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灯笼怎么做手工制作一等奖

老师 0 55

中秋节灯笼怎么做手工制作一等奖,第1张

中秋节灯笼怎么做手工制作一等奖
导读:中秋节灯笼手工制作方法如下:1、所需材料:彩纸或红色、**的纸张。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带。细绳或线。彩色笔或彩色铅笔。尺子。纽扣电池式LED小灯(可选)。钢丝或金属制的环。2、选择颜色和纸张:根据你的喜好和主题选择彩纸的颜色。传统的中秋节灯笼

中秋节灯笼手工制作方法如下:

1、所需材料:彩纸或红色、**的纸张。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带。细绳或线。彩色笔或彩色铅笔。尺子。纽扣电池式LED小灯(可选)。钢丝或金属制的环。

2、选择颜色和纸张:根据你的喜好和主题选择彩纸的颜色。传统的中秋节灯笼通常是红色或**的,但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其他颜色。确保纸张足够坚固,以便制成灯笼。

3、制作灯笼底部:选取一张彩纸,剪出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底部,这将成为你的灯笼的主体。这个底部的尺寸可以根据你的需要而变化,通常在10x10英寸(25x25厘米)到20x20英寸(50x50厘米)之间。

4、设计和装饰底部:使用彩色笔或彩色铅笔在底部上绘制中秋节的图案,如兔子、月亮、桂花等。你也可以使用贴纸来装饰它,以使灯笼更具主题性。如果你想要在晚上点亮灯笼,可以考虑在底部上设计出窗户或开口,以容纳LED小灯。

5、制作灯笼的上部和底部环:选取另一张彩纸,这将用于制作灯笼的上部和底部环。切割一个长条,宽度约为1-2英寸(25-5厘米),长度要足够长以绕过底部的底边。这将成为底部环。制作一个与底部环相似的上部环。

6、安装底部环并制作上部环:使用胶水或双面胶带将底部环固定在底部的边缘上。用彩纸制作上部环,与底部环的制作方式相同。

7、安装上部环以及添加吊绳:使用胶水或双面胶带将上部环套在底部环的上方,确保它们对齐。使用剪刀在上部环的两侧各剪一个小孔。通过这些小孔穿过细绳或线,然后将它们系在一起,以便悬挂灯笼。

中秋古法灯笼制作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传统价值

1、传承文化:中秋古法灯笼制作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部分,通过传统的技艺和工艺,将古老的文化传承下来,让后代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遗产。团圆象征: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古法灯笼象征着家庭的团聚和和谐。

2、美的享受:古法灯笼通常具有精美的外观和纹饰,制作过程本身是一种艺术创作和审美享受,也为人们提供了赏心悦目的装饰物品。

3、祈福愿望:在中秋节,人们常常将自己的祈福和愿望写在灯笼上,然后放飞,寓意着将希望和祝福送上天空,期待实现自己的愿望。

4、社交互动:灯笼制作常常是一个社交活动,家庭成员或社区居民可以一起参与,增进互动和友谊。中秋古法灯笼制作不仅是一项手工艺术,更是文化传承、情感表达和团圆的象征,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人际交往的价值。

只需要一张纸就能得到一盏灯笼呦,下面是我做的成品~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制作过程,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参考:

孤独黑夜中的一模暖色

一、所需材料

1、稍微厚一点的纸(长宽比4:1),太薄了容易损坏,也承受不住后期装饰的重量。

2、线绳或麻绳

3、流苏或其他喜欢的装饰物

4、固体胶

二、制作过程

1找一张废弃的纸张,我用了心经的包装,是胶版纸,上面刚好有印刷的毛笔字,做成灯笼会很有古风感。普通宣纸很薄,想用闲置的宣纸制作的话可以在背后再贴一张纸~

2 将纸张沿着长边折16道褶,再沿着对角线交叉折16道褶,以下是折好的样子。 

示例图,可以用铅笔画好辅助线再折

3接下来把纵向的边向内折起来,会形成一个球体。

里面看起来是这样的

4然后用固体胶将灯笼两边粘起来

我用的纸长宽比是2:1,裁剪开刚好能做两个灯罩。

5.用粗一些的线绳或麻绳将灯笼上下两个口分别连接起来。

灯笼的上半部分穿上把手,下半部分穿上流苏或喜欢的装饰物,在灯笼内部放上光源就可以了。我用了迷你灯串,也可以用小灯泡之类的。

这样一个折纸灯笼就做好啦~

我家的猫很好奇

除此之外,我还试了一下制作折纸蝴蝶书签,可以夹在书里,栩栩如生的很好看。同样用一张纸就可以做到~

这只是我做的,也分享一下制作心得。

一、 所需材料

1. 硬度适中的纸,长宽比10:6

2. 颜料(可以省去)

