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文章来源《0-6岁育儿袋》有人认为,尽早让孩子入托或将孩子送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岂不是是最好的。可事实上,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较重的心理问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
文章来源《0-6岁育儿袋》
有人认为,尽早让孩子入托或将孩子送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岂不是是最好的。可事实上,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较重的心理问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层面。并不是他们天赋不够好,也不是保育员的工作不尽责。真正的原因是他们从小缺少家庭氛围的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才导致成年后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缺陷。
脑神经科学已证实,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我在翻阅图书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则史料,贴出来各位感受一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罗马尼亚人口锐减,为了决绝人口问题,罗马尼亚政府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并针对那些无力抚养孩子的家庭,让他们把孩子送到由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集进行体抚养。为此,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被送进教养院,但这些孩子大多数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无法与人对视和对话,习惯独自坐在角落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动作。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孤儿院现象”。
有家长说:“如果提前送孩子入托不好,那为什么人家要收。”说到这里,大家还记得那则:“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公益广告吗,市场有需求,必然有供给。
另一些家长则表示:“我知过早让孩子离开家庭去适应集体生活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为事业打拼,不是你对孩子大撒手的理由。再忙也要回家吧,哪怕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对孩子而言都是有意义的。孩子和父母感情的建立,需要相处的时间和高质量的陪伴,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对父母情感需求越多。让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时候,他们潜意识中害怕被父母抛弃的一面会凸显出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和父母分开时,孩子会出现拒绝、委屈、哭闹、纠缠和不可理喻等现象。
虽然我们提倡早教,但早教并不是强行将孩子从父母身边分开。如果过早让孩子入托,无异于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让孩子的原始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样的拔苗助长,会让孩子在今后也难以正常成长和表达。须知,父母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正确的引导、科学的教育才是孩子成长所不可或缺的;是他人和教育机构不能替代的。
宝妈在没有老人帮助的时候,如果要送孩子上学,自己也要上班的话,我们可以选择给孩子去报名校车,让孩子每天去坐校车,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有一个时间了。在早晨的时候,大家可以选择先给自己的孩子收拾好之后把孩子送到校车上面,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安心的去上班了。
一、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很多的宝妈对于这方面都是比较头疼的,既不能够不去送孩子上学,自己又不能够上班迟到,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可以选择去让孩子坐校车,当孩子坐了校车之后,就会非常的方便了。而且孩子在放学的时候也是可以坐校车,这样的话也是省去了一个接送孩子的时间,能够避免自己下班早退等情况。如果说家里面没有老人的话,我们平时也可以让自己的老公来帮助自己,这样的话,我们也是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有更多的时间去用于上班。
二、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想要进行解决是非常简单的,当家里面没有老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去给孩子送到校车上面,这样的话也是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一些问题,而且也是能够让孩子更加的安全一些。孩子不是我们一个人的,大家不要总是自己去操心这些事情,也应该要让孩子的父亲参加于中间。
三、总结。当我们有了孩子之后,如果没有老人帮助自己照顾的话,确实是非常麻烦的。但是老人也并不是说必须要帮助我们照顾孩子,所以大家应该要在怀孕之前把这些东西都给想清楚,以免后续出现一定的问题,想清楚之后,自己以后再教育孩子或者是照顾孩子的时候也会更加的方便。
不得不说上幼儿园确实能够让家长更轻松,孩子在家里的时候需要父母时时刻刻的照看,一刻也不能放松。而上了幼儿园以后,起码白天的时间父母不用管孩子,晚上孩子回来以后,也不会玩多久就会睡觉。所以说父母送孩子上幼儿园是轻松了,但这个绝对不是父母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理由。父母送孩子上幼儿园是因为幼儿园是个小集体,能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还有一些幼儿园会教授孩子礼仪知识,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学到东西,家长自然要把孩子送过去。
