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2003年,已结婚5年的我,因为习惯性流产,一直未能生下一男半女,娘婆二家的人都心急如焚。婆婆和我妈一致劝我先抱养一个“押金女,”说不定将来可以给我“押”来一个儿子。 我和老公都动心了,心想抱一个就抱一个呗,好好养大,和亲生的也没什么区别。
2003年,已结婚5年的我,因为习惯性流产,一直未能生下一男半女,娘婆二家的人都心急如焚。婆婆和我妈一致劝我先抱养一个“押金女,”说不定将来可以给我“押”来一个儿子。
我和老公都动心了,心想抱一个就抱一个呗,好好养大,和亲生的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真的想抱养一个称心如意的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每个孩子都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的,若非迫不得已,谁会将孩子送给别人呢?
所以我和老公抱着可遇不可求的心理,先倾尽全力去买房。
谁知道当我们买下房子的第二天,我堂婶就和我妈一起来了,堂婶一见面就拉着我的手急切地说:“阿洁,我听你妈说你和文想抱养一个孩子,刚好你堂姐又生了一个女儿,她还想生个儿子,想将这个女儿送人。我看你和文不错,又买了房子,就想将这个孩子送给你们养,不知道你们愿意养吗?”
我妈也说:“阿洁,我昨天和你堂婶去看了那个孩子,蛮可爱的,再说抱养你堂姐的孩子知根知底,比抱外人的强,至少孩子是正常的。”
我扭头看文,他不置可否,只说:“你看着办吧?”
望着堂婶和妈妈期待的眼神,我沉思了一下才说:“堂姐的孩子给我们养可以,但我要她签个协议,永远不要和孩子相认,你们也要守口如瓶,任何人不能告诉,我想让孩子快快乐乐长大。”
堂婶赶紧小鸡啄米般点头说:“只要为孩子好,你说什么我们都答应,再说你堂姐生这个孩子也是偷偷摸摸的,没有多少人知道。”我一听顿时放下心来,答应第二天去堂姐家抱小孩。
为了不引人注目,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和堂婶就去了堂姐家。时已仲冬,浓霜如雪,脚踩在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快到堂姐家时,堂婶突然吱吱唔唔地说:“那个……阿洁呀,你带钱了吗?如果你手头宽裕的话……我想你……给你堂姐出个准生证钱,差不多要一千块钱吧?”
我笑着说:“放心吧婶,我妈已经嘱咐过我了,准生证钱我会出的,另外我还多出一千,给堂姐买点好吃的补补身子。”堂婶眼圈一红,连忙说我好孩子。
其实啊我这钱都是借的,刚刚买完房,欠了一屁股债,这时候养孩子其实也蛮大压力的。可孩子可遇不可求,也算是缘分吧?所以我和文商量,反正还年轻,走一步看一步呗。
到了堂姐家,天才大亮,堂姐的婆婆已做好了早饭,见我和堂婶来了,赶紧出来打招呼。
她见我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眉眼里居然堆满了笑,显然对我很满意,于是立即带我去了堂姐的卧室。
见了我,堂姐很开心,忙将一个粉嫩的婴儿抱给我说:“阿洁,我妈让我把孩子送给你,说真的,我放一百二十个心,你人好,又有文化,现在又买了新房子,孩子跟你比跟我强得多。”
我接过那个粉嫩的婴儿,虽然才出生3天,但堂姐人长得漂亮,孩子的五官大致轮廓长得像堂姐,想来长大了也不丑。
于是我笑着说:“堂姐你放心,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绝对把她当亲生的。不过,既然你答应把她送给我,你就不能认她,不能后悔,更不能要回她,我要你签个协议,并签字盖章。”堂姐满口答应。
随后,我拿出叫人打印出来的协议让堂姐签字盖章,并让堂姐的婆婆、堂婶和我妈做证人,也按下了手印,然后郑重地收好协议。
吃完早饭,我掏出2000元钱递给堂姐,堂姐死活不肯收,说:“阿洁,这钱我不能收,如果我收了等于就是卖孩子,孩子长大知道了肯定恨死我了。”
我连忙说:“姐,这钱是我给你买点好吃的补身体,和孩子无关,你千万别想歪了。”
堂婶也在一旁劝道:“秀,这是你妹的一片心意,她给这钱是你生孩子辛苦了,给你买点好吃的补补身子,不是卖孩子。”
好说歹说,堂姐才收下,随后我便抱着孩子离开了。一路上雪花飘飘,于是我给孩子取名叫小雪。