二、 制作过程

对折,再对折。

2      沿着短边把两边的折痕向内压进去,如图。

3      再打开向外折。

4      倒过来,把两个矩形压出折痕。

5      将折痕打开,向内压,变成这样。

6      把前半部分打开向外折,一个蝴蝶书签就做好了。

7      背面有直角凹槽,刚好可以夹在书里。

8      可以画上喜欢的图案

简单手工做灯笼教程如下:

1、准备材料:首先,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张正方形的彩色纸(可以是红色**、蓝色等喜庆的颜色);剪刀;量尺;铅笔;胶水或双面胶;线或细绳;一根竹签(可选)。

2、制作灯笼的骨架:将彩色纸平放在桌子上,确保纸的一角朝上。使用量尺和铅笔在纸的每个边缘上标出与纸的中心相等的距离。用剪刀沿着这些标记线将纸剪成一个正方形。现在,您有一个正方形的纸张,准备好制作灯笼的骨架。

3、折叠纸张:将正方形纸张放在桌子上,确保颜色朝下。从一侧开始,将纸折叠成一半,使底边与顶边对齐,然后用手指压平折痕。再次将纸折叠成一半,使左边与右边对齐,然后用手指压平折痕。打开纸,您现在会看到两个垂直的对角线交叉的交叉点。

4、剪裁灯笼底部并粘合灯笼底部:用剪刀在交叉点的附近剪一个小口,但不要剪到中心。这个小口将用于将灯笼底部粘合在一起。将纸再次折叠成一半,使颜色朝外。使用胶水或双面胶将剪裁的底部小口的两侧粘在一起,确保底部紧密封闭。

5、准备吊绳:将线或细绳测量并剪成所需的长度,以确保您可以将灯笼悬挂在所选位置。如果需要,将一根竹签剪短,并用它串穿灯笼的顶部,以增加结构稳定性和易于悬挂。

6、吊挂吊绳:将线或细绳穿过灯笼的顶部,然后将两端结在一起,确保灯笼可以悬挂。检查吊绳的长度,以确保灯笼悬挂的位置适合您的需求。

7、打开灯笼并点亮灯笼:轻轻拉开灯笼的两侧,使它展开,形成一个立方体状的结构。确保纸张充分展开,以展示漂亮的灯笼外观。最后,您可以在灯笼内部放置一支蜡烛、电子蜡烛或LED灯,以点亮您的灯笼。请确保灯笼内的火源安全,并远离易燃物。

做灯笼的意义

1、传统文化传承和庆祝节日:制作灯笼是许多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能够保留和传承古老的手工艺技巧和文化价值观。灯笼常常被用于庆祝特定的节日或重要的活动,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它们代表了喜庆、团聚和祥和。

2、象征吉祥和美化环境:灯笼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形状美观、色彩丰富,寓意幸福、如意和好运。挂起灯笼可以美化环境,使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

3、寓教于乐和社区活动:在一些文化中,特别是在儿童教育中,制作和装饰灯笼可以成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手工活动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制作灯笼可以成为社区活动的一部分,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制作中秋节灯笼的手工做法如下:

1、准备10根星星纸条。

2、将10根纸条对折。

3、准备一张彩纸,用剪刀剪成流苏状。

4、粘上双面胶,将准备的线粘到里面。

5、用针从星星纸中间穿过,并在底部打个结。

6、再以同样的方法内侧打结,在如图;穿好两边的纸条。

7、展开纸条,穿上珍珠装饰一下,“中秋节儿童手工灯笼”就制作完成。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

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其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

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流转变换,最终以“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今天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1日,中秋节与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