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的作文怎

领导 0 24

母亲去世的作文怎,第1张

母亲去世的作文怎
导读: 1、母亲去世的作文怎2、有关于孝道的作文3、清明怀念母亲的作文4、母亲节来历5、描写母亲去世了,要别人安慰的作文怎么写(150字左右)6、名人写他母亲的作文三百字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
  • 1、母亲去世的作文怎
  • 2、有关于孝道的作文
  • 3、清明怀念母亲的作文
  • 4、母亲节来历
  • 5、描写母亲去世了,要别人安慰的作文怎么写(150字左右)
  • 6、名人写他母亲的作文三百字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篇二:孝顺长辈

  什么是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母亲也经常对我讲一句话“不求成才,只求成人。”孝是做人的根本。父母养育我们半辈子,只求我们孝顺他们三分之一的时间,难道这点要求我们都做不到吗?

  我国古代人就十分孝顺。比如《三字经》中的黄香,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可母亲已经活不过来了,于是,他决定把对母亲的思念以及爱全部都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天的天气十分冷,晚上睡觉时,黄香就先躺在父亲的被中,等被窝热后才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窝里。

  我们现代人也不甘落后,就让我们看一看陈毅大元帅的故事吧!有一次,陈毅路过家乡时,回家看望已卧病在床,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亲,他帮母亲洗了脏衣服并且做了一些家务事。作为大元帅的陈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万机都能抽空回家孝顺母亲,何况我们小学生呢!我们一定要向陈毅大元帅学习。

  就拿我来说吧,我认为对长辈最大的孝顺就是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尽量让父母少操心,平时在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像上个星期天(母亲节)的时候,我就等母亲吃完饭,抢着洗了所有的碗筷后,给母亲捶了捶背。我在母亲后面一下一下,十分认真地捶着,突然间,我发现母亲的后背有一些驼了,我不禁想起了母亲平日里不仅要辛苦地工作,而且回家还要做好多家务活,于是我捶的更加认真了,并在心中暗暗许诺:我以后要更加孝敬母亲。当然不只是对自己的家人,对所有的长辈都应该如此。如在校,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教导,在校外,我们也要孝敬长辈,我每个星期最少和爷爷、奶奶通一次电话,因为太远,要不然我每天都会去看他们。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远古时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绝不能丢掉老一代流传下来的良好品德,那就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顺长辈吧!孝顺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舍小家顾大家,历史上这样的人也很多,过去人说的忠孝难两全,实际忠是最大的孝,对我们小学生来讲,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孝顺的方式很多,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让我们从我做起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吧!

篇三:今天你“孝”了吗?

  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她生日前一天,她爸爸说要给她买一个蛋糕庆祝。但后来,爸爸因为工作繁忙,一时忘了买,那个女生就绝食一天表示反对。她爸爸没办法,开车又到镇里,买了一个蛋糕给女儿。

  由此,我觉得这个女生实在是太不孝顺了,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她养大,而到头来,却因为没买蛋糕这么点小事而进行绝食反抗。她爸爸应该对她进行教育,不应该一味地顺从她。这样只会让她更加嚣张,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变差。还会形成唯我独尊、任性自私、骄横无礼、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长大后工作怕苦怕累,不去钻研;劳动时拈轻怕重,偷工减料。总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试想,这些养尊处优的孩子长大后能建设祖国服务社会吗?他们能养活自己算不错了。

  现在的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养尊处优,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祖辈们大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牺牲精神。事事包办、时时呵护,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日益稳固。祖辈对孙儿施爱有加,往往心太软,导致教育孩子方面宽而不足,严而有余,甚至当父子之间有冲突时,往往不自觉地、不分原则地偏袒孙辈。

  这个“孝”字是会意字,是一个“老”跟一个“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做「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我们看这个字就好象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所以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有所交代,甚至于是对社会教出一个好孩子,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而孩子念念背着父母,也就是说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如何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圆满。所以古代的孝子确确实实都能够时时刻刻念着父母。

  我们安吉孝丰,相传历代多孝子,故得“孝丰”之名。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天赐金”、“孟宗哭竹冬出笋”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于此。安吉还有座孝子桥。此外,孝丰镇中心小学年年都会评孝子,可见学校等教育部门对孝的重视。全国在2004年还举办了“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活动。由此可见孝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最强音,社会科技在不断发展,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构建。为了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孝敬父母和尊敬长辈作为家庭美德建设的最主要内容,今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又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要求中小学生积极开展“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

  古人得出结论:“百善孝为先”。那么,今天你“孝”了吗?