为了掩人耳目,我将小雪直接抱回婆婆家,婆婆一见小雪,喜欢得不得了,刚好小姑子生了女儿半岁多,很多现成的衣服都可以给小雪穿。
第二天,婆婆还专程去镇上给小雪买了几套新衣服,我呢,想既然要养,就尽心尽力去养,我嫌镇上只有三鹿奶粉太便宜,不适合我的宝贝女儿,于是搭车去了县城,买了商场里当时最好的雀巢奶粉。
一转眼,小雪满月了,小脸由原先的粉红变成白里透红,眉眼弯弯,一笑还露出两小酒窝,真是要多漂亮有多漂亮,村里人看见,都要抱一抱。
我妈为了让小雪名正言顺地做我的女儿,在小雪满月时,大张旗鼓地办了满月宴,大家都以为小雪是我生的孩子,好在我和堂姐多少有点像,所以大家看到小雪的眉眼时,一直说像我,我心里也暗暗高兴,心说幸亏是堂姐的孩子,若是外人的,既不像我又不像文,人家一看就是抱养的。
后来,在二哥的帮助下,小雪的户口也顺利解决了,我以为我和小雪之间的母女缘分,会天长地久。
谁知道小雪3岁时,堂姐却反悔了。因为她把小雪送给我之后一直未能怀孕,又见小雪越长越漂亮,越来越聪明伶俐,就想把小雪要回去。
我当然不同意,这3年下来,我倾尽全力抚养小雪,给她吃最好的奶粉,穿最漂亮的衣服,送最好的幼儿园,现在堂姐说要回去就要回去,怎么可能呢?
再说小雪和我们所有人都有感情,每天晚上都要搂着我的脖子才肯睡,我不敢想象小雪离开我后我会不会疯掉?虽然我没生她,但是我真的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养啊!
我不知道堂姐怎么了?当初明明讲好一辈子不和小雪相认不会反悔的,为什么现在又变卦了呢?
堂姐见我不同意,居然趁我带孩子去我妈家不注意时把小雪偷走了,那一刻,我sha她的心都有。这不是在剜我的心吗?这三年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把小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你居然一声不吭就抱走?
于是,我报警了。
令我欣慰的是,小雪被堂姐抱走后,一直哭闹着找我,不吃也不喝。无论堂姐怎么哄都哄不住,嗓子都哭哑了,对堂姐又是咬又是踢,还骂她坏女人。堂姐没办法,只好把她用绳子绑起来。小雪恨恨地看着她,哭得晕了过去。
当天晚上,当我们找到小雪时,可怜的小雪已哭得筋疲力尽,发起烧来,我心痛的眼泪吧嗒吧嗒落了她一脸,她睁开眼睛,紧紧抱住我,嘴里呜咽着“妈妈”,我顿时如万箭穿心,气得我一巴掌捋在堂姐脸上骂道:“有你这样当妈的吗?你看你把孩子折腾成啥样?”
堂姐一声不吭,泪流满面的脸上写满后悔。看在她是小雪生母的份上,我没追究她。
之后,堂姐也没有怀孕,每次我带小雪去我妈家,她总是偷偷叫小雪喊她妈妈,小雪不肯喊,她就生气,说白白生了她,吓得小雪都不敢去我妈家,有心理阴影了。我也生气,气堂姐不遵守承诺,明明讲好了不认的,现在又来骚扰孩子。
我去找堂姐理论,她居然振振有词,说自己当初糊涂,不该把孩子给我,现在后悔了。
为了让小雪有个安静的环境,我把镇上的房子卖了,搬到县城去住,这样回我妈家就少了,也减少了堂姐的骚扰。
小雪6岁时,我居然怀孕了,第二年生了个儿子,我和文更加疼爱小雪,觉得她是我和文的福星,真的为我们“押”来一个儿子。
堂姐一见我们有自己的孩子,想要小雪的念头更足了,竟然一纸诉状把我们告到法院了。
后来,法院遵循小雪的意愿,还是把小雪判给我们,小雪知道自己不是我生的,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多疑又敏感,我们的感情生疏了,我从心里恨死了堂姐,但又无可奈何。
后来我和堂姐约定,等小雪18岁以后,如果她愿意认堂姐我也不阻止,如果她不愿意认堂姐,我劝她也莫强求。这期间她不准再打扰小雪,堂姐答应了。
小雪12岁时,堂姐也生了个儿子,对小雪的执念也淡了,一心扑在儿子身上,我终于长吁了一口气。
前天,女儿过完18岁生日,我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给她听。
也许女儿真的长大了,看问题的眼界开阔了,她竟然心平气和地说:“妈,只要你不介意我喊她妈妈,我认她也未尝不可。我也想通了,其实我还是幸福的,以后这世界上又多了一个疼爱我的人!”我忍不住抱着女儿喜极而泣,我的女儿,她真的长大了。
我将女儿的原话打电话告诉了堂姐,堂姐也高兴地哭了,第二天就带着儿子,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我家看小雪,当她们母女二人紧紧相拥时,我也泪流满面。
这,应该是最圆满的结局吧?
