进改革。但由于观念、学识、理解政策水平、领导风格以及根本旨归等因素的影响,领导干部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存在着履职风险。另一方面,以改革为旗号,一些标榜“个性”、“铁腕”的领导干部在履职中存在着有法不依的情况。前几年,“仇和现象”曾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讨论。在笔者看来,仇和的做法是在正面突破官场积弊无果的情况下,通过回归极富个性化的人治,采取各种激进化的反制度手段,进行战略大迂回,扫荡各种弊端,最终实现“实质正义”的目标。上层领导支持仇和,除了改革试点及对其能力的信任外,还有对其人格、道德上的信任。然而,仇和们毕竟是少数,有更多此类风格的官员以学仇和为幌子,实则理直气壮地滋长出了蔑视各种法律规制、人权、组织人事原则的霸气,名为改革家,实则为政治投机者,他们建立起庇护型政治体系,实行类“土司化”的管理,以“改革的需要”践踏法律,以“改革的正当性”蔑视常识,以“改革的名义”高度集权,剪除一切能够对权力进行制衡的因素,塑造绝对的权力。这种罔顾法律规则的做派无形中给自己积累着履职风险。

在网络舆论场上,遇到突发事件和公众议题,经常有一堆人排队跟帖。他们似乎觉得事不关己,但又极喜欢凑热闹,被戏称为“吃瓜群众”。诸如,“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吃瓜群众”“然而吃瓜群众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络舆论的汹涌澎湃,是每一位“吃瓜群众”刷屏、盖楼的功劳。

他们不是鲁迅小说《药》里“颈项都伸得很长”的冷漠看客,“围观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转发动作,但是照见的是自己并不冷漠的心,是虽无权势和本领却为权势所忌惮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蒋方舟)。

“围观”的力量和局限

在网络世界,大概没有比部分网民更热心的人群了。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发现华南虎,并公布了据称为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虎照。由于当地环境早已不适合华南虎生存,照片露出破绽,网上质疑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一网友称,“华南虎”的原型实为自家墙上年画,而浙江义乌年画厂也证实确曾生产过老虎年画,厂商还向法院起诉周正龙侵权。公众的七嘴八舌,让政府官员参与的弄虚作假难以遁形。8个月后,省林业厅副厅长被免职。

对南京江宁区房产局原局长周久耕“天价烟”和陕西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天价表”的围观,帮助纪检部门发现了贪腐线索。网民中藏龙卧虎,比如,@花总丢了金箍棒,手表鉴定专家,一一指认杨局长每块手表的型号、价格。网络围观以某种特殊方式践行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专业分工的社会,不是普通人根据常识和朴素的爱憎都能对一些人和事做出精准判断的。互联网上常常是“喇叭多、事实少”,七嘴八舌不一定能够拼凑出事实真相,群情激昂却可能得出偏差的结论。

2012年8月,重庆警方击毙悍匪周克华,DNA和指纹比对无误,但有人质疑被击毙的其实是便衣警察,甚至指名道姓说是长沙警察陈子河。其实,陈子河只是较早质疑死者不是周克华的博联社网民署名。现场疑为长沙到重庆的火车票,其实是**票。还有“高人”考证周克华随身携带的钱包上疑似印有警徽,其实“公安机关从未给民警配发过这种印有警徽的钱包,便衣警察更是巴不得身上没有警方标志”。

2014年3月,河南宝丰县一乡镇退休干部李三虎身首异处死于矿井内。警方经过侦查,排除他杀可能。网民哗然:“碎尸还能自杀?警方没脑子?自己把自己碎了?”这完全是外行的想当然。知名警务微博@江宁公安在线解释说,碎尸≠被别人肢解的尸体。矿井深340米,而上海东方明珠塔最高的一层观光层是350米。矿井里有多少绳索、钢筋、尖石?什么样的人能从这样的高度坠落,还能保持尸体完整无损?“这就不是人而是超人了”。

缺少专业知识和媒介素养的围观,以讹传讹的概率极高;公众借个案宣泄对社会深层矛盾的不满,容易让舆论跑偏。

2010年12月一天深夜,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黄山遇险。据说其中一人的二姨夫是上海市委常委,这才有上海警方与安徽警方联动,打破“夜不上黄山”的惯例组织搜救。上海警方公布了110接警录音,神秘的二姨夫在电视台亮相,只是一位普通的下岗工人。在公共事件中,一部分人心中有一根弦始终紧绷,对事件背后的人际关系、权力影响,可能存在的潜规则保持高度警觉,甚至到了过敏的程度。