篇四:孝心无价

  最近看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深有感触。她那惊人的见解,独到的分析,精辟的语言无不令我折服。但是,最主要的是让我真正的体会到“孝”的分量。

  她笔下的那个学子,在家境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之时,坚持要读研究生,母亲无奈,只好卖血。试想,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去爱谁?

  还有那个父母重病在床,自己断然离去的游子,连最起码的孝心或说亲情都没有,那么他空有一身皮囊,对家庭,对社会又有什么用呢?

  可想想自己,对父母又尽了些什么孝呢。自己与他们的行为虽然有着极大的差别,但从“孝”的角度来说,又何尝不一样呢。连父母的生日没有得到自己的礼物,更不必说父亲节,母亲节了。当父母伤心之时,也没有点安慰。相信像我一样的人还很多。

  看着父母对待爷爷,与自己对待他们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高考即将来临,在这仅剩的一年多,平时还和他们吵吵架,现在想想,我是多么的不孝,是多么的可怜啊。

  也许能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时间也只有这一年多了,也许我应该好好的珍惜这段时光。可是从容尽孝我该怎么办呢。一处豪宅,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是一桌山珍海味,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数以万计的金钱。我能给他们这些吗,我给得起吗?或许,我能给他们一朵野草,一朵小花。会如毕淑敏所说,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孝,多么美丽的字眼。古有二十四孝的佳话,今天,殷武勇在新婚蜜月期,三次割下全部头皮救父。

  可是,许多人自作主张,为了美丽,把自己的耳朵穿洞带上耳饰,在自己的身上刻上文身,这是对父母的大不敬,也是对生命的大不敬。、《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趁着父母健在,好好尽一下孝吧。

  我也会在心中默念:孝心无价。

篇五:论“孝”

  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孝”的佳话不胜枚举,上至君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大都怀着一片“孝”心。

  焦仲卿是一位孝子。他临死前徘徊不定就是因为记挂着年迈的母亲,担心她以后的生活。他深深懂得身为儿子的责任和义务,他的忧郁正体现着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

  孝,多么温馨的字眼。因为它,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团结。孝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发自内心的毫无点缀的亲情。“百善孝为先”,一切的一切都不如一个“孝”字来得真切感人。

  东汉时期有一个孝子叫黄香。他年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他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在外奔波,回来时十分劳累。黄香为了让父亲舒服一些,热天里总是用扇子先把父亲睡觉的床枕扇凉。到了冬天,他就每每早早地钻到父亲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将其暖热了再让父亲去睡,从不间断。因此,他在12岁时已美名远扬。

  古人况且如此。在我们这个文明的时代,更应如此才是。可是子不孝女不贤,父母亲与儿女打官司的事层出不穷。这可能是法治社会的人的法制意识的“进步”吧!也可能是我们正在向奴隶退化――那奴隶主必定是金钱了。

  女儿因钱不够把相依为命的父亲送上法庭,儿女因对财产分配不满意将孤苦的母亲告上法庭……这些都是我们文明人作出的文明事。

  难道说社会进步了,文明发展了,父女母子之间的那份深情旧眼变质了吗?难道几百元的生活费就足以让子女忘记父母当年的养育之恩,忘记该孝顺父母吗?难道亲情骨肉之间,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就该兵戎相见走商法庭吗?这些现代化建设的骄子的所作所为真让父母寒心,让天下人齿冷!