第一:堂姐当初是为了生个男孩,才把女儿送给我抚养的。虽然签了协议,但是不具备法律效力,如果她执意要回去,我也没办法。
第二:堂姐把小雪偷回家时,是真的后悔了,但也违法的,尽管她是生母,但孩子是我养大的,虽没有血缘关系但存在收养关系,户口又落在我家,法律上是承认的,如果我追究她,她是要坐牢的,看在她是小雪生母的份上,我理解一个做母亲的心,所以没有追究。
第三:我让女儿认了堂姐,一是不想让堂姐后悔一辈子,二是让女儿学会放下和感恩,毕竟这世上多一个爱她的人,比多一个她恨的人更好,对吧?
其实,从收养孩子这件事上,我深刻体会到,为人父母,如果不养也请别生,生了再送给别人,无论别人对孩子好与不好,都会后悔。
毕竟,那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送人了,最好别去打扰孩子,无论当初你多么迫不得已,在孩子心中你就是遗弃,不要他了,再去打扰他,只会给他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对孩子的养父母也造成了伤害。
所以,生了就要养,不养就别生,否则,不配为人父母!
齐帆齐年度读书写作成长营第103天打卡
字数:3680 累积字数:179286
人都说:孩子是自己的好。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无论自家孩子什么样,但在父母眼里,自家孩子就是比别人家的好,而且,越看越顺眼,越看越满意。
当然了,之所以会这样,还不是因为血缘关系嘛!所以,这是一种被亲情冲昏头脑的主观认知。
而且,绝大多数人都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欣赏,那么,爱屋及乌,对于流淌着自己血液的“作品”,人们自然也同样满意了。
所以,我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好。但是,我对女儿的满意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是我的孩子,而是客观来讲,我真的觉得我的女儿特别好。不信?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说实话,对我而言,和女儿真正相识,应该是在她会说话以后。
在那之前,我对她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尤其是在她还不到一岁大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虽然表情也很丰富,而且,特别喜欢看着你笑,有时在睡梦中也会笑。
但是,即便如此,因为没法和她交流互动,所以,我还是没有把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而是把她当作一个概念意义上的人,角色意义上的人,一个婴儿,女儿,仅此而已。
生命中有些东西居然如此有意思。按理说,长大是一个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过程,但对我而言,感觉到孩子长大,居然是因为一个很具体的事情。那就是:当她开始趴在地上耍赖皮。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她趴在地上耍赖时,我是很惊讶的。
因为,这是如此公式化的一个动作,而且,恐怕也是全世界通用的。
但是,这一招对抗战术又是谁教给我女儿的呢?
应该是没有人,这可能是人类基因本能里都存在的东西。
当然了,同样是趴在地上或在地上打滚儿,每个人具体的动作和样子应该还是有所不一样的,正如走路的动作,说话的嗓音那样,大家还是大同小异的。
我女儿趴地上的流程是这样的:
当她提出某个要求或条件,比如说吃某个零食或出去玩,如果被拒绝,她就直勾勾地看着你,然后身体一点一点地倾斜,逐步趴倒在地上。
然后,她趴在地上,两手摁着地,翘着头,会说话的眼睛闪着光,机灵地看着你。
很明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安静而激烈的博弈,这是一种明确的“要挟”。
这时,你越是厉声命令她站起来,她就越是趴在地上打转。如果你过去强制把她拎起来,那么,她就一定会号啕大哭,而且是真掉眼泪的那种。
所以,这孩子是个“顺毛捋”,你越是对她强硬,她就越是不服气地激烈反抗,和你拧着来。
嗯!不错!这脾气——我喜欢。
因为,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这孩子有脾气,有性格,有骨头。
许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叛逆。殊不知,他们烦恼的根源正在于:他们仅仅把孩子当成了孩子,而不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控制欲太强,家长式作风太强。在一些事情上,没有尊重过孩子的意见,照顾过孩子的感受。
什么固执倔强,不听话?不过就是扣的帽子罢了!