一、让孩子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幼儿园是孩子离开父母以后的第一个集体。在这个大集体里孩子们相互之间学会如何相处,总集体生活,影响着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幼儿园是父母与孩子分开以后,第一个独自面对的集体,对孩子来说更有重大的意义。
二、为了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大部分的幼儿园都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体系,这套教育体系里,大部分的知识,都能够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做到开发的作用。如果把孩子放在家里,可能父母也会教孩子知识,但是不如幼儿园的系统化教育。所以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也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三、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的时候围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根本没有治理的机会。但是到幼儿园以后,两个老师要顾及到全班二三十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照顾到位,这时候学生就要自己学会自理。老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之前,都会先教会他们生活上一些基本的常识,这些常识在家里可能会被父母忽略,所以要到幼儿园去学习。
说句实话我不愿意 , 可是我还是狠心把宝宝放老家了,自己也上了一段时间的班,感觉工作上带来那点微小的成就感,并不能弥补和抵消因为自己把宝宝放在老家带来的痛苦感,之前老公上班我一个人独自把宝宝带到四周多,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内心无比踏实,猛一下分开对宝宝和我来说都是很大的伤害。分开之后后,很多个深夜睡不着觉,感觉很孤独无助。
01 2017年最后一次通话
17年最后一天,电话那头,我亲爱的宝贝,一如反常,主动要求爸爸接电话,而平时电话里,她都是不甩这个老爸的,还常常让他走开。
爸爸有点受宠若惊忙问道:“亲爱的宝贝,你想爸爸了吗?”还没有等爸爸把话说完,她再那边抢着的问:“爸爸,你是不是放假了?”“对呀,爸爸今天放假了,”爸爸说。“爸爸,你是不是准备回老家,嗯爸爸,你哪天回来家来接我呀?”她满心期待又急切的问道。“爸爸是放假了,元旦假期结束,宝宝还要去幼儿园呢,等幼儿园放寒假,爸爸才能回去接你呀。”“那爸爸咱们开视频吧。”小小的她语气里带着大大的无奈转移了话题。
小小的她翘首以盼的是,爸爸放假能来接她。今天放假了,她没有耐心再听我的嘘寒问暖。是的,一个多月前我们已经开始倒计时,在计算寒假的到来,那个时候我跟她说:“宝宝还有50几天,爸爸就可以回老家接你啦,”她说:“妈妈,我都可以数到好几百个数了,50天很快能数完。于是她开始数1,2,3,4…,数着数着直接从30几跳到50几。
亲爱的宝贝,在你期待爸爸妈妈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在期待你。电话另外一头的我, 终于盼到35天的时候,心里默念,35天分解到5个星期,似乎过得快一些,30天的时候,4个星期,更快了,而现在只有20几天了,也就一眨眼的功夫。
02 回想首次分离
2017年春节,是她第一次在老家过年,也是第一次爸爸妈妈把她一个人丢在老家。走的时候我们本来想趁她没睡醒时,悄悄的离开,可是她和往常一样只要妈妈起床,就会秒醒。于是我和老公编了一个故事,说爸爸要去医生那里打针,输完吊水就回来,而她相信了。因为爸爸身上确实有很多红疹。
正月十六那天,初春的天气还是异常的冷清,早饭过后,爷爷拉着她出去玩,我和老公借着去医院看病的名头出门,其实踏上了回上海的路。一路上,我们心情都比较沉重,基本没有怎么说话。
分开的之后前几个晚上,我们不敢和她通话,都是爷爷发短信,或者悄悄的打电话,告诉我们每天晚上她都要撕心裂肺的哭,晚上不愿意睡在爷爷奶奶房间,一直要闹着去爸爸妈妈的房间睡觉。
大概过了一周,听说她比之前几天好多了,于是我们松了一口气,和她通了电话,也开了视频,白天的她有大姑家的姐姐陪着一起上学放学,耍的很开心,表现得也很乖巧,仿佛忘记了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是那个晚上她又开始哭闹起来,大姑第二天趁她上学不在家,特意打电话嘱咐我们,暂时不要她你打电话了,以免惹得情绪不好,本来这几天刚刚稳定一点,现在又前功尽弃了。于是我们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
时间过了快一个月,虽然每天询问宝宝在家里的情况,但依然抵挡不住对她的思念。那颗牵挂的心,宝宝不在身边的日子,它一直无处安放。在征得大姑的同意之后,我们和宝宝开了视频。视频里面她问爸爸妈妈怎么还没有回家,什么时候回家我们一起回上海,问爸爸的屁股看好了吗,看来这个时候宝宝已经很冷静了,连爸爸妈妈走之前和她说的话,都记起来了。爸爸支支吾吾说等屁股上的红点点没有了,就去接宝宝,于是她满心欢喜…
意料之外的事情在下一次视频的时候发生了,我们起始聊得好好的,忽然问爸爸怎么还不去接她,她猛然意识到我们是在上海的家中和视频,问道:“你们是不是骗我的,爸爸没有去打针,你们都去上班了对吗,就知道你们骗我的,我要去上海的家里!”呜呜大哭起来。接着我们听见一阵敲打的声音,哭喊着说:“我再也不给你们开视频了!”再接着网络就断掉了。大姑电话打过来说,宝宝生气用玩具把手机屏幕砸碎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宝宝不愿接我们的电话,也不愿意和我们视频,后来老公拼命的给她买零食,我拼命的给她买衣服,生怕她真的把我们忘掉。在第一次发工资的时,我满心期待,那是我身为人母之后的第一份薪水。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我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但是当我拿到工资的时候,工资给我带来的成就和满足感,并不能抚慰因为把宝宝留在老家,给我的内心带来的创伤。
03 暑假小聚
暑假的第一天,老公下班之后第一时间买了一张火车票去接宝宝,他说想给我一个惊喜,想直接带着宝宝空降在我面前,这个着实让我吃惊。
第三天,清晨,老公把宝宝带到我身边,再次见到她,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心疼,当时我还在被窝,我说宝宝钻到妈妈被窝里,她抱着我狠狠的亲了一口,我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带着她到处溜达,本来打算给买她买点吃的玩的,由于早晨太早了,许多店铺都没有开门,我们只买到了早点就回家了,回去的路上,她在一堆废墟里,看到一支开得正艳的**小花,跑过去,采了之后说:“妈妈这是送给你的,再次见到你很开心很开心。”“妈妈也很开心,我的宝贝!”