  孝,不应该被金钱覆盖,不应该随着时间而流逝。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清明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也是怀念亲人的日子。母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她是我们生命中最亲密的人之一。在清明这个时刻,怀念母亲是很自然的情感表达。在作文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回忆母亲:

描述母亲的形象和日常生活,回顾与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以及母亲对你的关爱和教导。

2、深情怀念:

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描述清明时你对母亲的特殊怀念和感受。

3、母亲的教诲:

回顾母亲生前对你的教诲和影响,母亲给予你的爱和教育是你一生的财富。

4、清明祭拜:

描述你在清明节怀念母亲时的行为,可能是扫墓、献花或默默祈祷等,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5、传承母爱:

表达对母亲的矢志不渝的爱,以及将继续传承母亲的爱和教诲,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既然知道了写作思路,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范文吧!供大家来参考。

范文一:

清明时节,阴雨绵绵。站在母亲墓前,我不禁泪流满面。怀念母亲,像一泓清泉,润泽着我心中的孤寂。母亲是我生命中的永恒阳光,她的爱在我心中永不消失。

我清楚地记得,每当我生病时,母亲总是细心照料。她的手掌温暖又柔软,抚摸着我的额头,那种深情厚意让我倍感温暖。每天放学回家,母亲总会准备我最喜欢的小点心,笑着说:“孩子,辛苦了,快来尝尝妈妈亲手做的甜品。”她的笑容是我永远的动力,是我坚强的后盾。

然而,岁月如梭,母亲早已离开了人世。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亲自走到她的墓前,为她献上我最真挚的祝福和鲜花。我知道,母亲的灵魂在天之灵,看着我茁壮成长,默默守护着我。

母亲的教诲如今仍在耳边回响。她曾教导我做人要诚实守信,努力学习,关心他人,善待每一个人。这些教诲像是一颗颗珍珠,串成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项链,时刻提醒着我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怀念母亲的温暖,感激她给予我的一切。我会继续传承母亲的爱,用实际行动,让母亲在天之灵感到欣慰。清明节,怀念母亲,感恩她的养育之恩,这是我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范文二: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清明节如约而至。走在缓缓的雨中,我怀着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来到她的坟前。母亲,您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但您的爱和关怀永远都存在于我的心中。

记忆中,母亲总是那样的温暖和慈爱。无论何时,她总是用她那双温柔的手为我做好一切。那双手,曾给我无尽的温暖与呵护。每当我感到困惑和迷茫时,母亲总是静静地倾听我的心声,并给我智慧的指引,让我明白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清明节,是我怀念母亲的日子。我手捧鲜花,轻轻地放在母亲的坟前。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我知道,母亲在天之灵,会看到我的一切,听到我的心声。我会时常想念她,想念她对我的爱和付出。

母亲的离去让我明白,亲情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母亲的爱,是我一生的动力和支撑。我会继续传承母亲的爱,用我自己的方式,回报她的养育之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怀念母亲,感激她给予我的一切。母亲的爱,清明永存,永远留存在我的心中。

范文三:

清明时节,我站在母亲的墓前,心情沉重又充满温暖。多年来,母亲的爱一直陪伴着我,她的形象和教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对家人的爱却是无尽的。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起床,忙着准备早餐。她为我们做的每一餐饭都是用满满的爱烹调而成,尽管简朴,却是我们吃得最香的食物。

母亲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她会为我们准备好衣服,还会在我们上学前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要乖巧懂事。在我生病时,她总是细心地照料,仿佛是那个最亲的人,给予我无尽的关怀和温暖。

然而,岁月不饶人,母亲已经不在了。每逢清明节,我都会亲自前往坟墓,为她献上鲜花和心中的祝福。她虽然离开了,但她的爱和教诲却永远留在我心中,激励着我走向未来。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怀念母亲的爱,感激她给予我的一切。我会将母亲的爱传承下去,用我自己的方式回报她。在清明节,怀念母亲,感谢她无私的爱,这是我对母亲最深沉的思念。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Mothers Day),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送上鲜花、写一张贺卡或者亲自下厨,表达对母亲的感谢。平时说不出的话,也可以借这个节日告诉母亲。对于母亲节大家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母亲节的来历吧,一起来了解一下。

母亲节的来历

现代母亲节最早的发起人是美国妇女安娜·玛丽·贾维斯。她的母亲贾维斯夫人曾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参加部队医疗队。战后,贾维斯夫人萌生为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子女的母亲们设立一个纪念日的想法,却未能在生前实现。

