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特产有哪些呢?

领导 0 95

邵阳特产有哪些呢?,第1张

邵阳特产有哪些呢?
导读:1、邵东黄花菜,湖南省邵东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5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邵东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武冈铜鹅外貌清秀,体态呈椭圆形,具有体型中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肉质好等特点,制作为邵阳特色菜。

1、邵东黄花菜,湖南省邵东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5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邵东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武冈铜鹅外貌清秀,体态呈椭圆形,具有体型中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肉质好等特点,制作为邵阳特色菜。鹅皮酥脆,卤鹅爽洁香软,黄焖鹅浓醇厚味。

3、武冈卤菜是湖南武冈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湘菜系。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是明、清两代皇家贡品。武冈铜鹅肉质鲜嫩细腻,被誉为“世之名鹅”,曾载入《湖南家禽家畜品种志》,并与宁乡猪、洞庭湘莲一同列为湖南农业三宝。

4、邵阳茶油,湖南省邵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邵阳县生产茶油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实地考察后,经过专家论证,最终批准命名湖南省邵阳县为“中国茶油之都”。

5、武冈米花是湖南武冈经典的传统小吃之一,属于湘菜系。武冈米花用糯米饭制成。

-武冈米花

-邵阳茶油

-武冈卤菜

-武冈铜鹅

-邵东黄花菜

邵阳特产列举如下:

1、湖南祁剧

邵阳流传最广的地方戏剧为祁剧。祁剧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清末又名“楚南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永州、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祁剧兼有高腔、昆腔、弹腔3种声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永河、宝河两大流派,其舞台语言均统一使用祁阳话。

2、邵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湖南民间小戏剧种,兴起于旧时邵阳县境,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称为邵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市,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20世纪50年代命名为“邵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的音乐源于当地山歌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祁剧音乐、宗教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影响,演出风格诙谐、活泼、明快清丽。

3、宝庆竹刻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产地在邵阳隆回滩头镇。隆回滩头年画形成于唐朝李世民时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最后一代传人高腊梅创作了29个年画版本,其中有一版本《老鼠娶亲》。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收藏,此画大英博物馆亦有收藏。2002年,滩头年画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第一批项目。2006年6月,滩头年画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5、宝庆猪血丸子

宝庆猪血丸子,亦称血粑,是邵阳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民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甚至有食客把爆炒猪血丸子列为五十个城市必吃的经典美食之一。

宝庆猪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纱布将豆腐中的水分滤干,然后将豆腐捏碎,再将新鲜猪肉切成肉丁或条状,拌以适量猪血、盐、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麻油、香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搅拌匀后,做成馒头大小椭圆形状的丸子,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再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熏干,烟熏的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也有做一铁架,架下用火炉焚烧锯木屑、糠皮、谷壳或木炭熏烤,此种熏法特别讲究火候,不能过急过猛,否则口味不佳。丸子熏干后即可食用。

6、邵阳米粉

邵阳米粉的特点,就是它的米粉本身就很有特色,筋道很好有韧性,入口粗犷但不失细滑,吃在嘴里特别的有嚼头,并且是当天现做的。再就是它的盖码不是一般的加工炒出来的,而是先把红辣椒在油锅里熬成红油后在加入肉一起熬,一直要熬到香气扑鼻为止,还有就是米粉煮好后,不加清汤,全部用的就是那些豆腐、猪肠、牛肉等等潲子的原汁汤,潲子的分量也特多,吃起来真的好爽好爽!

邵阳米粉以回民米粉最正宗,又香又油又辣。呷完这碗米粉,你就可能像醉酒一般把持不住,你只觉得它香辣得你销魂荡魄,让你一生都会念念不忘。火辣的邵阳米粉由于太具地方特色,一直没有走出邵阳,这让无数在外的游子牵魂挂肚!

邵阳的家乡特产有:邵阳茶油、雪峰蜜桔、邵东黄花菜、邵东玉竹、新宁脐橙、武冈卤铜鹅等特产。另外邵阳县是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该县生产茶油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块古老而肥沃的红土地上,不但油茶生长条件得天独厚,油茶栽培和茶油食用文化源远流长。

邵阳,史称"宝庆"。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总面积20829平方公里,全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大祥区。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

隆回糯米糍粑和武冈米花。

1、根据搜狐新闻网查询显示,湖南邵阳特产有:隆回糯米糍粑;邵阳米粉;边溪葡萄等。

2、隆回腰带柿;武冈血浆鸭;隆回猕猴桃;邵阳竹雕;武冈米花;邵阳茶油;隆回金银花等。

宝庆它栗:又称邵阳它栗,产于邵阳(旧称宝庆)、武岗、城步等县,其中邵阳的东田、五丰、水田、罗城、双河等地,种植集中。涩皮易剥,味甜、糯性,营养丰富。尤以邵阳东田乡中台村所产最优。