把宝宝送到我身边之后,老公赶回杭州上班,由于白天去公司上班,宝宝由舅妈帮忙看着。虽然只在老家呆了四五个月,但是此时的她已经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每次我要帮她的时候,它都会说,妈妈我自己可以的,在老家我都是自己穿衣服和鞋子的。
起初,连续几天中午午睡的时候,她总会发烧,舅妈说她有心事的样子,午饭不怎么吃,一直追问妈妈什么时候下班。要谢谢舅妈和旁边邻居阿姨们给宝宝擦身子降温,喂宝宝吃退烧药。那天我下班的路上,给宝宝买了一束鲜花,她看到之后欣喜若狂地问道:“妈妈为什么会给我买鲜花”我说:“听到宝宝发烧了,妈妈心里很着急,宝宝应该是想妈妈想的吧,送鲜花给你,想让你开心一点哦。”她接着说:“妈妈太谢谢你了,我好喜欢这个大大的向日葵哦,好开心哇!”妈妈只要你健康,开心就好。
04 再次分别
暑假结束之后,老公定了车票,送宝宝回老家继续幼儿园生活,对于回去她有所期待,并不畏惧,也没有抵触心里,很开心的带着收拾好的行李和爸爸一起出门。我想有一半原因是因为她喜欢火车,喜欢在火车上睡觉。我去汽车站送他们,在巴士转弯之后,妈妈离开她视线的时候,我听见它放大嗓门哭喊了一声“妈妈!”这个时候她仿佛意识到,将要再一次和妈妈分离。
在看到巴士渐行渐远,最后看不到他们的位置,我的鼻子一阵酸楚,喉咙里面像卡了一块沉重异物,一直堵到胸口…希望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分别,直到宝宝长大成人。哦~不,希望今生我们都不要再分开,我知道这不可能的。我想象在她长大,在她独立的那一刻,我定会坦然的去面对与她的分离。但是此时此刻的分离,让我难以割舍,无法释怀。尽管我知道在分开的日子她也成长了很多,不足五岁的她,没有妈妈在身边,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学会一个人哄自己睡觉。但这都遮挡不了一个事实,2017年,爸爸妈妈让她沦落为一个“留守儿童”。
05 新年目标:解救我的宝贝
留守儿童,一个不幸的词汇,又名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指外出务工连续3个月以上的农村脱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者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双亲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由其他亲属监护。单亲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外一方监护或者其他亲属监护。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自己曾经也是个十足的留守儿童,以前一直以为只有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的孩子才叫留守儿童,原来我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留守儿童。回想起以前每次学校录入档案信息的时候,很多同学,父亲职业一栏一直写着四个字“外出务工”,这样看来起来,不仅是我,我小时候的伙伴们,我们这代人几乎全部是留守儿女同,深深的不能再深的烙印,然而我的下一代,还要和我自己一样沦为留守儿童吗?
我的回答是:不!2018年希望通过的努力,把宝宝重新放在我们的身边读幼儿园,把小小的她从“留守儿童”中解救出来。
06 在一起
2018年春节过后,在家人的质疑中,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一起踏上返回上海的归程。来到这里之后,和之前的幼儿园沟通好之后,女儿又回到之前熟悉的地方,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同学。还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只是在大部分同学的眼里,她是个新同学。
不过女儿适应能力很强,这对她来说不需要过渡期,只是离开之后,又回来了。对我和老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每天要比之前早起两个小时,老公工作日早送晚接,下午接的时候还没有下班,需要和领导同事沟通协调好。我下班之后头等大事就是去接女儿,周末由我来带,这样我们的时间被填得满满的。在身体上更加辛苦与疲惫,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无比的满足,我们也乐此不疲。
基本上女儿放学后要待在老公公司等着我下班去接她回家,在此,要谢谢老公的领导们、同事们,他们并没有因此为难和排斥老公,而是给予帮助和支持。偶尔老公走不开你时候,同事也会帮忙去接女儿。而女儿也由当初一个文静的小淑女,变成能满公司追着同事喊打的疯丫头。有时候公司做活动,喊女儿一起去,说小孩子能带动气氛,偶尔女儿不在,同事会再三问老公:“小马,你女儿怎么没来,今天有活动呀。”作为一个被需要的小朋友,女儿也很开心,每次总是很卖力的帮忙发礼品。主持人说我们今天请了一个小小的礼仪**给大家发礼品,到场的嘉宾会轻松的哈哈一笑,当然也有带小朋友来的,也有小朋友和女儿一起发礼品的。
女儿小小年纪,个性却很霸道,常常阻止我买新衣服,生怕我的衣服比她的漂亮,尤其是担心我穿裙子。有时候又可怜兮兮地对我说:“妈妈,我不想让你变老,等你去世了我就没有妈妈了。我想让妈妈一直陪着我,等我长大挣钱了,给你买化妆品,让你打扮得漂漂亮亮,我带你做运动,让你永远年轻。”每每听到这些心里都是暖暖哒。愿时光慢慢走,愿我的宝宝慢一点长大,愿我慢一点变老,我们一起细数光阴流年,一起面对未知的生活。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