1876年,美国还在悲悼南北战争的死者。安娜玛丽贾维斯(AnnaMarieJarvis)在礼拜堂讲授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讲到战役中捐躯的英雄故事后,她进行祈祷时说:“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

贾维斯夫人为她的礼拜堂服务超过25年,当她在72岁逝世时,41岁的女儿安娜,立志创立一个母亲节,来实现母亲多年前祈求的心愿。1907年,恰逢贾维斯夫人逝世2周年,她的女儿之一安娜·贾维斯想起母亲的遗愿,写信给西弗吉尼亚州格拉夫顿的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请求为她已逝世2周年的母亲做特别追思礼拜。教堂应允了,并于当年5月12日为母亲们举行了一个礼拜仪式。次年,教堂宣布贾维斯母亲的忌日那一周——5月的第二周——的星期日为母亲节。

安娜先后写信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要求他们支持设立母亲节,唤醒人们感恩尽孝。初时反应冷淡,但她不气馁,继续向各界呼吁。贾维斯组织了一个母亲节委员会,开始大规模宣传,呼吁将母亲节定为法定假日。终于,在她的不断努力之下,1908年,费城仿照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的纪念仪式举行了母亲节活动,反响热烈。1910年,西弗吉尼亚州已经成为美国第一个庆祝母亲节的州。

到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已在美国各州大范围开展,甚至蔓延到了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国家。1912年,美国正式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1913年5月,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号召总统以及内阁、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的官员一律在母亲节佩戴白色石竹花。

1914年,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要求总统发布宣言,号召政府官员在所有的公共建筑物上悬挂国旗。紧接着,威尔逊总统昭告全国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挂国旗以表达人们对美利坚合众国全体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每年都要发表一篇内容相同的宣言。

贾维斯夫人的遗愿在她女儿的推动下得以实现。安娜去世之前,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而如今全世界有95个国家将每年五月第二个星期日做为母亲节。

母亲节为什么送康乃馨

这个传统源于1934 年5 月,美国首次发行的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有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面前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而康乃馨是安娜母亲最喜欢的花。随着邮票的传播,母亲节便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成了象征母爱的花,所以如今在母亲节的这天人们都会送康乃馨。

各国母亲节的时间

虽然世界流行的母亲节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但是也有许多国家在其他日子庆祝母亲节。例如:阿根廷在10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黎巴嫩在春天的第一天庆祝母亲节;南非母亲节则定于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称母亲节于每年圣诞节的前两个礼拜庆祝;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母亲节则与教会有密切的关系,12月8号是纪念圣母玛利亚的日子,同时也是孩子们表达对母亲的爱的节日;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是埃及的母亲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都要给母亲赠送鲜花和礼物,为母亲举办音乐会和文娱演出;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日本母亲节,这个节日充满思念的气氛,为表示对母亲的尊敬,这天,母亲健在的人,都戴一朵红花,而母亲辞世的人则戴白花,以示对母亲的怀念。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关于母亲节的来历了,表达爱意不止有母亲节这一天哦。

亲爱的卡罗纳,你失去了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也是最真诚的那就是爱。虽然你的母亲去世了,你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但你别太伤心。

爱是真诚的,爱是很重要的,失去爱是多么悲哀,多么痛苦啊!当失去爱时就像一朵凋谢的花朵也无法盛开了;就像一支刚烧完的蜡烛再也无法点燃了;就像在湖里给渔翁抓走的鱼一样再也无法得到自由了。可你要坚强!你母亲虽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仍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所以卡罗纳,你要坚强哟!

今天你来了!你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了,好像自己也大病一场似的。使我们心里不由得燃起一阵同情和怜悯。但我还是要对你说,别太伤心了,面对困难时要坚强!如果你有空的话,可以随时随地来我家,我们会为你做好吃的。虽然你失去了爱,可要知道我们也会给你爱,因为爱不用豪言壮语,爱不用惊天动地,爱只要一句安慰的话,爱只要一丝走真诚的关心。虽然你的母亲去世了,可还有我和其他同学啊,我们会一起帮你找回信心的。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