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记日记#1249 甬府宴客傅月良 周舍喜收曹沫沫

老师 0 86

#开始记日记#1249 甬府宴客傅月良 周舍喜收曹沫沫,第1张

#开始记日记#1249 甬府宴客傅月良 周舍喜收曹沫沫
导读:2020/07/07 星期三 上海 肠胃不太舒服,想控制一下不吃早餐,九点多的时候还是有些饿了,下楼喝了一碗杂粮粥,吃了四个煎饺。吃饭时遇到标哥,饭后自然跟着他去喝茶。几杯天谷幽兰下去,居然有点饿了。 1日晚上在鲜璟台吃饭,遇到了傅月良。翁

2020/07/07 星期三 上海

肠胃不太舒服,想控制一下不吃早餐,九点多的时候还是有些饿了,下楼喝了一碗杂粮粥,吃了四个煎饺。吃饭时遇到标哥,饭后自然跟着他去喝茶。几杯天谷幽兰下去,居然有点饿了。

1日晚上在鲜璟台吃饭,遇到了傅月良。翁总听说傅师傅没有去过甬府,便约了今天中午一起吃饭。翁总让我约几个朋友,拉了何征、毛总、小帅、吴嵘、赖荣辉、李勇、林洁、隆少、小彭、周子洋、Lily等朋友,酱油哥来上海,正好赶上,一并坐下吃饭。

很早就知道傅月良师傅,当年惊艳于湖滨28的出品,就听到傅月良的名字。认识Peter Zhou之后,多次听Peter说起傅月良,我的好友现在湖滨28的主厨程郁先生的师父还是傅月良。正式见到他是今年五月在杭州柏悦酒店,Peter设宴招待我们,他为了满足我倾慕傅月良的心情,特意叫傅月良前来作陪,借此机会我认识了闻名已久的傅月良。

傅月良是第一次来甬府吃饭,翁总谦虚的说,就做点家常菜大家尝尝。看了菜单,知道说是家常却也很不家常。家常,基本上是宁波口味,宁波人日常吃的那些菜式;不家常,在于食材精选,制作讲究,每一道菜都经过了翁总和团队的改良提升。所谓源于传统精于求精就是这个样子了。

鲜椒汁目鱼

盐烤小土豆

传统腌冬瓜

白切清远鸡

盛夏蜜脆瓜

花雕小龙虾

捞汁炝敲虾

白卤猪脸肉

传统白菜筒骨酱

汤灼东海大黄鱼

鱼肉脆嫩

姜葱炒海瓜子

鱼子酱臭豆腐

咸肉蒸长街蛏

黄蛤蟹烧芋艿

笋夫菜鮰鱼肚

杭州湾老鸭子

甬府小炒

沙蒜炒年糕

青雪菜烧莲子

天下第一的宁波汤圆

一餐饭吃了两个小时,我喝了两杯威士忌,其他人喝的是白葡萄酒,因为是中午,大家菜吃的多,酒喝的少。甬府的菜虽然吃过许多次了,但是遇到筒骨酱、大黄鱼、汤圆等,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如果不是有意控制饮食,恐怕就要脑满肠肥,步履蹒跚了。食材精,味道好,简单质朴的鲜美让你欲罢不能就是甬府吸引食客最大秘诀。按照翁总的说法就是:不谈性价比,就往好了做。

晚上去了周舍,这是周元昌大师的餐厅,做海派菜。前年到上海参加一个活动,周元昌大师就邀请我去周舍,来了上海很多次,一直没有机会。7日在福兴荟吃饭时,周大师再次邀请,就有了今晚的聚会。

这个聚会还有一件喜事,沫沫拜周元昌为师,进入周师门,我们几个有幸躬逢盛事,很开心的做了见证。

献茶拜师,沫沫从此进了周师门。

周大师喜收美女高徒,很开心。

祝贺周大师喜收高徒

人逢喜事,必有好酒,这一晚喝了周大师三瓶15年的茅台,大家谁也没喝多,极是开心。我是第一次吃周元昌大师的菜品,虽然听屈浩老师、大董师傅说过很多次周元昌大师的菜品了。最近几次来上海,翁总和小帅也极力推荐我去周舍吃饭,吃了周舍的菜,就可以对海派菜的发展现状有个大致了解了。翁总有一次很认真的对我说,像周大师这样的年纪还在认真琢磨菜的人真是太少了,就是这份执着,就令人敬重。我尊重手艺人,尤其是不断追求的手艺人,周元昌先生做人做事的风范,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当晚菜单