恐怕在一些大人的眼里,有独立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孩子,就是所谓的“叛逆”“不听话”的孩子。
而且,话又说回来,在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在一些事情上不退步,不屈服,坚持自己的立场,倔强,固执,这反而是一种好的现象。
毕竟,老话儿讲:太“老实”的孩子没出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所以,我喜欢女儿的固执,倔强,固执己见,我喜欢她那副不怕大人的“小大人儿”样。
真的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千万别把小孩儿当小孩儿。
小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幼稚无知,不懂事,好糊弄,进而,他们的观点也可以不被重视和采纳。
而且,直到现在,我还总持这种错误观点,幸好妻子总是及时提醒我。
比如说,当看到孩子的手脏了时,我会想当然地拉过来给她洗。而她有时则会极力抗拒,并说道“qiqi自己洗”,如果我执意不松手,她就会极力抗拒挣脱,委屈到号啕大哭。
类似的情形还有:如果留给她看动画片的时间用尽了,我拿着遥控器去关电视,她会说“qiqi自己关”;
出门换鞋换衣服,她会说“qiqi自己穿”;
吃完饭收拾碗勺,她会说“qiqi自己端”……
这些事情让我意识到:千万不能想当然地把她当成一个“小孩儿”,而是,一定要把她当作一个独立平等的人来对待,许多事情一定要尊重她的意见,考虑她的感受。
我们大人不喜欢被人约束和管制,其实,孩子们也同样。
所以,我们应当意识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无意中伤害到孩子。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己之如欲,更要勿施于人。
是的,我们大人喜欢的东西,往往也喜欢强加给孩子,而且,还总是加上一句“为你好”的道德绑架。其实,正如那句话说的那样“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有人说:孩子从生下来的那一刻,TA就已经不属于父母了,而是属于TA自己。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是一切都得听从父母摆布支配的木偶。
好了,说完女儿性格中倔强的一面,我再说说她活泼的一面。当然了,在我看来,她的倔强和叛逆,也是活泼有趣的一部分。
女儿从小就爱笑,甚至在睡梦中也总是笑。现在会走路说话后,她的这种活泼开朗的性格就更加明显了。
她的领悟能力特别强,很善于察言观色,气氛嗅觉特别灵敏,心思特别敏感和缜密,能很自然地判断出你是在和她闹着玩还是说正事儿。
有时,当你用逗她玩儿的眼神去注视着她时,她会直勾勾地看着你,然后渐渐溜到凳子后面或桌子下面去。
然后,过段时间再探出来小脑袋瞅瞅你,如果你假装看不见她,悄悄地弯身去桌子底下找她时,她就会继续躲藏。
而如果你走到她身边说“抓住你了”,她则会咯咯大笑,还会发出小孩子们做 游戏 ,相互追逐打闹时的大声尖叫。
有时,她还会拽着落地窗的窗帘把自己裹在里面,或者把褥子或衣服蒙在头上,然后说“爸爸看不到qiqi了”。
这就是她玩得津津有味的捉迷藏 游戏 ,或许在有些大人们看来,这很幼稚和无聊,但是,对孩子们来说,这里面却有着无穷的乐趣。
是的,不要用大人的观点去看待孩子,而是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他们感同身受,平等相处,去尊重他们。我想,这也许就是子女教育这项事业的精髓吧!
我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每个孩子,都将成为大人。
是的,大人们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人们,也不过是一个个放大版的孩子。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只不过是活在童年那个自己的影子里。
所以,大人们不应当以“家长式”的管理来带孩子,大人们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甚至在许多地方,大人的勇气,锐气和创意,还远不如孩子。
好的,讲完带娃过程中感悟出来的“大道理”,再继续讲我的宝贝女儿。
我的宝贝女儿,她还是一个特别高冷的人。
出去玩的时候,到了景点,为了让她看风景,我会特别烦人地拉拉她,一惊一乍,特别夸张地高声说:qiqi快看,哇!大高楼;哇!好高的山。
如果我絮叨地太多了,她有时会非常不屑甚至厌恶地装作听不见,不搭理我。任凭我一再给她说:qiqi你快看这里,快看那里。她会转动着小眼珠无动于衷,故意装作听不见,也不看我。
最后,如果实在被我唠叨烦了,就会对旁边的爷爷奶奶说:爸爸不说话!