邵阳朝天辣椒:产于隆回、邵阳、武冈、新邵、邵东诸县。果皮鲜红有光泽,久藏不变色。辣味强烈,有“辣椒之王”之称。清道光二十九年所修《宝庆府志》已有记叙。

宝庆苡米:始于明末,有杨氏农民由四川带回种子,先在城步县侯家寨试种,成功后推广至蓬洞、汀坪、兰蓉等地,继而发展至全县及洞口、隆回、新宁、武冈等县的山区。各地苡米均以宝庆(今邵阳市)为集散地,故得名。以其颗粒饱满整齐、晶莹洁白、品质优良而著称。

邵阳翻簧竹刻:系采用楠竹最内层的簧蔑部分制成的日用品与装饰品。产品制作精美,造型别致,典雅古朴,具有独特的东方艺术色彩与民族风格。

西区:手工竹雕、羽毛画。

郊区面铺乡:大理石。

郊区蒋河桥乡:羽绒玩具。

武冈市

武冈铜鹅:因其喙、蹼色橙黄似铜,故名。当地名厨利用鹅肉及其内脏,烹制佳肴,号称鹅席,别具风味。早在500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该鹅即被誉为“世之名鹅”。

邵东县

邵东黄花菜:主要品种为茶子花、荆州花,采用无性繁殖,分兜栽培。

刀、剪。

仙槎桥镇:菜刀、剪刀、剃刀、小五金。

槎江乡:紫云峰云雾茶。

刀龙岭乡:“三刀”(菜刀、剪刀、剃刀)。

洞口县

羽绒制品、蜜柑罐头、冬笋罐头、猕猴桃罐头。

洞口墨晶石雕:为石雕工艺美术品,原料墨晶石原产洞口县,当地原称子石(作算盘子)或紫石,50年代后改今名。以后在新化、澧县、桑植等地均有发现。澧县称猪屎岩,桑植称马屎岩,保靖称玉石岩,新化称灰石子。以新化产最佳。品种有动物、玩具、人物、文具、花瓶、仿古器皿、秦兵马俑等,达1200余个花色品种,产品纯黑光亮,浑厚古朴,颇具地方特色,可随身携带,或案头陈设。

古楼乡:古楼碎茶。

横溪乡:雪峰蜜柑。

新邵县

西坪烟草、宝庆辣椒、北路生姜、龙牙百合、新邵山羊。

小塘乡:小塘鸵鸭。

绥宁县

武阳镇:武阳鼎锅。

黄桑坪苗族乡:松脂、香菇、木耳。

新宁县

新宁脐橙:甜酸适度,有香气,耐贮藏,为鲜食良种。11月中下旬采收。30年代从日本引进苗木栽培,先试种于邵阳、怀化地区,后推广,永州、郴州等地亦有。

白沙镇:雪峰蜜橘。

堡口乡:“堡口豆腐”。

邵阳县

河边乡双井村:麻子窑陶器。

隆回县

五色纸、香粉纸。

隆回无核腰带柿:果大,色橙红,味甜汁多,据县志记载,无核腰带柿已有600余年栽培历史,现集中分布于该县南部石灰岩丘陵区,以罗子团、荷香桥、树竹、碧山、横板桥、沙子坪等乡最盛。

隆回龙牙百合:以瓣似龙牙而得名。其个大,瓣粗,白净,鲜嫩,久负盛名。栽种历史已200多年,清道光年间修编的《宝庆府志》记述:“百合,邵阳出者特大而肥美”。

滩头木版年画:产于滩头镇。产品分两大类。一为门画类,有托货(为唐代名将秦叔宝、尉迟恭画像)、水货(又称苗货,为苗族英雄画像,销贵州苗族地区)、广货(为三国名将关云长画像,主销广西)。二为杂门类,又分戏文、喜庆、故事传说、仕女娃娃等小类。该年画在清同治年间已相当发达。

高平镇:竹席、斗笠。

罗白乡:宝庆辣椒。

中团乡:望云蜜橘、云雾仙茶。

黄金井乡:白马毛尖茶。

罗洪乡:糯米甜酒。

城步苗族自治县

松脂、玉兰片、猕猴桃、板栗。

长安营乡:“香米”曾为贡品,虫茶、龙头竹、龟鱼。

兰蓉乡:苡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