金坛酸萝卜脆蛰

醉东海白虾

南乳菜干卤墨鱼

虾子油焖鸡枞菌

麻酱鲍鱼

青麻乳鸽

马踏湖脆藕

冰镇清凉豌豆茸

本帮香酥熏鱼

伊比利亚火腿沙拉

佛跳墙

海派干烧明虾球

夜来香滑鱼丝

三虾狮子头

松叶蟹炒鸡头米

黑金蒜荷包江鳗

芝香脆皮银鳕鱼

清炒鳝糊包饼

菜心牛肝菌

燕窝蛋挞

海苔松仁麻球

蔓越莓千层油糕

荠菜小馄饨

这一餐我喝了一些茅台,导致我回到酒店就睡了,日记也是第二天早上补写的。一边吃一边听周老师介绍这些菜品德设计理念,原料来源和选择,成菜的味道特点等,这样听着介绍再去吃,基本上把每个菜都吃明白了。味道口感与刀工火候的关系,制作中的重点步骤等方面,周大师都有详细介绍。吃一餐饭等于上了一堂海派菜基础教育,收获满满的。

易隆送我回酒店,进房间倒头就睡。晚餐喝的那些酒,终于起作用了。

  让音乐走进心灵

  音乐,是一种艺术。我认为它是所有艺术中最绚丽的,因为她可以触动我们的灵魂。当高涨的情绪得不到宣泄的时候,听听音乐,一切烦恼就都烟消云散了,而生活又变得美妙起来。

  现在的人们,常常背负着各种问题和压力。他们整天灰头土脸的生活,迷茫在城市的海市蜃楼下,不在乎每天的感受,慢慢地,都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机器,笼罩着阴郁。而音乐,正是让他们恢复往日鲜活的一剂良药。

  不知道是音乐如心情,还是心情如音乐!也或许音乐与心情融为了一体!人与自然也融为了一体!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音乐。

  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沉浸于音乐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较开阔,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比较平稳,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因此比较容易与人相处。同时,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热爱生活。

  音乐是一位好老师。它会将你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出,带到一片静土,使你那烦躁的心平静下来。音乐是你开心时的朋友,音乐也是你失意时的伙伴。

  音乐可以充当太多真善美的角色,在生活中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类陶冶情操的良方,是文明传播的阶梯。让音乐走进每个人的心灵,去领悟那最美的真谛,感受人间真情的律动!

  我喜欢的一首歌

  从小到大,我听过许许多多的歌,有童谣,有民歌,还有引人入胜的世界名曲……可你要问我最喜欢的是哪一首,我则会骄傲地说:我喜欢《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听,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我耳边久久萦绕。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邓世昌的致远舰;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我想起了詹天佑修筑的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祖国从“东亚病夫”到世界强国的辛酸历程;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13亿中国人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共同抗震救灾的美好画面……这首歌使我思绪万千。

  望着祖国日新月异、日渐富强的景象,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望着国外那一台台印着“中国制造”字样的电视、电脑,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望着奥运会金牌榜上那51块金光闪闪的金牌,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望着老外们对着中国竖起的一根根大拇指,我骄傲,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

  听呐!国歌响彻四方;看哪!国旗迎风飘扬!“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流出那个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优美隽永的书面表达是必修课,然而却成了现在必“羞”的课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学出学生的个性。

首先,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做真人、吐真言、抒真情,就须让学生懂得追求人性之美。为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性之美,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个性化的语言材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阅读能扩大知识面,夯实人文底蕴,这是个性化作文的必由之路。可悲的是,当前中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的贫乏,人文素养的苍白,已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翻开学生的周记、随笔,满纸满篇的假话、空话、套话,有内容也多为不经之谈,格调不高

在作文中,我们就要大胆地展示自己的阅读个性, 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巧妙地展示了他的深厚的古文功底和阅读个性。阅读个性化除了要保持阅读的广泛性,还要有自己的阅读品位,决不要追求所谓个性而降低自己阅读品位甚至媚俗化。低俗化的阅读,绝对不会为你的文章增添个性的风采,相反会让人觉得你的审美情趣不高。

其次,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写作中,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平时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或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东西