哈哈,真是太可爱了。
她情商特别高,特别聪明,在许多事情上特别有耐心,做一些事情有一定的逻辑和技巧。
比如说,有时,当看到我在吃零食时,她不会直接管我要,而是若无其事地走到我跟前,在一旁悄悄观察一阵儿。如果我不搭理她,她就会天真无邪地问道:爸爸,你吃的什么呀?
然后,我自然就会分给她一点儿。
有时,如果我吃的东西添加剂比较多或比较辣,我则会告诉她:这东西辣,是大人才能吃的,然后,再拿到她鼻子前让她闻一闻。
也不知她有没有闻到味道,反正她会懂事地说:介(这)东西太辣了,小孩儿不能吃。
有时,她在床上蹦或者玩玩具时离妹妹太近,我怕她碰到妹妹,就会说她,让她注意点,然后,她就会抗拒地说“爸爸不说,爸爸不说我”。
还有时,她和妈妈、妹妹在床上时,我走进房间,什么都没说,但是如果我表情是严肃的,她就会说“爸爸出去”。
毫无疑问,情商甚高的她,是会察言观色,能嗅到气氛的。而且,她是一个有态度,有自尊心的人。
说实话,我的大女儿,她本身就还是个很小的孩子,但我们又要了二胎,所以,倾注在她身上的关怀和精力,自然就有所减少,我觉得这对她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尤其是当她把自己小时候盖过,如今被妹妹盖的被子拿过来,嘴里说着“那是我的被被,妹妹不盖我被被”,以及哭喊着说“那是我的妈妈,妈妈不抱妹妹”时,我并不认为她这是什么自私或不懂事,而是觉得很惭愧,很愧对她,让她受委屈了。
毕竟,对于一个还不到三岁的姐姐来说,你还能苛求她“懂什么事”呢?
她本身就还是个小孩儿,你凭什么让她享受不到这个年龄应有的关爱和聚焦呢?而且,还不切实际地去要求她“懂事”呢?
没有照顾好她的感受,给她应有的关爱,恐怕不懂事的应该是我这个大人。
而且,后来,她却真的渐渐“懂事”了。妈妈做饭或洗衣服时,她就会听从安排,尽职尽责地看着妹妹,双手很认真地扶着沙发边,防止妹妹掉地上。
由于怕她的手没轻没重,伤着妹妹,我们平时要求她不要碰妹妹。于是,当她和妹妹在一起时,我走到跟前,她总会睁着澄澈的眼睛,一脸无辜地摊开双手,很认真地对我说:“你看!我没碰妹妹”。
这让我想起了在某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孩子,你懂事的样子,让人心疼。
前几天,妻子给我发了一个视频,在视频里,qiqi对妈妈说:妹妹不笑了。
妻子说:那你逗逗她。
然后,只见她小心翼翼地走到妹妹跟前,轻轻拽了两下妹妹的衣服。
那副懂事的样子,那种姐姐范儿,真是让人忍俊不禁;那场景,真的是太甜蜜温馨了。
哦!对了,她还会对奶奶说:奶奶,你多喝水!
对我说:爸爸,吃饭时不能看手机!
