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我国著名的工艺瑰宝之一就是钧瓷,它起始于唐朝,盛于宋朝,乃宋代五大名窑之首。钧瓷以它的色彩绚丽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中外,久享盛誉,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钧瓷不但在色彩上别树一帜,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钧瓷
我国著名的工艺瑰宝之一就是钧瓷,它起始于唐朝,盛于宋朝,乃宋代五大名窑之首。钧瓷以它的色彩绚丽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中外,久享盛誉,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钧瓷不但在色彩上别树一帜,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
钧瓷的特别之处在于胎质细密外,釉色温润,彩色缤纷,尤其是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和鹦哥绿等窑变釉,为当时其他窑口产品所不及,达到了光彩夺目、炫丽迷人的程度。钧瓷的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釉中常常呈现出珍珠点、鱼子、菟丝、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纹路。古人用“五光十色润如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等词语来称赞钧瓷釉质的纯洁干净和釉色的斑斓艳丽。
钧瓷属于低温素烧、高温釉烧的二次烧成制品。首先在素胎烧成后,再多次施釉烧成,最后釉的厚度可达3毫米。许多花盆和出戟尊脚下的聚釉更明显,有许多烧成后的碗,其釉流聚于碗底可厚达10毫米,这些也成为了钧瓷的一个特征。
如果把钧瓷的各种精妙之处简单来说,四字即可,即神、奇、妙、绝。钧瓷也以这四大精妙之处而闻名天下:首先就是神,神在同施一种釉,一经烧制即呈现色彩斑斓、乳光交溶、变幻无穷、特色各异的艺术效果;再就是奇:似琴如铃的开片声,优雅骇俗,寓动于静,伴以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络,其型莹润,釉质更加透活欲滴,釉面上呈现珍珠点、蟹爪痕、蚯蚓走泥纹等拍手称奇的艺术效果。
再有就是妙,意思就是您拥有任意一件钧瓷,你就拥有了世上空前绝后,仅有的唯一一个拥有如此窑变的钧瓷。浑活莹润的钧瓷极富艺术灵犀,它能给人无限遐想,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都能给您新的发现,新的感受,灵动透活,别具神韵;最后就是绝:因“窑变”而聚色成形,形成景色各异的自然景观。在这五彩渗化、寓变万千的钧瓷面前真可谓:“画家秉笔拙丹青难绘,诗人怨词穷佳句难描”。凡是有这些景观的钧瓷都是绝代珍品而流芳百世。
2006年1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收藏当代钧瓷作品:“天、地、人”系列之祥瑞瓶、乾坤瓶、华夏瓶。这也是当代瓷器受到的最高礼遇,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欣然题词—“祥瑞、乾坤、华夏皆钧瓷之魂”。
“神在窑变万彩,奇在意境釉画,妙在奥秘纹路,绝在天人合一,名在名窑名匠,贵在钧龄钧神”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早期的钧窑广泛分布于古豫州颍川郡扒村(今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一带,因宋钧官窑位于夏启大享诸侯、均封天下的“钧台”附近而得名。自唐、宋以后的历代帝王都把钧瓷列为御用贡品,每年只准生产36件进贡朝廷,民间不得私藏,被诰封为“神钧宝瓷”。
古时天子为国君,因“君”与“钧”谐音,故历代帝王立令“钧不随葬”;世界各大博物馆藏品也为数寥寥,故世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不可夸富”之说。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窑口林立,品种繁多。唐以前,中国瓷器基本以青、白为主,有“南青北白”之说。随着大宋王朝的繁荣,造就了“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卓然立世。在烧制过程中,钧瓷的釉色由于独特釉矿材中丰富的元素气化成独特的艺术效果,成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至此结束了“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如果说钧瓷没有出现之前,陶瓷世界是一幕无声的黑白**,钧瓷出现后,中国的陶瓷世界从此进入到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彩色**时代。