最后,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师的“主导”地位直接决定或至少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因此,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个性, 鲁迅先生曾说不可任意“在嫩苗的地上驰马” ,这是对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所提的要求,特别是发现“另类”文章时不要粗暴地乱挥棒,多想想是否有合理因素在其中,而且应看到“另类”后面往往隐藏着最鲜活的个性;当然,学会尊重学生是要有点勇气的,是为师者对自己劣根性的一种挑战。老师以开放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高扬民主精神,不用惟一标准衡量学生的作文。培养他们不畏权威而大胆怀疑的挑战性,实实在在地让他们张扬个性。这样,才能逐渐唤起他们的个性觉悟,激发他们的个性追求,形成他们的个性品质。另外,学生在写作中张扬个性,还要求教师自己有渊博的学养

语文教学的全部功能在于提升人文的精神,充分发展人的个性。把发展人的个性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作文教学是最能反映学生意识的一种特殊教学形式。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让作文教学沐浴着人文的灿烂的阳光,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切实完善学生的人格,以真正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个体需求。

家附近有个早点摊,吃的人不少。有时我起晚了,于是跑到摊头,胡乱买些点心,就赶去单位了。我最喜欢吃的是麻球。刚炸好的时候,散发着热气,咬一口就冒出里面的豆沙来,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爽口感。而且每次我最多就会买二个麻球,足够一上午充饥了。

以前常去襄阳路小商品市场。每次去的时候总看到六,七个小贩手上套着三,四个仿制的劳力士,梅花,雷达表在向顾客兜售。仔细看来,他们只对外国游客感兴趣。经常有几个小贩跟着一帮老外,一边走一边嚷着“hellohello","look at look at",同时展示着套在他们手臂上的名表,直到跟着十几米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再去捕捉下一个目标。

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个小贩手上套着二个金光灿烂的仿劳力士表,在一群看似东欧国家的游客面前喋喋不休地叫着“look at lookat",只见这几个老外面面相觑,只顾自己走着却不搭理小贩。直到小贩离开后,几个老外才会意地发出一阵哄笑声。喔,原来人老外精着呢,怎会上你小贩的当呢?

小贩们何以只盯着老外,却对本地消费者视而不见呢?可能他们觉得现在的人门槛都很精,这种把戏骗不了人,抑或又觉得卖给老外会有个好价钱哩!但老外不是傻子,你假冒名牌,哪怕在手臂上套二个闪闪发光的金表也骗不了人,人老外可真不好糊弄啊!

老百姓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货,其实要求也不高,就2个麻球,能充饥就行。你弄二个仿制的金表,偏要人家接受它。人要了你的金表,又不能吃,戴着也不方便,说不定没几天就停了呢?而且戴在手上的感觉也怪怪的,生怕被别人嘲笑,温饱问题都没能解决,戴个金表打肿脸充胖子啊!

也许以后那些卖金表的小贩们有了教训,知道老百姓要的是什么,都改行去摆早点摊哩!卖着麻球,数着票子,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我们大家的功课都很忙,本该休息的时间全被占去学习,一堆堆的作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但若你真的问我们:“你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大部分同学会坦白地告诉你——表扬,而并非自由。

是的,我们学习是为什么?不过是为了老师、长辈、同学的表扬。认真地写作业,考第一,上好学校,为了什么?也是为了表扬……

表扬是对我们的肯定、赞扬和鼓励,是一种心灵的必须品,有了表扬,才有我们不断的努力,才有我们光辉的成绩。

然而,老师与长辈们是多么苛刻他们的表扬!当儿女、学生们做了好事来报喜时,虽然说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可脸上却依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嘴里用几句简单的话打发我们,给我们泼上一盆冷水。霎时,喜悦之情如灰被风一般地吹走了,剩下的是什么?只有无助的叹息。于是不再发愤,不再努力;于是失去了上进心;于是有了喜讯不愿告诉别人,让美好的东西,湮没在心底,成为永久的记忆……

我们一次次盼望家长与老师们能给我们表扬,哪怕是一句赞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可他们却一次次让我们失望,一次次吹走我们的喜悦,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少了一份温馨。

可是,又有谁,会真正去倾听我们发自内心的呐喊;又有谁,会真正懂得我们的想法;又有谁,会真正给我们最需要的表扬,来填补我们心灵的伤口呢?