“吃瓜群众”的围观还有可能以舆论狂欢的方式侵犯隐私。如,围观明星的“狗仔队”爆料,常对当事人和家庭造成伤害。再如,领导干部一旦被发现抽了一包高价烟,有某种豪华的配饰,就可能被众口一词斥为贪官,这种“有罪推定”让你压根没有招架辩护之力。

本地居民和外地网民

热点舆情的推手,大致可以区分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与利益无关者。前者通常表现为维权行为,是个案中的利益诉求;后者通常表现为泄愤行为,只要个案符合他们对社会的“刻板印象”(如城管欺负摊贩),就趁机借个案表达对政府、对体制的不满情绪。

网上热点事件参与者,还可以区分为本地居民和外地网民。本地居民对热点事件知根知底,常常持就事论事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而外地网民并不真正关心个案本身的是非曲折,更多的是借个案吐槽、起哄。例如,2014年8月15日凌晨,甘肃临洮县县长柴生芳猝死在办公室。有外地网民怀疑“真的是工作而死吗?”“是不是因为平时‘声色犬马’掏空了身体?”甚至有人恶意揣测“是不是犯了事儿,害怕公检法来查,所以‘畏罪自杀’?”但临洮人了解这位父母官。柴生芳出生于农民家庭,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公派到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博士回乡,主动请缨到了“贫困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市。在临洮,他跑遍了全县323个行政村,病故当天工作到凌晨1时30分,终因长期超负荷,诱发心源性猝死。当地群众自发守在道路两侧,高举着“临洮人民的好儿子”“柴县长一路走好”等标语和横幅,送别这位因公殉职的好县长。

在突发事件中,本地居民的帖文比外地网民更容易较为准确地传递现场信息,而外地网民隔岸观火式的评论可能离事实真相更远。

本地居民作为利益相关者,会权衡利弊,进行成本收益比较,有沟通余地;而外地网民可能采取“大拒绝”的态度,持对抗性心态,较难说服,不易达成妥协。

2014年5月,杭州余杭区垃圾焚烧项目曾引发群体性事件,群众担心二恶英污染环境,聚集阻断交通。事后,当地政府组织了82批、4000多人次赴外地,实地察看国内先进的垃圾焚烧厂。有的村民听介绍说经过处理的水养鱼没问题,伸手就从水池里捧起一捧水,凑上去使劲闻。垃圾厂出门就是商铺,对面还有楼盘,居民就住厂隔壁,听说那里房价这两年没有降,还在升。“不看不知道,一看放心了。”该项目可望在今年下半年投入点火试运行。《人民日报》刊出通讯《社会治理创新:杭州解开了“邻避”这个结》。

包容本地“吐槽”,鼓励“在地参与”

适度包容本地居民在本地网站吐槽,有利于政府了解基层治理瑕疵,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的激化。如果一味阻碍本地居民在本地网站发声,他们就会移步到一些全国性网络平台吐槽。而外地网民的心态更容易推波助澜,把事态闹大,损害地方形象,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成都老太胡丽天7年时间参加了约20场政府听证会,一度被网民挖苦为“政府的托儿”“最佳群众演员”。后来发现,胡老太是热心人,报名约40场听证会,中签率偏高。但这不是因为政府和老太串通作弊,而是这些听证会名额经常报不满。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网民成天“激情四溅”批评现实,但遇到身边的社会参与,优化政府决策的听证会场合,却置之不顾?

不妨鼓励当代网民“以全球为架构思考,以在地为关怀行动”(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如果只知道空谈,对身边的事视而不见,只做“键盘侠”(keyboardman),可能于事无补,也不利于找到自己在现实国情中的位置。

2008年11月,甘肃发生陇南事件。部分居民担心陇南市行政中心迁出武都区而利益受损,出现打砸烧行为。事后检索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发现,从当年9月起就有不少网民对陇南搬迁问题表达不满,且留言越来越偏激。甘肃省委办公厅感慨:如果早些了解到这些民意,及时做出回应,或许能有更好的结果。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开设了官民互动的直通车,基层老百姓可直接给省市县三级党政“一把手”提交切身利益攸关的问题,请政府解决,这样做又避免了公开网络平台的炒作。

搜狐自媒体“藤影荷声”写道:网络围观的确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可能提示其他的诉求渠道不畅通,有时竟然需要靠自媒体上的起哄来解决问题。围观不是长久之计,当务之急是设计优秀的民意表达制度。

3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人民网考察时,对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表示赞赏,希望人民网“多搭建联系群众的桥梁,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更好服务群众”。贯彻这一重要指示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