有时,还会特别“坏”地装糊涂,和你闹着玩。比如说:她有时会“打破沙锅纹到底”地一直追问“这是什么呀”。
有时还会站在妈妈跟前问道:“妈妈呢”。
这就是我的宝贝女儿,一个如此善良可爱,固执倔强,活泼有趣的“小大人儿”。
当然了,这篇文章并不能展现出她性格的全貌,现实生活中的她,远比我描述的要更加阳光可爱。
有人说,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是的,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寄托着父母满满爱意的载体。
爱这种东西真的挺奇妙的,它不像别的东西那样——得到或占有之后,才会满足。
爱这种东西,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只有奉献出去,自己才会得到满足,才能真正地拥有。
比如说,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好吃的东西,吃进孩子嘴里比吃进自己嘴里要更幸福。
有人说:世上只有妈妈好。
是的,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其实,对于妈妈们而言,同样也是:世上只有孩子好。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就是——爱。
后记:如果将来某一天,我的二女儿读到这篇文章,我想对她说:
虽然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你姐姐,但是,爸爸也同样爱你,你们姐妹俩都是我的心头肉,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生活当中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的那一些家长,他们最后也都会觉得非常的后悔。可想而知,面临着任何一个家长把孩子生下来以后都会觉得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妈妈都不会忍心的想要把孩子抛弃。尤其是对于一些未婚妈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由于没有能力去抚养孩子,才会选择把孩子送给别人去进行抚养。再把孩子丢给别人的时候,当时觉得想要狠下心以后绝对不会认孩子,但是等过一二十年以后也一定会后悔。
作为家长面临着孩子不管有任何的疾病,也千万不要考虑因为家里的经济问题,选择把孩子直接送给别人抚养。这样对孩子也是极其不公平的,作为家长要知道面临着孩子都已经来到了父母的面前,父母就应该主动的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既然选择生下孩子,就应该有一定的能力去考虑抚养孩子,也千万不要想到放弃孩子。这样等到孩子抚养长大以后,孩子和亲生爸爸妈妈的关系根本就不亲。
对于一些未婚少女而言,在面临生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考虑清楚,千万不要随随便便的就把孩子生下来。有能力抚养就考虑生下孩子,也不要抱着一时冲动去认为生孩子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只有真正抚养过孩子以后,才知道孩子的抚养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生下来的孩子伴随着有疾病作为家长,也不能因为考虑自身积蓄不多,没有办法去给孩子医治,选择把孩子抛弃了,这样的做法也是可耻。
虽然说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因为救治孩子受了不少罪,但是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让孩子能够生活在亲生父母的身边。父母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后悔,一旦把孩子真的给别人了,那么孩子就将会跟随着别人一起生活。等到家长再后悔都已经为时已晚,随着孩子的年龄长大,你根本就不想再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父母确实要送,将小孩送进列车就可以;新生到达学校所在地的或汽车站之后,院校会分配人接人。中国的父母对小孩考虑得太多了,不想放手;而人生终究要“独自一人上道”,就从上大学一个人到大学签到逐渐!如果孩子院校近点,就无须送了,借此机会能够锻炼一下小孩的单独应对能力,父母借此机会更进一步的知道孩子,便于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给孩子大量教育
若小孩在外省边远地区,送一下小孩,从心理状态上对小孩、对父母全是一种宽慰,必竞孩子上大学,父母与小孩的碰面机遇就少了,送一下能够增进小孩与父母中间的情感。如果是女生,要送,男孩儿,依据小孩的想法和对孩子的掌握,应送并不送,送孩子,父母能够亲身去了解一下小孩录用的院校,包含学习环境、所在位置、专业优势、未来发展方向等。长期性在家里辛苦劳作的父母能够借此机会放松一下心情
每一年的新生入校,许多父母都是会送新生入校,一些家中乃至全家出动,七八个人送一个孩子入校,事实上彻底没有必要!新生念书完全可以一个人签到,父母将小孩送进列车就可以,院校都是会在火车站接人,分配工作人员和代步工具将学员接回来院校,新生到院校后会出现高学段的学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学员进行签到有关的证件。新生的行李箱能够快递公司到院校,父母送孩子上大学事实上并不会起多少功效。父母送孩子上大学,父母会觉得是一片好心,
实际上是在提升大学的压力,院校在交通出行、酒店住宿、餐饮服务等领域都是会提升“超额的开支”!学生家长到院校后也相当于“新生”,院校的接待人员还需要分配“青年志愿者”去招待父母;每到新生新学期开学期内,校园周边的宾馆都是会“爆棚”,一些大学迫不得已在室内体育场搭铺地让父母酒店住宿等。小孩要去读大学,说明小孩已经长大了;父母不用管太多,更不必须给孩子考虑到过多,必须对小孩放开手,让小孩自己成长。例如:有些父母送孩子上大学,要在寝室给孩子“配电冰箱”;有些父母给高校提要求,孩子要住单间等,令人很无语!除此之外,孩子上大学也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彻底没必要全家出动、七八个人送孩子上大学等。