哈哈,这是我自己原来写的周记,你看行不行

小时侯,真是有意思

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感觉血一下子涌到脑子里,把脑子一下子冲大了。

小的时候,胆子很大。那时的我敢站在桥的护拦上,向下望飞驰而过的汽车。现在是不行了。

小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敢吃。

那时老爷曾经告诉我:“中医说,蚂蚁是补药。”于是,有一次在院里玩时,天真的我从地上抓起一只蚂蚁,“嘎吱嘎吱”地嚼着吃了下去。现在想起来都后怕,万一它没死,我的五脏六腑肯定倒霉了。

还有就是“烤蜻蜓”,现在想起来味道算还不错。找一个下午,多抓点“大脑壳”,然后把它们的头和腹都拔下去,把胸用小棍穿起来用捡来的打火机烤。吃之前撒上“小浣熊干脆面BBQ烤肉”的调料。

唉,现在是不敢吃了。

小的时候身手特别敏捷,整天“飞檐走壁”,从各个人家的仓房顶上飞跑而过。现在是不行了。

小的时候,感觉世界是一幅画。湛蓝色的天,象撕碎的棉花一样的白云,赭石画成的砖墙,雪青色的丁香花真是太美好了。

一想到这儿,我就觉得脑子涨的发痛,好象要死去了

周记

今天是星期六,我的那位既可爱又淘气的小堂弟—刘翔来了。当时,我正在专心致志地画着我的电脑画,一看见他来了,专心劲儿就减了一多半儿,心想:“淘气包又来了,我这个做姐姐的可要倒霉了。”可在表面上还要装着非常欢迎他的样子。唉!真没办法,谁让咱是姐姐呢!

我做出了“表示欢迎”的举动,顺手抓了一把糖放在他的手里,然后又开始专心地练起电脑画。可是翔翔就没有“老实”的时候,一会儿要我和他玩儿过家家,一会儿又让我和他玩儿捉迷藏。我心想:我都这么大了,还陪你玩儿这些小孩子的把戏,真没劲。但不管怎样想,我还得陪他玩儿呀!

玩儿着,玩儿着,刘翔趁我没留神,突然用他那胖胖的小手像打鼓一样地敲着我的那台“宝贝”电脑。我回头一看,赶紧喊了一声:“不好!”可是已经晚了,电脑还是死机了。当时,气得我是哭笑不得,不知说他什么好,既不能骂他,也不能打他,毕竟他今年才三岁呀。 就这样,我一直哄着翔翔玩儿了大半天。等他走后,我回到房间,摸着我的电脑唉声叹气地说:“电脑呀,我又得给你做手术啦!”

唉,你们说说看,做个合格的姐姐真的很难吗?

3暑假里,我随旅游团来到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美丽的青岛。

青岛的美丽,美在其海。我光着脚丫走在细细的沙滩上,欣赏着那无边无际、海天一色的大海。海水平静时,像一面透明、透亮的玻璃镜;海水奔腾时,犹如一排排整齐的哨兵庄严地在主席台前走过;海水咆哮时,俨然是一只怒吼的大猛狮,卷起千层浪,往海滩扑来。

海鸥忽高忽低地飞在海面上,为海滩增加了亮丽的风采。海滩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有的在阳光下玩沙滩浴,有的在碧蓝的海水里游泳,打水仗,还有的在海边挖沙堡,冲洗脚,更有趣的是,有人在海里和小狗一起快乐地游泳,这使我大开眼界,知道了什么叫做狗刨……看着别人玩得那么开心,我也忍不住地在海滩上采了许多五光十色的贝壳,有时海水趁我不注意跳到了我的脸上,逗得我哈哈大笑,我还玩了挖沙堡。我走在海水里,海水不断的拍打着我的小脚丫,一个浪紧接着一个浪。在海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一个浪花打了过来,那一串串脚印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青岛的美丽不仅在其海,而且在其山。这里有道教发祥地之一崂山。它被海水环绕着,群山起伏,青山绿水,远看山峰像被一层薄纱披盖着,犹如仙境。我们主要参观了太清宫,里面有三大殿:三清殿、三宫殿和三皇殿。这里长着许多奇异的树木:如三合一树,三棵不同树种合并成一棵高大的树;黄莲树、银杏树、茶花树,还有带着传奇色彩的痒痒树,一摸树干,树叶就动;龙头树,听说一摸,就可以带来好运,我摸了好几下……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树。山上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远看像一位和尚,有的像青蛙仰望天空,还有的特别有意思,正看像乌龟,反看像老鼠……

青岛的美丽,美在其环境。这里的环境幽雅、街道干净,空气十分清鲜,空气里几乎没有杂质,花草树木极多。

青岛的美丽,美在其经济腾飞。这里有著名的海尔集团、双星集团和青岛啤酒。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美丽的青岛,我爱你!