钧瓷“窑变”是在烧制中同施一种釉,但一经烧成即呈五光十色。故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形成了色彩变幻无穷的神奇,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下观赏各有情趣,耐人寻味,有“千钧万变,意境无穷”、“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称。钧瓷的开片又称“迸瓷”,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就在釉裂开片中出现了人力不可为的奇迹:珍珠点、鱼子纹、蟹爪痕、兔丝缕、蛛丝张网、蚯蚓走泥,即成瑰宝珍品,极具传世收藏价值。钧瓷以出现景观为绝妙,形品在窑变中出现:暮沉霞飞、紫翠生烟、寒鸦归林、星辰满天、仙山琼阁、杏雨江南等,呈现景观画幅的钧瓷,列为空前绝后的极品。
正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2005年3月26日的大宋官窑国礼开窑仪式上所说:“选择钧瓷这样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我们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不仅因为它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更重要的是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瑰丽丰富的窑变神韵,从某种意义上表达了中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多极化国际环境中所坚持的中国文化的浑厚质朴和与时俱进的积极应变态度。这一切,与博鳌亚洲论坛所要向世界传达的信息不谋而合。” “人无魂不能立于世,无德不能传久远,瓷无魂不能出精品,无精不能传后世”
大宋官窑坚持奉行砸掉残次品只售精品的做法,专门设立了砸掉残次品的池子“钧魂”和严格的出品选验制度。
大宋官窑每一件珍品的出现,正是来自于那堆碎片—经过无数次的烧制、挑选、舍弃、砸碎的反复中,珍品才会成为真正的珍品。在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国礼钧瓷“祥瑞瓶”成品最终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也得到了与会各国政要的赞赏,但在这背后,为了确保 “祥瑞瓶”的品质,大宋官窑钧窑累计共生产毛坯33560件,烧制成品999件;2004年国礼“乾坤瓶”累计生产毛坯26806件,烧制成品999件。
与此同时,大宋官窑多年来非常重视与大师们的合作,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也培养了一批公司自己的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94岁高龄的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一句话,让大宋官窑找到了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定位—“把中国文化中最美好的东西糅合在一起,把民俗的、传统的、经典的吉祥图案结合在一起,还要和今天时代发展的主题结合起来,中国钧窑瓷器要以中华民族最经典的文化使者身份向世界开口讲话”。
中国钧瓷要让沉淀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在世界面前—盛世治圣钧,厚德以载物,器重华自发,以钧为媒,治器铸诚,把烈火淬炼出的千年传世艺术经典奉献给后世,把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播给全世界,是大宋官窑的追求和使命。
“大宋官窑”作为一个中国陶艺术的新锐领跑品牌,目前已在北京、广州、郑州等城市设立了7家自营展示店。 1999年,“大宋官窑”的荣昌·钧瓷坊作品双耳瓶《飘雪》荣获’99昆明世博会金奖。
2003年,“大宋官窑”的荣昌·钧瓷坊的作品《祥瑞瓶》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赠送与会的元首和政要。特制的《祥瑞瓶》被永久陈列在博鳌亚洲论坛主会场作为镇馆之宝,并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
2004年,“大宋官窑”的荣昌·钧瓷坊的作品《乾坤瓶》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赠送与会的元首和政要。同年为中国红十字会“百年红十字·博爱誉中华”创作国礼钧瓷《心爱百年》。
2005年,“大宋官窑”的荣昌·钧瓷坊的作品《华夏瓶》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赠送与会的元首和政要。《钧映华夏》中国钧瓷艺术珍品展轰动博鳌亚洲论坛。同年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创作国礼钧瓷《合》瓶,赠送给了东盟十国***。
2006年7月,大宋官窑特制了“中华千钧印”作为《新财富》金牌董秘的颁奖礼品。2006年7月大宋官窑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作品“将军樽”,在人民大会堂由迟浩田赠送给老红军。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