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的家长会不会后悔?这个也要因人而异,因为有些人把孩子送出去的时候,他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抚养的义务,他是想把自己这个责任抛弃,才会把孩子交给别人来抚养。所以说,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根本就不会感觉到后悔,因为他们当初选择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自己就是不想要这个孩子。
当然,另外一部分是迫于无奈,因为生活的压力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但是看着孩子渐渐长大,自己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肯定会觉得后悔。
总而言之,把孩子送给别人会不会后悔?取决于家长当时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的心态。我们当然相信这个世界上好人是多的,好的父母也是多的,但是也不排除有很多人,他并不不适合做一个家长,或者说他根本就不配做一个家长,把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估计他都没有想要承担这个生命。所以交给别人抚养的时候,他会感觉到轻松,对于这样的人,他怎么可能会觉得把孩子交给别人?自己会后悔呢?这样的人应该会感觉到庆幸,终于把孩子这个累赘给抛弃了,以后自己又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了。这样的父母在社会上真的是存在的。
不可否认,在传统意义上,每个家长都是很热爱自己孩子的,但是我们也知道,现在生活压力比较大,如果说是孩子自己抚养的话,有可能会给家庭的负担带来更多,有些人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其实也不是完全不照顾孩子,只是去赚钱,或者说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没有办法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那么这种父母肯定会感觉到后悔,因为他觉得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会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的思想也都在变化,对于孩子的接送问题,也都有了不同的见解。
现在处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几乎家家都接送孩子,但是现在生活节奏也很快,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有时间。
谁来接送孩子,就成了这家人应该考虑的事情,也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
孩子上下学谁来接送,也能发现一些问题
❀ 爸爸妈妈亲自接送
如果孩子是爸妈接送,幼儿园门口,最多的应该是妈妈的身影。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还是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中出席更多。
家里对宝宝很重视,所以父亲或者母亲亲自送。如果是上幼儿园的宝宝,家长可能还会问问老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一直以来,妈妈的存在就是所有孩子心中的“神”,而爸爸的作用就是,孩子回来问一句:“爸,我妈呢?”
听着蛮搞笑的,却体现出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爸爸的的陪伴在孩子的童年也是不可缺失的。
因为爸爸身上有一些妈妈没有的勇敢和坚韧,有爸爸陪伴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更勇敢,更自信。
❀ 长辈接送
孩子父母忙于工作,家里的老人住的又近,接送孩子就成了老人的任务。学校或者幼儿园门口最多的家长就是爷爷奶奶了吧。
不止接送,有些老人还在白天帮忙看着娃,帮孩子的父母减轻负担。
经常在爷爷奶奶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亲情可能有点缺失,爸爸妈妈可以在晚上跟宝宝培养感情。
❀ 保姆接送
现在好多人经济条件好了,孩子妈妈坐月子的时候请月嫂、上班之后请阿姨照顾孩子,收拾家务做做饭什么的。
这能体现这家人生活条件比较好,父母可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所以请阿姨。
阿姨照顾孩子的经验比较丰富,平时在饮食上也有更多的时间给孩子做营养餐,在保证孩子平时有人管的状态下,饮食健康也能顾及到。
父母肯定都是希望一家人和和美美,也都想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无奈实在是生活所迫。
忙于工作,不能经常接送孩子的爸爸妈妈,应该注意这几点
1)多和孩子交流,询问孩子白天发生的事
如果宝宝白天上学,爸爸妈妈能和孩子的相处时间很短,只有晚上的饭后时间和周末。
爸爸妈妈可以在吃完晚饭之后,陪宝宝玩的时间里,问问孩子白天都发生了什么呀,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
孩子的倾诉欲总是很强的,只要爸爸妈妈在平时不过于严厉的管教,他们都很愿意和爸妈分享自己的事情。
2)学校活动及时参加
学校平时会组织一些运动会、家长会等等活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亲自参加。
毕竟这是能拉近亲子关系的好时机,当活动的时候老年人不宜做太剧烈的运动,而请的阿姨身份又不够亲近。
小朋友们在结束之后,如果互相问起,说自己爸爸妈妈不能来的宝宝会有一些失落的。
3)经常和老师沟通
从宝宝嘴里问出的事情可能不是很全面,发现宝宝又不对劲,及时跟老师沟通,能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情况。
孩子的心理发生变化也能及时了解,跟老师的沟通还是家长需要多注意的事情。
其实谁放学接送,只要对孩子好就好,能够安全的把宝宝送到家,才是最重要的。剩下的教育问题,就交给家长来做吧。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