想起来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写日记了,是为了什么而中断的,自己也已经记的模糊了。但是第一次的日记却是记忆犹新的。那是发生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写的是老师规定的周记,笔下的字完全是用来蒙骗老师的,什么好人好事,什么出外交游,完全是“本剧纯属编造,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而老师也像是和我们很有默契,即使全班同学都做了一样的好事,一样结伴而行又相遇不见,他也能从容评语又不雷同。

家附近有个早点摊,吃的人不少。有时我起晚了,于是跑到摊头,胡乱买些点心,就赶去单位了。我最喜欢吃的是麻球。刚炸好的时候,散发着热气,咬一口就冒出里面的豆沙来,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爽口感。而且每次我最多就会买二个麻球,足够一上午充饥了。

以前常去襄阳路小商品市场。每次去的时候总看到六,七个小贩手上套着三,四个仿制的劳力士,梅花,雷达表在向顾客兜售。仔细看来,他们只对外国游客感兴趣。经常有几个小贩跟着一帮老外,一边走一边嚷着“hellohello","look at look at",同时展示着套在他们手臂上的名表,直到跟着十几米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再去捕捉下一个目标。

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个小贩手上套着二个金光灿烂的仿劳力士表,在一群看似东欧国家的游客面前喋喋不休地叫着“look at lookat",只见这几个老外面面相觑,只顾自己走着却不搭理小贩。直到小贩离开后,几个老外才会意地发出一阵哄笑声。喔,原来人老外精着呢,怎会上你小贩的当呢?

小贩们何以只盯着老外,却对本地消费者视而不见呢?可能他们觉得现在的人门槛都很精,这种把戏骗不了人,抑或又觉得卖给老外会有个好价钱哩!但老外不是傻子,你假冒名牌,哪怕在手臂上套二个闪闪发光的金表也骗不了人,人老外可真不好糊弄啊!

老百姓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货,其实要求也不高,就2个麻球,能充饥就行。你弄二个仿制的金表,偏要人家接受它。人要了你的金表,又不能吃,戴着也不方便,说不定没几天就停了呢?而且戴在手上的感觉也怪怪的,生怕被别人嘲笑,温饱问题都没能解决,戴个金表打肿脸充胖子啊!

也许以后那些卖金表的小贩们有了教训,知道老百姓要的是什么,都改行去摆早点摊哩!卖着麻球,数着票子,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想起来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写日记了,是为了什么而中断的,自己也已经记的模糊了。但是第一次的日记却是记忆犹新的。那是发生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写的是老师规定的周记,笔下的字完全是用来蒙骗老师的,什么好人好事,什么出外交游,完全是“本剧纯属编造,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而老师也像是和我们很有默契,即使全班同学都做了一样的好事,一样结伴而行又相遇不见,他也能从容评语又不雷同。

家附近有个早点摊,吃的人不少。有时我起晚了,于是跑到摊头,胡乱买些点心,就赶去单位了。我最喜欢吃的是麻球。刚炸好的时候,散发着热气,咬一口就冒出里面的豆沙来,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爽口感。而且每次我最多就会买二个麻球,足够一上午充饥了。

以前常去襄阳路小商品市场。每次去的时候总看到六,七个小贩手上套着三,四个仿制的劳力士,梅花,雷达表在向顾客兜售。仔细看来,他们只对外国游客感兴趣。经常有几个小贩跟着一帮老外,一边走一边嚷着“hellohello","look at look at",同时展示着套在他们手臂上的名表,直到跟着十几米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再去捕捉下一个目标。

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个小贩手上套着二个金光灿烂的仿劳力士表,在一群看似东欧国家的游客面前喋喋不休地叫着“look at lookat",只见这几个老外面面相觑,只顾自己走着却不搭理小贩。直到小贩离开后,几个老外才会意地发出一阵哄笑声。喔,原来人老外精着呢,怎会上你小贩的当呢?

小贩们何以只盯着老外,却对本地消费者视而不见呢?可能他们觉得现在的人门槛都很精,这种把戏骗不了人,抑或又觉得卖给老外会有个好价钱哩!但老外不是傻子,你假冒名牌,哪怕在手臂上套二个闪闪发光的金表也骗不了人,人老外可真不好糊弄啊!

老百姓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货,其实要求也不高,就2个麻球,能充饥就行。你弄二个仿制的金表,偏要人家接受它。人要了你的金表,又不能吃,戴着也不方便,说不定没几天就停了呢?而且戴在手上的感觉也怪怪的,生怕被别人嘲笑,温饱问题都没能解决,戴个金表打肿脸充胖子啊!

也许以后那些卖金表的小贩们有了教训,知道老百姓要的是什么,都改行去摆早点摊哩!卖着麻球,数着票子,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